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护理

老年护理

老年护理

老年护理范文第1篇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发达国家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则将60岁以上人群称为老年人。老年护理学(geirontologicalnursing)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既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老年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同时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1 一般资料

针对老年人的患病特点:对我科自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共200例,其中超过60岁以上128例,65岁以上7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如下护理体会。

2 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

2.1 安全护理 ①防跌倒。在老人走动的的范围内,应有足够的采光,地面或地毯保持平整、无障碍物,水泥地面应避免受湿; ②防呛防噎。食物少而精,软而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进食的要合适,要求老人注意力集中; ③防坠床。意识障碍的老人应加床档,以防老人坠床摔伤;④注意给药安全。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标记鲜明,发药时向老人讲解清楚,使其确实明白;耐心细致地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在服用有过敏反应的药物时应注意其延缓反应;⑤防止交叉感染。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应预防感染上新的疾患。所以不宜过多会客,必要时可“谢绝会客”。

2.2 饮食护理 ①限制热量:老年人因活动量减少,需要的热量相应减少,一般为青年人的70%,为避免热量过剩而身体肥胖引起疾病,每人每日的总热量为1500~2000 kcal;②优质蛋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优质蛋白的来源主要由鱼虾、瘦肉、蛋类、奶类和豆制品等。③限制脂肪:老年人对脂肪消化吸收较慢,过多的脂肪可在血和组织里堆积,不利于健康长寿,每日烹调油以25 g为宜,是脂肪供热量的25%;④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维生素在人体内基本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应。为老年人补充维生素A、C、E及复合维生素B很重要,维生素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⑤无机盐:老年人对钠的摄取不宜过多,以防钠潴留,血管阻力增加性高血压,一般每日的量不超过8 g,患高血压的老人应控制在5 g以内;⑥补充水分:水是生命最重要的营养物质,约占老人体质量的45%。水可维持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量,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同时预防便秘。每天饮水总量为2000 ml 左右,以饮用白开水或茶水为主。

2.3 皮肤护理 ①定期清洗。清洗过程是皮肤含水量最多的时候,每天至少洗脸两次(早、晚),每晚睡前洗脚。每周洗澡一次,夏季可适当增加,浴水温度以35℃~40℃为宜;清洗用毛巾质地柔软,洗时轻擦,以防损伤角层脱水。皮肤瘙痒时尽量避免搔抓或烫洗等强刺激损伤皮肤,引起感染;②按摩皮肤。翻身前后,用50%酒精或按摩乳按摩受压局部,以减轻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状况;④有皮肤黏膜破溃、糜烂的老人,应补充B族维生素食物,如豆类食品。有皮肤瘙痒症的老人,除查明病因症治疗外,应避免酒、葱、蒜、姜、辣椒等有刺激性的食品;⑤依老人皮肤的特点,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人皮肤护理的重点。一般压迫不应超过2 h,常用翻身、变换的方法达到分散压力,控制皮肤的干湿度。由于粪便、尿液或汗液的潮湿,使褥疮形成的危险可增加5倍,需按老人大小便失禁的护理原则给以护理;⑥避免摩擦。注意床铺平整无皱褶,翻身或搬动时,应托起老人,禁忌拖、拉,防止衣扣、碎屑损坏皮肤。

2.4 老年人便秘护理 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很多,但增龄使排便的生理功能衰退是其主要原因。通过适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是可以避免的。预防、护理措施如下:①解除老人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尽量与医疗护理配合;②生活规律化,使消化道的活动有节奏地控制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③调整饮食,增加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以刺激肠壁加强蠕动。含纤维多的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菠菜、豆芽菜、生拌蔬菜、水果等均有通便作用;增加进水量,多喝饮料。每天清晨饮一杯淡盐水,可促进肠蠕动,保持胃肠道足量的水分,软化粪便;适当增加脂肪食物。油脂可润肠,如花生油、芝麻油等。多食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粗粮、麦麸、瘦肉等。以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胃肠正常蠕动,有利于粪便的排泄;④腹部按摩,用双手顺结肠蠕动的方向揉动腹部,每天起床前和入睡前进行。

2.5 心理护理 ①首先要有同情心,尊重和宽慰老年患者,并给予鼓励和安慰,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②要有爱心,与患者沟通、交谈时,不要直呼患者的名字,要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份、地位、职业、年龄称呼尊称,使患者感觉到自己年龄大,还能被别人尊重,以满足心理需求;③要有耐心,老年患者对护士的话很重视,所以护士在和患者交谈时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言的艺术,以免给患者造成误解,讲解时,要用恰当易懂的语言,使患者能够愉快的接受治疗和护理。

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及老年人的护理,不能单一地理解为疾病的护理和生活的照顾,还应向更深的层面发掘和探讨。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老年护理问题。护士要正确理解、判断患者的需求,给予最大的满足。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需呼唤真情。作为一名护士,应当再三反省,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是否做到确确实实地倾听每一个患者的心声,认同他们的心愿,献上一片真情。使他们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昌杰.浅谈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

老年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居家;养老;护理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我国六十岁以上的人口有1个多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人口老龄化,无疑会给社会以及家庭带来诸多问题,如:养老、家庭、环境、社会福利、收入保障等,但是,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稳定,人民生活福足的具体标志,同时老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宝贵财富。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初级阶段,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仍然难以面对如此庞大的就医需求,养老是一门科学,不能粗放管理,从而,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化、家庭化成了必然趋势,老年人将会是社区、家庭健康护理的主要受益者。

要做好家庭老年人的护理,必须了解老年人的特点:

1、老年人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其生理、心理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也是各种疾病的好发时期,因此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及时予以生活及心理护理,能不同程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愉快度过晚年生活。

2、心理特点

当人步入老年后,社会角色会发生重要改变,似乎已退出了社会舞台,退休后的失落、与子女的代沟、与社会的脱节等渐渐被忽视凸显了他们的矛盾心理,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力感,也会相应引发一系列特征如:自卑、孤独、固执、落寞、怀旧等。

3、生理特点

进入老年,从外观到内在生理代谢、器官功能都有相应变化,外观形态的变化自然一目了然,如须发渐白,稀疏。老年人皮肤弹性减弱,皮肤松弛,眼睑下垂,面部皱纹增多,额头、眼角出现抬头纹、鱼尾纹.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褐色斑.反应迟钝,步履蹒跚等。

3.1代谢功能改变―基础代谢率下降、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基础代谢率下降,加之老年人体力活动量减少,结果是能量消耗减少。

3.2中老年人骨的无机盐含量下降,导致骨密度降低。一般在30岁~40岁时人体的骨密度达到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高逐年下降,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绝经期妇女更是严重。

3.3消化系统的变化,如牙齿松动、脱落,会影响食物咀嚼。舌上味蕾减少,使老年人味觉明显减退,对甜、咸味都不敏感。老年人胃酸分泌不足,各种消化酶活性下降,影响对食物的水解及消化。将导致各种营养素的吸收率降低。肠蠕动缓慢,易患便秘,同时增加了有害物质在肠内停留时间。

3.4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由于老年人心肌细胞内有脂褐质集聚,胶原和纤维增多等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减退,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承担过重的体力活动,又因血管硬化,中老年人易患高血压,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远高于其它年龄段人群。

3.5视觉器官的功能变化,老年人眼球晶体弹性降低,眼周肌肉的调节能力减弱,视力减退。易发生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患。

3.6神经系统变化,老年人记忆力、听力下降。反应能力降低,肢体动作不到位导致老年人易发生意外伤害。

3.7 免疫系统功能改变,伴随老化进程的进展,免疫功能逐渐降低,使老年人对外界的刺激、伤害的应变能力下降,对各种疾病更为敏感,整个机体的协调作用和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也会减退。

3.8此外,神经与心理功能、肾功能、肝代谢能力均随年龄增高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9老年人的体成分、新陈代谢、器官功能等的改变,是一个随年龄增高而缓慢的生理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可因疾病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加速或延缓。老年人个体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加强身体、心理各方面的保健对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及推迟生理功能老化进程尤为重要,在膳食营养方面的妥善安排与调整亦是重要措施之一。

4、 老年人需要的是安静、舒适、卫生、整洁的生活休闲环境,家庭的环境因素有:

4.1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当所处环境的噪音在50^60分贝时,会有吵闹感,并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长期停留在嘈杂的环境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此外,对于心脏病的老年人,安静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家庭中创造一个宁静、优雅的环境,同时,老年人起居的房间,光线要比较好,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消毒、杀菌作用,日光照射,可以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状况,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保持最佳的湿度一般在50^60%,给人以舒适感,有利于老年人修养身心,每日应开窗通风,新鲜的空气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4.2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饮食起居环境:

老年人的饮食,是老年人健康的保障,但是,由于老年人的牙很多失落,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减弱,所以,我们要争取老年人的意见,选择适合她们的口味,同时保证老年人的营养,老年人的床,以床垫不下陷为宜,床的高度应以小腿的长度相等,便于起居,必要时选用辅助器。

4.3保持老年人的卫生:

老年护理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1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临床上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他们大多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和老年性疾病,导致生理状况发生变化,以至于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发生变化。手术对老年人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因此护理老年手术患者,护士做好心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一般资料

1.1 老年人生理特征: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变化,重要的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机体的应激能力、适应性、对疾病的抵抗力均有所下降。各种反应迟钝,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耳聋、眼花、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老年人多合并多种慢性病,手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

1.2 老年人心理特征:

1.2.1 恐惧心理:老年人到医院就诊时就有紧张心理,特别是明确诊断需要手术时,心理更加恐惧。担心自己年龄大了,身体各个方面功能不如年轻的时候了,能不能挺过手术这一关,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心理严重失衡,往往会产生情绪低落、恐惧心理。

1.2.2 焦虑心理:老年人由于适应能力差,住院后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生活常规受到扰乱,加上环境的陌生产生焦虑不安心理。

1.2.3 怀疑心理:很多老年人被告知需要手术治疗疾病时,首先怀疑医生诊断是否正确。老年人性格固执,患病后更是坚持己见,表现为心情紧张、坐卧不安,要求做各种特殊检查等。有时候表现为不相信别人,以自我为中心,拒绝配合治疗和护理。

1.2.4 自卑心理:许多老年人一旦得知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时,就认为自己在世不长了,自己会给亲人带来麻烦,造成负担而产生内疚感和自卑心理。

2 针对老年人手术以上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2.1 关心、体贴病人 护理人员要多加关心和体贴老年手术病人。与他们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手术前要了解患者的家庭、职业、文化程度。通过语言来启发安慰老人,并且用通俗易懂、朴实恰当的语言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介绍经过手术治疗而痊愈的例子,引导病人从心理上自我调节,摆脱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手术后要主动地接触老人,以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在护理工作中给予其心理上的安慰,使病人得到温暖,帮助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 尊重、理解病人 与老年病人交谈时要恰当地称呼他们,言行礼貌,耐心地倾听老人的主诉,切不可表现出厌烦,对老人的唠叨要谅解,他们提出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在护理时,更不要因为他们年老,护理工作量大而表现出厌烦,逃避行为。让他们感觉到被理解、被尊重。

2.3 情感疏导 老年人面对手术往往会过度伤心,影响食欲与睡眠。在护理时应鼓励病人尽情诉说,主动帮助病人分析病情及预后,增强病人对术后生活的信心。病人手术后,我们也要玉他们多交流,增加老年人谈话的兴趣,帮助他们调节情绪,鼓励手术后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帮助他们做功能锻炼,尤其是在手术后疼痛时,更应该陪伴老人,可以握住老人的手或者帮老人擦汗,这些细致的动作会让老人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使他们不要有孤独感、失落感,从心理上振作起来,从而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老年人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不容忽视,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其心理状态良好,能乐观地面对疾病,顺利通过手术期。

参考文献

老年护理范文第4篇

1.了解患者病情特征

老年病人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及糖尿病等。272例老年患者中,老年病人患病特点为:一是慢性病多,反复住院次数多,住院时间长;二是合并症较多。掌握以上患病特点,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护理措施,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施行心理护理。

2.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正确运用护理手段

2.1自尊心理及护理 老年病人尤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意见,有的老工人建厂初期做出了不少贡献,在生病时怀旧心理十分严重,常常在人面前夸耀自己年轻时代的事业和成绩,怀念过去的朋友,讲得津津有味,一时忘却了疾病的痛苦。一些多次住院者,性格开朗的人,对医院环境熟悉,不仅对病室的病人交往密切,而且也与医生护士交谈,护士同老年病人接触交谈时要注意心理共鸣。随其欢乐而高兴,随其痛苦而忧愁,随其怀念而追思,随其夸耀而恭羡,千万不能觉得索然无味,就表现出不耐烦或似听非听,心不在焉,那样会极大伤害病人的自尊心,影响护患感情,如患者扯得太远,可因势利导,逐渐转移话题,表达护理目的。

2.2孤独寂寞依赖心理及护理 离退休老干部和老工人离开了工作岗位后,就会交往减少,生活变得无目的,常有孤独寂寞感,陌生的生活环境会加重这种心理,护士应理解病人情感要求,多接触,多问候,多关心体贴,照顾周到。基础护理要多做一点、细一点,让其家属和子女常来探视,介绍同病室的病人相互认识,增强其心理效应,使病人逐渐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思想行为,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

2.3忧郁悲观心理及护理 多见于反复住院的慢性病人,慢性病多不易彻底治愈,而且短期治疗效果不显著,后期疾病的折磨,使病人失去治疗信心,因此内心十分悲观,精神抑郁。如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瘫痪,肺心病及糖尿病等。因情绪悲观、精神抑郁可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睡眠欠佳等,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不能配合治疗,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对待这样的病人应热情耐心,态度和蔼,生活上关心体贴,抓住机会给予开导,使其安心养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精神愉快消除忧郁悲观心理,不但睡眠佳,食欲振,而且能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有利恢复。

2.4善疑心理及护理 离退休干部及以工人退离工作岗位后,生活清闲,很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关于老年保健及疾病预防的书籍阅读了不少。而当患病时,便会“学有所用”,由于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往往担心疑虑有余,积极配合不足,如对治疗措施总要问个不停,如为什么用吃药,用药后会有什么副作用,治疗效果怎样等等。担心打针疼痛,静脉输液能否一次穿刺成功,甚至每次发药的片数及药品颜色不一样时都要问个明白。护士要掌握这类病人的心理特征,对于他们多次询问不要感觉厌烦,同时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熟练各项技能操作,做到无痛注射和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减少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依赖。另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地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指导。如高血压病患者,特别注意自己血压的高低变化。对血压的升高降低及每次测定数值变化都会产生担心,这时,护士不能一概不予回答,或说不高不低、正常之类的语言,而应向病人说明偏高偏低还是正常范围,并详细解释血压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例如情绪、精神因素对血压的影响、降压药的作用、副作用,怎样预防高血压,高血压病人饮食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这样不仅可解除病人的疑虑和担心,而且还向病人介绍了一些医学知识,有利于其自身保健。

2.5返童心理及护理 返童心理是一种退行表现,表现为:(1)恢复了少年儿童期的爱好兴趣,如养鸟、钓鱼、斗蟋蟀等。(2)常表现儿童行为,如吃零食、贪玩、性情不稳定、爱计较小事、喜怒无常。(3)喜欢与儿童玩耍交朋友,以求安慰与寄托。护士要理解老年病人的返童心理,宽容其天真行为,使病人有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切不可强行制止或讽刺取笑。应尽可能提供各种娱乐的条件,如看看小画书,接触室外的花鸟虫草,组织青少年同老年病人共同娱乐等。千万不能说“你总像小孩儿一样”,那样会严重挫伤病人的自尊心。

3.重视护患关系对病人的心理影响

由于老年病人生理上的退行性变,可有一种无意识的回归行为,表现出儿童的单纯与天真。有时变得心胸狭窄,认识偏见,不是看不惯就是牢骚满腹。如同病室的其他病人的亲属朋友、单位同事或上级领导来看望较多。为此,他们就表现出:一是厌烦,找借口,其他病人的多次探望会影响了他的休息。二是感到自己年迈、无用的空虚失落感,了解到这类病人的心理变化,我们尽量做到退休病人同在职病人分开安排病房。护士要常与这类病员进行交谈,介绍同病室的室友相互认识,增加他们的共鸣心理,使其融洽相处,共同战胜疾病。护士们不应只同在职人员交谈,淡漠或忽视了退休病人的情感。更不要在行为和语言上扭曲了他们心目中的护士形象,让他们做到心理平衡,得到自尊。

老年护理范文第5篇

老年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给病人亲人般的感受和高度的信任,首先做到仪表整洁,举止文雅、端庄,语言温顺,态度和蔼诚恳,技术操作熟练,工作认真负责,从而消除了老年患者的思想顾虑,信赖我们,从心理上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尊重老年患者尊严,礼貌待患。护理操作时,不以床号代替患者姓名,不勉强改变和制止老年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怪僻。用关心和同情的语言,和蔼诚恳的态度,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运用科学的语言、高尚的医德,唤起老年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如脑血管病的患者,大多肢体活动欠灵活,语言不清或表达能力差,因生活不能自理而悲观失望,自尊心极强。和他们讲话要耐心和蔼,态度要热情诚恳,以取得患者对我们的信任,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才能很好的配合医疗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要做到心灵美,爱岗敬业,对于危重病人,尤其是无子女照顾服侍者,往往会产生悲观轻生的念头。对这种病人,我们不仅在精神上给予同情和安慰,生活上更要细心的照顾,用我们的爱心唤起他对生活的热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治疗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长寿老人和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等老年患者日趋增加。有些患者,一旦确诊患了某些疾病,由于对医学常识了解甚少,便认为得了不治之症,精神极度紧张,恐惧心理十分严重,往往产生精神异常的改变。对此我们要向其讲解相关的医学保健常识,解除老年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正确对待疾病。例如一些冠心病的患者,恐惧心理十分严重,虽然他们的病情不重,但是他们行走、坐着都要手捂心前区,生怕一松手,心脏就会出事,还不时地摸着自己的脉搏,一旦发现有早搏,便惊慌失措,继而心绞痛发作,夜不能眠,久而久之,病人抵抗力下降,导致病情加重。对于这类病人,我们既不能责难训斥,更不能漠不关心,要以温和的语言,耐心友善的态度,给他们细心讲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可以举一些疗效好的典型病例,取得患者的信任,逐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往往收到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