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代女作家特点

当代女作家特点

当代女作家特点

当代女作家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女性 陶艺 审美

引 言

随着当代中国陶艺的发展,当代中国女性陶艺也随之被人们关注,但是目前为止,对中国女性陶艺还没有准确的定位,甚至对女性陶艺的定位还存在着极大的误区,如何去脱离误区,对女性陶艺有个正确的定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女性陶艺的定义

什么是女性陶艺?艺术界看法各异,目前还没一个准确的定义。

女性陶艺并不是指女性陶艺家的作品就是女性陶艺,男性陶艺家所做的作品就非女性陶艺。那么到底什么是女性陶艺呢?一是女性陶艺家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和世界,运用陶瓷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心理、和思想。二是男性陶艺家站在男性的角度去观察到的女性艺术并创作出的陶艺,所以说女性陶艺的创作者其实是不分男女的,很多人在第一时间看到女性陶艺便想到女性陶艺家,这是不全面的。就如当代艺术中包含女性艺术一样,女性陶艺囊括在现代陶艺之中。女性陶艺有着它自身的审美倾向和特质,它展现的是女性特定的身体、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

二、当代女性陶艺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当代陶艺的起步比较晚,它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主要是以男性艺术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女性陶艺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她们克服各种困难,突破性别差异,独立创作,自由表现,通过陶艺作品表达自己的感情世界。反映出女性独特的造型观和艺术理念。一直到近五、六年里,女性陶艺的发展与形成显露端倪,原因如下:

其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女性艺术作品出现了更为主动的探索迹象。一方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女性艺术家开始更深层地寻找自我,并在寻找个人方式的道路上逐渐成熟起来:另一方面,更年轻的女艺术家逐渐成长起来,幸运的是,她们从一开始就懂得寻找个人的或女性的触点思考和创作,她们显示出的是一些新的倾向,在当代女性艺术中的意义是毫无疑问的。

其二、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步得到提升,她们积极地参加社会各个领域的活动,并有大量的女性艺术家投入到陶瓷艺术的创作领域中,她们渴望得到主流艺术的认可,努力向主流艺术靠拢,从自身经验出发,能够大胆地表现真实的自我感受。

其三, 越来越多的男性艺术家也加入到“女性陶艺”艺术创作当中,他们的创作也带有强烈的女性艺术特征。其中艳俗艺术中就有运用到女性的特质来表现的,左图是艳俗艺术家刘力国的作品,用真人的脚翻出模,注浆,在脚背画上龙,而脚趾甲上运用到的就是女性在生活中的一行为,所以不能说他完全没有受到女性文化的影响,至少在作品中折射出女性特质很强的视觉元素。

因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陶艺的发展与形成,除了女性艺术家自身的努力外,男性艺术家的参与也是具有推动性作用的。他们不同于女性陶艺家更多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女性艺术特征。以男性的角度发觉女性的美,这也许是女性陶艺家自己所不能感受到的。

三、当代中国女性陶艺的审美取向

女性主义艺术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当代中国陶艺领域,由于受女性文化和女性主义艺术的影响,当代中国女性陶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自身的审美取向与特征。它注重的是运用具有鲜明女性的视觉角度来审视社会、世界、人性、情感、女性生理等等问题。艺术家通过自身的经验感受来创作具有共同的“女性艺术”特征的女性陶艺,如涉及到她们个人体验、情感、欲望和梦想。当代中国女性陶艺更注重生活的细节、女性社会地位和女性身体所赋予的不可替代的角色与特质。大批女性陶艺家如张晓莉和陈丽萍,她们的创作题材都来自生活中女性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女性特有的角色,这种经验感受和表述方式具有鲜明的女性特质,

女性独特的生理赋予女性特有的角色,如女性的母亲角色方面。陶艺家陈丽萍的系列作品《偶然-必然》是比较典型的反映这一特有体验。母亲是最伟大的,作为女人也就有自己最伟大的一面,而对陈丽萍来讲,她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女性所特有的母亲角色使她对女人分娩有自己深刻的感受,这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的表现,右图作品记载了一个孩子诞生的全过程,也是作为女人的一种特有经历。

下图是陶艺家王长平的作品《秀》,他以女性的鞋为题材, 那么作为一男性艺术家,他的作品有许多都是以女性元素为他的题材的,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女性题材的陶艺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而以女性的鞋为题材作品不在少数,在我这看来这些鞋被人关注并不是鞋子本身漂亮,而是鞋的背后“自我摧残”,这是我们都看的习以为常的事了,但是要把它放大,就直得我们去思考了,王长平以自己的角度创作出不少让我们对女性文化加以思考的作品,从而也为当代中国女性陶艺添砖加瓦。

每种艺术都有它臼己的强调重点, 都有其特殊性的表现,这一点为当代中国女性陶艺的存在提供了理由。

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女性陶艺有着自己存在的理由和独具一格的审美理念,它不再追求美观与实用性,更多的把目光投向阶级、性别、家庭、身体和心理欲望等众多领域,试图呈现出不断变化中的女性身份。也因此女性陶艺才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当代女作家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郭继德《当代美国戏剧发展趋势》

《当代美国戏剧发展趋势》由十四章组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美国戏剧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和评价。该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一、突出主流作家和经典作家

该书的主要特点是突出主流作家和经典作家。该书首先论述了尤金·奥尼尔在美国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奥尼尔对当代美国剧坛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之后的许多美国剧作家都继承了他的衣钵,发展和繁荣了当代美国戏剧创作。当代美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阿瑟·密勒是该书重点评价的剧作家。该书系统地阐释了密勒的戏剧理论:让普通人有资格登上悲剧舞台、主张写社会悲剧、悲剧应有鼓舞人的力量。密勒的创作主题主要涉及社会问题、政治迫害、道德问题等方面。80年代后密勒的创作情况、密勒独特的写作风格以及其在中美戏剧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著作中得到充分的阐释。

美国南方代表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人生经历对其戏剧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威廉斯注重对美国南方文化的刻画和反映,尤其是塑造了一群震撼人心的南方女性人物形象。威廉斯的作品多集中写生活,勇于向“禁区”突破,大胆地揭示了美国社会中的各种丑恶现象,其创作涉及暴力、强奸、阉割、同性恋、吸毒、阳痿和酗酒等社会问题。郭著认为威廉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以自己光辉的艺术成就为战后美国戏剧增添了光彩,是最典型的南方代表剧作家,是对美国南方文艺复兴贡献最大的剧作家。

美国荒诞戏剧代表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该著以《沙箱》为例,论证了象征手法是荒诞派戏剧创作的突出特点,并以《美国之梦》阐释了阿尔比对美国梦的探索,阿尔比在该剧中指出随着社会道德的堕落、理想的消失,特别是美国梦的幻灭,人类精神上的危机越来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了,而仅仅有充足的物质也未必一定能完全填补这种精神上的空虚。郭著分析了以阿尔比为代表的美国荒诞戏剧与欧洲荒诞剧的异同,认为阿尔比的剧作和欧洲荒诞派作家的作品不仅有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而且在写作技巧和风格上颇有相似之处。阿尔比是美国当代卓尔不群的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明显地受到了荒诞派戏剧的影响。除了爱德华·阿尔比,杰克·盖尔伯、阿瑟·考皮特、杰克·理查森等剧作家也创作了颇有影响的荒诞剧作。

郭著细致地评价了汤姆·谢泼德戏剧创作艺术风格的变化,并对其主要作品和艺术风格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阐释。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大致可分为短剧、实验剧和现实主义剧作,其戏剧主题比较广泛,由于他一贯重视戏剧艺术探索,这就造就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是“同时代人中首屈一指的先锋派剧作家”,是“美国戏剧界的第一位真正的后现代派声音”(104)。谢泼德后来逐渐“从实验性戏剧创作转入现实主义戏剧创作,不仅有受奥尼尔悲剧影响的痕迹,而且转化的过程也颇像奥尼尔”(104)。

二、注重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

《当代美国戏剧发展趋势》对美国现实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实验剧、新现实主义戏剧、百老汇戏剧的变化、喜剧的盛行、音乐剧的流行、诗剧的复苏情况、以及地方剧作家进行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梳理和评价。

该著概述了美国现实主义戏剧舞台艺术风格的“轮回”,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释:现实主义戏剧的崛起、欧洲戏剧的影响,沿多元化方向发展与回头写实。在评价荒诞派戏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时,同样探讨了欧洲荒诞戏剧对美国戏剧的影响。美国实验剧的产生和发展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的事情,这一时期美国戏剧家一直在进行着新的探索,使美国戏剧界呈现出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特点:先有演出,后有剧本,即在演出过程中创作出剧本来,这是从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种实验。美国新现实主义戏剧的萌生是有重要意义的。二战以后,美国文学沿着多元文化方向发展,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新现实主义倾向。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特别是在80年代,不少作家渐渐对五、六十年代盛行的实验手法失去了兴趣,开始回头重视写实题材,更多地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但受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影响的痕迹又依稀可见,这类作品被评论家成为新现实主义作品,更准确是说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郭著认为作家“回头写实”已成为当代美国文坛上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它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后现代派文学思潮的一种“反叛”,但迄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不管称它是新现实主义还是新写实主义,都是对文学“回头写实”现象的概括和肯定,只有在新世纪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找到比较恰切的答案。

郭著较详尽地介绍了百老汇戏剧的流变。百老汇戏剧素来是美国戏剧的象征,在美国戏剧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所有美国重要剧作家都把自己的剧作能进入百老汇上演看作是自己在戏剧界的地位得到认可的标志。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百老汇戏剧一直面临新的挑战,到了80年代,把纽约视为美国戏都的传统观念日益冷漠,百老汇戏剧的垄断地位已经摇摇欲坠了。喜剧的盛行也是当代美国戏剧的一个趋势。尼尔·西蒙是当代美国最有名气的喜剧作家,他的戏剧写作逐渐走向严肃,写严肃题材,探讨有重要社会意义的主题,代表了当代美国戏剧的发展方向。此外,该著简要地评价了音乐喜剧的流行原因、代表作家。同时,郭著较细致地介绍了诗剧的复苏情况,二战以后,一些美国诗人也积极进行戏剧创作,而且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郭著认为美国诗剧的底蕴在美国戏剧发展史上本来就不是很厚实,在20世纪后半叶又有了复苏的迹象。该著认为地方剧的发展是有历史原因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纽约市戏剧中心地位的下降,在百老汇之外,在美国各地的地方剧发现和哺育了一批优秀剧作家,他们多以写地方题材和地方主题著称,不同的剧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写地方题材和主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馨香,为美国戏剧增添了异彩。与此同时,该著较细致地评价了芝加哥剧作家戴维·马麦特,阐释了其艺术风格和代表性作品。

三、运用多元化、开放的视角

在评价主流剧作家的同时,《当代美国戏剧发展趋势》用开阔的视角,对非裔戏剧、印第安裔戏剧和西班牙裔戏剧进行了开放式的评价。

该著深刻地评述了当代非裔戏剧迅速发展的历史原因。郭著认为美国黑人戏剧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有了较大的发展,美国黑人戏剧的成熟和得到认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该书简要地介绍了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非裔剧作家和代表性作品,重点评价了奥古斯都·威尔逊。郭著同样客观地阐述了美国印第安戏剧崛起的历史成因,对美国印第安戏剧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较充分地梳理,对代表性作家进行了较详尽地分析和评价,并重点评价了吉奥加玛、威廉·耶洛·罗伯及其戏剧创作。此外,该著细致地概述和评 价了西语裔戏剧的产生和发展,重点评价了族裔身份的再现、魔幻现实主义与实验主义戏剧。西语裔剧作家们交叉运用不同形式的戏剧语言和再现方式,多角度地展示西班牙语裔美国人的生活和不同层次的文化相互冲突、碰撞、整合,由此产生的巨大张力令西语裔戏剧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关注女权主义运动与当代美国戏剧发展的联系

女权主义批评对当代美国戏剧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女性剧作家有意识地创作改变妇女在现代社会中的形象、地位和作用的剧作,她们已迈出了自己塑造自己的舞台艺术人物形象的步伐,开始探索和拓宽自己戏剧创作的道路。女性剧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塑造了不同类型的人物,她们各有独特的艺术风采。郭著认为女权主义戏剧跟女权主义小说一样方兴未艾,正在不断地发展,如何评说其在美国戏剧史上的地位尚为时过早。但毋庸置疑,女权主义戏剧,乃至整个女权主义文学影响必将日益扩大。该著重点评介了“美国女权主义戏剧之母”梅根·特里,她一直关注女性问题,坚持不懈地通过戏剧创作来探讨女性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抨击性别歧视,肯定女性的力量,坚定她们的信心,影响和哺育了不少美国女剧作家。梅根·特里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作品,由于深受先锋派戏剧影响,剧作家大胆进行戏剧试验,经常运用“转换”技巧来探讨女性的人生历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开创了“转化剧”,这是她对美国戏剧最主要的贡献。梅根-特里重视戏剧技巧的创新,更重视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她关注妇女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也关注其它社会问题,如政治、战争等方面的问题,其戏剧创作涉及的社会面相当广,但重点还是放在了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上,她坚持不懈地通过戏剧创作来探讨女性受到不公正对待的问题。梅根·特里是一位勇于开拓、风格多样的剧作家,她“创作的戏剧从女性角度来探讨严肃的社会问题。她的剧作客观地展现了酗酒、虐待儿童、虐待妻子、愚昧无知的烦恼方面的问题,使她成为近年美国剧坛上地位日益重要的代言人之一”(125—26)。她的戏剧创作不断地取得新成就。特里是美国女权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今美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剧作家。当代美国女剧作家,如莉莲·赫尔曼,玛莎·诺曼等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严肃剧作,她们成为当代美国戏剧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为美国戏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代女作家特点范文第3篇

【摘 要 题】青少年成长与社会发展

【关 键 词】和谐社会/独生子女/机制建设

【正 文】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前赴后继的伟大工程。对于当代青年来说,这一伟大工程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毫无疑问,当代青年必将是和谐社会的主要成员和受益者。对这一点,我们毋庸赘言。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现实社会中,当代青年正在成长为主力。许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青年代表着未来”。但近20年来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实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当今的青年已经不再仅仅是未来的代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现实的代表。

在当今许多朝阳产业中,青年已经成为骨干力量,占据着主体地位。网络信息、广告设计、新闻出版、律师业务、项目企划、对外贸易……对于许多青年来说,这些产业发展成熟的过程是与他们自己的成长同步的。仿佛在不经意之间,他们就学会了熟练操作中老年社会相对陌生的新器械,使用一些新语汇,以“奔腾”尺度丈量社会上的一切。经过磨炼,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其年轻,更以其对新科技、新知识的熟谙,很快成为本行业的骨干和行家。早在2000年6月12日,《文汇报》就做了这样的报道:上海科研和高新技术领域形成了博士群体和企业家群体,1.8万平均年龄35岁左右的回国留学人才队伍,以其“知本”和“资本”相融合的优势,已经成为上海与世界先进水平争锋的有生力量。如果再加上那些未留学的、在国内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这支在高新科技领域中崭露头角的青年高级人才的队伍还要更庞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些新兴行业中,这些年轻人不仅代表了行业自身发展的未来趋势,也代表了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这些年,社会变化的幅度极大、频率极快。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变化都以当代青年为主要发动者。可以说,没有当代青年这一主要发动群体,就没有我们今天这样五彩缤纷的生活。

当代青年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代表,甚至成为标志性阶层。作为社会现实的代表,当代青年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追求目标带入社会生活中,影响到社会规范、社会关系、社会心理,以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他们也无疑将成为中坚和主体力量。

同时,当代青年有着极其鲜明的代群特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是史无前例的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不仅意味着一种身份,更意味着一种在特殊生长背景下形成的代群特质。独生子女这一词组中的核心词是“独”,单独、单一之义,而“和谐”一词的核心是一个“和”字,其义主要为和谐、协调。仅从字面上看,“独”与“和”差距很大。这就让人难免疑惑:以独生子女为主体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人们给予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广泛的关注。“独”意味着没有兄弟姐妹,在家里不需要与年龄相仿的人分享、谦让、冲突、合作。随着独生子女一点点长大,他们身上逐步体现出一些让人不安的“代群特征”:在家是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小公主;优越的家庭环境、父母长辈的关爱,使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的性格;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差,偏执任性,不能承受多大挫折,生命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组织纪律性不强,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没有认同感,法律意识淡薄;部分独生子女抑郁、焦虑、孤独、自卑。

自1980年以来,学者们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口学、体育科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独生子女问题,积累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中,人们集中关注的乃是“独生子女究竟是不是‘问题儿童’”这一问题。

对此,人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

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对“独生子女是不是‘问题儿童’”的探讨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虽然没有直接指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但研究所得到的主要是负面的结论:独生子女在行为方面问题多,缺点严重。为此,1986年《光明日报》发起了全国性的独生子女教育大讨论,历时半年。专家指出,当时独生子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营养过剩,造成发育不良;二是智力投资过剩,品德教育不足。

另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不是“问题儿童”。1987年研究机构对吉林长春1,465名小学生及其家长、教师进行的调查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背景和心理与行为表现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独生子女甚至比非独生子女表现得更不自私、更愿意同情和帮助他人,但独生子女表现得比较娇气和依赖性较强。”(注:转引自刘云德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研究调查报告》,载《人口学刊》1988年第3期。)

浙江医科大学人口所参照同一份量表,于1991年对杭州市区500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无显著差异,而且他们的表现与是否独生子女无关。”(注:转引自浙江医科大学人口所独生子女课题组:《关于独生子女健康、学习和生活状况的调查》,载《人口学刊》1992年第6期。)

不少研究认为:“他们都长大为优秀一群,并没有人们想像中的糟。他们独立、有责任感,所受教育也比父母一代优秀。”针对批评新一代年轻人找工作挑剔,缺乏责任感,娇气和傲气明显的报道,一些研究者指出,这些性格弱点并非独生子女的特质。“即使没有独生子女,拥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也一样会出现这种问题,不同点只在于程度的差别,”学者们说:“人们对独生子女是责备的多,理解的少。”(注:.cn/lb5000/printpage.cgi?forum=41&topic=425。)

近年来,研究者们继续跟踪研究独生子女。总体上看,学者的调研结果给了我们这样的基本信息: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没有太大的差别。独生子女不是先天性的“问题儿童”(注:孙云晓:《独生子女的问题出在哪儿》,载《新民晚报》,2004年7月8日。)。很显然,如果社会主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如果社会主体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偏执、任性,责任感、组织纪律性不强,法律意识淡薄,抑郁、焦虑、孤独、自卑的话,那么,物质条件再丰厚,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无从谈起。毕竟“独”与“和”之间是有着巨大差距的。因此,独生子女不是“问题儿童”,这一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说,也许说得上是一个大好消息。

然而,问题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其一,对于独生子女是不是“问题儿童”,虽然已经有了连篇累牍的调研,但严格意义上讲,尚难以定论。原因很简单:独生子女的人生画卷刚刚打开,关于其个性、其代群特征的一切定论和断言现在都还为时过早。事实上,存在决定意识。“独生”这一特殊的身份和背景必将深刻地影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形成其鲜明的代群特征,而这些代群特征是难以通过现有调研指标充分揭示出来的。同时应该看到,以“独”为基础形成的这些代群特征,根本上与以“和”为基本特征的“和谐社会”之间天然地存在着一些矛盾。

其二,现有调研成果的可信度不无值得怀疑之处。有人尖锐地指出,在独生子女研究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问题,如抽样方法不规范。大部分调查研究所依据的样本是以研究者的“方便原则”为前提的,因此,它们具有特殊性,难以推广到一般情况。又如测量所用的指标不统一,比如对“独生子女”心理特征的测量,有的研究用卡特尔16pf测试方法,有的研究则用scl-90心理健康测量表,这样就使研究不具有可比性,无法进行比较,重复性研究多,而真正新颖的东西很少。

此外,独生子女的参照对象是谁?一般而言,是非独生子女。但究竟是共时态的还是历时态的非独生子女?若是共时态的非“独生子女”,即当代独生子女的同龄人的话,则难以排除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共享的文化因子、文化氛围和文化背景对他们的共同影响;若是历时态的,即当代独生子女的父辈,乃至祖辈等,则因为缺少祖、父辈青年时代相应的调研成果、调研指标为参照,其可比性当然值得怀疑。

由此看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还得进一步追踪、把握当代青年中独生子女身上所体现的代群特征的新发展、新变化,尤其要关注人们感觉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毕竟,独生子女是不是“有问题”的代群,目前尚无定论。

当我们研讨青年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时,除了必须考虑独生子女的代群特征,除了关注他们是不是问题儿童、问题青年等之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独生子女作为成长着的社会主体,作为具有“独生”这一特殊身份的群体所面临着的特殊人生境遇、人生困难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必须看到,独生子女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等人生戏剧虽已次第上演,但其人生远未充分展开。而且,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现在独生子女的各种压力和困惑由于老一辈的介入而得以减轻。6对1(即父母+岳父母+独生子女小夫妻对1个孩子)的现实余荫,使得日下的独生子女,其未来人生中可能甚至必然潜藏着种种窘迫和难题还掩盖在6对1游刃有余的表象之下,在“2对5”(即独生子女小夫妻对父母+岳父母+1个孩子)的实际格局和相应困难尚未充分呈现的情况下,这种表象掩盖的是一种“压力后置”的现象。当第三代进入学龄期,老年人体力衰退后,目前尚能时时潇洒的独生子女,势必将会承受赡养和抚养的双重压力。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的调查显示,有1/5的独生子女表示在婚后5年内“要事业不要孩子”,其中沉重的家庭负担是一个主要因素。据预测,未来10年,包括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成的“独生父母”家庭在我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我国的家庭结构将因此发生变化。如果从“421”家庭结构来看,独生子女的负担将会更重:如果独生子女夫妇的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那么第三代就可能出现一对年轻人赡养12个老人的局面,就算金钱上能应付,在精力上也难以支撑。

相对于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具有子女数量的唯一性、养老支持的唯一性和精神慰藉的唯一性。唯一性其实就是脆弱性。因此,一对独生子女组成的小家庭本身就是风险家庭,是潜在的弱势结构家庭。独生子女的父母如何养老,不仅是横亘在独生子女面前的严峻问题,也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政策乃至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许多独生子女在自身成长过程中,长期处于父母的保护和监视之下,往往大多由家长包办一切,缺乏直接锻炼的机会,从小就养成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和习惯。一旦遇到某些必须亲历亲为的事情,往往缺少处理实际问题必要的勇气、决心和能力。不少独生子女难以适应现实生活的压力。

昔日是家中的“小皇帝”,今后却要成为承担巨大家庭负担和社会压力的“顶梁柱”。他们该如何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如何应对“2对5”必然带来的沉重的赡养、抚养责任呢?如果不能很好地承担这一重任,那么以独生子女为主干的家庭的稳定、生存和发展等势必会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家庭的生存力与发展前景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不堪重负的独生子女小夫妻,又如何能沉着应对未来社会的要求,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呢?

和谐社会是人们针对社会生活不和谐状态而提出的一种社会理想状态。目前关于和谐社会的种种论述,包括社会阶层的和谐结构、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社会组织的壮大、社会政策的公开公平、社区“自治”、人与自然的和谐(注:参见邓伟志:《论和谐社会》,载《学习时报》网络版,第268期。)等,都可以视为人们对这种理想状态见仁见智的描绘,对构建和谐社会方略的畅想。从根本上说,构建和谐社会着眼于人,着眼于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可以想见,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的深入,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将更加深刻。

应该看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青年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作为手段,青年正日益凸现其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的意义;作为目的,青年必将是和谐社会的主要成员和受益者。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青年乃是手段和目的的有机统一,可以概括为:“青年为(动词)”和“为(介词)青年”。

要使“青年为”,必须同时“为青年”——要使青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所作为,必须在发动广大青年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工程的过程中,全心全意为青年服务,帮助青年解除其人生发展中的种种后顾之忧和种种实际困难。为此,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时,必须前瞻考虑,从政策机制上入手,形成方略,努力解决青年,尤其是独生子女面临和必将面临的实际问题:

其一,追踪独生子女代群心理、人格的实际变化,尤其是可能与“独”俱生的种种心理、人格方面的“问题”,逐步形成和完善心理矫治预案、对策和机制;

当代女作家特点范文第4篇

自上世纪90年代始,女性艺术家以群体形式出现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伴随艺术市场对当代艺术生产的介入,女性艺术家和她们的作品开始被人们关注,并逐渐被各种市场主体以不同方式运作着。从作品来看,女性艺术家可能更关注色彩和形式,并透着丰富而又细腻的情感。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往往能独成一体,却不仅仅局限于女性思维,既发挥了女性特有的魅力与智慧,也在艺术语言上有着独特的创造力。

女性特质是一种自然流露

原子空间画廊艺术总监阮蓝庆认为,“感性、淳良、敏感、细致”的天性,使女性作品更具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自在的精神。男人偏重关注社会使命,女人则偏重关注家庭使命,所以,相对于男人社会化、政治化的作品,女艺术家的作品更趋向于私密的情感和内心写真。阮蓝庆说,虽然女艺术家的创作行为具有一种纯粹、柔和的深刻,但人们不应戴着“性别”的有色眼镜看艺术。“历史的束缚、现实的冲突,使得女性艺术不再仅是一个单纯的艺术问题,更蕴含着许多关于生命的气质;女性越来越勇敢地承担起独立、自由艺术家的'使命,她们的所思所想、一笔一墨,都反映了她们对社会的思考。”

很多女艺术家亦不愿意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女性”这一特点。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姜杰说:“中国的女性艺术家在知识性方面可能薄弱一点,这和所受的教育有关,独特性也可能与此有关。因为没有太多的知识制约,导致自己原生的东西会更多一点,更容易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我不会特意在作品中强调女性这点,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所给予的东西,肯定会有部分在作品中有所影响,但这些东西是自然使用的,而不是特别强调,大家都会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去做事情。”

“女性的议题及身份不是我的创作主轴,我的女性特质是一种自然流露,它们以一种比较柔和、温暖、关怀和感性的形式存在于我的作品中。女性特质只是我艺术的一部分。”艺术家林菁菁说,“我不认为创作有性别上的差异,只有能力与认真程度的差别,所以我不认为女性的创造力有什么困难。对于目前的当代艺术中女性创作现象,我认为中国女性艺术家的队伍还需要壮大,东方的智慧加上冷静的态度,也许正是中国女性艺术家的优势。我从来不在作品里有意识地加强性别角色,但是自然流露的我也从不回避。”

被边缘化的问题已在淡化

女性艺术家被边缘化是一个长久的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藏家们甚至不愿意收藏女性艺术家的作品,认为她们终究会投入家庭、操持家务,难以持续创作。但如今,女性艺术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并引起关注。从2008年开始,国内外逐渐有女性艺术展推出,其中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近几年还收藏了大量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并在2010年推出了世界最大的女性艺术展。

林菁菁认为,女性艺术家被边缘化的问题目前已经在淡化,而且会进一步淡化,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会是艺术家作品传递的力量,而不是艺术家的性别。“会有更多的女性艺术家在内容上走向更多元,在表达方式上更独立、更直率、更自由、更尖锐。女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这是改变被边缘化的第一步。”林菁菁说,艺术家最大、最根本的问题是独立思考,透过熟视的表象,用自己的角度和方式,寻找独立创作的方向和恰当的表达。

当代女作家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女性艺术家 女性艺术

一、女性艺术的兴起

女性艺术是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浪潮兴起于70年代的。在此之前,虽然有许多女性艺术家活跃于艺术世界,但他们很少能在现代主义运动中找到位置,即使进入了现代派运动,妇女的位置也只是男性艺术家推动或追随者,许多人甚至被拒之门外,如波洛克的妻子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1907—1984)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30年代晚期他的作品就被她的老师评价为“好的不可想象是出自一个女性之手”但他没能进入抽象表现的圈子而是作为一个“妻子”和支持者存在,她的丈夫很快变得比他出名,类似的情况还有德、库宁的妻子伊莲娜•德•库宁(elaine de kooning 1920—1989)第二代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格蕾丝•哈庭甘(grace hartigan 1922-)则长期以一个男性化的假名字——乔治•哈庭根的名义来展出作品的。

以前的女性艺术多半是零散的,无组织和随意的个人创作,许多女性艺术家创作中显示出明显的女性特质,如柔弱、细腻等特点。70年代女性开始意识到“社会性别”这个概念,而且意识到造成妇女被压抑地位的原因不是自然性别,而是所谓的“社会性别结构”,是社会性别造成了妇女被社会角色束缚和损害,女性主义艺术的目标就是要在新的和“自由的”女性身份结构之上发出自己的声音。70年代的女性开始审视女性角色的身份认定,而女性主义的成就就是在艺术中清晰地提出他们的问题,在早期,女性主义者更倾向于个人身份的认定:“我是谁?”而70年代的女性艺术家的目标,用芝加哥的话来说就是:“在我们的后动中形成我们自己的环境——用他们来表现人类生存的全部性质”而不是问,“我是谁?”他们提出新的问题:“我们是谁?”来做为探索妇女共有的、集中的“环境”,使每个妇女能够把自己作为整个人类来理解。

在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女艺术家在美国的公共艺术领域越来越突出——这是一种对传统的挑战,即把私人领域与妇女联系起来,而传统观念是把公共领域与男人联系起来。传统观念认为,艺术的自由高于公众的需要,不能向公众的需要妥协,而在70年代,当公众艺术以平常的方式进入到人们生活中时,女性艺术也大量涌入到一些公共基金的、大型的、都市项目中去,导致了整个领域的重要改变。妇女给公共艺术项目带来一种新的态度和图像,在其中,他们力图表现得不仅作为个人的“我”,而是将个人融入到公众中,指出了一条调和那些团体与艺术家传统观念的道路。许多其他的艺术家转向投入到公共园林,设计和装饰广场、会展中心,学校,桥梁,机场,火车站等等。

二、影响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

中国女性艺术的特点与其社会背景是紧密相关的。在一个由两性构成的世界里,相对于男性,女性的性格特点更多的表现为对周遭事物的观察入微,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情感细腻,富于感性而具有内倾性。精神分析学认为这种独特而切身的心理感受给了女性心理深刻的烙印,它直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而许多女画家们往往又对色彩更为偏爱。夏俊娜是当代著名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作品的题材全都是关于女性的,画面的主人公也基本都是对自己形象的再创造,不论人物是在干什么,周围总有鲜果、花卉相伴,闲适的环境、靓丽而和谐的色彩,难怪好多人都说她的画是小资情调的,其实这恰恰反映了画家对这样一种生活情调的向往,她的内心只有关注才会表现,借物抒怀历来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把花比作女人在传统文化中也屡见不鲜,当代中国的女性艺术作品中都有不少以花为创作题材的。画家闫平的《母与子》系列表现的几乎都是自己的生活、婚姻、家庭,很有人情味。她自己说:“对我而言,最为敏感的话题,恰恰是我周围的生活。”梳妆打扮,吃喝拉撒,为妻为母……总之是和自己的生活密切关系着的,表现着对自然、人性与生命的关爱,向人阐述着自己的审美追求。

女性艺术家在新时代中有不同以往的性格特征,使其绘画作品在新“语境”下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魅力。一些女性艺术家,如崔岫闻、陈羚羊、李虹等也多受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在作品中表现出更为主动的探索迹象,这些新的倾向,在当代女性艺术中的意义是毫无疑问的。

对个体经验的细腻化描述是女性数千年来的优势、擅长,女性品格中感知、认知、理念与男性的差异,以及女性个体相互间的差异。因此,外在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社会性活动空间的长期限制,建造起了一个内封闭的特别熔炉,冶炼出女性包容、中和、缺乏攻击力的品质,构成了她们精神境界内在的细微冲突、丰富嬗变、多彩多样。如果能将多元化的女性个体意念置换为艺术创作的构思,并运用已经习得的创作技艺,进行社会化问题的多维思考和选题创作,自然会有无限广阔的艺术创造前景。女性艺术家对艺术变革的方式、方法就显得更为委婉、和颜、平易,更易于被正统艺术主流接纳,无形中对文化艺术变革则更具策略、更加有效。

三、结论

我们要明白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没有性别的。我们不希望把那种缺乏策略与智慧,缺少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看成为女性艺术的代名词。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具有男性和女性气质的社会性别共同承担起并制造出来的,而社会性别的不确定性,在于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是通过文化建立的。同时社会性别所提供的性别的多元化,使男女性别从对立转化为男女两性文化的互补。一句话,艺术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创造,是无限差异的总合。把性别差异作为一个前提把女性的文化加入全球主流艺术当中去。女性的文化资源的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女性文化资源的优势要真正转化为女性文化资本的优势,要从性别差异中提取女性文化资本,需要从一对性别文化差异深入发掘。无论男性女性,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调动自己的激情,发挥性别优势。

参考文献:

[1]琳达•诺克林.女性,艺术与权利.

[2]陶咏白.不再缺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