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文爱情故事

英文爱情故事

英文爱情故事

英文爱情故事范文第1篇

第一、《雏菊》运用得当,带入感极强的镜头运用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无论在导演向我们介绍杀手偷窥女主人公慧英时用的主观镜头,杀手因为慧英爱上警察郑宇时的感情变化用的推镜头,还是导演想在杀手殴打郑宇时营造危机感气氛而用的手持镜头等等都无一例外的向我们展现出导演运用镜头时的娴熟和他对待镜头细节的作用认真的态度。

第二、影片中色彩的运用也非常精彩。片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在男、女主人公的回忆时,色调呈昏暗,但在昏暗中导演又巧妙的渗入了人物的不同情感,在慧英向郑宇讲述画中的故事时,回忆的色调较为明亮,虽然她误认郑宇是送菊人,但是回忆较为明亮的色调则告诉我们她见到送菊人的兴奋、激动之情。而在慧英对杀手的真正身份起疑心儿回忆他们在一起时的色调和慧英被杀后,杀手回忆慧英时色调则变得极其灰暗,前者是慧英对杀手的情感改变,而后者则是慧英的死对杀手的打击之大,除此之外,影片在介绍人物背景和人物关系变化时色调的转变起了暗示作用,影片开头向观众介绍男主人公的身份――杀手时,画面呈现的是昏暗、低沉的色彩,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压抑、恐怖的气氛,而当杀手遇见女主人公慧英时,色调由冷变暖的明星变换则暗示了观众杀手对慧英的好感。片中慧英的性格变化通过色调的变换也展现的淋漓尽致:拍摄慧英绘画时的模样、爷爷给她拍照等画面一直是暖色调,明亮的一切使我们看到开朗快乐的慧英,也使我们明白了杀手喜欢她的原因。在慧英爱上郑宇后却被毒贩开枪击中颈部而失声,郑宇又离她而去的种种打击下,明亮的画面一点点变得灰暗,压抑的环境中失去笑容的慧英尽显消沉的悲伤,视觉上不一样的色调感知带来的暗示使我们随着慧英的悲伤而悲伤,而最后慧英被枪击中,杀手抱着她痛苦时,画面的色彩几近黑白,一方面营造出警察和杀手组织找杀手时危机感凝重的气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我们慧英的死亡和他们不能重新开始的爱情。导演巧妙的变换色调使观众的感情也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而变化,看似微妙的改变却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也是影片最精彩的方面――导演绝妙的叙事手法。首先,导演运用声画同步向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人物以及雏菊,简明的告诉观众影片所讲述的主体因素,然后以闪黑转场进入故事。通片一杀手、慧英和郑宇三人的视角为小线索讲述了同一事件在三人眼中不同的看法和情感的三个故事,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然后以雏菊为大线索将三个故事紧密串联,运用一系列的蒙太奇手法:比如慧英的画随着故事发展,镜头由放大画中的雏菊田到进入真实的雏菊田讲述当时故事,再由真实的雏菊田回到画中的雏菊田,如此淡入淡出的剪辑手法产生了极大的带入感,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在真实的雏菊田中随慧英的欢乐而心情舒畅,又在回到现实后慧英误认郑宇是送菊人而对他产生的情感而叹息、痛苦。黑色郁金香在纯洁明亮的雏丛中突兀出现的画面在杀手和慧英相处时多次重复出现,一方面是暗示杀手和女孩的爱情不能圆满剧终,另一方面郁金香的黑色与大片雏丛的明亮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暗示我们杀手和慧英身份的差距之大和他们格格不入的性格,视觉上强烈的冲击使我们感受到爱情的无奈与悲伤。雏菊和望远镜在开片的重复出现,望远镜暗示杀手在偷窥慧英与雏菊的花语――暗恋,结合在一起巧妙的向我们展现了杀手对慧英的情感,也为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最后解开故事真相巧妙的为故事中设下的悬念一一解答,慧英的画上被鲜血染红,杀手从组织大楼中受伤出来,黑白回忆中唯一带有色彩的慧英的脸,直到最后杀手举起雏菊对向天空有黑白变为现实的色彩等一系列画面连贯将故事推入结局。让我们在杀手与慧英坎坷、悲伤的爱情故事中心痛忧伤的同时也向我们表达了导演对爱情、对杀手的看法:真爱永不湮灭,不是所有的杀手都是坏人,杀手也有真爱。

有些相似的影片由吕克・贝松导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导演通过巧妙的镜头运用和绝妙的叙事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身为杀手的男主莱昂是如何的“不太冷”和杀手大叔与叛逆小萝莉间的爱,让我们更深一步了解到“杀手”这个职业,两部影片都向我们展示出不同于“杀手”一词的概念,让我们看到杀手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们强大冷酷的外表下怀有一颗对美好事物和爱的向往的燕妮之心,拓宽了观众的视角,极大增加了影片观赏性。

英文爱情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梁祝》故事;徐克电影;经典重述;现代阐释

 梁祝传说在我国产生于东晋(约374—379年),至清末完全成型。在其诞生后的1 600余年里,被一代又一代的民众口耳相传。无论就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它充分反映了五千年来人们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对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美好憧憬以及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悲凉反抗。

一千余年来,梁祝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都被人们作为反抗封建制度、追求自由爱情的范本传唱歌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说中一些具有虚假、禁锢性质的成分渐渐不再符合现代人的意识与观念,梁祝故事也因此被人们一再重述和改写。1994年,香港“鬼才”导演徐克取材于古典传说,在此基础上重新翻拍了电影《梁祝》。影片最值得称道的是徐克既保存了张扬着坚忍深情和自由的中国古典爱情理想,又对传说进行了思想内容上的翻新改造,去除了传说中较为虚假保守的内容而代之以更为生活化、更为真实的改写,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情怀。下面笔者就从影片的人物、情节、细节、主题四个方面来解读徐克版《梁祝》对民间传说的现代重述。

一、人物的重塑——现代化的演绎

电影《梁祝》对传说人物的重塑首先表现为对祝英台这个传统意义上大家闺秀形象的解构,影片开头,徐克将祝英台的开场定格为——祝家的深闺大院里,一个整天玩乐,散发着青的祝家小姐。她让丫环代做功课,而自己却攀上屋顶痴看彩蝶飞舞。而她之所以会去书院读书也是父母为高攀上大户马家而增添的嫁妆筹码。这与原传说中所描述的英台“自幼随兄习诗文,恨家无良师”大相径庭。影片用近乎夸张的轻松手法彻底颠覆解构了祝英台在原故事中勤学端庄的大家闺秀形象,为观众们呈现出了一个天然去雕饰、未经礼教打磨的率真女孩儿。贪玩、开朗、爱幻想的祝英台形象一下子拉近了传说与现实的距离,这样的祝英台无疑比传说更符合一个青春少女的性格特点,也更吻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更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心理的共鸣。而这样的性格塑造也为日后英台勇敢追求自己爱情的行为埋下伏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为合理和真实。

而原故事中那个“牛皮灯笼——怎么点都不明”的典型书呆子形象梁山伯在影片中也被改造颠覆。虽然仍是憨厚单纯痴情,但不再迂腐呆板。他幽默开朗,聪慧敏感,血肉丰满。书库里,他会和英台打闹;敲上课钟时,会挤眉弄眼扮鬼脸;考试时,会机智地帮英台作弊;课堂上,讲义气地为英台背黑锅;蹴鞠场上,龙腾虎跃充满活力;无意中捡到英台的巾围,结合以往种种,便能猜出英台是个女孩;给英台描眉化妆,会情愫萌动、不能自禁。这样的一个充满真实感的少年形象,对现代人来说无疑比原传说中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形象更为亲切可感。他出身寒门,却不甘沉于下僚;他正直忠厚,又不乏少年的敏感多情。他普通而可爱,就像我们身边的少年一样。电影《梁祝》对传统梁山伯形象的颠覆与改造,不仅是一种现代化的演绎,也是一曲对真实人性的礼赞。

二、情节的改写——真实人性的还原

在故事情节方面,影片对传统改动最大的有两方面:一是对梁祝情感做了明朗化处理,使二人的感情由祝的一厢情愿、梁的毫不知情转变为二人的心心相印;二是对梁祝反抗力度的加强和反抗精神的颂扬。

我们先来看第一方面。在民间传说中梁山伯在与祝英台同食同眠的三年间对祝的女性身份毫无察觉,甚至在相送途中英台的百般暗示下都无法领悟,对英台只有兄弟之谊而绝无男女之爱。这样的情节以一个真实的视角来看是绝对说不通的,两人情投意合又正值青春年少,应都有着对异性亲慕的本能。只能说这是在长期礼教禁锢下口头艺人自保保人,对梁祝形象的理想化,人为地给它涂上了道学气。

英文爱情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韩国爱情片 温情 忧伤

《雏菊》,带着淡淡的清香,于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在内地各影院绽放,不起眼的花儿,不起眼的片名,却赢得了观众的如潮好评。影片虽由香港动作片导演刘伟强执导,但并不带有他《无间道》、《头文字D》等的枪战暴力特点,而是依然具有韩国电影典型的唯美、感伤的特征,是一部地道的韩国爱情文艺片。

一、以含蓄的方式表现温馨唯美的爱情

韩国爱情片一直都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观众能够在影片中寻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借影片寄予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纯粹的情感能让处于喧嚣中的人们拂去尘埃,体验生命中情感的至善至美。同时韩国爱情片一般都非常含蓄内敛,弥漫于整部影片的是淡淡的浪漫的氛围。

在《雏菊》中,慧英与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就是在这种浪漫的氛围中以不动声色的方式展开。朴义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但由于自己杀手的身份,他选择了默默地关注她。他的爱就像雏菊一样,淡淡的,但让你一直都感受到那种持久的清香,偷偷地搭起一座木桥、每天送一盆她喜欢的雏菊、为了让爱人幸福快乐,毅然放弃暗杀刑警的任务,这种爱情如此深沉和崇高,让观众不禁对影片设置的这个代表邪恶的杀手产生了心理认同、刑警郑宇对慧英的爱也同样含蓄而深沉,他不经意间爱上她,出于保护她的意图,不敢对她有太多的深情举动。当得知慧英身边有了另外一个人,他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地承受。

影片淡淡的风格还表现在,它没有人物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作为对立身份和情敌身份的杀手与刑警,无疑是矛盾冲突最激烈的两方?但是他们第一次出现在同一场景中时,影片并没有依照观众的习惯性思维来表现矛盾冲突,而是作了很含蓄化的表达、画面被分割成三块,门外是慧英的失语与郑宇的无语状态,屋内是朴义同样悲痛无语的表情,这种将情绪内敛化的处理比起激烈的矛盾冲突更让人感受到沉重与叹息。即使是作为影片戏剧冲突高潮的两个男人之间对决的戏也出奇平静,没有你争我夺式的拼死打斗,没有枪口相对的场面,而是内心激战之后的平静。

二、有新意的三角恋故事

三角恋在爱情片中是个很普遍的话题?仿佛只有这样设置,才能在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中体现爱情的曲折动人和缠绵悱恻。但是《雏菊》却将通俗的故事讲出了新意。

1.命运捉弄/阴差阳错地巧合

两个男人与同一个女人的情感故事,开始于事件的巧合。其实杀手才是慧英一直找寻的那个人,他对她的爱以深沉的、不惊动她的方式默默地表达出来。而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慧英因为巧合地看见刑警带来的一盆雏菊而错将刑警当作了他.阴差阳错,故事得以继续展开、而这一切在影片开始时就已经有所暗示,慧英的独白“不相信就在那一瞬间,会出现我的初恋”,而事实上就在那天,就在躲雨的那个屋檐下,故事的三个主人公都出现了,近在咫尺却不知,开始和结局都已写好,这就更加印证了命运说。

2.雏菊――心中的爱

朴义一直将对慧英的爱深藏在雏菊的泥土里,默默地为主付出,一束雏菊、一封夹带着雏粉的信,而慧英也因为雏菊和雏粉对这个熟悉的陌生人产生了依恋。慧英与郑宇的恋情也是因为郑宇无意中送的一盆雏菊而开始,三个人的情感纠葛就围绕着那盆盆雏菊展开、影片结尾,慧英用身躯挡住了射向朴义的子弹,鲜血溅落在最初慧英送给朴义的那张满山坡开遍雏菊的小油画上。雏菊,心中的爱,注定了是无法言表的爱,它含蓄、深沉,使得三角恋不像其他三角恋那样充满戏剧化的矛盾冲突,也最终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3.凄美忧伤的故事结局

韩国爱情片一直以浪漫温馨唯美而出名。但《雏菊》却最终给观众留下了凄美和忧伤的结局。正如导演刘伟强所说,“这是一段迷离的恋情。里面三个人的情感就是那种想爱不能爱,没有结果的爱-这是一个伤感凄迷的爱情故事,”(1)刑警恋人郑宇“执行公务殉职”,深爱他的慧英难以接觅当慧英终于明白爱的时候,为时已晚;当心爱的人在怀中渐渐沉睡,当缓慢的哀伤的音乐响起时,故事的凄美气氛被渲染到极致。观众也如朴义一样,久久沉浸在其中而不能自拔:

三、复调式叙事

《雏菊》在叙事上采用了以三位主人公的不同视角来讲述故事的方式,三角恋故事因自我讲述被分成独立平行又相互交错的三个部分,这种叙事结构可称作“复调式叙事”。“复调”本是一个音乐术语,最早由巴赫金用来形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多人物中心、多角度的、非全知全能式的叙事特征、众多主人公对其人物命运进行分别叙述,由某种统一的因素联结成一个共同的事件,通过多侧面的叙述可以避免全知全能的假定性,也使事件真实性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复调式叙事是现代小说叙事的常见形式,后来在电影中也借用了过来,著名的例子如黑泽明的《罗生门》,从大盗、樵夫、僧人、妻子几个角度叙述同一个凶杀事件,通过人物各自的叙述来逐步逼近事实真相。《雏菊》采用三个人各自讲述的方式,慢慢地,犹如抽丝剥茧,逐渐将整个爱情故事的真相完整地层示在观众面前。这种手法既增加了影片的悬念,也改变了以往韩国爱情片过于缓慢的节奏感,更使得该片有关“缘分”与“命运”的主题得到突出的展现,是又一个“爱有天意”的故事,

英文爱情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疆蒙古族文学;传承与发展;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随着时代的变迁,爱国主义的内涵也在逐渐变化,还应包含为祖国繁荣、富强、独立献身的伟大精神。具体内涵概括来讲,有民族自信力、抵御外辱、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建设祖国等内容。不同的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或者换句话说,不同民族爱国主义的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

蒙古族文学中爱国主义优秀文化的最初基调是讴歌新生活,赞颂伟大的党

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爱国主义精神都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主题。新疆解放之初,蒙古族作家们发表了符合当时党的文艺方针、人民心声的以叙事诗为主的诗歌以及民间祝词、赞词、谚语、格言、歌词等作品,主要是表达对各族人民带来自由、幸福生活的共产党和的感激之情;歌颂伟大胜利,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赞美富饶美丽的祖国山河;讴歌社会主义社会;歌唱家乡的新变化;描绘草原新生活和蒙古族人民新的精神面貌;号召人民珍惜新时代建设新家园;揭露牧主剥削人民的罪行;怒斥旧社会黑暗本质等内容的作品。

浩・巴岱怀着对祖国诚挚的爱写出的文字,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他的爱国情怀、赤子之心随处可见,他在小说《昵美尔山风云》中描写老爷根登巴音的二子乔龙拒绝父亲最后的嘱托时,就说过这样的话:“您不是再三表示过,要服从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吗?咱们可不能忘记,是穷人的血汗把我们养大的。”这样的话,是年轻一辈对老一辈权威的挑战,也是对他们顽固与腐朽彻底的反抗,同时,也是借乔龙之口,表达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热爱,更是代表一种新的年轻的思想发出的声音,他们对国家和社会都有一份自己的理解,相信的是看得见的东西,而不是走向末路的谎言。还有小说中莫尔根在包勒德和齐布嘎婚礼上说的一段:“旧社会,我们草原虽强大,穷人却连搭蒙古包的地方都没有一块,连肚子也填不饱,要背井离乡到处流浪,如今在党和的领导下,穷人才当了草原的家……”新与旧的对比,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来自普通民众的说法,更为真实地表达出牧民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他们犹如新生的婴儿,需要国家的关注与疼爱,对国家也有着热切的盼望和美好的幻想,他们相信在强有力的政权体制下,他们的未来一定充满希望,这种孩子般的依赖,使他们对伟大的祖国产生了深沉的爱恋。在《“傻瓜”贡且》的故事里,也有相似的情感表达,小说中,小伙子贡且运用智慧和力量,不畏艰险与反动派进行顽强的斗争,而这种勇气的来源,是对人民和国家的热爱,他想让牧民们远离苦难的折磨,想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和富饶。

在诗歌中,浩・巴岱的这种爱表达得更为强烈,《在喜庆的日子里》说:“论起过去与现在,歌颂今天的幸福生活,过去的社会多黑暗,现在的生活多幸福。”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家乡的变化,富饶的生活,对现在的满足,强烈的反差使作者对祖国的感谢溢于言表,在《开都河颂》中,作者也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爱恋和不舍,他这样写道:“即使走遍天涯海角,怎能把故乡的河水忘记!即使经历千秋万代,怎能把自己的故土遗弃!”对故土的爱已经到了刻骨铭心的地步,对伟大祖国的爱也就不言而喻了,这种感情在《迎接牛年》中就更明显了,“人民安居乐业,前途光明远大,国家繁荣富强,气象万千更胜一年”,是对祖国母亲更为诚挚的祝福。

在新疆大量优秀的各民族的文学作品中,普遍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它们的这种想象和情感在新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否定了旧文化价值规范,同时,也为新文化的价值规范体系增添了新的思想、新的情感形式以及更加丰富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新疆文学的小说创作中,对新时期的英雄人物的塑造,诗歌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讴歌,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使文化大系统更为多姿多彩,更加充实、丰富。

英雄精神是蒙古族文学的基本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基本的体现

这与北方游牧民族中普遍流行的英雄崇拜有直接关系。不论是蒙古人原始信奉的萨满教中的保护神,还是歌颂英雄的蒙古民间文学,以及蒙古人民对成吉思汗的顶礼膜拜,都不难发现英雄崇拜的盛行,更不难发现英雄精神的影响之大。

研究蒙古族文学,英雄史诗是不容忽视的,不管是长篇还是中篇英雄史诗,都刻画了一些虽名字不同但却有着相同历史责任与使命的英雄,他们的责任与使命就是用自己的英勇顽强同敌人战斗来誓死保卫自己的家乡与亲人。

当时社会以个人主义为文化价值的一部分,这种文化价值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对个人的能力和勇猛有一种强调的意味。而在蒙古族的英雄史诗中,刻画了不少这样的英雄,体现着当时的文化价值。作为一名英雄人物,是个有地位的人,要能通过竞技的测验,这是对其是不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英雄的基本评判标准,也是普通男子成婚的必修课――考婚(各种技能竞赛)。这或许是遗存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成人仪式。在上述考验的基础上,英雄们还要独自承担起保卫国土亲人的重任,借助于各方面的力量独自同敌人作战,最后取得胜利。

在新时期的蒙古族文学中,英雄“不再是孤立的、个人化的,而是时代的、社会的新英雄”,英雄“从神坛走向民间、大众,成为百姓中的一员”。长篇历史小说《奔腾的开都河》是继《命运》后浩・巴岱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揭露了反动派用反革命武装镇压革命力量,欺骗和拉拢民族上层人物,企图分裂革命队伍的反动本质。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热情地歌颂了土尔扈特蒙古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作者在作品中采用了生动的民族语言,记录了这场斗争的真实过程。作品展示了革命队伍中不同阶层人士对革命的不同态度和立场,充分证明了广大牧民群众是革命胜利的基础和决定力量这一真理。可以说这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作品中塑造的一些英雄典型形象,身上具备了社会公有的文化价值,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于一身,同时集真、善、美于一身。这些典型形象具有文学教育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成为社会行动范式,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嘎・贡巴在他的系列中篇小说《边防哨所》和《拜格孜吐山的雄鹰》里成功地塑造了达答、阿拉西加布等察哈尔蒙古部落的英雄形象,他们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不屈不挠地与沙俄侵略者进行血战,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概。长篇小说《小溪》以三区革命为背景,以额尔德尼领导的蒙古骑兵团战斗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居住在博尔塔拉一带的察哈尔蒙古人民悲欢离合、流血牺牲、不屈战斗的感人故事。故事之复杂,人物之多,在新疆蒙古文学史上是空前的。

蒙古族文学爱国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家乡之爱

祖国是十分广大的,而每个人只是生活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里,人们对祖国养育之恩的体验,也总是首先体现在故乡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然后进一步上升为祖国养育之恩。从普遍意义上来看,一定的文化条件是文学作品产生的先天土壤,因此展示文化现象的文学作品,必须在作家具备一定的情感、理想、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作品创作工具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由此可见,文化是文学作品的助推器,文化的演变直接助推文学作品的演变与发展。

早期的蒙古族文学的代表作有策・乌力扎巴图的《祖国――金色的摇篮》、《新时代的妇女儿童》,额・刊载的《我们的太阳》,玛・陶浩图和的《我们的北京》等诗歌,以赞美共产党、,歌颂祖国、家乡、社会主义社会和揭露、抨击黑暗社会为主旋律,这些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食粮,满足了他们渴望知识的需求,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斗志昂扬,勉励他们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以饱满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建设祖国的未来。

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尼・索苏尔先后发表了《好马・好汉・哥哥》、《蒙古人及其酒和歌》、《有一种声音总使我疼痛》等散文,主要是对故乡之爱。作者在“游走”家乡的“文化群落”、在9000多字的散文里,以动态的笔触――似乎带着读者一起骑着马,漫游在作者怀念故乡的思绪中,明写对过世哥哥的追忆、对兄弟深厚感情的回忆,暗写作者在都市生活中难以排解的个体孤独、人性思索;明写哥哥对牧马的热爱、对草原的热爱、对游牧生活的热爱,暗写作者内心深处埋藏着的对给予生命和爱的亲人及家乡的愧疚,对浸润在血液里的游牧文化的难舍难弃;明写哥哥作为一个优秀牧民对牧马的依恋和赞美,暗写作者对都市纷繁、浮躁的厌倦和对自由快乐的精神解脱的向往;明写作者寻找家中丢失的马,暗写作者捡拾心中失落的情。

另一位作家特・那木吉拉写有《春的思索实话实说》、《牧民话》、《希望・花・坟墓》、《留恋戈壁的诗》等长短诗200余首。他的诗歌在蒙古族读者中颇有影响。诗作大多是描写戈壁小村的风土人情,显示作者对家乡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作品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实简练、表现手法和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作者就像一个流浪的孩子,突然有一天,有人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他诚惶诚恐地抬头,才发现世间还有这样的去处,于是他紧随而行,并且矢志不渝,恰巧的相遇,成了维系一生的信仰,那个人就是我们的党,而那个家就是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他用一生的时间去感谢这样的一个归属,一片赤子之心,让人为之动容。

但是,仅有故乡之爱,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如果把自己的思想仅仅局限在“故乡之爱”,而不爱祖国,就是狭隘的。要把“故乡之爱”上升为爱国主义,就必须把对故乡的热爱扩大到对整个的祖国之爱。

新疆各民族共同形成的边疆文化,尽管尚处于一种“弱势者”的文化状态,面对外来的“文化霸权”的强势渗透,有时会表现出无所适从或盲目跟风,面对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新疆各民族共同形成的边疆文化,并没有进入“主旋律”。因此,在采摘能够引以自豪的所谓“文化资本”,比如有关狩猎、语言、建筑、音乐、沙漠、戈壁的知识,有关屯垦戍边、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这些初步构成了新疆人共同的生态观念、行为模式和道德范式,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各民族文化都要勇敢面对世界“大文化”的挑战,敢于面对冲突,积极反思,弘扬优秀传统,增加文化的新鲜血液。

综观新疆蒙古族文学,无论是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还是一个作家的各类作品,大多都包含有英雄题材,他们歌颂英雄、怀念英雄、崇尚英雄,这种英雄情怀,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变成了集体的地域观念,特别重视乡音、重视故土、重视历史遗留物,沉浸在“英雄”过去的恢弘时代。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大众文化的迅猛冲击,受到了文化量变和历史量变的冲击。如果说“文化”是一种习惯,是一个积极的过程,是从传统文化的内部发展出来,是以社会记忆的形式积累下来的集体知识,那么,面对开放性强劲的后现代文化思潮,积极行动起来,挖掘和传承优秀文化精神,使“英雄”永远光照世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文为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批准号:10YJA751002)的子课题《新疆蒙古族文学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的前期成果]

英文爱情故事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探讨希腊神话文学性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在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神话是关于神及神奇的故事,是远古人类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和社会所作的拟人化的叙述和想象,是对于事物的起源、远古生物与神们的行为,以及他们和人类的关系的生动的叙述和记录。希腊神话则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古希腊人关于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总汇,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希腊神话。表现出了难以估量的艺术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恒久地照耀在文学的星空。浸洗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心灵。 

    一、希腊神话的文学性特征 

    希腊神话作为一种初始性文学,有着独具的艺术魅力,在艺术表现、故事情节和审美特征都具有后世文学所无法模仿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就是希腊艺术的题材。” 

    1、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希腊神话聚集了很多的浪漫主义元素,比如在奥林帕斯神系中,这些神的形象个性鲜明,甚至具有与人一样的爱、恨、情、愁的七情六欲。他们充满着善良友好,也充满着仇恨、容忍和斗争,这些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人间生活的共性。神话中所运用的夸张、想象、浪漫的艺术手法,将每个神都描绘成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人的形象。宙斯是个残暴和花心的形象:普罗米修斯是个反对专制、坚强不屈为人类谋幸福的勇士:赫拉外表端庄但是充满嫉妒心;阿伽门农勇猛十足但是刚愎自用;雅典娜则是个美丽且有智慧的英雄美女。希腊神话中的神和其他比较发达的宗教中的神不同,他们和世俗生活很接近。希腊神话里的神很像氏族中的贵族,他们爱享乐,很任性,嫉妒心、虚荣心和复仇心都很强,好争权夺利,甚至贪图美色。 

    2、富于哲理的故事情节 

    在故事情节上。希腊神话既富于哲理又十分的唯美。这些故事包括了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天上的改朝换代和神的日常活动甚至情感和伦理故事。有的故事充满了仇恨和暴力,有的故事充满了正直和善良,有的故事则充满了忍耐和退让,这些故事情节生动鲜明,委婉曲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众神的巨大情感体验转变成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 

    3、和谐统一的审美特征 

    在审美特征上,希腊人对美有着极大的热情,以美为重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热爱生活、追求艺术的美学观在神话文学中表露无疑。可以说,希腊神话兼具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世俗与神圣、感性与理性、幻想与现实的统一所实现的和谐之美。希腊神话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众神混乱、恐怖、凶暴、邪恶的一面,也展示了自然界庄严美妙的一面。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希腊人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也因此而具备着独具一格的中和之美,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境界,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值得珍视的遗产。

    二、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西方人“言必称希腊”,西方文化的摇篮是希腊的文化,而希腊文化的摇篮就是希腊神话。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希腊神话绚丽古朴纯美的艺术风格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尤其是欧洲文学发展的基础,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为英美文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也是欧洲文学的发展的根基之一,希腊神话中故事不断出现在后来的荷马史诗及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及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中世纪诗人但丁、近代的欧洲的大批着名作家的作品中;赫西奥德的《神谱》是以长诗的形式系统叙述希腊神话的最初尝试;诗人品达罗斯等人和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叙述了神话故事。亚历山大里亚时代以后出现了一批编写和叙述神话的作家,产生了研究民间创作的兴趣。在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伟人的论着中也经常看到希腊神话的影子。 

    2、为英美文学家提供独特的思维方式 

    希腊神话所崇拜的、所赞美的,不是无所不能、严以律己的万能者,而是各具个性的众神,希腊神话创造出来的神或英雄形象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比如尤利乌斯潜入特洛伊军营杀死色雷斯国王瑞索斯,他使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重新和好。尤其是后来献计木马,使希腊联军取得了特洛伊战争的胜利,在故事中,他的每一个重要行为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希腊神话这种注重个性的写作手法深深的影响到英美文学的风格。欧洲文学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和人性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等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注重个人情感的渲泄。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它们的源头。 

    3、为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丰富的故事来源 

    希腊神话中的人本精神,以动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讴歌爱情、称颂善与恶的斗争、赞美神奇美丽的大自然。颂扬英雄品质、刻画个人的痛苦与斗争,一直以来吸引了广大读者,发出惊人的力量,令人百读不厌,成为英美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源泉。甚至有很多英美文学家们都纷纷用神话故事为创作题材。 

    三、结语 

    希腊神话是希腊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产物,是因为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形成文字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对于英美文学而言,自文艺复兴以来,希腊神话受到英美文学家的普遍关注,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希腊神话中的神、英雄和典故,不仅如此,希腊神话更影响甚至涤荡了一些作家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培育了他们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从而在作品中得以更奔放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丰富的哲理和曲折的剧情在文学史上划下了绚烂的符号。 

    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学人员。笔者发现学生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时,往往会产生语言和文化障碍。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就需要深刻地了解希腊神话。提高文化素养。因此,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希腊神话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英美语言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敬高,欧洲文化的奥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刘城淮,世界神话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