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行毕业总结

旅行毕业总结

旅行毕业总结

旅行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知识很广泛,广泛的专业知识使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选择也因此很广泛。然而有些毕业生反映旅游管理专业也存在缺乏专业性、技术性的缺点,导致在就业方面单独跟同样为林学院的园林专业、木工专业对比,缺乏竞争力,由此进一步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的工作薪酬待遇普遍不高。为了获知其真实详细的旅游管理专业总体就业状况,由此以2011至2014届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长久以来对其的就业状况信息登录档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走访等方式获得详细的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同时跟进旅游管理专业在学院召开的招聘会上的求职状况,以求更客观、全面、正确地得出近几年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在以华南地区为主的区域内就业的真实状况,由此对高校应如何改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方式以帮助其学生日后更好就业提出建议。

1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研究背景

郭倩倩提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存在以下问题(1)在校期间盲目考证,实习缺乏针对性,就业随意性大。(2)旅游专业本科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找不到对口的岗位。(3)旅游专业本科生初次就业后,跳槽率高,排斥服务行业: [1]。

林佚、陈文捷、杨永德三位学者表明:“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的原因是(1)用人单位。就用人单位方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因为人员编制有限,能接纳的毕业生寥寥无几。(2)毕业生方面。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由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需求量较小,竞争较为激烈,因此真正能进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屈指可数。而对于旅游企业,由于所需求的岗位相对较低,同时,在企业内部论资排辈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学生不愿意进入旅游企业就业。(3)高等院校方面。从学校的教学来看,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而在操作技能的培训上则显得相对弱些,使得旅游管理本科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比较欠缺2]。

2 旅游管理专业2011至2014届就业信息

从往年三届应届毕业生就业选择地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选择在广州市的就业人数在每一届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都是最大的,第二大比重的是佛山市。并且就业地的选择基本集中在属于华南地区的广东省,少数会选择去到其它省份,而经过对选择到其它省份就业的毕业生生源地进行调查,发现,除了香港市区及上海市之外,其他人选择其它省份是因为其生源地就在该省,即这些毕业生是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省份去找工作。

从数据调查可以看出,从2011至2014届华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类型选择方面大部分选择股份、责任公司,而选择升学、国有企业、外商企业、私营企业、教育行列的只占小部分,三年来在这小部分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国有企业,最小的是教育行列。在往年三届本科毕业生统计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基本都没有,在自主创业这一块存在着空缺,往年三年应届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不强。

从数据调查可以看出,2011-2014届这三届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以在1001-3000元的范围内的人数占大部分,约占四年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64.1%,其中又以2001-3000元范围的人数为最多,约占总人数的47.5%。而2011届与2012届、2014届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中0个人的工资水平在5001元以上,在2013届旅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只有1个人工资水平在5001-6000元的范畴内,但同样没有人的工资水平在6001元以上,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刚出到社会工作的工资待遇水平尚且属于中低等水平。

3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状况总结分析

旅行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养成模式 旅游专业 毕业生 调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79-03

近年来,我国旅游类专业高职毕业生的行业对口就业率和就业巩固率一直较低,人才培养效益低下,人才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较低、稳定性较差,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对于各旅游类高职教育院校、系部而言,更好地培养旅游行业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突出任务。

一、职业养成模式的实施

为了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专业群高职教学模式,在借鉴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旅游高速发展区域的旅游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西提出的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笔者依托所任教学校――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已构建的旅游专业群,加快建设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将人才培养模式转向企业主导、校企共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实践旅游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科研引领化、专业社会化、教育一体化、基地高端化、评价多元化、训导全程化的岗位主导型养成模式,着力提高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效益和质量。通过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2006级、2007级、2008级学生中进行旅游专业群职业养成模式的实践性研究,分析职业养成模式对旅游专业群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进而评估该模式的效度。

职业养成模式是致力于通过涵育熏陶、环境影响,注重调动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旅游专业群高职学生成长、成熟直至成为合格的职业化专门人才的教育模式。其具体实施环节包括:

(一)坚持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始终是旅游职业养成模式的生命线。旅游专业学生从入校初就在每个方面感受到旅游接待的基本涵义和细节,从头抓起,从小事、细节抓起,从端正劳动态度、增强服务意识抓起,从宿舍的自理、教学场地的清扫到企业的顶岗服务,紧紧抓住,一刻不放,始终放在养成教育的首位,培养学生养成“让服务成为一种愉快的人际交往”的职业理念。

(二)强化实习实训中心环节。养成模式将实习循序渐进分三个阶段安排。第一阶段实习是在第一以及第二学年的校内教学中,以参观、见习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操性教学、实地教学、完成每学年40小时实践任务等方式进行;第二阶段具体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主要进行职业认识实习与岗位专业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实训;第三阶段实习则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主要进行后期在有就业意向的企业实习并进行旅游企业行业实际调查,完成调查报告。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实习的有序交替,又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以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益处。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教师的培养,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旅游专业教师队伍是旅游专业养成模式得以实施的前提。旅游专业老师的职业性不仅体现在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更在于教师本身职业意识与习惯的养成,从衣着举止、言语礼仪直至接听电话等最基本的细微之处都应显示出职业素质。专业老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向学生展示职业风采,为学生所效仿学习。

(四)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养成模式的实施急需旅游专业教学的改革,无论是专业的设置,还是专业课程的开设都需要贴近行业、服务社会,满足企业对职业人才的规格需求。通过积极探索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将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创建伙伴型教学基地。旅游专业养成模式有赖于教学基地的建设,旅游企事业单位就是高职产学研教学的重要基地,通过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密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分析

为了更好地进行旅游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等方面的改革,论证职业养成模式实践的效度,笔者对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2009届、2010届和2011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在校学习情况和毕业后的工作情况,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找出问题和对策,为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实证材料。

(一)调查概况。此次毕业生跟踪调查涉及的学生人数为2009~2011年三届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共计401人,如表1所示。这三届毕业生中,女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均超过80%,这与旅游行业普遍就业以女性为主的情况相符合。

(二)调查情况分析。具体如下:

1.顶岗实训和就业情况。根据职业养成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群学生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都进行了职业养成模式中重点实施的顶岗实习实训,继而进入就业环节。从表2可以看到,在主要进行顶岗实训的6类企业中,在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训后,超过一半的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的时候,仍留在原实习单位。这也反映了学校安排顶岗实训的单位符合学生对企业的期望和要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企业人员的稳定性,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2.就业地点分布。从图1可以看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立足广西,服务地方,同时走向国内旅游发达城市,如上海、广州和深圳等。

3.毕业生从事行业统计。从表3统计可以看到,在笔者所调查的毕业生当中,在酒店业就业的人数最多,分别占三届毕业生总人数的52.1%、54.3%和31.4%,主要是因为毕业生就业的酒店大多为四、五星级酒店,部门较多且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吸纳更多的人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主要供职于前厅部和餐饮部。由于旅行社一般规模不大,吸纳人才的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只占三届毕业生总人数的11.0%、5.7%和19.0%。从事非旅游行业的毕业生比例较高,占三届毕业生总人数的34.2%、38.9%和34.6%。他们所从事的非旅游行业工作主要集中在:外贸公司、房地产公司、百货公司、会展公司、通信公司和学校等。

4.毕业生跟踪回访。从向学生发放的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统计中,笔者了解到,62.3%的毕业生认为“现在从事的工作与原专业对口”;在月薪方面,65.2%的毕业生认为“现在的月薪是1000-1499元,基本满意”;25.7%的毕业生认为“现在的月薪是1500-1999元,满意”,9.1%的毕业生认为“现在的月薪是2000元以上,很满意”。对于“你觉得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是否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个问题的回答,68.4%的毕业生认为“基本满足”,24.2%的毕业生认为“满足”,7.4%的毕业生认为“不能满足”。

5.用人单位跟踪回访。对用人单位发放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调查问卷统计后的主要信息整理如下:对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总体评价,68.9%的用人单位表示“工作表现良好,比较满意”,28.0%的用人单位表示“工作表现优秀,十分满意”,3.1%的用人单位表示“工作表现一般,不满意”;对毕业生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进行评价中,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实际动手能力、事业心、责任心、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较强,“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一般。通过问卷统计和分析可知,在实践职业养成模式的人才培养中,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专业的职业技能,已达到该校模式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职业养成模式下高职旅游专业建设的建议

(一)继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内涵。坚持校企合作“双主体”的理念,使学校和企业共同成为人才的培养主体。校企合作是高职教学的一个重要模式,今后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将注重在经济、政策、社会、人才和文化五方面的共同利益,在校企利益共享、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寻找新型的合作方式。

(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核心力。在校内教学环境中进一步凸显企业特点,在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等职前教育,在教室、实训室和教学楼营造职业氛围,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实施企业化管理,从而让学生从技能上、从生活上、从意识上成为一名准企业人。

(三)逐步建立考核科学的评价体系。企业在衡量学生的时候,除了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评价学生在职业修养、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因此,应逐步建立一个与企业接轨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下转第182页)(上接第180页)考核,不仅重视其学业成绩,还从学习态度、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等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四)持续培养一支职业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重视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构建和相互融合,专兼职教师合作担任授课任务、申报课题、编写教材,相互取长补短,既提高专业教师的实操能力和对行业的敏锐性,又提高行业人员的理论修养和研究水平。

(五)加快国际流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寻找和国际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让高职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为他们成为优秀的中级管理人员做好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另外,还可以借鉴职业教育走在前列的国家的先进经验,比如德国的“双元制”,尝试将“双元制”本土化,即实施“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旅游专业非常适合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年在学校完成指定的旅游专业基础学习,第二年开始在旅游企业和学校定期交替进行学习和培训。学生在企业真实工作状态中感受学习技能的紧迫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企业也能用自己的优厚待遇和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学生在其中还能获取一定的报酬,真正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张萌,李运平,温斌.培育高职生职业素养 提高就业竞争力[J].中国成人教育,2012(2)

[2]军,秦志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素质与行业要求吻合度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鹤.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

[4]朱晓翔,习阳阳.旅游管理大学生素质能力要求调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3)

旅行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对本科生学业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综合检验。完成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通常包括论文选题、查阅文献、论文开题、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定稿结题、论文答辩等阶段。而论文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本科毕业论文。目前各高校毕业生选题部分来源于教师科研课题、结合毕业实习选题、结合课程学生自选。往往课程设置是毕业论文选题的前提和基础,导师在论文选题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许多选题逐渐倾向于“小题大做”、“难易恰当”。当然,也有学生和教师对毕业论文选题重视不够,或多或少存在着诸于对选题重要性认识不够、与专业方向的结合不够紧密、题目过大或过小、选题自由度不大等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九江学院是2012年由九江师专、九江医专、九江财专、九江教育学院四所地方专科学校合并而成的。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成立于1994年,2003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本科。本研究以 2007-2016届九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分析其选题的特点、原因和变化趋势。通过实际查阅的方法,对论文题目和内容逐一分析和分类,调查毕业论文共计727本,其中2007届90本,2008届78本,2009届89本,2010届76本,2011届70本,2012届70本,2013届53本,2014届65本,2015 届90本,2016届46本。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论文选题方向分析

 

从论文选题方向来看,2007-2016届旅游管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基本是围绕本专业的特色来开展研究,其选题有旅游管理与开发、酒店管理和文化旅游、游客与市场四个方向比较集中(图 1)。

 

调查表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有两个特点:第一,从总量上看,旅游规划与开发类占比例30以上,第二是结合旅游发展趋势,旅游转型、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方面。在选题方向上之所以产生这两个特点的原因有:第一,学生在论文选题上习惯趋易避难。对于选择在哪个研究方向上撰写论文,学生一般选择自己在实习和课堂教师提到的方向,也有跟随指导老师的兴趣爱好、研究方向进行选择,也喜欢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多、撰写论文容易的方向进行选题。第二,随着旅游发展,尤其是江西提出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提出江西风景独好的宣传口号,各地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柱性产业、绿色产业来发展,也为学生自主选题提供了素材和案例。

 

(二)论文选题来源分析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体现了学生选题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论文选题来源基本上共四种来源:教师指定内容、结合实习内容、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内容和学生结合课程自拟内容。

 

调查表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的特点有:第一,在教师指定内容选题是学生论文的主要选题来源;第二,结合实习选题内容是新的增长点。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课题不多,加上本科生没有经过科研的训练,尽管也有学生喜欢跟老师做科研课题,但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去做,根本不愿独立思考。所以,课题选题前些年从要是老师指定题目为主,近些年随着老师的课题也多起来,比例也逐渐增大;尤其学院从2007年开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本科生实践教学比例达到30%以上,除了毕业实习,还有课内实训、校内实训、6个月的教学定岗实习等。学生能够结合实习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选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区域的界定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有针对大尺度如中国、省域,也有中观尺度的市域、县域,甚至有小尺度的村庄、公园、景区等。从表2可知,学生选题还是倾向于小范围的研究区域,以县域及以下为研究范围的比例最高为 45.5%,但近年来全国区域及省域研究论文的数量和比例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选题上往往落入题目越大越好写,并认为论文题目选大一点,资料也好搜集;选择小的题目,研究成果相对少,可参考的资料少,考察调研花的时间多,写作难度相对大。

 

三、以问题为导向选题的建议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创新思维应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起点是“疑”。所以选题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学习,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发现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

 

(一)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思考、多动脑

 

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通过以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的教学实习,对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有益处。如学生在酒店实习,发现人员流动比较大,留不住专业人才的现象。经过思考和积极讨论,很快就能够理解和找到其中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二)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

 

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选题方式,老师的角色是设计问题,组织讨论,进而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更好完成论文。如庐山好汉坡下的乡村农家乐规范经营的问题,首先带学生到研究点进行调研,让他们感受到为何要规范?从哪些方面来规范?有何好的建议与对策。

 

(三)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欲望

 

学生的未来是要学会解决问题,而解决未来实践中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让他们主动探讨、求得解决问题方法。在庐山景区在旅游转型、全域旅游等态势下,如何进行升级转型?旅游形象如何定位?旅游新业态如何塑造?旅游产品如何升级?需要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

旅行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需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产业背景下,业态表现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休闲娱乐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规律,它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用“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塑造的旅游专业学生,难以达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专业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为此,我们细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适应旅游业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八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

2.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近年来我们已经聘请了谢儒生(耒阳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县级干部)、黎才发(常宁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长)、尹同君(衡阳市物价局局长)、彭幼平(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危小明(衡阳市旅游局副局长)、邓衡午(雁城宾馆总经理)和李清河(蔡伦竹海风景区管理委会主任)作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雁峰区桂竹山庄总经理)、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陈冬平(副研究员,鸟类专家,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为此,我们进行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的改革。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我院首先在2006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与某一旅游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旅游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尤其对企业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够直接参与或较快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旅游学生更好地具备了旅游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

3.在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羸的目标。为了与签约企业建立紧密良好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项目,我们坚持“边合作、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发挥教师积极性,要求教师与企业挂钩,实行“一教师一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潜力,寻求校企合作结合点,设计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评比工作,对合作层次较高、合作内容较深、合作成绩突出的基地,奖励基地建设教师。通过教师与基地挂钩、基地建设与教师奖励挂钩等制度,激发了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 一是学研结合建设旅游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旅游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

5.建立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工学院旅游专业专门成立了旅游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

7.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我院教师主编了六部旅游管理学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规划》教材已入选十一五高校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陈国生教授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和教育部首批旅游专业硕士生教材《旅游社会学》的主编任务。

8.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旅游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龙大酒店、雁城宾馆、珠海昌安酒店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景区是湖南工学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景区,景区将负责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参考文献:

旅行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今年,地委、行署出台《关于毕节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新型能源、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基地”,并将“实现旅游产业大跨越,形成中国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旅游收入突破300亿元,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列入试验区“十二五”规划。而要真正把中央、省有关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精神落到实处,完成毕节试验区既定的目标任务,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含义及其关系

(一)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含义

文化产业之说出自20世纪30年代霍克海默等人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也称文化工业,由于其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被国际社会公认“朝阳产业”。我们通常说的文化产业,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为主要内容,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为特征,从事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再生产、交换与传播、流通与经营活动或为此提供服务的行业。当前所称的旅游产业,是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二)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毕节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是指以毕节地区境内的文物古迹和景点、民族节日和习俗、民族风情和区域文化的参观、游览、考察服务为核心,带动饮食、住宿、交通、商业、制造业、文娱等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群。毕节地区民族文化和旅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关联点。

1、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因。毕节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深石山区,千百年来因袭相传的文化、风情、习俗“养在深闺人未识”,而这种“待字闺中”的“纯天然文化”具有强大的诱惑力,是“山外”世界探幽访古的首选。因此,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保持其厚重纯朴的秉性,发展民族文化,使其富有时代特质,是推动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因,是发展旅游产业的一大抓手。

2、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利用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我们都知道,旅游必须有看点,不管是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或是民风民俗都得独特、与众不同,让游人在“一饱眼福”的同时,还能按其需要购物和参加文化娱乐活动,而商品的制造、开展文娱活动都是展示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发展壮大旅游业的过程,实际也是对民族文化继承、保护和利用的过程,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民族文化与旅游景点是互相转化为经济优势或生产力的载体。发展壮大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就是要使其在国民经济中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民族文化和旅游景点必然要相互转化为经济优势或生产力的载体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在自然风景区感受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里游览自然风景区,两者相得益彰、相互推进,最终让经济优势或生产力得以显现。

二、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民族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旅游产业是“低碳”产业,民族文化和旅游的联姻所产生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更是战略性的产业。

(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同志倡导,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其目的就是加快开发扶贫,实现生态良性循环。这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是建设毕节试验区“旅游大区”的现实需要

旅游产业的发展是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向“秘境寻踪”、“文化旅行”递进的过程。有人“黄山归来不看山”、“桂林归来不看水”,但从未听人说过对一种文化的探求有穷境,对一种风情习俗守望会倦怠。毕节试验区观音洞、夜郎、钟水、水西及乌撒等历史遗迹文化,撮泰吉、铃铛舞、滚山珠等原生态舞蹈文化,《夜郎史传》、《以那悲歌》、《支嘎阿鲁传》等古籍文化具有“唯一性”和“神奇性”,不可移植。因而要打造“旅游大区”,绝对离不开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这是现实需要。

(三)是实现“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

毕节试验区居住着彝、苗、回、布依、仡佬、白、满等30多个少数民族共170多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6.5%,民族乡占全省民族乡总数的30.4%,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却较为缓慢。毕节试验区少数民族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多居住在绝美的自然风景区。这是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的优势,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抓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本”。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不可能有全区的跨越发展,毕节试验区提出“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把民族地区的发展列入“当务之急”的中心任务。

(四)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

人类社会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精神成果,主要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建设赏心悦目的景区、挖掘博大精深的文化、制造丰富多彩的商品、烹饪精妙无比的饮食,弘扬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能净化心灵,提高修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已雏形初现,具体表现在“精品旅游线”的设计、形象品牌的打造、民族文化遗存的修复、文化演出团队的组建等几个方面。1、“精品旅游线”的设计。目前,毕节试验区主要开发三条“精品旅游线”。一条是,百里杜鹃—百里乌江画廊—黔西县化屋基苗寨—织金洞;另一条是,黔西县支嘎阿鲁湖—大方县奢香博物馆—大方县九洞天;再一条是,威宁草海—威宁百草坪—赫章韭菜坪。以三条旅游线为轴心,开发各类景区54处,其中,部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部级自然保护区1个、部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处。

2、形象品牌的打造。“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是毕节试验区着力打造的文化旅游形象品牌。洞天湖地主要是织金洞、九洞天、支嘎阿鲁湖、乌江源流等;花海鹤乡主要是地球的彩带百里杜鹃花、威宁连片的洋芋花和荞花、中国樱桃之乡赫章野马川满山遍野的樱花、威宁黑颈鹤栖息地高原明珠草海等;避暑天堂主要是指毕节试验区拥有贵州屋脊韭菜坪,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地理气候。

3、文化遗存的修复和演出团体的组建。毕节试验区重点打造以古彝文化、夜郎文化、红色文化为主的品牌文化,恢复或重建大方宣慰府、赫章夜郎遗址、毕节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一大批文化遗存,组建了夜郎歌舞团等民族特色浓郁的近10个演出团体,为景区和城市建设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蕴。

4、重点行业的发展。住宿和餐饮是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支撑行业,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全区目前有星级酒店30多家,其中,三星、四星酒店从2006年起实现了零的突破,已发展到10余家。此外,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到2010年上半年,全区授牌农家乐、乡村施舍近330家。

(二)特点

毕节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具有鲜明的特点,既有文化与景观的合二为一,又有“十里不同景”的多彩多姿,还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发展潜力大、速度快。

1、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统一。毕节试验区许多少数民族都居住在风景区,每处风景都留下民族文化的烙印。如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的韭菜坪周围是民风古朴的彝寨,民族文化十分厚重。再如百里乌江画廊一侧的化屋基苗寨,水以山为美、山以水为奇,在这亦真亦幻的境地中,苗族同胞原生态的歌舞一亮相,便有山的大气和水的灵动。

2、民族区域文化旅游各有侧重。毕节试验区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的文化旅游亮点,真正的“十里不同景”,能让游客在哪一个地方都能有所看、有所感、有所得。如大屯土司庄园、宣慰府、化屋基苗寨、织金洞、总溪河漂流、草海、韭菜坪、百里杜鹃,等等。

3、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的唯一性。毕节试验区的民族文化、风景名胜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甚至不可复制的。舞蹈撮泰吉、铃铛舞、迁徙舞、滚山珠,景点织金洞、百里杜鹃,文化遗迹宣慰府、夜郎文化遗址,等等。这些文化或风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看不到、感受不到的。

四、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一)主要挑战

1、守旧的思想观念。毕节试验区有的地方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上,还存在不思发展、不去发展、不愿别人去开发,“守着金山少饭吃”的现象。有的古老文化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几近失传。思想是行动的灵魂,守旧的思想观念难以产生“幸福指数”。

2、缺失的拓展能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在一些地方仅是建几个景点、唱几首民歌、跳几支舞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多种行业并没有多少人去“求索”。毫不讳言地说,缺失的拓展能力使得除却一些土特产品、旅馆,其他行业发展几乎为零,比如承载文化或景点的商品制造等等。

3、匮乏的文艺精品。山东高密因了《红高梁》,陕西商州因了《商州三录》,云南因了《五朵金花》、《阿诗玛》等而世人尽知,游人如织。毕节试验区虽然有大批的文艺工作者,有大批可以打造的“本土文化元素”,但“毕节特色”的文艺精品却极其匮乏,难以让人“闻声而动”、“观影而行”。

4、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力发展旅游是全国、全省的要求,各地都在千方百计欲将之打造成“支柱产业”,如都城极有可能在毕节地区赫章县可乐的夜郎国,湖南新晃县就拟注资50亿元恢复重建。毕节试验区周边地区都在发展以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独特景观为重点旅游产业,市场竞争激烈。

(二)重大机遇

1、“四大优势”保障。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毕节试验区建设的政治优势,、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毕节试验区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二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继续推动毕节试验区建设的政策优势,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继续推进毕节试验区建设”。三是国家东西部产业转移的后发优势,毕节地区位于成渝、黔中、滇中“两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好、吸引东部产业转移能力强。四是全国统一战线及国家有关部委帮扶支持的动力优势,目前,全国统一战线和中央17个部委支持、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

2、“交通枢纽”支撑。毕节试验区进入国家和省规划的飞雄机场正加速建设,预计2012年通航;“三横三纵”铁路(三横:昭通—威宁—毕节—金沙—遵义、成都—贵阳客运专线、林歹—织金—纳雍—六盘水,三纵:隆昌—黄桶铁路织金—毕节—叙永段、毕节—水城—兴义、已建成的内昆铁路)和“三横三纵”高速公路(三横:杭瑞高速遵义—毕节—威宁、黔西—大方—毕节、清镇—织金—纳雍,三纵:黔西—织金—普定、生机—毕节—六盘水、威宁—六盘水)建设整体推进,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建设全面提速。按照毕节试验区“十二五”要求,期末,实现多数县通铁路、县县通高速路,乡乡通油路,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

五、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旅游产业大跨越,形成中国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重点景区建设、旅游市场开拓、相关产业配套、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发掘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支持产业的形成,促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推动毕节试验区“强区升位、跨越发展”。

(二)开发原则

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保护”与“开发”相统一。要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最大限度地制止和避免掠夺性和破坏性的开发。其次,“独特”与“多样”相统一。要重点开发“唯我独有”的资源优势,在不同的区域打造不同的文化旅游精品。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游客中推出不同民族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和项目,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旅游需要。再次,“内涵”与“参与”相统一。要注重民族文化内涵的开发,并作为餐饮、服饰、节庆、歌舞等的载体,满足游客的跨文化的精神需求和物质享受。要开发游客参与度较高的旅游活动,让游客真正“体验”到民族文化旅游。第四,“融合”与“配套”相统一。要把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开发融合在一起,以自然风光为载体,以民族文化为灵魂,打造“毕节特色”。要通过特色旅游的开发,带动饮食、住宿、交通、商业、制造业、文娱等“配套行业”的发展。

六、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和战略规划

(一)开发重点

一是民族服饰。二是民族歌舞。三是民族饮食。四是民族婚恋。五是民族体育。六是民族节日。七是民族文学。八是民族工艺品。九是民族建筑。十是历史文化遗存。十一是自然景观。

(二)战略规划

毕节试验区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旅游产业提出“一城两廊八区”的构想,“一城”是指毕节大方文化旅游城,“两廊”是指百里乌江画廊和高原生态走廊,“八区”是指草海生态湿地旅游区、百里乌江画廊旅游区、百里杜鹃风景旅游区、阿西里西风景旅游区、纳雍乡村旅游区、九洞天风景旅游区、织金洞风景名胜旅游区、三丈水风景旅游区。这种构架是可行的,但还需加强和强化。一是建民族文化旅游城市。除了现在正在建设的毕节主城区文化博物馆外,在大方建宣慰府、在赫章建夜郎城。二是建民族文化风情园、村、景点。在威宁建民族文化风情园,打造各县市区旅游景点,强化民族风情习俗、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旅游商品开发、民族文艺展示、文化遗存的保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七、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对策措施

(一)解放思想、加强领导

解放思想,就是要不畏首畏足、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能迎难而上、勇于开拓、敢闯敢试、追求卓越,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中,出主意、想办法、定规划、谋长远,才能在无人涉及的“盲区”看到风景、在错综复杂的“难区”摘到鲜花。要在加强领导上下功夫,只有重视、支持、帮助、推进,才能够把事情做好、做实、做出成效。因此,要成立全区统一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目标、建立实绩考评机制,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工作,协调解决问题。要按照全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总体部署来分级落实责任,以“共赢互利”为出发点,打破县市区之间“领土”观念,使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却又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突出特色、统筹规划

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原生性、唯一性、隐秘性,原生性是因为毕节试验区许多民族世代居住于此,唯一性是因为“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隐秘性是因为文化资源有待于开发。在这些特色文化旅游中,有比较优势强的,也有比较优势弱的,也有潜能大却开发时机不具备的,因此,要按照循序渐进、滚动开发的原则,先开发比较优势强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有吸引力的民族文化资源产品。同时,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变化趋势,也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因大而为之,不因小而不为。只有进行统筹规划,分期实施,才能够提高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也才能实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政策支持、资金投入

要按照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一是要分门别类地列出道路、水电、通讯、景点建设,宾馆酒店提级创星,民族特色文化产品的研制、生产、流通等的规模和层级。一方面,对应规模和层次有针对性地争取国家或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对应规模和层级按照分级负责、分块负责的原则招商引资,拓宽旅游投资渠道。二是在毕节试验区的层面上,制定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优惠政策,要按照财政状况安排一定比例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资金。对于一些辅的建设项目或者是能够资源共享的项目,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捆绑使用”的原则,创新项目整合机制,达到“低投入、高效益”的目的。

(四)政府主导、企业开发

现在许多地方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最终几乎无一例外地落实在“政府买单”上。事实上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政府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即宏观引导和调控,也就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规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协调各部门,形成统一的政策,引导企业进行开发。企业则按照政策的规划和引导,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开发经营,并获得经济效益。当然,鉴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之初,在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保护与发掘、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以采取中央和地方,国家、集体和个人,内资和外资一起上的方针,广泛动员、多方筹资,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培育市场、规范管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涉及多方面、多环节、多行业,而且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行业的缺失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要在培育市场上做文章,按照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重点,壮大旅游运输、旅行社、宾馆酒店、商品研发制造、文化演出、体育运动等等行业。对于每一个行业,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发展到什么水平、达到多大规模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哪一个阶段推出哪一种旅游产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都应了然于胸。在行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必须规范管理,要成立行业协会,以协会去作要求、提规范、强管理,真正实行各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六)打造品牌、注重营销

品牌是名片、品牌是生产力。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一定要突出品牌效应。品牌的打造要在景点的开发、民族文化的挖掘利用的基础上,编排几台上成的舞蹈、写几本“秘境寻踪”的书籍,出几册本土文化元素深厚画集,演几部叫得响的电影电视。总之,要通过各种民族风光片、电视电影、歌曲、摄影作品、文学作品、舞蹈等形式,充分展示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风景,增强旅游的吸引力,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七)盘活人才、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