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范文第1篇

鲁迅所有的文章里面,我最喜欢的是《二十四孝图》。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就如同一个女子,任凭她再怎么美丽,若是脸上抹了过于厚重的脂粉,也唯有让人反胃而已。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对《郭巨埋儿》的描写。这一段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封建社会的腐朽。鲁迅先生在《旧事重提》中说:“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鲁迅先生还不无讽刺地说道,不仅他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不是 让谁照著学,而是一点,让大家明白,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 我们应该去爱自己的的父母, 害自己的孩子是不对的,但要学习这种文化,而非是模仿 是通过故事告诉大家孝敬父母。

绅士赤条条的躺在冰上面“借用的是”卧冰求鲤“的故事。《晋书?王祥传》说他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借用的是”子路负米“的传说。子路,姓仲名由,孔丘的学生。他服侍父母时,自己只吃粗劣的饭菜,为父母到百里以外去背米。”鲁迅在前文已说过,学“子路负米”并不难,而“卧冰求鲤”则有点危险。这里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但却很少看见那些“绅士”、“将军”为老百姓做出类似“卧冰求鲤”、“子路负米”这样的善事来。

让我们的英雄走下神坛吧,还他们各自的本来面目,那些不见得多么完美、然而充满了人情味的面容,那些褪去了“神”的光环、然而闪耀着“人”的光辉的面容。

让我们唱起普通人的赞歌吧,歌唱那些软弱、怯懦、犹豫背后的高贵与坚强,赞美那些挺立于平凡身躯中的铮铮傲骨。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500字(二)

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范文第2篇

2.道存瓦甓上孝在枕席间(三)——《二十四孝图》赏析王舒

3.边角佳构树新风——赏马远的《松下闲吟图》孟雷

4.气摩霄汉神慑乾坤邵洛羊

5.周揽传承推陈一新(一)——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周一新访谈画廊联盟

6.论范宽(二)林树中

7.宋徽宗红袍"知音"是蔡京韩云清

8.齐白石的忘年交伊铭

9.忆罗叔子田原

10.一对性格迥异的密友——于希宁与启功交往逸事沈光伟

11.清旷寒野寂寞独旅支英琦

12.千古风范话汉碑(下)高秀丽

13.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于明诠

14.老年教育(书画艺术)盘马弯弓朱以撒

15.偶然欲书朱以撒

16.砚边随想录李健

17.南宗山水画技法(四)何加林,何庆林

18.水墨人物画技法(三)史国良

19.怎样画兰蕙(一)杨文仁

20.王羲之行书技法解析(三十五)沈维进

21.草书解读与书写规范(二十一)李岩选

22.怎样写张迁碑(六)滕西奇

23.行书的结体变化(十一)胡耀超

24.梅香斋主评书法陈士明

25.漫笔点丹青张丽华

26.师汉堂主点隶书滕西奇

27.望岳斋主评书法沈维进

28.书画鉴定谁拥有话语权王永林

29.篆刻大家吴让之的两方佳印童衍方

30.摄影中如何利用阴影胜寒

2.道存瓦甓上孝在枕席间(二)——《二十四孝图》赏析王舒

3.得见神仙一面难——杨凝式草书《神仙起居法》薛峰

4.彩墨春秋淡泊人生——追忆吴冠中先生吴玉田

5.我与中国画感悟集(二)——著名画家张仃先生谈艺录张仃

6.论范宽(一)林树中

7.《瘗鹤铭》之谜——充满传奇故事的古代石刻伊铭

8.从沈先生洗砚说起张充和

9.看叶浅予先生画速写伊铭

10.潘天寿喜欢和石涛任愚颖

11.速写因缘黄永玉

12.千古风范话汉碑(上)高秀丽

13.李可染谈国画(一)李可染

14.沈从文谈写字(节选)沈从文

15."立志牛"真牛唐美山

16.南宗山水画技法(三)何加林,何庆林

17.水墨人物画技法(二)史国良

18.荷花画法步骤图韩玮

19.王羲之行书技法解析(三十四)沈维进

20.草书解读与书写规范(二十)李岩选

21.怎样写张迁碑(五)滕西奇

22.行书的结体变化(十)胡耀超

23.漫笔点丹青张丽华

24.师汉堂主点隶书滕西奇

25.望岳斋主评书法沈维进

26.书画鉴定谁拥有话语权王永林

27.齐白石老人的《木居士》谢小毛

28.风光摄影中局域光的运用胜寒

2.道存瓦甓上孝在枕席间(一)——《二十四孝图》赏析王舒

3.功性并重神采超然——赏祝允明草书长卷李旭开

4.百年何海霞周韶华HtTp://

5.我与中国画感悟集(一)——著名画家张仃先生谈艺录张仃

6.怎样学中国画——黄宾虹临摹与写生的主张郎绍君

7.莫道画坛无古韵而今又见冷元人——一本尘封五十年的传奇册页陈明哲

8.赵朴初的书法缘傅晓燕

9.唐云淘画记王晓君

10.丰子恺和京剧丰一吟

11.书法百句铭吴绪伦

12.读梅墨生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13.董其昌《前后赤壁赋》于明诠

14.陆俨少论画学修养舒士俊

15.唯其宁静方能致远——顾生岳的艺术人生毛建波

16.理论书法石开

17.南宗山水画技法(二)何加林,何庆林

18.水墨人物画技法(一)史国良

19.怎样画鸭谭乃麟

20.王羲之行书技法解析(三十三)沈维进

21.草书解读与书写规范(十九)李岩选

22.怎样写张迁碑(四)滕西奇

23.行书的结体变化(九)胡耀超

24.漫笔点丹青张丽华

25.师汉堂主点隶书滕西奇

26.望岳斋主评书法沈维进

27.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中国画成为市场的宠儿

28.黄庭坚《砥柱铭》卷黄君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元代郭居敬搜集整理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藉由孝道的封建制度下的重要地位,孝子故事在社会中的影响巨大,成为老幼妇孺皆耳熟能详的孝道教育民间教材,以至于至今仍有人津津乐道于二十四孝中的人物故事。鲁迅先生专门有文章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抨击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二十四孝故事中尽管不乏愚孝乃至有失人性的内容,也曾被用于统治阶级愚民的工具,但流经千年而久盛不衰,足见国人对孝的尊崇。

孝德经典:《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于秦汉之际成书之后,注解者近百家。《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孝经》中愚孝思想并不鲜见,它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丝毫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连受之于父母身体发肤皆不敢毁伤。《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起了巨大作用。

以孝治国范例:举孝廉

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史称“举孝廉”。它是汉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规定每20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孝治国在政治上的体现,举孝为官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孝道的价值而更为身体力行。

孝子之诗:《孝经》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乡愁》,诉说出了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亲之情。海峡那端,在时空的阻隔中的他只能通过文字遥寄对母亲的思念。《乡愁》一经问世即热遍海峡两岸,无数人在吟读间热泪盈眶。它那浓浓的无法面见父母的痛苦和悔憾,让无数远游者找到了同感。

孝心广告:《妈妈洗脚》

妈妈给奶奶送去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尚在幼年的孩子受其行为的感染,也打来一盆洗脚水吃力地端到妈妈面前。这样一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拨动了许多人心中那根神经一一我们的孝心在哪里?广告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教育的“榜样”作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留下最深的印象,家长教育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做一个好父母,就会有个好孩子。

孝心电影:《背着爸爸去上学》

《背起爸爸去上学》是中国大陆“第一部亲子电影”。这是一部讲述温馨家庭关系的动人作品,影片充满简约意味,却折射出浓厚的孝道亲情。电影主人公的原型是甘肃省宁县瓦斜乡永吉村的少年李勇。1980年李勇出生时,父亲52岁,母亲47岁。这对老来又得子的夫妻俩来说,无疑是件非常高兴的事。但就在李勇7岁时,父亲突然瘫痪了,大哥、大姐都已成家,二姐、三姐还在念书,家里的重担自然落到了瘦弱的母亲和小李勇身上。给父亲擦屎接尿,抱柴烧炕,拾草喂猪,给牛拌料,帮母亲烧火做饭,便成了小李勇每天必做的家务活。

小小年纪尝尽了生活辛苦,但李勇的书却读得很好。1992年7月,李勇以全乡第二名的成绩走进了初中。离家远了,李勇每次到校前总要安顿好家务才放心地离去。1995年初,63岁的母亲突然离开了人世。1995年5月,李勇因荣获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甘肃赛区一等奖被推荐到庆阳师范学习。为了照顾父亲,李勇毅然背起瘫痪的父亲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住下来,走上了背父求学的路。

孝道之歌:《常回家看看》

1999年,一首名不见经传的通俗歌曲《常回家看看》成了当年的主题曲。在很长的时间段里,歌曲被男女老幼一再翻唱,创造了中国乐坛的个传奇。《常回家看看》的-情感触发点是对孝道的解读。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下,子女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全曲以通俗直白的文字,明快清新的音乐语言,告诫呼唤儿女们要“常回家看看”,尽到儿女对父母关照、孝顺的亲情。

孝文化传承:中国孝心文化工程

2007年4月,“万人孝心大签名”在北京启动,向全国各地辐射,标志着“中国孝心文化工程”正式启动。由祈福东方和中华孝文化研究会联合发起的“中国孝心文化工程”,主要内容将包括赞助i00个弱势老人家庭、寻找i00个孝心故事、评选i00名孝子活动,以及孝子培训、孝子影视剧的拍摄、孝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等,旨在推动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风气的形成。评论认为,目前,中国老龄人问题,一方面集中在养老能力不足,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老年人的需求也随着经济社会的环境而不断提升和个性化,传统的老年人产业越来越捉襟见肘难以满足。然而,最大的危机可能还是精神上――孝文化的断层,因此,形成一个政府提倡、企业参与、大众践行的“孝文化”氛围和产业链,将是应对以上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为政之孝:提拔干部考核孝绩

2010年9月,湖南邵阳县出台新规,干部提拔公示期间,家长和配偶要分别介绍其家庭道德表现情况,出具家庭道德鉴定书,给予优秀、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不仅邵阳,河南长垣规、山西河津、甘肃金昌、河北魏县等地也曾经出台过类似规定,要求提拔干部时必须考虑德孝情况,无德不孝一律不考虑。不得提拔不孝官员引起广泛关注并争议不断。舆论认为,强化干部道德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德孝考核”进行一票否决并不赞成,应对干部任用考核进行综合治理。

孝的节日:母亲节父亲节

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国外的母亲节被中国内地民众接受,从1988年开始,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对于这舶来的“洋节”,中国的母亲们没像反对“情人

节”、“圣诞节”一样拒绝,反而欣然纳之。在这一天,她们并不在乎孩子们的鲜花和礼物,也不会计较孩子以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谢,能和子孙们在一起吃顿饭,是她们最大的快乐。母亲有了节日,父亲同样需要关心,孩子们索性也过起了父亲节。于是受母亲的影响,中国的父亲们也沾了一次光,在母亲节后面有了父亲节。这不是坏事,父亲们找到了一种平衡的感觉,最起码多了一次家人聚会的机会。

另类孝道:啃老族

“啃老族”是带有灰暗色彩的个新词汇。有这样一群人,年龄多在二三十岁之间,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成了家庭寄生虫。在社会的声讨下,“啃老族”却另有说法我们多陪陪父母有错吗?或许这也是“啃老族”出现的情感原因。孩子离不开父母,父母也不在乎孩子的那点花费,只为了享受在一起的快乐。但是这不是健康孝爱之情,多数“啃老族”因为从小依赖父母,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会上独立自理的能力,养成了懒惰和只接受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习惯,长大了不能“断奶”。“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杀手”。

以孝定德:北大招生设“孝德线”

北京大学公布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首条是“不孝敬父母”。北大招生设立“孝德”线,引发了众多争议,有人认为百善孝为先,此举应该大力推广,有人认为个人孝德缺少客观评价,难以执行。众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优秀的成绩固然重要,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全人格的人,道德不可缺失,对学生提出孝敬父母的要求,体现了对社会责任感的要求。

尴尬孝教育:洗脚作业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孝道 感恩 德育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四、二、一”家庭结构的核心人物,在家过的是“众星捧月”般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真是吃饭怕噎着,过马路怕碰着,夏天怕晒着,冬天怕冻着,连背个书包都怕累着,而改由家长拎着。在这种“玻璃壳”里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私、任性、唯我独尊,根本体会不到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也不知孝心为何物。再加上受西方文化影响,“孝”观念变得十分淡薄。中小学生跳楼事件、自杀事件让人触目惊心。2007年广州16岁少年向母亲要上网费未果而拿菜刀砍杀双亲;2008年江苏一名16岁少年因在网吧玩游戏很晚回家,遭到母亲殴打,于是拿水果刀疯狂地将母亲捅死,然后自己跳楼身亡……这一幕幕惨剧不正有力地说明孝道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吗?

据我总结,小学1-6年级语文教材总共353课,涉及的孝道、感恩内容仅仅有8课,占总课数的2.3%。即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课《看电视》、第6课《胖乎乎的小手》、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第8课《月亮的心愿》;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3课《三个儿子》、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0课《妈妈的账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课《怀念母亲》。由此可见,学校“孝心”教育的缺位,造成学生“孝心”的缺失,更造成学生“孝行”的缺失,整个社会缺少“孝”的传承。因此,加强孝道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一、 以校园建设为依托,促使学生“识孝”

感恩教育的前提是先让学生了解“孝”,体会“孝”。 “孝”字产生于“道(导)之以德,齐(治理)之以礼”的西周时代,是会意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孝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上面像一位长发曲背扶杖的老人,下面像一个年幼的大头儿,隶书变为“孝”。用幼儿搀扶老人之形,表达孝敬父母之意。《辞海》注释:“善事父母曰孝”, “善待祖先曰孝”。

以校园建设为依托,融入孝道文化。1.校训“孝行 尚学 健康 和谐” ,制作大字粘贴于教学综合楼。2.在楼梯、过道等悬挂中外行孝名人画像、行孝名人名言、剪纸等。3.在学校橱窗长期进行“古今孝子”事迹图片展,并不断更新。校会班会传“孝经”,课里课外讲“孝行”,大庭广众树“孝星”。

二、以语文课堂为阵地,渗透孝道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要发挥语文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孝道、感恩思想,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为学生的“终身精神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教学生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让学生感受到“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那份牵挂,使学生知道孩子是永远也报答不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3课《三个儿子》,除了挖掘文本蕴含的“孝敬父母才是真正的儿子”这一主题外,我设计了三个拓展环节,环节一:了解“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故事;环节二:读《二十四孝》,了解“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哭竹生笋”“打虎救父”“笼负母归”“鹿乳奉亲”等关于感恩的故事,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淳朴民风;环节三:了解《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里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让学生时刻铭记“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常怀感恩之心,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三、 以阅读经典为途径,积淀孝道故事

班级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场所,利用晨会和班队活动课等,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孝道、感恩小故事、格言、诗词等拿出来交流,或口头演讲,或传递阅读,和大家一起共享孝道、感恩教育资源。在“读”的交流中,全体学生为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动,为故事中的情节所牵挂,学生的感恩认识得到升华,感恩准则得到规范,感恩行为获得动力,使学生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

四、以课外活动为平台,践行孝道感恩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抑情就理 创作思想 理论定性

高明的《琵琶记》①是一部宣传封建政治伦理思想的南戏代表,具体说是借蔡伯喈形象来表达“忠孝两全”的思想观点。作者不仅具体地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表达创作意图,而且为了使读者更明确该剧的主题,在理论上直接加以定性。这就是在第四十出借张大公之口说出的“抑情就理通今古”。

这句话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内容,读诗有“诗眼”,而这句话恰可以认为是该剧的“剧眼”。它清楚地体现了作者行文的思想依据,并且也是我们理解作者创作蔡伯喈形象之性质及原意的切入点。笔者下面就此两点对这句话进行分析探讨。

一、作者创作思想的揭示与体现

“抑情就理”意思是说暂时压制情感的冲击,而遵从“理”的原则。“情”在剧中具体指父母与子女的骨肉亲情;“理”则是指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三纲”“五常”类的“天理”。为什么如此定位呢?因为这句话是张大公在已经了解了一切前因后,遇到携妻归乡省墓的蔡伯喈对其劝慰时说的,所以它可以说是对之前伯喈行为的总结。然而伯喈的行为其实就是“三从”,“从”恰是“三纲”,具体说是“父纲”与“君纲”的行为表现。

伯喈最初是有着凌云壮志的,也对自己的才华相当的自信。然而双亲年事已高,自己独撑门户,不得已暂弃功名而侍养高堂:“且尽心甘旨,功名富贵,付之天也。”但是蔡公担心时光催人,老而不见子贵:“只恐时光,催人去也难留。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绶。”他希望伯喈荣登榜首,获取功名。当伯喈以合家欢聚,共享天伦之乐为由拒绝时,他骂道:“卑陋,论人要光前耀后,劝我儿青云,万里驰骤。”伯喈又分辨云:“真乐在田园,何必当今公与侯?”此时,蔡公暂且没有继续逼迫,因为真正时机尚未成熟,即黄榜未下。而一旦黄榜下来,蔡公就迫不及待的逼着伯喈赴试。这就是第四出的内容。在这一出开场,伯喈就表明自己要“力行孝道”,表示重孝于忠:“人爵不如天爵贵,功名争似孝名高?”然而在蔡公的刺激逼迫下,伯喈不得已而顺从父亲意愿赴京科考。不论是发自内心的自愿,还是来自外界的逼迫,伯喈的行为总归是符合了封建社会孝道规范的,是“父为子纲”伦理要求下的合理行为。

满腹才华的蔡伯喈一举中第,接着被权势熏天的牛丞相看中意欲招为女婿。而一心想要回家侍奉双亲的伯喈却不接受丞相的好意断然拒绝,恼羞成怒的牛丞相向皇帝参了伯喈一本。伯喈此时仍然想向朝廷辞官,这样既可摆脱丞相逼迫,又可满足自己回乡尽孝的心愿,但是皇帝以“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的堂皇理由拒绝了伯喈的请求。伯喈于是被逼留京为官,被逼入赘牛府。这就是“三不从”中“辞官不从”和“辞婚不从”的情节概要。由于伯喈的入赘牛府也是遵照皇帝的旨意而为,所以此次伯喈“从”的行为也正体现了“君为臣纲”的伦理规范。不论伯喈的服从是否是发自内心的自愿选择,但行为上的屈从已经符合了臣、子之道,那么他就是忠臣与孝子。何况他的不情愿的服从都有着合情的理由,那就是强烈尽孝的主观愿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抑情就理”中“理”就是作者塑造蔡伯喈形象所依据的封建统治者提倡的“三纲”,具体说是“父纲”和“君纲”。而“通今古”则是讲“抑情就理”这种行为选择或者说其体现出的伦理规范在封建社会中的普遍性和可行性。至于其中的原因,这句话并没有明确的提示,但是稍加分析就可知道,除了封建统治者和正统儒家知识分子所赋予“理”以“天理”的地位,从而使之具有了强制性之外,我们从剧中具体的描述中可以得出另一个重要原因,即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忠就是大孝的思维逻辑。

当秦汉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真正建立以后,“朕即国家”(韩非语)的君主国家一体观完全形成,因此君主要求臣民完全向自己尽忠。而臣民也认为君国同一,向君尽忠即是向国尽忠。此时封建统治者开始把中国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孝”加以改造。他们宣扬“孝”不仅仅是“能养”且“敬”的“小节”②,而更重要的是“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大也”。(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即为国尽力,效忠国君,能够光宗耀祖,才是“大孝”。这样就从理论高度把忠孝结合起来。同时统治者在制度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那就是“封赠”,指政府给予贵族及官员亲属的荣誉称号及此类行为。如《新唐书》、《宋史》的《百官志》和《元史》卷九十一志及《元会要》中对封赠都有详细的规定。在统治者思想宣传和相应制度措施的相互影响下,封建时期的中国人便陷入了统治者设好的圈套。

在《琵琶记》中对这种封建统治者宣扬的并被封建家长虔诚接受的“忠孝合一”的思想有着形象具体的体现。第二出蔡公劝伯喈时曾骂道:“卑陋,论人要光前耀后,劝我儿青云,万里驰骤。”第四出张大公也劝伯喈“早班行装前途去”,对于伯喈的犹豫,他给出的理由是“子虽念亲老孤单,亲须望孩儿荣忠”。他认为博得一第,子贵亲荣要比跟躬奉亲侍重要!而后蔡公出场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但得他为官吾足矣。”实际他的心愿也只是“改换门闾”。再后来父子争论何谓“孝”,伯喈的定义是“孝”的本义:“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问其寒襖暖,骚其疴瘁……。”而蔡公以伯喈所说为“小节”,不是“大孝”,随后解释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之终也。”其实父子二人对赴试与否和对“孝”的不同态度和理解,反映的是情与理的矛盾。二人所言均来自《孝经》。但是蔡公的理解已与《孝经》的本义不同了,蔡公反映的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蔡公的初衷即是盼儿子一举高中以便改换门楣,光宗耀祖,自己则可扬眉吐气。即使在之后生活困苦朝不保夕的情况下,蔡公仍然表达了只要伯喈富贵自己甘愿付出的执着([前腔]):“养子教读书,只望他身荣贵。……休聒絮,毕竟是咱两口受孤恓。”另外,在伯喈辞官辞婚时,黄门也这样劝他:“你做官与亲添荣耀,高堂管取加封号,与你改换门闾偏不好?”(第十五出)即使忍苦受难的五娘对蔡公的心思也是深表理解:“教导,暮史朝经。愿得荣亲并耀祖,一举便成名。”(第三十五出)如此频繁的相同意思的表达,非常明确的表明了作者对统治者“忠孝两全”思维逻辑的清醒认识和认同,并以此作为刻画伯喈形象的行文依据。

上述内容即是对“抑情就理通今古”深层含义的揭示。虽然这句话本身并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是清醒的作者同样借张大公之口对该句话做了补充和论证,那就是第四十出最后时张大公的唱词:“……况腰金背套,不枉了光荣门户。”这也同样证明了我们上面分析的正确性。

总之,“抑情就理通今古”这句话不同程度的揭示和体现了作者塑造蔡伯喈形象的思想依据,其中是以“三纲”中“父纲”和“君纲”为基础,以封建统治者宣扬的“忠孝两全”的思维逻辑为核心。

二、蔡伯喈形象之性质的理论定性 既然“抑情就理通今古”揭示与体现了作者塑造蔡伯喈形象的思想依据,那么相应的这句话就是对伯喈形象之性质的理论定性,是我们理解作者本旨的切入点。伯喈暂时压制住了孝敬父母的强烈情感冲动而赴试,而为官,而完婚,并且最终使得一家人都得到了国家的封赠赏赐,完成了父亲的愿望,是“大孝”而非“小节”。“这种行动上的屈服,当然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于是把‘全忠’的帽子强加在蔡伯喈的头上。蔡伯喈父母虽然穷饿而死,但是因为儿子做了官,死后得到封赠,这也符合统治者所标榜的大孝,于是又加了一顶‘全孝’的帽子。所以题目用上了‘全忠全孝’字,并非不符合客观情况。”③所以作者借张大公之口肯定了伯喈这种“抑情就理”的“三从”行为,认为自古至今这都是被普遍接受的合理行为。也就是说,这句话是从理论高度对蔡伯喈的行为予以肯定。

然而作者为何又要从理论上对人物形象的性质做一番判断呢?因为对于接受者来说,对剧中人物的评价主要是依据其言行和剧情发展,并不需要作者特意的点明和提示,如果这样反而会妨碍接受者的审美判断和审美享受。所以对于作者高明的这句话,我们需要从该剧主题的设置和情节的安排入手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作者是按照“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剧作观来塑造“全忠全孝”的道德楷模---蔡伯喈。据作者的思路,蔡伯喈的忠与孝的结合就像钱南扬先生的总结的那样,基本是封建伦理观念的图解。然而“忠孝自古难两全”,出于功利性的目的,封建统治者将孝加以改造,简单粗糙地以尽忠即是大孝的思维逻辑把忠孝结合起来。如果仅仅以此为依据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必然是干瘪失色的,作者高明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他很巧妙的采取了一种策略。据孔子的理解,孝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能养”;二是“敬”。而伯喈由于赴试而不“能养”,所以只能在主观孝心上大做文章了。具体上,在十七出伯喈允婚时,唱道的:“只是我,不合来,长安看花。”二十一出中伯喈月下的独自弹琴诉怨;二十三出他思家时的“他乡游子不能归,高堂父母无人管”的自责和“悲伤,鹭序鸳行,怎如乌鸟反哺能终养?谩把金章,绾着紫绶,试问班衣,今在何方”的痛苦追问。用牛相的话说就是“蔡伯喈不忘其亲”。但是作者如此的反复渲染,实际上客观地反映了伯喈夹在情与理之间尴尬、矛盾的心情与处境。这样一来,容易使得读者和观众对伯喈产生一种同情、怜悯的态度,从而影响对该剧主题的认知。如吕天成就评价云:“情从景出,一段真堪断肠。”④

另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伯喈双亲不幸亡故的情节设置。我们知道双亲亡故情节是为刻画五娘的贞烈坚韧的贤德品质而设,但毕竟对伯喈形象的刻画也会产生影响。因为从普通读者和观众的审美心理来说,伯喈这样至诚的孝子不应该得到这样一个悲惨的打击,他们会以此来怀疑伯喈作为孝子的真实性。还有一部分人会简单的将双亲的亡故的责任直接归结到伯喈的不归,虽然剧中已经借张大公之口表达了“三不孝亦非其罪”,但是作者仍然担心读者和观众的误解。所以作者更明确地以“抑情就理通今古”对伯喈的行为做理论上的肯定,清楚地告知读者和观众自己的创作意图。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我们对“抑情就理通今古”这句话的分析,可以知道该句话对本剧剧旨表达的重要性。它是作者高明有意识地情节设置,是对伯喈行为的理论上的肯定,然而却从客观上明显地揭示和体现了作者以封建统治者提倡的纲常伦理思想和“忠孝合一”的思维逻辑为创作依据。于此我们也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文本阅读和鉴赏时要注意从细节去理解和发掘文本题旨。

注释:

①(元)高明,钱南扬校注.元本琵琶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②《论语·为政》中有云:“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孔子“孝”的包含“能养”与“敬”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