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加强社会管理

如何加强社会管理

如何加强社会管理

如何加强社会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保险;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不断完善社会的保障体系,是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建成能够体现出社会公平的新型财务档案管理体系。养老保险财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养老保险机制的有效运行,因此,需要及时解决养老保险财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1、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有利于保障参保对象的合法权益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对参保单位和个人权益的真实记录,是确保参保个人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是实现为参保个人“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目标的重要条件,确保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安全、完整是维护和实现保障参保对象合法权益的坚实基础。

2、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社保经办机构工作效率

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与利用是做好社保工作的前提条件。标准和规范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不仅可以提供各类准确的统计数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办事效率。

3、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记载了广大参保单位和职工的缴费记录、个人资料等参保信息,一旦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到社会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流程

1、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收集

(1)收集原始档案

最原始的档案是记录组织部门、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企业部分等等对员工进行奖罚、调配、培训、选拔、考核以及业务技术水平、任用的经历、工作表现、政治思想以及工作的等变动情况进行整理的文件。在干部的档案内容中存放有干部的自传以及履历表、考核材料、对工作的有关鉴定、复查材料以及对政治问题的审查材料。企业职工的档案材料包括以下内容:自传、履历表、考核材料、政审材料、学历材料、劳动合同、奖励和惩处材料、聘用、调动、退伍、复员、转业的材料、保险福利以及工资待遇的材料;员工退休、退职出国等相关材料,以及一些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上述的材料不管是干部的材料还是职工的材料都必须要在原档案的管理部门详细地整理,同时交与社保处进行处理。由于档案资料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所以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严格把关。

(2)养老保险在办理过程中的档案收集

养老保险在干礼时所产生的档案包括:证明参保人员身份的材料(例如:户口本复印件、等以及一些的文字说明材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所核准后可以用于整理的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由补缴人员签字、盖章并且在缴费后其养老保险费用的补缴申请单;由县(市)级社保单位核准后所办理的基本养老保险费退保申请材料,参保人员的申请人或者本人的退保申请材料、参保人退保申请的死亡证明材料、身份证明材料或者出境出国定居证明材料;辖区派出所所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材料、银行卡或者折的复印材料;市县级经办机构核准后所办理的养老保险账户的参保人员的转移申请、账户转移单、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签订的劳动同复印件;城乡居民人口死亡待遇以及领取的养老金结算单;死亡证明(公安部门的证明、注销户口的证明、火化证明等)复印件、申请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待遇结算单。

2、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整理

除非特殊情况,事业单位以及机关都会根据《干部档案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板栗离退休人员的档案;在1992年6月国家档案局以及劳动部联合颁布了《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大多数的企业职工档案都进行整理。根据《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以及《干部档案管理条例》,对于那些没有进行过整理的档案应该重新整理,整理好以后应该标号类号、目录以及类内的材料页码和目录,要进行装订。

3、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整理必须要遵循三个原则:唯一性、完整性、严肃性。多种养老保险档案应该根据管理制度来进行统一的整理,对查阅方法进行改善,借阅手续要严格地执行,防止档案材料被丢失或者损毁。对于条件优越的地区可以建立电子档案室,以供别人的查阅。

三、加强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宣传,争取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在全社会加大社保处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社保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每一位公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加大对社保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尤其是单位领导对社保档案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加大资金及人力投入,切实解决社保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人员匮乏、资金短缺、设备老化等实际问题,配备独立的档案室,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保证软、硬件安全运行,为建设和完善社保档案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

2、科学管理,强化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要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管理。如档案室、办公区、阅览区各自独立,配置必要的防火、防潮、防虫、防尘等必要设备,要最大程度的体现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把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统一规范化。同时应着力进行档案管理的软件开发工作,由省级社会保险部门统一组织实施。软件功能应包括:档案的自动快速编目,及档案信息的自动检索;可以实现对档案资料的快速统计,如对档案的分类统计,综合数字统计、相关信息资料统计等;可以进行档案借阅的自动化管理,以便对借用者的情况、借用时间、归还时间等进行全面掌握;实现“软”“硬”一起上,社会保险档案的微机一体化管理。

3、加强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管理队伍

加强对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拓展档案人员的思维、知识面,在深入了解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养老保险档案业务管理水平。此外,还要认真做好养老保险档案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的理论和技能培训,使他们具有对数字化档案资源进行计算机处理的能力,成为既具备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能力,又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4、健全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管理规范、高效

依据国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等有关档案的法律法规,根据档案目标管理要求,从社保处养老保险工作实际出发,修订分管领导、档案室主任、专兼职档案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如《立卷归档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移交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规范管理,从而使我县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档案资料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做到从立卷归档到保管统计,从档案利用到鉴定销毁,从档案移交到奖惩处罚等每个环节都有据可依,使档案工作机构的设置更加明确,职责更加清晰;使档案安全存放、科学利用、严守机密有了制度保障,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地开展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必须实现科学化。以档案现代化管理为突破口,理顺管理机制、强化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贾丹.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实践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2.

如何加强社会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一、管理会计的背景分析

管理会计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从成本会计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过去的一百年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不断适应和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水平。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管理会计逐渐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2014年,财政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及相关系列解读文件,表明我国已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向单位管理层提供准确的内部管理信息,有利于管理者对单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单位更好的完成事业任务和增加经济效益。2016年8月,财政部下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促进我国各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管理会计实践应用指引。

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性质和特点

我国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支持,部分通过组织收入,社会捐赠运行,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产品和优质社会公共服务,履行自身公益性职责。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具有社会服务性和公益性。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业务类型基本上都是涉及到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如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等。它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服务事业,是保证整个社会福利的组织。由它的服务性,决定了公益类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更多的是根据社会大众的需求为整个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三、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服务性和公益性,基本职能就是对财政资金和各项业务活动资金,按管理的要求安排社会服务支出,对日常活动进行必要的财务核算,并对资金活动和结果进行监督的管理。内部财务管理大多数也只是做一些增减对比分析,百分率比较等。公益类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引入现代管理会计理念,针对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指导,促进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1.缺乏对管理会计理论及其应用的认识

长久以来,公益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大多局限于日常的算账、入账、报账的会计核算工作上,有些单位会接触到一些单一指标的计算,如绩效工资的核算,消耗性用品成本核算,内部费用的归集,或是简单的资产负债率、经费自给率指标计算等。但单一的财务指标只能简单地反应过去一段时期的运行效果,不能体现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公益类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引入“管算”结合的管理会计,通过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为单位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内部管理信息,以此来支持决策,来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和更好的社会效应。

2.掌握市场信息的敏锐度不够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使得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趋近市场化。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公众对社会服务需求的提高,公益类事业单位对外提供的公共产品也越来越多,服务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过去在办公室进行简单核算的财务工作,已经与频繁发生经济活动的外部市场相脱节。公益类事业单位掌握市场信息的敏锐度不够,会计人员不了解经济活动市场规律和市场信息,不参与经济活动全过程,不参加经济业务讨论管理,就不能全面管理单位各项事务,也不能准确反应经济活动给单位带来的经济利益。

3.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管理会计系统与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内部控制系统能为管理会计系统供各项制度保证、规范的操作流程及有效风险防控措施。然而,当前内部控制建设在公益类事业单位还是没有完善建立起来,内控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内控制度建设不健全,单位内部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三重一大”制度和集体决策执行力度不够;岗位设置不合理,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制度不健全;预算编制结构不合理;公共资源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程序;政府采购盲目重复采购;工程项目和经济合同订立缺乏专业指导等等。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造成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4.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

就目前来看,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人员本来就少,财务会计人员也相当缺乏,管理会计人才队伍薄弱。财务会计人员常年面对会计核算工作,很少接触管理会计理论及其应用。财务会计人员要转型管理会计人员,要加强专业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培养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四、加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的重要性

1.是现代财政管理制度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扩展的越来越广,单纯的财务核算已不能适应要求。为保证各项工作的运行跟随社会发展的节奏,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只有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实现“管”、“算”结合,发挥管理会计功能,提升行政治理能力,才能满足现代财政管理的要求。

2.提高单位管理水平 ,防范腐败的需要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流程,控制风险、防止腐败是现代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点。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管理会计系统实施和建设的基础。健全的内部控制能给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可靠的依据,能提高内部执行力。同时,管理会计也能给与内部控制体系以反馈,实现管控结合,及时反应执行的效果以及业绩与责任,有效防范腐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3.是提高决策能力,提高经济效能的需要

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单位管理活力,提高单位科学规划、明主决策、防范风险等内部治理能力。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能提供给管理者多方位有价值的管理决策信息,让管理者有据可依,从而提高管理层决策力,提高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经济效能和社会效应。

五、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的构建思路

社公益类事业单位应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依托预算管理系统,有机结合预算管理和各项业务活动,融入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管理会计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设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1.以预算管理体系为依托,规范财务会计核算

当前较多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采用的是以预算管理体系为主要方式的财务会计模式。借助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管理及资金管控中的作用,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告,通过有效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为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加强与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机结合

健全的内控机制是实施和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成本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考核这些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性合理性对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信息数据已无法通过传统的人工采集。管理会计涉及的信息性质多元化、量大面广,急需利用先进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内部信息互联和外部信息共享,整合各类决策资源,实现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财务会计同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和对接。

4.选择合适的管理会计工具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对管理会计的一次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性质,借鉴企业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建议使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有:(1)全面预算管理:它是对单位未来一段时间内单位活动的各个事项进行详细预算,通过分配单位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用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开支,并预测单位的现金流量与利润;(2)对标管理:通过研究和比较单位当前绩效与标杆企业的最佳实践之间的差距、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提出、落实、赶超计划的行动方案;(3)设立责任中心:责任中心的目标是单位总体目标的一个分解。责任中心能使各内部部门在其规定的责任范围内有效减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责有权,保证中心总体目标的实现;(4)管理会计报告制度:管理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活动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基于管理和运营角度的前瞻性预测报告,目的是为了优化运营结构和流程管理,为管理者提供内部决策、控制、评价、沟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根据不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业务范围的不同,还可以选择的管理会计方法还有平衡记分卡、价值链管理、项目管理、作业成本法、经济增加值、风险矩阵模型等等。

5.培养高水平会计人员

管理会计工作方法有很多,关键还是看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运用能力。管理会计水平的提高,主要是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既可以引进高水平专业管理会计人员,也可以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只有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是才能适应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需要。

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就是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内部管理会计。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制度下,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也需要不断增强竞争力,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服务,创造社会效应的同时,更要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2016.

[2]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14.

如何加强社会管理范文第3篇

一要提高对公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充分认识公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把公证事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公证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不可缺少的法律制度,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和完善。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公证工作的重视支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建立定期汇报制度, 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做专题汇报, 把公证工作在维稳当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的所作所为、所取得的成效, 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急需帮助解决的问题等,向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争取在人员、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在公证机构经费保障、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在制度建设、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公证行业自身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积极地介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涉及民生建设中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应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要不失时机的以最大限度的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执业为民,积极发挥公证职能作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推进公证事业发展,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出积极贡献。

二要进一步提高公证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水平。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公证制度立法,这是保证公证工作正确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措施。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对公证制度发展方向的调查研究。应组织专门力量,并广泛吸收基层一线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调查和研究,切身感受三十年的公证工作成果,为完善公证立法调查取证,及时将公证工作中的有益经验、做法予以总结提炼,引入立法议程,推进我国公证制度的发展。特别要加强公证体制改革的研究。当前,一方面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结合我国实际、结合国外做法, 逐步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证制度。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对现存多种体制公证机构的管理和指导,在充分调研基础上,针对不同体制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不同的体制公证机构在人员、编制、待遇、经费等方面的要求, 为基层管理部门和公证机构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依据。

三要广泛深入宣传提高公证事业的知名度。公证行业要不断强化宣传意识,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注重对公证工作经验做法、工作成效、工作特色的总结和提炼, 既要宣传公证方面的法律法规、业务范围, 也要宣传公证的职能优势、先进典型以及公证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预防纠纷、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按照《公证法》要求,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各种载体,广泛开展宣传公证法律知识、公证业务范围、公证服务效果及公证行业先进事例,使公证工作的社会认知度、社会形象及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让公证深入人心,让选择公证手段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而形成自觉公证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和谐社会建设搭建舞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运用公证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更好的发挥公证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能作用。要通过宣传国家有关公证的法律法规政策,与社会和群众对接,使公证行业找到更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切入点。要通过办证实践广泛深入地宣传公证职能作用,为公证服务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公证。要通过宣传,提高公证工作的透明度,使全社会都了解公证机构的业务、公证的作用、公证书的法律效力,并使公证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四要完善公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机制和方法程序。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公证机构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改革,实行分类指导,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公证机构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公证机构设置调整工作,进一步促进实现公证资源科学配置、公证机构执业地位平等、方便人民群众获得公证服务。公证机构应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把公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公证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要不断建立完善公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机制,为公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机制保障。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建立便民利民举措,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如何加强社会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保险 档案管理 规范标准

社会保险档案是社会保障管理的重要对象,可以全面反映参保人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社保待遇的真实情况。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保障范围的越来越广,如何做好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已成为社保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做好社保档案工作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1)加强社会保险的档案管理,是深化社会保险改革的需要。随着社会保险改革的逐步深化,“单位人”势必要变成“社会人”。社会保险部门不但要履行社会保障的责任,同时还要承担起对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职能,如此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若无完整准确的个人资料记载,即安全有序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社会保险部门的工作就会陷入困境,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保险改革的进程。

(2)加强社会保险的档案管理,是社会保险业务本身的必然要求。一个参保人从办理参保手续到离退休以及中间失业等享受社会保险的各项待遇,要经过诸多环节。在办理参保手续时,首先要填写保险卡及个人详细情况表等,作为最原始的资料存入个人档案,其后要不断缴纳社会保险费、划拨个人账户、计算利息,有时还要对缴费比例、缴费基数及养老金发放标准进行调整。伴随人才的合理流动,还要办理保险关系转移和基金的转入转出手续等,这些详细的个人档案记载,就成了今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参保人的切身利益。

(3)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有利于社保部门提高业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实际上是对业务工作进行有序的梳理和有效的归纳。对已完成的业务工作进行回顾整理、总结,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将对正在进行或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推动。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各项统计数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与利用是我们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

(1)对社会保险档案重视不够。由于社会保险档案数量巨大,工作环节繁琐,加之有关领导的不重视,对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缺少相应的软硬件投入,人员配备、经费不到位的情况,在全国普遍存在,有些部门没有专门的档案室,该归档的档案没有归档,档案随意保存、丢失的情况比较严重,部分业务人员也存在概念不清,认识不高的问题,认为当前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整理档案资料,档案意识淡漠。

(2)社会保险档案多头管理。管理不统一。社会保险档案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泛,在我国不一样的类别社会保险档案分别归属不一样的部门管理,形成了多头管理问题,造成不一样的档案分属不一样的部门,各部门之间资讯沟通困难,一个人的保险资料分别保存在不一样的机构, 不少社保经办机构不遵循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综合档案室只保管文书档案,其余业务材料都存放在业务科室。且管理办法各异,没有一个完整的档案资讯中心能够查询到一个人的全部社会保障档案资讯。

(3)缺乏专业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缺乏国家标准,造成社会保险档案的各地管理办法不统一。在社会保障档案的不一样专业类别中,管理的规范和水平也不一致。哪些资料需要整理归档,如何进行整理归档;哪些资料不需要归档,如何销毁;哪些资料需要分类、分级管理;哪些资料需要集中统一管理,如何管理;客观上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和工作秩序。主观上也需要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

(4)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跟不上社会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快节奏。近两年随着社会保险业务量的逐步加大,有的社会保险机构实施了档案的微机化管理,但由于软、硬、人三者没有实现有机结合,有的缺乏相应软件,有的缺乏专业人才,因而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大部分社会保险机构仍然延用过去手工操作的陈旧管理模式,效率十分低下,查找资料费时费力,搞数据统计更为艰难,直接影响了工作的进展。

(5)社保档案人员业务培训少,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社保经办机构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较少,开展经验交流的机会也不多;虽然一些社保机构有较多高学历的兼职档案工作者,但档案专业人才很少,未经档案专业培训的兼职档案工作者往往业务水平偏低,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

三、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设想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组织社保工作人员学习档案知识,提高档案意识,树立依法管档的观念,增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健全制度,规范程序,理顺社保档案工作管理机制。对各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存档等要有一个明确的程序,做到既符合工作进程,又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平时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材料、业务报表、台帐、图表、会计账簿等,要及时立卷归档,遵循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避免社会各保障职能部门间交叉重复而造成的浪费,实现社会保险档案的集中管理。

(3)尽快制定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将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管理办法应就社会保险档案存储的内容及范围、档案室的配套设备、档案室的管理、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等做出较为详实的规定,以彻底改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上的无序状态,逐步形成上下管理一致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体系。

如何加强社会管理范文第5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全会通过的《决定》,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什么样的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政治大局持续保持稳定,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同时,科学发展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分配和利益关系的调整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我们既要看到前所未有的机遇,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乘势而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要看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迎难而上,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心一意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公安局机关要带头抓好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不断加深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的认识,不断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紧迫性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重大部署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当前形势和任务的认识,真正用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