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十四孝图鲁迅

二十四孝图鲁迅

二十四孝图鲁迅范文第1篇

浮雕刻的是二十四孝,这是一个养老的小区,以孝为理念当然是很好的。二十四孝图似乎是我们习俗中孝的代表,但其中有几幅表现孝的行为却令人心寒,还生出一种恐惧感。最突出的就是“郭巨埋儿”。郭巨家贫,他的老母常常把自己的那一份食物分给孙儿,郭巨为了不让儿子和母亲争食,要把儿子活埋掉。图上画的便是,郭巨正在挖坑,不懂事的小儿子手里拿着拨浪鼓笑着在一旁看,不知道这坑是要埋他的。好在挖坑挖出黄金来,是上天赐给郭巨奖励他的孝心的。

我觉得非常奇怪,这也叫孝心?他杀害了亲生儿子,他的生身母亲失去孙儿,岂不要痛彻肝肠,一命呜呼?这不也是杀害了母亲?我的想象可能太多,好在有上天赐了黄金,残忍的行为没有发生。不过影响也够大了。鲁迅说他小时,读了郭巨埋儿这幅图后,“怕看见我那白发的祖母,便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见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以鲁迅的尖锐犀利,对这幅图画故事倒没有什么刻薄话。仔细想来,这故事使得孙儿害怕祖母,甚至祖母死掉才安心,真没有别的话可说,只能说是大大的作孽。

还有“曹娥投江”也是极不合理的。为寻父亲的尸首跳进江里,当然也淹死了。上天又发慈悲,让死后的她背负了父亲浮上来。这又是残忍、愚昧而又迷信的事。“曹娥投江”的故事很是著名,听说,现在还有许多宣传,真是不可思议。“卧冰求鲤”说的是王祥继母患病,想吃鲤鱼。虽然继母对他不好,他仍不计前嫌,赤身卧冰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坚冰,果然跳出两条鲤鱼来。不计前嫌当然是可以表扬的,但这种行为若说是孝,也是愚孝。上天帮助跳出鲤鱼是迷信,事实的结果可能就是得一场肺炎,还要家人求医寻药。难道不知古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真是其愚不可及了。

古训又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道。”孝很必要,它是一种爱心,爱心应该是自然存在的,当然也要教育熏陶。但不必宣传二十四孝这些行为,特别是那些乖张的行为。

二十四孝图鲁迅范文第2篇

1、主要故事内容:总共24个故事组成,分别为: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哭竹生笋、打虎救父、鹿乳奉亲、笼负母归、弃官奉亲、芦衣顺母、卖身葬父、亲尝汤药、卧冰求鲤、闻雷泣墓、百里负米、挨杖伤老、跪父留母、孝感继母、劝姑孝祖、孝感动天、兄弟争孝、啮指痛心、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2、《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写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写出自己在阅读这两个故事时所表现出的强烈反感,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来源:文章屋网 )

二十四孝图鲁迅范文第3篇

招致他反感的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讽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因为年近七十的老莱学儿童啼哭以讨父母的欢心,却用诈跌的手段,让人觉得非常虚伪。

具体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篇。鲁迅写道: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

(来源:文章屋网 )

二十四孝图鲁迅范文第4篇

费先生一生做过很多事,总结起来我认为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志在富民”,或者说是为了让所有的阿Q都能睡上宁式床。

我第一次读《江村经济》时很受震撼。这个震撼有两个背景。一个是在此之前,我看过几本西方的人类学著作,那都是他们对异文化的考察。这些著作非常客观地描述了异文化的社会组织模式、哲学思想、宗教、娱乐活动等等。这个初浅的阅读奠定了我一个印象:人类学是“不介入”的学科,只是客观地描述,提供给需要得到这些知识和信息的人,比如殖民者可以参考人类学著作,以便建立更好的统治模式。

我觉得费老写作《江村经济》时,不大像是在写人类学著作。他总是按捺不住自己,经常跳到前台来,企图为中国社会的底层人寻找一条活路。在西方经济和政治、军事的长期压力之下,西方工业产品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原生态的社会组织模式和手工业生产模式,处于土崩瓦解之中。乡村居民失去了手工业产品市场之后,陷入了民不聊生的困境。如何让乡村居民增加收入,如何让这些贫穷的底层人过上温饱的、安宁的日子?这是《江村经济》的出发点,也是《江村经济》的伟大之处。这不是一部客观性的、描述性的典范人类学著作,而是为中国穷人和中华民族寻找出路的探索性的著作。

中国在此之前没有人类学家,一旦有了费老,就有了自己的人类学家。西方最初的人类学家都是研究别人的问题,供自己民族所用,费孝通是研究自己的人群和社会,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单是这一点就决定了费孝通在人类学领域是个开宗立派的人,因为他改变了人类学疏离、客观、冷面的特质,第一次为人类学注入了热乎乎的灵魂。

将费先生放在西方人类学家的背景下来做比较,他当然是我最尊敬的人类学家。当我将费先生放在五四以来几代精英知识分子的背景下来研究的时候,我发现他迅速取代了其他人物,成为了我心目中感到最为亲切、最为敬仰的文化人。

中国近代以来,在西方人制造的文明与野蛮、进步与停滞的二元对立话语框架之中,中国被他们描述为一个野蛮的国度。严复、康有为、梁启超、鲁迅、陈独秀、胡适那几代人,希望中国调整自己的文化心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以便更加有力、有效地应对西方的压力。但是这些知识精英无力主宰国家的命运,他们经历了漫长的焦虑与失败之后,到了五四这一代,他们错误地将中国不能变法、不能实现、不能适时启动现代化进程,解释为是由底层人的愚昧、保守、排外造成的――实际上,那是少数权贵人物不愿意放弃自身利益造成的。

于是,鲁迅他们就用西方的话语来向中国国民施加压力:外国人说了,我们的文化是野蛮的,赶快变吧,再不变就完了。鲁迅的用心跟费孝通当然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民族和同胞的新生。但是鲁迅采取的方式是用西方的话语来激烈地否定自己的文化和民族,尤其是否定和批判自己的底层同胞。中国古代的知识精英只要开口谈论底层人,必定是“愚民愚妇”那一套充满污蔑的腔调。鲁迅那一代知识精英,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精神上对于底层人的否定和批评,更是登峰造极。那种忧愤的心态、绝望的心情、怨怒的眼神,时时跃然纸上。

鲁迅的小说为什么获得无以复加的崇高地位?因为它集中表现了精英群体对于中国社会和现实的共同认识。那么,我们就从鲁迅小说中,窥探一下精英群体对于底层人的基本心态和看法。中国为什么打不垮皇权?因为七斤不愿意剪辫子(《风波》)。中国文化为什么如此野蛮愚昧?因为闰土抱着香炉求神拜佛(《故乡》)。封建礼教为什么这么难于扫除?因为底层人麻木而又迷信,他们只想着阴曹地府,想着捐门槛(《祥林嫂》)。精英人物的理想为什么总是不能实现?因为华小栓要英人物的鲜血(《药》)。革命为什么无法胜利?因为阿Q企图借革命抢到一张宁式床供自己所用(《阿Q正传》)。总之,底层人太愚昧了,他们不能理解鲁迅、胡适、陈独秀这样的知识精英,不能像精英一样思考民主、科学、、现代化等等问题,不能和精英一道,把中国的社会组织模式改造过来。他们纯粹是中国历史的拖累,是中国精英群体的拖累。

鲁迅这些知识精英,既然对底层人一直这么绝望和愤激,他们只有把中国的希望完全放在自己的身上,陈独秀和胡适,都曾经明确表示,重要的是培养一万名精英人物,以他们作为自己的群体依托,中国才有希望。鲁迅也先后表示过,只能着力造就“精神界战士”、“天才”、“觉悟的智识者”,因为要靠这些精英来改造底层人的劣根性。五四精英群体的这种文化取向、阶级取向,以及他们对底层人激烈的批评和否定态度,深深制约着此后几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轨道。“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是多么“五四腔”的一句著名格言。“黑暗的底层”――这是多么严重的绝望与诅咒。“中国有八亿愚昧的农民,他们有能力实行民主吗?”――这是比“五四腔”走得更加遥远的另一句著名格言。总之,中国的事情,全都坏在底层人手里,坏在穷人手里。中国的精英,多么孤独啊!多么委屈啊!

这种可以称之为“五四精英意识形态”的文化心态,熏染着五四以后每一个读书人,我作为一个学习现代文学的学子,在这种“精英意识形态”里转圈转了大半辈子。

费孝通先生是五四培养出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他如果用五四精英群体那样的腔调谈论底层人,堪称顺理成章,但是费先生的学术背景拯救了他。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就是走向田野,走向现场。费先生更喜欢站在每个人群的生活现场来理解每个人群,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的合理性。

鲁迅坐在北京的书斋里,用一系列小说作品,极尽夸张和漫画地描述了中国底层社会的愚昧、阴暗、死灭。虽然鲁迅是所有精英人物中,对底层人怀有最深切同情的,可是他的群体认同和文化资源决定了他对不符合他的趣味和要求的底层人总是怀有一丝怨怒之心。在相同的现场,面对相同的底层人群体,费先生的感受、看法和目标跟鲁迅他们常常大不一样,有时候甚至完全相反。

费先生认为,你们精英人物总说农民愚昧,没有文化,其实农民有农民的文化,只是跟你们精英群体那样的文化有所不同而已。农民的生活环境,没法学习你们那样的文化,也不需要你们那样的文化。费先生完全不同意精英人物认为底层没文化的描述。比如精英人物喜欢批评农民笨,花一个月教农民一百个字,过了半年再去检查,一百个字就忘了九十九个,精英就很瞧不起农民。费先生说,农民的生活就是驾着一叶舟,在太湖上打打鱼,风来了雨来了,向邻居吆喝一声就行,上街卖鱼也是吆喝一声就行,不需要识字。他们没有权利进入精英群体的机构之中,没有机会看文件看报纸,即使学习识字也完全无用,当然只能忘掉――这种忘掉实际上是主动抛弃。

精英喜欢标榜教授的儿子会念书,并相信这是高智商的遗传基因所致。抗战期间,一些教授疏散到乡村,费先生就拿农民的儿子和教授的儿子对比。你看在田间玩耍的时候,在山路上奔跑的时候,在草丛中抓蝴蝶的时候,农民的儿子那么矫健、敏捷、灵动,教授的儿子却那么笨拙、怯懦,真是天壤之别。为什么?农民的儿子天天跟着父母在田间奔波,自然身手矫健。同样,教授的儿子天天在父母的书房里濡染笔墨之香,自然认字多,诵书多。这跟智商根本无关,不过是环境的熏染而已。从这些想法中不难看出,费先生不想为刻意建构精英群体的优越性寻找理由,相反,他用十分朴素的道理戳穿了这些理由。

费先生无论是到汉族的乡村考察,还是到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他所接触的都是最底层的村民。他的著作中,对这些村民的生活、思想、行为,没有表现出任何看不惯的心态,也没有任何歧视性的表述。在有些文章中,他对底层人的艰苦生活和屈辱地位,表现了声泪俱下的同情和关怀。他从来没有责备过阿Q想要一张宁式床的愿望,相反,当他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踌躇满志的阔少爷的时候,他就日思夜想着怎样让每个阿Q都增加一点收入,以便都能睡上宁式床。顺便说一句,一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衣不蔽体、夜无宿处的阿Q,仅仅想要一张宁式床――实际上并没有要成,因为精英群体绝不允许――我们却对他大肆批判了将近一百年,这个文化现象不能不说表现了精英群体对于底层人的彻骨的残忍。我希望这种现象再也不要继续下去。我觉得,中国每一个精英人物,都应该像费孝通先生那样,为了让所有的阿Q都能睡上宁式床而做一个“志在富民”的实践者。

相比而言,坐在书斋里提倡对外开放、全盘西化是容易的,为中国规划工业化、城市化的蓝图也是容易的。但是,在中国的手工业产品市场被西方人的大炮和机器抢夺之后,付出贫穷、饥饿的代价却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尤其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失去土地、家园、血汗和生命的滋味,是十分痛苦的。而遭遇这些艰难和痛苦的,一律是没有起码的公民权和话语权的底层人。费孝通没有反对过对外开放、工业化、城市化等等历史进程,他所希望的,乃是让现代化实现“软着陆”,不要对中国乡村社会和文化造成太多破坏,不要对底层人造成太严重的掠夺和伤害。至少应该以他们的温饱作为最低目标。

为此,青年时代他结合“江村”研究如何让农民在种粮之外,还经营一些小型工厂,来换取一点零花钱。接着他结合“禄村”农田状况,研究如何合理地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进入老年他结合苏锡常地区研究如何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让每个阿Q都能既有宁式床,又有温饱的、安宁的家园。到了暮年,费先生一次次踏上西北的黄土地,研究如何让中国最贫困的人群――西北地区的乡村居民,过上温饱日子。他的眼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的“乡土中国”,终生都在进行着“乡土重建”。他当然知道他的力量很有限,可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永不懈怠地、一点一滴地,做着建设性的工作,所以一直没有时间去批评底层人的愚昧、黑暗及其劣根性。他因此而成为五四以来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异数。

这样一位绅士家庭的少爷,却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穷人的温饱事业。我认为,费先生是中国精英群体中实实在在做建设性的小事之典范。

我了解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一辈子只做一件建设性的事,而且往往是小事。费先生就是这种一辈子只做了一件小事的人。

二十四孝图鲁迅范文第5篇

[关键词]嵇康;政治思想;儒道思想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智慧,最具热情的一个时代。”(1)学者们很早就注意到魏晋思想家在我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中具有独特贡献与特征。所以,在后世的文字记载中多有论述。近代以来,有学者对嵇康及其庄学思想,进行了深度的分析。但是笔者认为,他是外庄内儒。历史好像有一个规律,集权力量削弱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必定会得到发展与解放。就像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清末民初的、辛亥革命。人们在这些时期,政治热情也会以某种方式得到极大提高。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追求和觉醒。”(2)那些一展仕途的人,他们的政治思想倒是很直接地体现在治理国家的方式方法上。恰恰是这种即远离政治又无不和政治相关的人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剖析与研究的。

一、历史背景

东汉汉末,天下大乱,曹操逐步武力统一了中国北方。220年,曹丕受汉献帝禅位登基称帝。226年,曹丕病故,诏令陈群、曹真、曹休、司马懿四人辅政魏明帝曹睿。231年,曹真逝世,曹爽承袭邵陵侯爵位。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托孤曹芳于曹爽和司马懿,命二人辅政。由此,司马氏和曹氏宗亲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247年,曹爽软禁郭太后,独断朝政。5月,司马懿称病不朝。249年,司马懿发动,诛杀曹爽等人,夺取了曹魏的军政大权。250年,令狐愚、王凌谋立曹彪未果,王凌被逼饮鸩而死,“收其余党,皆夷三族,并杀彪。悉录魏诸王公置于邺,命有司监察,不得交关。”(3)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把持朝政。254年曹芳联合李丰、张缉、夏侯玄等意图罢除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事败。司马师贬曹芳为齐王另立曹髦为帝。255年,母丘俭、文钦起兵讨伐司马师,兵败。司马师亦病死班师途中。257年,诸葛诞起兵讨伐司马昭,兵败,被斩,夷三族。260年,曹髦讨伐司马昭,途中被杀。同年,司马昭立曹奂为帝。265年,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任晋王。同年,曹奂被迫禅位司马炎。自此,司马氏最终攫取曹氏政权。

二、 嵇康政治思想剖析

嵇康生于公元223年。主上奚氏因避怨而从会稽迁至嵇山之侧,因而得姓嵇。他幼年丧父,由母亲和哥哥抚养长大。无师自通,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据此可知,嵇康寒门中人,并非世家大族出身。文人向来对政治抱有热情。嵇康成年后来到了国都洛阳,积极游走太学。刘孝标在《世说·德行》注中引《文章叙录》“康以魏长乐亭主婿,迁郎中 ,拜中散大夫”。(4)这样他就攀上了曹魏宗室。其实如此也不失为文人参与政治的一种方式。但是,就是因为这个选择,也决定了他一生的政治立场和人生悲剧。嵇康先后做的这两个官职都是闲职,未被委以重任。据《宋书·百官志》载:“中散大夫,王莽所置,后汉因之……养老疾,无职事。”(5)在这里笔者认为,嵇康没有受到重用是因为,他当官的时期,实属曹魏末期,宗室尤不能掌控政权,况一远门外戚?若是曹魏政权能够延续的更久的话,他是完全有可能在政治上有大作为的。无固定职事,也为他们做竹林之游提供了时间保证。

249年,司马懿发动,夺取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诛杀曹爽极其党羽。嵇康虽然在立场上倾向宗室,但是他既无刀兵又无钱粮,故幸免于杀戮。在当时那种“动者多累,静者鲜患”政治局面下,很多仕人不得不为司马氏集团所用。唯有嵇康向秀等人,依旧坚守在竹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和政治脱离。中国的隐士大抵有两种,一种是天生的隐士,其实这个不常有。常有的则是因仕途失意而去归隐的“迫隐”之人,存身以待时命,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笔者认为嵇康他们应该属于后者。人出生以来都是入世的,学步,学话,与社会在进行着物质和思想的交流。他们躲避的是当时司马氏篡夺谋逆的政治统治,并非真正的信仰老庄思想而入山林,尽管他们一直试图体验老庄一样的生活。相反,像商鞅,韩非子,董仲舒,墨子等都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虽然我们把“商鞅,韩非子,董仲舒”归于法家,但是笔者认为“法”仅仅是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的手段。其目的无不在践行着儒家的“修,齐,治,平”的社会理想。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载:“叔夜情至之人,托于老、庄忘情,此愤激之怀,非其本也。”(6)纵观嵇康一生言行,儒家思想贯穿其中,外道而内儒。

嵇康不应司马氏征召,寓居河内郡山阳县。对于嵇康为何不应征召,吕兆禧《吕锡侯笔记》中有非常透彻的分析:“嵇叔夜以宗室联姻,一拜中散,便无意章绶者,诚见主孱国危,不欲俯首司马氏耳。故山涛欲举以自代,辄与绝交。观其书有非汤武之语,固有所指;而作《高士传》取龚胜者,岂非以其不仕新莽也。”嵇康为何选择山阳作为隐居之地,笔者认为这和汉献帝刘协禅位于曹丕后被曹丕封为山阳公于山阳县有关。山阳国“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7)当时的山阳国,相对独立。所以,嵇康隐居山阳,不在司马氏的治下。这和政治流亡有相似点。另一个原因就是,山阳县流觞曲水,茂林修竹,环境宜人,贴近自然。正符合嵇康的道学价值取向的追求。

250年“兖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凌贰于帝,谋立楚王彪。”(8)司马氏集团 “收其余党,皆夷三族,并杀彪。悉录魏诸公置于邺,明有司监察,不得交关。”就这样曹魏宗室被司马懿软禁于邺城,嵇康因而撰写《太师箴》,首先提出了先王君主之道“故君道自然,必讬贤明。”然后写“下逮德衰,大道沉沦……不友不师。“穆穆天子,思闻其愆。虚心导人,允求谠言。”进而提出臣道“师臣司训,敢告在前。”在这里,能够鲜明的体现出嵇康的政治观点。

公元255年,“大将军尝欲辟康。康既有绝世之言,又从子不善,避之河东,或云避世。”(9)。在当时那种“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10)的局面下,嵇康敢于不应司马氏的征召。深刻体现了嵇康 “心忧天下,以节死国”的士大夫精神。表明了嵇康坚决不与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的政治立场。

司马昭标榜以孝顺治天下。为什么以“孝”不是以 “忠”呢?鲁迅指出:“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因而嵇康喊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这样的反对司马氏虚伪的礼教。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司马氏又宣扬尧舜禅代,以表明其统治的合法性,嵇康因而做了《卜疑》“轻贱唐虞而笑大禹”予以讥讽。

260年,曹髦在讨伐司马昭的途中被杀。同年,司马昭立曹奂为帝。臣弑君,司马昭不臣之心显然。嵇康碍于世事也无十足实力拍案而起,所以,他选择了旧事重提,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喊出了“非汤武而薄周孔”这句时代的最强音。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此有较为深刻的阐释,“汤武是以武定天下的;周公是辅成王的;孔子是祖述尧舜;而尧舜是禅让天下的。嵇康都说不好,那么,叫司马懿篡位的时候,怎么办才是好呢?”(11)鲁迅先生这段话深刻的揭示了嵇康写绝交书的用意。这些都是嵇康鲜明政治立场的体现。因此,笔者认为这也是嵇康被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吕安吕巽俱为嵇康好友。《三国志·魏书》二十一记载“会巽淫安妻徐氏,而诬安不孝,囚之。”嵇康遂写《与吕长悌绝交书》与吕巽绝交。嵇康也收到吕安的信,“顾影中原,愤气云踊……平涤九区,恢维宇宙。”司马昭知道以后要把吕安重新以造反罪审判。“安引康为证,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12)。钟会趁机进谗言于司马昭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其实,司马昭也想借此机会杀嵇康于是借此案以“不孝”“录康闭狱”。《晋书》记载“康之下狱,太学生数千人请之,于时豪俊皆随康入狱,悉解喻,一时散遣。”在狱中,嵇康做《忧愤诗》“匪降自天。寔由顽疎。理弊患结。卒致囹圄。对答鄙讯。絷此幽阻。”以表对于此事的愤恨。并作《家诫》告诫儿子要懂得如何处世,全身远害,免蹈覆辙。这正是嵇康儒家思想在嵇康一生的最后流露。鲁迅先生对嵇康教子平庸原因有精确的论断“凡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的,就愿意天下的别人……而他教子就要他这样庸碌。因此我们知道嵇康对于自己的举动也是不满足的……这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及至行刑那天,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求让嵇康做他们的老师,司马昭没有答应。“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就这样,旷代名士嵇康,俯首就戮。走完了他短暂而又光照千秋的一生。

三、嵇康政治思想剖析结论

嵇康一生,铮铮铁骨。其政治思想在其行为与作品之中体现地淋漓尽致。他在《答难养生论》中写“二人不得已而临天下……坦尔以天下为公。”在《声无哀乐论》中写“古之王者……君静于上,臣顺于下,玄化潜通,天人交泰。”《太师箴》中他要求君主“弃佞悻、远谀言、近贤者、求谠言。”作品中鲜明的体现了嵇康的君臣之道。他在诗中揭示了当时“世路多崄巇”然后想到 “逍遥游太清”这正是嵇康在儒道之间挣扎游离的证据。在狱中所作《家诫》,让他儿子学中庸之道。他的政治理想也是儒家的圣王理想。而在他身上真正体现了道学“神人”和儒学“圣人”的统一。史实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文人和政治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政治永远不会对文人开恩,文人却总是在政治漩涡中成长。文人玩不了政治,政治却成就了文人。所以,笔者认为,嵇康是一名胸怀儒家政治理想的穿着道袍的文人,外道內儒。

注释: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56。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155。

(3)[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 帝纪第一[M].中华书局,1974:19。

(4)牛贵琥.嵇康曾官中散大夫吗.辩正[N].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5)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宋书 第二册[M].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1:969。

(6)[清]陈祚明辑.续修四库全书集部《采菽堂古诗选》采菽堂古诗选补遗二 卷八[M].天津图书馆藏清刻影印:2。

(7)[晋]陈寿.三国志·卷二 魏书二 文帝丕[M].中华书局,1999,2:56。

(8)[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一 帝纪第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19。

(9)[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一 王桀传注引《魏氏春秋》[M].中华书局,1999,2:452。

(10)[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九 阮籍传[M].中华书局,1974:一三六〇。

(11)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 而已集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鲁迅全集出版社,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三:501。

(12)[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二十一 王桀传[M].中华书局,1999,2:452。

参考文献:

[1][唐]房玄龄.晋书[M].中华书局,1974.

[2]鲁迅.鲁迅全集[M].鲁迅全集出版社,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三版.

[3][明]吕兆禧.吕锡侯笔记遁翁随笔[M].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初版.

[4]牛贵琥.嵇康曾官中散大夫吗.辩正[N].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