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伤感文章

经典伤感文章

经典伤感文章

经典伤感文章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风格 结构 演奏技法 情感特征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奥地利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同时也是古典时期音乐的奠基人。一生中共创作42部协奏曲,这首《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他谱写的最后一首协奏曲,也是唯一的一首为单簧管而作的协奏曲。这部作品完成于1791年11月,是为他在维也纳的好友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单簧管演奏大师安东·施塔德勒所谱写的。莫扎特谱写这部巨作的灵感同样来自于安东·施塔德勒无与伦比的音色处理以及高超的演奏技巧。整部作品典雅而清新,抒情而雅致,近百年来,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一直活跃在世界乐坛,备受音乐家和听众的追捧。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作为世界管乐协奏曲的经典之作,乐曲中那柔美的旋律犹如一条溪流缓缓流淌,犹如天空一朵白云轻轻掠过蓝天。全曲带有抑郁忧伤之感,时而凄美婉转,时而飘渺旷达,给人以俊伟、爽朗的感觉。其主奏声部酣畅淋漓地发挥了璀璨的技巧,但承担音乐实质的并不仅仅是单簧管,而是主奏与协奏的彼此呼应,相互融合。莫扎特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使用降B调单簧管而是使用了A调单簧管,或许被称为抒情单簧管的A调单簧管才更加符合莫扎特本人的高贵气质。协奏曲中所蕴含的幽静婉转的感官气氛,揉合在他晚年的创作所具有的那种静谧典雅的情景里,显得优美无比。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将技巧性的因素与诗意般的内容以及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互相融合,彼此渗透,并赋予其旋律精致、高贵、抒情的气质。全曲共三个乐章,其“快慢快”的结构布局诠释了古典主义时期协奏曲的典型音乐特性。

第一乐章,Allegro快板。A大调,4/4拍,双呈示部奏鸣曲式。节奏清晰明快,色彩明朗,单簧管呈示温柔妩媚的第一主题,充分展示出单簧管柔美的音色和力度。该乐章音乐情感主要是婉转优美略带一丝忧伤,演奏时应富有诗意和歌唱性使其旋律优美动人、典雅迷人。整个乐章的单簧管独奏部分都是从给人以天鹅般温暖的音色力度上开始的,随之而来的是凄美婉转的小提琴再加上安逸祥和中提琴,最后加上稳重低沉的低音乐器,添加了和声衬托,使其织体更加的丰富和厚重。在一些乐段的开头和结尾应该做一些细微的力度以及速度变化,力求使音乐显得更加流畅而不呆板。为了增加乐曲的表现力以及感染力,在总体上乐句与乐句之间,主奏乐器与协奏乐器之间都应该呈现较为明显的力度对比,特别在经过句时,应将连续的经过句呈台阶式的递进。乐曲中不同的音区的音色特点,作曲家也做出了非常精妙的设计,对于低音区一般使用较为强的力度而高音区则反之,这样做无疑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情感,使其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第二乐章,Adagio慢板, D大调,3/4拍子,三段体式。著名单簧管演奏家斯图兹曼曾说过:“莫扎特A大调的第二乐章是所有音乐中最为美妙和崇高的,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极品中的极品。”对于演奏者来说,淋漓尽致将其心中郁闷尽情抒发,勾勒出一幅莫扎特晚年的心与境。?这一乐章柔美恬静,极富诗意,舒缓的旋律里不时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其音乐主题动机由单簧管直接演奏,不使用任何乐队的引子,其旋律婉转缠绵、深邃而让人沉思,宛如一首难以言喻的忧郁挽歌,又仿佛天鹅临死前最后的哀鸣。在演奏这一乐章时,应以一种流动而又抒情的情感方式,犹如一位歌唱家在深情的演唱一首令人深思的咏叹调,用这种情感来表现这一感人肺腑的旋律。因此,应用一些细小的变化去诠释一些倚音音型以及乐句的延伸,对于节奏的把握也应该是富有弹性的,从而使音乐更具有灵性和表现力。这个乐章被无数人所钟爱,甚至被一些乐迷奉为是“人类音乐史上最美的旋律”。

第三乐章,Allegro快板,A大调,6/8拍,回旋曲式。这一乐章中,改变了前面慢板沉重的曲调,显得轻松而活泼,它以音域或节奏的对比造成几分幽默的气息,在表达欢乐光彩的同时又含有一丝淡淡的伤感。这个乐章与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一样,由单簧管轻声温柔的开始,其主题动机不断出现在整个乐章中,之后是越来越欢快的经过句,装饰性的音阶和琶音倾泻而下,转而急速上升,在跌宕起伏的音符中,仿佛有一种翱翔于天际的,但在之余,时常又能感受到一种冥冥的哀伤,最后乐曲在乐队全奏的热烈气氛下结束。

在这部协奏曲中,莫扎特充分运用了单簧管不用音域音色的对比,在表现欢乐主题的同时伴随着短暂而又低沉的哀婉。在完成这部协奏曲不到两个月,这位伟大音乐家与世长辞了。

这首协奏曲也就成为这位音乐天才留给世界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同时也成为我们作为音乐人必须传承和发扬的一份厚礼。

参考文献:

[1]【英】科林·罗森编,章滨译.单簧管[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5月版

经典伤感文章范文第2篇

其中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熟悉和自觉实践使得这一时期的电影在题材、叙事、影像等方面都体现着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中国电影人其实早在中国电影初创时就开始探索中国美学与作为舶来品的电影之间的契合与关联。到1940年代出现了费穆的《小城之春》(1948文华影业)、蔡楚生、郑君里的《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联华、昆仑影业)、沈浮、阳翰笙的《万家灯火》(1948昆仑影业)、桑弧的《太太万岁》(1947文华影业)等影片,从这些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编导人员是怎么把中国古典美学和电影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

一、价值取向——羊大为美的实用与功利

中国文字中美字就是羊和大的结合,《说文》中说:“羊者,给厨膳之大甘也。”“大像人形”、“大,人也&rduo;,那么美字就是人获得肥羊之意。深谙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中国电影人郑正秋、费穆、郑君里等在选材上以儒家诗教传统为指归,把家庭伦理题材,作为选材的重要方面。从早期的《孤儿救祖记》,到后来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万家灯火》、《太太万岁》等都以家庭伦理(祖孙、夫妻、兄弟、亲家)关系的设计为电影叙事的内容:一方面反映现实,正如《礼记·乐记》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一方面教化众生,正如王充说:“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者,一章无补。”我们在影片中感受家庭伦理叙事中的亲情与人伦的同时,既可以看到乱世生民之艰难,也可以看到亲情伦理在乱离之间的紧张与焦虑;在苦中作乐、喜中含悲中中国观众在乱世影像中寻找民族灵魂的栖息地和归宿。羊大为美的实用,教化众生的秉性,成为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题材选择和价值取向的美学依据。

《小城之春》中周玉纹与章志忱的情感表达含蓄中的奔涌,最后“发乎情,止于礼义”的中庸之美,使的故事的取材处理和价值取向更有民族特点。《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忠良对素芬始爱终弃的离乱忧伤,是中国艺术史上的负心汉形象的延续,在对素芬艰难求生竭尽孝道的描写中来批判张忠良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并对战时战后丧乱时弊和人伦情感在历史变故中的变化进行表现。通过张忠良与三个女性的关系纠葛,让我们看到他的道德善恶表现,编导无情地对他前后的变化进行深刻批判,使人们为之警醒。《万家灯火》、《太太万岁》中,在嬉笑和同情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又兰和思珍的隐忍与委曲求全,无不彰显出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中国电影从中国现实出发,价值取向指向中国传统伦理,对家庭伦理题材的偏爱,并结合广阔的时代背景进行艺术创作,把电影艺术的社会认知与教化功能发展至成熟。

二、意境经营——象外之象的张力与超越

中国电影作品中对艺术情境的塑造,通过和谐的声画语言,设置情景交融的意境,来传达作者难以言表的情绪。正如华林在《南宗抉秘》中说:“画中之白即画中之画,亦即画外之画。”电影《小城之春》可谓是中国古典美学电影化的典范。影片开始就是暮气沉沉、沉郁压抑的气氛,周玉纹欲说还休的旁白设置,她徘徊于残破的城墙上,在来回流连忘返的忧伤与感喟中让我们感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李煜)的清寂,清寂中又带有“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惆怅,惆怅中又融进“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的希冀。正是在如此残破的情景中,导演让周玉纹出场。除了残墙外,还有男主人公戴礼言出场的破园。戴礼言在仆人老黄的呼唤中出场,他对自己美好家园被战火破坏感到忧伤,但是又“无可奈何花落去”,战后的破败使得他陷入痛苦绝望之中,他每天呆坐破园想念往昔繁华,感叹今日落寞。这也是战后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一种情绪。从整体来看,影片中苍凉的城头、空落的房间以及残墙破园,周玉纹的压抑,戴礼言的落寞,章志忱的言而又止,共同传达和营造出一种忧愁、低沉、哀婉的意境。缓慢的人物举止,有气无力地人物对话,忧缓低沉的旁白,再加上缓缓推进的镜头语言,让我们感到主人公寂寞度日的哀伤,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的萧索没落,又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还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旷达希冀。正如刘勰《文心雕龙·因秀》提出“文外之重旨”,欧阳修《六一诗话》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文外重旨”的艺术追求,也成为中国电影人的艺术追求。我们看一下苏东坡的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据说费穆正是有感于此词而作电影《小城之春》。导演塑造的周玉纹和章志忱不正是墙里佳人和墙外行人吗?至于“多情却被无情恼”,我们看片中卧房听妹妹唱歌一段情景,镜头以周玉纹为前景,以章志忱为中景,以妹妹为后景,周玉纹听着情歌,心思翻滚,无心捣药;章志忱望着自己的昔日爱人,也是浮想联翩;此时镜头随着周玉纹把药拿给丈夫吃而缓缓移动,丈夫吃药时她又不断回望章志忱,等她回座时,镜头又变成前面的景深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再加上妹妹优美的情歌,把周玉纹与章志忱的微妙关系和心理展现了出来,情、景、境融合在一起了。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仅有史诗的气魄,还善于用意象的设计来营造情景和传达情思。片中春水和月亮的意象就很有艺术匠心,并深得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在中国艺术中历来有伤春悲秋情结,春江春水是诗人歌咏的对象,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影片开始就是春水奔流,一方面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在长江沿线,一方面是点出主人公张忠良对素芬的始爱终弃的情感纠葛;同时影片最后素芬投江,似乎只有那一江春水才可以状写她满怀愁绪:春江依旧奔流不息,爱人却负心变性,自己八年青春孤独艰苦似乎只有付之春江流水了以解消。中国自古有月下怀人的传统,从《诗经·月出》:“月出皎(明亮)兮,佼人僚(美好的样子)兮。舒窈纠(女子舒缓的姿态)兮,劳(忧)心悄(忧愁的样子)兮”开始,中国艺术史上写月亮的作品很多。在影片中,六次出现月亮,并且不仅作为影片时空转换的构成因素,而是和影片叙事、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紧密结合。第一次是素芬与忠良定情的晚上,两人月下互诉情肠;第二次是忠良离家时,月华被浮云缠绕,离情浓烈;第三次是忠良被俘,看见月亮,仿佛就看见了素芬,离别的悲怆更加浓重;第四次是月亮下,一边是丽珍与忠良勾搭在一起,另一边则是素芬抱着儿子望月,想起往昔一家团聚的美好;第五次月亮出现时,一边是忠良与何文艳勾搭在一起,一边是沉浸在相思中的素芬;第六次出现月亮时,忠良在大厅宴会中朗声笑语,素芬则作为佣人为他们服务,还要呼唤受伤的儿子来吃残羹冷饭,另一边则是墙外“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高楼饮美酒,几家漂流在外头……”的幽怨小调,此时经过前面不断的铺垫,意象的含义不断加深,情景相生的意境臻于成熟,素芬此时内心的悲苦怨恨在大厅见到忠良时一起涌上心头,相思、艰苦、怨恨、失望在凄清的月华和撩人的俚曲声中更加浓烈,使情、景、境三位一体,共同把影片推向高潮。两篇经典作品正是通过对意象、意境的经营来传达象外象的韵致与张力。  三、叙事结构——民族影像的气质与魅力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素有史诗美誉,影片继承了中国艺术史上屈原、杜甫、陆游等人的忧患意识,又融入战后中国的时代图景,把社会历史与家庭个人合在一起,在家庭个人的历史遭遇中书写家国历史的变迁。影片的历史跨度很大,通过三条线索对八年离乱进行了描绘。影片按照中国古典小说章回法结构作品,展现了战乱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百态图画。影片还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的叙事技巧,把宏大的社会历史图景和错综的矛盾集中于一个家庭,按照顺时性结构作品,徐徐展现一个普通家庭在历史变革中的悲欢离合。影片的线索有素芬的艰苦生活,忠民的革命生活,忠良的堕落生活,三线缠绕互相映照,层层铺垫,共同表达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影片放映很受国人欢迎也正是得益于此。同时编导又把战争场面的纪录和故事的虚构结合起来,把家国和个人紧密联系起来,爱国真情与家庭伦理相得益彰。影片把电影中蒙太奇对比艺术和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比兴艺术相结合,一面是素芬的艰苦生活,一面是张忠良的花天酒地,面对同一个月亮,素芬母子受苦,张忠良却在和丽珍鬼混;一面是张忠良等“朱门酒肉臭”,一面是素芬等吃着残羹冷炙,把社会揭露和道德评判、情感抒发和尖锐讽刺相结合,在对比中呈现自己的寄托遥深。

经典伤感文章范文第3篇

说它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实在不假。虽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释,翻译,总共也不过220页。想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的一本小书。若是摆在那些厚似馒头,重似砖头,印刷精美似绣花枕头的大部头巨着之中。实在是不起眼之极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个薄薄的小书,却统治了中国近二十个世纪,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呢?

从辩论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输了,而且输得心服口服。可是如果从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赢家,是大赢家。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不是我说的。也许,真理本不是辩出的,而是做出的。

孔子何以获胜,辩论为何不出这样的道理,我不知道,天资太差,脑子太笨。但我知道孔子说了些什么,他说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学!如果你是人,你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不论你做什么:你去干革命,做领导,开公司,或是你去当土匪,做强盗,当恶霸。如果你想做强,作大,你就必须相信孔子说的,从

小学度过了,我也从创网的小学版升级到了创网初中版。现在习惯改变了,喜欢逛逛初中版的每一个角落了。

曾经就知道初中版里想得个精华并非那么容易,就连“强力推荐”和“杂志采用”都有可能是普通文章,所以,我留意着那些成为精华文章的作文,我想学习学习、模仿模仿他们的写作技巧。

可是技巧还没有找到,我却发现,有些作文,明显有丝丝的忧伤。文章里,文字里都体现出那种忧伤之感??可是我不喜欢忧伤。你别以为这样可以体现出你的多愁善感,但其实不然。

为什么不在作文当中把自己的快乐写出来?那种滋味是如何的美妙啊!这种多愁善感,恐怕是在装扮深沉,拥有笑容不好吗?请别常常念叨“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人生路是多么的艰辛”,因为在这样的旅途中,还是充满幸福的。

我收藏了一句绝对经典的话,看来写出那句话的人也绝对是个开朗主义者:

“不要说人生的路上布满荆棘,荆棘也会开出淡淡的花,人人身后都有一条落英缤纷的路。回眸何必含泪,心灵会有点点温馨在颤动。”

这个就是我的中心,需要说的,别牵扯出太多的伤感,不要认为散文必须这样??人家朱自清怎么不这样?

其实从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有点忧伤,肯定算是篇上好的文章,但是这几天看书,我却豁然开朗。写散文,不一定要写得这么多愁,就像朱子清的《春》,是散文吧?可写得异样活泼、青春。

经典伤感文章范文第4篇

读书当如此。在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唯有深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涤荡。

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字,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谁又能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捧读《红楼梦》,“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她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将自己紧紧地掩藏。“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池水,幽然飘落。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香残的燕子楼;她也恨,恨那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沁芳闸的水,总是在流,那样柔缓,那样清澈,正如她的生命。她的一生都在还泪,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伤悲,留给才子一声惊叹!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静心品味,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静心品味,采莲歌女,绕过长桥,似在浅笑顾盼。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

捧着书香,看着窗外嫩绿的枝叶,在书海中,渐行渐远!

【亮点解读】

当不少考生将思路确定为深浅阅读之论的时候,这位考生视角一转,结合感悟写出了深阅读给自我灵魂带来的洗涤。这篇感悟类文化佳作有两大突出亮点:

经典伤感文章范文第5篇

关键词: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坚定有力;自信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96-01

一、对莫扎特钢琴音乐的概述

莫扎特是18世纪欧洲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莫扎特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有大量作品,其中钢琴奏鸣曲有19首。作品风格清新雅致,看似简单易弹,因此经常被教师作为弹奏古典作品的入门曲目,然而只有在弹奏技巧相当高且相对其有丰富理解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弹好。

莫扎特的前期作品有(K279―K284)六首,这一组奏鸣曲反映出莫扎特与生俱来的灵气和充满乐观的青春活力。时隔两年半,莫扎特创作了第二组奏鸣曲(K309―K333)七首,偶尔流露出一些悲伤和忧郁的情绪。他的晚期作品有(K457―K547)六首,这时期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情感表现,以乐观的情绪为基调,充满坚定、自信和力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对《D大调奏鸣曲》K576的分析

(一)谱写作品K576

K576是莫扎特晚期的作品,这时期的作品都幽深淡远、富有一种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气质。1789年是莫扎特一生中灵魂最焦虑、烦忧,生活最惨的一年,但在他的音乐中却从来不透露出他的痛苦消息。莫扎特把最伤感、最细腻的情感倾注于这部作品,给我们划出了一道道迷人的弧线,这是莫扎特所写的音乐中最精美之一。

(二)简析奏鸣曲K576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快板,第二乐章是慢板,第三乐章是小快板。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D大调,6/8拍子,快板。这一乐章旋律形象美质、节奏准确,二声部音响色彩丰富变化,这些使它曾添了无尽的魅力,寄托着莫扎特对生命的渴求,凝聚着莫扎特对人生世界的感触和理解的严肃表达。大自然、上帝、爱情的苦与乐、对人生的眷恋、光明、黑暗……从头到尾都浸透了莫扎特的情绪。

乐曲由清晰、贴切、亮丽的主题开始。双手八度齐奏犹如号角般,所表达的最为基本的主题动机正三和弦琶音方式,关系朴素虔诚,右手的颤音弹奏显得精醇透明,道出了女性温柔的一面。

副主题以真挚感人的咏唱进入,使抒情味同忧郁感的结合,一种内省和沉思,一种渴求安宁的情绪。给人总的感觉是动态占主导地位,整个音乐画面有一种生级的,陈述了莫扎特的灵魂在状态,把渴求看的高于一切。

展开部的音乐既充满力度,而且充满耀目又清纯的光度,主要主题的动机以含蓄的手法加以发展处理,清新且充满阔度,富于神圣感。展开部是晚期莫扎特创作的特征之一,在此也用了许多二声部的手法.第97小节“f”引导再现部的出现。

再现部先由主要主题呈示,音乐清晰、贴切、亮丽、音乐语言和情感更丰富与内在的毅力。接着由左右手的卡农手法来填满中间,然后引导出D大调的副主题。结尾的第一段是利用主要主题的动机展开,第二段是与呈示部的结尾相同,出现新的材料来作为此乐章的结束。

第二乐章为奏鸣曲式,A大调,3/4拍子,慢板。

此慢板乐章是夹在两快板之间的慢板。让音乐自己说话,深沉、耐人寻味。莫扎特让深刻的情感隐藏在优雅自然的音乐之中。此乐章在旋律上和音阶的经过句中是有很多修饰的,把自然天赋的旋律、独特的和声感觉熔于一炉,使速度成为音乐美的要素。

乐章开始A主题进入,采用较慢的速度,达到了徐缓抒情的极致,十六分音符舒畅的发展,酣畅淋漓,使之充满了忧愁和无法释怀的,也成为最能打动人心的幽怨歌唱。

A、B两个部分全盘布局的逻辑性及平衡度丰满充实,以规则方式组成,在全乐章出现两次,构成音乐的支柱,是健康、清新的成熟,绵密音色和心思细密的造句法活灵活现,可以说包含了莫扎特奏鸣曲乐章歌曲化的精髓。

第三乐章:回旋曲式,D大调,2/4拍子,小快板。

A部分主题进入,左右手均是p的性质,左手和弦与右手旋律一起进入,音乐跳动着纯真,一种极为个人的感觉,以有意出新的细微变化,飘荡着轻盈空气的气氛,暗含着莫扎特典雅中和本真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