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范文第1篇

京剧可是戏曲中的一种,也是中国的“国粹”。京剧表演当然也少不了脸谱,

而脸谱也有很多名堂,它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种。并且每种颜色可代

表人物不同的性格,而今天,我们便过了把“脸谱瘾”。首先,老师出示了一组可爱的卡通脸谱,我的目光急切的搜索着,忽然,目光落定在一个鬼神脸谱上,我心想:“好,就做这个。”于是,我拿出铅笔,画好那个脸谱大致的形状和五官,接着,我又用黑笔钩线,最后,我涂上颜色,一个脸谱大致完成。而绑橡皮筋却是最难的一步,因为一根橡皮筋根本不够,于是,我拿出三根橡皮筋,可任凭我怎样“五花绑”,也无法将橡皮筋帮在一起。这可使我犯了难。这时,我的目光落定在双面胶上,转念一想:对呀!我可以用双面胶粘贴。我一试,果真成功了。OK,鬼神脸谱完成了。

脸谱秀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张展。他演的角色是包公,只见他的脸谱满脸通红,瞪着一对大眼睛,还张大嘴巴,仿佛在呐喊,又好似在判案。他这种秉公办事的形象令我们万分敬佩。只见他伸出一只手,大喊着:“升——堂——”而我们也应声道:“威——武——”随后便是一阵哄笑,也使我们身临其境,来到判案的现场。接着,老师点了我的名字,这真是令我意想不到。我戴上面具,只听老师说我满脸金黄,吊着獠牙,显得十分残暴,展现出凶神恶煞的形象。随后我张牙舞爪,嘴里也发出恐怖的声音,好像是真的似的。周仁罡和楼明霞也展示了各自的脸谱形象。周仁罡扮演的是家喻户晓的孙悟空,他做了一个“招牌动作”——“挠头皮”。体现了孙悟空的顽皮。而楼明霞扮演的是穆桂英,这可真是栩栩如生,使我们仿佛看到了穆桂的英勇与英姿飒爽。

这堂课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更使我进一步了解京剧,真是受益无穷。

京剧脸谱范文第2篇

【链接课堂】

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字谜吗?(出示字谜:一点一横长,小口在中央)是什么字?谁能给它组词开花吗?生:(兴奋地回答)是“京”字,南京、北京、京胡、京剧……(师板书)师:“剧”是一个生字,你怎么记住它?由这个字你还想到哪些字呢?生:(纷纷举手)居、据、锯、聚、具、巨、句、距、炬、惧……(师板书)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作为我国最大的剧种,直至今日,仍深受大家的喜爱,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发现京剧的身影。你发现了吗?

(生逐一展示:京剧CD、关于京剧介绍的书籍、梅兰芳的图片、色彩鲜艳的京剧脸谱挂件、张张不同的京剧脸谱扑克、带有京剧脸谱图案的漂亮纱巾、绘有京剧脸谱的启瓶器……)

师:原来,京剧就在我们身边。你们瞧,这些物品中,关于京剧的什么最多呀?

生:(齐声)京剧脸谱!

师:是的,这些色彩艳丽,造型奇特的京剧脸谱已成为京剧的象征,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近这些奇妙的京剧脸谱。(板书:脸谱)

师:“谱”也是个生字,你怎么记住它?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生:(联系生活回答)我在饭店吃饭时,看到了菜谱的“谱”;弹钢琴时要学五线谱,也是这个“谱”;我们音乐书上唱歌的谱子叫曲谱……

【凝思片语】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一年的“科学认读”的学习,生活类话题中涉及的汉字大多已经掌握了,而京剧这一全新话题中包含的内容很多,许多与之相关的汉字在生活中不大常见,这就给学生提供接触文学意味更强的汉字机会。在这堂以京剧脸谱为主题的识字课中,我由谜语趣味导入课堂,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京剧的影子,话题的切入口贴近学生,拉近了学生与京剧的距离。而由“京剧脸谱”这四个字引出了几十个汉字,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学起汉字来轻松有趣,也觉得京剧并非那么高不可攀、遥不可及。

【链接课堂】

重点交流脸谱中的色彩含义

师:京剧脸谱中的颜色可不仅仅只为了好看,还有着丰富的含义,看看大屏幕,这些不同颜色的含义你都会读吗?先自己轻声读一读,看谁读得又准又流利!(生自读)

师:你最喜欢哪种颜色,给我们读一读,我们一起来学习。你从这些色彩的含义与代表人物中都联想到什么?

(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颜色,阅读思考含义)

生:我喜欢红色,红色代表忠贞英 勇,代表人物有后羿、关羽。我联想到了《后羿射日》的故事,我还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生:我喜欢黑色,黑色代表正直无私,代表人物有项羽。我知道项羽又叫西楚霸王,有一出京剧曲目就叫《霸王别姬》,我还会背李清照的一首诗《夏日绝句》,里面也提到了项羽……

生:我也喜欢黑色,黑色的代表人物还有包拯。有一出京剧叫《铡美案》……

师:“美”这个字很有意思,古人认为“羊大为美”,像这样的会意字你还知道有哪些?

生:(纷纷举手)不上不下就是“卡”;不正就是“歪”;不好就是“孬”;鱼和羊一起烧味道很鲜美就是“鲜”;上小下大就是“尖”;小小的土就是“尘”……

生:我喜欢白色,白色代表阴险奸诈,代表人物有赵高,成语“指鹿为马”说的就是赵高。

师: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带有动物名的成语?这些含有十二生肖的成语你都会读吗?(师出示有关成语,生读)

生:我喜欢紫色,紫色表示刚正稳练,代表人物是姜子牙,我知道一句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师:老师这里也有几个歇后语,你们都了解吗?

生:我喜欢金、银色,它表示神佛鬼怪。看到孙悟空的京剧脸谱,我想到了《西游记》里的故事“大闹天宫”……

师: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身边的同学请教……通过阅读,你知道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吗?

【凝思片语】

京剧的内容博大精深,涵盖的内容很广,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这堂课的重点定位在京剧脸谱上。京剧脸谱色彩艳丽、造型多变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脸谱中的不同色彩含义,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更是能让学生由图及意,激发学习汉字的趣味。

我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颜色进行阅读,尊重同学们的自主选择,具有鲜明特色的脸谱降低了同学们学习这些词语的难度。京剧脸谱中的代表人物大多是历史人物,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历史故事更增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学国传统文化的热情。这堂课中,我们不仅相机出现了许多新的汉字,从各个不同的代表人物中学生还联想到了成语、诗句、歇后语、历史故事、名著小说等,由字到词到句,甚至尝试了片段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得这堂课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在这堂课中学习到的汉字及接受到的文化信息不是平常的生活化主题所能达到的,为学生自主阅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链接课堂】

游戏巩固

师:同学们对京剧脸谱知识的了解可真不少啊,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看看谁是我们班真正的京剧知识小专家,好吗?想当小专家要连闯五关,每闯一关得一颗星,有没有信心?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进入我们的游戏环节:《智力大冲浪》(快乐冲冲冲)

师:第一关――猜脸谱。你能根据脸谱上这些夸张变形的图案猜出他们是谁吗?

生:后羿、包拯、项羽、程咬金……

师:羿是个生字,生活中很少见,你是怎么记住它的?你能给它找找同音字吗?(板书羿:义、意、异、易、忆、益、议……)

师:第二关――猜性格。你能根据脸谱的颜色猜出以下人物的性格吗?

师:第三关――辨一辨。你能根据脸谱的构图分辨出属于哪一类脸谱吗?

师:第四关――认一认。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汉字,你都能流利地把它们读出来吗?先自己读读,然后我们开火车读。这些字中有不少生字呢,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看看谁交的汉字朋友最多!谁来试试?

师:第五关――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京剧脸谱的知识,深深地被我们祖国的国粹――京剧所吸引,你想对国粹京剧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说感言)

师:你们回答得真棒,京剧有着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认识了解并喜爱它!看来这些题都难不住大家,恭喜你们!成为五星级的京剧小专家!让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好吗?

【凝思片语】

京剧脸谱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京剧脸谱;美学内涵;发展前景

1 京剧脸谱简介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人物造型的一种表现手段,一般采用“油色”或“水色”直接在脸上化妆,即“涂面”化妆。因化妆时需按角色来分配图案和色彩,不能随意勾画,有着约定俗成的谱式,故叫作“脸谱”。其中,京剧脸谱是至今戏曲舞台上脸谱最多、最完整的一个脸谱体系,也是用色最多的,是中国戏曲脸谱的代表。按京剧行当来划分,净丑又称花脸,就是一般所说的脸谱。京剧脸谱以其夸张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给予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

首先,从整体的形的角度来看,京剧脸谱是椭圆形的,与面具一样,没有对耳朵进行化妆。从具体的形的角度来看,京剧脸谱有整脸、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六分脸(又称老脸)、十字门脸(包括蝴蝶脸)、花碎脸与歪脸、神怪脸、丑角脸(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方法,这里划分的依据是脸谱图案的形状),八个谱式有着各自相对固定的图案和色彩。其次,从色彩的角度来看,“主三色”即黑、白、红,还有黄、绿、蓝、灰、紫、金、银等。通过揉色和抹色的方法,夸张了前额、眉、眼、鼻、口、下巴的肤色,突出了面部的骨骼、经络、肌肉纹理。再者,因为脸谱作为舞台美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从属于整体的,所以一开始就须提笔挈意,一笔一勾,皆求传神达意,直到完成“象”。

2 京剧脸谱与中国古典美学

2.1 京剧脸谱之“圆的意味”

圆没有终点也没有起点,同“通”,“通”同“易”,“易”相生,所以一切又回到了《周易》。黑格尔认为,“‘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表明‘中国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易经的卦象‘是最纯粹的理智规定’。但是,它‘只停留在最浅薄的思想里面。这些规定诚然也是具体的,但是这种具体没有概念化,没有思辨地思考,而只是从通常的观念中取来,按照直观的形式和通常感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里,黑格尔持着批判的态度,他发现了《周易》里存在着两组对比十分强烈的矛盾双方:思想的抽象化与表达的具体化,纯粹的范畴与观感的形式。因为具体、直观、感觉,体现的是概念、思辨的对立面。与西方哲学追求真理不同,中国哲学不存在本质的、现象的两个分离的世界,而是以“道”为最高的目标,“道”不离器。到了孔子,圆的精神就与人的现实生存状态联系得更紧密了,“兴”“观”“群”“怨”,既是《诗经》的解读方式,也是人生的一种自我体悟的方式,以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而老庄所追求的关于圆的精神则更倾向于“大”“无”“道”,即对《周易》的一种回归;最后,外来的佛教禅宗的流入,在“道”的范畴之外,带来了“空”“境”。

2.2 京剧脸谱之“形神兼备”

流光溢彩,合乎法度,与中国书画同源。“道”是笼统的、宽泛的,在戏曲舞台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是难以演绎的,所以需要流光溢彩的粉饰以及一定的法度规范。在脸谱造型中,非常讲究笔意、笔锋,讲究骨骼、经络、肌肉、纹理等,与中国书法讲究用笔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在脸谱上面,一个点有深重、清浅之分,一条线有粗细、疏密之分,有着丰富的可塑性,不禁令人们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甜美的精华。”(李泽厚《美的历程》)我国著名戏剧艺术家翁偶虹先生就认为勾画脸谱的线条,讲究笔锋和笔意:第一要笔锋犀利,第二要笔意流畅。一笔一勾,要能勾出人物的“神”,画出人物的意蕴。人物的“神”就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特点等。除了笔意生辉,京剧脸谱还有图案化,运用象形化的文字,图案化的特征,从另一个侧面也印证了中国美学感性的一面。只是,丹青无彩不动,还需要色彩。

3 京剧脸谱的传承与异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对京剧脸谱已经有了一个常识性的认识及其在传统美学意义上的基本印象。形成这种认识和基本印象是我们走近京剧脸谱的首要前提,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历史依据的。在“五四”时期,由于这方面的缺失,曾经导致了一些人对脸谱(当然京剧脸谱也包括在内)产生了误解和质疑。胡适认为脸谱是没用的、该扫除干净的“遗形物”,傅斯年说脸谱是“下等把戏的遗传”,其中以钱玄同的观点最为偏激,他甚至称脸谱为“粪谱”。但是,真正的厄运是十年浩劫。“寓褒贬,别善恶”是京剧脸谱谱式化、图案化、格式化的最初目的之所在,人脸只是作为载体:脸谱给了观众最直观的符号信息,有时候甚至无须通过戏文、表演等其他的信息传递,观众就可以知道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和人品道德。关于脸谱的异化,程宇宁先生在其论文《从京剧脸谱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符号意义》中较为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我们常常忘记面具是我们获得自由的工具,而将其视作人们内在世界的外部流露,继而心甘情愿地将支配权交给面具,或者反过来徒劳地追求所谓的人格的表里如一,追求一辈子如一瞬间的完美。”程宇宁先生在这里提到了面具(脸谱)与自由的关系,把作为艺术形式的脸谱与真实生活中的人物面貌对应起来,显然混淆了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如此一来,脸谱也就与表现自由失之交臂了;与自由失之交臂,也就是与艺术渐行渐远了。

4 京剧脸谱与大众审美

然而时下,当京剧脸谱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元素被广泛应用时,即意味着艺术的胜利,脸谱所表现的内涵越来越自由化、多元化了。脸谱以自身独特的美学韵味美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卸下了舞台人物角色的春秋粉墨,与时尚同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颇具一种后现代、超现实的美学色彩。另外,在脸谱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历程中,民间工艺美术已大量采取脸谱这一独特的文化元素,两者的结合即使在今天高度产业化、复制化的时代潮流里仍然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艺术魅力。这些都与京剧脸谱的高度概括化和符号化相关,而借助现代高速信息的数据转换,与传统舞台上在脸上勾画的不可复制性相比,数据化、平面化的京剧脸谱具有更深远的生命力。脸谱本身是一种化妆艺术,当它与国际彩妆相接轨,在T台上实现了传统与时尚的完美结合时,令人置身其中,不禁产生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国际化脸谱,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譬如说色彩在每个国家和民族里都有着各自的禁忌,所以也许性格忠义暴躁的张飞脸谱在中国是黑的,在欧洲可能就是白的,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出调和与相融,也许才是真正考验京剧脸谱能否实现国际化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黄殿祺.中国戏曲脸谱[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

[2] 栾冠桦.角色符号――中国戏曲脸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 于长澍.中国京剧脸谱宝典[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

[4] 于得祥.京剧脸谱(汉英对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5] 成联合.圆融审美学导论[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6] 欧孟秋.菊潭清响[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

[7] 王朝闻.吐纳英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京剧脸谱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京剧脸谱 动画 动画形象 语义学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3.011

我们正处在一个影音视听时代。人们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接受获取资讯, 数字信息作为一种可复制性、可传播的数码,使动画中的卡通角色有极高的传播速度和明显的符号化特征。动画角色造型就是符号学语言的特殊应用,形象的设计也是遵循符号学原理的。通过动画片,观众可以从中找到共同的话语和价值取向,动画作为一种传播符号而引导着时代的价值观。众所周知,符号具有认知、传播、娱乐的功能,在其娱乐功能中,又包含了视听符号和叙事符号两大类,动画角色造型除了包含这些功能外,关键的地方在于,把这些符号的重新排列和组合。动画的文化精髓是通过动画形象提炼,通过动画片的情节叙事设置,将其文化内涵赋予在动画形象上,观众喜爱这个动画形象,实质上是接受了动画形象传播的这个文化特质。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探讨了京剧脸谱的视觉符号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在中国动画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京剧脸谱的符号的语义分析

京剧的脸谱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的传承。世人对于京剧舞台人物的理解,往往通过脸谱的形象来进行人格判断的价值取向,即所谓表里如一、善恶分明的思维定式。脸谱是戏剧表演中将颜彩涂绘在演员面部以表征人物形象。净行、丑行则是两种主要角色。观众可以通过脸谱的外貌特征迅速识别舞台人物个性。脸谱是一种意象性美术创作,具有清代社会所流行的民间工艺美术特色,用来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是舞台美术乃至传统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京剧脸谱的色彩语义

脸谱的色彩是异常多样的,有白色、粉色、红色、紫色、蓝色、黄色、黑色、绿色、灰色、浅青色、褐色、银、棕色、金色等多种颜色。脸谱上的涂料通常会衬以他色,渲染主色调的效果。如红色、黑色、黄色的油调和对比,以加强效果。颜色是用来烘托舞台效果,并强调原本舞台人物的肤色。而后,经过舞台戏剧的发展,他们也被赋予了各种象征意义。粉白脸,又称抹脸。白色代表奸诈、傲慢、阴险毒辣和雄心勃勃。涂有白色粉末,以表示其不表露真实的自我,通常是奸诈的恶人。粉脸一般有锋利的钩眼,但也各不相同,如曹操是一个大奸雄。眼圈不是非常尖锐的钩,一方面精致秀气,另一方面更邪恶而不外露。有些人非常激烈,大尖钩眼,例如欧阳芳。红色脸谱,一开始是和人的面色有直接关联的。红色象征热忱,忠诚和勇气。关云长仗义威猛,面色如朝日。由于关云长为人忠勇正直,推而广之,许多忠勇良将,也就都描绘成了红脸。紫色脸谱,京剧中庄严正直的人物常用紫色脸面。如《二进宫》徐延昭等。这些人物的性情慷慨豪爽,和黑色脸谱有相似之处但黑色脸谱有时显得莽撞。紫色介于红色和黑色之间。黑色脸谱,黑色代表正义和诚实。其中最有名气就属包拯。包拯用黑脸,是由于传说他的脸色黝黑,从而又引申到表示铁面无私。与白脸人物奸诈险恶形成对比。用黑色脸的形象一般是面貌丑陋,性情耿直的人物,从猛智的张飞到丧门神一样的苏宝童。黄色脸谱勇敢凶残;蓝色脸谱刚烈;绿色脸谱形象暴躁。京剧脸谱这些颜色一般都用在一些非重要人物角色上,但也是舞台上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和形象。

1.2京剧脸谱的样式语义

京剧脸谱艺术通过面容,表现人物外表特征的内心世界。京剧脸谱有揉,抹,勾,破这四种类型。脸谱图纹笔画,绘制模式不同所表现的风格也不尽相同。但脸谱的符号语义与他们的表演风格是一致的。这一阶段的面由心生,京剧脸谱运用夸张的五官设计,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个性和特质。在固有的视觉符号系统语义中,脸谱展现的舞台人物不仅仅是其外貌和身形,更是反映了脸谱后面的性格特色。所以京剧舞台上时常会看到大红脸、大黑脸的正派人物,和白色搽脸的反派角色。有如《水浒传》中的大奸臣高俅,一个人神共愤的恶棍形象。白脸的高俅和黑脸包拯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包拯是一名廉政清官,他公平、正义,为后人所敬仰的一个古代传奇人物。京剧舞台上,大多数的观众可以一目了然确定面具背后的人物是忠诚或奸险、是善或恶。关云长,张飞,包拯一亮相观众就知道是好人,而高俅、严嵩等人一露白脸观众就知道这是奸恶小人。这种文化的核心视觉符号,是绝对不会允许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冲突。面对观众通过脸谱背后的特殊的视觉符号,成为能够判断角色形象的好坏。

二、京剧脸谱的符号形象在动画中应用分析

中国动画艺术结合了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格。《大闹天空》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化风格的完美诠释。《大闹天宫》中的人物脸谱化,直接从人物中便可以体会角色的人物性格,孙悟空的脸谱风格既有脸谱色块的传统性又结合现代简约审美风格,倒桃形的脸谱设计表现了一种勇烈的英雄形象。二郎神的红脸,表现其性格暴躁,太白金星的白脸表现出智谋和奸诈,还有四大天王的黑脸的耿直,无一不运用了京剧脸谱的民族风格这一种浓重、华美的格凋。在《张飞审瓜》中,张飞面部用黑、白、浅红三色勾勒表明一个正派身份,而反面角色则是尖嘴猴腮,奸诈刻薄,八字眉和小眼睛,一抹白脸――典型丑角的脸谱化设计,使人物性格特点跃然于动画中。

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担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术制片组组长的特伟 ,在动画《骄傲的将军》中明确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动画《骄傲的将军》借鉴了在中国传统戏曲的创作,特别是众多京剧元素,主角以京剧人物形象为原型,把将军和师爷脸谱化,使用京剧中的花脸和丑角的造型。将军的面部按照京剧“净”行的脸谱绘制,师爷则是鼻头一抹白,典型的“丑”。动作中揉入了京剧舞台元素,将军则表现得性格鲁莽、刚烈,而将“丑”的诙谐、有趣运用于师爷。在动画《骄傲的将军》中,人物在性格,习惯,表演动作和言语上,都具有浓烈的中国传统特色,人物和背景设计,表演,音乐,充分吸收传统表演艺术并进行改造发挥,一个骄傲的红脸揉面的正派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动画银幕上,符合人们欣赏的审美要求,同时也丰富了文化和艺术的宝库,受到广泛欢迎和赞扬,进而使中国传统戏曲中面部特征和符号这一个重要的语义价值得以传播和传承。

参考文献

[1]苟志效,陈创生.从符号的观点看―― 一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24.

[2]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0.

[3]李幼蒸.结构主义与符号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l 999:52.

[4]重庆工商大学教授 程宇宁 从京剧脸谱(面具)谈中国传统文化

[5]韩晓芳,王亚非.创造性思维与视觉传播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13.23

[6]刘曾复《京剧脸谱图说》

作者简介

京剧脸谱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京剧工艺脸谱 传统文化 工艺性 文化符号

京剧工艺脸谱产生于清代末期,是以京剧舞台上的脸谱为主题基调,以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为载体创作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它负载了京剧的丰富文化内涵,兼具京剧脸谱的美学价值,同时,又拥有工艺品的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加入WTO,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召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中国,这要求我们必须向世界更好的展示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度,是手工艺品的大国。然而,真正具有国际意义的工艺品并不多。而近代中,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俨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而在将京剧更好向世界推广的过程中,显然,必须寻找一个比京剧表演更具有易传播性、易接受性的代表。京剧工艺脸谱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京剧工艺脸谱既表现了“国粹”的精神,又具有手工大国的特色,必然能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在世界范围内很好的传播。然而,当下社会对京剧工艺脸谱的重视显然没有将它提升到民族文化符号这一高度,甚至,远远不够。重视的不够导致的是生产的粗滥,研究的柔弱,而这些又反过来使人们不够重视。本文分析了当下京剧工艺脸谱在应用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期望借此提高对京剧工艺脸谱价值的认识并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一.京剧工艺脸谱应用发展中的问题

纵观当下,全国各大工艺品市场的柜台里,各种展览中都有京剧工艺脸谱的身影;在各大旅游景点中,京剧工艺脸谱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纪念品;甚至在国外,如法国巴黎、新加坡等地,都经常能看到京剧工艺脸谱的出现……京剧工艺脸谱似乎已然掀起了一个繁荣的市场。然而,冷静思考,便能发现繁荣背后隐藏的问题与危机:京剧工艺脸谱作为一种特色的商品,兼具文化符号与工艺品的双重使命,然而,不断商品化的当下,其发展却忽略了这两点,京剧工艺脸谱为追求商业利益,越来越沦落为一般商品,而渐渐失去了其吸引人的独特魅力。笔者认为,京剧工艺脸谱应用中的问题与危机主要有以下几点的表现:

1.机械生产的泛滥化使得京剧工艺脸谱的产品质量不断下降,从而忽视了其本身的文化内涵。日本工艺大师柳宗悦将工艺分为手工艺和机械工艺两大类,认为机械工艺是属于西方资本化的工艺,其发展中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向西方学习,大力发展工业,大大提高了物质水平。然而,与所有工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一样,京剧工艺脸谱的机械化生产重量不重质。对于具有重要文化内蕴、色彩要求较高的京剧工艺脸谱来说,机械化生产对其价值的摧毁比一般工业品更加严重。大量机械生产的京剧工艺脸谱失去了其美与文化的表现,甚至,很多追求低价的工厂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偷工减料,导致京剧工艺脸谱的基本形态都遗失。于是当下市场中随处可见便宜的,但毫无美感的京剧工艺脸谱。长期下去,购买者失去新鲜后必然拒绝,而其低劣化的形象也必然影响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导致文化符号认可度的缺失。“所有的产品都是批量的,无个性的,廉价的,用过即扔的,在这样的世界里,人找不到能反射自身形象的镜子。”京剧工艺脸谱的文化美学、个性,都被机械生产的同质化逐渐消磨,变得索然无味。

2.手工艺生产的稀有化导致京剧工艺脸谱文化与群众的脱离。京剧工艺脸谱最初是以个人的民间的手工艺者绘制的方式出现的。这些民间手工艺者多是京剧的爱好者,精通京剧文化,对京剧舞台上的脸谱也有较高的认识。他们以自身经验出发,能够制作出质量上乘、具有艺术气息的京剧工艺脸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年间遍布在全国各地的京剧工艺脸谱手工艺者大量消失,这导致了手工艺生产的少量化,加上手工制作的耗时耗力,使得手工制作的京剧工艺脸谱普遍价格较昂贵,一般群众不愿购买。这使得优秀的京剧工艺脸谱脱离群众生活,得不到文化精神内涵的传播,而反过来,购买者的不断减少必然刺激手工艺者的更快消失。

3.京剧工艺脸谱的不断装饰化忽略了其工艺品的实用价值。日本工艺大师柳宗悦曾这样定义工艺之美:“生活中的器物所体现的美,就是工艺之美。只有丰富、温润、健壮的生活器物,才可以具备工艺之美,这样的美与离开生活的美相比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工艺是生活之工艺,工艺之美也只有从生活中产生。在这里,就能找到工艺之美的强韧基础。”京剧工艺脸谱说到底是一种工艺品,只有应用到了生活中,京剧工艺脸谱才能真正的体现自身的价值。京剧工艺脸谱的生产应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纵观当下的京剧工艺脸谱生产,基本上都是用于单纯的装饰品,而这样的装饰并没有体现太多的实用价值,这也使得京剧工艺脸谱难以广泛推广。

二.解决对策

当下京剧工艺脸谱在商业化、物质化浪潮冲击下呈现出了诸多问题与危机。笔者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浅薄的建议,期望能促进京剧工艺脸谱更好的向前发展。

1.加强京剧文化的宣传,注重京剧工艺脸谱精神内涵的挖掘。京剧工艺脸谱是以京剧为文化载体的,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传统很大部分是京剧文化。京剧作为“国粹”,已经得到国人情感认同。然而,对于京剧文化,广大群众了解却越来越少。京剧产生之初是以广大群众为接受对象的,是融于百姓生活中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京剧却越来越脱离人民生活,朝着曲高和寡的方向越走越远,京剧文化也渐渐远离了群众。京剧文化的缺失,直接导致京剧工艺脸谱欣赏者的缺失。即使是一些京剧工艺脸谱的购买者,也并非是出于对其精神内涵的认同。这样只会导致京剧工艺脸谱制作的低劣化和接受的随意化。加强京剧文化的宣传,从社会中的年青一代抓起,使京剧文化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广泛传播,从而不仅形成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更对民族文化有一定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京剧工艺脸谱精神内涵的挖掘,才能传递出京剧工艺脸谱所包含的独特民族思想。

2.丰富京剧工艺脸谱的表现形式。当下市场中的京剧工艺脸谱的表现形式较产生之初有了一定的丰富:除去单纯的装饰品,服饰、挂件、生活小用品等都有涉及。然而,这却远远不够,京剧工艺脸谱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当今许多脸谱产品设计过于守旧。原因在于其设计者思维闭塞,没有放宽眼界,贯通古今,融入当代。再次,年青一代传统文化修养不足,这也使得设计中缺少历史底蕴,产品活力,脆弱的生命力难持久。”京剧工艺脸谱表现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显得比较单一。重视吸收传统文化,将京剧工艺脸谱文化中所表现得意运用于生活设计中;或者将京剧工艺脸谱中的色彩加以利用,用于各种广告宣传或平面设计中,造就视觉冲击;同时,充分挖掘京剧脸谱的各种形态,运用到生产设计中……在丰富各种表现形式的同时,更要意识到工艺品是用于生活的,从人民的生活情况出发,发掘能够将京剧工艺脸谱运用到生活中的各种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京剧工艺脸谱真正的融入生活,得到更好的发展。

3.机械生产与手工生产相结合。当下,京剧工艺脸谱面临着机械生产低劣化和手工生产昂贵化的双重问题。然而,无论是机械生产还是手工生产对于工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手工工艺的创造性和美,机械工艺无法取代。而“工艺是有数理决定的”,“只有多数器物才具有美的想法,是最富有社会性的正确认识”,“大量的制作使美愈发得以深化”。的确,京剧工艺脸谱作为工艺,必须大量存在于生活中,才具有社会性的美。机械化生产是历史时展的趋势,是不能回避的。然而,机械化生产必须要注重质量,机械产品说到底是对手工艺产品的模范,这就要求大工厂机械化生产必须有一定优良的模仿对象。而想要达到这样要求,必须将机械化生产与手工生产相结合。利用优良的手工艺者的技术为机械化生产提供优良的模仿对象,并随着时间变化提供多种的,变化多样的,有创造性的不同模型。这样,既能提高机械化生产,也能够起到保护手工艺者的作用。

4.加强艺人模式的保护。“工艺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同样,艺人也是社会的,在民间手工艺人逐渐消亡的当下,手工艺人的保护成了迫在眉睫的事。然而,虽然国家一直都在呼应着保护民间手工艺人,真正做到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艺人模式的生产方式要得到保护必须从实际出发,譬如建立更多的民间组织,开办京剧工艺脸谱学习基地班,促进艺人之间的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