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口;老子;小国寡民;愚民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169-01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人口思想

在先秦人口思想中,占主要地位的认为人多就意味着财富多,所以大力主张增加人口数量。如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把人口兴盛看做是治理好国家的标志,孔子说“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其主张实行“德政”、“仁政”的目的也是为了民不外流,又可招徕四方人口。孟子将人口的繁衍置于忠孝的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提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阐述了得民者得天下,失民者失天下的道理。

春秋前期大思想家管仲主张改革不合理的赋税制度,使农民安心农业生产,不外流,同时采取措施,招徕其他诸侯国的移民,并推行早婚制度,使男女及时婚配。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也主张增加人口,他明确地把“人民之众”作为理想政治的重要内容,“欲民之众而恶其寡”,人能生产社会财富,应增加人口,同时他提倡停止战争,因为战争会消耗大量年轻劳动力,不利于人口的增加。

同时,先秦很多思想家也都重视教育问题。孔子认为通过教化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技能,还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认为统治者只有加强对百姓的教化才能保持其本性的善良,从而维持统治。

可见,先秦的人口思想是以增加人口、提高人口素质为主线的。存在决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爆发争夺领土的战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统治者于是热衷于增加人口,补充劳力、兵力和税源,以巩固政权。

二、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根本观念,道以自然为法,所以万物都按照自然的法则运行,人也应该顺应自然。老子据此提出了“无为”的政治原则,“通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的“法自然”思想所追求的是“无为而治”,设想的社会理想状态是“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美好状态,而现实社会讲究仁义礼法都是“失道”的表现。老子关于人口的思想就是依据其哲学思想而来的。

三、老子的人口学思想

老子的无为思想反映在人口问题上,主要就是,第一、反对人口众多,主张小国寡民;第二,反对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和生产技能,主张人们愚昧无知。

“坚强者死之途,柔弱者生之途”,事物往往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化过程,大凡事物达到极盛时,就趋向衰退,临近死亡,所以,柔弱处下,不敢为天下先,是生存的大智慧。在现实中,那些刚强者自恃刚强,往往会遭到众人的非议、攻击,相反,柔弱者反而会得到人们的怜悯、同情和支持,从而远离祸害。于是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当时天下动荡不安,主要是因为人们有无休无止的私欲和各个诸侯国推行广土众民政策造成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人们无欲无私外,就是国家小,人口少。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认为当时人们敢于犯上作乱,引起社会严重不安,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有了知识和文化,“慧智出,有大伪”;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技能和生产工具有了提高,“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因此要想人们淳朴,天下太平,就必须使人们没有知识和文化,必须反对提高人们的生产技能和改进工具。

老子的人口学思想在当时是不顺应历史发展的,也并没有被统治者采用。他站在落没阶级的立场上,对正在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有极大地恐惧。但“愚民”的确有利于统治阶级对人们的管理。愚民弱民思想后来又被战国后期的韩非所发挥,韩非反对孔孟的教民学说,反对以法之外的学说教民,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认为道德教育毫无作用,只有刑法才可以起到威慑人们,维持统治的作用。

四、老子的人口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老子的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道 老子 无为 思想观点

清净无为的思想是老子秉承道法自然之程序,遵循自然之规律,不妄加造作破坏宇宙运行之定数。此乃参天机,识阴阳,立德立人的重要学说。世人不解其意,妄言老子消极无为,实属谬误。本文根据《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就老子无为思想归纳总结,表抛砖引玉之意。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生之于道,复归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即无极(太初)生太极(太一),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象生八卦(乾、坤、离、坎、巽、震、艮、兑),天地定位万物作焉。

1.老子论道

1.1道的运行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

1.2道的演化过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1.3道的演化模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

1.4道的秉性。“天之道,不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A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1.5道的德行。“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第二章)

1.6道的本性。清净无为,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2.老子的无为思想秉承道法自然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一十七章)

3.老子的有为观点

3.1为而败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

3.2妄为如赘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4.老子无为思想的运用

4.1立德。“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世间一切事物,不以分别心即后天之主观意识,而以自然、淳朴而率真之本性即道性看待处理。不妄加造作,不随意放言。以清净自然之道性做人做事。

4.2立身。“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第十章)是谓以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争、无私无欲、功成、名就、身退)之心而为,或曰以道法自然、清静、纯粹之心而为,故曰为而无为,不偏不倚,抱一守中,则明白四达。

4.3治国。“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不造作妄为,不以私欲而为,顺其自然,合之于道的运行规律,则天下无所不治。

4.4治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凡夫之性、私欲之心、愚昧之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太初,道之始也。其中有精、有信。为:以道性而作),无为而无不为”(秉持为而不争,生而不有,功成而不居之道性。以力之所及、量之所能爱民治国)(第四十八章)。故曰能“蔽而新成“,化腐朽为神奇,框扶苍生,着实起到“人为万物之灵”的作用。而非披着人皮干着损人利己之事,枉费天地之德、父母之恩,家国之养。道法自然,故无为天下自化,清净天下自正。只学知识不学做人,只学小术,不学大道,只增聪明,不开智慧。贪嗔痴慢之风日盛,清净纯真之心日衰。善心日薄,道性日泯,婴儿熏染成凡夫。为道反之,绝欲去利,谦卑虚己。恬淡如婴儿,精满、气足、神定。杂念越来越少,定力越来越高。抱一守中,回归本源。人能清净无为,纯是先天一拧

4.5无败。“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二十九章)是以圣人以无为而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5.6无不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三十七章)道法自然,常无为而无不为。人主若能依道而行,万物自化。何故?天下万物,同源于道,性情相感,声气相通,自然默化潜移。

背道而驰,私欲发作,以无以名状之道朴教而化之,即以道性,度化其心。实则唤醒其本性。断其欲,束其心,复归于清净,不受天遣,不取自辱。道法自然,无欲而静,天下自正。

5.7上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第三十八章)上德之人,依道而行,无私而为,不彰其德;下德之人,有私而为,为彰其德。

无为而无不为:以道为体,以德为用,以正修身治国,以奇用兵平天下。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5.8处事。“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六十三章)为而无为,即以无为之心做人,以无事之心做事,以无味之心品味,是谓动中静,即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诸物不入于心,诸事不扰于神。恬淡清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恩怨情仇,抱怨以德。与道同体与德同心,故无挂碍,试问何患之有。

心不役于事,事不扰于心,寂然不动,安止其所,物我两忘,泰然处之。故曰: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5.9妄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七十五章)民之饥寒,以其人主食税赋过多,是以饥寒。民之难治,以其人主无道妄为所致,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人主求生之厚,奢靡腐化,是以轻死。夫唯做人做事大公无私者,贤明于自私自利之徒。人主不可以本位主义,而贫天下百姓。

老子的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老子;墨子;民本思想

老子和墨子都继承了自商周以来的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都是体现社会底层民众的诉求,但两者又有所不同。老子拥有大智若愚的智慧,主张统治者在政治上“无为而治”,以达到无为的有为,建立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而墨子则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要求社会思想要统一,带有专制主义的色彩。

一、民本思想内涵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天地万物均由道所生,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期间既无意志也无目的。道在生养万物之后,也不给万物以任何干涉,而是让万物依其本性自由发展。老子用道来替代天命、鬼神的权威,促进了春秋晚期人文精神的觉醒。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类应当效法道的不假人为、自然而然的本质特征,依道而行的行为才是正当的。法自然主要要做到“自然无为”,柔弱不争和致虚守静。“自然”是自然而然,按照事物的本性来发展,而“无为”是不妄为,不诉诸人为的力量来强求。“自然无为”强调人在生活中要按照自己的本性来自由发展,只有这样才得到自由的最好的发展。政治上,圣人或君主要按照“自然无为”治国,一切因顺自然,对社会事物不加任何干涉,不需要任何的复杂的人为制度和规范,国家也能治理的很好。统治者要谦虚礼让以得天下。柔弱胜刚强,柔弱不争,谦下守雌,最终会由下变上,由后成先。虚的表现是静。老子认为,虚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如果统治者守虚好静,就会无为无欲,就不会生出许多繁文缛节去约束干扰百姓的生活,这样老百姓就能按照其本性自由自在地生活,社会也随之安定。

代表小生产者阶层利益的墨子的伦理思想蕴涵着丰富而独特的人文情怀和“民本”精神。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兴天下之利。他从“农与工肆”的利益出发,以“兼爱”为核心,传达了一种爱无差等,为万民兴利的以民为本、重民爱民的伦理精神。其“民本”精神体现为:兼爱、尚贤和天志。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没有亲疏厚薄之分别的普遍互爱,爱别人也要像爱自己一样,是彼此的利益兼而为一,使得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兼爱的目的是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构建一个没有矛盾的爱利万民,爱利百姓的平等社会。“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墨子的“兼爱”代表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追求人格平等的朴素伦理道德观,具有质朴的人民性的品格。墨子说“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此圣王之道,万民之利也。”若此,则天下治。如果不充分重视民众的利益和意愿,失民惠、损民意,则会招致失天利、乱天下的结果。

二、实现途径

老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以达到无为而有为,所以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物滋起;法令滋生,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执政者要做到与民为善。“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 宣讲:上善若水。 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 能, 动善时。”告诫统治者要有水的品德, 利于民而不争, 讲仁德, 讲诚信, 讲善政, 任贤使能, 使民有时, 与民为善。主张统治者要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要有慈爱怀民, 节俭持国, 保有谦让而不为天下先的品德,避免骄奢淫逸。百姓也要仁慈孝敬, 勤俭持家,不好争、好勇、好斗。对于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老子提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安民、养民的设想,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与之。 天之道, 损 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 希望“天道”呵护百姓的生存权利。

墨子为了实现交相利、兼相爱的理想,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节葬、非乐等主张。非攻是兼爱的具体化,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运用,呼吁要停止互相攻伐。尚贤和尚同是墨子的治国理念,尚贤是要不按照出身高低贵贱、门第来任用贤才。 “尚贤”包含着惠及苍生百姓的正义性美德,把是否惠及天下之利和万民之利视为“贤”与“不肖”的尺度,其目的是为了安民、惠民,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尚贤”的思想实质是以民众利益为归宿。在爱民的同时能“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地善民、用民,体现了对广大民众政治意愿的关切。为此墨子强调非命的思想,认为人的行动可以让天意有所变动,决定人最终命运是人本身,人们只要努力从善、积极行动,最终就能获得上天眷顾,从而获得富足、安宁和幸福。他的“天志”思想在价值观上就有了为民申道,利庶民兴天下,弘扬民愿与公平合理的道德正义。

老子的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无为;钢琴;练习

【中图分类号】 B2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186-1

一提到老子在音乐中的美学思想,大家会很快想到“大音希声”,而我想在这里谈谈老子的另一个哲学思想“无为而无不为”,我简单的说就是“无为”在音乐中的一些启示。这对于学习钢琴的人,或多或少有些帮助。

一、老子与“无为”

老子原名叫李伯阳,著作有《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单从表面看只有五千字,内容丰富的不得了,有许多人都去读,但是能真正领悟这本书的人,还是比较少,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而来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一个专有名词,不能简单从字面上解释为“没有作为”,或误解为“无所谓”。老子主张行道,认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客观性与规律性。人们对待自然(客观现实),以至处理政治,必须依照自然发展规律(道)办事,而不加以任何人为的措施。这颇有“客观存在,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意味。“为”是指“人为”的事,“无为”不是一动也不动,什么也不干,而是不作违反自然的事。老子还体会到:天地万物,包括人民生活在内,有其自然发展规律,而不能加以任何人为的限制。关于“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老子视其为化生万物的法则,其中包含了对美的重要规律即自由与必然,和目的与合规律的理解。所谓的自然,即自来如此,本性如此。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毫无作为,而是指道孕育,衣养万物,并顺物之性让其充分发展,此外不再另有目的与作为。“无不为”是说道由“无为”而成就了万物生命和世界之美,最终达到目的。老子认为:人只有处处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取得自由。深刻的意识到了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的统一。

二、“无为”思想对我们学习的启发

从以上对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简单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老子美学思想的精髓就在于他主张一切以自然为主,合乎自然规律的去做每一件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抱着一种“无为”之心来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无不为”其实静心思来老子的这种思想对我们现在做很多事情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它不仅和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在无形之中遵循着此规律。

我们在练琴的时候,有时急于把曲子弹下来,不分手练习,分声部练习的时候不仅用脑还要用心、用耳、用手。用脑想它们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关系,用心感受每句弹出来的每个音符,用耳朵去听每一句是否歌唱,每个声部是否清晰。最好每个声部都能背下来。然后高低声部合起来练习,速度要放慢练习,慢至你能用耳朵非常清晰的听到每个声部。做到在二声部创意曲中明显感到两个声部像对话一样,有感情的诉说,每一句都要弹的富有歌唱性。在这我想强调两点词分别是“慢”和“听”。巴赫的作品我们弹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弹的不够细致,只是勉强把音符拼凑在了一起,所以久而久之耳朵越来越差,什么音响效果都出不来,最终让人失去兴趣。这就是最可怕的恶性循环。因此,我强调速度上的“慢”是为了耳朵的“听”。也许有人会问:“到底慢到什么速度,这也太抽象了吧?”我给的答案是因人而异,慢至你自己也可以清晰的听见每一个声部的旋律线条,还要歌唱而动听。同一时间让耳朵同时听见多个声部这是非常难做的,相信你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听,慢慢的训练耳朵,时间一长久,你就会发现你音乐上的综合能力飞速地进步。以一种“无为”的态度去静心研究其规律性,研究怎样顺应其自然的规律,这样的话,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无为”转化为“无不为”最终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我们在上台演奏的时候,把功利看得太重,以至于在演奏中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平时演奏的很好,但是一上台,连平时一般的水平都没有,手底下错音大把的出现,心慌以至于乐感都不能很好地表达,平时从没有出现错误的地方,在演奏中都会出错。大家总是把原因归结于心里素质差。

以上是针对在钢琴练习中怎样用“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来更好地指导自己学习的一些个人体会。其实,不单单是在学习中,生活中“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也处处给我们启示,教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更好的人。

参考文献:

[1]余秋雨.问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楚材.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乐教论”[J].中国音乐,1984,(2).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10.

[4]何寅雄.老子思想与音乐创作思维[J].人民音乐,1997,(4)

老子的思想范文第5篇

摘要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既有差异又互相补充。在论述老子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之关系时,有必要对儒、道审美意识和方法的差异作考察。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是“道”论,它的美丑观、虚实观、言意观、形神观,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 审美意识 道 美丑观 虚实观 言意观 形神观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一 儒道两家审美意识的差异

儒家和道家,从哲学的角度说,它们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而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则是中古典美学的主要思潮和派别。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既有差异又相互补充,对中国几千年美学思想的产生、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美学思想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分析老子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的关系之前,先从宏观上考察儒、道审美意识和方法的差异。

“审美意识是以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为反映的客观内容,以审美主体敏感、健全的感官神经系统为生理基础,以审美的感觉、知觉、表象、判断、思维、想象、情感等相互作用的活动为心理基础;人们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建立起来的特有的把握现实的感性方式,成为审美意识的认识基础。”按照对审美意识的这种界说,它不同于其他的意识,它的感性因素更突出,更强烈。这是审美意识的一个特点。审美意识的另一个特点是远离功利目的,它是以审美愉悦作为目的的。由于审美意识从总体上看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蕴含着整个文化历史积淀的成果,因而总与一定的社会功利及理性认识、思想观念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不可能彻底摆脱功利性。这两个特点,在儒、道的审美意识中,均有明显的体现。

以儒家的审美意识来说,其功利主义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孔子的美学思想同其文学、政治、伦理思想一样,均是以仁学为基础的,是从个性与社会的关系中思考美学所在。孔子的审美意识是与他的政治、伦理学相联系的。在孔子思想的影响下,后来儒家的审美意识都很重视艺术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稳定宗法制社会秩序的作用。如荀子的《乐论》就强调,乐应受伦理、政治的制约,他说:“乐者乐也……以道约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老子在审美意识上,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迥异。老子采取的是反功利主义的态度。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十二章)老子对于“令人目盲”、“耳聋”、“发狂”等等这些愉悦耳目之类的一般的浅层次的美进行了否定。老子还对恶劣的感性放纵和文明带来的诸如“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五十七章)等等后果,提出了道论来加以匡正。老子的道论提倡的是向天的回归,这是一种感性的心理体验,体验到的是天地境界之美。这是一种独特的深层次的美,而不是前述老子所否定的一般的美。老子的道论,还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审美心境的问题。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及弃知绝圣,“涤除玄览”(十章)“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等等思想对道家审美心境的确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庄子就受到老子思想的极大影响,从而使庄子从人的存在的本真的角度,确立了超越伦理、超越逻辑的审美心境。

就儒道两家审美方式的差异来看,儒家在审美方式上主张美与善的统一,情与真的统一。道家则不同,它在审美方式上要人们超越现实的存在去领悟天地之大美,这就是老子和道家所说的“体道”。“体道”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方式。学术界普遍认为,儒道两家在哲学上的差异是: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儒家尚实际,道家主幻想,等等。这些区别,无疑是儒道两家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不同的根源所在。

二 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道论

老子的道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在《老子》书中,“道”的义是多样的,它既指宇宙乃物本原的意义,又具有事物发展规律的意义(包括某一事物的具体规律)。但是,道的最重要的含义,是老子对“道”所赋予的本体论意义。

“道”的本体论意义的重要表述,见于《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按照老子的看法,道“可以为天下母”,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万物存在的根据。老子说:“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这是说按它本来的样子(自然)而存在,从而成为万物的根据。所以,道表征的是一种自然之美。老子对自然界、社会、艺术,都是崇尚以自然(天然)之美为旨归,即把自然看作美的本质。

老子和道家崇尚自然之美,其“自然”的基本含义是反对雕琢造作,反对卖弄和做作。其崇尚自然美的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南北朝的钟嵘标举“自然英旨”(《诗品・序》);唐李白提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即忆旧游抒怀》),宋程颐,提倡文章应如“化工生物”,“且如出生一枝花,或有剪裁为之者,或有绘画为之者,看时虽似相类然终不若化工所生,自有一般生意。”(《二程遗书》卷十八)在清代,如刘熙载也认为:“极炼如不烁,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矣。”(《艺概・词曲概》)总之,中国古代许多艺术家、思想家都高扬自然之美。可见其《老子》道论提倡的崇尚自然之美的思想影响是多么深远!

三 老子的美丑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老子对美与丑关系的辩证认识,是他的审美观的重要内容。老子精辟地论述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关于美与丑的辩证思想包含着如下内容:一是对人为之美,人为之善的否定;二是强调美与丑、善与丑的相互依存关系;三是美与丑、善与恶相互转化。老子的美丑观强调的是审美的差异性、相对性、对于提高人们对美丑、善恶的辨别力和审美水平,有启发性意义。

老子的美丑观除了贯穿美与丑的矛盾、对立和转化,从而强调审美的相对性外,还贯穿着对人为的、外在美的否定,而强调自然无为的审美活动。这对中国古典审美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庄子直接受到老子影响外,如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是鄙弃世俗琴瑟之声,崇尚天籁的审美情趣的。再如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表示了对自然美的赞颂,以“天籁”为最美音乐的观点,也是受到了老子“大音希声”的影响。

总之,老子的美丑观所否定的只是现实生活中人工的、有为的、外在的美,以及仅仅给人的感官刺激并将人的情感纳入“礼”的规范中的审美活动。而对颐养人的生命,陶冶人的情操的审美活动和自然的和谐,则是持肯定的态度的。这些观点对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 老子的虚实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虚与实,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又一重要的审美范畴。这一范畴,也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认为,作为万物本体的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这就说,作为万物本体的“道”,是虚(无)与实(有)的统一。现世界的天地万物与本体的“道”一样,都是虚(无)与实(有)的统一,这是在两个不同层次的统一。老子“有天相生”的思想,以及把“无”放在首要地位的倾向性,对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展影响很大。

如果说,先秦时期“虚与实”这一范畴,除庄子在美学的意义上使用较多,它基本上是哲学范畴的话;那么,在魏晋时代,“虚与实”就更多地运用到美学领域,成为必要的审美意识了。这一时期尤值得一提的是,刘勰的隐秀说与钟嵘的滋味说。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是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也。隐以复意为工,旁以卓绝为巧。”刘勰在这里所说的隐与秀的关系,实际是隐显、虚实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只有隐显统一,虚实相生,才是具有无限魅力的优秀作品。这也是中国古典传统的审美观――含蓄美。艺术含蓄美的实质就是虚与实的对立统一。钟嵘的“滋味”说也是提倡隐显统一的含蓄美。总之,魏晋时期的文学和艺术创作,就其渊源来说,不能不说受到了老子哲学思想,尤其是虚实观念的影响。唐宋以后,“虚实”说的适用更为普遍,几乎遍及文学、绘画、戏剧、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大体说来,“虚实”说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就审美来说,是由艺术形象实的有形的部分,联想到它的虚的无形的部分;或由虚的无形的部分,联想到它的实的有形的部分,即“实中见虚”,或“虚中见实”。二是就艺术创作来说,处理好生活和艺术,真实和虚构的关系。只有把生活和艺术、真实和虚构结合起来做“虚实相生”,求得“似与不似之间”,才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五 老子的言意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老子的言意观对中国古典审美意识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这就是说,作为万物本源或宇宙本体的“道”,人们无法用清晰精确的语言去表述,老子提出了用“静观”、“玄览”的方法反观把握它,这是一种近乎直觉的默悟和心领神会,而不是用普通的言、意去表述。老子的这种言意观虽然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但却把人们的思考引向了一个深远的世界,启示了人们去求解言外的审美趣味。

老子的言意观在庄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这是对“言不尽意”的发挥。“得意忘言”同老子的“静观”、“玄览”一样,都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它能使人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审美境界。魏晋时期,王弼综合了老庄在言意问题上的观点,把象、言、意联系起来,提示了三者关系。他在《易经・略例・明象》篇中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又说:“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启发人们进一步探求文学艺术的特征,对我国古典审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 老子的形神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形和神的关系问题,既是中国哲学的重要问题,又是美学史的重要问题。老子最早从哲学上讨论形神关系问题。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形而上的,事物的内在本质;“物”是形而下的,事物的外在表现。“道”和“物”的关系体现在每个事物的身上,从某个角度说,是形和神的关系。庄子对老子的形神观进行绝对化的发展。他重神不重形,认为形神是可分离的,提出了“形残而神全”的观点。虽有些偏颇,但它在启发人们用形神兼备的观点去进行审美活动方面,却具有一定的意义。

总之,从美学的角度看,形和神这对审美范畴,是从老子开始提出的。他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指出了道和物的关系,强调形和神的统一。老子的这种观点,在中国古典审美意识的发展中,在历史的各个阶段,被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作了不同的发展:有的进一步强调阐发了形和神的统一;有的只强调形和神的某一方面,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形神关系的看法。究其源,皆受老子思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1年版。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1年版。

[3] 许抗生:《老子与道家》,新华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4] 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 张松如:《老子说解》,齐鲁书社出版社,1987年版。

[6] 葛荣晋主编:《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