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范文第1篇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点

产业发展重点相对集中 浙江省新兴产业在九大重点推进产业中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产业,《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指出,2011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31.1%、18.8%和13.6%,利润总额分别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总额的26%、21.8%和15.9%。2012年,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的产值合计占了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57.3%。

产业发展区域相对集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域相对集中,《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指出,2011年,杭州、宁波、绍兴和嘉兴在总量上位居前4位,这4个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到65%,其中杭州为23.2%。2012年,宁波、杭州、绍兴、嘉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为3030.94亿元、2955.37亿元、2074.73亿元和1232.62亿元,这4个市的产值合计占全省的67.2%。

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是浙江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浙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由于浙江省中小企业众多,所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地容易出现如下问题:

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在粗放型发展模式下,企业不需要自主创新,仅靠数量扩张就能获得高额利润,加之创新周期长于扩张周期,在利益驱动下,多数企业宁愿选择扩张式经营,而不愿在技术、产品的创新上多下工夫。这就导致许多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技术含量上居于国际产业分工的末端。

转型升级较为困难 尽管浙江省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转型升级步伐亟待加快,但是其转型升级方式主要停留在技术改造上,彻底转型和自主创新转型的比例不高。

协同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需要在企业内部、企业与高校、产业集群等三个方面开展协同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内部协同创新 整合企业内部各个管理部门,围绕企业核心技术,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和资源,完善企业制度、管理模式、技术开发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 基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特点,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企业给对口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研发平台和硬件支撑条件,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企业需求研发富含技术含量的市场所需产品,充分发挥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与科技作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化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从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出发,提高集群的协同创新水平,取长补短、强强联合,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能力。

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浙江省的整体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如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是我们正面临的艰巨任务,而其中发挥协同创新机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则是我们应该长期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哲.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钟荣丙.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J]. 改革与战略,2013(2)

[3]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EB/OL]. http:///newsite/sanji.asp?id=223807,2013-11-13

协同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模式;创新主体;创新要素

一、关于协同创新的文献综述

国外对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最早提出的是奥地利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Schumpeter,1912),他最先提出了“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通过组合各个生产要素以此开发出新技术、产品、工艺和开拓出新的市场,同时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协同(synergy)概念的提出是由Ansoff(1965)在其写的《Corporate Strategy》一书中最先提出,协同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两个或者多个企业之间产生共生互长的关系,并提出企业协同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创造出价值,由此企业必须的高度重视公司与公司之间、企业部门内部之间的协同。而德国的物理学家哈肯(Haken),则系统性的提出了协同理论,他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间创立了协同学,协同学理论认为协同指的是在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内,各个子系统通过协同行为产生出超越了各子系统要素单独作用的效果,从而使得整个系统产生了联合作用。

国内学者也都从不同视角对协同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陈劲(2011)在中国体制改革的笔谈中提出,协同创新是各企业、大学及其科研院所、各个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多元主体为了实现其创新目标而开展相互问协作的一种组织模式,它比开放式创新表现要更为复杂,通过各个主体之间进行资源整合和深入的合作,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的方式。张方(2011)和胡恩华(2007)提出,协同创新指的是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企业和外部组织通过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来刺激企业并将企业的潜里发挥到最大的一种创新模式,最终使企业获得超越本身能力的协同效应。杨继瑞(2013)认为,协同创新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是通过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王树国(2011)从微观层面来看问题,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内部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多方位的交流和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形成知识共享的一种机制。王越等人(2013)指出,所谓的协同创新,就是在一个开放的大的系统中,各个创新主体的创新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突破企业界限,进行相互之间的流通,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的配置,发挥它么各自的正效应,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更加稳定的创新模式。

二、协同创新模式的文献综述

协同创新范文第3篇

1.协同创新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协同创新这一创新模式提出至今已有数年,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是少之又少。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2011”计划的核心人物在于转变高等学校创新方式,提升人才培养、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但都是一些较宏观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没有规定实际的操作。

2.各参与主体的贡献大小、投入多少难以量化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对创新组织的贡献大小、投入的多少是影响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但是贡献的大小难以用数字具体化的。参与主体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不同的创新组织来说它的价值也不尽相同;前期的研发投入中,各方投入资金的数额是具体的,但是涉及到技术、人力资源等无形财产时却难以被量化,也常出现技术、人力资源作价争议。作价高低,直接影响到各方在前期的投入比例,进而影响最终的利益分配;还有一方面就是仪器、机器设备作为投入资产时,折旧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引起一些利益分配纠纷。

3.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不对等利益的分配和风险的分担是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最为关心的问题,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过程。各创新主体当然都希望收益最高,风险最低,这就往往会导致一些纠纷。我们在处理协同创新中的利益与风险问题时可以对参与各方的风险水平进行较为科学的计量,避免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的现象,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显然,在实际的经济活动时,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是一个及其复杂的问题,风险的存在使预期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和利益的分配比例随之而失衡,引起一些利益分配纠纷。

二、协同创新利益分配问题的完善建议

1.立法上的完善,呼吁建立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体系为了使协同创新能够健康运行,在国家层面不仅要出台相关的宏观指导性文件,还应制定更加细致的法律法规。例如全国人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针对协同创新的相关法律,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出台有关协同创新的相关法规和规章,有了专门针对性的配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能够进一步规范协同创新过程中个参与主体的行为,使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有据可循,促进协同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

2.完善技术成果价值衡量标准无论是研发前期以技术作价投资,还是在后期技术转移时都会涉及到技术成果的价值衡量,各方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技术成果价值认定有不同意见。技术换让是技术转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认定技术成果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相关的立法中应应确定具体的执行标准,采用多种因素综合考核的复合标准。在这其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一方面,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用市场上同类技术成果的价值作比较;另一方面,在技术成果研发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在工作中承担的风险,根据研发过程中的投入衡量技术成果的价值。

3.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高风险性,高收益性,风险和收益同时并存。现阶段,应该建立协同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机制,实现风险承担与利益分配正相关关系。在协同创新的整个过程中要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分主次进行风险和利益分担的动态评价机制,对承担风险大的一方应提高他的利益分配比重。这种风险与利益一致的分担机制,可以解决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采取不正当的利益分配方法,促进协同创新良性运转。

协同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协同创新;问题;定位;路径

一、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比较劣势

(一)河北创新要素短缺,与京津有较大差距

北京是首都,因优越的资源配置、较高的福利待遇、良好的创业政策和氛围,吸引着津冀乃至全国人才大量流入,导致津冀两地尤其是河北人才相对短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高端人才的智力创造,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仅人才资源一项,河北与京津两地就存在较大差距。北京有68所著名大学、270家科研机构、5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2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全国1/2的两院院士,有众多央企、金融、跨国公司集团总部,还有我国顶级的知识创新系统———中关村。这些学府、科研机构进一步增强了北京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创新优势,使北京聚集了全国最核心的科技创新要素。而河北由于在教育、医疗、工资福利、硬件设施等方面同北京、天津存在着发展环境落差,创新要素短缺、创新资源明显不足。如表1所示,津冀两地的创新要素同北京相比存大较大差距,尤其是河北高端人才紧缺,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D经费支出和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大约只有天津的一半,北京的1/5,这种不平衡直接制约着三地协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河北省与北京、天津在政策支持力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北京市拥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市拥有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京津两地在科技人员激励、高新企业认定、高新人才认证等方面享受国家许多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而河北尚缺部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创新创业政策上处于洼地,三地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技术新产品区域采购等方面的政策未能有效衔接。由于三地优惠政策不同,河北一些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将总部搬迁到北京,研发机构也随之迁入北京、天津,从而削弱了河北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而减弱了科技创新对河北省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三)京津冀三地在协同创新方面的机制不完善

从创新要素流动机制来看,人才、技术、科技成果、资本等要素流动渠道不畅,科技资源难以在区域间共享,有利于人才交流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从创新技术转化机制来看,京津冀三地在创新链、产业链、功能链上没有进行充分对接,科技推动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还需增加,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三地在科技创新上缺乏深度合作;从创新收益共享机制来看,京津冀三地税收分开、独立考核,尚未建立国家统筹协调的三地政府间科技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以致各有各的利益追求,创新资源富集地区不愿资金、技术、人才转移到其他地区,创新成果和收益很难在三地间分配和流动;从创新服务保障机制来看,区域间不同行业、部门的信息交流不通畅,中介机构的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水平落后,缺乏有效的扶持措施,金融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还要加强,目前虽有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天使投资、创业基金、银行贷款等不同种类的资金支持协同创新,但这些资金缺乏融合发展的机制,从而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正确把握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功能定位

基于河北省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创新潜力以及功能定位等因素,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河北省应精准打造“四个区”:

(一)打造首都科研功能疏解扩散区

河北应充分发挥临近首都的优势,积极承接首都城市功能疏解中科研机构转移部分功能,引导部级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在河北建立分支机构,或与河北优势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联合共建,成为首都科研功能疏解扩散区。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北京高校纷纷在河北建立研发机构,已经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二)打造京津冀产业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区

河北应充分发挥发展空间大、要素成本低的有利条件,利用京津高校、科研机构等资源,促进三地科研机构协同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谋划建设一批契合地方特征的科技成果转化园和高端科技人才创新基地,力促北京、天津的科技成果在河北转化。固安县充分利用毗邻京津的优势,建设了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卫星导航产业园、航天科技产业园等高新产业“孵化器”和成果转化平台,既推动了京津高校相关高新技术成果到基地孵化、转化,也带动固安县经济发展。

(三)打造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导区

河北应充分利用自身产业基础雄厚、生产要素资源相对丰富等比较优势,通过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借力京津的科技、人才、资本、市场等要素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京津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的协作和合理分工。

(四)打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示范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给河北的定位是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河北省要抓住这个机遇,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利用京津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打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示范区。

三、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一是建议在国家层面统筹制定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的支持鼓励政策。如对河北重点谋划的保定白洋淀科技城、廊坊清华大学中试孵化基地、固安肽谷科学园、秦皇岛中科院科学城等专业创新园区,探索通过托管、代管、飞地等方式,对落地建设单位可享受转出地相关优惠政策,为京津科研机构在河北建设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基地提供载体。二是建议国家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弱化行政区划界限,发挥京津冀三方优势,支持建设一批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促进形成河北与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合理布局、具有区域特色的示范基地。先期可借助首都第二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的契机,加快北京亦庄、河北廊坊、天津滨海新区三地的合作,再以点带面,逐步到保定、石家庄、唐山、邯郸等地建设有特色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三是建议部级科研机构或其分支机构以及成果产业化基地转移时优先考虑落户河北。在一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项目安排上,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在河北布局,国家可在搬迁费用补贴、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河北可在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河北区位较好、发展空间大的优势。同时对河北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较重的或有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省级研发平台多给些部级或国家地方共建的研发平台指标,以持续提高河北研发平台的研发水平和创新力。

(二)建设京津冀科技创新与协同发展合作机制

一是构筑三地科学研究的合作机制。围绕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各自发展以及融合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科技、创新、协同、区域经济发展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课题研究,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不同区域、不同学科间共有和关键应用技术的联合攻关行动,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的“并行”为主的合作,逐步拓展为围绕产业链条“串行”为主的深度合作。二是构筑三地科研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为使北京、天津的科研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发挥最大的优势,必须从机制上保障京津科研资源的开放和共享。针对京津已有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等科技研发与创新平台应在区域间开放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针对需要新建的文献、信息、大数据、大型仪器等科研资源应统筹考虑三地的需求进行联合共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三是构筑三地创新投资的合作机制。河北应吸引京津两地的大型创投机构到河北建分支机构,或为河北的创投机构提供承包、代管业务;河北省设立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投引导基金应与京津创投机构合作,面向京津设立子基金,建立覆盖京津冀区域的创投网络体系,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三)优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环境

一是发挥北京科技资源和创新优势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北京中关村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卓越的创新优势,环首都经济圈各市要主动与中关村对接,建设中关村特别合作区,政策上可享受中关村的创新支持政策,机制上可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该合作区主要功能是利用中关村科技资源外溢、管理模式辐射的优势,孵化转化科技成果,聚集创新人才,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梯度传递式创新模式,在促进产业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二是推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在京津冀区域内的自由流动。首先,为最有效地满足京津冀三地的人才需求,促进懂技术、有能力、紧俏型人才在三地间的自由流动,需建立柔性化的人才流通制度,通过技术授课、技术入股、咨询、兼职、人才租赁等方式实现区域间人才流动和共享,同时应着力破除影响人才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制度性分割、户籍限制、社会保险政策差异、工资待遇差距等障碍,让有限的人才发挥最大的效用。其次,促进京津冀三地间人才流动,要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基础,促进产业链在区域内合理布局,从而调整就业结构,推动人才合理流动。最后,要加快实现区域内人才、智力市场的资源信息共享和网络互通,建立完善企业紧缺人才与技术需求平台,向社会实时人才技术的供需信息,搭建供需双方的沟通平台。三是探索设立京津冀协同创新专项基金。由国家和三地政府共同出资,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面向京津冀公开招标,组织和集成科研机构、企业等市场主体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开展三地协同创新发展的基础研究和战略研究,共同推进跨区域科技成果在京津冀三地的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带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三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深度融合创新链,打破市场间相对分割的局面,加快构建三地统一开放、合理布局、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促进转化和产业化,为激活生产要素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丛屹,王焱.协同发展、合作治理、困境摆脱与京津冀体制机制创新[J].区域经济,2014,(6).

[2]何勤,刘雅熙.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5,(4).

协同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协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4-0038-02

一、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高职校社团发展现状

教育是人类传递经验和知识的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对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从而使其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品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亦是一种教育,但它具有特殊性:它主要不是一种知识性、技术性的教育,不是一种“做事”的教育,而是一种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并且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而是包含着“政治”的、以“政治”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即思想政治品德或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固然由于国家的重视,在政策倾斜、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培训、经费投入、办公配备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加强和改善,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从教育者主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简化为理论教学化、教育课堂化和课本化,院系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平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受制于学识、能力及经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未能充分挖掘等。

而高职校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常州科教城内五所高职校“到2014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社团数量大幅度提高,在400个左右”。从学生社团发挥作用看,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领跑者。从存在意义看,学生社团通过开展社团活动能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发挥特长、舒展个性;对学校来讲,能通过社团组织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我完善,拓宽沟通渠道,更好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服务。高职校社团活动覆盖了志愿活动、艺术培养、文艺体育、社会公共事务等领域。依据社团性质分,社团组要分层四类:一是专业类社团,如会计协会、营销协会、英语俱乐部等;二是文体类社团,如健美操协会、梦之声乐团等;三是公益类社团,如爱心社、绿之源协会等;四是理论研习类社团,如与法同行协会、求索社团等。

二、依托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困境及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发放《大学生政治理论研习各社团学生干部调查问卷》,问卷共发放200分,实际回收183份,有效分数为177份。反观调查问卷设计稍显浅简、问题设计与调查主旨关联度不高,故只能对调查问卷作描述性研究分析。

当前,高职校基本都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团组织具体管理,各部门协同共管的学生社团管理格局。各高职校对学生社团的成立条件、审批手续、制度建设以及活动规范等作出了具体规定。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科教城各高职校各社团的发展困扰是:社团工作缺乏规范的建设指导纲要;社团工作业绩缺乏有效激励;从事社团工作者积极性有待提高,绩效低;社团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制度执行力低;受高职学制时间的制约,社团组织建设松散、核心成员的传、帮、带工作亟待加强等。

从观念层面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高职教育中更多关注技术、技能的“工具”理性教育,不自觉地弱化或忽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通识教育及人文素质素养的提升。另外,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面尚有待进一步开拓。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文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把手工程”,涉及高校的学工、团委、教务、思政课教研机构等职能管理、教学管理等部门,从教者主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

从教育的参与者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受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因素等影响。而高职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在于:受教育者进入高职校的时候,多为18、19岁的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格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教育者忽略了多元文化背景的社会现实,也没有设身处地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特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采取唯我独尊姿态、硬性灌输的形式,这往往让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产生了教育的所谓的负效果――越是教育要求的,受教者越是怀疑和反对。其实,对受教者施加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疏通而非强制和“灌输”,这才是理性之选。

三、依托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路径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知识观念的传播,更多的是学科的渗透、课堂的引导和课余活动的潜移默化,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具有理论性,更具有政治性、主流意识形态性。

从对策上看,协同创新,发挥教育管理协同的组织化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对于学生社团而言具备一体两翼的高度耦合性。所谓“协同创新”是指自主创新三大形态(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统领下的具体创新目标,由多主体、多要素、多方位、多层面共同协作、相互契合、共同努力的组织行为及其方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组织方式中,各种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架构新组织形态、制度体系和行为模式,突破原有主体监督壁垒和行政边界,充分释放“信息、制度、组织”等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有机合作基础上的创新目标,其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协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致某种创新,这种创新不是由单一主体单独行动所促成,而是由若干主体共同努力、协同配合而导致,这种创新的结果(价值理念、管理模式、指导服务方式等)是独特新颖的。此外,依托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能进一步充分发挥高职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高度组织化的教育管理协同优势。这种教育管理协同优势表现在能为学生组织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教育指导。所以,高职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尚需专业化教育指导。高职校必须选拔政治可靠、立场坚定、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为学生社团发展提供专业化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社团建设水平、提高学生社团活动质量,促使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和活动水平得到可靠保证,保证学生社团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