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 导入;教学;小学;语文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开篇引题,诱发好学之乐。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导入语都十分讲究,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好的导语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是一堂课开始时教师为讲授新课而说的,他可以引发学生兴趣,调节教学气氛,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可以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教学实践中,老师总结出许许多多的导入方法,归纳起来以下几种是最常用的:

一、开门见山式直接导入

开门见山式导入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一般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利用和学生自由谈话运用简单的语言直接交代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学习方法。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非常兴奋的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位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二、审题设疑导入

疑就是设置疑问。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好奇心是小学生最显著的心理品质之一,出奇制胜乃孙子兵法之道。打破常规,巧设疑问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设疑有一定的讲究,提出问题要匠心独具,具有独创性、科学性、规范性。如果教师在课前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且语调、语势、语音都很讲究,让他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无疑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如教学《跨越百年的梦想》,先板书“美丽”,请学生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再板书“跨越百年的”,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问题一: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问题二:课题的魅力表现在哪里?

问题三: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问题四: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问题五:“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

问题六:课文为什么以《跨越百年的梦想》为题?

让学生带着疑问循序渐进地去学习,在学习中,要求他们多思多想,也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师生围绕问题进行研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都解开了,学生自然学好了这一课。

三、创设情境导入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因此,新课开始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去创设情境,酝酿气氛,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出某种情感,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课文中,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叙事抒情。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课文情境,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

四、音乐激趣导入

这种方法导入最典型的就是《月光曲》这篇课文。《月光曲》一文记叙的是100多年前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全过程。课文以两条线索贯穿全文,明线是事情的发展顺序,暗线是贝多芬的情感起伏变化,而这一变化又是由盲姑娘情感变化交织而成的,要想讲清这两条线索,体会课文内容的含义,讲好开头是关键。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理解、体会。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学生齐读课文后,即放《月光曲》乐曲,这时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此时,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于感染的语气娓娓道来:“现在我们听到的是钢琴曲――《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他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的巧妙点拨,引发了学生欣赏音乐时探究的心理,又交代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对《月光曲》的欣赏,也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他们尽快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当然,在新课导入语的设计上,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很多方法,如猜谜激趣、游戏导入、简介作者等等,方法大同小异,我们可以由此及彼,有的形式相近,我们可以举一反三。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只要我们勤于动脑,肯于钻研,新颖别致的艺术导入方法不难设计。无论采取哪种导入方法,都不能脱离教学实际,都要在老师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再决定采取哪种导入方法,只有采用最好的,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导入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家发.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1 导学案问题的设计必须适应各类型的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人,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站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高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比如:学生的认知方面、兴趣爱好、性格差异等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问题,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就是说,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经过自主、合作、探究,基本上达到可以把问题解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特别是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树立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2 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师倘若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迫切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也就会提高。比如,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课文,上课之前讲一个相关的故事引入主题,就能激发起学生们求知的欲望。

3 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能成熟,但他们思维活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到给学生以足够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散思维,活跃思维,以便学生客观全面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从文中居里夫人的四个美,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式各样的美丽。学生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自主、合作的交流中,思维相互交锋、碰撞,收获很大。

4 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读通读透文章,感受文章的主题魅力,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怎样才能把握文章的主题,学生多元的理解是否就可以替代原有主题,怎样让学生感悟文章主题,仅依附文本是否就完全可以解决主题教育,这是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笔者认为,教师在尊重学生多元化感受和理解上不能偏离文章主题,背离作者原有的写作意图,甚至曲解文章的主题。在解读文章主题时,教师自己始终要扎实钻研教材,吃透文章主题,而不能凭借自己个人经验主观臆断揣测文章的主题,甚至犯科学性的错误。把握教材主题,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时代背景,生活习俗,作者的个人背景,社会地位,所代表的群体发出的心声,了解作者的真正出发点,才能更好的把握文章主题。

要教会学生在雾里看花中练就一双慧眼,得到最真的文章主题教育,教师就要提供正确的学习渠道,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亲身感悟,多方位去了解探究。

一、注重课外的交流与学习,重视课前的预习,寻找理解主题的催化剂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时,明确预习要求,通过图书、工具书、网络等工具收集相关资料。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人群,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与家长一道探讨,通过家长获得必要的帮助。学生与学生交流,由于学生的年龄相仿,群体有相似的学习经验,心理特征、思维方式接近,其交流更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更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认识。教师只有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参与文章学习,从写作背景、写作意图,运用什么写作技巧让文章的主题更为突出、富有说服力等方面主动消化吸收,才能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教无定法,贵在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突破

这种教学策略定位于抓住最好的教学契机,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好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身临其境”,成为文章人物命运的主人翁,主动参与学习,获得学习动力,激发其内心需要,而不必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感悟文章的主题。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的难点不同,课堂上应有所侧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结构的不同,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一)做引渡者,用背景搭桥引学生“回归”时代,感悟文章主题价值

学生的个人背景不同,其构建内化也不同。构建主义者维果斯基认为: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有些文章远离学生生活,但又有深刻主题,对当时的社会推动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如果让学生充分认识该作品的主题,仅靠教师的一点简介是无法让学生得到内化的,只有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才能“认同”作品,站在作者立场与主人翁同命运、共呼吸。

(二)做哲者,抓住题眼,一字千钧,直击主题,棒打鼓心

《跨越百年的美丽》《美丽的西沙群岛》《特殊的葬礼》等课文题目都是以偏正式词组或短语作为文章题目,修饰部分是作者在文章突出的内容,也是文章的题眼,一词统领全文,表达作者深刻感情。抓住题眼则是抓住了文章的灵魂,教师可以以此为着眼点,设计教学。

(三)做引领者,抓住关键词句,烘托文章主题

小学语文教材很多采用对比性的结构,有的是对比性的描写,如《狼和鹿》《特殊的葬礼》等以对比性的描写为主,文中出现多组带有感彩的反义词。《狼和鹿》中: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祸首”“功臣”,把这些词语板书呈现就会揭示自然规律,明白破坏自然界规律就会得到自然界的惩罚;有的是对比性的对话,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文章中父与子的对话极具震撼性,是文章的高潮,也是主题揭示的最好契机,很多词义具有明显的感彩,抓住这些词句,用对比性的读,很容易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同时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四)做引路者,围绕主线抛出问题,逐层推进,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有些叙述性的课文故事情节简单,主题明确。但学生的用心感悟的过程却很难,怎样让这些课文的主题价值“深入人心”,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简洁而不简单教学过程,我认为应抓住主线设计问题,丰富学生学习过程。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世界侨商贵阳会议

为搭建助推贵州开放发展新平台,2014年、2015年已连续举办两届的世界侨商贵阳会议,已成为一个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持贵州经济发展的品牌活动,每届世界侨商贵阳会议联系引导世界各地三四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三百位侨商来黔参会,推动侨商企业与部分市(州)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投资项目分别涉及生态、文化、旅游、建材、城市综合建设、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和产业。

“亲情中华多彩贵州”文化海外行

为搭建贵州文化走出海外新平台,2014年11月,由中国侨联、贵州省海外联谊会、贵州省侨联举办的首届“亲情中华 多彩贵州”文化海外行,是中国侨联推进与贵州省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行动,也是首次由中国侨联支持中西部地区省级侨联在海外共同举办的大型画展,更是贵州省首次借助海外联谊平台,推动多彩贵州文化走向世界的尝试。举办方在巴黎、米兰、威尼斯、布拉迪斯拉法等多个欧洲艺术之都,举办了多彩贵州油画作品巡展、开展文化经贸交流等活动。

镇远国际旅游论坛

为搭建贵州与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贵州统一战线牵头推动“2014镇远国际旅游论坛”在黔东南州镇远古城举办。来自联合国及世界67个国家的旅游事务官员、驻华大使、参赞、文化人士齐聚镇远参加论坛,论道世界旅游发展大势。论坛通过举办系列创新性活动,帮助镇远古城进一步走向世界。

党外院士专家服务团捐赠“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活动

为搭建服务贵州信息化建设新平台,贵州统一战线举办党外院士专家服务团捐赠“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活动。在中央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由党外院士专家服务团向贵州省工商局捐赠“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平台的使用,将实现有关部门对海量数据有效利用,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第十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论坛

为搭建贵州教育开放发展新平台,贵州统一战线促成第十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论坛,2014年7月在贵州大学成功举行。40位蜚声国际的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大学校长与贵州高校数十位校长以“大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在贵州论道大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论坛的举办搭建了贵州与两岸四地教育交流的新平台,为贵州教育开放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贵商发展大会

集聚天下贵商正能量,共创贵州发展新局面。2014年10月,以“新贵商新跨越”为主题的首届贵商发展大会在贵阳召开。聚天下贵商之智,创贵州美好未来,2015年9月,第二届贵商发展大会再次在贵阳召开。广大贵商坚持“诚信为贵、财富如山”的贵商精神,奋力拼搏,勇于创新,“贵州兴则贵商兴、贵州强则贵商强”的理念不断深化。

“天下贵州人”

以倡导天下贵州人以乡之情、以心之源、以己之力,支持贵州、建设贵州的系列活动――“天下贵州人”,旨在联络天南海北的贵州人相聚在一起,叙乡愁,诉乡情,话发展。让来自海内外的贵州人欢聚一堂,以贴进故土的情怀唱响贵州好声音,助推贵州跨越发展。每年“天下贵州人”系列活动都力求办出文化品味,办出贵州特色,办出贵州风格,真正为宣传贵州推介贵州作出积极探索。

黔台经贸文化论坛

黔台经贸文化论坛是贵州与台湾本着经贸合作手拉手、文化交流心贴心的原则,以“山海相连・携手同心”为主题,对贵州与台湾如何开展电子信息、农业、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交流。探讨促进贵州与台湾在经济贸易、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科教资源互通、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的路径,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

“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是全国首个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高端峰会。峰会着力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同步小康搭建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平台,自2013年第一届峰会落户黔西南州以来,不仅增进了美丽乡村联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共同为农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民富裕探路子。进一步扩大了黔西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了黔西南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一、通过党史学习,进一步明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性,尤其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

学史明理,就是要明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我们深知要弄明白一个道理,必须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三个维度把握。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从历史逻辑明晰其中道理。通过对党的艰辛历程、辉煌成就、历史经验、优良传统的学习,达到了一通百通、一明百明的效果。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接受马克思主义、弘扬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学史明理上,我聚焦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持守卫绿水青山的定力,心无旁骛地保护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措施,使得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深刻领悟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以系统观寻找生态治理之道,打破行业内条块的分割,推动治理模式从“单系统单要素”向“全系统全要素”、从“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向“统筹协同、集团作战”转变。

深刻领悟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增强保护修复生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责任担当,把生态为民、生态惠民贯穿于林草生态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让造林绿化、草原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建设成为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切实增强老百姓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

二、通过党史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尤其是建设美丽四川的担当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了14个省份、翻过了18座高山雪山、跨过了24条大江大河,创造这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可以找到千百条理由,但归根结底是信仰、信念、信心的伟力使然。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坚守信仰、怀揣信念、充满信心,艰辛奋斗、排除万难、铸就辉煌的历史。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执着,到“愿拼热血卫吾华”的英勇奋斗;从“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怨无悔,到“哪里艰苦,我就应该到哪里”的默默奉献……我们从中感受了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心有所信的力量,汲取了营养、增添了动力,更加树牢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美丽四川,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表象是绿水青山、鸟语花香,这要求林草行业抓好生态建设,增强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力度,做好国土增绿、增彩和增香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建设完备的生态系统、发达的林草生态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就是要高质量的建设和发展林草生态文化,加大林草社会宣传力度。

三、通过党史学习,进一步滋养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党性品质,尤其是弘扬林业精神的自觉

精神是大德。通过学习百年党史,我们深刻认识到学史崇德,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光荣传统,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共产党人付出艰辛努力、展现道德风尚、铸就精神品格的历史,由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以河北塞罕坝、甘肃八步沙、内蒙古库布其、山东原山林场等为代表的林业精神,是我们党精神谱系构成成分。几代林业人扎根林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孕育出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使命至上、艰苦创业、崇德兴仁、自强不息的“原山精神”。这些精神财富凝聚着林草人的品格,展现了务林人的风采,是新时代林草人书写保护修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新篇章的强大动力。

崇德贵于践行。立足新时代和新使命,林草行业要弘扬好“塞罕坝精神”、“八步沙精神”和“原山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为抓手,以建设绿色、科技、智慧、文化为内涵的现代林草为目标,严格保护森林资源,切实发挥森林、草原、湿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中坚作用;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切实发挥国有林场林区、各类自然保护地在国土绿化和木材储备中的带动作用和在科学利用森林、湿地和草原资源,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中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林草高质量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四、通过党史学习,进一步厚植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尤其是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