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举行婚礼仪式

举行婚礼仪式

举行婚礼仪式

举行婚礼仪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古斯鄂温克人;婚俗文化;变迁

通古斯鄂温克人是鄂温克族的三个部落之一,有着独特的婚俗文化,一直以来婚俗文化的最特点就是一夫一妻制和氏族外婚制,氏族外婚制是指严禁在同一氏族内部通婚。这次围绕着“通古斯鄂温克婚俗文化变迁”,2014年在一年的时间里对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的通古斯鄂温克人的婚俗文化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2013年鄂温克苏木的鄂温克族有1685人,占全苏木总人口的64.8%。鄂温克苏木是通古斯鄂温克人聚居的民族乡,是一个颇为典型的鄂温克族民族乡。鄂温克苏木的通古斯鄂温克人过着游牧生活,把传统婚俗文化保留的较好。

一、传统婚俗文化

笔者本人是通古斯鄂温克人,从小参加过很多通古斯鄂温克人的婚礼,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主要参加了四个通古斯鄂温克人的婚礼,并结合实际调研、深入访谈老人们的口述史访谈来展现通古斯鄂温克人的传统婚俗文化。

(一)传统婚俗仪式的程序:①求亲仪式。通古斯鄂温克人是在男女双方登记结婚之后才开始商讨关于举行婚礼的程序及相关礼仪。首先男方要派一个能说会道的媒人到女方家去求亲,通知女方父母,两个孩子已经登记领证。如接下媒人敬的酒,说明这门亲事已定。按习俗一般通过一两次的求亲女方父母才能点头同意,求亲仪式后双方父母择日举行订婚仪式。②订婚仪式。通古斯鄂温克人较重视订婚仪式,女方的亲戚们会参加订婚仪式,按照习俗男方父母不可前去参加订婚仪式。仪式上男方派主婚人(男)和几个亲戚(男)前去参加。男方将礼物献给参加仪式的每一个人。③订婚期。男方父母带礼物来到女方家商讨订结婚的日子婚期的选择上较尊重女方意见。订婚后,男方派的主婚人挨家挨户的邀请人们参加婚礼。④送亲。送亲仪式上女方亲戚们都前去帮忙并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馈赠礼物。男方派一个骑马的迎亲队接新娘,队伍中有新郎、伴郎、嫂子和两个主婚人(男、女)等。女方亲戚站在门口故意不理睬男方的迎亲队,男方主婚人敬完酒后新郎和伴郎才进包里,新郎坐在右边,新娘坐在左边。送亲队伍按顺时针方向绕包三圈。⑤婚礼。新娘和新郎先祭拜祖先神和火神。新娘穿上已婚妇女袍子把八辫梳成两辫,带上头饰“忒比”(银饰),象征已婚。婚礼上还会举行一个抢枕头的娱乐节目。新人在人们围坐的圈中来回走时,人们形容两位新人的美貌和才干。⑥萨黑木吉。又称别宴。婚礼的第二天大家过来品尝新娘熬制的奶茶,新娘父母向新郎父母敬献礼物。年轻人们从鄂温克包顶扔割下的羊耳,玩抢夺游戏。

(二)婚姻形态:通古斯鄂温克人一直以来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和同姓不婚制。通古斯鄂温克人在婚礼上重复问男方的哈拉(姓氏),从这可以看出通古斯鄂温克人对氏族外婚制的重视程度。通古斯鄂温克人传统婚姻形式的最大特点是“逃婚形式”,从这种婚姻形式可以看出鄂温克族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向往,所以当时有的青年男女选择这种婚姻形式来结婚。据老人们回忆,以这种婚姻形式结婚以后可举办婚礼也可不举办婚礼一直生活在一起,新娘因各种原因被退回娘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是大多数通古斯鄂温克人还是比较保守,还是会领完证后才开始举行婚礼。

二、现代婚俗文化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通古斯鄂温克人的传统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游牧生活转向半定居游牧生活,这种转变给传统婚俗文化带来的一定的变化。通过参加四个婚礼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礼仪式的程序:仪式被简化,认亲仪式―订婚仪式―婚礼。①认亲仪式。双方父母穿上民族服装举行简单的认亲仪式。②订婚仪式。通古斯鄂温克人到现在为止,还是较注重订婚仪式,两位新人必须在订婚仪式之前领结婚证。男方将派两位主婚人旧时多为男性,现在无论男女都可以参加。③婚礼。旧时送亲仪式和婚礼都在一天,现在,女方在婚礼前一天举行送亲仪式。送亲仪式与婚礼基本相同,一般都在饭店举行仪式。婚礼当天男方将派迎亲队,队伍人数还是传统的奇数。迎亲的交通工具现多为汽车。新娘新郎台上举行完仪式后向每一位客人敬酒。

(二)婚礼准备和后期习俗的变化:①礼物。旧时人们给新人准备各种各样的木制的箱子、铁箱子、银制的马鞍、床、碗筷等家庭用品,现在人们直接送礼金。婚礼上已经取消向每位客人敬献礼物。婚礼结束以后,双方父母都会依据自家的经济条件赠送牲畜的同时赠送房子或汽车来当陪嫁,这些是两位新人成家立业的物质基础。②婚礼仪式。婚礼现场向双方父母跪拜以示敬意以后向每一位来宾举行敬酒仪式。③交通工具。传统婚礼都是骑马迎亲,现在多用汽车。④双方准备。男方准备婚房多为楼房、平房或毡包,女方购置室内的家具和电器。双方准备传统服饰的同时还要准备西装、婚纱和礼服等服饰。⑤回门。传统婚俗是三天以后必须回门,而如今人们因各种原因不能在婚礼第三天回门的可会利用闲暇时间回门。⑥现代因素。婚礼仪式上邀请鄂温克族或蒙古族主持人主持婚礼,现场邀请乐队和歌手并请专人进行摄像和照相。婚礼上播放两位新人的婚纱照和传统服饰照,客人们等待两新人的同时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照片,这也成为现代婚礼的一大特点。

三、婚俗文化特点

通古斯鄂温克人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中,婚俗文化因基于饮食、服饰和娱乐等传统文化而充分展现着通古斯鄂温克人的独特的风俗和灿烂的文化。参加通古斯鄂温克人的婚礼可以感受民族文化和礼俗的展示,在游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婚俗文化特点。①领证。很多民族的婚礼都是双方婚礼快临近时才会领结婚证,然而通古斯鄂温克人必须在双方领结婚证以后才可以开始谈婚论嫁,这种习俗与旧时的“逃婚”习俗有很大的关联,逃婚习俗时两位新人成为夫妻以后才开始张罗婚礼。②饮食文化。通古斯鄂温克人从事牧业经济所以以肉、乳和面为主食。婚礼上用各式各样的传统饮食来招待来宾,有各种糕点、奶食品和肉食品。各种糕点中被炸的叫“卡布塞”、烤制的叫“列巴”和“卡拉其”。奶食品、“出布”(奶,奶油和面粉制的甜食)和手把肉等传统绿色食品。③服饰文化。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最大的特点,通古斯鄂温克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美观大方的民族服饰,民族服饰充分展现着通古斯鄂温克人的审美观念和风俗习惯。通古斯鄂温克民族服饰已经成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婚礼上,一直保持穿戴民族服饰和头饰的传统,每一位来宾都会穿上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和头饰,婚礼是一种相互比较民族服饰的场所,通古斯鄂温克人专门针对婚礼、那达慕等节日活动会缝制新的民族服饰。民族服饰的样式是按传统样式缝制,这对成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服饰文化有积极保护和传承的作用。④居住。虽然现在人们趋向选择现代城市式婚礼,因为这种婚礼简单而实际。但是很多通古斯鄂温克人还是要回归传统生活即游牧生活。大多数鄂温克人在草地放牧过着半定居游牧的生产生活,随着21世纪初鄂温克苏木中心小学的取消,很多通古斯鄂温克人为了把孩子送到巴彦库仁镇上学,搬到镇上生活。现在聚集在镇上的通古斯鄂温克人较多所以在镇上的饭店举行婚礼的较多。

通古斯鄂温克人作为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婚俗文化,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界的频繁交流的增多而与各民族间相互通婚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也对传统婚俗文化的变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婚姻是人类社会中从一种身份向另一种身份的转变,所以有通过仪式的功能。人们通过举行婚礼在社会中建立一种婚姻关系,对婚姻的责任感和婚姻的维系有很好的约束作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古斯鄂温克人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外界的影响与此同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给只有千余人的通古斯鄂温克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传统婚俗文化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变迁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怎么样传承其优良的传统是值得人们思考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徐占江、格日勒图、杨晔、徐鑫、赵玉霞、谭辅杰主编:《中国莫尔格勒鄂温克人》[M].海拉尔: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3.36.

举行婚礼仪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婚俗仪式传播 维吾尔族

婚姻是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民族认同感、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民族生活价值观,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婚姻是作为社会的文明标志,是社会文化不可忽视的构成部分。婚俗仪式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的反映。婚俗仪式传播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文化的存储器”和“记忆的识别物”。从人类历史整体发展的眼光来看,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特征,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民俗活动、传统文化、都能在婚姻行为和婚俗仪式传播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维吾尔族婚俗仪式展演的主要内容

1.求婚仪式。新疆维吾尔族历来非常重视婚姻,认为婚姻是终身大事。因此维吾尔族青年男女的婚配一般要经过许多的仪式,结婚程序比较复杂。

(1)派媒人。维吾尔族婚姻中,媒人是婚姻习俗的一个重要角色,媒人除了提亲,商量嫁妆等事情以外,还安排婚礼中的各种细节。11世纪维吾尔族著名学者・喀什葛里在“突厥语大辞典”中记录了媒人即在联姻的双方之间来往传话的人。维吾尔族民间有这样的俗话:“媒人无过”“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媒人一般去女方家三次,第一次去主要是介绍男方的家庭情况并传达男方给女方提亲的愿望,女方父母表示与自家亲戚商量一下,第二次去女方家(大概一周之后)目的是争取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第三次去女方家,(大概在过十天之后)就是商量订婚日期。维吾尔族派媒人习俗有一定的规律,媒人去女方家次数一定为三次,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因为三次都有不同的“任务”和目的。

(2)提亲。女方家表示同意后,商定男方家到女方家相亲或小定亲的时间。改革开放后,男女自由恋爱,双方父母基本上都同意婚事,提亲只是一种形式。

(3)小定亲。小伙子的母亲带着几块衣料、馕和一些糖果点心等礼品跟女亲戚和女邻居同到女方家,这叫小定亲。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布匹衣料外,还给女方送一枚戒指和一副耳环。

(4)订婚仪式。一般在婚前的一个星期,举行订婚仪式。男方父母带着按女方的要求买的彩礼,库玉恰等礼物,和亲朋好友到女方的迎客场所。这次小伙子的父亲和男亲戚也去女方会非常隆重的接待。

(5)领取结婚证。正式婚礼仪式之前一周,男女双方会一起去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

2.结婚仪式。(1)“尼卡”仪式。婚礼仪式从 “尼卡”开始。举行婚礼的当天清晨,新郎的父亲带着伊玛木(宗教人士),男亲戚,新郎和伴郎到女方家。伴娘和新郎的知心朋友也参加这个仪式。尼卡仪式上伊玛木先看结婚证,然后念尼卡。

(2)男女青年的奥力图茹西。尼卡仪式完成后新娘跟伴娘和小伙子们一起进行娱乐活动。这分别叫伊格提奥力图茹西。

(3)男女两方的仪式。男方和女方家庭分别举行结婚庆典。婚礼前夕邻居和亲戚们都来帮忙,婚桌上摆好馕,点心和水果等。招待客人除了抓饭以外还有各种凉菜,库尔大克薄皮包子,帕尔木丁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宴会厅的普及,近年来婚礼都在宴会厅举行。

(4)迎亲。新郎由亲友们蔟用着,跟迎亲队伍兴高采烈地来到女方举行婚礼的地点迎亲。新郎一行带着新娘跟她的父母告别。这个情景非常动人,新娘和母亲流泪告别,父亲也含泪祝福。

(5)晚宴。把新娘接来后,男方的晚宴便开始。晚宴开始时,在赞美母亲的歌声中,新郎的母亲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揭开新娘的面纱,并给她戴上华丽的头巾,在右手的无名指上套戒指并吻她的额头,表示对她的欢迎和祝福。同时也吻儿子的额头祝他们相亲相爱,美美满满,白头到老。

婚礼仪式的整个过程要录像,然后做成VCD(DVD),这已成为结婚仪式不可缺少的一个新内容。

(6)请安。婚礼第二天上午,女方家派去一些女士每个人带着刚做好的热气腾腾的一种传统饮食到男方家去。这叫“伊斯克力克阿皮热西”,新娘跟伴娘也一起去男方家,这叫去请安。男方热情款待客人,并送儿媳一套新装,送伴娘和女方来客衣料。新郎也跟伴郎一起去女方家,这也叫去请安。

(7)齐拉克。婚后男女双方父母互请叫“齐拉克”。改革开放前双方分别请,用两天时间,现在基本上男女双方父母把客人请到一个宴会厅分别包桌,一天就办完,甚至一个晚上就办完。

二、维吾尔族婚俗仪式的变迁

在现代化过程中,外来文化的不同需求与吸收,新疆维吾尔族婚俗仪式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在服饰、场地、乐器、结婚时间、双方花费、婚礼持续时间和婚礼程序等方面发生了变迁。改革开放30年来,出现了诸如包办婚姻已不存在,自由婚姻占上风;婚礼都在宴会厅举行,婚礼仪式全程摄像等变化趋势。城市维吾尔族中婚俗文化变迁与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相互渗透有关。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它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婚礼服饰。服饰是时代的象征,新疆维吾尔族婚俗仪式的变迁首先体现在新郎、新娘的服饰上。在传统婚礼过程中,新娘和新郎都会穿着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新娘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艾德莱斯裙子和羊皮马夹,戴着小花帽,头上披着白纱做成的盖头,新郎则穿着绣有花边的袷袢、皮鞋,用布把头缠起来。而在现代的婚礼中,维吾尔族新娘多选择白色的婚纱及流行的皮鞋,头披白色的盖头,而新郎则身着西装,头戴小花帽。

2.婚礼场所。新疆维吾尔族在传统婚礼过程中,婚礼主要是在新郎家里、新娘家里和周边邻居家举行。而在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婚礼过程中虽然在新疆农村新郎家和新娘家也是举行婚礼的场所,但是婚礼重点已经移到饭店进行;在新疆城市维吾尔族的婚礼过程中,由于家庭房屋面积的限制,男女双方的家庭在婚礼举行的过程当中只发挥了很少的作用,而婚礼的大多数时间则花费在宴会厅、餐厅。包括举行麦西热甫和相应的民族歌舞的表演、吃酒席等。

3.婚庆舞蹈。以前婚礼仪式上主要跳维吾尔族舞蹈和交谊舞,改革开放后往往是先跳维吾尔族舞,后跳交谊舞,最后跳迪斯科。近20年来,晚宴上新郎和新娘、伴郎和伴娘也跳一曲交谊舞。新郎和新娘的亲朋好友、亲戚专门给他们带来表演节目(节目的内容有多种,有维吾尔舞,乌兹别克舞,街舞,魔术等等)。

4.举行婚礼的时间。笔者在多次参加亲朋好友、亲戚的婚礼当中发现, 以前新疆维吾尔族举行婚礼的时间一般选择在隆重的宗教节日前后,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人开始将婚礼的时间定在国家法定节日诸如“五一”“十一”等大的假期和周六、周日等小假期。大多数年轻人,尤其是刚大学毕业准备要结婚的,他们希望很多朋友参加自己的婚礼,把结婚时间定在暑假、寒假期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活动被现代化进程打破,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严重冲击,工业化打破了原来的自然经济模式,人们不再困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活动中。许多人进入社会寻求工作,不少人还远离家乡外出工作,人口的流动使婚俗的相对化成为必然。外出的当地居民通过与其他婚俗和对自身婚俗的对比,使自身婚俗发生相对化,这种相对化在婚姻民俗中表现为一种适应性变迁“即在不改变基本婚俗框架的前提下发生变迁”。另外,现代媒体的介入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是当地婚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维吾尔族尤其是城镇居民基本家家都有电视,富裕的家庭还有电脑。他们在收听收看媒体中的各种中西式及汉族婚礼时,对维吾尔族传统婚礼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婚俗仪式传播的主要方式

婚俗仪式当中,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婚俗仪式是社会传播的体现,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结婚双方具有共同的意义空间。尤其是提亲、小定亲等方面。青年双方和他们的父亲具有共同意义空间的情况下他们才能进行提亲、小定亲,这是结婚的前提条件。

施拉姆说:“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维吾尔婚俗仪式通过以下传播方式维系婚姻关系中的人、群体。

1.群体传播。群体传播是自然发生在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阶层间的一种传播方式。新疆维吾尔族通过婚礼这个形式确定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以后,就自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即他们的家庭,男女双方的家庭通过群体传播的方式来维系。

2.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联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二人谈话)维吾尔族婚俗仪式强调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尤其是人际传播。维吾尔族婚礼的结婚程序都开始于人际传播,从派媒人去提亲、商量嫁妆、等事小定亲,都不能离开人际传播。比如,维吾尔族婚姻中,媒人是婚姻习俗的一个重要角色,媒人除了提亲、商量嫁妆等事情以外,还安排婚礼中的各种细节,这种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离不开人际传播。

3.人内传播。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建立在人内传播的基础上。每个人自身的属性、所在的文化环境都会影响到人内传播的效果。随着新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维吾尔族婚俗观念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开始与汉族的婚俗逐步融合,但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农村,千百年的习俗仍然捆绑着年轻人的思想。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先进的理念,建设适应新疆现代文化需求的婚姻文化。

四、维吾尔族婚俗仪式传播中的民族认同

“认同”意味着“身份”“同一”等含义,其指向“个体”及社会对某种意义的寻求和归属,意味着社会个体的自我定位和存在意义的确证。亨廷顿指出:“认同”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自我认识,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认同”之于人类的意义来源于人类的社会性本质,人类在意义的世界只有确定了自我的归属和边界才能够获得心灵的安宁。吉登斯指出,“认同”是人寻求自身本体性安全的产物。所谓“本体性安全”,是指对自然界与社会世界的表面反映了它们的内在性质这一点的信心或信任,包括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基本存在性衡量因素。人们只有确定了惯常的物质环境和意义情境,才能够获得这种“本体性安全”。一旦这种确定性被打破,人们所依赖的这种“本体性安全”就会丧失,人们也就随之陷入本体性焦虑状态,个体的无意义感和人生的失重感随之产生。

“认同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指导着人们的行动,也影响着人们对他人的期望和行动的预测。”婚俗仪式从传播角度来看,一方面,婚俗仪式展演是信仰的群体传播形式。另一方面,传播本身就是一种与信仰相关的人类交往仪式。

维吾尔族婚俗仪式其核心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是一次联络感情、沟通情况、协调关系的信息交流盛宴。这种仪式传播会促成社会集体潜意识的形成,为具体的日常传播行为创造了社会共通的意义空间。集体潜意识实际是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普遍的经验遗存,虽然不能被直接感知并描述出来,却内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这种仪式传播承载着集体潜意识,将个人带入一种与他人有意义的关系内,使人们进入一种集体的情感之中,巩固那些共同的价值,显示出社会的一致性,使人们沐浴在这个共通的意义空间内,达到对民族、社会的认同。

参考文献

举行婚礼仪式范文第3篇

柬埔寨人口共约一千四百多万,有20多个民族,其中以高棉族为主。柬埔寨地处热带,男女发育较早,一般女子16岁左右,男子20岁左右结婚,流行早婚。女孩男孩到了结婚年龄就要办婚事,不然会为世俗所轻视,订婚仪式通常是在破晓时分举行,而几个月后举行的婚宴则是在夜间进行。不过,柬埔寨的女孩要想迎来人生最美的那一天,就必须经历一些当地习俗的约束。

女孩子到了结婚年龄,就必须独自一人终日在房间里,父母会请来僧侣来诵经祝福,到了规定日期才能出门,这期间被称为“蔽日期”,吃饭、睡觉、洗澡都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不能见任何男子,即使是父亲和亲兄弟也不能例外。

蔽日期的长短按照家庭的贫富程度不同而不同,可以是3个月、6个月或者一年。蔽日期结束前父母不会允许女儿找对象结婚。

柬埔寨人对婚姻的看法和做法都很传统,作主的通常是男女双方的父母。到了结婚年龄,男青年的父母会设法了解自己看中的姑娘的生辰八字,然后托人计算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嫁娶时间,若合适便会托媒人向女方家求婚。而此时,女方的家长也积极地调查男家的情况,经过仔细权衡和认真考虑后才有可能把亲事答应下来。女方同意后,男方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由男方亲族的妇女列队前往女家给女方送聘礼。

聘礼按规模的大小分为小礼、中礼、大礼。有衣服、金银首饰、蔬菜、水果、鸡、鸭、鱼、肉、酒等。聘礼一旦被女家接受,就等于是订婚了。由于受传统的约束,男女双方在订婚后还有互不认识的情况。

与中国传统婚礼一样,柬埔寨人的婚礼也要先登记再按照当地的婚俗办结婚仪式,男女青年要在双方父母和两个证婚人陪伴下,到街委员会或乡政府进行结婚登记,向登记处官员宣布情愿结为夫妇,领取结婚征书。

在柬埔寨,通常是男子“嫁”到女家,婚礼的全部仪式都在女方家中举行,要连续举行3天。

第一天叫“入棚日”。上午,男方的长辈要到女方家中搭建新郎棚、迎宾棚和炊事棚。稍后男方家请来乐队演奏“送郎曲”,新郎在其父母的陪同下,带着席子、被褥和其他结婚用品,来到女方家中,住进新郎棚。

第二天是“正日”。诵御祸经仪式也是婚礼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分祭祖仪式、理发仪式、诵御祸经仪式。清早男女双方都聚在一起,由女方父母把长辈请到厅堂举行祭祖仪式,等到下午举行理发仪式,理发仪式完后为四五名僧侣为新人举行的诵御祸经仪式,这个仪式通常为半小时左右。

第三天为“拜堂日”。是婚礼的最后一天。清晨时分,新郎会被“良辰吉日老人”请到摆好祭品的拜堂处,新娘藏在帷幕后面。这时,乐队开始演奏“拜堂曲”。歌手唱起古老歌曲,唱毕,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由幕后走出,与新郎并肩而坐,一起叩拜。拜堂仪式后,歌手唱起“收席歌”,唱毕,歌手把铺在地上的席子卷起来,走来走去,高声叫卖,新郎新娘用一点钱把席子“买下”,抬进洞房,众宾客则陆续退出,婚礼结束。

举行婚礼仪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哈萨克族;婚礼仪式;变化

一、哈萨克族传统婚礼仪式

过去过着“逐草而居”的哈萨克族的婚礼富有古老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婚礼过程也经过一系列仪式,主要有:说亲、定亲、送彩礼、出嫁和迎亲等仪式。

1.说亲仪式

说亲仪式哈萨克语里叫“KYдаласу”(胡达拉苏)。除少数指腹为婚和摇篮订婚者以外,一般男子到了十多岁(一般认为到了15岁的男孩可以订婚),即由父母积极为儿子物色对象。哈萨克人在择偶时很重视女方的母亲,认为母亲好,女儿也一定好。因为,认为母亲是女孩子家里的“老师”。过去的哈萨克社会文化中,说亲有一下几种情况:一是男女方双方都不认识和了解,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决定来办事;二是男子看上了女孩,请求父母到女方家说亲;三是男女方自愿在一起,而由父母来说亲。说亲由男方家长及委托人带上礼物到女方家说亲。如女方家愿意,会收下礼物热情款待男方来的客人,并商量订婚日期。

2.订婚仪式

订婚仪式也是哈萨克族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般这一礼仪在女方家举行。当男女方家长同意缔结婚约后,即选择一个日期,由男方父母以及亲戚带上一匹马和其他一些礼物去女方的家定亲。女方家这一天也热情地招待男方来的客人。

等双方的所有人一起吃喝、跳舞唱歌,欢度这一重要的日子后,第二天早上,双方父母(一般是男人)坐在一起,边喝茶边谈婚事,也把带来的礼品送给女方家。当客人要离开时,女方要同样回送礼物,家庭富裕一些的家庭送马、牛、羊等牲畜,最少的也要送一些布衣料。

3.送彩礼仪式

吉尔特斯仪式也就是男方送女方家的彩礼。在订婚仪式上,男女双方议定彩礼,哈萨克语叫“KалыH мал”(汉语意思是数量较多的牲畜)和各种婚礼用品,其中牲畜是最重要的,因为牲畜就是古老哈萨克人的积蓄和财富。根据不同资料统计,一般男方给女方的彩礼是77匹马,中等户47匹马,最少的也有17匹马。如果没有马或马少的情况下,由牛、羊折合顶替。王公、贵族以及经济情况较富裕的家庭给的彩礼很多,数量达到几百匹。

送彩礼仪式也叫登门仪式。男方准备好女方所要求的彩礼以后,即使通知女方送彩礼,女方接到通知后,即确定日期。此日,新郎与父母及姑、舅、姨等近亲带上彩礼前往女方家。

4.出嫁与迎亲

这一礼仪是哈萨克族婚礼中的最后一个礼仪环节。哈萨克族特别重视女子的出嫁,因而出嫁仪式特别的隆重。这一天女方家邀请所有的亲人和邻居朋友,此外还邀请部落头人或有钱有势的富人,并以此显示自己的财势。经济情况允许的人,这一天还举行隆重的赛马、刁羊、姑娘追、阿肯阿依特斯等文娱活动。在新娘出嫁之日,要唱许多婚礼歌,有萨仁(新娘的兄弟姐妹为她唱的序曲),加尔、加尔(也就是劝慰歌)和森斯玛(哭诉歌)。其中哭诉歌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新娘出嫁时,边哭边唱着森斯玛与父母及亲人告别。

当姑娘离开父母前往男方家时,男方家也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当心灵将新娘迎到离家不远处,此刻新郎的嫂子或结婚不久的年轻妇女带领一群年轻妇女前来迎接。公婆等阿吾勒的年长者在屋子前等候新娘的到来,婆婆手段盛有糖、奶酪的一盘食物向新娘头上撒去。婚礼开始前,进行揭面纱仪式,这个仪式在新郎父母家里举行的。

二、现代哈萨克族婚礼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哈萨克族的婚俗也发生了改变,下面我们看看哈萨克族的现代婚礼礼仪具有哪些特点。

1.定亲

现在的哈萨克族婚礼中已经不存在腹为婚和摇篮订婚或由父母为子女物色对象的现象,都是又年轻男女自愿恋爱,决定结婚,再经父母同意后说亲订婚。在定亲的时候,一般是男女双方商量好定亲的日子,然后在定亲的日子里大家把亲朋好友叫到家中,男方的家里会带上精美的礼品去女方家里,女方家里会准备好很多待客的美食,然后一起商量结婚的日子,定好日子之后大家一起为婚礼开始忙碌。

2.彩礼

现在的婚礼中也不再存在以前那样送很多彩礼的仪式,一般也会有牛羊等牲畜的伴随,但数量极少,顶多在十头左右。当然,现在也主要以金钱为当首要彩礼。家庭富裕的家庭给女方家的现金8-10万元左右,中等家庭3-5万元,少的也给1万到2万元,此外加一些金银首饰、衣服等物品。

三、结论

其他婚礼仪式跟以前的变化不太大,不过也没那么繁琐,说亲到迎亲过程中的细节和时间有大大缩小。传统的哈萨克族婚礼与现代婚礼相比,有很多变迁特点,主要原因有:第一、现代化、城镇化的影响。第二、受教育率高。第三、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第四、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使哈萨克族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举行婚礼仪式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婚姻是人类社会中两性结合的基本制度和形式。中西方传统文明类型的不同,折射在婚姻生活中,造成了二者之间在婚礼习俗方面的差异:中国的传统婚礼习俗主要采用“六礼”,而西方的传统婚礼习俗则体现了基督教文化。本文就《喜宴》和《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两部电影中的中西主要婚礼习俗进行比较,并探究其婚礼习俗差异的原因。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文化的一个直观载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电影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婚礼不仅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更从微观上展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伦理价值。婚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婚俗。几乎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的婚礼,都包含着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特色。中国有特殊的婚礼习俗文化,西方英语国家的婚俗也有其特色,但它们的异同都是有其自身原因的。本文主要以电影《喜宴》和《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为例从文化角度解读电影中的中西方婚俗。

?一、中方的传统婚礼习俗

?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影片《喜宴》,讲述的是一对传统的中国夫妇在美国为儿子举办婚礼喜宴的故事。台湾青年高伟同在美国跟男朋友赛门同居(两人为同性恋),但却不断受到远在台湾的父母亲电话逼婚。由于成天被逼婚的电话吵得几无宁静之日,赛门和伟同只好想出和租住他们房子的大陆女画家威威协定假结婚的主意,以应付父母的逼婚。然而更意想不到的是,高家父母竟突然亲临美国为他们操办婚礼。婚礼举行了……整个故事发生的舞台虽然是美国,实际上导演为我们展现的是极其传统的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对中国婚俗事项的展现。通过影片,可以对我国多姿多彩的婚姻习俗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喜宴》在传统婚礼习俗方面采用了“六礼”。据《仪礼•婚礼》记载,婚礼仪式的“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

?1.纳采。是男家托媒人向女家提亲。“若两家条件相当,先请媒人前往女家,替男家说媒,若允诺,则用雁为礼。”纳彩以雁为礼,有其特殊意义:一是不失节,不失时。大雁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南飞北还,来去定时,从不失信。故以此为象征。二是大雁在飞行过程中,老而壮者在前引导,幼而弱者尾随其后,排列成行。则嫁娶之礼要长幼有序,不可逾越。也有人认为,纳采以雁为贽,可能与以猎物为礼的古风遗俗有关,求婚时拿射来的雁送到女方家中,可显示自己的勇敢和能干。所以雁在古代婚礼中是很重要的礼物。

?2.问名。男方行纳采礼后,如女方接纳,那么男方就要再派人(媒人)执雁去女家,以谦虚的口吻询问女方之名,故称之为“问名”。问名绝不是简单地向女家询问待嫁女子的姓名。问名还要取得女方的生辰八字,以供男方占卜之用。另外,媒人还要帮男方了解待嫁女子以及与之有关的一切。如了解待嫁女子是嫡出还是庶出,以便男方考虑用多重的礼节来对待这门婚事。

?3.纳吉。所谓“纳吉”就是“占卜纳吉利”,即现在“订婚”。经过纳采、问名之后,男方取得了女方待嫁女子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男方把女方的相关信息放在祖庙前占卜,如得吉兆,便派使者告之女方,表明男方已经认可此门亲事。

?4.纳征。是男家在纳吉(订婚)之后,将聘礼送给女家。女家若接受男家的聘礼,则表示两家婚姻已成,不得随意更改。纳征礼物都很贵重且有讲究,或取其吉祥,或取其物的特质,以象征夫妇好合。

?5.请期。俗称为“定日子”,也就是说男方请人查看黄历或进行占卜之后,得出黄道吉日。然而为了表示谦和,男家便派使者到女家征求娶亲日期。但日子最终还是由派遣者送去的为定。

?6.亲迎。经过前面的五道繁琐的程序之后,便剩下最后一关“亲迎”,也即迎亲。一般是新郎骑着高头大马或乘着轿,带着花轿和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亲自迎娶新娘。

?至此,六礼成,为婚礼做好了准备。完整的婚俗除了“六礼”之外,还有催妆、铺房、送嫁妆、拜堂、撒帐、合卺、闹房等礼俗。其中拜堂也是传统婚礼中的一种重要仪式。新郎、新娘要拜天地,拜祖先,拜高堂(父母),客观上却宣扬了一种崇拜古人,崇拜神的思想观念。实际上,拜堂的传统意义是非常深厚的。拜堂礼俗固然繁缛,但因其符合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大小有序的人伦道义,并带有一定的宗教礼仪的色彩,有利于稳固家庭、宗族制度,所以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倡导推行。

?二、西方传统的婚礼习俗

?在西方主要英语国家中,英国的历史最长,传统保留得相对比较完整。特别是英国国教下一套教堂婚俗最具有典型的特色。16世纪英王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使英格兰摆脱了罗马教的控制,并立为国教。后来成了法定宗教。著名的英国喜剧《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围绕一位帅气迷人的英国绅士查尔斯与一位美丽动人的美国女子凯丽的爱情故事展开。其中描绘了英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婚俗文化。

?英国国教婚礼大致过程分为:求偶、订婚、结婚预告、办结婚证、发请柬、举行婚礼。

?1.求偶。在英国,中上层社会男女之间的恋爱无需“媒妁之言”,但在20世纪之前却要遵守“父母之命”。那时青年男女虽然在社交场合可以相会,但是未婚的年轻小姐参加交际都必须有一位年长的妇女陪同。男子向女子的求婚,必须先取得女方父母的同意,然后才能和她有进一步的交往。若取得女方父母同意后,便可自由交往。待男女的感情成熟稳定后,就可在报纸上刊登订婚启事,并告知亲友。

?2.订婚。在报纸上刊登订婚启事后,一般情况下在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由女方安排宴会,邀请男方父母和亲朋好友参加。此时,男方则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购买订婚戒指一枚,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和见证下戴在女方左手的手指上,表示从此女方归他所有。订婚时,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要送礼祝贺,但一般不送太贵重的礼物。

?3.结婚预告。英国法律规定,如果举行婚礼的双方都属英格兰教会,事先要到各自居住地区的教学里结婚预告,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人对这桩婚姻提出异议,则可以按期举行婚礼。任何想在教堂结婚的人,必须在婚礼16天前到婚姻登记处进行登记,每人交纳30英镑用来发结婚通告。通告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一般是由牧师连续在三个教堂礼拜仪式上宣布结婚者的名字和结婚的愿望,这也算作一种“公文”。如果结婚者中有人不符合结婚规定的,可以提出反对。结婚预告的目的是防止不符合结婚条件的人结婚和已婚的人重婚。

?4.办结婚证。结婚预告期满,没有人提出异议,双方可以根据需要,在准备婚礼前向大主教提出申请颁布发特别许可证。颁布发特别许可证的做法,从1553年沿用至今。大主教审查新人中的一位是否与即将举行婚礼的教堂有长期的关系,是否接受过洗礼,(如离婚)配偶是否健在,符合所有条件者,发给结婚特别许可证。一旦申请通过,就要宣誓,确保证书所写内容属实。然后,缴纳一定的费用,在举行婚礼那天就可以获得结婚证书了。

?5.发请柬。婚期定下来以后,女方的父母就要印制请柬,以他们的名义通知双方亲友。请柬一般要在婚礼举行前两三个月发出,以便被邀请者安排好其他事宜,从容地参加婚礼。在18世纪时,请柬就已经在报纸上刊登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请柬颜色与新娘婚纱颜色一致,一般为白色,上面印有金色的字和图案。既圣洁又高贵。请柬发出去后,就要开始筹备婚礼了。

?6.举行婚礼。这是最隆重的仪式。在西方,婚礼一般都选择在春天和夏日,但要避开五月,因为西方人出于古老的迷信:五月结婚,后悔一生。英国国教婚礼都是在教堂里举行的。在仪式上,新郎穿着礼服,由男宾陪同,站在圣坛前等候,新娘则身穿白色婚纱、头披白纱,伴随着《婚礼进行曲》的乐声,挽着她父亲的手臂,由女宾(伴娘)引导徐徐走向圣坛,后面有侍童殿后。新娘来到圣坛的前面,新郎站在她的右边,男宾则站在新郎右边稍后的地方,新娘的左边是她的父亲(如父亲亡故,可由哥哥、叔伯等代替)。伴娘及侍童们则站在这对新人的后面,由牧师举行仪式。仪式结束后新婚夫妇由至亲及主要宾客陪同进入祈祷堂,签署登记簿,礼毕,新娘挽着新郎的右臂,伴着《婚礼进行曲》步出教堂。此时,亲友向他们抛洒米粒或彩纸屑以示祝福,婚礼仪式结束。

?影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以婚礼形式表现了英国的婚俗文化。通过以上对英国民间的婚礼习俗和传统的介绍,我们能够深刻了解英国婚俗的文化内涵,即基督教在英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中西传统婚礼习俗差异的原因

?两部电影中,中西婚俗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文明类型差异。

?中国东濒大海,西面高山,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国境内有大江大河、较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明。小农经济要战胜自然灾害,就得形成一个有机大整体,这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以家族为纽带的宗族制便应运而生。中国传统社会也是一个农耕社会,劳动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个体劳动力不能抵御重大自然灾害,所以要靠集体。为此,在婚姻上必然而然地形成那种“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习俗。

?另外,小农经济还有相对稳定性和封闭性,因此在劳动过程中男性往往成为主导地位而女性则是从属地位,这是造成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原因。实际上,中国人对喜庆、热闹的崇尚也是一种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因为在小农社会里,经常会出现天灾人祸,所以农民往往最大的愿望是过上那种喜庆安详的生活。

?西方由于和中国地理环境的差异,大多是形成商业文明。在商业文明的社会里,并没有形成那种宗法制,而且个体也相对地自由,体现在婚姻上则是结婚者通常能以个人感情结合为基础,男女双方地位也相对平等,所以形成的婚姻观念和中国是截然不同的。西方市民不必像中国农民那样受到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天灾人祸的担心,纵使会出现自然灾害,往往也是向外转移。为此,西方市民考虑更多的不是生存而是发展问题,因此在婚姻上更有精力去追求纯洁无瑕、浪漫温馨的情怀。

[参考文献]

?[1] 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3] 鲍宗豪.婚俗文化:中国婚俗的轨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