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安全事故

学校安全事故

学校安全事故

学校安全事故范文第1篇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

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成立**中学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 ***********************************

二、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小组主要成员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负责组织抢救中毒师生、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的起因负责善后工作。

2、副组长负责组织每天对食堂进行卫生安全检查并客观填写记录表,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责令限期整改并向组长报告;经常与地方防疫部门联系接受监督。如果发生食物中毒立刻报告,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抢救中毒师生和配合协调解决问题。

三、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程序

1、学校如发生集体中毒事件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2、一旦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学校有关领导,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汇报。

3、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把中毒的师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确保在第一时间保证中毒师生的生命安全。

4、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学校安全事故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

学校网络安全事故属学校安全范畴,不是通常所指的网络技术安全事故,而是特指学生因不当使用网络而导致的危及自身或他人的身心、财产,危及社会的现象。学校网络安全事故分为两类:一类为危及自身的网络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由于各种不当上网行为引发的逃课、离家出走、突发疾病、自杀,甚至成为诈骗、强奸、故意伤害、杀人、拐卖等刑事犯罪受害者的事故;一类为危及他人及社会的网络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由于各种不当上网行为引发的各种违法或犯罪,如因“网资”不足而引发的抢劫、抢夺和盗窃等违法犯罪,因网上黄色淫秽内容及网恋引发的性犯罪,因网上暴力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引发的绑架、杀人等暴力型犯罪等。

近年来,由学生不当上网引发的学校网络安全事故呈不断上升之势,给自身、家庭、学校、社会造成极大影响与危害。科学合理的学校网络安全预警与干预机制的建立,能有效地使学校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但并不意味着事故可以完全杜绝。如何对已发生的学校网络安全事故进行准确分析判断,采取恰当措施对事故主体进行救护与援助,成为学校安全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一、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的内涵和外延

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是指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涉及的诸如救助主体、对象、机构与人员、救助手段、程序等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效联系、有机运行的系统总和。www.133229.cOM

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的内涵主要是:首先,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是在对事故进行准确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救护和援助活动的运行系统。对事故的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对其发生、发展及造成的危害进行测度,是成功救助的保障。其次,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是事后的救护和援助机制。没有事故的发生,就谈不上救助。再次,救助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护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最后,救助机制是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有机运行系统,缺少任何一个要素,系统都无法正常运行。

根据救助级别划分,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可以分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三级救助机制,其中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救助机制又可划分为镇、县、市、省、国家五级机制。根据救助的时间划分,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可以分为:长期救助机制和短期救助机制。其中短期救助机制是针对临时突发事故的救助机制,即应急机制。应急机制与干预机制的区别在于:一是目的不同。干预机制的目的是防止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急机制的目的是尽量减少已发生的网络安全事故带来的危害。二是适用的阶段不同。干预机制适用于事前,即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前,是发出网络安全预警后的排警;应急机制则是事后的,是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救助。

二、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是预警与干预失败后的补救机制,是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危害的保障。

(一)预警和干预并不能完全避免事故发生的特性决定了救助是必要的。学校建立了网络安全预警与干预机制,并不意味着网络安全事故将完全杜绝。预警与干预是对未来的预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防范和调控,而预警的主客观条件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预警机制运行中的任何差错、干预措施不当或客观外界不可预料的因素都可能使网络安全事故的警示与干预失败。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治患于已然便成为必然的补救选择。

(二)学校网络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决定了救助是必要的。学校网络安全事故一旦发生,轻则危及学生自身的身心和财产,重则危及他人财产和生命、危及社会。因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护和援助措施进行补救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将事故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主体的伤害和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护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建立的可能性

(一)客观需要的存在。有需要就有可能,目前学校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每年呈上升趋势。事故发生后,不仅事故主体要受到事故带来的危害影响,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都希望并需要得到来自各方的救护和帮助,使事故对自身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法律和政策的保障。现阶段,国家有关部门对学校安全问题极其重视,在学生安全救助方面已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办法和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救助提供了最基础的法律依据。同时国家正加快网络管理立法,逐步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网络管理,在法律和政策方面为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的建立提供保障。

(三)以人为本的观念基础。当今时代以人为本的观念正深入人心,这为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打下了良好的观念基础。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进行的救助,目的是要保护事故主体一人的合法权益,降低事故对人的各方面的损害。在以人为本观念的影响下,参与救助的各方行动能够更加协调一致,利于整个机制的有效运行。

四、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的构成

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的构成是指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包含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要素,包括以下内容:

(一)救助主体。学校网络安全事故的救助主体是指享有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权利,承担救助义务的有关组织或个人。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的主体是多元一体的,这是因为:首先,《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未成年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重要责任。”第三款规定:“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进行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可见,从法律角度看,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主体是多元的。其次,由于影响学生网络安全事故的因素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个体自身等多方面,决定救助不是单方面的学校行动就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因此,学校网络安全事故的救助主体是多元一体的,即学校、家庭、社会、个体自身共同参与救助。

(二)救助机构及人员。学校网络安全事故的救助主体是多元一体的,学校、家庭、社会、个体自身都有责任和义务共同参与救助,但救助是一个系统的行为过程,需要一个常设的组织机构来具体组织和协调救助行动。学校网络安全事故的救助机构是根据救助机制的不同级别来设置的,可分为部级救助机构、省市县救助机构、学校救助机构。不同级别的救助机构都是由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由相关部门、机构和人员组成的救助组织。学校级救助机构是在学校所属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由学校内主管领导、工作人员、教师及外聘法律、心理等相关专家组成。需要指出的是,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构的功能是组织和协调救助行动,一些具体的救助行动,如对当事人的生命救助,就需要医疗机构具体实施,对当事人的司法救助则需要司法机关具体参与,而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构在这些具体救助中是起协调和配合作用的。

(三)救助对象。学校网络安全事故的当事人有两类:一类是学校学生,一类是校外人员。事故的责任方有可能是学校学生,也有可能是校外人员,事故的受害方同样如此。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尊重人权、安全第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从人道主义出发,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不仅要对事故的受害方进行救助,当责任方处于生命威胁时,还要对其进行救助;不仅要对学校学生进行救助,还要对校外人员进行救助,特别是在现场紧急情况下,不管是否属于校内学生,只要处于危险状态,都必须进行救助。

(四)救助形式。学校网络安全事故的救助形式是指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主体对救助对象进行救助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有不同的形式。根据救助主体划分,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包括学校救助、家庭救助、社会救助和自我救助等;根据救助手段划分,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包括经济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救助、心理救助、人道救助等;根据救助程序划分,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包括现场救助和后续救助。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形式是多样的,影响网络安全事故的因素是复杂的,事故发生后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因而这些救助形式在事故的具体救助中常常要相互结合使用,才能达到有效的救助。

五、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的运行

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的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其运行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图1):

(一)现场救助阶段。学校网络安全事故的现场救助是指救助主体第一时间在事故发生地对事故主体进行的紧急救助,其目的是尽量控制事态恶化,把事故造成的危害与影响降到最低。一般来说,学校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地点多在校外,无论是哪种情况,救助机构都应在得知事故发生后作出迅速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急救、及时报警、尽快联系家长等,必要时请求社区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和帮助。如因客观原因未在第一时间得知事故发生,赶赴现场后也应积极配合他人已经开始的自发救助,并将所掌握的事故主体的情况主动向警方汇报,并采取妥善方法安抚受害学生及家长。

(二)后续救助阶段。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的后续救助是指在对事故进行现场救助后,为进一步消除事故的后续影响而进行的相关救助。经过现场救助,将学校网络安全事故的影响和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后,还要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其后续影响。对于事故造成的损失,责任方根据法律规定,按照责任的比例和受损程度向受害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对于责任问题、赔偿问题发生争议或纠纷调解无效,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解决,对于涉及违法、犯罪的事故,还将追究责任人的相关法律责任,以维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网络安全事故对学生的心理危害也是极大的,无论是责任学生还是受害学生,在网络心理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特别是受害学生,常常处于事故造成的心理阴影之下,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实施必要的心理辅导和疏通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仅仅危害自身且危害程度不大的事故,加强对责任人的教育和心理疏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安全事故范文第3篇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加大校园安全的监管和防范力度,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稳定的校园环境,规范各种校园安全事件的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全面创建“平安校园”,特制定我校安全事故责任认定、责任追究制度。

一、领导机构:

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认真、严肃、规范、实效,学校特成立学校安全事故认定、追究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成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事故认定:

学校对安全事故分为三类:教学事故,学生人身伤害(亡)事故和财务损坏事故。对学校出现的各种安全事件,要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责成专人对出现的事件进行认真、详细、准确、客观的调查取证,并提交学校安全事故认定、追究工作小组,并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进行事故性质的分析、认定,确定事件性质。

三、事故追究:

对学校出现的各种安全事件的性质一旦经学校安全事故认定、追究工作小组分析、研究、认定为安全责任事故,并分清事故的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分管责任和协管责任等责任范围,再根据学校制定安全责任事故追究程序进行事故责任追究。

1、追究程序:

教学事故:

教学事故责任追究程序:

课任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安全办公室主任—分管教学副校长——校长

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学生人身伤害(亡)事故:

学生人身伤害(亡)故责任追究程序:课任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安全办公室主任——分管安全副校长——校长

财物损坏事故:

课任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总务主任——安全办公室主任——分管总务副校长——校长

2、责任追究:

学校安全事故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安全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安全是每一个社会个体生命得以存在,生活得以延续的前提。中小学生身体、心理等都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不强,对自我人身安全的保护方法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母下,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御能力,尤其是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分析安全事故的成因,提出合理的预防和对策建议,无论对在中小学中开展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还是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成因

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识。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是一种对抗性、运动性比较剧烈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教育作为中小学生成长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开展体育教育无论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合作精神、道德素质等都十分有益。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加上学生身心、个人自我防御能力以及社会经验各方面的不成熟,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安全事故,这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带来了许多隐患。体育安全事故一旦发生,给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等都带来了许多问题。从而客观上不利于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这在整体上阻碍了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出现安全事故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校方面的原因。由于长期以来对体育教育的忽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普遍缺少应有的体育运动的场地,很多学校体育器材十分陈旧,不能满足学生上课和日常体育运动的需求。加上仅有的场地和体育运动器材长期得不到保护和维修。场地器材破坏比较严重。而且,也有很多场地器材设施不符合国家的安全和质量标准,从而会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安全隐患的威胁,造成一些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方面的原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学校的管理和相关的制度建设方面,例如学校缺乏对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监督管理,破旧的器材得不到及时维修,器材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等,这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除此之外,学校对学生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导致了学生体育教育安全事故发生。

第二,教师方面的原因。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直接引导者和教育者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引导和安全教育工作的不到位同样会导致学生体育运动安全事故发生。例如,学生运动前教师没有安排必要的准备活动,或者安排的运动量不当;教学内容违背学生的身体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学方法不科学;对学生缺少必要的保护和帮助甚至有教师变相体罚学生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有一些教师擅自离开岗位,对学生运动缺乏必要的监督,也有的教师忽略学生生理卫生常识以及学生的体质特点等,同样会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是参与体育运动的主体,也是体育安全事故的直接受害者。中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他们自身安全意识的不足与行为上的不当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常见的问题有:缺少安全防护知识,安全意识淡薄;在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不顾老师的教导和说明擅自参与一些危险性的项目,甚至不顾自己的身体条件,不遵守体育常规和体育运动的规律参与一些运动项目等。

第四,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体育运动安全隐患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除了来自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运动场地的周边环境,包括温度、光线、空间大小以及噪音等物理因素的存在都会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和行为,尤其是一些不可抗的自然因素例如寒冷、酷热等也会对学生的运动产生很多麻烦,缺少对这些意外因素的关注,也同样会有产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二、中小学体育教育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我国法律对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及预防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做出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根据该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应该在其范围之内。

对于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预防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执行。第一,建设符合安全标准的体育场地,配备符合要求的体育器材。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因此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对学校的各种体育场地和器材进行严格的管理。由于各种原因,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管理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按期检修制度,明确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责任,并做到每一次使用之前都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救教育。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救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开展实践性的运动教学,还要开展一定比例的课堂安全知识与运动常识教育,让学生懂得人体基本的运动常识,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同时要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注重教给学生基本的运动规则和规范的运动技巧、动作,避免由于学生动作不正确或违反运动规则发生安全事故。第四,落实卫生监督和保障工作。学校应该检查学生的体质,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健康档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身体情况开展适当强度的体育教育活动,避免由于运动强度过大、学生身体状况不佳带来的运动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学校的努力之外,教师也应该注意提高对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的重视程度,尤其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要高度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防止由于粗心大意和认识上的不到位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不能由于担心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不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那样损害的同样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首先,教师尤其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对课堂活动进行尽可能的预设,要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尤其是运动之前的准备工作,从而尽可能地把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低程度。其次,教师还要在教学之前对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进行仔细的检查,尤其是要发现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尽早排查,降低学生在运动和使用中被伤害的可能性。第三,教师还要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体质状况有所了解,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结合天气等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使运动量控制在适合的范围之内,减少不必要的伤害。第四,教师还要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的规律和常规,不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一时兴起而开展不必要的运动项目,硬不能因为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而心存侥幸开展一些教学计划之外的运动项目,从而给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

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学生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正确认识安全对自己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能对安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要时时提高警惕,处处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自己的饮食健康,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和营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要在每一次运动之前认真做好热身工作,尤其是准备活动要做充分。第三,运动之前配合教师仔细检查场地和运动器材的安全性,认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操作方法进行运动,不要自做主张进行一些不适当的运动。第四,不要逞一时之强做一些危险的项目和运动,要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适量的运动,如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给教师。最后,学生要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运动,不要模范他人的一些错误的运动方法和行为,避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学生应该自觉学习一些基本的体育运动损伤、伤害的处理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参考文献:

[1]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注释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5

[2]梁成和,林国平,浅议中学体育教学中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4),

[3]胡莉萍,夏成前,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及安全教育[J],安徽体育科技,2004(1),

[4]白莉等,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学校安全事故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意见》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务本求实,明确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隐患、消防、饮食、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安全事故抢险救灾组织机构

1、抢险救灾指挥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2、抢险救灾队伍

(1)抢险救灾组:

组长:

成员:

(2)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三、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3、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四、工作目标

1、通过对教职工、对学生进行安全、自救自护教育,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确保师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2、完善风险防范制度及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发生火灾事故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1、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时,立即报告中心校、镇政府、市教育局。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抢险救灾组等人员迅速疏散师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火灾发生时要及早进行自救,尤其是在楼房中的火场逃生,具体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1、要镇静分析,不要盲目行动。明确自己的楼层,回忆楼梯和楼门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围的火情,不要盲目开门开窗,可用手先摸一摸房门,如果很热,千万不要开门,不然会助长火势或“引火入室”;也可要盲目乱跑、跳楼,这样有可能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在火势未蔓延前,可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

2、要选好逃生办法,不要惊慌失措。如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衣服等包住头脸,尤其是口鼻部,低姿行进,以免受呛窒息。如楼梯虽已有火,但火势不大,就从楼梯冲出;如果楼梯火势太猛,被迫从窗口逃生,要利用落水管、竹竿、绳子(可用衣服和床单撕开并打湿系成绳索)系在牢固的固定物上下滑逃生;如住在二、三楼,被迫跳楼时,也要向地面抛些棉被等物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跳以缩小高度,并保证双脚落地,失火楼房不得使用电梯。

3、火场人员要尽量有序迅速撤离火场。不要大声喊叫,避免烟雾进入口腔,造成窒息中毒。如火场逃生之路均被大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可向门窗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向窗外扔小的物品或打手电求救。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分析了可能引起学生食物中毒的几点原因:

1、食用了带有某些病菌、细菌的食物;

2、食物保存不当可时间过长造成了食物的变质;

3、误食了残留有化学药品或农药的食物。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现象,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2、迅速向中心校、镇政府、市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如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切断电源;

2、救出触电者,并立即实施抢救,同时拨打“120”;

3、迅速向中心校、镇政府、市教育局报告;

4、如引起火灾,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

(四)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如有伤者,要先抢救或送医院,保护好事故现场,截留肇事车辆及有关人员。遇到路人及时求援。目击证人和当事人不得离开现场,要如实做证,以保证执法公正、公平。

(五)其它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师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2、及时向上级报告。

3、迅速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

4、通知受伤害者的家属或家长。

5、妥善处理事故。

六、主要处置措施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

2、召开安全领导小组及全校教师会议,通报事件,稳定人心。

3、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2小时以内)),请求上级帮助指导。

4、与驻地公安部门说明情况,请求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秩序的稳定工作。

5、确定专人组织调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故定性,并写出事故报告,分别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6、召开学生会议,通报事件经过,并进行安全再教育,做好事故后校园稳定和秩序维护工作。

7、专人负责接待家长,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必要时做好与家长单位领导工作。

8、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负责接待,未经同意,师生不得接受采访,加强门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