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室护理质量与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护理质量与管理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室护理质量与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室护理质量与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护理质量与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护士长 护理管理

护士长在科室的计划、组织与协调作用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长是活动的主体,作为主体,无疑是一种主要的影响力[1]。护士长作为管理主体,面对繁杂的日常护理工作,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做好计划、组织、协调是搞好管理的基础。①做好整体工作计划: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服务性,还有一定的随机性。②组织领导:按计划组织护士进行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组织护士进行技术操作训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③护士长的协调作用:护士长的协调作用体现阶在科室内部人员之间的协调,科室与医院及其他相关科室的协调。

护士长在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护理工作面对的是病人,有生命有灵魂的人,搞好护理工作,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第一位的。护士的职业行为需要护士长来引导,“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南丁格尔)。在这方面护士长的言传身教作用影响着护士,护士长具备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科室护士的工作就有方向、有活力。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护士长不但有教育职能,还担当着监督检查的角色,使科室工作做到制度过硬,有章可循。

护士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护士长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主体: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护理质量[2]。在质量管理中,护士长是临床护理和病房管理中最基层、最直接的管理者;护士长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技术以及对业务的精通。

护士长是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者:按照护理部年度质控计划及科室工作特点,制定科室各项护理质量标准。我院制定了10项科室护理质量标准:基础护理、特工级护理、护理文件书与“三基”理论及技能,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护理安全、护理服务、病人满意度等。

护士长是具体工作的指挥者:在进行各项护理活动的过程中,护士长要进行具体的指导,使护士工作有目的有方向,随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

护士长是护理质量控制者:按照质量标准,在护士长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分析评价,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士长是业务带头人:护理业务管理要求护士长不断学习,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根据科室业务需要,引进新的医疗护理设备,指导护士学习掌握并应用于临床,引进先进的护理方法,带领护士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开展护理科研成为业务带头人。

总之,在护理质量管理中,从基础质量到环节质量再到终末质量,护士长参与其中,担当着监督、检查、指导的角色,最终达到护理质量控制。

护士长在科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科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护士长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等文件要求,从制度建设、岗位职责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管理,以保证医疗安全。

小 结

通过抓护士长管理,使我院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由原来的78%提高到现在的94%,病人满意度由74%提高到95%。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科室护理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科室护理质量与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范文之个人工作计划:个人工作计划书。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个人工作计划《个人工作计划书》。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二)、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三)、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科室护理质量与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加强病区管理,确保安全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孕产妇就医安全。

2.孕产妇的环节监控:新入院、转入、急危重孕产妇、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孕产妇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5.从护理管理角度监控: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1)坚持医疗安全天天抓,坚持每月专业知识、急救知识、技术操作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急救意识。确保患者就医安全、防患医疗纠纷的发生。

(2)强化科室注重抢救物品的管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率100%

(3)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主要是科室新进人员,责任心不强人员的管理要重点帮扶。

(4)加强危重孕产妇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真落实产科各项护理常规,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5)培养护士经营意识,认真执行物价收费标准,善于进行成本效益核算,降低医疗成本,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保证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6)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考核,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感质量检查,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

二、转变护理观念,配合市场部,做好科室的营销

加强服务就必须有考核,要宣传营销没有后续好的服务反而是浪费资源,所以明年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全体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加强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市场部做好宣传工作,把科室的宣传资料及科室电话、科室骨干电话送到他们手中,让他们有机会联系我们,并取得孕产妇的信任。

1、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孕产妇为中心”的观念,把孕产妇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孕产妇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孕产妇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孕产妇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通过与孕产妇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了解回访意见、获取孕产妇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三、加强护士在职教育,做好带教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继续保持临床带教小组,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分级针对性进行业务培训,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技能操作培训、急救演练,定期考核。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2、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3、新上岗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适应制教学,重点加强专科疾病的培训,将专科疾病的环节分解讲解,并定期召开带教工作总结会,听取带教教师及新上岗的护士的意见。

四、确保完成各项护理指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4、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99%。

5、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合格率达100%。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7、急救车管理合格率100%

8、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五、产科XX年工作计划具体安排

第一季度工作重点:抽查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护理安全执行情况。

一月工作计划: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季重点、月安排;制定三基三严培训计划;组织召开护理人员会议,明确职责与分工;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次护理安全教育培训。

二月工作计划:细化各项考核标准并落实到科室;组织一次护理业务大查房;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化培训。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三月工作计划:对第一季度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第二季度工作重点: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静脉输液法),安排“5.12”护士节活动及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内容。

四月工作计划:抽查健康宣教,护士节活动安排;科室培训护理操作。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五月工作计划:庆祝“5.12”护士节活动;护理操作技能(静脉输液法)考核;检查各科室急救药品和器械。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六月工作计划:对护理质控进行全面检查;抽查一级护理质量;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半年工作总结。

第三季度工作重点:加强护理文书书写及安全隐患排查,督促5s定位管理落实情况

七月工作计划:抽查30份护理病历,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加以整改;抽查患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八月工作计划:对急救药品和器械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各科室院感管理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九月工作计划:组织各组长对病房管理进行检查;检查5s定位管理落实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第四季度工作重点:急救物品及院感工作督查,病房管理质量月抽查及做好准备迎接年终检查

十月工作计划:护理质量检查,急救药品及器械的清点督查;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科室护理质量与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PDCA;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1(a)-0145-04

Application value of PDCA quality improvement process in central sterile supply quality management

YANG Yanting DUAN Xiaolan HUANG Qionghui LUO Aihong ZHOU Yan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e-south University,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DCA quality improvement process in central sterile supply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 Score results of devi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leaning quality surgical instruments, disinfection quality and packaging quality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PDCA circle training. So wer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epartment members, pass rate of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and the cost of spending situation. Results Score results of central sterile supply quality manage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PDCA circle training comparing with score results before PDCA circle training, work efficiency an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of staff in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were higher after PDCA circle training than before,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leaning and steriliz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of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after PDCA circle training (P < 0.05). Conclusion Management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n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became more planned and more systemic after PDCA circle training. PDCA circle is a fast and efficient wa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entral sterile supply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t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for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Key words] PDCA;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Management quality; Application value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各科室所有可复用诊疗器械、无菌器具、敷料及物品的集中供应,对控制医院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加大该科室的管理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与护理效果[2]。但该科室的日常工作复杂且繁琐,其工作质量的管理存在着一定困难。如何应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来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也是该科室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随着临床探索与研究的不断深入,PDCA模式的应用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肯定。PDCA模式是一种标准化和程序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它重点强调整体过程的调节与中间环节的控制管理,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与总结(Action)4个阶段的循环来逐一提高各项工作质量[3-4]。本研究将PDCA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2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开始将PDCA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研究对象为PDCA模式应用前后的手术器械、器具、辅料及其他无菌物品、科室护理人员、医院各相关科室。其中护理人员32名,全部为女性,年龄20~49岁,平均(27.34±3.29)岁;本科学历25名,大专7名。共发放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6份。

1.2 PDCA模式的应用

1.2.1 计划阶段(Plan)

本阶段重点在于收集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依据具体情况制订质量控制改善计划。

1.2.1.1 问题收集 依照院内感染控制方面的相关法规与本科室的标准操作流程,评估科室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器械拆装方法与规范化清洗消毒技术的知晓情况。参照本科室审核验收标准,收集科室各区域的人员配备、相关设备与仪器的管理应用及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等方面问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环境进行评估,内容包含建筑布局及各区域工作规程等。护士长应在平时工作中主动查找并发现问题,获取临床各科室对本科室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并搜集意见薄中反馈的问题、值班护士的查房记录与质控办的月度查房检查结果等。对于收集到的各区域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科室应开展整理汇总工作,并对其进行分析。

1.2.1.2 问题分析 ①科室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执行力不够;操作规程欠合理,清洗流程不规范;消毒环节出现些许漏洞;②护理人员预见性低,对隐患的认识欠充分,对潜在危险的重视不够;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现象多见,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极易发生医源性感染。

1.2.1.3 改善计划 ①成立质量管理控制小组,以本科室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制订质量管理的实际方案与预期目标。②加强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学习,分阶段总结工作经验。③科学合理地配备人力资源,确定各区域的岗位职责与工作质量管理标准。④结合临床实际与各科室需求,针对不同病区、不同时间段供应各自科室所需的无菌物品。⑤尽可能地掌控各种清洗消毒灭菌的影响因素,实现将医院感染的发生控制在源头。

1.2.2 执行阶段(Do)

本阶段的重点在于逐步实施已制订的计划:第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方面的培训,实施阶梯管理制度。具体实施方法为:①应用专家讲座、参观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增强科室工作人员对各环节质量控制标准的掌握程度,保证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要求圆满完成各岗位的工作任务;适当增加外出进修机会,强化其在消毒供应管理方面的综合素质。②以消毒供应流程的各环节为分组依据,设置岗位小组长,加强区域各环节终末的质量控制。由护士长、质控办负责人与各责任组小组长构成质量控制组,将质量管理责任明确到人。③护士长对总体管理质量负责,重点处理供应中心工作流程的优化;制订质检标准,对各环节进行过程跟进和质量监督;深入医院各相关科室。加强沟通与协调,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质控办负责人主抓工作质量的指导工作,监督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落实情况。④各责任组小组长负责组内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的指导、培训与考核,制订设备清洗、保养和维护工作质量控制标准,并定时考察执行效果。每周召开质量控制会议,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制订持续性改进措施。⑤建立各项质量控制记录,反馈异常情况、补救办法及处理结果。建立可复用手术器械循环周转过程的质量控制记录、设备应用与保养记录及区域各环节的清洗消毒效果检测记录,记录清洗消毒质量不合格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处理结果。⑥建立系统化的网络信息管理,利用网络信息实时传输的优点提高预见性管理。严格落实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保证依照职业安全手册实现职业安全。必要时在职业危害高发的区域环节设立明显的提示标志,配置全套的个人防护用具,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1.2.3 检查阶段(Check)

检查阶段是经计划阶段、执行阶段后,对其应用效果实施评定的一个关键阶段。只有不断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并针对检查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才能维持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规范化,保障整体工作质量指标稳定在合理的目标范围之内。消毒供应中心在该阶段应遵守勤检查、多指导、常整改,实施层层质控、事前严格把关、事后严肃处理的工作原则。开展各责任组岗位自检与成员互查,护士长要针对科室的整体工作质量,每周不定时抽查;质控办负责人每月开展管理质量的专项检查与考核,并与护士长联合做好每月的指导工作;护理部每季度全面围绕清洗消毒质量、包装质量、设备环境管理等环节进行检查,记录并汇总检查结果,与个人奖惩、绩效挂钩。

1.2.4 处理阶段(Action)

处理阶段的工作主要为每月参照相关质量标准,开展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总结,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每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合的改进措施。具体操作如下:每月组织质量管理控制会议,分析汇总后的检查结果,评价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的实施效果。针对PDCA模式的各环节内反复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制订整改计划、实施措施及预期目标,并纳入到下一个循环管理环节中。对关系到管理质量的细节性问题,可借助张贴标准操作流程图、器械说明图册或操作提示等方法对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对在关键环节发生的个性问题,要重视对相关人员与操作环节的重点监督与审查,将质量监督控制工作落实到个人,保证科室供应物品的清洗消毒质量,实现全面质量控制的目标;对常发生的共性问题,要对操作流程实施整改,并在新流程实施过程中开展持续性追踪与科学化评价,不断优化更新流程;针对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应做好相应的强化措施;针对出现质量管理缺陷的状况,应取消相关责任组成员的绩效工资与奖励,并及时分析残留问题,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状况再次发生。定时整理汇总PDCA模式各环节改进措施方面的书面记录,达到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程序化。

1.3 评价指标

PDCA模式开始应用后,护理部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每月1次的评分调查,满分100分。考察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管理(科室相关设备设施维护技能的知晓情况)、环境管理、手术器械的清洗与包装质量等,12个月后统计各项管理的综合评分,比较PDCA模式应用前与应用12个月后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结果。

计算本科室对医疗器械清洗包装的合格率,其中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的计算以套为单位,若整套器械内存在任何1件清洗不合格则判定为清洗不合格。抽查相关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对比分析PDCA模式应用前后工作人员每日处理成套医疗器械的数量。统计PDCA模式应用前后科室护理人员1年内的数量,评价护士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3 讨论

质量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重心[5],而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PDCA模式是一个循环的、持续的开放性管理系统,它主要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及处理4个阶段来提高管理质量[6]。该方法以持续性改进的方式循环往复地开展管理工作,控制预定管理目标有条不紊地实现,促进了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7]。它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既存在实际情况上的科学调查,又有围绕科室质量管理的整体目标与整改措施,充分发挥了创新的管理信念,做到了管理方面的有的放矢和有始有终,促进了管理目标的高效率完成。

本研究应用PDCA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知识培训、布局整改、流程改进等质量管理措施,成功改善了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通过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既保证了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的质量,提升了人员的整体素质,又提高了临床满意度,能保证为临床科室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供应服务。研究结果指出PDCA的循环监督管理模式,适时反馈了设备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医院领导的重视程度,从而实现了科室器械配置的更新与完善,加大了现代化器械的临床利用率[8]。同时,PDCA模式通过具体分析计划阶段中的提出共性缺陷,制订了改进标准操作流程与规章制度的措施,持续更新与完善了各区域清洗消毒环节的操作流程,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9]。另外,PDCA模式的持续性监督管理将岗位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与个人绩效、奖励挂钩,使得工作人员的岗位分明、职责清楚,形成了制约科室成员工作质量的有效标准[10]。本研究在应用PDCA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样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以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为依据,制订合理的定期培训计划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1]。本研究结果指出PDCA模式应用后清洗消毒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因为PDCA模式的应用发挥了持续性地监督作用,促进了工作人员不断改进各项流程中的薄弱环节[12]。PDCA模式采用了工作责任到个人的追溯措施,指定专人负责某一或某种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加强了岗位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充分保证了清洗消毒质量[13]。PDCA还利用了网络信息系统使得供应中心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各项灭菌物品的需求、流通与库存状况,有效缓冲了物品流通的调节惯性,实现了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14-15]。PDCA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成本管理质量与整体管理水平,保证了整体医疗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PDCA模式强化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改进措施,跟踪并评价了整改效果与制度落实情况,有效保证了科室各环节的管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积极性。PDCA模式是一种创新性高、科学化强的管理方案,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增强了管理质量监控体系的计划性与系统性,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冬梅.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65-1767.

[2] 李方惠.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5185.

[3] 朱海芹,曹敏,陈彩芬.PDCA循环在手术室眼科显微器械清洗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2,29(16):66-68.

[4] 阮勇华,郑冬梅.PDCA循环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140-1141.

[5] 刘杜娟,葛常英.我院消毒供应科护理质量管理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75-76.

[6] 李玉玲,刘晓红,陈亮,等.PDCA法在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120-121.

[7] 张艳芳.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18):141-142.

[8] 陈洁,李淑君,李燕妮,等.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 23(16):4030-4031.

[9] 陈义连,胡著芹.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2):126-127.

[10] 黄蕾,黄蒙.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3):90-91.

[11] 何勤忠.加强护理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杂志,2010,27(2):151-152.

[12] 王秀娟.PDCA循环法在传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88-89.

[13] 蔡.运用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1003-1005.

[14] 郑朝敏,甘晓琴,聂智容,等.PDCA在手术室腔镜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灭菌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8):1010-1012.

科室护理质量与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二)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三)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