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居市场调研

家居市场调研

家居市场调研

家居市场调研范文第1篇

建材家居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目前**区家庭装修材料、家居用品等建材家居商品经营商户主要分布六大片区:

1、人民路的建材商业街

2、以中山东路及中山西路为中心的建材商业街

3、香江家居建材大市场

4、天一园家居广场

5、凯震建材大市场

6、四方园建材家居广场

二、各片区分布状况及商业特征:

1、人民路片区

b.该片区已有二十来年经营历史了,在消费者中印象较深,但因店面较小、档次较低、商业形象差,已形成不了市场效应。

2、中山东路及西路片区

b.属中心城区,人流量较大,主要以灯具、五金水暖、低压电器、板材经营为主,目前经营状况相对较好。

c.由于没有统一规划,经营较零乱,没有停车场地,且城市建设道路拓宽后,人行道变狭小,消费者购物不方便。

3、香江家具建材大市场

a.位于城南井冈山大道46号,市场建筑面积2300

b.一期二楼和二期一、二楼主要经营家具,其余为建材、厨卫洁具、装饰材料等经营场地。

c.一期二楼是较早的家具市场,有一定的名气,现经营设施已显陈旧。目前该市场向太平桥延伸,经营不锈钢材料、铝材批发,商铺不多,但交易量大。

4、天一园家居广场

b.该场地为商住式建筑结构,一楼为经营店铺,目前有30家商户在经营,主要经营商品种类为家具。

5、凯震建材大市场

b.主要经营建材、家装饰品等。因进场商户免两年租金,故无空置商铺;近期有6000m2仓库推出使用。

6、四方园建材家居广场

b.一层共有商铺323间,按商品类别分七个区:板材、线材、油漆涂料区、陶瓷区、地板区、建材超市区、管材、型材、顶材、小五金区、石材区、卫浴区。二、三楼主要经营家具、厨具等。

c.初具规模,一层近300间商铺已开张营业,37000m2营业面积已装修,地下层3000m2仓库近期推出交付使用,市场定位:以建材家居为主,形成赣中地区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集展示、交易、信息、仓储、服务为一体的建材家具贸易集散中心。

建材家具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化程度低,存在散、乱、差、小现象。全区建材家具市场大小七个,由商品市场整合运作产生,存在着散、乱、差、小现象。散:七个市场盲目发展,难以形成中心。乱:人民路和中山路片区由于没有统一规划,经营的商品种类比较杂乱。差:购物环境差。经营户经营在场地内切割瓷砖、金属材料,送货车辆随意停放。小:临街的店铺面积小,特别是2007年城市建设人民路和中山路主车道拓宽后,人行道变狭小了,这些地段商户经营也自感没有以前方便,也无发展空间,已不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

二、管理模式滞后,缺乏市场整体推广意识。目前我区较大的建材家居市场都是开发商在市场内建设若干单个商铺,然后或出售、或出租、或出售后市场代出租、或业主购买后出租、自营;经营户租赁(购买)商铺自主经营,市场统一管理,业界称为“摊位制”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往往经营与管理相分离,特别是市场始建初期,采取初始的物业式管理模式,管理停留在保安、保洁服务水平,缺乏现代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且市场整体经营、品牌意识不强,难以发挥大市场优势。

三、商品价格透明度差,售后服务不规范。建材家居商品的消费具有特殊性,绝大部份消费者都是首次消费,对这些产品缺乏辨别能力,精明的消费者货比三家后,往往是卖方出价,买方砍价,价格透明度差,出现同一商品价格在不同的市场差距很大的情况。价格不透明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市场竞争也处于价格竞争低水平。售后服务也打折扣,推销商品时把商品说得天花乱坠,一旦货物出手,商家自己就变成“上帝”,消费者想要退货比登天还难。

几点建议与思考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超市化经营模式。与市场“摊位制”经营模式相比,超市化经营更具有全新的经营方式:商品全部统一采购、统一经营、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统一配送、统一结算,提供导购、网上购物、加工定制、无理由退货等特色服务。超市化经营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和完善的服务,目前在全国很多城市大行其道。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建材家居超市会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二、提升市场经营管理水平。随着四方园家居广场的开业,标志着我区的建材家居市场的硬件设施上档次、上规模,而市场的治理模式、经营理念、营销策略成为当前需要提高的重要软件因素。提升软件因素一是市场发展定位要高,要以立足吉安市、面向全省、辅射周边的高度,打造江西省的知名品牌。二是明确经营模式:市场化经营、商场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就是摊位商户自主经营,商场化管理就是把市场当作商场经营管理,是经营与管理相结合,要把商户自主经营、市场经营和管理相结合,三管齐下。三是建立完善质量与服务监督制约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培训,持证上岗。

家居市场调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化 消费行为 家电消费

一、引言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消费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家电作为大众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居民消费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家电消费行为,可以了解不同城市化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特点,加深对城市化进程中消费需求差异性的理解。

本研究以家电消费行为为切入点,分析比较了城市化中居民的家电消费行为,从而加深了对农村、城乡结合带、城市居民家电消费行为的认识,了解居民的真实需要。以期为政府制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居民消费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为企业根据居民需要研发产品、制定营销策略等提供实证数据,为其进一步开拓家电市场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二、方法与对象

1、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根据城市化进程理论和居民消费理论设计了“安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购买前的影响因素、购买中的影响因素、购买后的影响因素三个模块。问卷涉及基础设施、消费政策、参照人群、消费关注度等多个方面。在经过社会调查的培训后,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调查团队选取安徽省合肥、六安、安庆、宿州、蚌埠、淮北、淮南、阜阳、黄山、巢湖、宣城、滁州、芜湖、亳州等14个市的三类区域(本研究将城乡结合带操作化界定为从农村转变为城市尚不足十年的位于城市边缘的社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调查过程中,对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当场发放问卷由他们自己填答并及时回收,对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由调查人员逐一口述每个项目及选项,被试者做出口头选择后,再由调查人员帮助填写答案。最后利用SPSS等对343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对象

本研究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79份,其中有效问卷343份。有效样本中,男性占56.3%,女性占43.7%。农村占51.6%,城乡结合带占18.1%,城市占29.2%。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124人,占36.2%;30-39岁有64人,占18.7%;40-49岁有96人,占28.0%;50岁以上的有59人,占17.2%。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的占17.6%,初中及高中的占49.1%,大专及其以上占33,3%。家庭人口为3人或以下的占总样本的25.2%,3-5人的占58.1%,6-9人的占15.5%,9人及以上的占1.2%。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占总样本的15,8%,10000-49999元的占57.7%,50000-99999元的占19.6%,100000元以上的占6.9%。

三、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根据消费者购买过程把消费行为分为购买前、购买中和购买后三个阶段,分析农村、城乡结合带和城市三类区域中的居民在这三阶段分别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购买前的影响因素比较

(1)信息的获取。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城乡结合带、城市三类区域中,媒体广告是获得家电消费信息的最重要途径,分别占44.9%、48.4%和56.0%,此外友人推荐也占到相对较大的比重。表1的结果还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受到媒体广告的影响有提高的趋势,而受到友人推荐的影响则有下降的趋势。媒体广告在三类相异的消费环境下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提醒企业通过媒体广告宣传产品应该会比其他途径产生更大影响。

(2)家电消费政策的影响。做好政策宣传是促进家电消费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广泛宣传,让农民了解政策、理解政策、懂得政策,才能够引起农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并使政策真正惠及农民。如表2所示,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程度非常大或较大的被试者,在农村占到19.8%,在城乡结合带占到8.2%,在城市占到14.0%。可见,从整体看,农村、城乡结合带、城市消费者的对家电下乡的了解程度还不够,说明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在以旧换新政策影响程度的调查中选择影响非常大和较大的,农村占22.0%,城乡结合带占14.5%,城市占12.0%,可见,以旧换新政策也没有引起预期的反响。这说明家电消费政策在安徽地区影响不大,据调查主要是由于居民对家电政策的产品、程序和补贴等不了解造成的。

(3)家电消费基础条件的制约。如表3所示,选择电力基础设施不完善和非常不完善的,在农村、城乡结合带、城市三类区域中分别占31.1%、11.3%、9.0%。数据表明,城乡结合带和城市地区电力设施状况已经比较完善,能够满足绝大数居民的需要,但是农村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需政府加大财政补贴以:进―步完善。

2、购买中的影响因素比较

(1)价格因素。如表4所示,选择价格对消费行为影响非常大或较大的,农村占74.0%,城乡结合带占85.3%,城市占65.0%。总体而言,农村和城乡结合带消费群属于价格敏感型,这主要是受到入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制约,其次还受到勤俭持家、量入为出传统消费观念等的影响。另外,价格对于城乡结合带居民影响程度比农村更大的W原因是国家政策对农村的大力扶持,收入有所增加。而城乡结合带的居民户籍复杂,目位置接近、城市旦又不隶属于城市,是一个相对受冷落的群体,政策应加大对其的关注力度,从而进―步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质量因素。如表4所示,选择质量对消费行为影响非常大或较大的,农村占80.7%,城乡结合带占98.4%,城市占87.9%,超过价格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可以看出,消费者尤其是农村消费者,购买决策并非如一般所认为的那样主要取决于价格。由于农村消费市场监管的缺乏,低价往往是低质的代名词,因此目前农村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高于对低价的追求。而城市居民有着较高的消费能力,质量自然是受到重视的因素。

(3)品牌因素。如表4所示,选择品牌对消费行为影响非常大或较大的,农村占68.6%,城乡结合带占81.7%,城市占75.7%。市场常见的大品牌在乡镇较少,取而代之的是仿冒品和本地生产的不知名品牌,甚至“山寨”品牌,农村居民对品牌的关注度低于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关注度。同时,农村居民熟知的品牌多是常用生活必需品的品牌。城乡结合带由于接近城市,居民接触的品牌多于农村,而且出于面子会比农村更关注品牌,但是限于经济条件,关注不等于购买。由于收入较高的原

因,城市居民的品牌意识已经生活化。

(4)购买渠道。表5显示,农村消费者选择综合商场的占40.1%,其次是家电小商店占27.1%;城乡结合带消费者选择综合商场的占52.5%,其次是家电大商场占37.7%;城市消费者选择综合商场的占49.0%,其次是家电大商场占33.0%。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的原因,城乡结合带和城市消费者相似,选择综合商场和家电大商场的所占比重很大。在农村,除了综合商场以外,家电小商店在农村市场也显示出较大活力,主要是因为家电小商店有着自身的特点,距离较近,而且在价格方面也有优势。

3、购买后的影响因素比较

(1)安装方式。如表6所示,居民购买家电后的安装方式,大部分以厂家或销售商安装为主,农村占79.7%,城乡结合带占92.0%,城市占93.0%。可见随着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家电市场的不断完善,居民购买家电后的安装方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状况、市场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差异,居民购买家电选择的安装方式有所区别,厂家或销售商应进一步加强针对农村消费者的售后安装服务,同时家电产品也应该设计得更易安装和维护。

(2)售后服务。如表7所示,选择售后服务对消费行为影响非常大或较大的,农村占49.5%,城乡结合带占55.0%,城市占71.0%,可以看出售后服务对农村、城乡结合带、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均较大,且影响程度依次增强。这主要是三类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不同造成的,尤其是在某些偏远的农村交通不便,使得售后服务很难做到位。

四、结论和建议

1、结论

(1)购买前。在信息获取途径上,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媒体广告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友人推荐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家电使用所需要的电力设施状况在城乡结合带和城市地区比较完善,但农村地区相对薄弱。

(2)购买中。农村消费者选择在综合商场和家电大商场购买家电产品所占比重低于城乡结合带和城市,且家电小商店在农村市场相对活跃;产品的质量、价格和品牌对三类区域居民的消费决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购买后。三类区域均以厂家或销售商安装为主,农村地区自己安装的比重相对较高。

2、相关建议

城市化进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经济的发展过程,因此缩小城乡差距仍然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政府方面,要想启动消费,并以此来拉动经济,就必须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唯有如此,政府刺激消费的政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方面。首先必须强调增加农村和城乡结合带居民收入、提高其购买力;其次,不断完善惠农政策,加强实施的力度和普及度,设专人传播信息,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对健全的农村消费市场体系;再次,扩大居民的信息来源、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是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企业方面,家电企业需细分市场,针对不同地区特点开拓市场,实施以差异化为特色的目标市场策略,从消费者的诉求出发生产出既满足需要又物美价廉的产品。在趋向饱和的城市消费市场,以创新的理念打造品牌效应;城乡结合带成为目前消费的一个具有潜力的区域,企业应当给予更高的关注;在广大农村,应采用以适销对路为核心的产品策略、以优质实惠为特色的产销策略和反应迅速及时的服务策略,同时建立以畅通、高效为特色的信息传播渠道和方便、快捷的购买途径。

[参考文献]

[1]高新才、周毅、徐静:中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审视[J],学术交流,2010(1)

[2]朱改玲: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证检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1)

[3]周发明:基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家电企业营销策略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08(12)

[4]徐彬、安建增:公共政策概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5]牛胜强:对新形势下开拓扣发展农村市场的思考[J],科学与经济,2005(23)

[6]张海英:基于共性和区域差异的农村居民家电消费行为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3)

[7]吴泗宗、盛教:市场营销学(第3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家居市场调研范文第3篇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安徽省合肥、芜湖和蚌埠三个城市(以下简称三市)的社区居民作为抽样对象,进行了随即访谈和问卷调查。三个城市在安徽省有地区代表性,但市区的城市化水平各不相同。为了使被调查的对象能够代表并反映安徽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的整体水平,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按照分层抽样的要求分别对每个城市中不同住地(城市化水平、收入水平及体育环境存在差异)的居民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在街道调研地点的选择上采取了三种地点进行调研:第一调研地点:处于闹市区或市中心地段的街道;第二调研地点:且距闹市区较远的街道;第三调研地点:处于城乡结合部或郊区的街道。选取的街道相互之间较为分散,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区或地段。问卷的具体发放地点是在街道辖区的小区街道、楼群、或社区的体育锻炼场所。方式为随机发放,当面填写并回收,或由调研人员根据问卷提问后,代为填写。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10份,回收率90%,其中有效问卷747份,有效回收率83%。并采用Excel等相关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得出了相应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1.调查人群的构成及分析。

男性居民占54.1%,女性居民占45.9%。人群的年龄构成集中在50岁左右的中老人群。

2.调查人群的学历构成及分析。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学历为本科学历或以上占32.3%,专科学历占33.31%,中学学历占30.08%,小学学历占3.94%。从学历构成上表明,所调查的人群学历是以大学学历、专科及中学为主。

3.调查人群的职业分布及分析。

根据表2中所示,被调查的社区居民中。职业集中在离退休人员和在职居多,学生和待业的占少数。

4.所选择的体育健身场所。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社区居民选择体育健身场所分布依次如表3,从表中的调查分布来看,我们所要研究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集中在免费的社区公用的体育健身设施,占到了总比例的73.95%。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健身体育设施和商业性体育健身场所的兴起显示了体育健身用品消费市场的良好前景。

5.社区居民参加活动的人数、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形式的分析。

表4说明,选择在社区经常参与锻炼的居民(体育人口)仅占 20.5%;选择一般的(亚体育人口)居民为 46.8%,比例较大;还有 32.7%的居民很少在社区参与体育锻炼(非体育人口)。其次居民对社区组织体育活动情况的评价是:有 11.7%的人选择很丰富,34.8%的人选择了一般,而53.5%的人认为社区基本没有组织过体育相关活动,由此可见大部分居民很少参加或观看过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社区体育的功能没有真正实施。在对三个城市社区居民的参与锻炼的人际环境进行的统计表明:在最近一年参加过体育锻炼的747个居民中 47.7%的人选择个人锻炼形式,有10.2%的人选择与家人一起锻炼的形式,28.7%的人选择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的形式,13%的人选择参加社区或自己单位的锻炼形式, 0.4%的人选择了其他形式的锻炼(表5)。可见,城市居民中选择个人锻炼形式的人数较多,参加过社区或单位组织的活动的人数较少,说明大部分社区没有形成固定的体育锻炼群体,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人际氛围较为淡薄。

6.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

体育消费是生活消费的一部分。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生活消费的整体结构和水平既可以反映出居民的消费取向,同时也对他们的体育消费能力起着限制作用。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因为人类食物需求基本满足,消费重心才会有可能从食品向其他方面转移。在对三市的社区居民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3181.46元,其中食品类人均消费5246.76元,恩格尔系数为39.8%,

从表6中的体育消费分布情况来看,在体育消费的种类上,以购买运动服装为最多,占调查居民总数的 62.8%,购买体育器材或体育用品的有 41.5%,购买体育报刊、图书的有 28.5%,到公共体育场馆参加体育健身娱乐消费活动的占 20.8%,购买体育比赛门票的占 7.4%。

通过表7调研发现,三市747名体育消费人群在最近一年中消费少于100 元的有 90 人,占总数的 12.1%。101-299 元的有 168人,占总数的 22.5%。300-499 元的有 128人,占总数的 17.2%。500-999 元的有171人,占总数的22.8%。1000-1999元的有 100人,占总数的 13.5%。2000-2999 元的有 45 人,占总数的 6.0%。3000 以上的有45人,占总数的 6.0%。

以上数据说明安徽省三市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还主要集中社区免费的体育健身苑,公用免费的体育健身设施,仍是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用品消费的重点,这可能与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条件有直接关系,这也从另一方面反应了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仍需更新,体育产业化仍处于萌芽状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与体育意识成正相关。居民的文化程度越高,体育意识也越强,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自觉性也就越高。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消费的场所主要集中在附近社区免费的健身苑等公共活动场所,地点相对比较集中。从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锻炼的活动形式及参与的目的可以看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消费的重点集中在增进身体健康方面的健身消费。

2.建议

家居市场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城乡结合地区 居民休闲行为

城乡结合地区是城市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术界关于城乡结合地区的休闲方面的研究成果却很少,一直都把它笼统地置于城市居民或农村休闲市场休闲研究的范畴,没有注意到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的特殊性。所以,在建设和谐城乡的大背景下,关注和研究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的休闲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者于2010年5月份随机选取了南昌市桃花镇和京东镇30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了解了当地居民休闲的现实状况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行为特点。

一、南昌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现状分析

1.调查概况

(1)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状况

桃花镇位于南昌市西湖区,全镇占地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5千人,辖12个行政村,4社区。全镇GDP达到1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6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47元,综合实力在江西省乡镇中排名第四。京东镇位于南昌青山湖区,镇域面积7.9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居委会,2009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9164万元。这两个镇都属于南昌经济强镇,居民收入大多依靠出租房屋或者经营实体,年收入高,除部分公职人员外大多数都能自由分配时间。

(2)旅游休闲发展状况

截止2009年,两镇周边共有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4个;艺术馆及文

化馆2个;专业艺术剧团3个。伴随着南昌全面进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阶段,两镇将增加全民健身工程28个,将改扩建社区活动中心8个,将建设晨晚练辅导站11个,将建设高标准电影放映场所1个。

2.居民休闲的基本情况

(1)休闲动机

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有227位居民选择以观光游览、疏缓压力、陪伴家人及追求精神享受为主要休闲动机,占总量的78.5%。同时又由于调查地处于赣江岸边,离梅岭风景区又只有二十分钟的车程,有78位居民单单选择享受大自然,欣赏美丽的风景为主要动机,占总量的27%。

图1 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主要休闲动机示意图

(2)闲暇时间分配情况

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有182位居民选择能够自由的分配自己的休闲时间,占总量的63%,他们一天的休闲时间占全天时间的1/4;另外有87位居民选择自己的休闲时间不受自己控制,休闲时间较少,占总量的30%。造成地区居民休闲时间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桃花镇和京东镇是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建制镇,镇区的居民以个体经商者居多,大多数居民并不在意周末和节假日的区别,一般都是自主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但由于所住居民主要分为两类,即房东和租房者,房东由于不要从事任何工作,故闲暇时间较多,而租房者由于经济压力较大,闲暇时间几乎没有。

(3)主要的休闲方式

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在工作日,有237位居民选择室内休闲方式主要是以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打牌、搓麻将、看书看报、睡觉为主,占总量的82%,而有178位居民选择的户外休闲方式主要是以购物、散步和走亲访友为主,占总量的62%。在休息日,虽然看电视上网、打牌搓麻等室内活动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但相比工作日来说,更多的人走向了户外,有246位居民选择如逛街购物、走亲访友、唱卡拉OK、跳舞、做美容美发等户外活动,占总量的85%。

图2 居民主要休闲方式选择示意图(百分数)

(4)主要的休闲空间选择

调查发现,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两地居民的休闲区域都高度集中在本镇范围内。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在工作日,有219位居民首选的休闲场所就是家里,占总量的76%,而需要承担家务的女性和退休后的老人则会选择逛街道、超市、去公园和广场。在休息日,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到户外参与一些休闲活动。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有31位居民仍然选择在家里度过假日时光,占11%;有97位居民前往商业街旅游购物,占34%;有29位居民选择去公园和广场,占10%;有33位居民选择去风景名胜区,占11%;而去卡拉OK厅、舞厅、网吧、社区活动中心、电影院、美容美发店的人有99位,占34%。

(5)休闲满意度

由于休闲生活质量涉及到很多方面,故这里所说的满意度是对总体休闲生活的满意度。有151位居民选择休闲生活质量一般,占52%;有77位居民选择比较满意,占27%;有21位居民选择非常满意,占7%。所以从从总体上看,两地居民休闲生活满意度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

二、影响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的因子分析

1.地域文化

城乡结合地区原属于农村,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被划入到了城市,故其文化带有浓重的农村地域文化。调查显示,地域文化只对居民休闲方式和空间的选择产生影响。如桃花镇由于经济水平发展较高,故大部分居民在选择休闲动机时,以调节身心和缓解压力为主;而京东镇的居民则以感受自然和联系感情为主。

2.性格

“性格”在居民休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查显示,热情率直的人偏好与家人结伴而行,喜欢广场和各种社交场合,同时这种人在休闲中的花费也比较高;安静的人偏好与家人同事结伴而行,喜欢山水和田园环境;抑郁的人偏好与贴心的朋友结伴而行,喜欢独处。

3.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喜爱的休闲空间及资源均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休闲行为。调查显示,年龄主要对居民每月休闲花费、居民休闲时间选择、居民休闲同伴选择、休闲空间和类型选择等四方面产生影响。如:36至45岁的居民工作收入稳定,事业较成功,其他压力(如住房、汽车等)都已解决,因而大多数都选择春季和秋季携家人一同出行,在休闲空间的选择上则以各种山水风光、文物古迹为主,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比较注重享受,在休闲上花费较高。

4.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对居民每月休闲花费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收入越高,花费就越大。调查显示,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居民一般选择一礼拜一次逛各种广场和社区活动中心,花费大概在100元以下;收入在1000―2000元的居民一般选择一个月一次参观近郊的景区,花费大概200元左右;收入3000―5000元的居民一般选择携带家人参加各种观光、钓鱼、野炊活动,花费大概500元左右;收入5000元以上的居民一般会选择在闲暇时间参加各类聚会和观赏电影,一旦有长假,还会安排长途旅行,花费一般占到收入的五分之一。

5.性别

男性比较偏好的旅游资源有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及乡野田园风光,而女性除了以上之外,还比较偏好旅游购物;男性在人际交往上比女性频率高,休闲兴趣比女性大,因而男性比女性休闲花费多;男性选择去游乐场所的比重较大,而女性则比较偏好步行街休闲场所。

三、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行为特征研究

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的休闲行为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但是比较发现,其与农村居民的更为相似,却又逐步向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靠拢,所以总体来说其特征具备过渡的性质。

1.突出交往性

城乡结合地区居民多来自农村,相互之间沾亲带故,这与大城市的社区居民不同。大城市居民之间的的距离感和隐私性都很强,相互之间都在隐藏自己,是属于行政性的社区,而城乡结合地区的社区属于带有情感色彩的传统社区,相互之间以休闲为纽带的行为四处可见。因此,在休闲伙伴的选择上,城乡结合地区的居民都会选择自己认识的人来参与。

2.休闲方式的选择单一且极易跟风

虽然城乡结合地区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规划的滞后,导致地区内部休闲产品种类单调,使得人们拥有过剩的休闲时间却只能以简单的方式打发。同时,由于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之间的休闲交往是随意而自然的,可以随意地到邻居家串门聊天,也可以很自然地加入一个牌局或棋局,使得各种不健康的休闲方式极易在居民中传播开来,而需要花费精力的学习提高型和自我发展型休闲活动则易受到冷落。

3.休闲消费低却存在潜力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其实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并不低,但是就其消费和休闲消费进行比较后发现,绝大多数居民在工作日的实际休闲消费额不超过200元,即使是在休息日,其消费也只有300元左右,这说明该地区居民在休闲支出上保守而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愿意在休闲方面消费,调查发现,人们的理想休闲消费远高于实际休闲消费,这说明在消费意愿上,他们已经跟城市居民相差无几,其消费能力存在巨大的开发空间。

四、促进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市场发展的建议

1.将休闲纳入公共政策的范畴

目前,城乡结合地区休闲时代已经提前来临,休闲活动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当地政府应考虑将休闲纳入公共政策的视野中。通过完善社会福利等各种制度和规范商业休闲市场,以提高民众的休闲满意度及休闲生活质量。

2.社区加强对居民休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社区基础组织首先应增强休闲在居民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多组织本地社区居民能够参与的休闲活动;其次应加强对本社区休闲服务场所员工的培训力度,保证社区休闲软服务及时跟上;再次应完善休闲设施指示系统并及时修补和更新残缺的休闲设备,消除安全隐患。

3.政府应加大对休闲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目前,南昌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旧城改造建设,桃花镇和京东镇要成为改造成果的展示区,就应该根据原有规划,遵守有关规定,确保对休闲设施的投资力度,确保在新建造的社区、办公区、步行街、广场中设置足够多的休闲设施。同时,也要注意对原有公共休闲设施的改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补齐老建筑群缺乏的休闲设施、健身器材、景观小品等。

4.重视文化休闲,倡导文明休闲方式

目前,两镇部分居民对物质的追求超过对精神追求,甚至对文化休闲缺乏兴趣,致使许多健康的休闲方式在居民中难以普及,这样不利于文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而,政府和休闲企业应在公共休闲空间的设置中增加文化氛围,如扩大对文明、高雅的休闲方式的宣传,对部分文化体育等休闲场所实行免票方式等。同时,还应增大图书馆的数量,尽量做到每一个社区都有一个社区图书馆,并建立好属于社区居民的休闲档案,实现休闲供求的完全平衡。

参考文献:

[1] 金倩:成都、武汉市居民休闲活动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 金倩 楼嘉军:武汉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及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06

[3] 张玉华 谢庆芝 罗明凤:江西省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2007

[4] 唐雪琼:县级城镇居民休闲行为研究一以云南蒙自县为例[J].人文地理,2004

家居市场调研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旅游需求;城郊旅游;长沙市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b002―5006(2006)07―0075―04

1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意义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问题,研究比较深入。就旅游市场而言,市场细分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旅游市场需求差异性的认识。旅游学界比较注重市场细分的研究,特别是在旅游规划研究中,市场细分研究已经成为一项必须进行的任务,研究成果也很多。从已有研究成果看,旅游规划工作比较注重依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在旅游规划研究报告中表现明显,也可以从一些论文中看出。更多的研究是选定一个特殊的客源市场群体,进行旅游市场开发潜力的探究,从年龄方面着手是一个常见的研究模式,其中老年旅游市场和青少年学生市场是研究的热点,成果特别多。还有从其他特殊视角审视细分市场的,例如:郭鲁芳等(1999)对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研究,李永红(2004)对女性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在旅游市场研究中,依据职业类型进行分析,也有相应的成果,代表性工作是吴必虎等(1997)就上海市民的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所进行的调查分析中,从年龄阶层和职业类型两个方面对上海市市民的出游力进行了深刻分析;专门针对一些职业类群进行市场研究的成果也有报道,例如杨学燕(2005)对农民职业群体旅游市场开发的研究;仲红梅(2005)对白领阶层旅游市场的消费偏好的研究。

尽管在市场营销领域中,存在专门针对市场需求的职业分异研究的成果,但在旅游市场研究中,尚未见专门针对旅游需求的职业分异研究成果的报道。从一般意义上讲,不同职业的人群,应该具有旅游需求方面的差异性,事实上旅游市场营销的各类著作都是将其作为一个结论来引述的,尚未见到国内基于比较深入的调查数据所形成的实证研究成果,这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方法

基本研究思路是:以长沙市居民作为城市居民的代表,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基础数据,然后利用职业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实证方法得出结论。

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人口200万以上,属于大城市。长沙居民属于比较喜爱旅游消费的城市居民,从调查统计数据看,长沙市居民在2004年的休闲旅游频度较高,31.5甲。的居民出游1次,25%的居民出游2次,12%的居民出游3次,8.6%的居民出游达到5次以上。长沙市居民2004年的休闲旅游消费水平比较高,45%的居民旅游年消费水平为1000元以上,居民职业属性具有多样性特征。以长沙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城郊旅游需求的职业分异,具有代表性。

基础数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具体采用区域控制方法,于2005年12月6日和12月7日在长沙市发放2000份调查问卷(五一广场、田家炳实验中学各300份,火车站、黄兴路步行街、东塘广场、烈士公园、汽车西站、体育场、望月湖区等7个地点各200份),共收回1804份,回收率90.2%,经过复查确认,其中有效问卷1560份,有效率达到80%,问卷调查进展比较顺利,效果比较理想。统计发现:性别构成比较均衡,男性占52.4%,女性占47.6%;从年龄结构看,15―24岁的青年人最多,占53.35%,25―44岁的中年人占39.48%,45―64岁者占4.01%,65岁以上老年人占2.10%,小于14岁的孩子占1.05%。从文化程度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9.56%,高中及中专学历占27.82%,初中学历占8.82%,小学学历占3.80%。从收入结构看,家庭月收入明显集中在1000―1999元层次,占样本总量的28.40%,2000―2999元的占25.03%,500―999元的占21.49%,3000元以上的占13.94%,有少量家庭收入500元以下家庭,其中大部分是学生。政府职员71份,企业事业职员209份,商务人员146份,服务人员97份,军人24份,专业技术人员149份,工人68份,教师76份,离退休人员36份,其他147份,学生537份,涵盖了我们要分析的所有职业类别。

2 长沙市居民城郊旅游需求的职业分异特色

2.1 城郊旅游目的职业分异表现

总体上,“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是长沙市居民的主要旅游目的,有48.2%的居民把“观光旅游”作为旅游目的,有45.4%的居民把“休闲度假”作为旅游目的。按照职业分群统计数据表明,长沙市居民在城郊旅游目的方面的职业分异不明显,绝大多数职业群体的旅游目的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同一性。具体有两个主类:政府职员、企业事业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学生、离退休人员、其他职业从业人员把“观光旅游”放在首位,而商务人员、服务人员、军人、教师把“休闲度假”放在首位。细致来看,军人选择“观光旅游”的比例在各职业类别中是最小的,只有33.3%。离退休人员选择“观光旅游”的比例突出,达到57.1%;选择“探亲访友”的比例也比较突出,达到21.4%;而选择“休闲度假”的比例相对较小,只有11。9%。以“谈恋爱”为旅游目的的职业人群以工人(5.5%)和学生(5.1%)占的比例最大。见表1。

2.2 城郊旅游时间观念职业分异表现

在接受调查的人员当中,32.80%的长沙市居民愿意为近距离的旅游花费2天,27.31%的选择1天,12。21%的选择1天半,总体上表明一种周末出游的时间安排倾向。按照职业分群统计数据,长沙市居民的城郊旅游时间观念,存在一定的职业同一性,均以较大的比例表示愿意为城郊旅游花费2天时间,其中以教师为最,占42.7%的比例,政府职员愿意花费2天时间及大于2天时间的比例最小,为44.3%,而军人愿意花费2天及2天以上时间的比例最大,为83.3%。这中间有一个比较大的差距,军人有25%的愿意为城郊旅游花费3天时间,而教师只有3.6%的愿意花费3天时间,这中间也有一个比较大的差距。各职业群体愿意花费在城郊旅游中的时间与其工作性质所规定的工作时间安排是密切相关的。见表2。

2.3 城郊旅游消费意愿的职业分异表现

总体上,城郊旅游以1―2日游为绝对优势,分别考察意向性消费水平发现,“一日游”旅游者意向 消费水平明显集中在100―199元,有889名被调查者选择了该项;28.94%的・“二日游”旅游者意向消费水平超过了400元,只有9.52%的旅游者意向于199元以下。意向性消费水平的职业分异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就城郊“一日游”方式而言,除离退休人员和军人以外,其他所有职业人群均有50%以上的愿意消费100―199元;意向消费100元以上者,商务人员最突出,达88.4%,企事业职员也高达84.3%,比例最小的是工人(57.8%)和离退休人员(57.6%)。就城郊“二日游”方式而言,旅游消费意愿出现分散化特点,意向消费199元以下者以离退休人员最突出,在200―299元区间最突出的是工人,在300―399元区间最突出的是军人,在400―499元区间最突出的是商务人员,在500元以上最突出的是商务人员。统观较高消费意愿情况,意向消费300元以上的,依次排序为商务人员(78.4%)、政府职员(77.5%)、军人(75.0%)、企事业职员(71.1%)、专业技术人员(64.9%)、服务人员(60。8%)、其他职业人员(60.6甲o)、教师(58.9%)、学生(56.3%)、工人(45.8%)和离退休人员(39.4%)。见表3。

2.4 城郊旅游交通方式偏好职业分异

城郊旅游的交通方式偏好,长沙市居民明显倾向于长途汽车(528票)、火车(476票)、自驾车(259票)。城郊旅游的交通方式偏好的职业分异色彩明显,长途汽车、火车是大众化交通的代表,工人(66.6%)、离退休人员(66.6%)和服务人员(63.3%)为主力;自驾车、自行车、摩托车方式是张扬个性而且时尚的代表,军人(35.5%)、学生(33.9%)、其他职业(29.6%)、商务人员(26.5%)和教师(25。5%)是大头;偏好单位车出游的是倾向于福利旅游的代表,以政府职员(22.5%)、教师(14。7%)、企事业职员(14.7%)和离退休人员(14.3%)为多。见表4。

2.5 城郊旅游住宿需求职业分异表现

总体上考察,城郊旅游的过夜意向不强烈,统计数据表明:城市居民有37.9%不愿意在城郊旅游区过夜,只有17.0%明确表示愿意,还有45.1%则视情况而定,可见不确定是主流。在城郊旅游地过夜的意愿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职业分异,明确表示愿意过夜的,按比例排序为离退休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政府职员、商务人员、教师、企事业职员、其他职业人员、工人、学生、军人、服务人员。明确不在城郊旅游地过夜,最突出的是军人和学生。不确定态度最突出的是商务人员、工人、其他职业人员、服务人员、离退休人员、企事业职员、教师。

对城郊旅游地住宿场所的选择率,总体排序是宾馆(36。8%)、招待所(30.1%)、亲友家(17.4%)和农家(14.4%)。对住宿场所选择的职业分异不明显,宾馆和招待所属于商业色彩住宿场所,是城郊旅游住宿的选择主流,比较突出的是政府职员(80.3%)、企事业职员(79.4%)、离退休人员(79.2%)、专业技术人员(78.2%)。农家和亲友家是亲情风情体验型住宿方式,需求比较少,比较突出的是学生(37.5%)、服务人员(32.4%)、教师(29.6%)。主要差异体现在与消费水平重合的某些选择上。

愿意在城郊旅游地过夜的长沙市民,有62.2%要求住宿舒适方便。住宿要求的职业分异不是十分明显,追求舒适方便比较突出的是政府职员、教师、企事业职员、学生、商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其他职业人员、军人。追求豪华比较突出的是商务人员、其他职业人员、离退休人员。见表5。

3 基本结论及研究局限

长沙市居民在城郊旅游目的方面的职业分异不明显,绝大多数职业群体的旅游目的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同一性。在城郊旅游时间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职业同一性,均以较大的比例表示愿意为城郊旅游花费2天时间。在意向性消费水平方面,就城郊“一日游”方式而言,商务人员和企事业职员最高,工人和离退休人员最低;就城郊“二日游”方式而言,旅游消费意愿出现分散化特点,意愿消费水平依次排序为商务人员、政府职员、军人、企事业职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其他职业、教师、学生、工人和离退休人员。交通方式偏好的职业分异色彩明显,工人、离退休人员和服务人员倾向大众化交通,军人、学生、其他职业人员、商务人员和教师倾向于张扬个性而且时尚,政府职员、教师、企事业职员和离退休人员倾向于福利属性。在城郊旅游地过夜的意愿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职业分异,明确表示愿意过夜的,按比例排序为离退休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政府职员、商务人员、教师、企事业职员、其他职业人员、工人、学生、军人、服务人员。住宿场所选择和住所环境要求的职业分异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