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杭州在职硕士

杭州在职硕士

杭州在职硕士

杭州在职硕士范文第1篇

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地址:杭州市江干区2号大街928号;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现为中央和浙江省共建共管、以浙江省为主管理。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分下沙、文一两个校区,占地1650亩。1999年4月学校由原浙江丝绸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5月经教育部同意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1995年开始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同年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1999年获得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3年被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单位。

(来源:文章屋网 )

杭州在职硕士范文第2篇

1、浙江理工大学(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简称“浙理工”,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部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2、浙江理工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而创办的浙江蚕学馆,是中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被清政府御批升格为浙江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学校几度易名,坚持办学。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国务院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3、截至2020年5月,占地面积2100余亩,其中下沙校区占地1500亩。下设18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本科专业67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专业学位类别15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9200余人,其中研究生4460余人;有教职工2235人。

(来源:文章屋网 )

杭州在职硕士范文第3篇

记者: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是国家首批特色专业、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专业,请问,学院为培养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作了怎样的努力?

秦金亮:当代教师教育倡导培养反思性教育实践者。培养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就是要培养具有专业主体精神、持续反思能力、理性实践品性的专业工作者。我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是国家首批特色专业、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专业,我们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了初步的幼儿园教师教育体系,教育质量逐步提升,但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不管是培养面向幼儿师范学校的本科生还是面向幼儿园的中师生,都是立足在学校中培养的。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上曾发表了《准备就绪的国家:21世纪的教师》的报告,霍姆斯小组也曾发表了《明日的教师》《明日的学校:专业发展学校的设计原则》《明日的教育学院》等报告,所有这些报告都提出教育学院要与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密切关系,合作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以帮助未来教师做好专业准备,提高在职教师教育能力。最近几年,美国波士顿大教育区、加利福尼亚州等推行了教师驻校(或驻园)培养模式;日本文部省也在三所教育大学尝试建立了与中学、小学、幼儿园合作的教育社区。这些都是对传统师范教育重外在强化和模拟训练局限性的超越,走出了基于教师生活实践场域的教师教育第三条路径。我国近期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则提出了“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成长”的基本理念,强调要培养教师基于儿童发展、基于实践场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标准》引领下的专业养成教育区别于无目标指向的博雅教育(即素质教育),“能力为重”的特点也区别于传统的“音美舞技能训练”。幼儿园教师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知识拥有者”“技能熟练者”的培养方向。在专业理想、专业精神的指引下。以反思性实践来弥合知识与技能间的裂痕。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院近年来探索实践了幼儿园驻园培养模式,主要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我们认为它是培养反思性教育实践者的理想模式。

记者:幼儿园教师驻园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什么?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秦金亮:幼儿园教师驻园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是:(1)“高水平教师不是在象牙塔中培养出来的。”大学与幼儿园合作培养高水平幼儿园教师是国际趋势。(2)“幼儿园不仅促进儿童发展,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浪潮中。幼儿园新的组织功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其中示范性幼儿园更要为促进所在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作出贡献。(3)“高水平的幼儿园应具有教师培养、培训的功能。”国际教师教育普遍借鉴医学院临床医院的教学功能定位,驻园模式的教师教育基地不仅具有幼儿教育功能,更具有大学的教师教育功能,且会产生裂变效应。成为先进幼儿教育思想的实验场,区域优秀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实践场。

幼儿园教师驻园培养模式方案设计思路的核心是“在学前教育学院与幼儿园之间建立紧密型生态式的实践合作社区”,它区别于通常所说的师范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其生态式特征集中体现在师范生长期浸润在幼儿园教学现场,而不是模拟实训——实现临床功能;师范生在实践共同体支持下的实践场中获得系统的实践性知识与能力,而不是被日常简单重复的繁杂事务所牵制——实现大学功能。其社区性体现大学和幼儿园的无缝对接。幼儿园的教学现场既是幼儿成长的“社区”。也是师范生成长的“社区”,还是幼儿园教师与大学教师共同获得专业发展的“社区”。高校和幼儿园实现了深度合作与融合,实践共同体成员在“学中行、行中思、思中行、行中学”的螺旋式持续上升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驻园培养模式用足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所提供的优惠政策,让驻园研究生拥有双重身份,他们既具有在编教师身份,又具有全日制在读研究生身份,毕业后学校将给他们颁发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双证,实现“工”与“学”的生态式合一,为本土教育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幼儿园教师驻园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对承担驻园培养任务的教师教育基地有哪些具体要求?

秦金亮:幼儿园教师驻园培养模式目前开展的是农村硕师生(按教育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招收的硕士研究生)的“4+4”培养模式,即在大学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行4年驻园培养。我们学院的本科生采取“全实践”方式培养,学生通过本科4年的培养已经具有熟手教师特征,并已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被推荐上的驻园研究生需要同时通过考编被当地教育局录用为编制内教师,然后在驻园基地以“工、学结合”方式再接受4年的培养,毕业后分配到当地乡镇(街道)幼儿园关键岗位任职。

驻园研究生培养方案区别于一般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更区别于学术研究生培养方案。驻园研究生一经录取,本科第8学期即开始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节假日进行专业理论课学习,专业“临床”课程与硕士学位论文则在驻园基地的“临床”中学习与完成。学校采取大学专业导师、驻园基地实践导师双重指导,大学专业导师长期轮值驻园和短期巡回驻园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还邀请国际知名专家通过短期驻园巡访,在基地举办工作坊等形式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指导。

驻园基地幼儿园为县(市、区)内的省一级示范园,驻园硕士生进入的班级一般在3年内保持3教1保配置,其中1教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教学研究或进行教学指导;进班硕士生要确保有1/3以上的时间用于深度的教学观察、教学研究,为完成硕士学位论准备。具体学习目标按学期分解、递进完成。硕士生驻园班级主班教师必须有高级职称或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5年以上工作经验,主班教师一般被聘为实践导师。驻园基地主任由分管人事、培训的当地教育局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当地教育局相关科室的科长和当地进修学校校长担任,秘书长由基地园长担任。

记者: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对教师教育基地的建设、教师教育机制的创新、区域幼教事业的推进有什么积极意义?

秦金亮:驻园基地是我院校外实践基地的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基地。驻园基地是学院与地方合作的共同体,地方和学院像对待临床医院一样重视驻园基地的建设,重心是提升基地教研、教科研、教师专业水平。为此,我们以多种方式为基地教师提供高级研修、互访交流、国际游学、专业研讨机会。

驻园基地建设的目标是,使其成为县(市、区)范围内最具实力的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以有效消除目前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空壳化现象。大学专业导师的参与以及国际专家团队的指导,使驻园基地成为区域信息、教研、教科研、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我们倡导硕士生驻园所在的班级向本地骨干教师研修开放,同时实行当地骨干教师高级研修跟班制,以形成更大的高级教研共同体。实践证明,驻园基地也推动了区域内学前教育的发展,基地幼儿园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产生了高校与幼儿园、教师教育与学前教育协同发展的效应。

驻园基地的教师教育机制创新体现了五个方面的教师专业成长:驻园研究生的专业成长、跟班进行高级研修的在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带班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成长、国际交流教师的专业成长。驻园基地的实践共同体是一个多方利益共享、多方人员共成长的专业共同体,它弥合了大学与幼儿园、本土与域外、理论与行动、学生与教师间的裂痕,实现了教师教育机制的生态式、原动力创新。

驻园培养模式也有利于推动区域幼教事业的内涵式发展。推动教师的内生性成长,扎实构建园本课程、园本教研制度,建立教研型、教科研型、学习型幼儿园组织,驻园基地的幼儿园教师不出园就可以接受最有效的高水平继续教育,促进幼儿园内生性发展,使地方学前教育具有自我造血机能,产生一批本土幼儿教育家。

记者: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睁前开展的“幼儿园教师驻园培养模式实验”已经推进到哪一步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各方有些什么样的信息反馈?下一步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秦金亮:客观地讲,幼儿园教师驻园培养模式实验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现在我们只在杭州市的拱墅区、江干区,绍兴市的绍兴县以及宁波市的慈溪市进行实验,各地培养名额每年不超过5人,目前已招收了两届接受这种培养模式培养的研究生。前期的工作重点是驻园基地的遴选与建设,培养方案的制订、修改、完善,“临床”课程建设,远程交互式平台建设。在技术层面,学院教育技术中心对远程交互式系统的多媒体交互集成进行了系统开发,有力地支持了师生的实时交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驻园硕士生具有教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角色,第一学期有一定的不适应。驻园实践导师、大学专业导师、巡回指导导师也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需要进一步完善驻园硕士生指导手册的编撰、“临床”课程辅导评析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远程交互式平台下驻园合作共同体的多方互动。

杭州在职硕士范文第4篇

名****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84年5月婚姻状况未 婚

身体状况良 好民

族汉

籍 贯安徽肥东户口所在地安徽芜湖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院校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硕士专业发酵工程(可再生资源利用)毕业时间2009年7月

本科专业生物工程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物化学工程系发酵工程研2006级251信箱,241000

岗位意向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可再生资源类岗位及其他相关职位

主要学习经历、科研及情况本科生生期间(2002.9-2006.7):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生物工程专业

毕业论文题目:多粘杆菌发酵产硫酸粘杆菌素的研究

等级:优秀

硕士研究生期间(2006.9-今):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发酵工程专业

毕业论文题目:生物质原料预处理及燃料乙醇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多粘芽孢杆菌培养基优化及发酵特性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国家重点),2007年6月;

提高多粘杆菌产硫酸粘杆菌素生物效价的研究,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9月;

玉米秸秆发酵燃料乙醇预处理条件的优化,食品与发酵工业(国家重点),2008年6月;

酒精糟发酵产燃料乙醇的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国家重点),2009年1月;

根霉TC1653产纤维素酶提纯及酶学性质研究,生物学杂志(部级),已录用。

项目及其它经验成功参与以下高校基金项目

导师汤斌主持的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生物质燃料乙醇发酵过程控制与优化研究),基金号:KJ2007A018;

系陈老师主持的院青年基金项目(木质纤维原料预处理与发酵研究),基金号:2007YQ001zd。

经验

04~05年进入青岛啤酒芜湖有限公司、芜湖卷烟厂、双鹤药业、上海悦胜制药有限公司、杭州民生药业、杭州西湖啤酒及味精厂等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07~08年担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老师以及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实验;

07~09年任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外语和计

算机水平英 语:通过CET-4,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地进行专业英语文献的查阅与翻译;

计算机:通过C 语言考试,熟练使用Word,Excel, PowerPoint等Office办公软件及AutoCAD,Photoshop等图形处理软件;能熟练使用Internet获取网络资源。

职务及获奖情况本科期间:任团支部书记;多次获院一、二、三等奖学金;多次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03年获系书画艺术大赛硬笔组三等奖;06年获院“优秀毕业生”和“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品学兼优毕业生”荣誉称号。

硕士研究生期间:任班长及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连续两个学年获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并获“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专 业

技 能 熟练掌握微生物的分离、选育及培养技术;

熟练掌握微生物实验用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熟练进行生物质原料如玉米秸秆的成分检测;

熟练进行发酵工程中各参数如总糖、还原糖、乙醇的检测;

熟练操作气相色谱(GC)和毛细管电泳仪(CE)等精密仪器。

硕士课程专业基础课:微生物反应工程、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数理统计;

专业方向课:现代酶学、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现代分离技术、现代仪器分析、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公 共 课:英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

杭州在职硕士范文第5篇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其北依苏沪,东接甬港,南联闽粤,是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学校设玉泉、西溪、华家池、湖滨、之江5个校区,占地面积313万平方米,分布于杭州市区不同方位。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0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960余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人员2400余人。全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500余人,攻读专业学位近1200人,本专科生近3xx人,外国留学生480余人。有函授、夜大、成人脱产、远程教育班学生近35000人。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如今,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浙江大学,正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之一,她将通过今后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