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范文第1篇

在教育测量与评价话语系统中,选择题是一种测量与评价“工具”。在测量与评价理论体系中,工具(题目)通常是第二位的,在这之前首先有一个理念或概念一建构。“建构”指的是我们想要测量的对象。“教育测量的对象多属于人的心理属性,它是不能作为物质实态来操作的结构概念。这种结构概念,不能直接测量,只能从测量与这个结构概念有关的或从反映这种结构概念的(可测量的)因素着手,对这个结构概念进行间接的测量。”“我们假设要测量的建构有一个特定的、简单的形式:从一极到另一极,譬如从高到低,从小到大,从正面到负面……我们的主要兴趣是考察特定的‘反应’处于两极之间的哪个位置。”然而,建构的特征是“潜在的”,因此测量与评价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用外显的“工具”引发学生隐性的思维过程、认知“反应”,并据此测量其潜在的“建构”水平。工具、反应、建构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依据上述理念,选择题作为测试工具的一种,其使命自然也是以恰当的形式引发学生适宜的反应,而这个反应应该恰好与所要测量的建构(如语文阅读能力的某个方面)相吻合。因此,测试目的、测试工具和答题实际反应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是试题开发和检视的一个基本立足点。这就是为何在《语文测试选择题命制现状管窥》(发表于《语文建设》2014年第3、4期)一文中,笔者会不遗余力地从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分析题目试图测试的能力和实际测试的能力。显性层面为:题干表述提示的测试意图和一些官方、公开解释中明示的测试意图;隐性层面为:题干、选项所引导的思维反应或学生在阅读具体题干和选项后优先选择的答题思路、行为反应。放大之后可以看到,其间可能存在的事实是:试图测试的能力和实际测试的能力之间可能有落差;试图明示的能力也存在诸多所指模糊的地方。根据测量建构理论,这些“事实”并不能就此接受,所以即使那些题目已经成了稳定的典型题目,我们还要进一步推敲和尽可能改正、优化。

那么,如何尽可能保证试题的意义呢?根据上图,首先需要从调整宏观流程开始。完整的命题、测试过程应该包括如下四个步骤:解释要测量的建构;创设题目,确保能引导被试做出特定的反应以体现其相应的建构水平;实施测试;分析数据,检查结果是否与最初的意图一致,即学生的反应是否能对应于特定的建构水平或相关描述。

这四个步骤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圆周。这是一个基于对建构的理解,又完善对建构的理解的过程。理论上来说,我们在命题时应该尽可能严格遵守上述步骤,而不应该是习惯性地按照特定题型的样子出题。

对照实践,我们需要加强如下研究和实践环节: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包括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勾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测试语境中的具体所指;试题开发前尽可能明确需要测试的能力指向,并在试题开发过程中严格执行;在一些大规模考试后的分析中纳入测试结果和建构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一方面,分析试题是否较好地测量了试图测量的建构,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来修正对建构的认识和理解。

二、选择题的一般类型和一般功能

《语文测试选择题命制现状管窥》一文,在纵览各省、历年语文高考卷的基础上,呈现了七类较为稳定的典型题目。梳理的标准主要是题干表述的相似性、稳定性。然而,这只是基于客观现实而临时采用的分类标准,不具有学理依据。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国际评价话语系统中关于选择题类型的梳理和功能的定位。

1.选择题的一般类型

选择题的类型和意义还需要放在整体题型图谱中来看。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测评框架”,在介绍其使用的题目类型时有这样一段简短的介绍:“主观题,即需要专家评分的题型,包括开放性建构反应项目和简短的建构反应项目;客观题,即不需要专家评分的试题,包括多项选择题、复杂的多项选择题和封闭的建构性反应项目。”其中主观题、客观题是我们所熟悉的概念,但这段说明中还涉及两对相对来说我们可能比较陌生的概念:建构性反应项目和选择性反应项目;多项选择题和复杂的多项选择题。

建构性反应项目和选择性反应项目,其实倒是在国外测量与评价话语体系中更常见的一对概念。顾名思义,建构性反应项目指的是学生必须独立解决问题,譬如填空题、简答题、作文题;选择性反应项目,是学生从教师提供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选择性反应题目,并不仅仅指我们日常所说的选择题,还包括是非题(二元选择)、匹配题。

多项选择题和复杂的多项选择题,与我们的术语有些出入。前者,其实就是我国国内所说的单项选择题。詹姆斯・波帕姆撰写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南(第5版)》中说到多项选择题时明确指出:“多项选择题都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符合题干的正确答案,或者一个最佳答案。”由此推断,国外“多项选择题”概念中的“多项”指的是备选答案,即选项,而我国所说的“多项选择题”的“多项”指的是最终从备选选项中选择的正确答案可能不止一个,大致对应于“PIsA”测试框架中说的复杂的多项选择题。无论要求学生选出一个答案还是几个答案,换个角度,从答案属性来看,选择题又可以分为两类,正确答案形式和最佳答案形式。后者说的是:“其中所有选项都部分正确,但有一个明显优于其他。这种类型用于考查较为复杂的成就,比如要求学生选择某个行为的最好理由、做某事的最好方法或某个原理的最佳应用。用正确答案形式还是用最佳答案形式,取决于要考查的学习成果。”

从国际题目类型分类框架可以看出,题目分类的立足点不是题目本身的“模样”差异,而是学生的行为反应差异。

选择题不是万能的,它只需充当好题型图谱中所能承担的角色即可,存在的价值也许恰恰就在于其“限制性”。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在限定的情境中,使“书写能力的影响得以控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

2.选择题的一般功能

选择题引发学生做出选择性反应之后,归根结底是要从学生选择的答案中判断其在预期学习结果和表现方面的水平。那么,选择题可以考查哪些预期学习成果和表现呢?

对此可以做两个层面的思考:一是“一般性目标”,譬如,我们所熟悉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及其修订版所要阐明的认知目标层级和知识类型;二是学科领域具体的学习成果和表现,是“一般性目标”在学科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科领域反过来对“一艘性目标”的发展。

关于第一个层次,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积极的介绍:

多项选择题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已经主导了成就测验领域长达几十年,它可以用来测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更高水平的思维能力。

它可以考查从简单到复杂的多种学习成果,也可以产生质量最高的题目。

它适合于测量从机械记忆水平到最复杂水平间各水平的教学目标,当然,综合能力除外;特别适合于项目分析,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

测评最佳“best”答案的题目,允许比较高级的区分和辨析(allow for greater discrimination),能非常有效地测量理解能力。

麦克米兰还曾尝试把认知目标层级和各种题型的适用程度进行比对。他认为选择性题目不仅适用于测试知识的记忆,如果出的题目巧妙还能非常有效地测评学生的理解能力(包括深度理解)和推理能力。

上述表达给我们一些信心,答案标准化的选择题,是有其测试意义和价值的,我们努力的目标是在运用选择题时,让它恰如其分地发挥最大价值。至于其能测试怎样的能力类型和水平,需要结合上文所述的关于语文测量建构的研究结果来进行恰当的选择。

三、选择题的开发:有意识的选用和有针对性的设计

1.有意识、有针对性的选择题型

在上文提及的测量建构理念影响下,一些评价类著作,在介绍题型设计规则时会给出与上述建构理斜目呼应的提醒。例如:“决定测验中采用哪种题目类型时,―个指导性的原则是:所使用的题目类型应当对预期学习成果所指明的学生表现做出最直接的考查。有效的成就测验要求设计出一系列测验题目来引出预期学习成果所描述的表现。”

与理论的呼吁相呼应,在一些国际著名的测评项目中,可以看到在其命题开发过程中有着相关的环节控制,有意识地考虑题型和能力测试目标之间的对应性。以“PISA”测评项目为例,“测评框架”文件会有专门的篇幅阐述题型选择问题。

首先,测评框架指明,“反应形式”,即题型的选择有两个依据:一是题型必须有利于收集需要的证据(即上文所解释的,以特定的形式引出学生特定的反应,以证明其在某方面的学习结果);二是大规模测试的实用性。

在综合考虑各种情况的基础上,“PISA”测评框架给出了在各个认知层级上,主客观题型的比例分配(客观题主要指选择题和封闭的建构性反应题目),如下表:

虽然在大规模考试中客观题比例适当偏多,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选择题测试的能力范围是较为广泛的。如“PISA”测评项目这样,在命题之前有意识地考虑各类题型的利弊,有意识地将题型和所要测试的认知能力联系起来思考,甚至对题量做出大致规定,有利于保证具体题目的测试针对性和测试结果的解释力。

2.关注每一种能力的实质性考查

在“PISA”测评框架中,以及每次测评项目结束后公布的样题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部分,即关于每一个测评题目属性的说明,例如:

题目1:英国研究者有什么建议?(笔者注:关于刷牙。因为篇幅原因,选项略,下同。)

情境:教育的

文本形式:连续文本

文体类型:说明

认知方面:访问和检索

题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358(1a级)

题目2:从总体上说,剧作家默纳在这部分节选中做了什么?

情境:个人的

文本形式:连续文本

文体类型:叙述

认知方面:整合和解释一形

成广义的理解

题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556(4级)

题目3:为什么有两个热气球的图形?

情境:教育的

文本形式:非连续文本

文体类型:描述

认知方面:反思和评价反

思和评价文本内容

题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411(2级)

对于这样的公开解释,应该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让我们看到每一个题目的具体指向和功能,考查的是学生阅读特定类型文本的特定的认知过程;二是当把若干个题目放在―起看的时候,我们可以注意到题目之间相对明晰的差别。正是基于各个题目的特定指向和不同题目的合力作用,才能较为立体、全面地检测出学生在阅读素养方面的整体情况和特定维度上的表现。相比之下,我们也有公开解释,但看到的是较为模糊的结果(见《语文测试选择题命制现状管窥》)。

3.虚心吸收既有命题规则

选择题具体的产生过程,需要基于对试图测试的目标的准确理解,基于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对这两个方面的充分理解需要落实到具体的题目撰写过程。《语文测试选择题命制现状管窥》一文已经显示:试图测试的目标和实际测试的能力之间可能会有差距,题干指向和选项指向之间可能不一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对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另一方面可能是试题编制技术不够成熟,在题目撰写过程中产生偏差。

在目前出版的测量与评价类书籍中都会有关于试题编制的专门章节,关于每一类题型都会介绍其作用、意义,并提出题目撰写中的一些规则。虽然是一般理论、原则,但对于语文学科命题研制还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譬如,关于选择题题干、干扰项、正确项的设计,以下一些建议值得我们参考。

每道题目的设计都要考查一个重要的学习成果题目所基于的问题情境应当是重要的,并且应与所要考查的预期学习成果相关

各道题目的目的是要引出某种类型的表现,以帮助判断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学习成果。(笔者注:这是“建构原理”在题目撰写层面的体现,抓手就是题目所表述的问题情境。)

在题目的题干中呈现一个清楚定义的、单一的问题题目的题干中所提出的任务应该非常清晰,这样学生不用读选项也可以理解它

事实上,检验选择题题干的清晰性和完整性的一个好方法是,遮住选项并判断没有那些选项时是否可以回答题干中的问题。(笔者注:结合上面一条一起来反思我们既有的题目,不少题干缺乏问题情境色彩、缺乏问题解决意识,如“下列表述正确/不正确的是”等。也就说,题目要考的应该是酐所阐述的问题、任务引发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比较选项的能力,所以如《语文测试选择题命制现状管窥》一文中所提及的太多考查学生比对选项信息、比对选项和文本细节信息的题目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和酌情改变的。)

干扰项应该是合理且错的如何产生好的干扰项?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先识别学生一般可能有的误解或错误,由此干扰到那些有此误解或错误理解的学生。(笔者注:反观我们的命题实践,这一步可能还要适当加强。)

使干扰项对未掌握者有迷惑性和吸引力:用学生的语言来表述选硕;在干扰项和正确答案中都用“好听的”词(准确、重要);使干扰项在长度和用词复杂度上与正确答案相似……

确保预期答案是正确的或明显最好的在用最佳答案形式时,预期答案应该是有实力的权威所公认为明显最好的、在后一种情况中,可能还有必要在题目的题干中加上“下面中”,以考虑到题目中没有包含的但同样好的答案。

只要有可能,就以肯定形式表述题目的题干,这是因为,知道诸如最好方法或最恰当论述之类的东西通常比知道最差方法或最不恰当的论述有更大的教育意义,每当题目的题干中用了否定表述时,一定要对其进行强调,在有些情况下,要测量某个重要的学习成果,很有必要使用否定表述例如,知道不应该在亮红灯时过街和不应该将某些化学品混合如此重要,以至于这些规则可能要直接教导和直接测验任何存在危险的情境都需要否定性强调几乎任何规则或程序都会对要避免的做法作一些强调。(笔者注:在语文学科中而言,似乎否定形式的题目有些泛滥。不乏―篇短文三个选择题都是否定形式表述的情况。)

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范文第2篇

一、沉着冷静,切忌紧张

进行听力测试时,许多同学由于求胜心切,又适应不了考试内容和速度而非常紧张,无法集中精力,以至简单的材料都听不懂。因此,平时除多听多练,适应听力环境外,还要提高心理素质,树立信心。考前闭上眼睛做做深呼吸,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让心情平静下来,从而进入良好的答题状态。

二、抓紧时间,快速浏览,做出预测

试卷发下来以后,要迅速浏览题目要求和应试内容,同时要善于在题与题的录音间隙中迅速浏览问题及选项,从中扑捉有用信息,根据选项尽可能地预测可能提出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听录音能更准确地对内容进行理解。

三、听懂大意,不究枝节

在听录音的过程中,不管是句子、对话或独白,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上,遇到听不懂或听不清的地方,应立即跳过,不管他究竟是什么意思,暂且听听下面的内容,集中精力抓住后面的信息。

一般来说,短文中的个别生词不会影响全文的理解,而且有可能下文就是对上面生词的解释,即使没有解释,前后结合也能猜出其大意。再者,如果一个题目暂时没有听清楚或听懂,不能对其做相应的正确答案时,要会放弃,集中精力去对付下面的题目。如果老是想着这道题,不能从中彻底解脱出来的话,会影响下面一大堆的题目,这样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在做听力题目时,要坚持弃前保后,弃小保大的原则。

四、边听边记,便于回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特别是短文,里面的人物、地点较多,内容较复杂,如果边听边用笔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记录一些数字、地点、人名及相关细节,则有效地帮助考生在答题时唤起记忆。记录时要尽量用缩写词或符号。

五、注意答题的步骤

很多考生在听力考试中喜欢直接把答案写到或涂到答题卷上,认为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其实恰恰相反。一是容易出错,有时明明知道这个答案是c,但由于时间紧迫或过分紧张或一时疏忽而把答案错写成其它选项。二是浪费时间,因为现在的考试题目多,尤其是选择题,都是涂卡的,如果匆忙填涂不到位,影响计算机阅卷,如果仔细填涂势必要花费大量时间。三是如果要改动相应答案,就会使答卷显得脏,影响卷面的清晰度。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尤其为了争取答题时间,可以将答案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或直接在正确选项上打个勾,等听力结束时,再将试卷上的答案清清楚楚地转涂到答卷上。

六、听后检查

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反思 命题建设

多年来,对于现代文阅读测试一直研究、探索得不够深入。本文试图汲取教育测量学、思维科学等学科的理论,系统剖析与批评中、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相关问题,以期利于未来的命题建设。

一、测试重心不准,语文本味淡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小阅读题总是以社科文、自科文的内容理解为测试重心,实际上完全淡化了语文学科的本味,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本体与实质。比较明显的是自科文阅读题,混淆了普通阅读和专业阅读的界线。这种只有相关专业人员才能阅读和只有他们才可能读到的文本,拿来给我们这些可能一辈子都在进行普通阅读的考生进行阅读,有什么阅读价值?让考生到完全缺乏经验支撑的构不成对话关系的阅读沙漠中去找寻答案,除了发挥他们那种本能的“求生意识”,还有什么意义?此题背后的支撑性知识应该首先是读懂文本的经验性知识,然后是有关阅读的知识和技巧。但历年此题所选的文字几乎都是深奥的专业研究。阅读这样的文章,只有识字量这一种语文知识在支撑着,而由这些汉字所组合的话语系统对考生来说却完全是陌生的,学生们固有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并不能为阅读这样的自然科学论文进行支撑,所以说这不是语文试题,倒是自然科学试题。考生完成这样的题目,不是在调动着他十几年中渗透在他们脑中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而是在扮演着儿时捉迷藏时那个“捉人”的角色,在一个非常低的甚至是本能的层次上进行信息的搜寻。因此,答对了题目并不见得这个考生的语文水平就高,答错了也不见得他的语文水平就低。

再说试卷中的文学作品阅读,不少考题裸指向于文章的主题。这样的试题也是只注重选文的内容而忽略其言语形式。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言语形式的重要性。其他学科通过言语形式掌握了内容之后,就可以得鱼忘筌,把言语形式抛在一边;语文学科正好相反,它是通过理解文章内容来掌握表达特定内容的特定的言语形式。文本的言语形式是阅读测试的重心,可是上述考题对言语形式的考查几乎是一片空白。

不仅考试如此,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乏这样的设问:“这篇课文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意思?”“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一些新编的语文教材,更是设计了大量的主题活动,围绕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等话题,要求学生走入社会,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虽然这些活动,也要求学生查阅文字资料,有的也要求写出调查报告或进行口头演讲,但活动设计的重心,并不在母语教育本身,而在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这些主题。有人批评这种貌似语文但其指向却在语文之外的语文教学为“泛语文”、“反语文”。这种不良现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与语文阅读测试之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且愈演愈烈!

二、信度效度不高,内容分布偏颇

教育测量学告诉我们,考试需要讲究测试信度,中、高考更需如此。测试信度也叫测试的可靠性,即测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测试成绩是不是反映了受试者的实际语文水平。测试信度取决于试题本身的可靠性和评分的可靠性。试题本身是否可靠主要取决于试题的范围、数量、区分度等因素,评分是否可靠则要看评分标准是否客观和准确。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在这两个方面,又做得如何呢?

2009年福建卷选用《中国青年报》《寂静钱钟书》一文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测试材料。该文作者周南试做了一遍题,在总分15分中只拿了1分。尤为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答案居然是错的。诚然,阅读是一种二次创作,读者可以对作者的原意进行超越和拓展;命题者需要结合很多客观因素的实际进行拟题,最终形成的考题可能超出作者最初的创作思想或意图。但是文本作者与命题者之间的认知差距怎么这么大呢?退一步说,既然出题者可以完全超出作者最初的思想或意图作自己的“另行理解”,那么,考生同样有充足的理由完全否定阅读题的标准答案。因为考生同样首先是作为读者出现的,他们有权以自己的思想观念对作为阅读考题的文章进行二次创作,也有权做出自己“另行理解”的答案。但是,阅卷老师偏偏把命题者提供的答案奉为圭臬,其考查信度到底有多高呢?2009年湖南卷散文阅读最后一题:“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连阅卷教师也非常无奈地说:“这道14分的赏析题是湖南卷的鸡肋,阅卷时已经难见区分度。”

一些语文行家做不好中小学生的语文作业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主要原因在哪?不是试题的范围、数量、试题的区分度等因素出了差错,就是评分标准不准确。2007年,四川一所重点中学20多位中学语文教师做高考语文试题,居然许多答案与命题者提供的答案不相符合。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少还是资深教师,怎能如此出错呢?很简单,其答案并不准确。这一年四川卷散文(赵丽宏《烟火的变奏》)阅读15题中问:为什么说“战争的‘噩梦’与眼下的美妙火焰没有关系”?这话在文中并无深意,“烟火”是眼前景象,“战火”是联想情景,一实一虚,两者“没有关系”。但其命题者的答案却说:“炮火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和平、欢乐、繁华的象征;它们分别指向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这样的回答真是答非所问。人类生活的两个极端就必然没有关系吗?“焰火”的和平环境可以是“炮火”的战争代价换来的。测试信度如此之低,那些语文教师怎么能够“考正确”呢?

再说测试效度,即测试的有效性,是指一套测试对应该测试的内容所测的程度。也就是说,一套测试是否达到了它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测量了它所要测量的内容。一个测试即使对某个目的具有一定的信度,但它不一定是有效的;而一个测验对于某个目的是有效的,那么它一定是可信的。现代文阅读测试更要保证较高的测试效度,其内容的分布更要体现全面考查语文素养的要求。然而,不少现代文阅读题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如2010年四川泸州中考阅读题《雪地里的迎春花》,10分考查对内容的理解,4分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一道14分之多的小说阅读题,考点局限在两个方面,而典型化的环境、个性化的语言及相关词语、句子都没有考到。与之相反,2010年四川眉山中考试卷《父子应是忘年交》四道阅读题基本都是考查词语、句子。其中,第25题解释题目中“忘年交”这个名词,第28题中有三小题考查语句作用,而27题、30题都在围绕“忘年交”设题,要么回答“父子之间成为‘忘年交’后,‘我’与儿子是怎样相处的”,要么“探究你与你的父母是忘年交吗”?中考卷其测试效度如此之低,它们会给今后中学生阅读产生什么影响?

三、能力层级模糊,探究试题失真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新课标对探究性、创造性的重视,中、高考更加注重考查阅读过程的积累,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重视学生知识的迁移拓展,其中,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的考查即确定了“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四项。基于此,一些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便常常在题干中直接使用“理解”、“赏析”、“分析”等词语,以示紧扣《考试说明》的能力层级。其实这些所谓层级是“胡子连着辫子”的,不能清楚地分开,以致陷入模糊状态。比如2008年天津卷散文(《敦煌》)阅读三道题:

19.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20.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如果把三道题中的能力层级动词互换一下,好像也不会影响命题意图与答题内容。命题中的能力层次含糊不清,主要源于《考试说明》界定不清;《考试说明》界定不清,主要源于它照搬与沿袭了上世纪50年代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系统中的一个维度分类――“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到了本世纪初,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系统已经发展到“知识”和“认知过程”二维框架。其知识是指学习时涉及的相关内容,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四个类别――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其认知过程则包括六个类别――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总计有30个具体类别。运用洋人的东西本不是坏事,但要注意人家扬弃的过程,应当吸收人家更新后的成果。

再说“探究”,虽不是布卢姆等人的东西,但还是名不副实。2009年扬州语文中考试卷第23题,2010年江苏、安徽、福建三家试卷第14题,题干中都标明“探究”一词。但是,若把三道题中的“探究”字眼换掉,改为“写出”、“理解”等动词,好像也没有什么异样。题干中写有“探究”,不代表考生会去“探究”,因为探究的价值在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方略与过程,而不在于简单地呈现结果。所以,探究题一旦放到考试卷中,就不是探究题了。如果一定要说这也是“探究”,那么考生每一道题目的回答都是在进行一种探究,都是在和文本、试卷命制者、阅卷者进行对话。

还有,有些所谓探究题难度也太小,如2007年宁夏/海南卷要求“探究”林冲的身份、性格和心理就比较浅,只要写出人物身份、性格和心理就可得满分。这种非常容易的考题不仅失去了探究的价值,还会造成考生在未来真正探究中的浮躁心理。

四、批判思维欠缺,多元解读消弥

“批判性”这个词源于希腊文“kritikos”,意思是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引申义有敏锐、精明的意思。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的态度”。综观多来的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似乎只有两题有一点检测考生批判思维的味道。其一为2009年扬州中考试卷23题: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少年”,有人认为是“老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其二为2009年宁夏/海南卷11题第(4)题: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其实,无论中考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文本中有不少可供我们测试考生批判性思维的资源,只是命题者还不善于从中挖掘。如2009年试卷,其中属于主旨值得反思的,有全国卷《孕妇和牛》一文中的虚假牧歌;属于思维单向缺陷的,有四川卷中《抗生素滥用》;属于论证逻辑欠严密的,有福建卷中《尺度》的随意发挥;属于言过其实的,如江西卷中《木车的激情》关于对木车的赞美、对现代交通的贬斥……如果我们有这方面的意识,考查批判思维的题目是不难命制的。

本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考试说明》根据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空间较大的特点,明确提出“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然而,在控制误差、弥补主观题目比重增加对高考选拔性损害的观点影响下,文学作品阅读题中多元解读基本消弥殆尽。教育部考试中心对主观题提出“在开放性的前提下尽量客观化”的要求,即“主观题目客观化”。这类试题的评分标准美其名曰“意思对即可”或“根据答案酌情给分”;然而,实际阅卷过程中仍是“采点”不“采意”。这类考题,其答案排斥多元解读,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个性体验与切身感受,不能鼓励考生的创造性解读。另外,多年来“阅读题答案在文中”一说被奉为经典的答题绝招,考生更不会大胆想象与向文外拓展。所以,考生在答题上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倒有点像做变相的填空题,根本谈不上多元解读。

五、文体测点不准,阅读习惯异化

虽然中、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题中的文体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一些考题忽略了文体的测试要点。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主要特点是有客观的研究对象、严谨的思维、独到的观点以及严密的论证过程;因此,其测试要点不应在词句意义的辨析与理解上,而应该专重于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其表述上,对主要观点的把握以及对论据、材料的判断上,对逻辑思路的明晰上。如2009年全国卷Ⅰ中《释“王”》一文,要读懂这篇文章,这样几个问题是必须回答的:(1)甲骨文的“王”字本意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述的?(2)甲骨文“王”的释义经过哪些阶段?(3)说甲骨文“王即斧钺”的理由有哪些?其中最充分的理由是什么?如果能回答这几个问题,这篇文章便全部读懂了。可是,这份试卷的题目,对上述问题很少涉及,相反,只考了一些段落和词句的理解,显然是抓小放大,测点不明。再如2009年上海卷《专家与通人》,首选测点应该是“文章认为专家与通人的区别在哪里”,或“现在不能成为通人的原因是什么”;但是,五道测试题总是在句子解意、语句填空、“太专”原因、“通人”重要性等方面做文章。

不仅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有着非常重要的测试要点,其实,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每一种文体都有其各自的测试要点。对有的文体来说,形式上的特征甚至更具有本质性,更值得考查。例如,新闻报道文体着眼于最快、最简洁地把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它的“倒金字塔”式结构就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若是考查学生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不仅仅要考查学生是否读到该新闻报道里的事件等信息,更需要检测学生抓住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恰当运用相应的技能快速、高效地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否则,选择新闻报道的价值就不大了。

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特尔菲法 申论考试 参考答案

一、引言

《申论》是选拔录用国家及地方公务员必考的科目之一,近些年来,国考的报名人数都在百万以上,公务员显然一直是一个热门的就业行业,相应的《申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各地的事业机关,甚至有的企业招录考试,也纷纷借用这种考试方法。作为一种备受推崇的测评方式,其测试的效度与信度就显得十分重要。《申论》的答案与评价发挥着巨大的引导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其指挥着我国数以万计的学生的能力培养。但作为一种主观性的试题,评价难免带有主观性,其答案也不可能是唯一的、固定的。所以,拟定一份公正的、权威的、相对客观的参考答案对于政府机关成功选拔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当前申论参考答案公布与拟定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权威考试机构公布答案时的不作为

从2000年第一次《申论》考试,到2014年,上至国家公务员局下到各省的公务员主考部门,从没公布过参考答案。每次申论考试结束的当晚,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就是各种培训机构专家们给出的参考答案。因其非常及时,在第一时间公布,而关键时刻,政府的权威机构却“失声”,再加上其公关、广告的推助,这些答案很快被已考试的或准备考试的学生作为标准答案,影响着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也自觉不自觉地以其指引着今后的能力训练。由于公务员考试异常火爆,因此催生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各种培训机构林立,各层次的培训师也辈出。这中间难免良莠不齐,有专业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教育团体,当然也存在不少以营利为目的培训机构。政府权威组织因各种原因,在公开参考答案中的不作为,给鱼龙混杂的各种所谓答案及评价方式留出足够空间,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学习,降低了《申论》的权威。

(二)当前《申论》参考答案拟定不够缜密

以笔者所在的C市为例,《申论》参考答案拟定主要采取专家会议法,分两步。第一步是由核心专家组2至3人拟写初步答案,第二步由30人左右的专家组开会讨论修订。主办方的设想是好的,通过两轮讨论,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一个较为权威的参考答案,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尽然。

首先,核心专家组数量有限。省级的《申论》考试通常有三题。每一题有一个参考答案制定核心专家小组。每一组的成员最多只有三人。本来人数太少,就是这三个专家的集体讨论也存在盲目服从的缺陷,最终导致答案往往由一个专家做主决定。

其次,专家是否“专业”?申论考试是选拔政府管理人才的。公务员更需的是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能够解决关键、复杂的社会问题,执行能力强,要求评价老师应具有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的丰富知识储备。但专家们多是原来基础写作或应用文写作的老师,绝大多数是学中文的教师。不可否认,他们对纯语言文学的理论和创作的学习和研究,但能否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挑选专家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核心专家组成员选择,理应慎之又慎。

再次,核心专家组拟定初步答案时间仓促。C市通常是给每个核心组最多半天时间。在主办者看来,申论学生作答3题仅需要150分钟①。每个专家组只做一题,半天时间是足够的。其实,参考答案的制定是严密而科学的,尤其是关乎千百万考生命运的公务员招录考试。答案的制作无异于设计客观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过程是费时而复杂的。核心组成员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想要在如此短时间设计出个相对完善的方案也是不现实的。

最后,第二轮较大规模的专家讨论敷衍了事。第一步核心专家组拟定的答案初稿存在某些不足,这些不完善的地方本希望在第二步较多专家相互启发下得到改进,但群体决策存在固有的缺陷,如“从众现象”,在一个较大的场合里,个人真实的想法总是受群体的压力,易屈服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由于自尊心等因素的影响,职称或级别的低者也不能畅所欲言,使会议出现僵局。且此次讨论会主办方留出的时间更吝惜,短短的两个小时,再加上不适宜的讨论地点,使本可发挥校正作用的较多专家参与的讨论几乎流于形式。

三、应用特尔菲法拟定申论参考答案

(一)特尔菲法

特尔菲法是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专家分析方法。它是在专家个人判断法和专家会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专家调查法。特尔菲法采用匿名征求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形成一个具有较大可靠性的结论或方案。20世纪40年代美国兰特公司研究员赫尔默(O.Helmer)和达尔奇(N.Dal-key)设计了这种方法。60年代后,除美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学习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最初特尔菲法只是用于技术预测中,后来在教育预测、医疗保健预测、人口预测、经营和需求预测等领域,这种方法也得到广泛应用。其实,特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申论是一种全国通用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测评工具,其标准答案的拟定就是要建立一种客观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对大学生是否具备公务员素质作一个公正的评判。为此,笔者试图用特尔菲法拟定申论考试的参考答案。

(二)特尔菲法的具体运用

以下以笔者所在的C市为例,分析特尔菲法在每次申论参考答案拟定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1.建立专家协调小组

申论考试参考答案的专家协调小组成员建议由5名组成,其中3名应为教授,另外2名是人力与社会保障局下属的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其主要任务是选择专家,对每一轮的结果进行汇总处理,最后确定参考答案。

2.确定专家组成员

专家组人数应在30人左右,一般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从事管理或教学工作5年以上。主要应是行政管理领域方面的专家,可适当选择中文、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少量专家。这里需注意的是,专家组成员不能全在高校中确定。根据申论的性质,有必要选择具有丰富实务工作经验的党政机关领导及普通公务人员,他们来自行政管理的第一线,对现实问题的剖析更深入、更切实。对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会提出更具针对性强的、操作性更强的方案。以2014年重庆市选调生考试为例,申论是关于社会组织的题材。《非政府组织管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所以选择的专家应当包括对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有专门研究的高校授课教师。实务界就要请到分管社会组织的各级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每次申论题材不同,专家组成不同,除发改改委、政策研究室等决策与参谋机构的公务员外,相应选择不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专家组学界与实务界的比例为2:1比较合适。

3.特尔菲专家咨询

第一轮专家咨询,把申论试卷发给每一位专家,要求每位专家认真阅读材料,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出参考答案。答案不仅包括答题要点,还有对每个答分点给出具体的分数。专家之间相互不认识,相互不讨论,“背对背”独自作答,专家不受任何干扰。第一轮专家咨询应留出足够的时间,专家可不拘于申论材料,广泛调研,甚至实践考核,撰写参考答案。这一轮起码应在三天左右。

回收答案并进行统计处理。协调小组人员收集每位专家的答案,在综合考虑各位专家意见基础上,对每一得分点及权重进行修正,根据绝大多数专家的意见撰写答案初稿,同时将不同的观点列出,再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

第二轮专家咨询时,各位专家可参考第一轮的咨询结果,对自己给出的评分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协调小组将意见汇总后的结果再进行第三轮咨询。每次都应提供前一轮的调查结果和新信息。

由于申论出题并不生僻,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有定论,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也一定是用行政管理手段可以解决的。因此通常三轮之后,专家们的意见基本趋向一致,认为修改后评分方案更科学、更全面、更合理,没有持反对意见者,最终由协调小组形成申论的参考答案。由此形成的答案具有较强操作性,便于阅卷教师评卷,主观性试题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仍以2014年重庆市选调生考试为例,申论第二题为“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概述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20分),多轮反馈征询,结果如下:

表1 申论参考答案示例

(另外2分为卷面分,根据答题的是否具条理性、阐述是否清楚,格式是否规范,书写是否工整酌情给分)

四、结语

特尔菲法具有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广泛性的特点。通过多次匿名反馈集中专家群体智慧,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从中央到各省,笔者都建议用此方法替代传统的专家会议法,拟定出科学而权威的申论评价指标体系,对千百万考生进行更客观、更公正的评价。我们非常希望,有朝一日,考试结束后政府的主考机构能有底气大胆公布答案,并且经得起专家的检验与网友的质疑。当然,特尔菲法也有先天不足,如此分析法易忽视少数人的创意及专家之间缺少思想交锋等,如何完善公务员招录考试考验着学者与行政管理者的智慧。

注释:

①从2014年开始,申论考试时间改为180分钟,国考能常为4-5题。

参考文献:

[1]冯春,祝伟,淳于淼泠.《公文写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范文第5篇

今年面试有四大趋势

面试是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基本方法之一。目前,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大体可分为口试、操演及心理测试等几种方式。具体来说,近年来的面试大都呈现以下四个趋势:

·形式丰富化

面试突破了考官与考生两人一问一答的模式,将包括更多元的形式。例如,从一对一面试到集体面试;从一次性面试到分阶段面试;从常规面试到引入了演讲、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情景面试。应对不同面试形式,考生需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

·程序规范化

公务员面试的操作过程正逐步规范。以往的面试,考官提问内容、设问方式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面试分为起始阶段、核心阶段、收尾阶段,考官要问些什么、要注意些什么,事先一般都有一个具体的方案。这意味着考生对面试将有规律可循。

·内容全面化

面试测评内容已不仅限于考核应试者的仪表举止、口头表达、知识面等,已发展到对应试者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理素质、求职动机、进取精神、身体素质等全方位的测评。而且,由以一般的素质为测评依据,发展到主要以拟录用职位要求为依据,包括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等综合测评。

·提问弹性化

以往,主考官提问一般都事先拟好,应试者只需抽取其中一道或几道题来回答即可,主考官不再根据应试者的回答情况提出新问题,而且,主考官评定成绩仅依据事先拟定的具体标准答案,对应试者的回答只有对错之分。现在,主考官的提问虽源于事先拟定的思路,但却是适应面试过程而变化的,前后问题衔接自然,围绕测评的情景与测评的目的而随机出现的;最后的评分不是仅依据应试者回答的正确与否,还综合其总体行为表现及整个素质状况来评定。

如何突破面试四大关卡

要想顺利通过国家公务员面试,不仅需要了解公务员面试的一些基本情况和面试思路,而且,还需要了解公务员面试的典型试题,并掌握如何突破这些关卡。

第一关:应变能力题

面试时,考官常会抛出一些考查考生应变能力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考查考生对突发事件、棘手问题的应对能力,考查考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的能力。考生应保持冷静的态度,然后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记录、汇报问题,或协调解决、督办,再向上级汇报,追究责任等。期间,考生思维反应要敏捷,情绪要稳定,考虑问题要周到。

应变能力题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假设一些突发事件,考查考生的反应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考官问:“发现旅游者食物中毒,导游人员应该怎么做?”较为理想的回答如下:首先应该避免其他旅客出现慌乱情绪,控制情绪;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候期间,设法使中毒者催吐,让中毒者大量喝水,以加速排泄,缓解毒性,请医院开具诊断证明;迅速报告旅行社并追究供餐单位的责任。

还有一类应变能力题,提出的问题往往针对考生的回答内容,问题较为敏感与尖刻。此时,考生应控制情绪,明白考官并无恶意,只是在考查自己的情绪稳定性、自我控制能力、反应力、应变力、自我认知能力等。例如,考官问:“从心理学角度看,为给主考官留下好印象,面试过程中考生总是竭力表现自己的长处,掩饰自己的不足,你现在是否也是这种心态?”对于这此类问题,主考官关注的不是考生回答了什么,而是怎样回答。考生要注意:一、千万不要紧张、慌乱,不要认为是自己或别人的面试表现不够理想,因而主考官故意设题刁难。

二、回答态度要诚恳。实事求是地提出“谁都有缺点和不足,但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许的评价,因此,面试过程中考生扬长避短,甚至投主考官之所好也是可以理解的”之类的观点。

三、回答问题机智、幽默,这样考官会认为,考生不仅处变不惊,而且有化解压力与紧张气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