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考研复习

考研复习

考研复习范文第1篇

考研专业课考试内容重复性是很高的,虽然题量和题型可能会有一些的改动,但是每年考试的命题重点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复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搜集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找出该专业的侧重点。

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法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来源:文章屋网 )

考研复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考数学 复习 方法

初三学生面临着毕业升学,无一例外的都要经过统一考试,初中数学内容较多,涉及面宽,应用性强,且初三数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复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考试的成败.那么,怎样进行初中数学的总复习呢?怎样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全部知识点,真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复习内容及要求

专题复习既要抓住主要知识和核心内容,又要关注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走向。以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为切入点,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选取近两年各地的典型试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精讲精练,常见的专题有:开放探究性问题;实验,操作问题;方案决策,设计问题;归纳,猜想问题;动点问题。

二、复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专题为单位组织复习,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要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围绕近两年中考试题的热点,难点,对重点题要狠下功夫,不惜一节课练一至两道习题。

(2)注重题后的总结,做了一道典型的习题后,要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升分析总结能力。

(3)选择的专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达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的目的,但要注意选取的难易度,难度适宜,坡度适当。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提示思维过程,揭示解题方法,切记不能让学生搞题海战术,更不能急于给学生答案,否则达不到锻炼思维能力的效果。

三、复习策略

1.习题概述

此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以三角形、四边形为基础图形,图形中的某个元素(如点、线、段等)按照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中互相依赖,体现了数学中“变”与“一般”与“特殊”的互相转化思想。在各地中考试题中以压轴题出现,考查学生的操作(画图)能力,利用函数、方程、相似等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启示与建议

首先,运用多媒体软件,使图形真正运动起来。授课前制作运动问题的课件,使点、线、图形动起来,让学生经历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对动点问题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清除对动点问题的畏惧,树立自己解决这类问题的信心。其次,点拨观察方法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虽然动点问题是中考的压轴题,涉及知识面广,但笔者认为在解题方法和技巧上也有共性可循,所以要求学生解完每个动点问题后,都归纳总结,此类问题总的来说有三个步骤: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结合图形用初始变量表示图形中其他变量;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方程或函数模型来解决问题。解决动点问题,不应通过题海战术式的机械训练,来达到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目的,而是利用图形运动过程,让学生辨别图形中的特殊位置和一般位置,并且能动手画出特殊位置和几个一般位置的图形,运用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提高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的效率

提高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的效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如下几点:

1.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内涵和外延是构成数学概念的两个重要方面,数学概念的内涵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数学概念所反应的对象的全体。充分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不够重视,导致在复习时效率不高。如有些教师不分析公式的推导过程,只要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到时会用就行,但是学生一忘记公式,就没办法解决了。事实上,掌握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即使学生忘了公式,也会解决问题。

3.注重解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和纽带。转化和化归思想(消元法、降次法、待定系数法),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都是每年中考必考的数学思想方法。纵观我们的教学,学生无论是平时学习还是考试,问题总还是出在对常规方法的掌握上。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巧解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

4.创设思维情境

考研复习范文第3篇

跨专业考研一般需要复习半年多,由于要考的专业知识不是很熟悉,所以应提前复习。对于英语、数学、政治学科,则一般需要半年的复习时间,考研的难度比较高,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可以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系统的复习,则可以在半年的时间内完成复习。如果复习时间太久,则容易疲惫厌学,若复习时间太短,则无法完成复习。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

考研复习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研中考复习指导引领

中考是学生人生道路的第一次定位,是关系到人的一生的大事,它牵动着千家万户。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教材、探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此达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目的是教研活动的重中之重。本学期教研活动我们发挥群体智慧优势,从以下几方面对中考复习全面指导,全程调控,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合理分段,科学定向、细化复习周期

复习开始,我们备课组就制定了四轮复习计划

1、第一轮,纵向分点是基础。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易错之处为突破口,学生知识过关为目的,全面出击,各个击破。引导学生梳理清楚每一个知识点,弄明白每一个能力训练可能涉及到的基础题及各题型常用的思维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第二轮复习夯实基础。

2、第二轮,横向综合是重心。以专题内容为连线,以知识运用为手段,以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为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在总结中发现规律,找到方法,并积极地运用这些方法和规律展开训练,在训练中有效地提高综合解题能力,最终让学生形成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为第三轮复习扫清障碍。

3、第三轮,模拟提高是中心。在此阶段适当增加实战模拟训练题量,通过这种“热身运动”,不但增长了学生解题技能与技巧,还可查漏补缺,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做好反刍训练,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为第四轮复习增加信心。

4、第四轮,考前调适是目标。非知识,如心理素质与情感态度会影响学生成绩。要克服一切非智力因素可能对考试带来的消极影响,调适学生心态,消除畏考心理,以平常心态沉着应试,为中考铺平道路。

二、科研先导,关注细节

在新课改环境下用科研的方法解决中考复习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借助校本教研,关注中考走向

面对今年的中考,我们首先做好试题研究工作。认真研究课标、考标,尤其是研究各类知识、能力要求学生了解、掌握的程度,并在其指导下近一步研究近年的中考试题,通过对其题型、难度比例、知识点及分值分布、试题结构、评分原则等多项分析,力争从中嗅到一些中考命题的信息,发现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同时,注意搜集各类试题及报刊上的评价性材料,做出个性化分析,努力提高自己对中考试题的理性认识,以求准确把握中考导向。

2、研究每一个复习阶段的具体操作细节

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我们提出“立足基础,以纲扣本,稳扎稳打,人人过关”的基本原则,并要求教师确立“在纵向分点训练中适当渗入综合训练”的指导思想。对第二阶段的复习,我们的教学重心就要由对纵向知识点的挖掘向横向知识块的联接转移。应做到: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专题归类复习训练。对第三阶段的复习以做综合训练题为主,每天保证一定的练习题,持之以恒抓好“记忆类知识点”的巩固,适当增加综合测试次数。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清清楚楚地指导,学生才会明明白白地复习。

3、研究如何上好复习课

复习课的质量直接作用于中考的成绩。针对复习课弹性大的特点,我们提出“专题分工,集体备课,课前讨论,课后总结”的实施策略,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复习课,一张卷,做一堂,评一节”的低效状况。具体操作步骤是:课本按单元,专题按内容作为备课组活动的中心工作,而中心发言人的发言稿作为教案检查的重点,确保发言人写出高质量的发言稿。在备课组活动中,围绕中心发言稿,探讨每节课的知识框架和教、学法;在教学中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拥有了惊人的观点”――综合了对问题的多种解决途径。这样群策群力、博采众家之长形成的群体智慧教案让每位教师的复习课都精彩演绎。

三、巧用“三本”,借助会诊,落实过程调控

1、落实三个本

1)“过关记录本”。要求每一节课的复习任务都要具体明确,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学生什么时候达到了过关要求,过关过程中哪些容易出错,原因何在,教师都要随时做好记录。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为自己组织下一步的复习提供指导依据。

2)“试题集锦本”。要求教师在研究习题的过程中及时将有代表性的典型试题收集下来,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如涉及到的知识点、能力点有哪些,解题思路和方法是什么,它会出现哪些变式题型,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几种,在解题中应注意哪些事项等。用好“试题集锦本”,教师不仅指导起来会得心应手,对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

3)“习题纠错本”。落实“习题纠错本”就是让学生把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理出来,弄清错误所在,写出改正办法,标明注意事项。一星期一小结,一月一总结,在考试前15天把不懂的集中起来消灭掉。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同类问题的反复出现,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2、借助会诊,落实过程调控

配合模拟考试,做好会诊反馈。每次模拟考试后,我们教研活动都要集体分析相关数据及失误之处,找出原因,积极改进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巧用公共课,关注学困群体,因材施教

考研复习范文第5篇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 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 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 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1.理解基本概念:对教育科研方法而言,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一些概念本身就较难理解,死记硬背就更不容易实现了。较好的方法是联系实际,将概念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