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奥巴马就职演讲稿

奥巴马就职演讲稿

奥巴马就职演讲稿

奥巴马就职演讲稿范文第1篇

奥巴马撰稿团队

奥巴马总统的撰稿办公室由三位年轻人担纲。他们都不超过30岁,却撰写出许多精彩老到的演说词,让本来就非常雄辩的奥巴马如虎添翼。

奥巴马的首席撰稿人乔恩・费夫洛今年只有28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首席撰稿人。他2003年毕业于马萨诸塞州的圣十字学院,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走出校门后,费夫洛加入参议员克里竞选总统的团队,担任副撰稿人。2004年,他在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遇到奥巴马。当时还是参议员的奥巴马正准备以党内希望之星的身份发表基调演说。年仅23岁的费夫洛主动上前提出建议,他说演说词中的一句话最好修改一下,因为它有重复之嫌。奥巴马一脸茫然,那神情仿佛在问:“这个小孩是谁?”但他听从了费夫洛的建议。

克里竞选失败后,费夫洛加入奥巴马团队。在面试时,奥巴马请他阐述一下自己的撰稿哲学。他没有什么宏篇大论,而是告诉奥巴马:“当我看到你在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时,最打动我的是你的演讲从头到尾是在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你自己生活的故事,以及它是如何融入美国社会这个大故事中的。你的演说逐渐把听众引向高潮,让他们不由自主地鼓掌,而不是借助一些口号式的语言向他们索要掌声。”奥巴马高兴地说:“那正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费夫洛就这样被录用了。2005年以来,他一直是奥巴马的首席撰稿人。

奥巴马赢得爱荷华州党内提名后发表的演说是费夫洛的“成名之作”。那篇演说的开场白――“有人说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更成为奥巴马当选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最佳诠释。一夜之间,费夫洛打消了人们因为他年轻而产生的疑虑。奥巴马的首席竞选顾问大卫・艾克谢罗德曾这样评价费夫洛:“总统十分信任他的文采,愿意让他影响自己的话语权――让一个名下有两本畅销书的美国总统做到这一点极为不易”。

每当发表重要演讲前,费夫洛都会与奥巴马充分沟通。此外,费夫洛还做了许多功课,例如研究罗伯特・肯尼迪、约翰・肯尼迪总统、马丁・路德・金等著名政治人物的演说以及奥巴马的语言特点等。“现在我坐下来写稿时,笔下流出的就是奥巴马总统的思想、句子和词组。”由于合作非常愉快,费夫洛与总统的私人关系也很好。一次奥巴马喜欢的芝加哥“白袜”职业棒球队以3:0痛击费夫洛青睐的波士顿“红袜队”后,后者十分郁闷。奥巴马拿着一把小扫帚到他桌上掸尘,以示安慰。

总统撰稿办公室的另外两位主笔分别是26岁的亚当・法兰柯和30岁的本・罗兹。前者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并在伦敦政经学院深造过。后者自2007年以来就是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撰稿人,擅长就棘手的国际热点问题“发声”,让总统作出分寸感极佳的回应。

演讲稿要写得像出自总统之口

美国政客请人捉刀,从开国总统华盛顿时就开始了。他的“左膀右臂”、当时的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就经常替总统舞文弄墨。到了美国第13任总统凯尔文・柯利芝时,白宫为这位惜字如金的总统请了一位全职的演讲撰稿人。此后撰稿办公室便作为常设机构一直保留下来。

虽然有了专职的“文字师傅”,但总统们对撰稿人的依赖并不相同。尼克松总统是位一流的演说家,经常不需要讲稿就滔滔不绝。他的首席撰稿人威廉・萨费尔相对比较轻松。肯尼迪总统的口才也属上乘,因为工作太忙而无暇亲自写稿,但擅长改稿。他的首席撰稿人泰德・索伦森为他工作了11年,号称“20世纪白宫捉刀第一人”。索伦森写完肯尼迪就职演说初稿后,曾送给10个人审阅并提供意见,直到肯尼迪满意。虽然肯尼迪的很多名言都出自索伦森笔下,但索伦森恪守“幕僚没有名字”的古训,在回忆录中毫不居功,把光芒都归于肯尼迪。

小布什总统虽然在公众眼里略输文采,但他对演讲稿的要求也毫不马虎。他的撰稿办公室主任迈克尔・格尔森回忆说:“有时整篇讲稿都能看到布什总统的‘指纹’。演讲稿不仅要写得漂亮,更重要的是听起来要像出自总统之口。”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的笔杆子们很少借此走上仕途,看来,“写而优则仕”在美国是行不通的。

回忆录前要签保密协议

除撰写演讲稿外,政客们在写自传时也经常请人。美国共和党前副总统候选人萨拉・佩林的回忆录《单打独斗:一个美国人的生活》刚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已经连续五周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这本书的主笔林恩・文森特也名声大噪。

文森特是宗教杂志《世界》的资深作者和编辑,报道过很多热点问题。此前她写过一本名为《像我一样的另类人》的书,讲述了一位艺术品中间商与一位无家可归者之间的友谊。那本书售出了56万本,并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了75周之久。

一般情况下,政客请人捉刀写回忆录会要求对方事先签保密协议,不得透露书的内容,不在封面上署名。这也许正是“影子”这个称呼的由来。但是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难免因版权问题发生争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出版传记《同村协力》时,出版商花了12万美元为她请来新闻系教授芭芭拉・菲曼。但希拉里对菲曼的文笔不满意,提前中止了合同并亲自改写。后来《同村协力》出版并热销,菲曼向许多媒体抱怨希拉里卸磨杀驴,丝毫没有在书中提及她所做的贡献。希拉里则反驳说菲曼写的那部分都被她重新改过了。

奥巴马就职演讲稿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语料库 奥巴马就职演讲 词汇 修辞

一、引言

2008年,奥巴马成功当选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发表了精彩的就职演讲,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从而引发了研究者对奥巴马的演讲进行分析的热潮。时隔四年,2013年奥巴马再次担任美国总统,同时再次发表了精彩的就职演讲,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随着语料库的飞速发展,这为研究奥巴马的演讲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本文通过使用Wordsmith Tools语料库索引软件,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两次经典的就职演讲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探究奥巴马的个人魅力和演讲特色。

二、对两次就职演讲的语料分析

1.文本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把文本用Wordsmith Tools语料库索引软件进行统计,得出有关这两个文本的简略统计数字。

在这两个文本中,从其形符数(tokens)和句子数可以断言,这是两个较短的文本。把它们各自的类符形符比(type/token ratio)和标准化类符形符比(standardises TTR)相比较,可推断出这两个文本的词汇变化量为中等程度。从词长来看,基本上是由2~4个字母组成的词占主导,这表明两次演讲的内容都是较容易理解的。以上说明奥巴马的就职演讲的内容都是通俗、偏易的,便于大众理解和判断,因而容易拉近和大众的距离,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2.词汇的检索分析

(1)词频分析

通过Wordsmith Tools检索软件中的Wordlist,得出有关这两个文本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以下表格中只列举了前10位。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发现,两次就职演讲的高频词汇基本一致,除却功能词“the,and,of,to,that”等,我们发现,第一人称复数代词“we”及其变体形式“our”用得较广泛,在两次演讲中多次出现,所占比例较大。这其实是演说者使用的一种语言技巧,可以起到强化人际关系的作用,达到演讲的目的。第一人称复数代词we可以包括讲话人及听话人,使用we就等于是讲话人把自己融为听话者的一方,与听话者是一体的,或更精确地说,是把听话人拉到了自己的一边。这样就更亲民,使听众倍感亲切,更容易赢得听众的支持。另外,第一人称复数代词还可以唤起一种团体意识,使团体内部的差异最小化,而强调团体内外的差异(Michael Osbom,1988)。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具体分析We在整个演讲中的作用及演讲者的用意。

此外,通过Concordance对we的检索,可以发现奥巴马很巧妙地使用了we,它一方面很容易拉近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听众站在演讲者的立场思考问题,从而增加演讲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很自然地让听众认为自己的身份得到总统的认可和提升,他们和总统一样是国家建设的一分子,从而唤起听众的团体意识,具有很强的煽动性。总之,通过大量使用we,同听众建立了亲密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2)情态动词

通过检索发现,情态动词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讲中多次出现,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表中可以发现,在整个演讲中,表示预测和肯定的情态动词用得较多。Will多是表达对未来的预测及安排。通常总统在就职演讲中都会表明自己的立场及自己就任总统后的计划安排,因此,will用得较多。Can通常是表示能够或是有能力,must表必须、一定,二者都是表肯定的。一个国家的总统发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威信,因此他所发表的观点基本上都是以肯定的方式,不会以含糊的方式敷衍民众。因此,在就职演讲中用得相对较多。

3.修辞方法

演讲者的目的在于激发听众的感情,说服、打动听众,因此常常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增强演说词的艺术感染力。一般演讲的特定场合和特定目的要求它侧重于某种或某几种修辞方法。通常有排比、对比、反复、明喻、暗喻、对仗、引用等修辞方法。在奥巴马的两篇就职演讲中,排比和反复这两种修辞方法最具代表性。

(1)排比

排比是一种句法修辞手段。它是指把结构相同、意义并重、语气一致的词、短语、句子,甚至段落排成串,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加强语言的气势和实现语言平衡美的作用。在英语演讲中,常被演讲者用来激发听众的情绪,使演讲的主题得到升华。通过对文本的检索发现,奥巴马非常善于运用排比,这其中包含由名词、动宾短语、不定式短语及独立的句子构成的排比。例如:

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who still wonders if the dream of our founders is alive in our time;who still questions the power of our democracy, tonight is your answer.

It’s the answer told by…

It’s the answer spoken by…

It’s the answer that…

在第一次演讲的开头,奥巴马首先用排比的句式提出了几个疑问,这在开头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紧接着又通过三个排比,对以上疑问做出明确回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Together,we determined that a modern economy requires railroads and highways to speed travel and commerce;schools and colleges to train our workers。

Together,we discovered that a free market only thrives when there are rules to ensure competition and fair play.

Together,we resolved that a great nation must care for the vulnerable,and protect its people from life’s worst hazards and misfortune.在第二次演讲中,这里通过三个排比,奥巴马把祖国的建设成果归于每个公民,是全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样表明,祖国的建设与每一位公民分不开,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建设和保卫国家。

(2)反复

言为心声,将反复的修辞手法运用在演讲词中,可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演讲词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演讲者可以运用反复表现强烈的感情。例如:

在第一次就职演讲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Yes,we can”,其在整个文本中共出现了7次,颇具震撼力,很好地带动了群众,具有很强的煽动性。

在第二次演讲中,“our journey is not complete until…”重复出现了5次,起到了加强语气和凸显主题的作用。

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演讲听起来更加生动有活力,同时也很好地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奥巴马的发言赢得了全场持久掌声与欢呼喝彩,由此可见其演讲的感染力有多强。

三、结语

本文通过自建语料库,从词汇及修辞方法方面,对奥巴马的两次就职演讲进行了检索分析。该分析发现奥巴马为了达到演讲目的,倾向于应用便于群众理解和判断的语汇;较多地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较多地用表示预测和肯定的情态动词,以及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

参考文献:

[1]Michael Osborn&Suzanne Osborn.Public Speaking[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88.

[2]郭艳涛.英语公众演讲的特点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5.

奥巴马就职演讲稿范文第3篇

从战地记者到总统顾问

萨曼莎・鲍尔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依然陌生,公众对她隐约的记忆还停留在2008年总统提名人的初选争夺中。当时奥巴马与希拉里龙争虎斗,作为奥巴马竞选阵营中负责外事的助手,鲍尔竟然在公开场合以“怪物”一词形容希拉里,旋即招致批评。为了不拖累奥氏选情,鲍尔无奈退出了公众视野。不过,当奥巴马击败麦凯恩之后,第一时间就把亲信鲍尔召回帐下,在过渡团队中参与负责国务院部分的关键工作。

奥巴马和鲍尔的互动模式最初是从读者与作者开始的。2002年,32岁的鲍尔出版了她的第二本书《来自地狱的难题:美国与种族灭绝时代》,该书讲述了美国外交政策实践中应对种族灭绝暴行的得失成败。鲍尔在接受奥巴马提名时说,“自从我们见面时,你跟我说你用了大量假期时间读完了我那本冗长而灰暗的关于种族灭绝的书,我就知道你将是一位不同寻常的领袖,我想为你工作”。奥巴马是否“不同寻常”当前还不敢妄下结论,但鲍尔的这本著作肯定不是“冗长而灰暗”的。

严格讲,这么一本620页的严肃读物,的确很容易写得索然无味,但鲍尔却能妙笔生花,这得益于她早年的记者经历。根据其履历记载,自1993年到1996年,耶鲁大学毕业生鲍尔先后或同时受雇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波士顿环球报》、《经济学家》以及《新共和》等媒体,在巴尔干半岛第一线详细报道了南斯拉夫战事,她还曾亲赴卢旺达、东帝汶、苏丹等战乱地区采访。将近四年战地记者的经历对二十几岁的鲍尔而言至关重要,铸定着她个性的形成和对世界事务的整体看法。鲍尔回国后,很快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 1998年起她还兼任了肯尼迪政府学院卡尔人权政策中心首任执行主任。1999年,鲍尔完成学业,转而受聘为肯尼迪学院教授。在充分访谈和潜心研究的基础上,鲍尔倾注了全部精力,写就了这本包揽普利策奖、全美图书评论界奖等多个殊荣的佳作。

奥巴马与该书结缘的故事发生在2005年。当时刚刚当选国会参议员的奥巴马急需充实自己的政策顾问队伍,他马上想到了那个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鲍尔。于是,在一顿长达四个小时的晚宴后,鲍尔毅然辞去教职,加盟奥巴马团队。作为一个九岁才跟随父母移民来美的爱尔兰裔,当时的鲍尔应该不会想到,她将开始为未来的美国总统出谋划策。

2008年11月21日,希拉里同意出任国务卿的消息让候任总统奥巴马长舒了一口气。对于政治根基浅薄的奥巴马而言,“对手内阁”显然能最大限度地稳住阵脚。不过,紧跟着的难题是:怎么安排正在为新国务院构建奔忙、却曾对希拉里出言不逊的鲍尔呢?不得已之际,奥巴马只好将鲍尔放在了某种意义上与国务院维系平衡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这边,形成了所谓与“对手内阁”相对应的“内朝”。踌躇满志的鲍尔虽然仅保持了国家安全顾问的角色,但也有些意外之喜:在2008年助选中,她与奥巴马密友、哈佛法学院教授卡斯・桑斯坦相识相爱,很快就组建了家庭。

2012年奥巴马连任之后,随着希拉里的淡出,他着手将四年前雪藏在身边的少壮派人物一一摆在桌面上,萨曼莎・鲍尔则在负责多边事务与人权议题的总统国安顾问的位置上等来了美国驻联合国全权大使的内阁级提名。算上苏珊・赖斯的职位变动,奥巴马第二任期在外交系统扩大“内朝”、进而消除“希拉里色彩”、强化个人理念的趋势已一览无余。

支持“以暴制暴”

在宣布对鲍尔提名时,奥巴马曾表示,“在过去四年中,由于萨曼莎分管着白宫与联合国的联络事宜,因而和苏珊保持着密切配合”。这个表达不但旨在说明鲍尔具有接替赖斯的足够能力,也可以说明两人保持着良好的工作互动。事实上,鲍尔和赖斯之间分享着颇多共识。

《难题》一书获奖之后,鲍尔也随之声名鹊起,成为美国炙手可热的人权外交专家。她不但坚信美国在维持所谓“世界正义”中的潜在关键角色,更支持在阻止种族灭绝恶行时使用武力。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按照她自己的解释,是“我们以保护民众为目的的不得已的滥用权力”。鲍尔的主要思想基本形成于她在巴尔干半岛实地采访的个人经历,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克林顿在巴尔干和卢旺达事务上反应“迟缓”与“软弱”的不满、失望甚至愤懑。在《难题》的前言中,鲍尔意有所指地写道,“没有一位美国总统将防止种族灭绝视为首要任务,也没有一位美国总统因其对种族灭绝漠视而遭遇什么政治损失,因此种族灭绝肆意横行并非是巧合的”。从这样控诉式的逻辑出发,在鲍尔看来,奥巴马成了改变现状的希望。

鲍尔的人权观念与赖斯可谓不谋而合。在2001年的一次采访中,赖斯曾毫无保留地讲述起上世纪90年代她在克林顿政府国安会任职时,赶赴卢旺达了解胡图族屠杀图西族时的震惊,“我发誓如果再面对类似危机,我一定会致力于采取行动,不惜代价”。有趣的是,当时被媒体特邀采访赖斯的人正是在撰写书稿的萨曼莎・鲍尔。于是,赖斯也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难题》一书的“卢旺达”章节之中。无法判断鲍尔和她的书是否是由赖斯介绍给奥巴马的,但她们从那次采访后就都找到了“同道中人”。

在奥巴马上任后的第一年里,怀有身孕的鲍尔似乎没有得到太多施展空间,直到奥巴马为诺贝尔和平奖准备领奖演讲稿时,鲍尔才发挥了主导角色。从定调到选词,鲍尔多次精心调整,甚至会把草稿贴满办公室的墙壁,绞尽脑汁精心打磨。于是,全世界最终听到了一个七次提及“人权”、六次谈到“武力”、两次回顾“巴尔干”的诺贝尔奖演讲。这篇演讲的词句里深深地印下了鲍尔的个人理念,当然也迎合了奥巴马本人希望减少单边武力使用,强调在联合国、北约等框架内实现干涉的现实考虑。

最近一次鲍尔在决策中发挥决定作用是在利比亚问题上。按照鲍尔的说法,“我们尝试证明卡扎菲保持克制与温和,但他从第一天起就已经决定要粉碎变革。卡扎菲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一条不同于突尼斯的道路”。就这样,在外交安保团队分歧重重之时,鲍尔和赖斯携手充当了力主奥巴马政府对利比亚动武的关键人物。戏剧性的是,希拉里竟然很快支持了动武的建议,把时任防长盖茨晾在了一边。再加上另一位扮演推动作用的女性――时任国安会分管全球发展事务的顾问盖勒・史密斯,刚好是四位女性敲定了美国对利比亚动武的最后决断。

重现鹰派倾向

奥巴马就职演讲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讲;英译汉;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1.四字格的使用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尊重译入语的特点,并尽最大可能保留译语的特点。英语与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二者语言特点不同,英语注重句子的结构,而汉语则注重搭配,搭配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的四字格是汉语搭配的精华之一。奥巴马就职演讲的官方版汉译本就有多处使用到四字格,加了译文语言的雅丽,使译文显得更为严谨。

原文:… our patchwork heritage is a strength.

译文:……我们百衲而成的传统。

英文“patchwork”指的是“拼凑的、拼缝的;拼凑物、混合物”的意思。而汉字“衲”原意指“补缀,指僧侣所穿的是用许多布补缀而成的衣服”。“百衲”,指“用零星材料集成一套完整的东西”。所以,四字格“百衲而成”生动地表达了“patchwork”的意思。

2. 转换译法

转换译法,是指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不尽相同,在翻译时需对原文的有些词语做必要的词类转换,使译文既保留原文意思又显得通顺流畅。在汉译英时,将原文中的有些词译成汉语时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

原文:… the generosity and cooperation he has shown throughout this transition.

g文:……他在整个过渡阶段给予的大度合作。

译文巧妙地把名词“generosity”翻译成形容词“大度”,“generosity and cooperation”中文翻译时译为“大度合作”显得简洁明了,通过词类的转换,使译文更通顺自然,也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原文的含义。

3.增词译法

增补译法主要用于句法调整中。由于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异,语言文字的结构差异以及表达习惯不同,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必要的单词、词组或句子以达到忠实通顺的表达目的。增补译法可使译文结构更加合理,逻辑更加有条理,意思更加明确。

原文:This is the journey we continue today. We remain the most prosperous, powerful nation on Earth.

译文:今天,作为后来者,我们踏上了这一未竟的旅程。我们依然是地球上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

译文中增加了“作为后来者”,使得上下文自然地衔接起来,增加了句子的连贯性,从而整个译文语言流畅,逻辑清晰,表达通顺,意思完整。

4.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

修辞的应用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翻译的难点,修辞翻译效果和译文质量息息相关。翻译修辞时最重要的是要使原文的修辞效果在译文中再现,因此在翻译修辞时要尽量使译文的修辞效果接近原文,才能有效传达原文的修辞效果。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讲中,修辞的效用体现得特别明显。

在奥巴马就职演讲中,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应用,使得演讲内容生动形象、诙谐幽默,不仅让人获得理性的启迪,而且还让人感受到艺术情趣,同时也易于听众接受和理解。

原文:We have tasted the bitter swill of civil war …

译文:我们饮过南北战争和种族隔离的苦水……

译文中,将“bitter swill”译成“苦水”,可以为中文受众所理解,且保留了原文的比喻修辞手法。这样翻译,不仅贴切、形象地表达了原义,体现了原文中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效果,而且使语篇更具芝术感染力。

5.总结

翻译总统的就职演讲稿时恰当使用本文介绍的常用翻译技巧,如四字格译法、转换译法、增词译法等,可给译文增辉添色。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文的风格,体现原文的修辞效果, 实现语用特点最大化,从而准确地传 递原文的修辞效果,使译文符合译语 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树培.英汉报刊翻译常见错误[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奥巴马就职演讲稿范文第5篇

只有理想当然是不够的。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理想,使现在的理想变成未来的现实。所以,我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逐步实现每一步的目标,向着人生的理想勇敢前进。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畅想未来演讲稿,方便大家学习。

畅想未来演讲稿1岁月匆匆,似水流年。弹指间,我们已度过了数个春秋。在此期间,我们曾失败过、成功过,也曾彷徨过。即使饱经痛苦以及坎坷不幸之后,我们仍然为了未来而努力拼搏奋斗着,我们依然信心十足,义无返顾地追求着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我们意志坚定,信心百倍地报考了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冶金技术(镁业方向)专业。既然我们报考了自己所爱的专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投以百倍的精力爱我们所报的专业——镁业专业。

曾经你我大家做出了我们人生第一选择---选报学校---镁业专业,也许当初我们是无意间且没有目的选报了仅是我们感兴趣的专业。但今天,我要说,这是你明智的选择,是对我们未来的负责,也是我们今天最值得骄傲的事。

我们不怕风刮日晒,经过严格的军训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踏进了心中渴望想象已久的学院材料工程系的5号教学楼,幸运地进入了07级冶金班,更加幸运我们系领导给我们讲了那么多精彩而又充实的镁业信息。镁不仅是当今社会广泛应用的金属,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前途光明。

曾记得从我们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做了对大学生的正确认识和大学生的规划。这就足以证明我们对此专业的信任和自信。去年我系组织的就业模拟招聘大会还历历在目。

过去我们心跳过,害怕过,胆怯曾阻碍了我们展现自我的机会,但那次招聘会却给了我们锻炼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让我们对明天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镁专业基础知识是我们成功的基石,也是我们对明天充满自信的宝物。经过那次面试活动,使我们更加积极锻炼自己,更加热爱重视镁业。

今日的“回望过去,畅想未来”演讲活动,也许是在警惕暗示着我们,要充分把握好现在,掌握过硬的基础知识为未来做铺垫,也许是激励我们要更加奋发向上,学好自己所选的专业为首要。

我们都应该认真把握这“学镁专业”的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我们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我们都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学“镁专业的机会”,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学镁专业的同时,我们都应努力为自己编制生活的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我们的未来。

相信通过本次演讲活动,我们大家会更加喜爱这个专业,而且会给我们的未来带来莫大的帮助。

畅想未来演讲稿2当今社会失业人数增加、下岗职工再就业率持续走低、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大学生竞争激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有忧患意识。我对自己的未来也有过很多的思考:毕业时,最想进的企业?第一份工作的月薪?自己被录用的理由?被弃用的理由?还有,面试时,我该如何应对???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好的准备,好的打算,才能久立,才能成功。在机遇与竞争的社会中,又将何去何从?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认为只有持之以恒,努力奋斗,刻苦钻研,积聚足够资本,才能沉着地面对这个社会。

只要有付出,那么收获是肯定的!阿里巴巴的马云,我想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也是一个追梦人。他善于抓住机遇,在竞争中坚定自己。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不要放弃在职场中锻炼的机会。因为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的未来我做主。放眼望去,那些所谓的大学生都在忙着与学习无关的事,大学是美好而短暂的,我们应该抓住有限的时光,好好学习,夯实基础,来充实自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不断的锻炼自己,认识自己,有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机会和成功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当然,幸运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再者,就是择业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应当根据个人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应该随风逐流。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想要做怎样的工作,喜欢做怎样的工作,只有被自己的工作所吸引,真正对其有切身的了解,才是做好求职准备的前提。

我希望获得有充分保障的工作,比如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获得应有的报酬,有自主决断的可能性等。还希望工作具有多样性,可以在工作的范围内做不同的事情。当然,更希望得到管理层的支持,比如获得充分的培训机会。初入职场,肯定会遇到一系列的麻烦,比如老员工的排斥,这时就在考验我的交际能力了,我的交际观,简单的四个字,“真诚”、“友善”。友善和真诚是交际的第一“武器”。步入职场,我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要时刻做好准备,迎接“暴风雨”的来临,在“暴风雨”中学会成长,要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即使不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也要竭尽全力。

我会热爱自己的工作,以认真的态度去面对,脚踏实地,不犯眼高手低,自以为是的错误。时刻谨记眼明手快,脑袋清晰,明确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和老板的交流中,表现出自己能够胜任,保持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的态度。我一直相信:效率+责任心=优秀的工作能力。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要有一个合理的心态才能在企业里常青。做人和做事往往都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与人相互配合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一步步走下去。厚德载物,有容乃大。一个人成功的条件很多,其中这个人的修养往往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李开复说:“当一个人把社会、世界看得比自己大的时候,就是他的品德提升到最高境界的时候。”每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当修炼德操,开阔心胸,以容万物。只要有足够的涵养、宽广的胸怀,你就能应对各种难题。李开复的职场经验非常丰富,他简直就是一个传奇。他的那些宝贵的经历是最有价值的资产,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职场经验,才有了今天的创新工场。还有牛根生、李彦宏、张瑞敏等等?他们不光是一个创业者、企业家,更是新一代的职场达人。

今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勤奋的实际行动投入到知识的殿堂,将来我希望能成够成为职场之星,在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里自由地呼吸。实现梦想的途径至关重要的便是把握今天,对明天充满期待,这是力量的源泉,奋斗的目标,人生因为有了理想而更加辉煌。

畅想未来演讲稿3敬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会计4班的_,很高兴在这种场合和大家见面,能够参加这次演讲比赛,我感到无比的荣幸。那么让我带领着大家激扬美好的青春,畅想如梦的未来吧!

“青春”一个多么熟悉,可亲的词语啊!

满夜星斗,我们踏着轻盈的步伐,走在充满生机的原野上,数着闪闪的星斗,这是青春的动力;轻轻地走在人行路上,看着那历尽沧桑的古树,倾听群鸟的鸣啼,倚着那古树渐渐地入睡,才明白青春就是这样悠闲自得;随着一声铃响,看着同学们匆匆的冲出教室,各有所忙,才理解青春的真谛——青春一个如彩虹般的阶段,一个值得拥有的阶段,她充满了酸,甜,苦,辣。激扬青春,真我风采;激扬青春,放飞理想;激扬青春,畅想未来。

未来对我来说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是怎样,但我相信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我不放弃,只要我努力,只要我有自信,我相信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有人说:未来如梦似幻,不可捉摸,而我却说:未来如美梦一样美好,却很真切,似幻一样神秘,却掌握在我们的手中,相信我们,相信我们的未来会像盛夏的花朵一样美丽的绽放。

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新人类,我们有着美好的青春,有着充满憧憬的未来,我们有胆量,有气魄。

畅想未来演讲稿4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随我一起看看吧。

10年后,我发明了“快速成长剂”,这种药剂只要是生物就能使用。需要用的话,只需将药剂喷在身上,就能快速长大,30岁以前能长到2米高,这还只是人使用的效果。如果是植物,大植物可以长到10米左右,中植物可以长到5米左右,小植物可以长到2米左右;而动物就更大了,使用过这种药剂的蚂蚁竟然能长到蜂鸟一样大,厉害吧!

20年后,我的爸爸虽然变老了,但是我和他一起发明了一种特异功能的眼镜,这是一种太阳镜,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再反射到电力工厂去,这种电和普通的发电不一样,它具有识别能力,可以识别坏人。比如小偷被这种电触到,就会被电晕,然后再以光速被瞬间转移到公安局,哈哈,有了这种太阳眼镜,家里再也不用担心有小偷了。

30年后,我的妈妈也老了,我为她发明了一种强大的脑力芯片。这种芯片可以输入各种知识,人们吃下这种芯片后,芯片就会从嘴巴里面飞到头顶上,牢牢地粘附在头上,再把知识输送到人的大脑里面,当所有的知识输送完毕后,芯片再自动脱落下来。你一定会好奇这种芯片还会飞?其实很简单,因为我施加了魔力呀。

未来的世界千变万化,科技也越来越发达。现在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新世界!

畅想未来演讲稿5大家好:我叫_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_我心中的奥运》

_年奥运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奥运蓝图,我当然也不例外,下面就让我给你们讲讲我心中的奥运吧!

我心中的奥运是一个美丽的、文明的、卫生的地方,那时阳光明媚,天空碧蓝,空气清新,树木很多、很高,而且都是参天大树。游泳馆中游泳池里的水清澈见底;足球场草地绿油油的一片;羽毛球在运动健儿的手里欢快地跳来跳去;跳水运动员像鱼儿一样在空中转了几个圈“扑通”扎进了水里,溅起了一个个漂亮的水花;田径场上飞翔着运动员们的身影,就像一匹匹骏马在草原上奔跑;中国女排姐姐们更是大展风姿,压的对手毫无还手之力;台球室里的台球高手们也都紧张起来……他们都想为国争光。

我心中的奥运是一个科技的奥运,那时中国的科技将非常发达,每个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手上可以戴一个特殊的手链,这种手链可以很准确计算出每个竞技运动员跑步的速度和时间,这样就不会发生因裁判而出现的失误。

_年北京奥运会将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惊喜, 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吧!

未来,总是神秘的,总是让人憧憬的。我经常会想象着自己未来的样子。然而自己的幻想总是那么不切实际,就像一幅浪漫而没有瑕疵的画卷。渐渐的,我明白了,未来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如果脱离现实,那么我们的梦想将会成为空想。

或许你会羡慕有的同学,家里有亿万的资产,父母有权有势,当他们的手机用的都是iphone4,当他们一礼拜的生活费是400500的时候你也许会羡慕他们,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因为父母不可能跟他们一辈子的!人的一生中不会有什么东西是一辈子的。实实在在长久的东西都是靠自己去努力出来的。今后,当他们开上宝马奔驰的时候,我们可能还是本田别克,有的甚至还在骑着电瓶车,这时候,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肯努力,这些你也会有的。马云说过:“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比他们多熬一秒钟、两秒钟。”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在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吸收泥土的养分,让自己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恩那个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这才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是否描绘过你的未来?是当一名诗人,融天地万物之热情,讴歌自己豪迈的人生?还是当一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还是做一名用画笔画尽人生的酸甜苦辣的画家?无论多么美丽的未来,都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才成为现实。

我们无法否定学习的苦,但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彩虹。记得有人对我讲过,虽然付出了不一定有好的回报,但是没有付出是一定不会有回报的。既然苦也要学习,乐也是要学习,为何我们不以正确的心态去接受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的选择勤奋。”卡来而更激励我们:“天才就是无止境的刻苦勤奋的能力”。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勤奋塌实的将一点一滴的知识掌握,才能走向成功。若是连学都不想学,吝啬与付出自己的劳动,怎么会学懂知识,掌握知识,又怎么会品学兼优,出类拔萃那?

也许我们已经输在起跑线能够,但是决不能再让自己输在终点,后天的勤奋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珍惜现在的每一刻,努力获取知识,使自己拥有亮丽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活的梦想。相信,梦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我们都是行路的人,未来都还很长,前进的路上,旁边的流言蜚语大可不必太过介意,因为已经见过大海的我,明白“海纳百川”的道理,不能改变别人,但是我可以改变自己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不用太过畏惧了,胆小的人也该变得成长起来呀!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终有一天,我会有自己的小小臂膀举起自己的梦想之石,让人看到,只要争取,只要努力,幸福人人都有份的,不在乎学历,不在乎家庭背景,就像那句话的意思一样:如果你想去哪里,任何人也无法阻挡你的脚步。

相关期刊更多

草原文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世界文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