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杭州文化论文

杭州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杭州文化论文

杭州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在《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高级论坛论文集》里(2005年)终于找到答案。那是该论文集获得优秀论文奖的作品,题目是“根深流长的杭州茶文化之开发畅想”(以下简称《畅想》)。这篇论文很长,共五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追溯杭茶源”,是作者自许为“茶史研究上的一个突破”和“开辟出一片原始茶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本文是专就《畅想》第一部分展开讨论,不涉及其余有史以后的茶文化部分。“追溯杭茶源”分两节叙述:1,世界上最早的茶与茶釜出土于8000年前的杭州跨湖桥遗址”;2,杭州是世界上唯一有较完整发展环节证据的茶文化起源圣地。

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在这两节里展开他的“考古”和“论证”的。

关于1,“世界上最早的茶与茶釜出土于8000年前的杭州跨湖桥遗址”

说跨湖桥有茶,是根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的《跨湖桥》发掘报告(2005)附录彩版四五第23。彩版的照片是一颗炭化的植物种子,附有茶的学名Camelliasinensis。在附录部分附录表二一(365页)地层中出土的部分植物种实遗存和数量统计表中,注明探方T0510有一颗茶子,与彩版相呼应。此外,《跨湖桥》发掘报告的文字部分第六章《生态与经济》的“植被和气候”节,详细叙述了跨湖桥植被的演变内容,分为六部分:1,阔叶、针叶混交林阶段;2,干旱、较干旱稀疏林~草丛阶段;3,阔叶、针叶混交林发展阶段;4,沼泽植被发展阶段;5,干旱阔叶林混交林~草丛、沼泽发展阶段;6,落叶、常绿混交林~草丛发展阶段。这六节里叙述了大量木本、草本植物,唯独没有提到茶(不论野生或栽培)。这不是遗漏或疏忽,是因这颗唯一的炭化种子,在制作附录彩版说明时,工作人员觉得它象茶子,临时给它一个茶的学名,因并未经专家鉴定,故在文字部分不予叙述,就是说,所谓茶子只供业内人讨论鉴定,不供发表引用的。严格地说,这也是整理报告时不够慎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炭化种子的定名写作Camellia?表明没有最后鉴定,便不致引起误会。

听说《畅想》一文的作者曽访问过文物考古所,该所同志一再告诉他这是初步鉴定,不可据为定论引用。但《畅想》的作者坚持作为茶子引用,所以这事与考古所无关,是《畅想》作者个人的见解。遗憾的是,《畅想》作者不去质疑或纠正考古所的鉴定,反而作为肯定依据,并大加发挥,言考古所之不敢言。

查浙江现今的茶树资源,除栽培种Camelliasinensis外,还有C.japonica,C.cuspidata,C.fraterna,C.lucidissima,C.chekiang-oleosa等(见《浙江林业自然资源~野生植物卷》,浙江省林业厅编,2002)。现在仅凭一颗炭化的种子,怎么就肯定是栽培茶种,不是其他茶种?另一种可能性是,这颗炭化种子根本不是茶属种子,这类差错在其他出土种子的鉴定失误方面,例子也很多(如196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植物种子曽误鉴定为蚕豆、花生、芝麻,后来纠正)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举例介绍。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象良渚出土种子鉴定的失误,是单纯的鉴定水平不够,鉴定人对被鉴定物没有先入为主的主观意图。而“畅想”作者显然是抱着追溯茶文化源头,越早越好的想法,刻意定调子发挥的。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大量的陶釜中,发现一个残破的釜,里面有一块焦黑的残留物,彩版三二很慎重地用有引号的“药”釜和“药”材表示,文字部分(152~153页)说明这份标本曾送浙江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检测,定为茎叶类,没有进一步肯定是什么植物的茎叶。但“畅想”作者根据茶、药同源的理论,认为“药”釜应即茶釜(见《中国文物报》(2002,2,1))于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浙江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都没有肯定的“药”釜,一变而成肯定的茶釜,这样的“考古”能有说服力吗?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陶釜,种类繁多,有大口的,小口的,平口的,圏口的,文字部分将它们归纳为9型、18亚型、28式(218页),《畅想》对这些都不过问,只认定那个破釜是“茶釜”做文章。

无独有偶,《畅想》在另一段文字中还指出“从分布于杭嘉湖地区距今约6000年的崧泽文化中出土了最早的擂茶缽来看,吾中华饮茶是诞生及成就于杭州湾一带的。”陶釜出土了,就定性为茶釜,陶缽出土了,又定性为擂茶缽。文物考古所的研究人员研究来研究去,没有肯定的陶器用途,到了《畅想》作者手中,马上定性为茶釜和擂茶缽!多么干脆俐落。

关于2,“杭州是世界上唯一有较完整发展环节证据的茶文化起源圣地”

《畅想》作者说他是“通过以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综合考证法”才认识到:“茶是诞生于森林中的,所谓‘茶’(古越语读若zo),最初其实是指‘对森林的利用,’,‘杂’字还残留其含意。因此,起初不仅许多食物与草药作‘茶’,就连房屋等也称为‘茶’,如‘舍’(古音so)等,即‘茶’之遗呼。同样,‘船’在古时又称‘槎’,也是茶之遗呼。”这真是一段绝妙的语言学和文字考证结合的论证,下面单就所谓古越语茶“zo”和“杂”的妙解提出质疑(舍和船的错误类似,从略)。

先要问作者怎样知道古越语的“茶”发zo音?是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还是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如是引用他人的研究,应注明研究者和文献的出处;若是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为什么不说明这"zo"的音是怎么得出来的?否则,读者怎么能轻易就相信?所谓古越语当然指2500年前春秋时的吴越国人说的语言(吴语和越语相通)。古越语与中原夏语根本不同,要经过翻译才能沟通。楚灭吴和秦灭楚越以后,秦及西汉,曾数次强迫越人大规模北迁至黄淮海一带,不愿迁徙的越人往东逃到沿海岛屿,(小部分更渡海去了日本)被称为外越;留下来的越人逃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深山密林里,被称为山越。北迁的越人最早和汉族融合,山越和外越经过与汉族的不断斗争(从略),最后与汉族完全融合(唐宋文献不再有山越的记载了)。

古越语汉化后,变成流行至今的吴方言。(吴方言通行于苏南、上海、浙江、江西东北、晥南和闽西北,约有110多个县市,使用人口7000万左右。)所以古越语是已经消失的语言,谁也没有听过古越语。著名的古越女子所唱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是古汉语对古越语的翻译,《越人歌》的原音已无法听到。因壮语含有古越语的成分,故只有今天的壮族知识分子能破解《越人歌》的大部分内容。

现在的苏州话和温州话称茶为zo,这个“zo”音,在普通话里没有,在字典里也没有收。因此,笔者怀疑“畅想”作者所说的古越语称茶为zo,是误以吴方言为古越语。古越语有极个别词的音,还保留在现在的日语里,那是古越人东渡日本带去的,典型的如日语称稻为“ィネ”,即是古越语的稻词。而现在的吴方言称稻为dao,同普通话差不多,和古越语完全是两码事。古越语保留在汉语里、用汉字标音的也不少,但都是人名和地名的发语词,如人名“勾践”、“勾吴”之勾,及地名“姑苏”、“无锡”、“芜湖”、余姚”之姑、无、芜、余等,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有音无义。同样,“ィネ”之“ィ”也是发语词,“ネ”才是稻。如果古越语称茶为“zo”,试问发语词在那里?总之,《畅想》以吴方言之"zo",冒充古越语,是张冠李戴,以假乱真,但这种“论证”对于没有历史语言常识的人,有很大的权威性和欺骗性。

更为好笑的是,《畅想》作者说茶“最初是对森林的利用,‘杂’字还残留其遗意”,这种文字游戏论证,只能骗骗识简化字、不识繁体字的读者。“杂”字是解放后新创的简化字,原来的繁体字作“雜”,也可作“雑”,简化字“杂”是取“雑”的左半为“杂”,仍保留雑的音和义,以前的古籍和字典里根本没有这个“杂”字。作者拿1950年代新造的简化字,同几千年前的“茶”字沟通论证,这种“贯通古今”的论证,真是象作者自己所标榜的“一个前所未有的观点。”如果作者辩解说,他文中的“杂”即指繁体字的“雑”。“雑”的本义是色彩驳杂,其右半的“隹”是静止的鸟,指它的羽毛色彩驳杂,发“杂”的音,如此而已。雑的驳杂义,如杂志、杂家、杂文、杂乱、杂交等,至今仍然广泛使用,唯独没有“对森林的利用”的义,这是作者的“独创。

作者在另一段中说“茶之音为古越语,则杭为越人。”所谓茶之音为古越语,已经驳正如上,接着这“杭为越人”更犯有常识性错误。“杭为越人”当然指杭州人是古越人后裔的意思。作者似乎对杭州的地理历史毫无所知。杭州的诞生与西湖密切相关,西湖在距今约万年前还是一个海湾,经历着不断的潮沼化和陆化,现代西湖形成的年龄,约在距今1860--1850年,即东汉年间(公元25~220年)(周峰主编《南北朝前古杭州》,233-237页,1997,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的前身是东汉时的钱塘县。那时的钱塘县,在现今西湖之西、北至岳坟、西去灵隐一带,三面为山,一面滨湖,湖外尽是沙滩,不过是个山中的小县。杭州脱离山中小县的地位,始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钱塘郡为杭州,移治余杭,后20年,到隋炀帝开通江南运河,以杭州为大运河的起点,地位才逐步显要起来。杭州的繁荣开始于唐,与本文无关,就不说了。“杭”与“航”同音同义,指过渡的地方,古代人是在这里渡航到南岸肖山的。2500年前的吴越国时期,吴国都在苏州,越国都在会稽(绍兴),吴越两国以钱塘江为界,在杭州一带渡航钱塘江,故杭州的吴山不称越山。现在的杭州那时还是水面下的滩涂,那儿来的“杭为越人”?作者可以辩解说,所谓杭为越人是指广义的杭州,包括今富阳、肖山、余杭在内,问题依然存在,因为上面已说过,秦灭越后,古越人经历各种斗争变故,业已完全与汉族融合,不管是狭义的或广义的杭州,称“杭为越人”都不能成立。即令杭为越人可以成立,那末,“苏为越人”、“绍为越人”、“姚为越人”、“宁为越人”…都可成立,“杭为越人”并没有专利权。超级秘书网

杭州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会展旅游是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意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它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活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观光旅游、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以此带动交通、旅游、商业、餐馆等多项相关产业发展。

从旅游需求看,会展旅游是指特定个人和群体到特定地方去参加各类会展奖励旅游、节事活动及可能附带相关的参观、游览及考察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从旅游供给看,会展旅游是指特定机构或企业已组织参与各类会展奖励旅游和节事活动为目的而推出的一种专业旅游产品;从旅游市场看,会展旅游应是旅游市场中商务旅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会展旅游不等于会展业,会展业是构成会展旅游的核心基础;没有会展就没有会展旅游。浙江省作为经济强省,如何发挥会展旅游的优势以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1浙江会展旅游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

会展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具有组团规模大、客人档次高、逗留时间长、消费能力强、利润丰厚的特点。就会展而言,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会展业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长,已经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并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会展中心。按承接国际会议的数量排名,2008年我国已跃升到全球第11位。而浙江省也具有会展旅游发展的以下优势:

1.1区位优势

综观世界上承办各种国际会议最多的大城市,如巴黎、伦敦、日内瓦、布鲁塞尔、柏林等,几乎都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独厚。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毗邻我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交通便捷,市场发达。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它雄厚的发展基础、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强大的市场辐射力,有望成为国际经贸资源的新的汇聚点。上海浦东开发建设举世瞩目,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国际航运中心已正式建立,未来上海在西太平洋的国际大都会地位,必将引来国际上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以及外国机构的设置,杭州为上海分流或延伸这些任务将成为现实的和理想的选择。

杭州处于我国东海之滨,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并已列入未来世界第六城市群中的重要城市之一。杭州本身就是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秀丽,文化沉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全年接待海外旅游人数排名前列。其未来的定位目标将建成为现代化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实现这一远景目标和城市的性质、走向、基础设施的要求,与建成国际会议旅游中心城市是相适应的。杭州、宁波、义乌等城市位于东南亚“亚洲繁荣经济带”的中心,紧邻上海,区位优势突出,办展办会机制灵活,会展业发展的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正日趋完善,已具备会展旅游发展的良好基础。

1.2经济优势

2008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GDP)高达21000亿元以上,增长10%左右,GDP增速居全国第4位。杭州、宁波、温州、绍兴、义乌等城市的特色市场,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操作的会展题材十分丰富。同时,杭州等地还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经济总量和经济外向度较高,民营经济发达,经济活力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浙江各地依托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会展业迅速崛起,会展旅游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本论文由整理提供2008年,浙江国内旅游人数1.91亿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首次突破500万人次达到5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26亿元。其中在接待国内游客中,参加会议培训、商务会展、文体交流、节庆活动等会展旅游占了18.8%;在接待入境游客中,参加会议、文体交流等会展旅游的占了5.8%。2008年浙江会展业展览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居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排名全国第四,而办展数量200多项居全国第一位。初步估算,会展业经济产值已占到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左右。

1.3人文优势

浙江素有“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浙江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其质量和总量居全国首位,为浙江的会展经济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浙江会展旅游行业专业人才荟翠,培训条件得天独厚。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最早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2007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也开始招收了200多名会展专业学员。浙江会展业基础优势明显,会展经济正成为全省各地积极培育的一大产业。

1.4基础条件优势

浙江在册的会展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成立了浙江省国际会展业协会,吸纳省内会员单位150多家。仅杭州市就已拥有近15万平方米标准展馆,市场需求出现供大于求局面;作为与发展会展业必须配套的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无论在质量上、价格上都有较强的竞争力。2008年浙江省已拥有旅游星级饭店1200家,客房数约12万间,星级饭店总数为全国第二。这为大型会议、展览活动的举办提供了充足的接待保障。

浙江已经形成了杭州、宁波、温州和义乌四个会展业中心。义乌以小商品类会展为主,2008年举办展览41个,其中国际展览20个。义乌国际纺织及服装机械展是中国唯一被国际展览联盟(UFI)认可的针织机械类专业展览。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宁波市政府主办的中国国际家具博览会也在2007年通过了UFI审核。

近年来,浙江已经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会展品牌。如“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中国小商品博览会”、“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中国茶业大会暨茶•咖啡博览会”等。2007年港澳、美国和德国三大市场的入境旅游分别增长48%、26.3%和19.9%。[4]从全省范围看,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城市,依托当地产业优势,会展旅游发展在浙江省处于领先的地位。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主席曾预测,中国有可能成为21世纪国际会展旅游的首要目的地。这也预示着浙江会展旅游发展的广阔前景。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给浙江省带来了无限商机。

2目前浙江会展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浙江会展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浙江会展旅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缺乏会展旅游的专业管理机构

为促进会展旅游的发展,一些国家或地区旅游管理部门专门成立了会展旅游管理机构,加拿大、法国、香港等旅游部门都专门组建了旅游会议局。目前浙江还缺乏会展旅游的专业机构,整个会展旅游市场基本上处在自发状态,既没有明确的会展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也缺少政府有效的组织指导和协调管理。旅游主管部门对会展业的介入过少,使会展业与旅游业没能密切结合在一起。

2.2市场化程度过低

浙江会展旅游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化程度过低,没有形成会展组织者、目的地接待者完整的接待服务体系。浙江会展数量虽然有400多个,但收入仅为21亿元,分别只占了全国会展总数的0.1%和0.15%,这与浙江的经济大省地位极不相称。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政府在主导会展旅游业发展中,行政干预过多,导致会展业非市场化,主要表现在对场馆建设等方面参与过多,而对会展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建立等方面参与较少。很多大型会展还由一些非市场化的组织全部或部分垄断,会展中介组织尚不完善,会展业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产业。

2.3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较低

会展旅游作为都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立足在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基础之上,它对城市的要求,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还要有较高的城市总体环境和国际交往的综合能力。与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杭州、宁波等城市距离国际旅游城市的标准还有相当差距,国际知名度还比较低,在城市功能、环保、交通、自然环境等多方面都有待改进,这是阻碍浙江会展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浙江从事会展的企业数量虽然众多,但没有形成专业化的会展组织者(PCO)和目的地接待公司(DMC)这样的服务体系,不能为参会者提供良好的一条龙目的地接待服务。

2.4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会展公司

会展经济也是智力经济,一次成功的会展,需要有一支高度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进行精心策划,需要一批相应的专业服务公司承办。目前浙江这方面的人才和公司奇缺。会展人员素质偏低、名牌展览公司匮乏,造成浙江的会展业在全国范围来看,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会展业发展的基础比较弱。以杭州为例,目前杭州会展企业已近500家,但这些企业规模小,专业人才不多。宁波、温州等地也都普遍存在着这种状况。

3打造浙江省会展旅游品牌的思路与对策

在会展越办越多的今天,能够生存下来并取得一定经济收益的,都是具有一定知名度或特色的品牌展会。因此要创立浙江省会展品牌,必须提升经营服务理念。目前,全省主要城市举办精品展览的优势正在显现,已举办12届的浙江国际纺机展、国际建材展、温州国际鞋机展等外商展位已超过30%,这些都是极具潜力的展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是会展业的方向。浙江要依托市场大省的优势通过国际化运作走专业化、品牌化的道路。按照“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的要求,做大会展、做强旅游,重点打造杭州、宁波、温州、义乌四大国际性会展旅游基地。超级秘书网

3.1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淡化行政干预,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展览环境和竞争秩序。将国际会展行业组织导入建设轨道,通过制订行业运作规范、服务标准、行为准则,增加展览市场透明度,协调展览活动,规范展览市场,避免重复办展、多头办展。按照国际惯例导入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为浙江展览业创造健康发展的空间。

3.2培育会展旅游市场主体

进一步提高会展业市场化程度,完善有关政策法规,规范会展旅游市场行为,鼓励民营经济投资和创办会展旅游企业,支持民营会展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浙江会展组织者(PCO)和目的地接待公司(DMC)的建立,改变目前以政府为主办会展的现状,完善市场化的会展组织接待体系。加强会展公司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互动,联合开展市场调研和预测,共同进行会展旅游的策划、促销、推广和经营活动。

3.3加强国际合作,优化会展资源的配置对“浙洽会”、“西博会”、“消博会”、“义博会”等经常性的会展项目,加强国际宣传推广,扩大国际影响,提高浙江会展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同时,加强与国际会展组织的沟通适时引进国际会展组织和机构,吸引国际会议和展览来浙举办。在与国际会展业的合作与竞争中,探索和建立与国际惯例相符合的会展旅游开发模式,提升浙江会展旅游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加快品牌培育应与国际展览机构合作,通过引进和走出去,学习他们对会展市场的把握,有序地推出一批适合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导会展。同时依托浙江东南部发达的传统专业市场,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对各展览馆和主办单位已有和即将开发的会展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3.4培养高素质专业展览人才

会展业的竞争,与其它行业一样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从浙江省会展业的发展状况看,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制约会展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浙江应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会展业人才的专业技能,邀请国外会展专家和世界著名展览公司举办专题讲座,培养一批熟悉展览业务,富有管理经验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展览人才,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快引进国内外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浙江经济实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资源丰富,体制机制灵活,创业环境优良,完全具有加快发展会展旅游业的潜力和优势,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突出重点,将展会与旅游有机结合,加强会展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使展会成为浙江省独具特色的节庆旅游产品。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会展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力争取得2010年世博会10%至15%的展会份额,开创浙江旅游会展业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社,2008.

[2]肖歌.2008浙江省旅游概览[J].浙江省旅游概览,2009,(1):3-8.

杭州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新闻宣传的重点任务,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根据中央领导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宣传部关于实施品牌化战略,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正面宣传的精神,现将**省广播电视政府奖的奖项调整改进情况和开展**年度评选工作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调整和改进**省广播电视政府奖奖项

从**年度起,**省广播电视政府奖奖项设置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如下调整:

(一)新闻奖中单独设立“广播电视重大新闻报道奖”

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是新闻战线的第一位任务。为了大力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自**年度起,将原来的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项目中“重大主题、先进典型、热点引导、公共服务、舆论监督”独立出来,单独作为新闻奖的一个项目,即“重大新闻报道奖”评选(原来的“策划创新”改为“舆论监督”),不再同其他奖项合在一起评选。

“重大新闻报道奖”分广播和电视两部分,每年一评。

(二)调整设立“**广播电视品牌建设奖”

品牌决定媒体的生存状态,决定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创建更多更优的新闻和文艺品牌栏目、品牌活动,培养涌现更多的优秀播音主持人,将对原有广播电视政府奖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调整,并专门设立“**广播电视品牌建设奖”。该奖设三个项目:优秀栏目,即将原一年一评的新闻奖(含青少节目)、文艺奖中的优秀栏目奖改为两年一评“品牌建设奖”中的优秀栏目奖;品牌活动;优秀播音主持人。

“**广播电视品牌建设奖”三个项目均两年一评,**年度首评。评出的优秀栏目择优推荐参加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的优秀栏目评选,优秀播音主持人择优推荐参加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评选。原播音主持作品奖仍每年评选。

连续两届获得“品牌建设奖”的栏目、活动和播音主持人,须间隔两届后才可再参评。

(三)文艺奖中增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艺术奖”

随着高新技术和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制作艺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新要求,并增强广播电视媒体的生机和活力,不断运用新技术、拓展新领域,全面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艺术水平,激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提高素质、增强专业水平,从**年度开始在文艺奖中增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艺术奖”奖项。其子项有:摄像、录音、灯光、舞美、服装、化妆。

(四)文艺奖中单独设立“影视动画节目奖”,另外评选

**省广播电视政府奖的奖项设置,除上述调整改进外,其他奖项不变,仍按原来的评选项目和办法进行。其参送指标、获奖比例略有调整。

二、关于**年度**省广播电视政府奖评选工作有关事项及要求

(一)奖项设置及参评要求

1、广播电视新闻奖

共设10个项目:具体为广播重大新闻报道、电视重大新闻报道、广播新闻、广播专题、电视新闻、电视专题、青少节目、对外节目、内部参考、报刊新闻与专稿。

(1)广播重大新闻报道(5个子项)

要求大力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以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主要指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各级党委宣传部要求精心组织的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正面进行舆论引导的重大新闻报道,对全局和面上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作品。

①重大主题:指大力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反映唱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时代主旋律的重大主题报道的作品。

②先进典型:指浓墨重彩宣传具有时代特点、体现创新精神,事迹生动,形象鲜明,有重大影响,富有感染力、感召力的先进典型的作品。

③热点引导:指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对舆情信息分析准确,把握社会情绪正确,解疑释惑工作到位,妥善做好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舆论引导的报道作品。

④公共服务:指对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快速反应,及时准确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真正体现公共服务及时、到位、有力,充分尊重受众知情权,显示媒体公信力的报道作品。

⑤舆论监督:指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报道作品。

(2)电视重大新闻报道(5个子项)

子项和要求同广播重大新闻报道。

选送参加重大新闻报道奖项的广播和电视作品,其题材、体裁和时间长度不限。

(3)广播新闻(6个子项)

①短消息:时间在1分30秒以内(含1分30秒)。

②长消息:时间在1分30秒至4分钟之内(含4分钟)。

③连续(系列)报道:每集5分钟以内(含5分钟),报送首、中、尾三集,附完整文字材料。

④评论:时间在8分钟以内(含8分钟)。

⑤专题:时间在15分钟以内(含15分钟)。

⑥现场直播:指广播电视利用电子信号把新闻现场的声音或图像直接发送并同步播出的节目形式。它在记录新闻事件发展变化的同时,把记者的现场报道、播音员或主持人的现场描述或背景介绍同步传输,集报道新闻、提供知识、分析事态于一体。参评节目范围包括重大时政、经济、社会、文化等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

参评节目必须以新闻现场为直播主体,来自新闻现场的直播信号长度不得少于整个节目长度的1/2,所用录音、录像材料不超过总长度的1/3。纪念会、报告会、文艺演出及以演播室直播谈话为主体的节目不得报送此项。同等条件下,现场信号为本台自采者占优。时间不限,送开头1小时完整节目及结尾5分钟,审听30分钟,附完整文字材料及直播文案(约1000字)。

(4)广播专题(5个子项)

①对象性节目:以目标受众为特定收听群体的节目。包括青年节目、妇女节目、老年节目、残疾人节目等。体裁不限,审听15分钟,附完整文字材料。

②公众性节目:以社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为报道内容,面向多层次听众广播的节目。包括经济、科技、军事、法制、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节目。体裁不限,时间不限,审听15分钟,附完整文字材料。

③知识性节目: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旨的节目。包括科普节目、理论节目、教学节目等方面的节目。体裁不限,时间不限,审听15分钟,附完整文字材料。

④对农节目:主要为农村听众制作,承担着对农村广播任务的节目。可以是专题性的,也可以是若干小单元组合成的。时间20分钟以内。

⑤特别节目:指大型综合性节目、特别节目、系列节目、纪念性或战役式宣传报道。时间在30分钟以上(含30分钟),审听30分钟,附完整文字材料。

(5)电视新闻(6个子项)

①短消息:要求同广播短消息。

②长消息:要求同广播长消息。

③连续(系列)报道:要求同广播连续(系列)报道。

④评论:时间在15分钟以内(含15分钟)。

⑤专题:时间在20分钟以内(含20分钟)。

⑥现场直播:要求同广播新闻现场直播。

(6)电视专题(7个子项):

①短纪录片:时间在15分钟以内(含15分钟)。

②长纪录片:时间在15-50分钟之间(含50分钟)。

上述两项指以声画合一的现场实景为主体拍摄的纪实风格的1-2集节目。总长度不超过各自最高时限。

③专题片:50分钟以内(含50分钟)。

指以声画对位的解说词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叙结合的1-2集节目。

④系列片:3集以上大型系列纪录片或专题片,或50分钟以上纪录片和专题片。限选送3集,须是系列片的1、2集和末集。

⑤特别节目:45分钟以上(含45分钟)。

指非文艺手段表现的以重大庆典、公益活动、益智节目、知识竞赛等为传播内容的非常设性大型专题节目。

⑥对农节目:主要为农村观众制作,承担着对农村传播任务的节目。可以是专题性的,也可以是若干小单元组合成的。时间20分钟以内。

⑦科普节目:以传授普及科学知识为主旨的节目,时间20分钟以内。

(7)青少节目(5个子项)

①广播青少专题:20分钟以内(含20分钟)。

②广播青少综艺:50分钟以内(含50分钟)。

③电视青少专题:含纪录片、电视散文,20分钟以内(含20分钟)。

④电视青少综艺:含竞赛、晚会、活动,60分钟以内(含60分钟)。

⑤电视青少戏剧:30分钟以内(含30分钟)。

(8)对外节目(**省广播电视对外传播“金鸽”奖)

该奖的评选将由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和省广电局、省广电学会联合发文,另行通知。

(9)内部参考:设文字内参和影像内参2个子项。

(10)广播电视报刊新闻与专稿(4个子项)

①消息:1000字以内。

②评论:报纸1500字以内,期刊2000字以内。

③通讯:报纸3000字以内,期刊5000字以内。

④专访:报纸3000字以内,期刊5000字以内。

2、广播电视文艺奖

共设4个项目。具体为:

(1)广播文艺(6个子项):

①音乐节目:形式不限,时间在30分钟以内(含30分钟)。

②文学节目:要求同上。

③戏曲·曲艺节目:其中戏曲专题和板块节目时间在30分钟以内(含30分钟),戏曲故事、戏曲录音剪辑和戏曲广播剧时间在60分钟以内(含60分钟),可分上、下集;曲艺节目形式不限,时间在30分钟以内(含30分钟)。

④长篇连播:含中、长篇小说、传记文学、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或中、长篇评书的连续播讲。选送2集,每集时间在30分钟以内(含30分钟)。

⑤综艺节目:包括专题、板块、文艺晚会等。时间不限,审听60分钟,附完整文字材料。影视剧录音剪辑列入此项参评。

⑥原创歌曲:要求本年度创作、播出的新歌新曲。

(2)广播剧(3个子项)

①单本剧(含短剧):单本剧长度在60分钟以内(含60分钟),可分上下集;短剧长度在20分钟以内(含20分钟)。

②连续剧:3集以上(含3集),每集30分钟以内(含30分钟),审听1小时30分钟,附完整文字材料。

③儿童剧:时间不限,连续剧审听3集,附完整文字材料。

(3)电视文艺(8个子项)

①文艺专题片

②娱乐性节目

③音乐电视(含散文、诗歌等)

④综合文艺(含晚会等)

⑤电视艺术片

⑥电视歌舞

⑦电视原创歌曲

⑧县级电视台文艺节目(含专题、晚会等);

以上各项均不限定时间长度,审看时间视情况而定。

(4)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艺术(暂设4个子项)

(1)摄像(2)录音(3)灯光(4)舞美。主要指广播电视专题、文艺、综艺类节目及广播剧和广告宣传片等节目制作艺术。

报送文字材料:①代表作的文字稿;②创意制作文字说明。

报送录音、录像材料:代表作的录音带、录像带。

3、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奖

共设4个项目。具体为:

(1)广播播音:内容不限,时间不超过30分钟;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内容,发音准确、清晰,语速恰当,与节目内容和谐一致,符合播音的基本规律。

(2)广播主持:内容、时间不限;要求参与节目的策划、设计并能正确把握和表达内容,语言准确精炼、语速恰当自然,节目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整档节目的内容展示和谐一致、浑然一体。

(3)电视播音:内容不限、时间不超过30分钟;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内容,发音准确、清晰,语速恰当,符合播音的基本规律,播音员的服饰、发饰等应与节目内容和谐一致。没有播音员画面的作品视为自动放弃。

(4)电视主持:内容、时间不限;要求参与节目的策划、设计并能正确把握和表达内容,语言准确精炼、语速恰当自然,节目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主持人的服饰、发饰、举止等与节目内容和现场气氛和谐一致、浑然一体。

播音主持作品范围包括新闻、专题、文艺、现场直播等,报送时应予注明;同时附上播音员、主持人相应的普通话测试证书、上岗证书复印件,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4、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奖

共设4个项目。具体为:

(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决策和管理

(4)播音主持

参评范围: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学术理论报刊、正式出版的书籍中公开发表的广播电视学术(含播音、主持)论文;省级以上(含省级)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并附有主办单位证明的广播电视学术论文。

广播电视科技类论文不在该项奖评选范围。

5、广播电视品牌建设

共设3个项目,具体为:

(1)优秀栏目:时间不限,广播电视新闻、专题、文艺等各类栏目均可,该项分省、市、县台三个层次评选。栏目要求播出两年以上,有固定播出时间和包装形式;栏目所覆盖地区视听率或目标受众占有率、满意度排名靠前;有一定社会影响和知名度、美誉度。

报送文字材料:①工作总结(1000字以内,含栏目改版创新、安全播出等内容);②栏目所覆盖地区视听率或目标受众占有率、满意度排名等;③若有权威社会调查公司提供的全年收听率报表也应附上;④选送最近两年内播出的20个选题,每年10个;⑤**年度上、下半年代表作的文字稿。

报送音像材料:**年度上、下半年各1个代表作的录音带或录像带。该代表作不得再参评政府奖其他评选项目。

(2)品牌活动:主要评策划创意创新,方式手段创新,社会影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广播电视重大活动。要求持续两年以上,并具有持续影响力。

报送文字材料:策划创意文案;活动简介和总结;权威部门对有关视听率或目标受众占有率、满意度、美誉度等情况的评价。

报送音像材料:有关活动的录音、录像带。

(3)优秀播音主持人:要求专业从事播音主持工作3年以上,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好的职业道德,在受众中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主要通过作品和人品、才能和业绩相结合,评出德艺双馨、在广播电视界和社会都认可的优秀播音主持人。

报送文字材料:**年度上、下半年各1个代表作文字稿;并附上播音员、主持人相应的普通话测试证书、上岗证书复印件;历年来播音主持作品政府奖获奖的证书复印件。

报送音像材料:播音主持代表作品**年度上下半年各1个。该代表作不得再参加当年度政府奖其他奖项评选。

(二)参评指标分配

1、广播电视新闻奖

(1)重大新闻报道(广播41件,电视41件)

**广电集团送广播5件,电视5件,每项1件;

杭州、宁波、温州各报送广播4件,电视4件,项目任选,每项限送1件;

其余市广播、电视分别各送3件,项目任选,每项限送1件。

(2)新闻、专题与内参(广播新闻70件,广播专题60件;电视新闻70件,电视专题60件;内参42件)

**广电集团送广播新闻12件,每项2件;广播专题10件,每项2件;电视新闻12件,每项2件;电视专题10件,每项1件,其余任选。

杭州、宁波、温州市各送广播新闻6件,每项1件;广播专题6件,每项1件,其余任选;电视新闻6件,每项1件;电视专题6件,项目任选,每项限送1件。

其余市各送广播新闻5件,广播专题4件,电视新闻5件,电视专题4件,项目任选,每项限送1件。

内部参考:参评指标原则上为**广电集团6件,杭州、宁波、温州各4件,其余市各3件。为了鼓励内参作品的采写和拍摄,允许在征得评奖组织单位同意后,适当增加参评指标。

(3)对外节目(**省广播电视对外传播“金鸽”奖)

评选文件另发。

(4)青少节目(广播30件,电视40件)

**广播电视集团送广播节目5件、电视节目5件,每项1件,其余任选;

杭州、宁波、市各送广播节目3件、电视节目4件,每项1件,其余任选;

温州市各送广播节目3件、电视节目3件,每项1件;

其余市各送广播节目2件、电视节目3件,每项限送1件。

(5)报刊新闻与专稿(共30件)

**广电报4件,每项1件;大众电视、视听纵横、市级广电报各送2件,项目任选。

2、广播电视文艺奖(广播文艺57件,电视文艺57件,广播剧按实际情况酌情上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艺术82件)

**广电集团送广播文艺10件,电视文艺10件,每项1件,其余任选;

杭州、宁波、温州市各送广播文艺5件,电视文艺5件,项目任选,每项限1件;

其余市送广播文艺4件、电视文艺4件,项目任选,每项限1件。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艺术奖**年度暂设摄像、灯光、录音和舞美四项。**广电集团送10件,每项2件,其余任选;杭州、宁波、温州各送8件;其他市送6件,每项1件,其余任选。

3、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奖(共80件)

**广电集团送16件,每项4件。

杭州、宁波、温州各市送8件,每项2件。

其余市各送5件,每项1件,其余任选。

4、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奖(学术论文56件,播音主持论文20件)

学术论文:**广播电视集团送16件,省局机关4件,杭州、宁波、温州各送4件,其余市各送3件。

播音主持论文:**广播电视集团送6件,杭州、宁波、温州市各送2件,其余市各送1件。

省广电学会对因特殊原因未被选送的优秀论文可特别推荐2-3件。

5、广播电视品牌建设奖(共82件,其中优秀栏目34件,品牌活动24件,播音主持人24件)

**广播电视集团送12件,其中优秀栏目6件,品牌活动、播音主持人各2件;杭州、宁波、温州市各送8件,其中优秀栏目4件,品牌活动、播音主持人各2件;其他市各送6件,每项各2件。广播电视作品原则上各半。

(三)、获奖奖级设定及数量结构

1、**省广播电视政府奖的各个奖项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其获奖作品总量为参评总数的40%左右;不同奖级的数量结构原则上一等奖占15%、二等奖占30%、三等奖占55%。

2、“品牌建设奖”获奖总数为40个。

优秀栏目奖:获奖指标为:广播电视各10个,其中省各2个,市各3个,县各5个。

品牌活动奖:获奖指标为:广播电视活动共10个,其中省各2个,市各2个,县各1个。

优秀播音主持人奖: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共10个,其中省各2个,市各2个,县各1个。

3、各类评奖根据需要可增设特别奖若干,其奖级等同一等奖。

4、**省广播电视政府奖的评选坚持作品质量标准,宁缺毋滥,每个奖的获奖数额均可少于规定指标,但不超过规定指标。

(四)**年度评选时间安排

1、广播电视新闻奖

(1)重大新闻报道、新闻、专题与内参,初定3月上旬,各单位参评作品目录于2月25日前报送**省广播电视学会。

(2)对外节目“金鸽”奖,初定3月上旬,各单位参评作品目录于2月25日前报送**省广播电视学会。

(3)青少节目,初定3月中旬,各单位参评作品目于3月10日前报送**省广播电视学会。

(4)报刊新闻与专稿,初定3月下旬,各单位参评作品目录于3月20日前报送**省广播电视学会。

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奖,初定4月中旬,各单位

参评作品目录于4月10日前报送**省广播电视学会。

3、广播电视文艺奖,初定4月下旬,各单位参评作品

目录于4月20日前报送**省广播电视学会。

4、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奖,初定5月中旬,各单位参评

作品目录于5月1日前报送**省广播电视学会。

5、广播电视品牌建设奖,初定6月上旬,各单位参评

作品目录于6月1日前报送**省广播电视学会。

(五)复评、定评委员会的组成及评选办法

本年度**省广播电视政府奖(除对外节目外),均由**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省广播电视学会承办。

建立评委库。复评委和定评委均由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有关领导、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负责人、省市学会及系统内外的有关专家和特聘的受众代表组成。参加政府奖评选的评委将在评委库中择选,由省广电学会通知本人。其资格身份为**省广播电视局聘请的**年度**省广播电视政府奖评委。

1、新闻奖评选工作分复评和定评两个阶段进行。

复评设广播新闻(含重大新闻报道、内参)、广播专题、电视新闻(含重大新闻报道)、电视专题四个组。

2、对外节目“金鸽”奖评选按另发文件执行。

3、青少节目评选分广播组和电视组。

4、报刊新闻与专稿评选实行评委分散阅评和集中评议、投票表决相结合,采取打分制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

5、文艺奖评选分复评和定评两个阶段进行。

复评设广播文艺组、广播剧组、电视文艺组。

6、播音、主持作品奖评选分复评和定评两个阶段进行。复评设广播组和电视组。

7、品牌建设奖评选分复评和定评两个阶段进行,并实行评委集中评议、投票表决相结合,采取打分制分别评出获奖品牌。

8、学术论文奖评选实行评委分散阅评和集中评议、投票表决相结合,采取打分制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

9、各项奖评选中,一、二、三等奖作品均需经评委投票产生。其中一等奖需有三分之二赞成票通过,二、三等奖须有半数赞成票通过。

三、对选送政府奖参评节目的原则和要求及其他有关事项

(一)对选送政府奖参评节目的原则和要求

在选送参评作品时,请各送评单位注意掌握以下原则:

1、不得选送有违省、市、县广播电视台及专业频道各自定位分工属性的作品。如,县级台的文艺作品应是符合县级台的层次化定位,富有地域文化特色。

2、方言节目(曲艺节目除外)、选美节目一律不参加政府奖评选。

3、各市选送作品在选优的同时,要适当注意掌握平衡,兼顾县级台,原则上县级台参评作品不得少于各市送评总数的1/5。

4、各推荐单位的初评工作要把视听率和满意度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

5、同一作品不得重复报送同一级别的政府奖。送“品牌建设奖”的单个作品,不得再送其他项目参评。

6、如实填写主创人员及其分工:所填人员按对节目的贡献大小顺序排列,一般作品不超过5人;大型活动、特别报道作品不超过10人;台领导没有参与主创、组织策划,不得挂名。凡违反此要求的主创人员一律取消。推荐表上的主创人员名单上报后,一律不准在获奖后再以任何名义要求添加和改换排序。获奖作品和获奖作者的名单将在省广电局网站公布和存档。

7、严禁为评奖而制作、修改节目,对于作弊或未在评选年度播出的节目,一经查实,取消其参评资格或获奖资格,通报批评,并停止送评台一年参评资格。评定结果将在省局有关报刊上公示。

(二)对政府奖参评节目带的技术要求

1、电视参评节目必须严格遵守播出标准,使用BETACAM带,节目前留1分钟彩条,30秒黑场,片尾留30秒黑场;视频达到播出标准,声道记录正确,音量符合播出要求。技术质量不达标的节目,取消参评资格。所有参评作品带盒上均应注明参评单位、参评项目、节目名称、时间长度等。

2、广播新闻、广播专题、广播外宣、广播播音主持作品、广播剧、广播文艺等使用盒带或CD光盘。广播剧、广播文艺参评节目也可使用光盘(为防止光盘无法读出,可备盒带一份)。所有参评作品盒带上均应注明参评单位、参评项目、节目名称、时间长度等。

3、各奖项的参评带、文字稿、推荐表的报送时间另行补充通知。

4、各参评单位报送的参评作品,省学会在评奖后将根据情况保留部分录音带、录像带供研讨推介使用,不再退还,请各送评单位留存母带。此要求请各单位特别注意。

(三)对填写推荐表等有关事项的要求

1、请各参评单位认真打印填写《政府奖参评节目推荐表》,每个参评节目报送文字材料及推荐表一式20份,在文字材料前附推荐表。举例如下:

(1)奖项名称为:**省广播电视新闻(或**省广播电视文艺)奖电视新闻(或广播新闻)项

(2)创作单位为:×××广播电视台(电台、电视台)

(3)推荐单位为:**广播电视集团、××市广播电视学会

(4)参评项目为:短消息(连续剧、广播播音等)

(5)作品长度为:×分×秒

(6)刊播栏目为:栏目

(7)刊播时间为:年月日

(8)作品标题为:××××××

(9)推荐意见及盖章:应写明节目(作品)的评价、社会影响、收听收看情况等内容,此栏须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10)评委意见:此栏为评委会评委填写对节目的意见,各参评单位须将此栏留白。

(11)《政府奖参评节目推荐表》统一用A4纸打印,原格式不能放大或缩小,打印字体为宋体。

(12)推荐表上无推荐单位公章,视为不具备参评资格。每个奖项的参评目录统一由推荐单位加盖公章连同文字资料、推荐表一并报送。

2、请认真核实节目的参评项目、作品时间长度,如出现错报参评项目、时间超长等情况,即视为不具备参评资格。

杭州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停车产业市场失衡占道停车隐形成本价格竞争停车产业化发展保值和升值潜力

[论文摘要]杭州市私人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停车产业市场失衡,停车难问题突出。根据停车需求的刚性特点、区域特点、时间特点、成本特点,规划停车产业布局;提倡停车产业价格竞争,推动停车产业化发展;提高占道停车场成本,限制占道停车场发展;整合现有停车资源,实施停车资源区域化网络化经营模式,促进停车供应结构合理化,缓解停车难。

随着汽车大众化消费时代的到来,车位紧张、停车难问题在大中城市日益突出,杭州也不例外。我住的稻香园小区,区内道路两侧停满了私家车,车与人抢道,司机常为“抢”停车位发生争议。停车危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块“心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笔者试从经济学角度对推动杭州市停车产业发展,解决停车难问题谈点看法。

一、停车产业的需求分析

停车产业需求是指各种出行目的驾车者在各种停放设施中停放车辆的要求。停车产业需求是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汽车拥有量增长、车辆出行水平以及交通政策等众多影响因素作用的结果。

1.停车需求的刚性特点

从理论上讲只要汽车数量固定,停车需求就会固定,这就是停车需求的刚性。每一辆汽车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停车泊位,出行也应该有相应的停车位置。目前杭州六个老城区(萧山余杭除外)社会机动车保有量约38.42万辆。汽车保有量是指一个地区拥有车辆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车辆。也就是说,38.42万辆至少需要38.42万个基本停车泊位,还得考虑出行停车泊位,按照国际最低标准1∶1.2配置,则需要48万个停车泊位。

2.停车需求的区域特点

停车需求与区域有一定的关联性。区域内的停车需求可以按照不同的出行目的分类。购物中心、商务区、风景区、闹市区往往停车需求量大。杭州市武林广场区域是全市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又是全市各类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区域内车辆停放需求量大,包括杭州大厦、杭州百货大楼、银泰百货等大型商场以及剧院、大酒店、电信、银行、休闲广场等停车需求。武林广场区域汽车停车需求量是全市停车需求总量的40%。庆春路华商家友超市、文一路华润超市等大型购物超市区域,停车需求量较大,占全市停车需求总量的30%。

3.停车需求的时间特点

停车需求与时间也有关联。在不同的停车者中,上班停车时间一般在3小时以上,而购物、办事及其他目的,停车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2小时。居住区停车需求主要是晚上、双休日,周一至周五白天小区停车需求减少。春节等黄金假期周期间,由于游客剧增,酒店、商场、风景区的停车需求量剧增,车位明显紧张。

4.停车需求的成本特点

停车需求与停车成本密切相关,较高的停车成本会降低需求。无论在居住地还是公共场合,同一区域内可能同时存在车辆停放收费价格不同的停车场多种选择,停车者会选择停车成本低廉的停车场。

二、杭州市区停车产业的供给分析

目前杭州市区停车产业供应方式主要有三种,公建配套停车场库、公共停车场库、占道停车场库。市区停车场库总计8277个,立体停车库有77个、地上停车场库有7348个、地下停车场库有850个。停车泊位总计314309个,其中占道停车泊位占停车泊位总数的51%。区域停车场库和停车泊位数量分布如下:

三、停车市场失衡

1.停车供应结构不合理

目前杭州市区占道停车泊位占停车泊位总数的51%,占道停车的供应方式已成为杭州市停车供应结构的主要部分,这种供应结构不合理。低成本的占道停车场存在,驱赶高成本立体停车库的供应,制约停车产业投资积极性,导致停车产业向停车产业化发展的动力不足,停车市场失衡。

2.占道停车场形成因素

长期以来,住宅区开发建设配套设施规范,只考虑自行车停车按户配套建设标准,而对汽车配套建设标准非常低,没有达到一套住房配备一个停车泊位的要求。况且,国家尚未实行每辆汽车必须购置车位,否则不能购买汽车的规定,使得私人汽车购买量无限膨胀,现实中只有通过小区内划定占道停车泊位来满足停车需求。

停车费率影响停车者行为,促使占道停车供应方式的长期存在。由于停车库设施的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高、收费高,而占道停车泊位相对价格低廉,对有效供应带来负影响。甚至许多无人管理的地方被用于停放汽车,不用花钱停车,这对于停车供应来说就是无效需求。无论在居住地还是公共场合,同一区域内可能同时存在占道停车场、毗邻建筑之间不同的配建停车场、营业性公共停车场等多种选择。由于停车方便性不同,尤其停车价格高、低甚至不花钱等选择的存在,形成消费需求弹性。需求弹性的存在以及无效需求的存在,使得一个区域的停车供应具有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档立体式停车库建设的回报率,制约停车产业投资积极性,使得投资占道停车场比例增大。

3.占道停车场隐形成本

由于占道停车的成本计算往往没有计算占道停车成本的公共成本,导致占道停车场过多。从表面看,占道停车场库建设成本低廉,不要土建成本费用,甚至也不需要土地使用成本。其实,占道停车场库建设隐形成本很高。建造道路时已经支付了征地费用、土地使用费用及道路建设费用,这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本,本该属于占道停车场成本组成部分,但往往被忽略。而且,占道停车场汽车废气直接污染环境,治理周围环境也需要成本,因此,占道停车的成本并不低,不仅没有使道路建设投资效益得到有效发挥,而且占道停车会直接引发区域内交通堵塞。

4.停车供应分布利用不平衡。

虽然市区停车泊位总数达31.4万个,但现有停车资源分布利用不平衡,效益未达到最大化。各个区域停车资源分布不平衡。新开发地区停车资源相对充足,但老城区、风景区、商务区、繁华区(武林路、庆春路一带)停车场数量明显不足。武林广场区域位于下城区,而下城区的停车泊位只占全市停车泊位总数的20%。

由于停车场信息不能互通,信息不对称,导致一个区域服务半径内的停车场库停车率不同,有的已爆满了,但还有车辆想进来,而有的车库停车率相对低。比如一般情况下占道泊位、地上停车场的停车率相对较高,而地下停车场库的停车率却较低,停车资源未得到均衡利用。四、纠正停车市场失衡的对策

1.根据停车区域特点,规划停车产业布局。

据查阅资料,东京的停车场由三部分构成,60%建筑配建,35%公共停车场,5%路边停车场。美国土地和道路资源相对丰富,大城市占道停车也只占停车总量的16%。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占道停车这种既省钱又快速见效的方法解决区域内停车位数量不足问题,在客观上形成了占道停车为主的停车组织结构。但弊病也显而易见,一是成为停车产业化的最大杀手,导致停车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占道停车会直接引发区域内交通堵塞。因而放任占道停车场的发展,必将使城市未来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新加坡是一个最适宜人居住的国家,该国政策规定有车必有位,购买组屋或共管公寓里的一套住房,住户就自然能拥有至少一个停车位。杭州市应当象新加坡那样,提高居住区汽车停车位置配套建设标准。美国也经历了停车难的问题,该国规定只要有建筑物就有停车场,解决了停车难问题。

应当根据停车区域特点、时间特点、成本特点,规划停车产业布局,调整供应结构,限制甚至淘汰占道停车场,把占道停车场作为个别情况下为临时性停车提供服务的一种补充的方式。政府应当出台扶持政策调动民间投资停车场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停车产业展,尤其是发展智能化的、便捷式的立体停车产业,提高公共停车场库的数量,促进城市停车供应结构合理化。

2.提倡停车产业价格竞争,推动停车产业向产业化发展。

杭州市应当把停车场建设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提倡停车产业价格竞争,吸引各种资本建设公共停车场库,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停车场库建设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发达国家和地区,停车产业围绕车库设备生产、车库建设、信息智能技术开发应用、停车经营管理等,已形成一个独立的巨大产业系统。美国停车产业每年大约收益260亿美元。香港一个停车位的售价比一辆轿车还要贵。日本国土面积是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人口是中国十分之一,而汽车保有量却是中国的两倍。目前日本的汽车保有量大约在7000万辆左右,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有一辆汽车,带来的必然是停车难的问题,但日本将高科技和创新思维充分运用到停车技术和停车场的建设上,基本解决了停车难题。日本现在的立体停车设备已经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解决了居民区、商务区、繁华区的停车难问题。

中国与日本有相似的国情,人多地少,适合发展集约化的机械式的停车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汽车大众化消费时代的到来,停车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大,把停车场建设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条件已逐步成熟,目前杭州停车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杭州社会机动车保有量约38.42万辆。从调查表看出,市区总计停车泊位31.4万个,其中公建配套15.7万个,小区内部车位11.9万个,占道泊位3.8万个。车辆与泊位比例为1∶0.8,车辆和公共停车泊位比为1∶0.4,与国际最低标准1∶1.2比较相差甚远。

以40万辆车为例计算,需要40万个固定泊位,8万个公共停车泊位。按国际通行标准扣除5%~15%占道停车部分,补足停车设施建设费用巨大,其中公共停车场库补足缺口需要50-70亿元建设资金。政府资金难以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而巨大的需求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效益简要分析:以40个泊位的立体机械停车库为例,按每天12小时、80%利用率、收费价格按7元测算,不考虑土地成本,地上立体停车库的投资回收期约5年,地下立体停车库约6年~7年。

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再者,限制或淘汰占道停车、规范停车管理已是城市管理发展潮流,因此,智能化的、便捷式的立体停车库必将成为社会稀缺资源,具有较大的保值和升值潜力。因此,提倡停车产业价格竞争,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建设公共停车场库。

3.提高占道停车场成本,限制占道停车场发展

占道停车场的收益应当承担道路建设成本,或道路相关利益单位参与占道停车场收益分成,提高占道停车场成本,限制占道停车场发展。

4.停车产业区域化网络化经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我市社会公共停车长库的经营管理单位有近千个,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分割经营各自为政,停车市场供应效率低下。除城市发展公司经营1万多个停车泊位,其余规模都很小,一是不能形成规模经营,管理成本也高。二是停车资源分割不能形成网络,信息不互通,制约了停车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小区停车资源与单位停车资源未实现共享。

停车产业区域化网络化经营,也就是停车产业信息网络化、停车交易结算网络化。比如,建立停车产业信息网络,设立全市立停车服务热线电话,开展停车车位预定、查找就近停车场库是否有停车泊位信息等项目的服务,为司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车辆停放提供服务。

建立停车资源信息网络后,每个停车场库泊位停放车辆信息可以及时向外界传播,让车主随时查阅停车资源,最快速度找到停车位。

停车资源信息也可通过无线电广播“交通之声”频道对外播报各个停车场库停放车辆信息,司机收听广播后能及时方面找到车辆停放点。

杭州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华东智能建筑优势WTO挑战

一.华东地区智能建筑的发展概况

华东地区具有广阔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智能建筑市场(包括大厦及小区)启动早,市场大,今后将有更大的发展,是WTO以后国外企业必争之地,也是国内企业必争之地。由于华东地区资金雄厚,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上海已新建智能大厦四百多幢,智能小区二百多个。其中已建成的优质工程有上海博物馆、金贸大厦、上海期货大厦、久事复兴大厦等号称上海智能建筑“四大天王”,新建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大剧院,上海科技城也都闻名天下。江苏省迄今为止已建成智能建筑二百余幢,小区一百五十多个;南京中信大厦,南京军区总医院新病房大厦及江苏省政协大厦都为优质工程。聚福园、天地小区是建设部小区示范工程。

浙江人杰地灵,是我国东南沿海技术和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一个建设大省。1997年建成使用的浙江日报社大楼,在浙江省首次开通了楼宇自控系统,堪称是浙江省第一座达到3A配置的智能化大楼,从而揭开了浙江省智能建筑建设的序幕;1998年建成的浙江省外经贸联建大厦和华浙广场都是代表当时浙江省先进水平的智能建筑,其中华浙广场还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建设部组织的优秀智能建筑评选活动。目前浙江省已建成的智能化大楼主要有浙江世界贸易中心、杭州电力调度大楼、浙江省建行大楼、杭州铁路新客站、浙金广场、杭州五洲大酒店、浙江省商检大楼等约90余座,主要集中在杭、宁、温地区。

二、入世对中国智能建筑业的要求

我国已加入WTO,进入WTO意味着我国经济完全融入国际化市场,必须遵守WTO的原则和规定。根据WTO协议市场准入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将使我国智能建筑技术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而我国现行的建设事业政策法规和行业管理体制与WTO的规则和国际通行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调整改革完善现行体系和体制的任务相当艰巨,形势紧迫。

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必将对各种建筑,尤其是办公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仅对新建的办公楼,而且对量大面广的已有的办公建筑的改造也带来了智能化需求。

WTO对我国智能建筑要求具体表现在:

1.根据《建筑领域加入WTO后的对外承诺》,我国加入WTO后五年,允许外商成立独资企业,取代外商在我国现有的办事处机构,他们可以直接在我国签定内贸合同,从而使产品和工程质量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2.按WTO取消数量限制和关税减让原则,我国将降低对外市场准入程度,届时会有更多智能建筑产品和系统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为我们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得到更多的实惠。

3.随着国外企业参与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竞争,他们会把国外成熟的管理体制、规范的运行程序和操作技巧带入中国,有助于提高中国智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

三.华东地区优势

1.学会健全,学术活动活跃。

以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温伯银总工为首的上海专家,在全国率先于1994年成立上海智能建筑工程研究会。这是全国第一个智能建筑学会组织,成员有高校、设计院及企业技术人员几百人,它集中了上海智能建筑界科技精英。在组织报告会、展览会(上海历届智能建筑大型展览会)、验收评估上海甲级智能化大厦(如上海久事复兴大厦等)起了巨大作用。温总和上海同济大学程大章教授(正副会长)的贡献已载入中国智能建筑历史,功不可没。以陈众励、瞿二澜、赵济安、王东伟高工及上海大学赵哲身教授等为代表的中青年骨干专家已经成长,在国内也有较大影响。

1996年,以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改为南京工业大学)建筑智能研究所、江苏省建筑设计院及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为主体成立的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学术委员会,在国内也是较早成立的智能建筑学术组织,成员有二百多人,每年举办学术年会,奉行“技术开放,市场开放”方针。常年举办学术报告会及国内外厂商新产品报告会。自办了省内杂志《智能建筑信息》。

2001年以浙江省建筑设计院为主体成立的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学术委员会。虽成立时间不长,但青年一代学会领导骨干力量成长很快,成员已发展到几百人。在组织浙江省智能建筑报告会、展览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编写出台智能建筑标准。

1995年上海市出台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它是以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内部标准修改而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智能建筑标准,为全国规范智能建筑设计市场起了示范与指导作用。2000年在建设部领导下,以温伯银总工为首的编制组率领团结全国专家编制出台了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开创了中国智能建筑新纪元,填补了空白。评审专家认为该标准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

1998年,在江苏省建委领导下,在温总关心指导下,江苏出台了江苏省建筑智能化设计标准(DB32/181―1998),1999年获得建设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9年又出台了三个标准:

(1)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DB32/365―1999

(2)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标准DB32/366―1999

(3)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367―1999

构成了整套标准,促进了省内IB的发展;2001年中信实业银行南京分行大楼(28层4.2万平方米)通过检测验收与评估获得江苏省首幢甲级智能化办公大楼称号。

3.撰写论文、编写著作,成果丰厚。

1995年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首先汇编出智能化建筑论文选,其中温总、瞿二澜、赵济安高工等论文在国内影响很大,开创了全国建筑建筑论文的先河。1996年上海华东设计院温总为首的编写组又出版了大型经典著作―《智能建筑设计技术》。目前正在修订将出第二版。上海举办了历届高水平智能建筑报告会,如中国超高层建筑技术研讨会具有国际影响。

上海同济大学程大章教授等编写出版了《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工程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6)以及《智能化大楼的建筑设备》(中国建工出版社1997.11)。

上海九海金狮物业公司诸建华总经理在总结上海久事复兴大厦兴建及物管经验与陆伟良教授合作于2002年8月编写出《智能建筑物业管理》一书(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浙江省建筑设计院杨绍胤教授级高工先后编写出二本著作:《智能建筑―原理、规划和设计》(1999.2)以及《智能建筑实用技术》(2001年)。

4.华东地区具有广阔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场

目前上海正申办2010年上海国际世博会。预计2008年上海高层建筑将达2000幢,据国外某公司称,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建筑新技术可去中国上海参观。江苏目前正兴建南京地铁工程(8个站,投入72亿),南京玄武湖隧道工程(3公里),由于江苏省申办成功2005年全国第十届运动会,日前正在南京新建奥体中心。相应的体育场馆新建22个,将在江苏省无锡、苏州、常州等地新建。南京市在河西新城开工投入120亿,打造十大标志性建筑。南京国际经贸广场,维多利亚国际商务中心,夏华国际广场、南京中大科技大厦、联强大厦、紫鑫中华广场、欧洲城、东成大厦、浙江国际贸易中心、东渡大厦等。南京市将兴建十大体育工程:全民健身中心、皮划艇激流回旋场地、马术赛场、中山门竞技中心、击剑比赛训练馆、龙江体育中心二期网球工程、南京中山国际公园、环湖体育带及南京足球训练基地。

目前浙江在建的智能化大楼约有上百座,市场红火,其中有杭州凯悦大酒店、杭州国际金融大厦、杭州国税局大楼、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杭州日报大楼、杭州海关大楼、杭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大楼、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杭州滨江区行政中心、元华广场、湖州市中心医院、义乌中心医院、湖州市能源调度中心、湖州市行政中心、嘉兴市行政中心、东阳市行政中心、安吉县行政中心、永康市行政中心、温州晚报社大楼等。杭州地铁工程也已启动。浙江省智能建筑近两年后来居上,已兴建上百栋智能大厦,数百个智能小区,近期还在杭州兴建杭州大剧院、杭州市民中心、浙江电力大厦等均以大量巨额资金投入,近期新建智能工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多已名列全国前茅。

5.华东地区拥有大量外资企业生产基地及实力雄厚的智能建筑工程承包商

在建设部已获得系统集成和单项资质的有近百家,其中上海市27家,杭州地区20家,南京地区28家。他们都承担过上海金茂大厦、上海浦东机场等上百项智能工程,取得了营建大中型智能工程的经验,有着较好的声誉。大量外资企业生产基地及办事处均落户上海。

四.做好工作、迎接WTO挑战

1.认清国际智能建筑发展趋势,推动智能建筑健康发展。

2l世纪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同时又是生态文明时代。从总的方向,国际先进生产力水平正在运用已掌握的建筑智能化高新技术,探寻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聚居环境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当前智能化建筑直接利用的技术是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在21世纪的智能建筑领域里,信息网络技术、控制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流动办公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含Bluetooth技术)、数据卫星通讯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等,都将会有更加深入广泛地具体发展应用。特别是开放性控制网络技术正在向标准化、广域化、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发展。

但是,智能化技术只是手段,智能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物业产品的技术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2l世纪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因而,除继续利用上述现有智能化高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外,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等技术发展,正在渗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在国际上也形成所谓“可持续发展技术产业”。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正在开发利用这些高新技术去处理垃圾、污水、废气、公害,节能、节水,消除电磁污染,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筑人工生态环境等等:也正在尝试运用高新技术有规模建设智能型绿色建筑、智能型生态建筑,“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2.认清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努力向国际标准靠拢。

2l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智能建筑技术必须将工作、居住、休息、交通、通讯、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种复杂的要求,在时间空间中结合起来。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整体,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成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及其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核心关键。目前国际楼宇业界公认认同较先进的开放式系统行业协议标准技术有两个:一个是美国Echelon公司的LonWorks技术的LonTa1k标准协议;另一个是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制定的《楼宇自动控制网络数据通信协议(BACnet)》BACnet同时还成为美国国家标准及欧共体标准草案。两者都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的。因此两者在开放系统技术上是可以互相补充互为依存的,前者着重现场控制域,后者着眼于信息应用域。而且BACnet的协议层次里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五种选择中就包含有LonTalk协议。况且两者技术都正在不断地完善发展,至于我国智能化建筑在开放式互操作性系统技术发展研究上严格讲尚未真正起步,差距颇大,亟待投入。南京工业大学智能建筑研究所正在开发国产化楼宇自控新系统。

3.努力搞好学(协)会工作

按照WTO的原则和规定,加快行业协会自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规则,调整优化行业的组织机构,成为增强行业自律的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建立一个有序和公平的竞争市场。建设部已批准即将成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分会。这是我国加强管理智能建筑业的大事,华东地区作为地方学(协)会要在上级学(协)会的领导下努力做好贯彻执行工作,加强市场管理,防止低价恶性竞争,保证工程健康实施。有条件时争取成立地方行业协会。

4.加强团结,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学术水平

华东地区以目前三地(上海、浙江、江苏)学会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在举办报告会、展览会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学术水平的共同提高。同时,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有条件时争取举办国际智能建筑研讨会,以提高我国学术地位与声誉。

5.加强宣传,提高建设业主的认识,搞好定位和管理能力

由于部分业主对智能建筑的过于迷信,必然导致“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他们认为既然“智能”就应该无所不能,更有甚者将该项目的投资仅作为提高“身价”的目的,不清楚智能化建筑工程是当前信息化时代物业管理重要的基础,认识不到日常运行中所需的微利投资能得到高额利润的回报。因此,建议应该有国家政府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管理规范和服务体系,强制性的将系统日常运行管理纳入正常轨道,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6.协助政府搞好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培训工作,提高工程技术人员水平

据了解,国家人事部将在2003年6月第一次开考注册电气工程师。其中,建筑电气业属于此系列,智能建筑弱电设计师大部分也要参加此系列考试。目前,有关单位正在编写复习参资料,建议华东地区也要作好考试复习培训工作。最后作者衷心希望华东地区智能建筑业在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下,在业主、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专家努力下,营建出更多的高质量优质智能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徐兴声,《WTO与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对策的思考》,《城市?建筑智能系统》,2004.4,P34―P38

2.路更可,《试论面对入世我国智能建筑业的发展的对策》,《城市?建筑智能系统》,2002.2,P31―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