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子美学

老子美学

老子美学

老子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道 ;有 ;无

一、老子对“有”、“无”的界定

老子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而与“道”密切相关的就是“有”、“无”。《老子》一书中“有”字出现约82次,大部分被用作名词和动词。作为名词的“有”, 是作为“无”的对立面,与“无”相辅相生,相对立而存在的。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老子·第一章》)、“有无相生”(二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有生于无”(四十章)等。作为动词的“有”,则是指拥有、占有或获得。如“太上,不知有之”(十七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二十六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八十章)等。

“无”字出现约62次,它在《老子》一书中含义很丰富,作为指称万物本源和根据的道,它指无限、虚无。如“无,名天地之始。”(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作为形容最高本体“道”的特性,它是指道是不可感的,无规定性,“是谓无状之状”(十四章),“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四十一章)等。作为功能意义使用的,它指虚空。如第十一章所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最后,它还指“没有”或“消失”。如第八章:“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指上善的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第十九章中说:“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为抛弃巧诈,盗贼就会自然消失。

二、“有”与“无”的关系

“有”、“无”在老子思想中,是一对相辅相生,对立统一的概念。老子论“有”、“无”可分为两个层面:道的有无和现象界的有无。老子哲学思想最核心的范畴是道。究竟何谓道?老子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这句话点明了道与有、无的关系。《说文解字》云:“道,所行道也。”[2]可见,道的本意是道路,为人行走。后来经过引申,不仅指人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与发展运行的道路,具有“规律”、“法则”之意,如《左传》、《国语》中就提到“天道”和“人道”。与一般对于道的理解不同,老子所说的道并非是具体个别的此道或彼道,而是道自身。在这里,有与无相关于道的存在,是对立统一的。作为存在的道不是虚无的,而是真实地存在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表明道与德的关系,作为万物的本源与根据的道本是无形的,通过德来显现。道看似恍惚无形,但是却真实存在,“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都说明了道的真实存在性。正是鉴于此,无形之道是“有”。

但是,作为存在的道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存在者,既区分于天地,也区分于天地间的万物,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与根据。作为道自身,它是无限的,自身就是虚无,“无,名天地之始”。 同时,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与根据的道又是无规定性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可见,“道”是混然一体的实存体,无法用语言、感官描述,只能勉强给它命名为“道”、“大”,体现了它的无限性。第十四章进一步指出了道的不可感性:“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里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正是对道的特征的描述,道“无形”、“无象”、“无状”、“无声”,是超感官的。所以,道自身既是有,又是无,“有”、“无”论及作为万物本源的道的不同面向,“无”是指“道”是虚无、无限的、超感官的;而“有”是指“道”真实存在的,是万物之母。两者统一于“道”,所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一章)

如果说老子在第一章开篇就提到了道本身以及道之有无的关系,那么在道生天地万物之后, 马上就转入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与把握。于是有无也就相应地从道之有无转向了现象界之有无。道既分有无, 统摄有无, 那么天地万物也当分有无, 也当统摄有无。于是老子第二章云:“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这里“有”、“无”是指现象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言,这句话说明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老子在第十一章中举例加以说明:“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很巧妙地说明了“有”与“无”的辩证关系。这里的“有”指的是有形实物的形体部分, 在老子看来, 这是实物所以有“利”的地方;而“无”则是有形实物之空虚的部分, 这是实物所以有“用”的地方。车能运货载人,器皿能盛物,室能居住,这是车、器、室能给人的便利,所以说“有之以为利”。但是,这些便利都在于它们有虚空的部分,它看起来无用,却服务于有,所以说,“无之以为用”。

老子美学范文第2篇

【摘 要】柏格森是20世纪西方生命美学的代表人物,其美学思想强调生命的绵延与冲动,扭转了西方理性美学思想活动的习惯方向,对中国现当代生命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中国古代生命美学的代表人物老子,对人的生存和生命的关注,追求自由和群体和谐的美学思想,与柏格森美学思想在本质上有着许多惊人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柏格森;老子;生命美学;相通性

柏格森是20纪初期法国著名的生命哲学家,作为20世纪美学第一人,他开启了20世纪众多的美学领域和方向。他的生命哲学及美学思想对中国现代哲学美学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他以巨大的思想勇气扭转了理性美学这一19世纪“思想活动的习惯方向”,故在2l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体会到这一原始创新的思想性。

中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老子,对人的生存和生命的关注是其美学的重要特征,老子把“人”提升到和“道”、“天”、“地”平齐的地位,重身、贵身思想是其美学的旨归。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是以关乎现实生活的实用开始的,老子美学思想突出地表达了反对人的“异化”,追求个体人的“自由”和群体的“和谐”,即以不违逆个体生命“情性”为美。因此,老子美学实质上就是生命美学。

穿越历史的长河,纵观柏格森生命美学和老子美学思想,二者生成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虽然有着明显的东西方差异,然而拨开重重文字表述的外表,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美学思想有着非常惊人的相通之处。

一、“生命的冲动”与“道”

柏格森1907年出版《创造进化论》,树立起生命哲学、“生命美学”的旗帜,在西方掀起了一股“柏格森热”。柏格森认为,任何生命状态都是在时间中的连绵之流,也称精神。柏格森在20世纪初破天荒地指出了一种“创造进化”的道路。他说“神并没有创造任何事物,神只是一个永不止息的生命力,是行动和自由。可见创造并不神秘” [1],这种变化和进化的动力就是“生命冲动”。生命之流顺着顺行和逆行两个方向运动,顺行时产生出生物有机,逆行时产生出无生命的物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生命之流的维系和贯通。

老子认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 [2]老子把作为宇宙生命构成本原的“道”描述为现存形态的自然宇宙存在之前的某物,说“有物混成”,认为它是混然一体的东西,无声无形,“寂兮寥兮”,然而却独立永存,循环运行而不息。宇宙自然的生命原初生成域是“道”,“道”是生成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的生命本原。

在柏格森这里,真正的实在是生命冲动,是神秘的生命之流。他把生命冲动看做一种“超意识”,认为它是宇宙中充满创造的一股健行不息的力量。它不仅创造了有意识的生命而且创造了无意识的物质。在对世界本源的认识问题上,老子的“道”与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虽在表述上不同,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老子认为“道”是生成现存宇宙时空的起点和开端,老子把“道”描述为一个超验的存在体,它超越了人类的一切感知觉,在这个意义上,老子的“道”与柏格森的“超意识”所指是相同的,即都认为有一种东西是存在于有机生命和无机物质之外,这种超出物质与意识的东西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它创造了世界万物,并为其提供了运动发展的无尽力量源泉。

二、“绵延”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论意识的直接材料》中,柏格森提出的“绵延”概念,是一个创见。绵延最初源于柏格森对古希腊的爱利亚的芝诺那几个著名悖论的思考,结果是,柏格森发现了运动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就是“时间”,而这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时间,正是事物的真实面貌,是本体,是绝对。为了描述生命意识这一运动状态,他用另一概念来表示它的本体性的、绝对的、不可分割性的哲学的“时间”,这就是绵延。从生命哲学、生命美学出发,柏格森认为人的意志属于人的意识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不同于物质世界,因而不受因果律的支配,不受牛顿“绝对时间”的限制,它是自由的。在他看来,科学研究物质,形而上学研究精神,两者应各得其所。为此,他把时间区分为审美时间(纯粹时间)和物理时间,前者只能靠直觉来把握,后者则需要依靠理智的作用。艺术的创造过程就体现了生命的绵延和冲动。

老子“道”的一个根本特性就是运动变化性。道并非是死寂的,而是“周行不殆”,因而,“道”本身就是原始生命体,潜藏着巨大的生命能量,蕴含着无限生机。作为宇宙生命本原的道,其自身的运动变化终究要使自己超出自身,成为一个有待外化为某物的生命体。自然万物就是作为生命本原的“道”运动变化的产物,也就是说,是“道”外化的产物。而这个外化的过程就是自然万物生成的过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在这里,老子说出了万物生成演化的过程,生命是一个永恒运动、生生不息的过程。

柏格森的生命绵延冲动与老子的道生万物同样强调运动,强调生命,都把它们看成是宇宙生命的本源和运动发展的存在形式。[4]柏格森的时间不可分割性与老子提出的道的浑然一体,不谋而合地说出了他们对世界存在本质的认识,科学和语言只是对宇宙自然规律只言片语的认识与发现,宇宙自然存在的规律是博大丰富、运动不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柏格森和老子对世界或宇宙的存在形式有着相同的认知。

三、“直觉”与道法自然

柏格森认为美源于内在生命本体,美的本质在于通过客体对象的感性形象来显现内在的生命冲动。然而,由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层厚重的外壳,或悬挂着一道无际的帷幕,使观照主体站在生命之流之外,观照客体对象的生命本体之美。如何才能直接认识和把握到内在生命本体之美呢?柏格森认为唯有直觉。因为在直觉体验中,我将不再从我所处的外部来了解运动,而是从运动所在的地方、从内部事实上就是从运动本身之中来了解运动。

柏格森对直觉的最大贡献,不仅在于他把直觉与科学、理智对立起来,言必称直觉,而且在于他把直觉推到一种本体论位置上,和生命直接相关联,建立起一门“真正的直觉哲学”。柏格森认为的直觉就是指那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直觉也有两种,一种是理智直觉,一种是超理智直觉。前者远离生命,滞留于生命表层,而后者则指向生命纵深处,即审美直觉。

老子学说的宗旨在于“自然”、“无为”。他由“天道”以说明“人道”,由“自然”以推论“社会”,主张效法自然,推崇无为。老子《道德经》第五章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之间如同一个大风箱,越是运动,产生的风量也就越大。博学多识但爱发号施令则必招致失败,还不如保持虚静,顺其自然。(下转第145页)

(上接第143页) 关于“自然”与“人生”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辩,他提出了“致虚”、“守静”、“归根”、“复命”四个重要命题,主张以虚心宁静的态度,来随顺天地万物的自然变化。万物复杂众多,纷纭变化,但最后都各自回归到它的本原。回归到本原叫做“静”。“静”就是所谓的“复命”。“复命”叫做“常”,认识“常”叫做“明”。不理解“常”而轻举妄动,必然会导致灾难。了解认识“常”才能兼容包涵一切。顺其自然,合乎大道,如此才能永恒长久,终身不会遭受任何危险。因此老子认为天、地、人都要服从盈虚转化、循环往复的规律。

伯格森认为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直觉,而科学和理智则做不到,科学和理智无法让人们全面认识世界,只能认识世界本真的碎片,这些碎片不是真实的世界。伯格森把直觉提到了认识世界的一个最高境界,他认为要实现直觉就必须超越理智,理智是心灵活动之上的覆盖物、遮蔽物,直觉就是要“去蔽明心”,用“纯粹的观看”来对待事物。柏格森所谓的“去蔽明心”、抛开“先人之见”、“纯粹的观看”与老子提出的顺其自然、虚静归本、道法自然是同一个意思,即清除人为的、片面的、错误的“帷幕”,尽可能贴近自然和世界的本真,才能体察、认识自然万物的规律,从而掌握它、利用它,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四、主客交融与“天人合一”

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的唯理性主义到叔本华之后的唯意志论,一直都是一种“天人相分”的哲学思想,在此哲学基础上建立起的美学思想无疑会受到“天人相分”哲学基础的影响。柏格森试图打破这种传统的“天人相分”的局面,从人的内在生命去把握实在。而中国美学从老庄开始就强调“天人合一”,从主客统一出发去研究哲学及美学问题。在这点上,柏格森的生命美学无疑和老子的古典美学思想具有相通之处。

柏格森的美学思想以“绵延”为核心,后来又为“生命冲动”所代替。无论是“绵延”还是“生命冲动”,柏格森主要强调的是运动。[5]那么审美活动作为一种生命运动,同样也是一种绵延,在欣赏自然的时候人和自然融为一体,人的内心随着审美情感的不断深入,发生着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只是人的主体能产生的,而是在和客体融合之后产生的,因此这种“生命冲动”不属于主体,也不属于客体,而是主客体的交融。[6]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被中国古代哲学家视为人生的理想境界。天地与神、佛等观念不同,它是一种生生不已的大生命。中国古典美学在谈对自然美的欣赏时不是把它当成认识的对象,而是把自身融入其中,是一种超越主客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生命情感。由于“天人合一”这种哲学思想对于美学的影响,所以自然美就应该是既非任何自然事物所固有的某种属性,也非人类与生俱来的主观意识,而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通畅、和谐、完满的契合状态,一种对生命精神的自由体验状态,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先秦美学和老子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境界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

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的美学思想与老子的美学思想在对待天人关系上都主张“天人合一“,都认为审美活动是主客交融中产生的生命活动,而并非但是由主观或客观所组成。

总之,柏格森和老子的美学思想都是对于人的自身生活情感的重视,虽然表述不同,但是都重在对个体生命的肯定,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与超越,从以上几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柏格森的美学思想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相通之处。

【参考文献】

[1][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编辑部.老子哲学讨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59.

[4]王晋生. 柏格森绵延概念探讨[J]. 山东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3,(6):111.

老子美学范文第3篇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不是单纯绘画技法的学习,而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本课内容为地方课程资源教材,重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

以线描绘画一幢老房子为主要目的。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亲眼看看恩施老房子,并收集相关的资料,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城市里的老房子如今大多已拆除翻新了。家乡的老房子对现代的学生来说已是很陌生的概念了。在教学安排上,首先利用恩施风景的录像导入,不但使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自然之美、情景之美,这样会使学生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而且思维十分活跃。针对一两幅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从观察老房子的外形特点,组织学生自行探究老房子的屋脊、门窗,柱子等造型特征,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老师的简单讲解,对这些房屋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了解老房子的昨天和今天,让学生能真正触摸城市的脉博,品味城市的精神,并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特殊的气氛,产生相应的情绪,并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本课的立意所在。

我以用线的表现形式下手,用临摹或记忆画的形式将老房子在现在画面,因为绘画离不开线,尤其是儿童类绘画,从涂鸦开始,就利用歪歪斜斜的线来描绘索感知的简单形象。让学生学会表现的第一步就是先让他利用线来表现,然后再过渡到面。这样学生就循序渐进的接受学习的内容,对最后的教学效果是有帮助的。在教学中我进行鼓励性评价,这样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老子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负反馈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类比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169-02

在大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非常重要,电路在引入负反馈后,会对其各种性能参数产生根本性的改善,故而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学生若能够深刻理解“负反馈”的概念和作用将对其今后的学习和个人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深刻理解负反馈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创造性的借助哲学原理和理想电源模型原理阐述了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

一、电路中的反馈及其判断

在电路中所谓“反馈”就是将电路输出量(电压或者电流)的部分或全部,通过特定的电路(反馈网络)在输入端或输入回路上叠加,从而使电路按预期功能正常稳定地工作。

图1是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框图,反馈放大电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两部分组成。令基本放大电路增益为A,其主要功能是放大信号;反馈网络增益为F,其主要功能是传输反馈信号。输入量与反馈量叠加的结果称为净输入量,它才是真正加到基本放大电路上的输入量。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的全部或部分经过反馈网络的作用后就是反馈量。

图1 反馈放大电路原理框图

实际中,有诸多因素会对放大电路的输出量产生不利影响,如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参数的温度漂移、电源杂波的影响、负载变化、电路及器件中杂散电容和杂散电感的存在等。[1] [2]人为引入反馈,将变化的输出量通过一定方式引入输入回路,在输入量和反馈量的共同作用下,使输出量保持一定。

关于反馈的判断,具体包括:(1)反馈是否存在的判断,主要是通过判断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网络或反馈元件;(2)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判断,主要是判断交流和直流通路的情况;(3)正、负反馈(反馈极性)的判断,主要是采用瞬时极性法来判断;(4)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其判断方法是将放大电路输出端对地短路,若反馈信号随之消失则判断为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依然存在则判断为电流反馈;(5)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断,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串联连接关系则为串联反馈,是并联连接关系则为并联反馈;(6)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的判断,即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的判断,只要掌握了上述项内容的判断,就可以很容易的对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做出判断[1-3]。

二、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主要目的是稳定其性能。在引入负反馈后虽然牺牲了放大电路的增益,但在其它方面是有所得的,如提高增益的稳定性,展宽通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改变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1-3]。可见,对于“得”与“失”这对矛盾体的辩证关系在“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的辩证类比分析方法

(一) 增益的稳定性的提高

如图1所示的引入了负反馈的闭环放大电路,用Af(Af=■)表示该引入了负反馈后的增益,对于引入深度负反馈来说Af=■。采用增益的相对变化率表示电路的稳定性。为了对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的稳定程度加以量化表示,常用有、无反馈两种情况下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的比值来衡定。在中频段Af、A和均为实数,Af的表达式可写成

Af=■ (1)

对上式求微分得

dAf=■=■ (2)

(2)式的左右式分别处以(1)式的左右式,得

■=■・■ (3)

即■/■=■ (4)

(4)式表明,引入负反馈后的增益的相对变化率仅为原来没有引入负反馈电路的相对变化率的■,也就是说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了1+AF倍。可见,引入负反馈后虽然损失了电路的增益,但却换来了增益的稳定性的提高。这充分体现了“得”与“失”的辩证关系[4]。

(二)展宽频带

在放大电路中,旁路电容、耦合电容和晶体管结电容是必然存在的,这使得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呈带通特性。根据放大电路的“增益带宽积”(GBWP)是常数的原理,引入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增益被减小,但却换来放大电路通频带的展宽。这也是一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

(三)减小非线性失真

由于组成放大电路的半导体器件(如晶体管、场效应管和集成运放等)都具有非线性特性,且放大电路中除有用信号外,也存在一些谐波成分叠加在有用信号上,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输入信号的非线性失真。放大电路在引入负反馈后,对有用信号的增益变为原来的1/1+AF倍,这种变化同样作用在谐波成分上,即加入负反馈后,非线性失真也减小为无负反馈时的1/1+AF倍。

(四)对输入阻抗的影响

放大电路输入阻抗是从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必然改变原电路的结构和输入阻抗,分析这种影响的前提是正确区分基本放大电路与反馈网络在电路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即必须辨明是并联反馈还是串联反馈。

引入负反馈对放大电路输入阻抗的影响可借助理想电源模型进行类比分析,如果反馈结构属于并联反馈,则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相当于基本放大电路内阻和反馈网络内阻的并联,应该缩小为为原来的1/1+AF倍。如果属于串联反馈,则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相当于基本放大电路内阻和反馈网络内阻的串联,应该变大为原来的1/1+AF倍。

可见,基本放大电路在引入负反馈时,应根据实际电路对输入阻抗的需求,适当的选择并联反馈和串联反馈,已达到调整优化输入阻抗的目的。

(五)对输出阻抗的影响

输出阻抗是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内阻。把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部分或全部作为反馈网络的输入,也会造成电路结构的改变。因而,负反馈然对电路的输出阻抗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决定于基本放大电路与反馈网络在放大电路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如果是电压反馈,则电路的输出电压被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近似趋于理想电压源的特性,输出阻抗变为原来的1/1+AF倍;如果是电流反馈,则电路的输出电流被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近似趋于理想电流源的特性,输出阻抗变为原来的1+AF倍。

四、结束语

基本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对其性能产生了诸多的影响。电路增益降低,但通频带却展宽了,增益稳定性也提高了;输入、输出阻抗得到改善。文章通过辩证类比分析方法可以定性的得出放大电路特性参数的改变规律,若要定量的描述这种改变则需要再借助出一条原则,暂称为“1+AF原则”,即若引入负反馈使原电路参数变大则必为原来的1+AF倍;若引入负反馈使原电路参数变小则必为原来的1/1+AF倍。

采用辩证类比分析方法,再结合“1+AF原则”,能使学生在学习“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这个知识点上更容易理解。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模拟电子技术》这两门看似不相关的课程结合起来,另辟蹊径分析电子技术问题,既能帮助同学掌握枯燥的模拟电子技术知识又能引导同学们解放思想,扩展思路,找到针对同样问题不同的解决思路。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远,张玉平.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2] 康华光,陈大钦,张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老子美学范文第5篇

【美】哈利·阿拉德 文

【美】詹姆斯·马歇尔 图 尹晓东 译

内容介绍

尼尔森是学校里最文雅的老师,她温柔得像一块随时能融化的甜奶油,可是学生们都不买她的账,疯天倒地。终于,一个阴森森的代课老师来了,她是女巫斯旺普,说一不二,布置很多作业,孩子们上天入地地寻找起了尼尔森老师,号称万事通的孩子大声宣布,“也许尼尔森老师的汽车被一大群生气的蝴蝶带走了!”事实上是尼尔森小姐通过塑造斯旺普小姐这一完全颠覆性的身份,最终收复失地,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推荐理由

关于老师,我们经常会提到这样的问题——老师应该是怎么样的?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是真正的好老师呢?老师应该是温柔的还是威严的?当老师被孩子“欺负”,老师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孩子们像福尔摩斯一样去找寻尼尔森老师的过程非常有趣,想象力惊人,悬念丛生,一波三折。这还是一个让孩子变乖的故事,学会自觉地遵守规矩。除了惊叹孩子们的智慧之外,请大人不要小看小孩的气场,在和他们相伴的过程中,怎么才能让孩子信服呢?这本书探讨的不仅是老师与孩子该如何相处,更是成人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

【美】凯文·汉克斯 图/文 周 兢 译

内容介绍

这是关于一个名字的绘本,这个名字属于一位美丽可爱的小老鼠妹妹,“克丽桑丝美美”——这个名字会不会有点太奇怪,太拗口,太长了呢?当小老鼠克丽桑丝美美第一天去上学的时候,因为这样一个有点另类的名字,她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虽然爸爸妈妈对她的名字一再加以肯定,她还是因为同学的讥讽而非常难过,甚至不愿去上学。

直到有一天,班上新来了一位教音乐的廷柯老师,她认为克丽桑丝美美这个名字很美好,而且打算给自己未来的孩子起个一样的名字,于是,同学们开始羡慕起她有一个这么好的名字,她和大家的关系自然而然变得好起来了。之后,克丽桑丝美美不再因为名字而自卑,她昂首挺胸,还成功演出了童话剧呢!

推荐理由

也许在每个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都曾或多或少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小插曲;也许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曾经有过一朵美丽而又纤细敏感的克丽桑丝美美。在大人们眼中也许并不是什么值得在意的事儿,积郁在孩子们心中也许就会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烦恼。相信担心的爸爸妈妈们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会像绘本里的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一样,竭尽所能地安慰、鼓励和开导孩子,想尽办法让孩子能更多些信心。但有时候无可避免的,家庭的温暖却更容易和外界的冷漠形成强烈的反差,让孩子小小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更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