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国演义情节

三国演义情节

三国演义情节

三国演义情节范文第1篇

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对于提高文学素养、发展思维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明确要求:“学生在三年中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材料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等。”《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的瑰宝,有着很高的阅读价值。

笔者曾让高一年级学生试做了2013年江苏省的高考文言文考题,发现在三道选择题中,第七题错误率高达67%,超乎想象。学生对《三国演义》不熟悉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苏教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四大名著中名著阅读部分规定的有《水浒传》《西游记》,而不包含《三国演义》,由于种种原因,中学师生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学生高一年级结束后面临文理分班,课业压力加大,阅读名著的时间甚少,文科生迫于附加题名著部分不得不读,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是相当吃力,而理科生没有语文附加题,势必又造成《三国演义》阅读的空白。所以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务必在高一年级切实落实《三国演义》的阅读任务,具体的阅读办法如下。

一、制定计划,明确要求

《三国演义》是一部鸿篇巨著,全书共一百二十回,达六十五万字左右。虽然明代蒋大器评价为“文不甚深”,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读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效率,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应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阅读要求。

笔者在所教班级做了如下安排:在阅读时间上,主要利用周末时间,在校期间可以安排1~2节课。在阅读之前,补充一些导读材料,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简析等,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统一阅读进度、指导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每周要求阅读八回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做内容概括和内容点评。安排学生精读重点情节,指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全书阅读结束后,对一学期的阅读做一个总结,对阅读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以示鼓励。

二、方法指导,提高效率

面对这样一部鸿篇巨著,学生要想把握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是很困难的,看一遍两遍是不能达到效果的。所以教师必须在方法上进行指导,才能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粗读与精读相结合

读书之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培根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精读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写体会、编手册等方法。略读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段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同时,精读和略读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三国演义》中重点情节有四十个左右,要求学生对这些回目要精读,其他一些回目可以粗读,这样可以使学生对重要的内容有所侧重。

2.评论与原著相结合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留下很多研究文献。有些学生看完《三国演义》后,对其中人物的把握并不是很到位,从而对关于这些人物的情节也印象不深,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三国演义》人物点评类的著作或文章,像易中天的《品三国》、沈伯俊的《说三国》等,学生看了这些文章后,会对原著的人物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涉及此人物的情节也就掌握得比较牢固,阅读效率也就提高了。

3.影视与书本相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多媒体辅助手段也进入了课堂,我们了解名著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了。关于《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主要有两个版本,即1994年王扶林导演的版本和2010年高希希导演的版本。此外还有很多与《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情节有关的电影电视。另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在电视上开了关于《三国演义》的讲座。这些对阅读《三国演义》原著是很好的补充,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影视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故事情节,加深印象。

三、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要制定计划,明确阅读任务,也应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为了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尝试组织以下活动:

1.读书汇报课

教师可以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针对本周指定的阅读内容进行一次交流。在这一节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如抢答题:“紫髯碧眼好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指的是何人?被封为蜀国五虎上将的分别是哪五位?提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抢答,既检查了知识,又活跃了气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学生也可以讨论交流阅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2.排演三国课本剧

《三国演义》是中学课本中最适合排演课本剧的小说之一。小说中的历史名人很多,诸葛亮、曹操、刘备等数不胜数。小说的经典故事也多,例如《隆中对》《走麦城》《煮酒论英雄》等,课本剧资源极其丰富。让学生当一次演员,切身体会一下人物的思想性格,对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帮助很大。笔者曾指导学生排演了课本剧《隆中对》,学生写剧本,挑演员,琢磨演出表情、动作,演完之后,所有演员对自己所演角色的思想性格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情骤升。

3.三国知识竞赛

三国演义情节范文第2篇

一、《三国演义》梦境的审美价值

首先,具有极强的文学价值。梦是人的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梦在小说中常常以人物活动的一种情节而出现。《三国演义》中描写了许多人物之梦,对人物之梦的分析,也是对作者为人物安排白日梦的分析,是对作者创作动机、手法和小说情节、故事结构的深入分析。同时,梦也是人的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梦在小说中又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出现的。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梦境分析,探求梦作为小说的一种表现手法、作为叙事结构或者描写人物的手段对形成这部巨著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再者,《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也是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对该小说中叙梦意象的深入探讨,有助于了解它对其它章回体长篇小说在这方面的影响,并对研究其它章回体长篇小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梦,虽然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是,这种迷信也是人类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也是人类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而小说中的涉梦情节则是这个部分或这个侧面的一种历史记录。如来自民间那些不成文的梦兆观念和各种占辞中梦见什么预兆什么,绝不是某个人随意的杜撰,而往往反映了一种极其古老的民俗。它还是我们古老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积淀的产物,梦意象可多方面将人的主观世界外现为神奇多彩的梦象,从中不仅可以窥见我们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还可更深刻地了解到人物的心灵活动方式,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三国演义》所蕴涵的深层文化意蕴。当然,这种迷信曾经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过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现在并未消声匿迹。对于小说中“关于入睡时入梦得来的景象,作为预兆,这样的情事,不宜轻信,也不可率然鄙弃”。我们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去分析小说中的这些梦,才能有助于彻底破除占梦迷信。

再者,具备重要的心理研究价值。《三国演义》中加入了许多梦境,自然大多数梦是属于作者的文学描写,但这种文学现象不是毫无根据的,它们是作者根据古代人对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为小说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下创造的白日梦,并将这种白日梦以小说中人物真实之梦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些梦“反映人物的潜意识活动具有和真实之梦同样的心理学价值”。“梦并不是无意义的”,而是一种“完全正常的”、“有价值的心理活动”。现代心理科学证明,梦是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外在现实某种刺激而产生的精神现象。因此,梦意象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方式来展示人的情感流程,反映人的内心隐秘,正所谓“梦中见隐衷”。通过对梦内容的分析,解开梦的神秘外衣,可以发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有助于揭示和弄清做梦人(人物)当时的深层心理。另一方面,《三国演义》中涉梦情节也为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思想资料。梦本来就是人在睡眠中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历代占梦家为求得“占而有验”,不能不注意梦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关羽为甘夫人梦刘备掉土坑解梦,庞统为刘备梦神人击右臂之释梦,实际上都是比较有意识地对梦者进行心理分析。即使对人事的占断,有些也是根据心理分析所得出结论。例如:小说中以梦见日、月、雀等入怀的感生梦,梦者的心理一定充满着对生活的乐观、希望、追求、向上的状态以及对子女的大吉大贵的渴望。而小说中刘禅梦锦屏山崩、王甫夜梦见关羽浑身血污、魏延头上生角、曹操梦三马同槽、病中夜梦伏皇后等二十余冤魂索命等,梦者心理则表现出对生活的悲观、失望、忧虑、恐惧的情绪。前一类,卜者一般都占之吉或大吉;后一类一般都占之为凶或不吉,只是释梦者有时为了减轻做梦者的心理压力不愿说出真相而已;由于这种占断符合一般人的心理,梦者对此也觉得合情合理。因此,小说为心理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材料和生动的范例。

最后,探索科学的参考价值。《三国演义》梦境研究对梦的科学探索,也可以提供一些启示或借鉴。小说的作者和相关情节涉及的那些占梦家或解梦者,当然没有,也不可能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梦的秘密。然而,他们为了把梦说圆,以求“占而有验”,不得不注意发梦的原因及其心理机制。这就像占星家为了“占而有验”,不能不注意星象出没的时间、位置和轨道一样。譬如:对做梦者的心理分析,就已超出了迷信的界限;占梦采用的的各种方法,特别是转释和反说的方法,无论占梦家的动机、目的如何,客观上已经接触到梦的隐意和显象的区别。诸如象征法、连类法、类比法、解字法、谐音法等,在弗洛伊德的现代梦说中,都属于潜意识所进行的“梦的工作”。而“反说”的占法,我认为也接触到梦者的心理矛盾及两极变换。弗洛伊德自己曾公开承认,他所讲的梦象的象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暗合古人和一般人释梦的意思的”。在古代迷信同科学的关系问题上,绝不能抱以“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态度。而既要看到二者的原则对立,又要看到二者的交错渗透,这才是一种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三国演义》梦境的研究视角现状

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对《三国演义》中的“梦”进行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来展开。一是对《三国演义》中“梦”境和相关情节进行评点。从成书的元末明初至清代,托名钟伯敬批评的《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托名李贽批评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李渔评阅的《李笠翁批阅三国志》;毛纶、毛宗岗批评的《四大奇书第一种》(以下简称“毛评本”)为主要代表,尤以毛评本见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问世了三种,即:李国文评点本(漓江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沈伯俊评点本(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丘振声回评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评点者或为著名作家,或为《三国演义》研究专家,各具功底,各有所长,为《三国演义》评点带来了新的风貌,新的见解。但总的来说,他们对叙梦情节的评点系只言片语,语言简练,多采用类比或以梦解梦的方式评点,缺乏系统性。二是在著作或论文中对《三国演义》中的“梦”进行评论或研究。这方面研究在古代较少。随着上世纪90年代的中期“文化热”和“三国热”兴起,人们开始开始对《三国演义》中的涉“梦”情节给予了更多关注,研究也引向深入。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在梦象研究上,主要是对《三国演义》中的梦象进行分类,探索其作用。人们根据中国古代关于梦的不同划分标准,对《三国演义》的梦境描写进行分类,并作了类型化和概略性的分析,但未对提到的梦逐一作具体意义阐释。当然,由于《三国演义》中非理性的梦象与我国古代具有神秘色彩的梦文化联系紧密,因此,国外目前对《三国演义》中的“梦”尚无专题研究。

在梦占研究上,人们从预测术的角度对《三国演义》的梦占进行分析,认为《三国演义》中充满“术数”现象,但在实际研究中充满了浓郁的迷信色彩的意味。

在做梦主体研究上,只有极少数研究者开始从潜意识或医学角度进行试验性探索,分析了做梦人当时的深层心理,然而这种分析也只是针对个别梦境而论。

三、《三国演义》梦境的研究新视野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对《三国演义》梦境研究还存在明显不足。研究者尚处于对少数涉梦情节的浅尝辄止阶段,缺乏系统性和对《三国演义》涉梦情节的整体观照;人们只注重对梦象的占解和臆测,却对产生梦的背景、做梦主体、涉梦情节在整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触及显得相对不够,所以,造成了研究视域的某种偏狭。为此,我们可从从文化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视角去探寻《三国演义》中的梦境描写,在具体研究中获得弥补上述研究缺陷的某些可能性。

之所以主张从文化角度解释“梦”这一文学现象,是因为在文学与文化之间,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社会、历史和人生;在文学与文化之间,古典文学的潜在蕴含和现代意义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掘;在文学与文化之间,我们容易变得深刻、深邃和深沉;同时,从心理学角度去阐释文学中人物的梦境,正如荣格所言:“人的心理是一切科学和艺术赖以产生的母体。我们一方面可望用心理研究来解释艺术作品的形成,另一方面则可望以此揭示使人具有艺术创造力的各种因素”。“在这些小说里,作者并没有对他的人物作过心理学的阐说,因此留下了分析解释的余地。不仅如此,这些作品的表现方式甚至呼吁心理学家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解释。”这种双重视野的研究,意在通过传统学问与与现代知识互补、科学解释与迷信说法参证,在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中阐释潜藏在梦境中的文化意蕴和梦在文本中的艺术功用,在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中分析缺乏心理旁白之梦的精彩叙述和人物内心活动,将更有助于读者了解作者的思想构成及梦在文本中的结构功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8jwsk220;重庆三峡学院青年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07-SXXYCHX-05。]

参考文献:

[1]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齐鲁书社出版,1990。

[2]亚里士多德著:《灵魂论及其他》,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9。

[3]冯立鳌:《三国风云人物正解》,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4]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赖其万、符传孝译,作家出版社,1973。

三国演义情节范文第3篇

中国拥有悠久而发达的史学传统,中国人对历史独具的强烈观照造就了中国人性格之中的崇尚真实,尊重历史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深刻影响到了古代的小说家,使他们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出对历史极其重视的态度。因此,尽管在中华先民的群体性记忆之中并不缺乏丰富而奇绝的想象力,在历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观念中也对虚构和想象表现出了足够的宽容,然而这种丰富想象力大多只是展现在浪漫主义的诗词散文的创作之中,而在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密切联系,甚至被视为史之余的小说领域之中,想象和虚构是不被允许掺杂于其中的。

在有唐一代之前,虚构并不是小说的创作原则,相反尚实才是小说的最高原则,至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但唐传奇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仍然习惯性地表明故事发生的人地所在或是指明从何处听得,其目的仍是在表明该小说的真实性,这点可以充分说明在唐代小说家仍非常重视小说中的尚实观念。但正如恩师孟昭连先生所论述的:历史和小说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的本质、功能和表现方法,都有重大的不同。纪实论恰恰混淆了历史和小说的区别,并且总是以修史的规范去束缚小说艺术,这样必然阻碍它的迅速发展。

至宋代说话艺术兴起以来,历史与讲史艺术充分结合,因此,在宋元话本之中,民间说话艺人就开始研究历史与虚构之间的虚实关系了,因为虚实之间的关系是讲史艺人在处理史料,形成艺术构思时首要考虑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他们的处理方式往往是这样的:讲史话本的作者对史料的运用分几种情况,有的仅仅是把文言文改成白话文或文白夹杂的形式,有的则在史实的基础上添枝加叶,虚构一些细节使情节变得更丰富;也有时在必要之处加上一些历史典故。即所谓虚实相半的原则,这种讲史艺人出于表演实践的需要而进行的选择,却为后世从事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小说家对同样问题的思考提供了现成的借鉴。而明显借鉴了《三国志平话》等民间讲史话本的《三国演义》对虚实问题的看法也必以此作为基础。

2后学对虚实的对立观点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对《三国演义》中虚构与史实孰多孰少,孰优孰劣,贵真抑或归幻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归纳古往今来贤人学者对此问题的观点,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派别: 忠于史实论,这一类学者的观点认为,《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对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忠实于东汉三国的真实历史,而《三国演义》也完全做到了在其总体上、以及其基本轮廓上,基本忠实于历史史实。至于《三国演义》基本忠于历史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三:首先,《三国演义》叙述的重要史实都是真实可信的,于史有据的。其次,尽管作品对来自于正史的材料进行了甄别取舍,进行了相对有利于其创作的调整,对一些史料也进行舍弃,或是进行了夸张与缩小,但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小说尊重史实的前提,这些对史料的调整只是属于运用史料的艺术手法,并没有违背基本史实的大框架。再有,《三国演义》尽管大胆增加了属于虚构的细节和描写,但这些新增的虚构也尚不足违背小说尊重重大历史真实和传统历史评价体系的总体倾向。

持这种说法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章学诚的七实三虚之论。章学诚先生在其《丙辰札记》中认为:《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他还指出演义之属,须实则概从其实,虚则明着寓言,不可错杂如《三国》之淆人。①章学诚先生看法虽然对《三国演义》中加入了虚构成分提出了批评,但承认其七分实事,并认为有限的三分虚构对整体的史实造成一定影响,正从反面肯定了章氏对《三国演义》整体符合、忠实于历史看法。

三国演义情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白话小说;世代累积型;文人独创型

“世代累积型”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是鲁迅、胡适、郑振铎等先生在研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的基础上发现的,鲁迅先生说:“罗贯中本《三国志演义》…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平话,又加推演而作之。”[1]胡适先生认为:“《三国志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2]。这种现象说明,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为代表的小说,都有一个历史积累的成书过程,无论是对史传、说唱、戏曲等题材的延续,还是对在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发展,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个延伸的脉络。此后,正式提出“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说的是徐朔方先生,徐先生认为:“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三国》、《水浒》、《金瓶梅》、《西游记》并不出于任何个人作家的天才笔下,它们都是在世代说书艺人的流传过程中逐渐成熟而写定的。……我把这种型式的非个人创作称之为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3]。在徐先生提出之后,引起了一场关于《金瓶梅》到底是“世代累积型”还是“文人独创型”小说的论争。争论中多数学者都极力反对《金瓶梅》是“世代累积型”小说这一说法,如沈伯俊、李时人、孟昭连、纪德君等先生,他们一致认为《金瓶梅》是一部“文人独创型”小说。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也认为,《金瓶梅》是一部有代表性“文人独创型”小说。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世代累积型”小说与“文人独创型”小说的区别与联系。首先,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从历史演变过程上来看,“世代累积型”小说确实有一个漫长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以《三国演义》为例,它自隋代便有了“刘备乘马度檀溪”等名目,后经唐代诗词、宋代说“三分”,元代三国戏、讲史平话等的演变,最终在罗贯中的手中演绎出波澜壮阔的历史演义著作。《水浒传》和《西游记》也同样有这样的历史成书过程。但在《金瓶梅》成书之前,历史上并没有一部题材相似的小说或戏剧与其相关,直到袁宏道给董其昌的信中提到了“《金瓶梅》从何得来?”的说法,后又有董其昌与袁中道的对话中涉及:“近有一小说,名《金瓶梅》”后,它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样便说明了,《金瓶梅》的成书,并没有经历世代累积的历史过程。

第二,从史料的继承上看,“世代累积型”小说,对历史有着深厚的情感,如《三国演义》正是由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司马迁《资治通鉴》等正史以及《世说新语》、《搜神记》等杂史笔记作为史料依据敷衍而成。作为英雄传奇的《水浒传》也不例外,即便是神魔小说《西游记》也是在玄奘取经的历史真实下演化而成。由此可见“世代累积型”小说对史料的重视,这也是区别“世代累积型”小说与“文人独创型”小说的重要特征之一。而“文人独创型”小说中,多是以现实社会为背景,“寄意于时俗”,如世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等表现了世俗家庭的兴衰、发展史,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也真实的反映了科举制度摧残下的儒士生活。

第三,从情节发展上看,“世代累积型”小说中,很多情节是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如《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斩颜良诛文丑”、“鞭督邮”、“千里走单骑”等故事名目,在前代《三国志平话》、《三国戏》中都可以见到。它们是在对众多故事情节的增删、改编之后,演绎而成。“文人独创型”小说却不同,它们多是作者本人的天才创造,即便是《金瓶梅》也不例外,《金瓶梅》以《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后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铺陈开展,是对前代情节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只是作为背景的简单引用,写的却是另一个故事,这与《水浒传》本身并没有传承关系。正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借西厢记和牡丹亭词曲来写宝黛情,却并没有继续延伸张生与崔莺莺、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爱情故事,而是独立描写了作者眼中这一段凄美缠绵的红楼故事。

第四,从人物流传上看,“世代累积型”小说中,中心人物形象多是较为单一化、典型化且世代传承的。例如《三国志平话》中关羽兵败徐州、无名氏《关云长千里独行》以及关汉卿《单刀会》等篇目中关羽高大伟岸、智勇忠义的形象都对《三国演义》起了推动作用。而在“文人独创型”的小说《金瓶梅》中则不然,小说中的西门庆和潘金莲已不是《水浒传》中、杀人的奸夫,而是有着复杂情感的圆形人物。与其他妻妾勾心斗角、谋害人命的潘金莲,也有面对母亲生病时黯然心伤的一面。在商场官场叱咤风云,为了升迁不择手段的西门庆,也表现出了对吴典恩、常时节的慷慨大方,表现出了面对李瓶儿的死的痛苦万分的情感。

从以上这几个方面不难看出,“世代累积型”小说与“文人独创型”小说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恰恰也是白话小说进步至“文人独创型”小说的意义。与此同时,二者除了差异性以外,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联系。

徐朔方先生提出的关于“世代累积型”小说的完整说法是“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徐先生认为“世代累积型”小说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并不出自于任何作家个人之手,是众多书会才人共同创造的结合,是历史积累的结果。“集体创作”这一说法无疑抹杀了小说家个人的创作才华。在“西游”故事的演变过程中,孙行者形象有着很大的变化,孙行者形象从无到有,从“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到孙悟空的雏形的形成,对《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若因此而否定了作者吴承恩的天才创作,又如何看到一个有理想、有个性,充满人性美,为理想而战、为人类共同目标而战的斗战胜佛。因此,笔者认为“世代累积型”小说在形成集大成之作的时候,也必然要经过作者个人的精心创作,才能成为不朽的经典著作。刘世德先生更认为“在世界文学史上,在中国文学史上,以长篇小说而论,凡是第一流的作品,凡是伟大的作品,全都是个人的创作。群众创作不可能成为伟大的第一流的在历史上占有那么重要的地位的作品”[4]。刘先生充分承认及肯定作家个人创作在作品中的地位,论证了作家创作的重要性。然而,作为“世代累积型”说法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前代不断积累下来的史料、人物形象、情节乃至演变过程无疑都是作者借鉴和吸收的优秀范本。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

小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世代累积型”的现象,是白话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小说研究中值得重视和不容忽视的地方,它与白话小说更高阶段“文人独创型”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若将二者视为无法交集的平行关系,并不可行;但要将二者完全等同,也不合实际。因此,“世代累积型”小说与“文人独创型”小说,可以说是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06-107.

[2]胡适.三国志演义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740.

[3]徐朔方.中国考信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三国演义情节范文第5篇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

他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他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体式推向成熟的阶段。后来的很多学者和作家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马司迁、关汉卿相提并论。他的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所创作的《三国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被称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内容概览】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基本内容,通过艺术的想象和集中,概括了三国时期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小说写了从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全国为止的100多年的史事,其间着重描写了历时半个世纪的魏、蜀、吴三国的纷争和兴衰过程。《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写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斗争为内容的长篇小说,它对封建社会的历史面貌(不局限于三国时期)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特征都有比较细致的描绘,生动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各政治集团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本质。

《三国演义》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爱憎感情、道德观念和理想愿望。书中所表现的德治仁政、圣君贤相的社会理想,也符合长期战乱中人民渴望过安定生活的要求。小说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战乱中人民群众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尊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基本思想倾向,其中既包含了封建正统思想,也曲折地反映了在整个成书过程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民族思想。小说中也带有了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观念及迷信思想。

【写作借鉴】

《三国演义》善于采用人物对话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例如:

许褚等人奉曹操之命请刘备到府上一聚,“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这一“惊”,写出了刘备心慌,怕曹操对自己不利。见到曹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得玄德面如土色。”这一句话正刺中刘备长久以来虚伪的掩饰,因此使刘备的心悬起来了,当时吓得他面如土色。好在刘备这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怒不形于色”。接着曹操解释说:“玄德学圃不易!”刘备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虽然是极其简单的一段对话,却是一波三折,不断地设置悬念,紧扣读者心弦。

这个段落运用语言描写,将刘备曹操进行心理战术的较量写得恰如其分,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强中更有强中手,你攻我守,你守我攻,不断地用对话逼近心灵,而且两个人的语言很符合当时人物的心理、身份和地位。

曹操兵精粮足,他的话语就显得十足的傲慢、大度,显得很有霸气,仿佛雄视天下、不可一世的人物。但刘备兵微将寡,只能暂时依附曹操。在人家的屋檐下求生存,他怎能不时时处处保持谨小慎微呢?于是他的话语就只能显示出谦逊、低调、甚至低声下气。

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中考链接】

1.(2007年常州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内容和写法,请根据《三国演义》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仿写。

罗贯中领我走进三国,我看到了诸葛亮端坐中军帐,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巧借东风,火烧赤壁败曹军。

罗贯中领我走进三国,

2.(2006年海安中考试题)请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推荐卡”补充完整。

读书推荐卡

书 名 《三国演义》

作者_________

精彩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6年河南中考试题)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请你以小华的身份说服家长。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

4.(2006年资阳中考试题)班里准备举办名著《三国演义》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请你帮助大家解决下面的问题。

①第一小组举办小报展览,请你帮他们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妙语佳句及发生在官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强军的故事。请选出两句妙语佳句,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写出故事情节。

②第二小组准备把同学们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三国演义〉》。请为这本专刊设计三个结构相同的栏目名称。(力求有创意)

栏目一_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_ 栏目三_________

③第三小组组织了“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评选活动。请帮他们完成下面这块展览板。请写出其中两位及简单介绍相关故事情节。

人物:_________ 出处:《三国演义》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