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十四孝图全文

二十四孝图全文

二十四孝图全文范文第1篇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恰恰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汉朝首倡孝治,举孝廉就属于彼时的发明,被荐举的人选必须孝顺父母,行为廉正。汉朝的孝子孝女奇多,董永卖身葬父,郭巨埋儿奉母,缇萦代父受刑,曹娥寻父投江,赵娥为父报仇,个个著名。我们读史细心,还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除开汉高祖刘邦,汉朝其他皇帝的谥号均前缀一个“孝”字,孝惠、孝文、孝景、孝武,一直到孝献。吊诡的是,汉高祖刘邦并非孝子,项羽捉住刘太公要当众活烹,刘邦却说:“吾翁即尔翁,如欲烹尔翁,幸分我一杯羹!”如此看来,汉朝倡导孝治,仿佛中医常讲的“缺什么补什么”。

元人郭居敬迎合社会需求,辑录古代二十四名孝子的故事,编成《全相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风行全国的孝道范本,官方和民间从来没有中断过这方面的传播。五四之后,鲁迅撰《二十四孝图》一文,认为古人把“孝”字抬得太高,“这些老玩艺,本来谁也不实行”。但专制魔王的工具理性不可低估,忠臣多出于孝子之门,岳飞就是显例,但宋高宗(幕后指使者)和秦桧(实际操作者)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将他冤杀于风波亭,可见忠孝者处境艰危,也可见极力倡导忠孝的专制帝王极为变态,内心阴森冷酷。

当代讲法治,孝治已不大行时,但这并不意味着孝治就丧失了市场份额,没有人再给它。你猜讲孝治谁最起劲?居然是某些贪官,这个事实真令人大跌眼镜。“新儒生”冯伟林的总结精妙无比,“廉洁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这篇讲演稿纲举目张,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把“廉洁”和“孝顺”并举而谈,将法治和孝治整合而论,最终使二者实现了无缝对接。某些官员贪赃受贿,额度之高近乎天文数字,法院依律判决,不是死刑,也是死缓。白发高堂听闻儿子转悠在鬼门关前,悲不自胜,情何以堪?不能为父母化忧解颐,反而令父母丢脸伤心,这种人显然是不孝之子。一旦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悲催又要大大加码。冯伟林的演讲稿立意不坏,用心良苦,可惜的是他能说不能行,伸手被捉之后,所产生的反讽效果将他以往的孝文化建设彻底颠覆,夷为废墟,这就寒彻了天下孝子之心。

廉的倡导者不廉而讲廉,孝的倡导者不孝而谈孝,其弊害甚至大过质疑“廉”和“孝”,反感“廉”和“孝”,否定“廉”和“孝”。何以见得?伪善坏过不行善,伪爱坏过不施爱,是相同的道理。人们最恨的是欺骗,是虚假,因为欺骗和虚假能够轻而易举地孵化出丑恶。

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老百姓朴实无华,不会讲出这类文绉绉的句子,但他们的听力和眼光一点也不差。谁是真廉,谁是真孝,谁在撒谎,谁在忽悠,他们一目了然,某些官员自以为披了一件“新儒生”、“改革家”的炫酷外套,就能藏掖住自己骨子里的那份“小”,这种如意算盘还是少打为妙。

有一句老话是“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那些大讲廉孝合璧的贪官落马后,总有一群情妇浮出水面来,“孝”是掺了假,“淫”却落了实。所谓“孝为先”,他们只是把“二十四孝图”挂在嘴上,哄人权当哄鬼,又能收效几何?

参观金殿时,我对同伴说过这样的话:“吴三桂标榜忠孝,不惜斥巨资重修这座道观,最终却弄得满门抄斩,他忠从何来,孝从何来?这‘二十四孝图’更像是讽刺漫画。”

二十四孝图全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孝堂山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是卓著的,汉代画像石就是这个时期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济南市长清区的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即保留有大量精美的汉代画像石。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位于济南市长清区西南25公里的孝里镇孝堂山上,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相传为汉代孝子郭巨之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石祠全石结构,单檐悬山式,南向,东西宽3.8米,南北进深2.08米,石祠前面正中用一上下大斗的八角石柱将石祠分割为二,在八角柱与后山墙之间置三角石隔梁,使石祠成外看为两间,内部连成一整间的形式。石祠墙壁均为厚约0.2米的石板砌成,屋顶两面坡的石板刻出脊背、瓦拢、勾头、椽头、连檐等形状,石祠内北墙下横列东西向的低矮石台。祠内石壁和三角石梁上雕刻有精美的画像,刻圣贤,模仙凡,有农耕,有井盐,出行图,车骑图,乐舞队,百乐喧。画像的构图和雕刻,都达到了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高峰,可以说是汉代画像石最完整、最杰出的代表作。

一、有关孝堂山汉画像石的著录与研究

汉代画像石悠久的历史和极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北魏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济水”条中提到孝堂山汉石祠时说“巫山(孝堂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虽然是顺便提及,但看出郦道元已经认识到孝堂山石祠是有历史价值的了。

宋时,金石学家开始有目的地著录孝堂山汉画像石。赵明诚在《金石录》中写到“冢上有石室,制作工巧,其内镌刻人物车马,似是后汉时人所为”,同时根据胡长仁的感孝颂亦提出了“不知长仁何所据,遂异味巨墓乎?”的疑问。

清代黄易发现了武梁祠画像石,轰动了金石学界,对汉画像石的研究和著录也达到了高峰。翁方纲的《两汉金石记》、毕沅和阮元的《山左金石志》、冯云鹏和冯云鹈的《金石索》以及王昶的《金石萃编》,都对孝堂山汉画像石做了记述或考释。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但为后人更加深入的研究开启了先河。

建国后,更多的学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孝堂山汉画像石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有了许多发现和成果,使其为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二、孝堂山汉画像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雕刻技法

研究表明,汉画像石艺术存在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末年期间,历经300余年。孝堂山汉画像石作为这一特殊的艺术作品,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背景。

自春秋战国,山东地区逐渐成为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汉初,由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国力逐渐强盛起来。至武帝时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大土地所有制的地主经济得到了发展。东汉,土地兼并加剧,山东地区诸侯王等豪强地主的势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们的宫殿、生活、墓葬都是非常奢华的,这就为汉画像石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山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孔子、孟子及经学大师对文化的广泛传播,使得该地区文化十分发达。以孝为仁之本的儒家学说,适应着当时的经济基础,孝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推崇。东汉袭前代,“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有些人倾家荡产也要厚葬以显孝行。在这种背景下,孝堂山汉画像石的产生就不足为奇了。

汉代画像石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孝堂山汉画像石和山东地区发现的其他画像石一样,内容丰富,构图密集。在雕刻技法上,绝大多数是平地阴线刻,把事先画好的线条在平整磨光的石头上刻画出来,与绘画属同一风格;此外,平地凹面线刻的技法在孝堂山汉画像石中亦有少量使用,画像轮廓斜刀深刻,再与里面的石面上用阴线刻划细部,这是孝堂山汉画像石的独有之处。

三、孝堂山汉画像石的内容

孝堂山汉画像石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贯穿石祠西、北、东三壁的车马出行图。整幅画面长达8米,人物有117名,马74匹,车8辆,还有骆驼、大象等,其中一车上题“大王车”三字,充分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亦或墓主人生前的威仪和排场。

石祠北壁的正中是3座高大的殿堂,上下两层,中间刻有亭阁式阙门,殿堂内刻画出王侯受礼,朝拜参谒等图像;殿堂以下,刻有人物和车马行列,人物中有孔子见老子的典故,最下列的车马行列中左起第一车上刻有“二千石”,据汉制“二千石”为地方最高长官,可见墓主人生前社会地位的显赫。

石祠东西两壁上部刻有上古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氏,人首蛇身,手持曲尺状物,只是他们的形象并非常见的两尾相交状,而是分刻于东西两壁的上部,这是早期画像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伏羲女娲氏的下部分别刻有东王公、西王母,两侧有仙人侍奉,东王公、西王母的旁边分别有雷神、雷车和玉兔捣药等,另有大量的祥瑞图案穿插其中。

在西壁画像的下部,以较大面积描绘了人马奔驰、刀枪相碰的战争场面,画面上人滚马翻,众弩齐发,浴血酣战的场面跃然壁上。胡军高冠,凹目突鼻,形象鲜明,其中的胡人烧烤肉串,或许是烧烤羊肉串最早的图像记载吧。此外在石祠的东西两壁上,分别见有狩猎的图像,画面中山岭纵横,各种飞禽走兽出没其间,猎者或牵犬、荷戟、执毕,或徒步、骑马,箭射网捕,生动有趣。

东壁画像有一组庖厨的场景,甑灶具备。有屠杀牛、猪、狗的,有烧水、汲水、劈柴、和面的,还有鱼、兔、鸡等,真实生动地复原了生活中的场景。

百戏杂技图位于东壁画像的中部,它是孝堂山汉画像石反映娱乐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场面,主要有举重、击鼓、立竿、弄丸、反身倒立等杂技活动,旁坐观者,画面热闹有趣。

东壁中间镌刻有周公辅成王的故事,幼年成王正面居中而立,其上题刻“成王”,两侧左为周公,右为召公,相向互为致礼状。

三角隔梁的东面,刻画有尉佗鼎的故事,图中有一桥,桥中开口如井,岸上8人用绳同时向上拽鼎,桥下船上一人用竿向上托鼎,鼎升至井口,鼎耳断开,拉绳顿时松弛。三角隔梁的西面,也刻有一座形制不同的桥梁,可见当时的造桥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三角隔梁底部刻有天象图,图中日月相对,金乌对蟾蜍,织女坐于织机旁,上刻织女星座,日月的两侧分刻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形象地描绘出当时流行的天神传说。

孝堂山汉画像石中还刻有大量的祥瑞花纹图案,充分表达了作者带有迷信思想的美好愿望和想象,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

四、孝堂山汉画像石中的文字题刻与年代

孝堂山汉画像石中的文字题刻比较多,是研究其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这些文字题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创者的题刻;一类是后世游人的参观题刻,数量上后者远多于前者。

原创者的刻字在孝堂山汉画像石当中共有6处,分别是位于北壁西间左上方的“大王车”:北壁东间下部的“孔子”;东壁北侧的“成王”;东壁上方的“相”;西壁北侧的“胡王”以及位于北壁西间下部的“二千石”。在这些刻字中唯“大王车”三字字体较大,稍有不同。

画像中后世游人的题刻较多,现将有纪年的按先后简要介绍:

1.隔梁西面有“平原湿阴郡以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四月廿四日来过此堂叩头谢贤明”的题刻。此题刻为孝堂山汉画像石中最早的纪年题刻,为画像的断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西壁有“泰山高令明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十月廿一日故(?)来观记之”的题刻。

3.东壁有“孟世雍以永兴二年(公元410年)二月三日来观友人”、“候泰明以永兴二年三月”的字样。

4.北壁东间有“太和廿三年(公元499年)十二月廿五日广陵王太妃至此国祚永庆子孙忠孝“以及太和廿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此口月十一日来至不上”的题刻。

5.隔梁东面有“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六月十二日广陵王”的题刻。

6.北壁西间有“延昌元年(公元512年)四月廿七日”、“武定二年(公元544年)十一月十九日南青州刺史郑伯猷游一度记”的刻字。

7.东壁有“天保九年(公元558年)山茌县人四月廿七日刘贵刘章兄弟二人回行过孝堂观使愿乙信心”的题刻。

8.石祠西山墙外壁整个墙面都是北齐武平元年(公元570年)的陇东王胡长仁的孝感颂。颂文首次在史料提及孝堂山汉石祠为汉孝子郭巨墓祠。颂文后有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杨杰的题刻。

此外在石祠的八角柱及祠内四壁上还留有后代题刻多处,还有一些或细小难辨,或漫漶不清。

有关孝堂山汉画像石的年代问题,古今中外的学者多有论述,依据与其他画像石的风格对比、文字题刻以及石祠建筑特点等诸多因素综合判断,其创造年代在公元一世纪的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间。

五、孝堂山汉画像石的学术价值与历史地位

孝堂山汉画像石的内容包罗万象,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画像中涉及建筑、军事、民族、神话、服饰、民俗等方面的内容,为研究古代历史、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十四孝图全文范文第3篇

近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的出炉,无疑又将这个老话题提到了我们的面前。

古时“孝道”的典范。莫过于“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是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这二十四个古人以孝行而感天动地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也许你已经对这二十四个小故事很熟悉,也许你对它们很陌生,那么这期我们从里面选出了三个小故事,和大家一起来体会一下新老二十四孝的异同。

亲尝汤药

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译】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为母埋儿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译】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涌泉跃鲤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kuai】,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

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译】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吸取精华,摈弃糟粕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四孝》是古代宣传孝道的经典故事,对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二十四孝》,我们必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辩证地历史地分析。读了这些故事之后,我们不难体会这其中确实有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内容,但也有糟粕,要予以批判地继承,吸取精华,摈弃糟粕,剔除《二十四孝》中封建性的污垢,发扬中华民族淳朴美好的敬老养老的思想感情和传统美德,古为今用,使之符合现今的道德规范――尊老、敬老、爱老,这才是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学习《二十四孝》的真正目的。

《二十四孝》中值得继承和弘扬的是――对父母的敬爱和关心、发自内心地侍奉父母的精神。在《二十四孝》中,几乎都具有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这就是《二十四孝》的核心与精华所在。“怀抱想当年,辛勤阅万千。此时非父母,哪得自安便。”也就是说,怀抱着自己的孩子,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当年。如果不是父母辛勤哺育,哪有我们现在的舒适安闲。当前,“孝道”观念仍然是致力于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而复兴儒学文化资源的根基。“仁”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孝”是“仁”的根基。

我们读《二十四孝》,要了解古人并非看重形式,让后人件件照办,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世间还有“孝”一字!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由于“孝道”源于原始的氏族社会,发展和强化于封建社会,因而必然带有它的历史局限性,特别是成了官方“以孝治天下”的理论之后,产生了逆来顺受的、愚孝的、迷信的、因果报应的观念,甚至有与人性相背离的地方,如“涌泉跃鲤”、“恣蚊饱血”、“埋儿奉母”、“闻雷泣墓”等,所有这些都是不能吸收和提倡的,即使是“为母埋儿”虽然表现出郭巨的孝敬之心,但是在今天看来,不免有些可笑,而且也是违法的,都应予以抛弃。

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在“二十四孝”的基础上有传承有创新,号召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孝老”,不仅是提升公民素质、营造社会文明的实际行动,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

相信你还记得1999年春晚上,陈红和蔡国庆唱的那首“常回家看看”。至今提起,那种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场景仍倍感温馨。那年过后,“常回家看看”实际上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了“孝道”的一部分。果不其然,新版二十四孝标准便将其纳入其中。

新24孝行动标准内容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新24孝行动标准的必要性

河南省民政厅老龄处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省有60岁以上老人1200万人,空巢老人近50%,其中,有4万多位老人住在养老院。这意味着,2个人中,差不多就有一位老人,因子女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离家后,需要守“空巢”。

新24孝易懂易行

新“24孝”行动标准,是根据社会现状综合研究之后出台的,不强制实施,而是倡议性质。

与传统的“24孝”相比,此次出炉的新“24孝”更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比如给父母打个电话、做个饭、看场电影,这些行动标准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了时代性,也有创新意义。这些行动大家很容易做到,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体现出孝心,温暖老人的心,也能促进社会和谐,家庭融洽。

新的“24孝”可行性很强,里面的事情也很容易做到,孝敬父母,关键需要用心用情,其实量力而为,能做到一条就做一条,都能为自己最亲近的人尽一份心。

新24孝行动标准的现实意义

新“24孝”后,社会上有一些不同声音:指责其制定者为“老封建”的有之,指责其“画蛇添足”的有之,指责政府推卸养老责任的也有之。

人人都会老,孝道既是对历史和昨天的维护,也是对明天的保障。近现代社会,中国备受欺辱的历史让公众开始反思古代社会和文化,许多好的传统一并被作为封建余孽,二十四孝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这其中存在一个“正本清源”和“矫枉过正”的问题。现在社会养老问题日益显现,不少人有钱养情妇、以慈善为名捞名利,却没有钱和时间孝敬父母。因此,新“24孝”的出炉,有着毋庸置疑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由于种种原因,当今国内的养老问题十分严峻。而新“24孝”并非法律,其作用以倡导为主,并不能完全解决一系列养老问题。不过。新“24孝”的出台给政府的养老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十四孝”体现着中国传统“孝文化”下的亲子关系,重视伦理纲常甚至是愚忠的“孝”。

新旧“24孝”之间,不变的是千古“孝道”的内涵,变的是践行孝道的方式,催化剂则是时代的变迁。

二十四孝图全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清东陵的孝陵神功圣德碑亭是顺治皇帝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光绪二年被雷火烧毁,光绪三年按原规制重建,光绪五年竣工。重建时,原碑亭烧毁后的残件被掩埋处理,至今不知下落,唯神功圣德碑的碑头残件于2011年被发现,不仅见证了当年的那场火灾,也是研究康熙年间营建的孝陵神功圣德碑的重要实物依据。

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俗称大碑楼,位于清东陵大红门北约500米,影壁山南侧的孝陵神道上,是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

大碑楼通高33米许,为重檐歇山顶。上檐四面显三间,下檐四面显五间(图一)。檐墙四面各有一券洞,无券脸石,券洞内地面为青白条石铺墁。碑楼内天花板共169块,上绘莲花翠草图案,地面铺墁金砖。外墙上身城砖灰砌灌浆,外皮抹饰红泥,提刷红浆,内皮抹饰黄泥,提刷黄浆;下肩为青白石须弥座,须弥座下是台基。压面、陡板、埋头均为青白石。券洞相对,垂带为青白石。檐墙上部为青白石拔檐,梁枋彩画为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屋顶的螭吻两面各安铜镀金见广识大,如意拉扯,檐头安铜帽瓦钉。碑楼四角各竖一根华表,碑楼内为神功圣德碑一通。

神功圣德碑是大碑楼内最主要的建筑,建于康熙七年(1668年)正月十一日,碑文为康熙六年(1667年)五月初六日康熙帝御制,记载了清世祖顺治皇帝的生平和文治武功。有清一代,神功圣德碑对人们来说,即神圣又神秘。典籍中载,清制,官员人等禁止到神功圣德碑近前,只有守护陵寝的员役可以进入,做一些清扫、擦拭的工作,保持神功圣德碑的一尘不染。从康熙七年(1668年)到光绪二年(1876年),孝陵神功圣德碑默默矗立了200余年,一直完好无损。到清朝末期,这通巍峨的神功圣德碑却遭到了不测。

清朝的陵寝多为木结构建筑,孝陵大碑楼也不例外。这样的建筑最怕雷击,因为那时的陵寝建筑没有避雷装置,而孝陵大碑楼又非常高大,且四周空旷,更容易招致雷电。光绪二年(1876年)闰五月十二日夜里,“暴风急雨,孝陵大碑楼致被雷火延烧”[1],高大的孝陵大碑楼被雷电击中,不幸起火,火势迅猛。东陵守护大臣及马兰镇总兵闻报,立即带人赶往扑救,怎奈火势太大,雨水浇到上面如同浇油一样,越浇火势越旺。当时没有现代的消防设施,只是以铜缸内的贮水扑救,对于这样的大火,简直是杯水车薪。最后,大碑楼被全部烧毁、落架,神功圣德碑残断酥裂。

此事上报朝廷后,慈禧太后非常震惊,立即派工部尚书魁龄、工部右侍郎桂清到东陵调查,并将陵寝守护大臣毓木肃、溥芸及马兰镇总兵景瑞交衙门议处。光绪二年(1876年)七月初九日,“以孝陵大碑楼被火,未能扑救,降马兰镇总兵景瑞等一级,仍留任”[2]。

孝陵大碑楼被雷火烧毁,给正处于多事之秋的清王朝统治者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陵寝至关重要,是关系国祚绵长、子孙兴盛的重地,所以清王朝要不惜一切代价修复大碑楼。

光绪二年闰五月二十九日,魁龄、桂清回奏调查孝陵大碑楼情形,呈报了丈量大碑楼的详单,慈禧太后“即派魁龄、桂清按照单开各工敬谨承修,所有核算钱粮著工部照例办理”[3]。经工部按例估算钱粮,除铜、铁、颜料、布匹、杉木、琉璃料件直接取用外,其它物料、工价共需银401713两7钱9分8厘5毫。

光绪二年(1876年),同治帝的惠陵正在修建中,同治帝和孝哲毅皇后尚停灵待葬,国库已经捉襟见肘,而孝陵大碑楼的修复工程无疑使清廷的财政更是雪上加霜。尽管如此,孝陵大碑楼的修复工程依然如期于光绪三年(1877年)二月兴工,按原规制重建。重建工程历时两年多,到光绪五年(1879年)十月全工告竣。

重修后的孝陵大碑楼雄伟壮观,风采不减当年。矗立在大碑楼内的神功圣德碑和原碑形制相同,石料取自北京房山大石窝,为青白石质地。碑身为长方体,水磨光亮,高6.72米,宽2.17米,厚0.73米。碑顶■头凿做六条蛟龙,上面篆刻“大清孝陵神功圣德碑”。碑身南面阴刻满汉两种文字,满文在右(居西),汉文在左(居东),满汉互译。碑座龙首龟趺,卧于一长方形水盘之上,背负碑身。水盘的盘面刻海水江崖,四角各刻一漩涡,漩涡内分别刻鱼、鳖、虾、蟹四水族(图二)。

孝陵大碑楼被雷火烧毁后的那些残件,大部分在重修时被掩埋处理了,唯破损的神功圣德碑没有掩埋。光绪三年(1877年)十月十九日,东陵守护大臣“贝子毓木肃等奏,恭拟建盖库房,尊藏孝陵大碑楼旧碑,动用款项,请由永济库年终奏销。允之”[4]。破损的功德碑残件被运至马兰峪镇孝陵礼部的金银器皿库内,专门建造库房妥善保管起来。清朝灭亡后,由于时局动荡,孝陵功德残碑流失,那些被掩埋的其它残件更是不知所终。

重修后的孝陵大碑楼全部都是光绪年间的晚清建筑了,因此,人们对康熙年间营建的孝陵大碑楼建筑,尤其是神功圣德碑倍加关注,却一直没有找到可以进行考证的资料和实物依据。

在历经了130余年后,终于有了这样的机遇:2011年5月23日下午,曾经被雷火烧毁的孝陵神功圣德碑碑头残件,在遵化市西留村国富机械厂被发现。整块残碑头重14吨,长3.05米,宽2.44米,厚1米,■头上雕刻的六条蛟龙已残损不全,但龙的形态依稀可见(图三),残碑上的文字也都清晰可辨(图四)。清东陵文物管理处于翌日将该神功圣德碑碑头残件收回,放置在孝陵大碑楼南面,一并供游人参观。

这块残碑见证了当年孝陵大碑楼的那场火灾和以后的社会变迁,为研究康熙年间营建的孝陵神功圣德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

附: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

我国家肇基东土,祖功宗德昭格皇天恢弘景运于万年,笃生我皇考皇帝。睿圣首出,奄有万邦,大孝弘仁,武功文德,配两轶千古,既奉册宝恭上尊谥。惟陵寝宜有功德之碑,谨撰述大概,镌诸贞珉,用传永久。

叙曰:皇考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讳福临,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隆运显功文皇帝第九子也,母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太皇太后。皇考未诞之先,太皇太后尝有红光绕身,女侍惊以为火,近则不见,众皆大异之。又梦异人授一子曰:此统一天下之主也。次日皇考诞生,宫内红光照耀,香气弥漫,经久不散。皇考生而神灵英异非常,六龄读书,不假师资,一目数行俱下,太宗甚钟爱焉。甲申嗣登大宝,是时流寇肆逆,明祚已终,国亡君殉,万姓无归,爰整六师,一战而破百万之强寇,乃迁都燕京。齐晋秦豫传檄,底定靖寇,救民王师南下金陵,僭号者其臣下执之以降。由是,下楚蜀,平浙闽,两粤滇黔数年之内以次扫荡,遂成大一统之世。治本爱民,出师则严纪律,毋敢杀掠百姓。知民苦赋重,尽除明季加派,又停江浙督催织造官,免陕西皮张、差绒褐之贡,罢各省柑桔、鲥鱼、石榴等物之进,停止边外城工,蠲派征民间助工之饷,已临清烧砖之役,减朝鲜进贡之数。定赋役全书,修大清律令,各役门规制事例。祗奉太祖、太宗成法,治具毕张,敬天尊祖,飨祀亲虔。孝事太皇太后,晨兴问安,长跪受教,披阅章奏,每至夜分。勤学好问,择满汉词臣充经筵日讲官,于景运门内建直房,令翰林官于景运直宿。备顾问经书史策,手不释卷,遂知性知天、洞晰至道。兼综天文、地理、礼乐、兵刑、赋役,古今因革利病之源,旁及诸子百家,莫不博涉,得其要领。表衣菲食,不兴土木之工。亲视太学,释奠先师,发帑金,崇其庙貌。虽太平不弛武备,立贤无方,丁亥、己亥再举会试,间广额数,以罗人才,科坊作弊者从重治罪。视满汉如一体,遇文武无重轻,破故明人臣朋党之习,尚廉正,斥贪邪,时时甄别廷臣,以示激劝。下诏求言,虚怀纳谏,外官入觐,面谕以爱民勤职,详慎刑狱,大辟覆奉再四驳审,命官恤冤,各省冤滥者皆得免,又停秋决一年。阉寺不使外交,立铁牌示禁。命儒臣修祖宗圣训、顺治大训、通鉴全书、孝经衍义等书,以教天下臣民。诣先农坛躬耕藉田,劝农以足民。四方水旱灾荒,频发内帑,多金赈济。云贵初平,频发帑金,溥赈军民。焦心劳思,惟念军民疾苦。至于故明诸陵,设护卫,禁樵采,悯崇祯帝死难,颁谕祭诔。其臣之殉难者,予赠恤其宗室;投顺者,令畜养乐业;其厚待如此。我皇考以精明理政务,以仁厚结人心,法制则细,大无遗德,意则遐迩咸迩,故使山陬海■,莫不覃被恩膏。东至使鹿、使犬等国,西至厄内忒黑、土鲁番等国,北至哈尔哈、倭洛苏等国,南至琉球、暹逻、荷兰、西洋海外等数百国,见海不扬波,咸曰:中国有圣主出焉。梯山航海,莫不重译来王。我皇考惟是竞业祗慎,无一日自暇逸也。顺治十八年正月不豫,于丁巳日上宾,呜呼哀哉。圣寿二十有四,在位十八年。葬孝陵,陵预定于昌瑞山。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

呜呼!故明乱政久矣,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诞膺景命,定乱无难,特以尚德缓兵故也。至我皇帝,当流寇残破明室,生民涂炭,大兵西下,扫平逆寇,统一寰区,非神武不能开基,非至圣不能致治。谟烈于昭,道法俱在,虽尧舜之德,汤武之功,何以尚兹?仅拜手稽首而陈颂曰:天佑下民,眷于有德。大清受命,奄有方域。太祖肇基,太宗弘业。皇考缵绪,■生睿智。运协祯符,懋建皇极。大武布昭,剪除逆贼。王师西下,一战而克。定鼎燕京,绥怀反侧。指领荡平,一统万国。怙冒蒸生,仁恩洋溢。罢贡停工,以苏民力。立纲陈纪,利兴弊革。成宪周详,有典有则。国治励精,忧劳日晷。万机毕理,大猷无塞。崇俭去奢,克勤无逸。敷政忧忧,居心翼翼。丕承遗绪,永言孝思。先意顺志,恭事慈帷。好学不倦,悟道渊微。博综经史,百事周知。戒励臣工,首在勿欺。贤奸立办,黜涉咸宜。纂成文集,洋洋训词。金匮是宝,万世可师。慎刑薄赋,赈救灾荒。劝农兴学,富之教之。帝王道贯,覆载功齐。声教四讫,远迩不遗。殊方重译,入贡京师。治化浦洽,道法昭垂。庥徵骈集,洪烈长贻。巍巍孝陵,神爽凭依。山苞川拱,祥护灵■。镂词贞石,亿祀歌思。

康熙六年五月初六日孝子嗣皇帝玄烨谨述

————————

[1]《德宗景皇帝实录》(一)卷33,中华书局,1987年,第478页。

[2]同[1],卷36,第523页。

二十四孝图全文范文第5篇

根据石雕的排列,从第一孝说起,到第二十四孝的最后一个石雕是“埋儿奉母”(按序应排第九,可能是建造者有意所为)。我笑着对妻说:“郭巨既敢因为‘孝顺’母亲而活埋儿子,足见其“孝心”为虚,狠心、毒心为实,是个沽名钓誉之徒!”妻回说:“后来不是掘到一瓮黄金,没有埋了吗?”我说:“若是没有掘到黄金,岂不真给埋了?其实不要说郭巨真的掘地三尺,像这种事想都不该想啊!”

鲁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上写道:“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但照我看来,这“二十四孝”中,“老莱娱亲”尚是可以理解的,我倒觉得“埋儿奉母”这个故事最为可恨。鲁迅先生又说:“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看完之后击掌!

“二十四孝”之郭巨“埋儿奉母”原文如下: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也有说郭巨原来并不穷,只是把所有家产全部分给了两个弟弟,自己又接母亲来养。所以若说此郭巨,不但是“孝道”,还极有兄弟仁义,可这样的人为什么糊涂到如此地步?竟然因为:“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而去埋子呢?可见古时的“二十四孝”,让许多人混蛋得不行了!

按说元儒郭居敬(有说是郭守正)写这故事,我猜他原本只是为那瓮黄金而写,以让这个悲剧不再发生下去,达到孝感天地之举(否则他可以写郭巨家贫为了孝母,把儿子送给别人)。可是郭巨这糊涂虫居然还能感动上天,并为他埋下黄金一瓮,使他一夜暴富,那么说明古时候的天,一样是没有长眼睛的糊涂天。以郭巨的愚孝埋儿,原本上天要用天雷把他打死才对,上天却感动并赐与黄金,可见上天一样也是糊涂蛋的,不值得推崇。因此我想古人的愚孝,已经让人痛苦万分了。儒学做为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原来有些是愚民思想罢了。虽然一方面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孝道”之本,另一方面却凸显封建思想的恶毒之根。

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很难理解,既然郭巨行的是“孝道”,做的是“孝子”。然文中又说“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这老祖母把自己吃的东西都分给孙子,足见其爱孙之切。倘若老太太知道儿子为了她埋了孙子,这郭巨不是被骂死就是被恨死,从此这家永无宁日!自古以来,儒家倡导“孝悌”,便是要“顺”母意,“从”兄心。郭巨背着母亲,偷偷地埋了她老人家的爱孙,这“孝”和“顺”又从何而来呢?因此,单从“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这句话来驳郭巨愚孝,已经是足够了。其他二十三孝中的任何一个事例,都足以说明郭巨“埋儿奉母”是不孝且自相矛盾的愚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