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文翻译

中文翻译

中文翻译

中文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文化词语

翻译活动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在全球化的今天翻译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有很多翻译学者对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文化、语言和翻译已成为全球现象。彼得?纽马克是翻译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尤金?奈达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理论基础上,他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不仅发展了奈达的翻译理论,也给其他翻译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语义翻译力求最大限度复制“目标语的结构”,交际翻译则努力“使译文对目标语言读者产生和源语言读者一样的影响”。

文化词语具有文化特色,反应地理、环境、社会机制、宗教、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点,因而翻译文化词语异常艰难,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也尤为重要。以下对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文化词语翻译中的应用进行讨论,例子均选自《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

一、运用语义翻译策略翻译文化词语

运用语义翻译策略翻译文化词语主要采用音译法和直译法。如果仅用音译法与直译法无法将原文意思表达清楚,译者可适当在译文中加入解释或注释。

音译法即为根据字词读音进行翻译的方法,是翻译文化词语时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在翻译地名、人名和山脉、河流名称时,音译法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音译法能够保留源语的读音特点和文化特色,有助于促进双方文化的交流。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中,译者也运用音译法翻译了许多文化词语,例如,“烟台”译为“Yantai”,“东山”译为“Dongshan”,“腊八节”译为“laba Festival”。

但音译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文化词语,直译法便是另一种翻译文化词语的有效方法。语义翻译注重保留原文的语法结构,直译法也是如此。因此,直译法是语义翻译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之一。直译法能够保留原文的语法结构,并能更好地保留原文的语义特色。例如“走狗”译为“running dogs”。

音译法与直译法能够有效地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但由于文化差异,有些词语如果仅用音译法或直译法进行翻译未免会令读者难以理解。此时,在音译与直译的基础上加上注释或解释不失为明智之举。适当增加注释或解释能够补充一些必要的信息,帮助读者理解,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例如,将“腊八粥”译为“laba porridge―a kind of rice porridge they make, as a tradition, with nuts and dried fruit”,增益的部分不仅对腊八粥进行了解释,还对其基本原料作了简单说明,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腊八粥以及中国文化。

二、运用交际翻译策略翻译文化词语

有些文化词语拥有复杂的文化背景,此时采用语义翻译策略则略显不足,交际翻译策略则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交际翻译策略主要采用意译、替代和增益的方法进行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需要采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意译法更注重读者的理解,因而是交际翻译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之一。

例:坐食之余,积习难除,不免干些灾梨祸枣的闲人之业。(P119)

译文:In my retirement, I keep the old habit of wielding my clumsy pen.(P121)

“灾梨祸枣”原指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形容烂刻无用不好的书。译者采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虽然少了些文化特色,但外国读者更容易理解。

替代法也是运用交际翻译策略翻译文化词语常用的方法之一。使用替代法翻译文化词语就是将源语中文化词汇用目的语中相近词汇来替代。例如,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中,译者将“六合”译作“the all embracing”。“六合”指的是“天地东南西北”,与“the all embracing”意义相近,而“the all embracing”更容易让外国人理解。因此,替代法能够更好地让读者理解原文。

增益法是指在译文中增添必要的解释词语,也是交际翻译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

例:老王卖瓜,只要卖的是好瓜,为什么不能自卖自夸?(P274)

译文:As we know, there is an old Chinese saying disparaging a melon peddler, named Lao Wang, who keeps praising his own goods. Well, why can’t he praise his melons if they are really sweet and juicy? (P275)

“老王u瓜,自卖自夸”在中国是人尽皆知的谚语,但对外国人来说却很陌生。因此,此处译者采用了增益的方法对谚语进行了解释,这样外国读者读起来才不会一头雾水。

三、结语

在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中,强调把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成一个整体。语音翻译与交际翻译在翻译文化词语时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做补充。翻译文化词语时若仅使用交际翻译策略,则译文便会丧失原文的文化特色。这将严重影响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交流。相反地,仅使用语义翻译策略则会令译文复杂难懂,令外国读者很难理解。因此,在翻译文化词语时,要将这两种翻译策略结合起来。这样既能保留原文中的文化特色,又能保证译文通顺易懂。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根据文本类型与具体的文化词语采用相应翻译策略。有时,在同一文本甚至句子的翻译中,可能需要应用两种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中文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影翻译;特殊性;文化意象;翻译方法

对外国电影的翻译从开始到现在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这些年里,电影翻译工作者带着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为国人送来了异域的风情和文化,在这些优秀的译制影片中,不仅注入了翻译工作者的汗水与希冀,也浸润着广大观众的好奇与体味,这些伴随着语言的交流翻译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有鉴于此,本文将从电影翻译的特殊性、文化意象及其表现形式、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对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做一阐述。

一、电影翻译的特殊性

从电影翻译中我们认识到,电影语言的翻译与一般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独特性,电影语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仅要反映电影画面所表达的情感、意境等要求,还对翻译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对电影语言进行意象处理时不能与一般文学作品一视对待,更应该结合电影语言的特殊性来展开翻译工作。

(一)从译语观众出发,来满足其对电影翻译的真正需要

电影艺术所要表达的意象与一般的小说、诗歌、散文不同,它更强调与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我们在阅读小说、散文时,不用担心文字会即刻消失,可是当我们在观看电影时,如果我们在看演员的表情和听对白时,如果不能及时看完字幕,那么这些翻译文字将会转瞬即逝,所以,译语观众对电影语言的翻译需要做到明白易懂,只有以译语观众的实际需要为中心,才能给译语观众带来认知外国电影的观赏体验。

我们知道,单纯的文学作品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时通常会采用更多的文字化的语言,以增强文学语言在用词上的优美与典雅,而电影语言却更加注重电影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更加强调语言的口语化特点,所以,在对电影语言进行翻译时必须尽可能地做到译文通俗、易懂,让更多的观众都能够在观赏中不产生理解的障碍。

(二)结合电影翻译的实际区别对待影片配音和字幕翻译

在对电影语言进行翻译时不外乎两种思路,即字幕翻译和影片配音,从字幕翻译的技术要领出发,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对待,考虑到字幕应该与电影所反映的图像进行恰当的同步,为此,字幕在屏幕上通常需要停留2~3秒的时间,以确保观众能够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字幕上的文字所表达的信息。空间因素主要是考虑到在电影屏幕上所要容纳的字符数是有限的,通常情况下,英文字幕的长度不能超过35个字符,同一句话的文字表达不能超过两行。而配音翻译却需要重视对画面人物的口型进行匹配,即所谓的“对口型”,由于在配音翻译时需要根据屏幕人物口型的时间长度上进行恰当的调整译语长度,并能够照顾到每句台词的第一个音节与最后一个音节要考虑到人物口型的开合,所以,根据对配音及字幕翻译的不同,灵活处理好相关的技术问题是电影翻译适应译语观众的首要前提。

二、电影翻译中所表达的文化意象及其具体形式

意象是文艺美学中的概念。意象的基础是“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觉形象,而文化意象所表达的是由具体的物象和抽象的寓意来构成,通常所说的物象是承载着文化意义的具体实物,它可以是一件物品、一种动物、一种图形,甚至是一种天气现象,它是人们在自然界由于特定的民族文化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凝聚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对民族的各个时期的图腾以及传说,由于不断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出现,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所代表的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意义,与其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从而使得同民族的人们很容易从中得到精神的一致与沟通。比如我们常讲的一句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即便是一根稻草,也会让一头骆驼在得到负载极限时将它击垮,生动形象的比喻告诉人们某事或某物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了。

由于不同的民族在其长期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因对生存的环境以及生活习俗的不同,而形成了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意象中,每个民族都沿袭着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意象。

三、对电影语言所表达的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

关于文化意象的处理方法,国内学者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电影翻译和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相似性。电影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部分,也具有直译、意译以及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特征,简要论述之。

(一)对电影语言的直译

语言作为文化形式的一种形态,与文化具有相似的特征,即历时性和共时性。历时性体现了文化作为社会的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共时性则体现了无论哪个民族或国家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都存在相互的交流与影响。因此,对于文化的研究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审视,而应该将之放置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来处理。同样,面对电影语言的翻译也应该从发展的角度,用动态的眼光来面对各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的表征。

我们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西方化的名词已逐步被人们所熟稔,可口可乐(Coca-Cola)、因特网(Internet),还有孩子们爱吃的麦当劳(Macdonald),这些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在西方国家,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西方人的思想意识。比如中国的功夫(Kungfu),还有中国的太极(Tai ji)等,在今天,这些名词术语已经被西方国家所记忆,因此在翻译时应该尽量做到直译,使东西方的观众都能够很容易理解。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西方文化交流才刚刚兴起,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龙“Dragon”,在认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西方人的文化概念里,“Dragon”被认为是一种邪恶的、可怕的怪物,具有贬义性,而对于中国人,龙却是高贵、至高无上的象征,由于龙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对象被赋予了崇高的甚至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所作为而望子成龙,特别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对中国的统治,诸如对皇帝的称谓都冠以龙字,如龙体、龙袍等。因此,面对龙的翻译,如果在过去,由于文化的差异很难让西方观众领会其深刻的含义,而今天,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龙”的文化意象也不断加深,因此将“龙”直译成“Dragon”已不足为奇。

(二)对电影语言的意译

由于东西方民族的价值取向、审美心理、文化背景等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采用直译,可能会失去影片的本来意义,甚至可能产生一些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影片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我们翻译影片《阿甘正传》中有这么一段话:“Gump:From that day on,we were always together.Jenny and I was like peas and carrots…”如果我们对此句进行直译的话,其语言的翻译是:阿甘:从那天开始,我们一直在一起,就像豌豆和胡萝卜。我们看到最后的“like peas and carrots”,为什么要用豌豆和胡萝卜代表他们两个在一起的情感呢?中国的观众很难理解豌豆和胡萝卜究竟代表着什么意义?在西方国家里,豌豆和胡萝卜都是常常放在一起来做菜的,它是一个比喻,比喻其关系非常密切。因此,面对电影翻译中对译语文化不熟悉的文化意象,如果我们仍然采用直译的方法,就会引起观众的误解,同样在中国豌豆和胡萝卜不相干的两种蔬菜,是很难与“形影不离”来作为其解释的。为此,对电影翻译工作者来说,深刻了解和掌握与译语文化相关的民族历史、宗教习俗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采用直译还是意译都能直接影响其翻译的作品对受众的理解,因此,既要尊重原作的思想意图,又要结合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是实现意译的前提。

(三)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文化意象的不对等。在电影翻译中有些文化意象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观众会感到茫然困惑而难以理解,如果意译,又失去了原作的感染力,造成文化意象的遗失。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认为,翻译就是要使译文“最贴近、最自然地”达到与原文的等值。而功能等值就是要使译语读者在接受信息时产生与源语读者大致相同的感觉。将这一理论运用到电影翻译中对文化意象的处理时,就要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对应,而要在充分理解影片内容、风格及内涵等的基础上,用译语观众所熟悉的语言和形象传递出源语中的文化意象的联想意义。

所谓直译与意译的结合就是既要考虑到直译的优势,又要兼顾意译的有效补充。我们在翻译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时,如果只是对其进行字面翻译,那观众一看到《滑铁卢大桥》,就会联想到这是一部与拿破仑有关的战争片或者是与建设大桥相关的纪录片,然而当我们看完这部影片时,却被女演员玛拉和青年军官罗依的感人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折服,尽管影片讲述的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战争年代的故事,但故事的中心却是围绕玛拉对罗依的爱情因战争而夭折,因无法面对爱情的真相而自杀在滑铁卢大桥上。因此,面对Waterloo Bridge,就需要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用浪漫而凄婉的语调来表述成“魂断蓝桥”,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感伤与悠悠的回忆。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或神话传说都与桥有关,如西湖的断桥,牛郎织女相会在天堂的“鹊桥”,之所以将滑铁卢大桥翻译成蓝桥,是因为在中国的陕西,有一座蓝桥,在关于蓝桥的传说里,曾发生了一个与Waterloo Bridge有着异曲同工的爱情故事。为此,用“蓝桥”来意译滑铁卢大桥,既能让中国的观众避开了对西方地域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疑惑,又能将中国的文化意象直观地展现在中国的观众面前。在如在翻译影片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如果仅仅将其按原作直译,那就是《麦迪逊县的一座桥》,这部令无数观众感动的影片与如此的片名很难相提并论,但将其翻译成《廊桥遗梦》,其效果就非同凡响了,用“廊”来象征着缠绵思念,用“遗”来表达女主人的失落与遗憾,用“梦”来告诉我们,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期盼只能像梦一样,缥缈而茫然。片名中的每一个字都会引发观众无尽的遐想,给观众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 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2001(04).

[2]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1(01).

中文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厚翻译;儒林外史;杨宪益;注释

《儒林外史》英译本是由杨宪益夫妇翻译并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之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有的表达方式及文化现象,使西方人深度了解并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本论文抓住了The Scholars 的厚翻译特色,证明了厚翻译在杨宪益夫妇《儒林外史》译本中的合理性及价值,并探讨了厚翻译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一、厚翻译简介

“厚翻译”理论是由阿皮亚在1993年完成的《厚翻译》一文中针对非洲的口头文学英译研究而提出的。他认为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对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两种文化中的两种语言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字面意义,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会造成译者及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障碍。在分析了话语理解的过程及翻译存在的障碍之后,他提出了“厚翻译”理论,旨在目标语读者能够充分理解源语作品,并且在目标语文化中起到其文本在其源语言文化中同样的意识形态作用。

阿皮亚认为,只有采用厚翻译的方法,在译本中添加注释或术语注解,才能体现出源语言丰富及深厚的语言文化语境。厚翻译的表现形式为序言、案语、附笔、文内释义、文外说明、脚注、尾注等。其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及鉴赏(周方珠,2011)。

二、《儒林外史》英译中的厚翻译表现

杨宪益翻译的《儒林外史》是迄今为止唯一的英译全译本,其中有较多的“厚翻译”手段的使用。在译本中,厚翻译表现形式为文内释义、文外注释及补充材料。

(一)文内释义

文内释义主要是指译者对可能造成译者及读者理解障碍的文化特指项在译语文本内进行阐释。

1.两公子认得是同乡鲁编修家里来的管家,问道:“你老爷是几时来家的?”管家道:告假回家,尚未曾到。(第十章, 1999:242)

They recognized him as the servant of Mr.Lu, a compiler of the Han Lin Academy who came from their district.When did your master return? ”they asked.“He has asked for leave and is on his way home.” (杨宪益, 1999:243)

从字面意义上,“compiler”是指对百科全书进行编辑和写作的人。在宋朝,“编修”是一种官职,主要是记录一个朝代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变化的书。明清时期,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杨宪益在译文中添加注释性信息为读者提供了相关的背景信息,使读者了解“鲁编修”的社会身份。

2.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第六章, 1999:158)

After more curses he swaggered to his sedan-chair, followed by the servants and luggage.He left the boatmen gaping----for he had gone off without paying for the trip.(杨宪益, 1999:159)

严贡生假装声称云片糕是他的救命药,而这药却被掌舵的吃了,威胁带他去衙门。其他掌舵见此情景帮他求情,严贡生故意勉为其难地不与他计较。杨宪益在源语文本后加入了解释性信息“for he had gone off without paying for the trip”,进一步向目标语读者解释严贡生的真正用意所在,即他不愿意给船费而故意为难掌舵。从中,可以看出,严贡生贪婪、粗暴、势利的本质,从侧面反映了下层民众,船夫们的身份卑微及对恶势力的无奈。

(二) 文外注释

一般情况下,注释分为尾注和脚注。因为杨宪益英译本有不同版本,注释表现形式既有尾注也有脚注,所以,在本文中,笔者统称之为注释。在译本中,译者共添加74个注释,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统习俗和典故等。

1.……太祖大怒, 发往和州守余阙墓去了。(第一章, 1991:26)

...until the emperor in anger had banished him to Hezhou to look after the grave of Yu Que.(杨宪益, 1991:27)

Note: A general who defended Hezhou for the last emperor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was killed in battle by Zhu Yuanzhang’s troops.Since Wei Shu, a minister of the Yuan Dynasty, had surrendered to the first emperor of Ming, this punishment was a reminder to him that he had proved disloyal to his former master.

从译文中,读者很难理解为什么当余阙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太祖会非常生气。没有相应的历史背景知识的补充,读者不会明白源文的真正意思。杨宪益通过加入文外注释,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源文意思并了解中国历史事件。

2.王员外道:“只有头一句明白。‘功名夏后’, 是‘夏后氏五十而贡’, 我恰是五十岁登科的,这句验了。”(第七章, 1999:186)

“The first sentence is the only one I understand,”said Wang.“The Xia Dynasty students took the examinations at the age of fifty, and I have just passed at fifty too.That is right....” (杨宪益,1999:187)

Note: Wang has made a blunder.The allusion to the Xia Dynasty, taken from Mencius, referred to something quite different.

“夏后氏五十而贡”这个典故取自《孟子》一书,指的是夏朝的田赋制度。文中王惠理解为自己五十岁登科。译者在注释中解释了该典故的由来,直接告诉读者王惠的无知。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自身的矛盾性。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但却产出这么多像王惠这样的无知、势利及自私的人。读者也能体会到作者吴敬梓对科举考试的讽刺,即严格的科举考试衍生出很多没有真才实学却爱卖弄才学的人。

(三)补充材料

译者在译本的前页添加了主要人物名单,在译文后页添加了附录,供读者参考。

杨宪益按姓名的首字母顺序进行排序列出了68位主要人物,并在后面补充人物的社会头衔及相关的人物关系。译者用了音译和直译的方法翻译出这个名单。例如:Chang Chin-chai,landlord in Fan Chin’s district Chou Chin, poor teacher, later commissioner of education and chief examiner Chu Chin-yu, son of the perfect of Nanchang, Fan Chin’s secretary Chang Chun-min (Iron-armed Chang), swordsman and charlatan Yu Yu-ta,senior licentiate, tutor of Hueicbi Pefectual College Yu Yu-chung, licentiate, brother of Yu Yu-ta (Wu Ching-Tzu, 1973:7-8)。

除此之外,译者在文后加入关于科举考试系统及社会头衔的翻译对照附录,分析了科举考试与社会头衔之间的关系,如“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ere the narrow path by which the sons of landowners entered politics.At one end of this path were the scholars studying the art of writing paku essays, at the other end the official posts for different grades of graduates.” (Wu Ching-Tzu, 1973: 603)。译者在翻译关于科举考试及社会头衔的专有名词时,将中文名词放在后面,以便于读者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尊重中国文化。例如:“The examination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stages: the prefectural examination 院试;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乡试; and the highest examinations comprising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会试,the test examination 复试 and the palace examination 殿试,as well as a final test at the imperial court.” (ibid)。

三、结束语

厚翻译提倡尊重源语文化(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向所谓发达国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与复杂,引导他们去尊重未工业化社会的人们(高元梓,2011)。厚翻译理论在《儒林外史》中的使用无疑再次证明了该理论的实用性及价值。该理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源语特征,成为传播源语文化的重要工具。

⒖嘉南祝

[1]Wu Jingzi.The Scholars[M].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3.

中文翻译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 翻译技巧 浅析

一、引言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的表达方式,结构,以及文化背景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只要与语言打交道就无法绕开文化因素。一些文化词语如成语,典故,俚俗用语,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是无法理解的。还有一些为某一文化所独有的事物,在另一语言文化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其翻译需要创造,困难更大。有时两种文化还会产生冲突,这又将译者置于两难的境地。因此,对跨文化视角翻译技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英跨文化具体表现

(一)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是思维活动进行的方式,是思维活动与思维功能的统一。西方人习惯对象性的思维方式,即将整个世界作为一种外在的对象进行研究;中国人则习惯于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即以“天人合一”作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二)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者泰勒说,所谓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集合。中英在历史地理,宗教习俗,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社交礼仪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三)语言差异

中文和英语在音,形,义,词法,句法,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词类系统差异,构词法差异,用词倾向差异,词义、次序差异,句法结构差异,以及句法扩展机制差异。

三、跨文化翻译技巧

(一)选词

“选词”,即根据词在句中,段中以及文章中的语境选择不同的意义,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贯穿始终。“词”包含着词语,句子以及段落。“选义”,即每个词都有不同的意思,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语境的意思。所以辨义和确定词义十分重要。人类语言还具有多词一义现象,那就是不同的词语有时候却表示同一个意思,所以辨义和择词阻挡着翻译的脚步顺利进行,但是无论是选义还是择词都离不开上下文语境。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曾说过,没有词是完全孤立的,词的意义必然受到前后相邻词句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我们知道一个词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上的浅层意义,还有更加深入的内涵意义;有时候不能从表层意义上断定一个词的意义,而是得通过整篇整段才能探讨出其意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译法。这些译法包括通过搭配确定词义,通过语篇语境确定词义,通过常识判断确定词义,利用背景知识确定词义,利用逻辑判断和推理确定词义等。

(二)增减法

翻译中的增减指的是词义的增减,是在同原文的前提下对译文词语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具体来说,就是增词和减词。这里的“词”不一定指一个词也包括片语甚至句子。有些意义,对于原文读者是不言而喻的,无须明说,因而常常隐藏在字里行间或者文化背后的文化语境里。常见的增减法类型有增词法,减词法。增词法主要体现为表达增词、语法增词、逻辑增词、句法增词、语义增词、修辞增词;减词法主要表现为省略冗沉信息,化险为隐,句法省略,修辞性省略。

(三)伸缩法

人们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使用词语具有多样性选择特征,并不是一味的循规蹈矩。相反的是,人们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样就出现了词义的引申以及修辞性的用法。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语境来理解词义。英国语言学家弗斯说过,任何一个词,用在一个新的语境里面就是一个新词。词语意义的伸缩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语言运用的灵活性。词语意义的引申包括化具体为抽象,化特殊为一般,或者化抽象为具体,化一般为特殊。翻译有时需要对词语的意义做引申处理。翻译的伸缩法包括概括化和具体化两种。概括化译法是指将原文中表示具体意义的特称词化一般或抽象,通常表现为内涵缩小,外延扩大。具体化译法是指将原文中意义过于抽象、含糊不清的词汇化明确、具体,一般表现为内涵扩大,外延缩小。

(四)分合法

翻译中的分合是指在表达过程中对原文的词、句、段进行切分与合并。运用分合法的原因在于语言习惯不同,有时则是出于表意行文的需要。从词的搭配关系或修饰关系看,在英语里某两个词搭配在一起,到了汉语里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显得不自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译文的自然流畅,就必须对原文词组进行切分或拆离。从句子看,英语喜用长句,汉语则喜用中、短句。一般情况下,英语的长句要切分为汉语的中短句。从段落看,太长的段落亦需要切分为若干短句。切分与合并主要体现在词组、句子与段落。

四、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往越来密切,因此研究学习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翻译技巧就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段云礼.实用商务英语翻译[J].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中文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译标准原则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语文试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如何做好这道题已成为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文言文翻译对考生而言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道题。它是对考生文言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虽然一般考生都能了解句子的大意,但想要将它准确的表达出来,拿全分,还真是不容易。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得分点呢?这里结合往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将其归纳如下。

一、把握翻译标准和翻译的原则。

1、翻译三标准——“信、达、雅”

(1)信:要求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内容。

(2)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3)雅:要求译文遣词造句讲究文笔优美、生动形象乃至传神。

2、翻译原则(十六字方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1)直译:即“字字落实”,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要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能同原文保持一致。

(2)意译:只求表述原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译出原文大意,并不拘泥于字字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意译”是一种辅助手段,只在难以直译或直译时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

(3)“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我国分析语言的传统经验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我们要紧紧抓住语境规律,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敲判断、学会把单个的词语放在整个句子中来理解它的意义。

二、灵活运用文言文翻译的“对、留、换、调、增、删、推”七字决。

文言语句的翻译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在译文语言的组织上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的。

1、对译法

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双音节词来翻译。

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

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兵马埋伏。

“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译为双音节词“推测”、“惧怕”、“埋伏”。

2、保留法

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

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头驴子到那里去。

“驴”、“船”古今的的词义完全相同,翻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

3、替换法

也就是说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把古词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又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言词语,其字形在古今上完全相同,但词的意义却发生了变化。体现如下:

(1)词义扩大了。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汉语中指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3)感彩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实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4、调整法

就是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语法。

(1)《曹刿论战》“何以战?”一句是宾语前置句,“何”作“以”的宾语应译为“凭什么打这一仗”。

(2)“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谓倒装,意在强调谓语“甚矣”,应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语序翻译。

5、增补法

就是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充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

(1)《扁鹊见蔡恒公》:“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句中“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翻译时就要补出来,应是“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2)在古汉语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但在现代汉语中数词必须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结构后才能修饰名词。因此,对于这类有数词的语句进行翻译时应在数词后加上量词构成数量结构来修饰名词。如《口技》中“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的“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数词修饰名词都没有量词,翻译时应对应把这些量词“个”、“张”、“把”、“把”、“块”补出来才清楚连贯。

6、删削法

文言文里的一些虚实,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也都可删去不译。

7、推断法

文言语句中负载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实词极为重要。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特别要结合上下旬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义。

1、字形判断法

汉字本是表意性文字,特别是“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有些字能直接从字形分析出词义,有些字虽不能直接分析出词义,却可以根据字形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根据。

如“樯橹飞灰烟灭”,“橹”是木质的“船具”,“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

2、结构对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