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范文第1篇

Abstract: Only finding out the real reason for fire, can we dealt with the person who has responsible for the accident according to law and offset loss of accident after fire. But, how to collect evidence to ascertain the fire is an arduous problem to fire workers. Combined with own many years' work experience, the author analyzed related problems of collecting evidence in investigating fire accident, and put forwards own view on how to collect evidence so as to provide discussion on colleagues.

关键词: 消防火灾;调查;火灾证据

Key words: fire; survey; fire evidence

中图分类号:X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324-01

0引言

提起火灾,人们脑海中容易浮现出消防战士奋力扑火的画面,以及房屋被烧成废墟漆黑一片的场景。人们很少关心这些事情:怎样核实火灾的起因?火灾的损失应该由谁来赔偿?由于现场已被破坏,要真实地查明火灾原因,还原火灾发生前的情形,以核实受损物品价值绝非易事。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消防官兵在火势被控制后第一时间走进火灾废墟、寻访目击证人,从中查出火灾原因,这项工作就是消防工作中最艰苦、最细致、最复杂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1火灾证据的分类和特征

火灾案件依据导致的危害程度有行政案件以及刑事案件两种。一般,按照证明力的标准可将火灾案件的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可以单独、直接地无需推理或借助其他条件证明火灾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大多是言词证据。间接证据不能独自证明火灾案件主要事实,它只能证明案件的某些情节,不得不通过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在诸多侧面分别来证明火灾案件的情节。

在收集时,若使这些证据在证明火灾事实时有效力,则其要具备合法性、关联性与客观性三个基础属性。

1.1 证据的客观性发生火灾,必定在客观外界会有各种痕迹及映象。比如火灾报警人,起火的方位、火灾发生发展状况等反映客观情况的情形就是我们要收集的证据。之中也包含提取、鉴定痕迹等,调查人员以此揭示出火灾事故的真相并且查处火灾事故的责任。

1.2 证据的关联性证据是客观事实,同火灾有内在联系。易言之,一定要查明火灾起因、分析火灾造成的损失以及了解火灾性质、明确灾害成因有直接与间接联系的客观事实。同时我们再收集证据时,一定要对调查并了解到众多客观事实进行仔细甄别,同火灾事故无关的客观事实不可以作为证据。

1.3 证据的合法性证据作为定案的依据,一定要同法律的要求相一致。证据一定要通过公安消防机构调查人员进行依法收集和认定。这样才能够确保证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才具有法律效能。

2火灾证据收集的基本范围

①以起火时间、起火方式、起火点、引火源、起火物等要素为中心,收集有关证据,认定起火原因。②以火灾中的直接财产(设备财产、房屋建筑等)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火灾施救、清理火场等);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伤亡人员的医疗、丧葬、抚恤等)为中心,收集证据,对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进行统计。③以火灾报警、人员疏散与初起火灾扑救情况;火灾损失、蔓延情况;和火灾损失、蔓延扩大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与消防技术标准及消防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事实为中心,收集相关证据,对灾害成因进行分析,为关系到违反法律法规的刑事责任追究与行政处罚提供依据。

3火灾证据收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步骤

3.1 收集证据的基本要求

3.1.1 及时主动火灾现场情况比较明确也比较固定,但火灾现场很容易被破坏,而收集证据的时间性特别短,对大量火灾事故调查实践进行总结可知,火灾发生后的72 小时内是最佳的火灾调查时区,是否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与火灾是否能查清有直接关系。

3.1.2 全面客观对于有关火灾事实的证据调查人员要做全面收集,以证明火灾事实的所有要素。

3.1.3 深入细致为扩大线索,调查人员收集证据时到第一线去对那些不易被发现或特征不易被判断的证据予以收集、研究和分析。

3.1.4 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在收集证据时,调查人员要对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以充分利用。如电镜扫描放火嫌疑人的毛发、指甲抽样;提取附着在玻璃、墙壁的烟尘,并通过色谱、质谱分析仪器对其阻燃剂成分进行分析等。

3.2 收集证据的方法步骤证据的收集方向与范围基于的是案情假设。火灾调查人员至火灾现场后,按照了解到的基本案情以及证据提出案情假设,进而以勘验检查、询问、调取、模拟实验等方法进行收集证据的活动。

4火灾调查的证据证明方法

调查人员直接或间接取得了火灾中的证据。这些能够独立对案件予以证明的某一事实的一个或多个证据,形成了证据环,大小不一的证据一环接一环,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即证据链。证据链能否形成火灾事故认定的是否准确密切相关。

所以调查人员应该要掌握综合分析证据,进而组合证据链的方法。主要的方法有直接证明法、间接证明法、相互印证法与综合分析法,实际工作中,较常用的是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是调查人员在采用直接证明法、间接证明法等证明方法的基础上,全面综合分析及判断证据调查的全部证据及火灾事实的每个情节,最终认定火灾事实的方法。

如一案例:某地临街一销售二手旧空调机的商铺发生火灾,死亡一人。调查人员根据发现人的指认及火灾蔓延痕迹,很快就认定了起火点,并在起火部位提取到二根带铜线的插脚,插脚经鉴定有电热熔痕。

若认定此起火原因是“插脚与插座接触松动拉弧,引燃周围可燃物并蔓延成灾”。证据链最少要包含:一是起火点处有插座的证据;二是火灾发生时有用电器在使用的证据;三是起火点有能够被电弧引燃的可燃物的证据。则调查人员要综合收集①言词证据(询问、讯问笔录等)②物证(烧毁物品残留物等)③视听资料(视频监控等)④专业机构的检查、鉴定报告(火灾物证、尸检报告等),以此对上述的证据链要点做全面分析、印证。

火灾事故范文第2篇

2021火灾事故的心得体会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火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了解有关于火灾的安全常识是尤为重要的。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及掌握火灾的急救常识是十分必要的。

案例中的许多火灾事故主要是由于大多数的人没有火灾的安全常识,从而引发了重大的火灾事故,没有火灾的安全常识在火灾发生后,不仅仅没有救助别人的能力,更是连自救的都不能得救,从而导致事故更加严重,造成的损失更是重大,所以掌握有关于火灾的安全常识不仅仅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避免自己身陷火灾的危险之中。那么要避免火灾的发生,就要掌握火灾的安全常识:

如果火灾发生居民楼内,楼内居民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火灾是出于初起阶段,尽快用水和灭火器破扑救,如果扑救不了,尽快离开火场,不要贪恋财物。为了做好个人防护,可用湿毛巾掩住口鼻,用浸湿的衣服被褥包裹身体,以防止被火烧伤;在浓烟中,要低姿行走,烟大时要匍匐前行,居民应该保持秩序,依次撤离现场,切不可由于火灾使自己更加紧张,逃生心情更为急迫。一直不知道消防通道或安全出口的位置,疏散时辨不清方向,结果不择路线,不顾后果,致使失去有力的逃生机会。如果逃生通道被封锁,一时逃不出去,要爬在窗上挥舞物品或呼喊发出求救信号,以便消防人员及时救助。

如果火灾发生在公共场所,例如学校,按照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和自己熟悉的逃生路线快速逃生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要快速组织求救,同时将各个房门关闭,如果火势较大,无法扑救,要根据平时熟悉的情况确定逃生路线,迅速选择逃生出口逃生,但不要乘坐电梯,以防断电出困在电梯中。如果走廊起火房门被封死,要关紧房门,堵住漏孔,防止烟雾进屋,同时向窗外挥舞物品呼喊,尽快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如果烟大,要低姿行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毒烟熏呛,要沉着冷静,选择最直接的逃生路线,开门时,要迅速将门关好,防止空气流助长火势和烟雾窜到各个房间。如果通道被封锁,要往远离烟火的地方疏散,可以利用卫生间、楼梯间、水房等场所避难,然后想方法下楼,没有救护措施,不要盲目跳楼,以免造成伤亡。

烟大时要匍匐前进,被烟火围在里面的人员,要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又能避免烟火熏呛的地方,向外挥舞衣物,发出救援信号,也可以用绳索系到结实的固定物上滑绳自救。烟火大时,自己失去了自救能力,要趴在屋内墙根处,既防止被建筑物砸伤,又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身上起火时,不要乱跑,要迅速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将火压灭。

总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安全常识,对于火灾这样的重大事故,我们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学校没有小的事故,更不要说是火灾的事故,我们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把一切不安全的因素制止在萌芽时.

2021火灾事故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把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十八个字是--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至今仍是消防安全治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校园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由于有些工作涉及到易燃易爆化学品等高危险物质,校园内部对火灾隐患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治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点”。涉及到易燃易爆设备和物品的部门除了定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不仅可以及时扑灭前期火灾,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务消防队的组织,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到重点部门的各方各面。

火灾事故范文第3篇

为了加强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确保学校安定,维护师生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坚决消除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及时迅速扑救可能发生的大面积火灾,遏制和减少大面积火灾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防范学校火灾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和保障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为全校师生创造良好安全的工作学习环境。

二、组织机构及任务

1、领导小组:

组 长:尹志勇

成 员: 王春凤 费婷丽 张艳华

杨淑伟 张强 孙茁臣

职 责:强化全体师生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督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贯彻落实,全面负责我校消防安全工作。

2、现场指挥组

总指挥:现场职务最高的校领导。

职责:下达灭火抢险命令,组织调动人员增援,协调保证水源正常供应,调动灭火器材、逃生自救装置等,督促各行动组完成抢险任务。

3、灭火抢险组

组 长:张强

职 责:

(1)发现火场及时判断火势,在2分钟内作出是否向消防中队报警的决定,在火灾现场指挥义务消防队人员灭火。

(2)根据火情,及时、果断、正确提出具体灭火方案并组织实施。

(3)启动应急疏散预案。请示调动设备保障组,及时排除消防设施、设备故障。

(4)组织突击力量处理火场出现的妨碍灭火、抢险、疏散等问题。

(5)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向其汇报情况并积极配合作战。

4、疏散引导组

组 长:杨淑伟

职 责:

(1)疏散指挥人员进入指挥现场,用语言、手势、声音指挥人员疏散。

(2)到达火灾现场后,迅速疏通消防通道,疏散围观教职工及学生,宣传动员、稳定人员情绪,引导被围困人员开展自救和防护,同时利用一切救生手段和工具组织逃生,被围困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火灾现场,消防人员到达后,积极配合消防人员抢救被困人员。

(3)在疏散被困人员时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疏散设施、设备和工具进行疏散。

(4)调动机动人员,及时解决疏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和紧急现场。

(5)组织人员对爆炸危险物品、贵重物资和影响灭火战斗的物资进行疏散。

(6)平时要对每个成员及学生进行培训,明确各自岗位和任务。

(7)疏散过程中,师生应该保持高度的冷静,有条件的用湿手帕、手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吸入。

(8)若火势较大,无法疏散,可就地进行自我防护,等待并配合救援。

5、医疗救护组主要任务

组员:栾峰职 责:

(1)满足急救医疗救护用具和急救药品、

(2)对火场中的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护,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或伤病程度随时向120急救中心求救。

(3)需要入院进行治疗的危机伤病员要及时送往医院。

6、通讯联络组

组员:费婷丽职 责:

(1)按工作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具体情况,向全校发通知,联络相应救援单位。

(2)及时派出人员迎接前来救援的单位及车辆。

7、学校内一旦出现火情警报,各行动组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进行灭火、紧急疏散、人员自救等工作。

三、装备配置

教学楼、图书馆楼内各层都配有消防水龙带和灭火器,这些消防设施常年处于临战状态。

四、消防培训

大队辅导员、值班人员及相关人员要在保卫处的组织下积极参加培训,熟悉各楼名称、位置、距离远近。了解和掌握消火栓的分布,平时要经常进行各类灭火器的使用和灭火战术演练,熟练掌握灭火器和消防栓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五、工作要求

值班人员、门卫值班人员及相关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不擅离职守,遇警要亲临火灾现场,采取相应措施,使人员、财产损失减至最小。严守政策法令,做到遵纪守法,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报警求助服务实行二十四小时昼夜值班,随叫随到,接到各楼报警后,值班人员、门卫人员及相关人员要迅速赶到现场,组织扑救并及时上报。

六、灭火程序

1、接报警电话要问清:

(1)着火部位及详细地点和发现时间;

(2)燃烧物质和火势大小;

(3)报警人姓名和所在部门。

2、接报火警后,消防指挥部人员要立即赶到火灾现场,了解情况并展开灭火,根据现场火情用通讯设备通知相关人员,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该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火警,并派一人到大门路口迎接救火车队,通知配电室切断电源。并负责找出消火栓位置,负责将消防队带到消火栓处,保证其顺利展开扑救工作。

3、有序的组织师生员工逃生,并向保卫处值班室及时汇报火源情况。

4、保卫处值班室工作人员应该立即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情况,并以最快的速度到现场协调指挥,一边组织灭火一边等候领导的指示和抢救方案。

5、抢救疏散被围人员、伤员和楼内的重要物资,安抚师生员工,稳定师生员工情绪。

6、负责火场的安全警戒,保证道路畅通,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7、火场指挥部与上下级的通信联络,做到不间断通讯。

8、各成员接到指挥部命令,必须坚决执行,各就各位,不得有误,如有不执行命令而贻误战机的,要逐级追究责任,从严处理。

七、火灾应急疏散方案

1、人员疏散:救人是第一原则,学校消防责任人和班主任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有序地组织学生疏散转移。

(1)火灾时,由于有烟气,能见度差,现场指挥人员应该保持镇静,稳定好人员情绪,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

(2)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下层着火时,楼梯未坍塌的采用低姿势迅速而下,有条件的可用湿毛巾,堵住嘴、鼻,用湿毯子披围在身上从烟火中冲过去。

(3)高层着火时疏散时较为困难,困此更应沉着冷静,不可采取莽撞措施,应按照安全口的指示标志,尽快从安全通和室外消防楼梯安全撤出,切忌用电梯或跳楼。火势确实较大无法逃生,可躲避到阳台、平台或关闭房门用湿毛巾堵塞门缝防止烟火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等待救护人员到来。

(4)火灾时,一旦人体身上着火,应尽快地将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可以奔跑,那样会使火越烧越旺,还会将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如旁边有水,立即用水浇洒全身,或用湿毯子等压灭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滚,将身上的火焰压灭。

2、物资疏散:火场上的物资疏散,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

(1)首先疏散的物资是那些可能扩大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油桶、液化气罐、化学实验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灭火行动受阴的物资。

(2)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例如机密文件、档案资历料、高级仪器、珍贵文物以及价值贵重的物资。

(3)如有伤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如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家长。

(4)等待消防车到来期间,可组织学校教工义务消防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灭火。

3、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夫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锡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消灭后的调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证据。如果在火灾调查人员未到之前火灾已经扑灭,失火单位应当把了解的情况向他们介绍,并将火灾现场保护工作移交给火灾调查组,并配合调查组提供当事人或见证人。

八、火灾善后工作

1、事故调查

在学校分管领导的领导下,由保卫处、学校党政办公室和有关部门组织,消防部门配合进行灾情调查,查明火灾原因、具体责任及财产损失等情况。

2、事故结论

依据火灾原因及调查结果,由消防部门作出事故结论。

3、事故处理

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校内规章制度,由以上各组共同研究,以书面材料报校领导。

4、事故通报

根据处理结果和校领导的指示,由学校发文进行通报,以示警示。

九、其他事项

火灾事故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防意识执行规范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2008)100018-02

一、 加强和提高全民防患意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建筑物火灾的危害,提高装修工程队伍素质,模范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是完善消防事业的必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条文中明确指出,在建筑内部装修设计中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一主动积极的消防工作方针。要求设计、建设和消防监督部门的人员密切配合,在装修设计中,认真、合理的使用各种装修材料,并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做到"防患于未然",从积极的方面预防火灾的发生和蔓延,这对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 提高施工单位整体素质的必要性

目前,企业改革后的种类总公司下属承办的装饰公司众多。还出现了一些跨省跨市的建筑装修集团公司,下属公司品类繁多。而这些装修公司中许多公司均没有消防部门办理的"装修装饰工程施工许可证书",靠挂某个公司进行承揽施工业务的更是不胜枚举。许多黑施工队通过关系揽到工程后,找几个朋友帮忙,干完活一走了之,管你什么隐患不隐患。即使是正式注册的公司,施工队人员主要是农民,也有下岗人员多数未经培训,缺乏专业知识,无证上岗。另外,由于缺乏专业训练,施工前根本没有灭火预案,发生火灾时,不能有效地组织扑救,而是一走了之逃之夭夭。

三、 杜绝擅自改变设计,多层承包必要性

装修单位根本不向消防审批机关报审就擅自装修。即使报审通过设计,为降低成本。随意改变设计变阻燃物为可燃物。偷工减料,大幅度降低装修工程的耐火、抗火能力。另外常将工程分割给若干个施工队伍,致使防火安全工作层层脱节,责任不明确,均成为火灾事故的潜在因素。

四、 防止破坏消防设备设施的必要性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3.1.14明确规定:建筑内部消火栓的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消火栓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第3.1.15规定:"建筑内部装修不应遮挡消防设施和疏散批示标志及出口,并且不应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可是许多装修公司及业主却无视这些规定,往往任意遮挡消防设施或擅自将自动火灾报警电路切断,没有足够的疏散出口,事故照明设备及灭火器材。延吉市新桥宾馆只有两条安全通道,失火前就被堵死了一条的深刻教训足以令人深醒。

五、 加强消防部门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从目前装修施工市场的现状来看,装修工程众多,施工联合体良莠不齐,施工范围广,相对增加了消防监督部门的工作难度。然而也存在个别监督单位工作效率低,审核时间长,监督人员素质不高,对规范中限制使用的不同防火级别的建筑材料督查不利,致使火险隐患肆意横生。

六、 整顿装修市场,加强对施工单位审核必要性

从事装修施工的单位,应主动到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登记备案,接受审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对施工单位进行调查摸底。严格按照要求审查设计资格及装修施工水平,合格者颁发消防安全施工许可证,不合格者,坚决予以取缔。

七、 进一步加强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队伍装备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相应也做了许多努力,消防装备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综合分析:各地区、城镇、消防设施与装备建设还有很多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消防队少,分布稀是普遍现象。好多城镇人口和城镇面积都在扩大,而消防队员与装备却增加无几。国际上规定,经济发达地区国家,消防队保护单位是消防队员接到报警后十五分钟到达事故现场。我国也相应规定为从接警到火灾现场为十五分钟,而实际生活中,我国的消防队伍,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的消防工作十分薄弱,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其次装备少,质量差。随着城市现代化,集镇、城市化,地下建筑、高层建筑、大型易燃易爆仓库等特殊建筑不断涌现,对消防装备要求也相应提高。举高、照明、排烟、救援、大型水罐等消防装备,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消防通讯方面也不能达到水准。同时,城市规划对消防水源与消防通道少的问题也缺乏长远规划布局。寸土寸金观点明显,总舍不得将有限的土地资源让位给消防部门用来作为消防工作使用等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造、消防部门要认清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把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通讯等公共消防设施纳入到城市发展的统一规划之中,与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同步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下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易燃易爆特殊性火灾扑救对象,消防部门更要重点解决举高车、照明车等特种消防专用设备,加大消防资金投入。集中专项资金添置配备消防车辆。针对现代火灾复杂性、特殊性、消防队员扑救火灾危险性大的特点,解决防毒衣、隔热服等,确保消防队员的自身安全和扑救火灾的防护。

八、 大力开展防火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的必要性。

火灾事故范文第5篇

关键词:火灾痕迹 事故调查 应用

中图分类号:X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144-02

火灾痕迹属于火场中最为客观和真实存在的,准确认识与分析火灾痕迹对于掌握整个火场前后变化意义重大。火灾痕迹和火灾事实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每一个单独的火场其所呈现出的证明力也各不相同。因此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必须要掌握最有证明力的痕迹应用于火场勘验,为火灾事故原因的最终确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火灾痕迹的形成原因

1.1 自身发展形成的规律性

在火势发展变化中,物体会受到火势的直接或者间接作用,或者受到外力的作用,但不管是哪种作用,其内在特性以及外在形式是主因,且受到作用之后,其必然会表现出某种形式的外观或外在表现形式,即便是火灾现场的灰烬,也能够代表某种物体燃烧后的存在形式,火灾后必然会留下痕迹供人们进行分析[1]。

1.2 火势发展变化的关联性

火灾在开始时现场所形成的痕迹相对简单明了,人们能够更轻易地判定起火位置和着火点;而经过火势猛烈阶段的现场,各类痕迹相互之间交差混叠,相互干扰影响,这时应当结合询问笔录来进行分析,进而帮助大家掌握火灾变化的过程,从而准确地判定起火位置与着火点。

1.3 火灾现场方位的空间性

大多数火灾都是在建筑物中发生的,而最后所产生的痕迹常常表现出非常显著的空间特性,比如说紧贴墙壁的低位燃烧很容易在墙壁上形成“V”形痕迹,在可燃物较多的位置很容易造成上部对应的天花板露筋,在空间与空间联通位置常常会形成某个方向的蔓延痕迹。

1.4 外因多重作用的特殊性

火场中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外部因素通常有风力情况、扑救方式等。进行火灾扑救时,水枪射流、门窗破拆以及疏散救灾等都可能对火灾痕迹产生破坏,所以在对火灾现场进行分析时必须要重点考虑外部因素。

2 当前基层火调人员认识火灾现场痕迹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首先是业务水平不高。有的火调人员到达火灾现场后,不知道如何处理现场,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勘查。认定火灾原因、火灾事故责任不是重证据,而是主观臆断,草率行事。从而无法真实、准确、科学地认定火灾原因和火灾事故责任。其次是仪器操作不规范。很多基层大队火调人员对这些火灾现场勘查取证仪器装备的使用方法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学习和操作,自己又不去认真学习钻研其使用方法,不知道这些仪器设备是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用。最后是在部分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人员的安排上,现场勘查专业人员不足。综合分析时,以询问的材料内容为主,而现场勘查的材料很少,而且调查询问的内容很多没有通过现场勘查来印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灾调查工作的准确性。

3 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3.1 烟熏痕迹

(1)烟熏痕迹能够帮助人们找出起火位置与着火点。在起火位置附近所产生的烟痕面积相对较大且较为浓密。若室内墙壁中存在“V”形烟熏痕迹、斜面痕迹,则痕迹底部往往是起火点。(2)判定火势蔓延的具体方向,在火灾发展变化过程中,烟气流动方向通常和火势蔓延方向相同,火灾之后能够按照烟气的流动方向来对其蔓延方向进行判别。面ρ唐流来的方向物体表面往往会最先产生烟熏痕迹,且相对均匀,而背部的烟熏痕迹形成时期较晚,浓密度也不是很高。这一特点说明火是从先形成烟熏痕迹的一方逐渐蔓延而来的。(3)判定起火形式,按照各类火灾起火时的特征以及痕迹特点,起火特征包含了明燃起火、爆炸起火以及阴燃起火3类。通常来说,阴燃起火所产生的烟熏痕迹最多最浓,明火燃烧次之,爆炸起火通常不会形成烟熏痕迹。(4)在进行火场现场勘验的过程中,对物体状态与位置进行鉴别时,可按照烟熏痕迹的变化情况得到较为准确的结论,例如说电气开关状态、门窗破坏原因等[2]。

3.2 木材燃烧痕迹

一是可以帮助人们判定火势蔓延方向以及起火位置。热能传播规律证明可燃物通常距离火源较近的物体首先被加热,烧毁程度相对严重,距离火源较远的物体其烧毁程度明显较轻。二是能够帮助人们判定起火点,按照木材燃烧痕迹的轻重以及炭化痕迹能够帮助人们判定起火点。比如说火场内的“V”字形图案,起火点通常在“V”形底部位置。三是能够判定燃烧时间以及火场温度,火场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木材被燃烧之后所产生的炭化深度、裂纹特征以及燃烧时间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对应变化关系。借助于对火灾现场的勘查测量能够较为准确地得到对应的燃烧时间与火场温度,根据现场燃烧时间最久以及受温最高的位置来找出起火位置。

3.3 玻璃破坏痕迹

(1)证实破坏原因。从火灾调查工作的角度来说,玻璃破坏痕迹能够帮助人们判断玻璃属于机械外力破坏或者是火烧破坏,外力破坏的裂纹表现为放射状,碎片为尖刀形,边缘相对整齐,曲度不大,火灾之前打破的玻璃片上不会存在烟尘;而被火烧或者火烤炸裂的玻璃,裂纹如果较少则表现为树枝状,裂纹较多则表现出龟背纹状,边缘不是非常整齐,很少存在锐角。(2)判定火势的凶猛程度,如果玻璃炸裂分散细碎,则能够证明火势燃烧速度较快较猛,而如果玻璃仅仅形成裂纹,还有大部分残留于框架中,则证明火势中等,若玻璃软化则说明燃烧速度不快。(3)判定火场温度情况,玻璃软化、熔化痕迹能够帮助人们测算火场温度,若其边缘较光滑,则火场温度通常在790 ℃~870 ℃之间,若出现玻璃熔化痕迹,则火场温度已经到1 100 ℃~1 300 ℃左右。

3.4 液体燃烧痕迹

因为液体具有流淌性、渗透性以及浸润性,在火灾后常常会在可燃附着物上产生坑洞,水泥地面与瓷砖出现变色、炸裂或者鼓起等现象。接触液体的人会存在烧伤,通常会形成“人皮手套”“人皮面罩”的烧伤痕迹。液体燃烧痕迹能够帮助人们判定起火位置与起火原因,火灾现场液体低位燃烧所形成的坑洞基本上是起火点,在火场中找到的“人皮手套”“人皮面罩”的人通常便是肇事者或放火者[3]。

3.5 倒塌痕迹

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研究证实,倒塌方向与层次往往是向着起火位置或者迎火面。所以,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按照这一规律来逐渐寻找起火位置与火势的蔓延方向。交叉形倒塌能够证明起火位置与起火点通常在倒塌重合处;斜面形倒塌痕迹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起火位置通常处于斜面低点处;一面倒形痕迹能够证明起火位置通常在最先被燃烧物体或压在最下方物体的前方位置。

4 结语

总之,在火灾事故调查作业中,火灾痕迹属于火灾事故认定的关键性因素,直接决定了火灾调查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所以火灾事故调查作业人员必须要科学应用火灾痕迹,掌握好火灾认定结论的度,真正促进火灾事故调查可靠性的提升,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春俊.浅谈火场痕迹物证在火灾调查中的作用[J].江西化工,2016(3):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