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克服心理障碍

克服心理障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克服心理障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克服心理障碍

克服心理障碍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校体育的特殊环境和高校体育的形式。论述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克服。旨在注重高校体育的功能,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发挥高校体育的特长.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就是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焦虑、麻木和冷漠逆向心理、狭隘和抑郁、神经过敏、闭锁心理等。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大学生中有30%左右存有各种心理障碍,特别是马家爵事件.使我们看到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是关系到我国人才的培养、教育目标实现的大间题。

1高校体育的特殊环境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1.1高校校园的体育自然环境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人类的心理与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教育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的投人力度逐渐加强,校园的物质基础建设得到很大改善,校园环境整洁、美丽优雅,使人精神偷快、轻松,给人以充满生机和奋发向上的感受,校园的绿色植物不但能增添空间的绿意,而且能培养不少生活的情趣,令人心旷神怡。在这优美的校园、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里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们呼吸更加通畅、心情欢愉、忘却烦恼,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的状态,使其兴奋与抑制达到新的平衡,精神状态也得到应有的调节。加之体育教学一般都是在生动、活泼、风趣、形式富于变化的环境中进行,学生存有的紧张情绪得以松弛,自卑、优郁、脆弱的心理,也在此种融洽环境中得到抑制。

1.2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环境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高校的校园文化在高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中,有着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学生在积极、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情操得到了陶冶,自身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作为校园文化形式之一的校园体育文化,它给予学生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方面一系列的适应反应,从而对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校园体育文化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调节,它能锻炼意志品质,催人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协调人际关系,消除精神烦恼,给人带来欢愉,使人身心和谐、健康。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能适合学生个人爱好的形式各异、内容多彩的课外体育文化活动,这不但对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能力、个性发展非常有利,而且有助于活跃人际关系和强化群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克服。

2高校体育的形式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体育运动不仅能健身,亦有益于心理健康。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在运动时,大脑会释放一些能引起精神愉快的化学物质—内啡素,内啡素分泌得越多,人的愉快感、放松感越强烈。也有研究发现每大参加一定体育活动的人比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的人,在精神、情绪、心境等各方面都好得多。体育运动还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反映能力,增强肌肉活动的能力,提高心脏潜力,增加消化与吸收的能力,加速人体生长发育。

2.1快乐、休闲体育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快乐、休闲体育常是健身、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娱乐性较强的项目。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这种欢乐、活泼、友好等交融在一起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松弛身心,兴奋中心转移,从而恢复身心疲劳,有利于身心健康,达到积极休息,恢复精力体力。通过健身、健美操、体育舞蹈练习过程中体现的艺术美,有助于学生的情操陶冶,使其受到美的熏陶,丰富了内心世界,提高精神境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快乐休闲体育练习群体的流动性,把学生的接触面扩展到整个学校,甚至面向社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交流,心灵得到沟通,为那些不懂交友艺术的学生提供了有益场所,从而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丰富人生体验。

2. 2传统竞技体育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传统竞技体育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之功效。挫折会给人带来心理紧张及焦虑,而一般体质好的人比身体虚弱、生理有缺陷的人对挫折的容忍力要高。传统竞技体育还有宣泄的作用,当要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时,可以到运动场上打打球,也可以到郊外去爬山,通过转移“视线”,消耗内能,使怒气自然宜泄出来。此外传统竞技体育的集体性、艰苦性、对抗性、耐久性,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通过长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通过登山活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通过球类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竞技体育具有较高技术和战术水平,吸引着许多学生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通过身体力行的训练和运动比赛,学生可以得到胜负、成败、荣辱、争让等各种情感体验,胜者信心得以增强,获得实现目标的经验,负者则可以从中探索失败的原因、从而达到心理承受力的培养,为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提供心理尝试。

3建议

3.1注重教师的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而对体育克服心理障碍方面认识不够,运用也极少。因此必须注重教师这方面能力的实际运用,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设计练习项目并合理安排,制定具体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制定课外体育计划,充分发挥体育的这一功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克服心理障碍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克服;钢琴演奏;心理障碍

钢琴是一门严格的艺术,在漫长的习琴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很多的演奏者在台上的发挥很不稳定,这就需要演奏者有个很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台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演奏过程中,心理阶段的工作和有针对性的心理障碍的训练,是获得良好的演奏效果的保障。

一、解决心理因素的方法

1、增强自信。

阿图尔-鲁宾斯坦曾说:“当我走上舞台,我便是国王”这是至理名言。演奏家就是要用自己的音乐去震撼人们的心灵。我们的自信可以通过很多方面来获得,其中,首先是通过老师和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作为老师在给学生上课布置音乐作品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如果是选择难度过高的乐曲,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会觉得很吃力这样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给学生灌输一个信念“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让学生知道别以为自己有两把刷子就得意忘形,我们要做到精益求精。作为教师在教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作为家长,在孩子练琴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说“孩子,别着急慢慢练在找找感觉”而不是说“你怎么那么笨,上课肯定有没认真听讲”,要多鼓励孩子。

2、集中注意力与增强意志力。

注意力在心理学的概念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散的注意力会使我们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绪,也会使手指失控,导致我们的演奏出现不连贯,情感不到位,从而使演奏的效果大打折扣。当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我们会忽略掉周围的事物,所以,我们在演奏的过程中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乐曲的表达上,慢慢的就会忽略那些不利的因素。演奏者只有将自己的感情注入到音响之中,充满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诠释音乐的过程中,达到“心无旁鹜,只有音乐”的状态,才能演奏出有感染力、有层次感的音乐来,也只有这样的演奏才可能吸引听众,使音乐具有其真正的意义。

3、调整好演奏心态。

在我们上台之前,我们要把内心和自己的身体达到自然放松的状态,我们可以在台下深呼吸或听听录音,要使自己平静下来。我们在台下可以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的目标,但是我们不能把目标定的太高,比如,在台上我要始终保持微笑,在演奏的时候我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演奏上面,这些小小的目标我们达到了就会增加自信。都知道在演奏的过程中会有或多或少的紧张成分,而调整演奏心态就是要我们把这些紧张的成分化为对我们有利的“兴奋”状态。

二、解决技巧的方法

钢琴技术从以前的以手指跑动为主的音阶和琶音,已经发展到现在的双音、八度、和弦、大跳等很多复杂多变的演奏技巧,还要求钢琴演奏的发力部位从指尖开始,成为包括手腕、肘部、手臂、背部、腰部、脚部直至全身整体的综合运动。在演奏过程中,身体的各个部分都要充分调动起来,使之灵敏而协调。而在我们平时的练习中,由于对所演奏作品中的一些技术难点,如颤音、八度和弦快速进行、大跨度的音程跳跃、休止符节奏等等没有十足的把握而多次出现错误,没有完全掌握和克服技术上的难点,上台时总是担心出错,演奏状态无法稳定。

钢琴的弹奏技巧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的练习。技巧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多练和慢练。多练,就是我们在练习一个新的乐曲的时候,遇到难点就要反复的练习,在反复练习的同时也要用耳朵来听辨,用大脑来思考,而不是像个机器一样重复一个动作。这个慢速练习就是说我们在练习的时候,把整个乐曲的节奏速度都放慢,要相信所有问题都是在慢练当中解决的。我们把乐曲的整体速度放慢以后,就是把这个乐曲放大了,我们的速度越慢,那么我们就有更多时间去考虑这个乐句应该怎么去处理会更好。

三、解决临场、环境因素的方法

钢琴演奏肯定不可能就是一个人在现场演奏,在台下有成百上千双眼睛都在注视着你。当你在台上演奏时你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正式演出的场合,演奏者往往都是不熟悉和陌生的,环境和钢琴的改变,空间的变大,和不一样的听众,这些客观的事物都会对演奏者产生心理上的变化。在现场往往会发生让演奏者意想不到的意外,比如,场下手机铃声、手机拍照的声音、灯光的闪烁、灯泡爆炸、小孩的哭声、场下交谈的声音或是在演奏时自己不小心错音、漏音,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演奏者。舞台上的演奏者在舞台上演奏作品时,需要灵敏而迅速的应变能力。这对演奏者是一种考验,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临场发挥的应变能力,集中注意力继续下去。那么,抗干扰有以下几种方法:

1、练琴时,不要总是关上房门,偶尔也要打开门来适应外界的音响,集中思想练下去。

2、在组织小范围的演奏表演时,可以有意的让台下的听众发出意外的咳嗽、关门、移动座椅等声音,而要求台上的演奏者不中断,继续演奏下去。指导者要仔细观察演奏者的表现,并在演奏完后给予评价和鼓励。

3、要求演奏者相互观摩,让他们逐渐习惯人前弹奏,并在课堂上相互学习。

4、鼓励演奏者多上台演出,在不同的舞台尽情的展示自己。

克服心理障碍范文第3篇

一 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消极心理表现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性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困惑”、“曲解”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很多学生期望老师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直接告诉他们本课的重难点和关键;在讲解解题方法时,期望老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模仿硬套。长此以往,钻研精神受压抑,创造潜能被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而依赖心理却不断增强。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有的学生急于取得好成绩,导致心情急躁,很多学生交了作业或考卷后,经常说:“老师,我题目看错了;有一个条件忽略了。”等等。

3.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惯性,虽然这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但另一方面它却使学生形成思维上的定势,影响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交流仅是对答案,很少有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进行探究。教师方面,也存在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探索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只看“结论”评分。长此下去,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导致其智慧得不到启迪,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 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方法

1.联系实际、体验数学的价值

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置于生活情境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穿衣、饮食、照相等都是生活现象,这些素材比枯燥的数字要亲切的多。数学来源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把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有,学习数学有用途,这样不但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能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2.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数学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需要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情感直接感染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心理专家认为,没有师生间融洽的情感,任何教育教学都注定失败。而亲近的师生关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热情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注意要不讽刺挖苦学生,而要使其感受到教师的诚心和爱心,从而视老师为可信赖的朋友。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所教的课产生兴趣,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动,由怕学、厌学转化为愿学、乐学。

3.重视数学思维形成过程

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三种思维:数学家的思维、数学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师应加工教材,把数学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构建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不断提问——反馈——反思——概括,获得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在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时,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必将获得发展。无论口头的还是书面的交流,学生首先面临向他人清晰而有信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挑战,这就需要他们预先组织自己的思维。这实际上是对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深入理解,使自己的思维和方法得到详细的检查、提炼和完善;学生也可从其他同学的解题过程中学到新颖的思维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双重效应,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4.重视引导作用

首先要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引导,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与家长联系,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同时要借助榜样的力量,在教学中适度介绍国内外著名数学家,更要引导学生向身边的优秀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对于学困生和尖子生,要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并给他们加油鼓劲,同时加强数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等的指导。

克服心理障碍范文第4篇

后进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以下表现:

一是大多数后进生在心理上都存在较强的自卑感。在老师的眼里,后进生是“劣质学生”,没有受到批评已经不错了,更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关爱;在同学的眼里,后进生是“怀学生”,同学怕惹来麻烦,对后进生是敬而远之,后进生一般都是形单影只,孤苦伶仃,内心充满自卑,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生活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

二是后进生往往缺乏自信心,对周围的人缺乏信任感。在家长眼里,因为他在学校表现差,学习差,经常被老师告状,家长感觉脸上无光,也对他失去信心,经常受到指责,甚至招来打骂。所以久而久之,产生了逆反心理,导致他们拒绝学校与教师的一切正确教育,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三是后进生在行为上表现为学习不认真,生活态度消极。后进生一般都存在着学习不认真,不遵守纪律,对自己放任自流的现象。

针对以上表现,我采取了一下方法:

一、多鼓励支持孩子,重塑孩子的自信心

面对后进生,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避免用“老眼光”看他们,克服“刻板效应”。即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一分为二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尊重、信任而健康地成长起来。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尊重、信任而健康地成长起来,要试着给每一位学生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上的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气氛,给予他们更多的真挚鼓励和赞扬,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启发性地回答,并提供极有帮助的知识材料;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从言语上亲近孩子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父母对他的教育是不成功的,导致他学习跟不上,纪律松散,在班上是一个后进生。父母对他的打骂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老师的批评也不过是耳边风。这个孩子的情况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主动和他交朋友谈天,经常站在他的立场上来分析问题来理解他,补偿他所缺少的东西。渐渐的,孩子向我敞开开了他的内心世界,使我又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于是我在作文评语中写到:“别人说你是没有自尊心的学生,要我说你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你用你的眼睛来看世界,用你幼小的心去评价好、坏、美、丑,你比谁都分得清。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你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由很多优点,比如你特别喜爱体育,爱好篮球运动,在体育课上你很活泼。如果你对学习也像打篮球一样,你会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老师注视着你的进步!” 后来我还尝试让他当体育委员,结果这名学生自担任学习委员以来,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常常把自觉的行为同好学生拍在一起,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三、从行为方式上亲近孩子

克服心理障碍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数学学困生 心理障碍 学习兴趣 自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所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正视学困生,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而学困生在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弱点,主要集中在心理方面。我依据个人的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就其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一、数学学困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囿于陈旧的学习方法,导致低效。

笛卡尔曾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初中学生,年龄尚小,多数不注意掌握“预习是准备,听课是关键,作业是消化巩固,复习是提高升华”的科学学习方法。思考问题常表面化,不注重知识的理解发散,死记硬背,造成条件稍一变化,便束手无策。在遇到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形成网络,松散零乱,虽有“头悬梁,锥刺股”之志,但仍致学困。

(二)背负过重的心理负担,导致畏学。

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努力,对平时所学数学知识“视而不见”或“听而不闻”,考试屡考屡败,自感积重难返,从而形成严重的挫折心理,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划入“另册”,自卑感沉重,自尊心和自信心扭曲,日复一日,渐渐形成了“学习即痛苦”的消极情绪和畏惧数学的心理。

(三)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导致厌学。

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指出:“学习的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数学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作业错误多,考试失败多,屡屡的错误和失败使他们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总觉得自己像爱因斯坦所讲的那样:像一头野兽被人用鞭子强迫吃食,灵性、悟性被深深压抑着。于是上课无精打采,课后抄袭作业,进而导致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学习冷漠而厌倦,最终放弃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克服学困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需要是个性的积极源泉,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理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迫切需要,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源动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施分层次教学,并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一)克服学困生低效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学困生也具有“十年不窥园”的苦学精神,但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不理想。究其实际,他们缺乏科学的数学学习的方法。而“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做题。预习时找疑难,听课时抓关键,重要题目变式练”,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会学”。

1.导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缺乏一个宽阔的知识背景。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阅读,通过阅读去塑造丰富的知识背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我首先从培养学生读课本的良好习惯入手,使学生由“愿读”到“乐读”,由“读会”到“会读”。有阅读教材能力的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比缺乏这种能力时的学习质量要好得多。

2.导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困生仍蕴藏着好奇心强、敢于发言的学习动力。我在课堂教学中,打破“师问生答”的惯例,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管问题何等荒谬愚蠢,我都给予肯定鼓励。记得学习因式分解时,在学生预习后,有一位学生提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式分解?”引起了哄堂大笑。而我却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知识结构角度展开讨论,最后学生一致认为这个“问题”提得有必要。在这种宽松和谐热烈自由的氛围里,学生的意识得到充分张扬,不同意见构想相互感染,彼此启发,形成“脑力激荡”,进而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3.导练。

练习,既是对知识的消化巩固,又是对知识的查漏补缺,更是对知识的挖掘延伸。练习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审题要仔细。审题是解题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因为在计算中,运算方法、运算技巧再熟练、再灵活,如不正确审题,方向出错,就会南辕北辙,犯根本性的错误。我引导学生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练习,例如:学习教材例题:“已知: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我启发学生:

(1)例题中的四边形有无特殊性?

(2)若改为特殊四边形,结论又有何变化?

于是,学生得到了下面的题组:

(1)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或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有何性质,猜想并证明。

(2)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或相等、或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有何性质,猜想并证明。

由此我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推理,达到精练多得,融会贯通。

(二)克服学困生的厌学心态。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浓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最有效地启动人的各种器官,增强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改变数学枯燥乏味的现象,促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三个飞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好学”。为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精选一些能激发兴趣的材料,如讲整数性质时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将勾股定理时介绍费尔玛大定理,讲圆周率时讲一讲祖冲之等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最新数学发展动态常识,数学在现代高科技中的应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数学趣味小知识,构建简单的数学模型,等等,唤起学困生的求知欲。

2.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重树学生学习信心。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期望值越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越足。我对学生总是抱有期待心理,充满希望,并注重情感投入,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对教师的人格向心力,渐渐地转化为对我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实施分层教学,强化学习成功体验。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各种学习环境,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让他们“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从而获得学习成功体验。例如:在讲授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习题:(1)x2=9;(2)(x-2)2=4;(3)x2+2x+1=5;(4)x2-6x-8=0;(5)x2+2x+2=0;(6)2x2-3x-1=0;(7)0.25x2-3x=0.3;(8)ax2+bx+c=0(a≠0)。这样通过精设一些台阶式的数学习题,让学困生练习,一步步引导,由开始的低层次递增到比较高的层次,既给他们成功的体验,又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学无止境,从而克服厌学心态,养成不断探索的决心和毅力。

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教师把好学困生的脉,对症下药,有效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定能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走出学困,从而圆满完成新时期数学教育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于源溟等.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艺术.科学普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