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调查工作经验总结

创新调查工作经验总结

创新调查工作经验总结

创新调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66-03

一、引言

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强调创新的功能和作用,突出创新水平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再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已成为关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决定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1]。如何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部门以及各高等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课题。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总体安排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相关文件,提出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将该计划列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120所高等学校实施,为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以及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重要举措[2-4]。

与此同时,各省和许多高等学校也相继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并实施了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覆盖范围,对促进形成创新教育氛围,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各等级、各类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问题。为评估项目实施情况,笔者设计了“关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调查问卷,并以西北大学为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总结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类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及更有效地发挥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

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特点

通过前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大三和大四高年级学生中,因此,问卷的调查群体主要针对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展开。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60份,有效问卷数为100%。

发放的调查问卷,以大三学生为主,占调查总数的53%;大四学生由于面临就业、考研和毕业等事宜,项目开展相对较少(见图1)。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覆盖面非常广。在调查对象中,参与过创新项目的学生几乎达到一半(49%)(见图2),而项目主持人占调查总数的比重达1/3左右(33%)(见图3)。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参与热情较高,以团队形式参与为主,在学校内基本形成了创新的教育氛围。

在调查对象所申请的项目中,研究内容与本专业相关的占总数的93%(见图4),表明专业问题导向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的焦点。从资助率来看,调查对象中有64%的项目获得各类型资助(见图5),其中部级项目占17%,省级项目占19%,校级项目占63%,院级项目占2%(见图6)。项目的资助率较高,但部级和省级项目的要求较高,申请难度相对也较大,而校级项目所占比重最大,突出反映了西北大学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投入力度,这也是西北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创新实践培育的集中体现。

通过进一步对未申请项目和未获资助学生的深入调查,发现未申请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没有兴趣和缺乏好的选题两个方面(见图7),这说明应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开展自主研究的兴趣,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生认为所申请项目未获资助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申请书不够成熟,二是选题的创新性不够(见图8),基本反映出了大多数学生对其未获资助的原因还是有较为客观的认识的。

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情况的调查发现,尚未结题的项目占调查总数的75%,而仅有1/4的项目已经结题(见图9),这对已经成为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来说,结题的时间较为紧迫。在对结题成果形式的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以论文为主要结题形式,占调查总数的58%,其他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和设计方案(见图10)。

通过对指导教师指导情况来看,副教授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指导教师的主导群体,约占总数的40%;讲师占29%;教授占25%(见图11)。指导教师以副教授和讲师等年轻教师为主。对指导教师指导次数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指导教师较为认真负责,指导超过5次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48%,3~5次的占38%(见图12),体现出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重视程度。然而,仍有14%的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指导次数仅为1~2次,这说明应继续强化部分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重视程度。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缺乏数据资料和与结题成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最大困难(见图13)。这主要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对数据资料的获取程度较困难,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仍有待提高。缺乏数据资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本质上是科研能力不足,学生还没有彻底掌握前期研究的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方法以及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有些项目在前期论证过程中忽视数据采集的难度,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预判不足。二是与结题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与部分学生的访谈和交流过程中,会深刻感受到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普遍面临的较为突出的压力。除此之外,团队合作能力差也是问题之一。部分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只是项目负责人在单独开展研究,其团队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但指导教师的作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大多数学生认为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

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优化对策

通过对项目实施情况及未来改进对策的调查与访谈,总结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优化对策。

首先,加强过程管理,定期督查项目进展工作。项目立项后,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过程管理,通过中期检查和进展汇报及时跟进项目进展情况,保证学生按期完成项目,避免临近结题时为拼凑成果而大量抄袭的现象出现。另外,注重过程也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突出强调的主要方面,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项目结题成果要求,改变只将论文作为项目结题的唯一成果形式,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其次,提高责任意识,提升教师的指导力度。进一步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将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于选题论证、项目申请、调研方案设计、具体研究、项目结题等整个过程中,但同时也要注意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部分学生的项目源于导师科研方向,这些学生往往能较好地完成项目,但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一定要避免学生成为导师项目的“工作者”,而要使其成为“思考者”和“创新实践者”。

再次,强化团队合作研究,提升项目实施质量。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已经形成部级、省级、校级三级体系(甚至还有院系级),资助力度与覆盖面得到提升,但部分项目由于团队合作不够,导致实际参与项目研究的学生仍较少。因此,应进一步强化项目的团队合作研究,真正做到项目覆盖面的扩大和更多学生的参与。另外,对项目选题与申请严格把关,突出项目的创新性、探索性和可行性,既可提升项目质量,又可保障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创新锻炼。

最后,深化基础培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等多方面开展持续性工作,结合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针对不同的专业性质和特征,深入研究如何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进而提高其对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参与度。同时,学校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以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与关注度。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

[2]赵希文,李旦,朱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高校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

创新调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一、目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望的必然选择,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工作。作为国土资源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导向,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尤其是是涉土矛盾化解,为加快崛起、实现全面小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目标原则

(一)目标任务

深化全员维稳责任制、基层基础建设、执行力建设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工作,探索完善体制机制,着力破解运行机制不畅、管控能力不强、资源整合不到位、服务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切实在建立健全国土维稳组织体系、涉土矛盾化解体系、国土动态巡查监管体系、国土服务工作体系、国土管理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夯实和谐国土的思想基础、基层基础、法治基础,加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当今时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期望相适应的新型国土资源管理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谋划,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正确把握形势任务,认真谋划社会管理创新,使社会建设与国土资源各项工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坚持服务全局,统筹兼顾。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提升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内容,统筹兼顾保障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努力构建和谐国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资源保障。

坚持突出重点,保障民生。加快转变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做到服务为先、民生为重,关注民意、集中民智,回应民声、维护民利,努力实现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

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把握规律,大胆探索实践,总结实践经验,破解两难局面,真正做到思路务实、措施切实、工作扎实、绩效落实,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三、工作重点

(一)建立健全国土维稳组织体系。进一步强化维稳责任意识,把综治与维稳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业务计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落实。局机关各科室(单位)、各国土所负责人作为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把维稳责任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各单位责任人要亲自指导协调推动综治工作,积极破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较为规范的综治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做到有方案部署、有指导督查、有会议记录、有工作总结。进一步整合力量,建立健全协作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

(二)建立健全涉土矛盾化解体系。严格执行《市国土资源局涉土网格化管理实施办法》,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三级网格主体,明确责任分工,切实做好我市国土资源稳定工作,并严格落实包调查、包处置、包化解、包息访“四包”责任制,全力化解涉土积案。大力开展初信初访专项治理活动,做到问题早调查、早处理、早答复,提高初信初访办理化解效率,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的诱因,减少越级上访,进一步规范秩序,营造依法有序的环境。

(三)建立健全国土动态巡查监管体系。全面实行动态巡查“零报告”制度,落实《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工作责任制及考核办法》,严格巡查台帐登记制度,对巡查工作量化考核,切实做到违法用地早预防、早制止。积极开展“两违”专项整治行动,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全面做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加大整改查处力度,有效降低违法占用耕地比例。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力促项目早动工、早竣工。

(四)建立健全国土服务工作体系。根据《进一步明确土地及规划管理职责权限的通知》(东政办发[2011])文件精神,将农民私人建房用地审批、土地登记有关工作职权下放到各镇乡(街道),提高审批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能办推定和流程再造,继续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建立三级督察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加大督察力度,进一步提升全系统干部队伍执行力和战斗力,确保局各项中心工作和队伍建设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继续深化“三联系”活动,健全对企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定期走访制度,落实好每个联络员作为全程员的职能作用。积极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

(五)建立健全国土管理保障体系。深入开展双保双服务活动,完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有效保障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协调配合,优化工作流程,加快农转用和项目供地速度,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动工。深入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强化业务指导,加快推进速度,为全面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拓展用地空间。完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做好划区定界工作,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和资源整合,确保全市矿山布局优化和资源开发合理有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高度重视重点地灾点的勘查、治理及搬迁避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程序步骤

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工作从2011年11月开始,至2012年10月告一段落,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部署(2011年11月至12月)。成立局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结合我局实际制订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全面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各单位明确责任分工,针对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和完善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力争取得实效。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2012年9月至2012年10月)。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效,并积极做好上级的考核验收工作。梳理汇总好的典型和做法,及时进行总结推广,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社会管理创新常抓不懈。

五、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成立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局领导小组统筹负责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切实加强指导、提供支持,细化分解项目任务,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科所(单位)和个人,定期研究项目推进工作,解决存在问题和困难,确保责任明确、部门联动、合力推进。

创新调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变电站、创优、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日益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力供应日益紧张,全国范围内兴建起很多高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建设单位也对变电站工程建设全过程非常重视,往往把争创电力行业及国家优质工程定为工程的建设目标。但争创优质工程的全过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变电站建设各参建单位统一目标,精心策划,努力实施,除了严格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及标准外,还要不断地体现出“优”的一面,那么在设计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应用方面以及建设全过程的科学管理上就要有所体现了。只有相比同时期的变电站工程科技含量高、工艺质量一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领先等,才有可能实现优质工程。对此,笔者给合工作经验对变电站工程创优过程进行浅析。

一、创优策划

创优总体策划是争创优质工程的准备工作,首先建设单位通过编制创优总体策划,坚持以策划为引导,制定创优的总体目标,根据创优总目标对整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整体部署,明确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各参建方要做哪些工作和怎么去做,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其次,由设计、监理、施工要根据建设单的总体创优策划编制自己的创优实施细则,根据自身的工作方向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目标的完成;另外,各参建单位的相关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抽调精干人员组建创优队伍。

二、创优管理和控制

1、事前管理和控制

建立建全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建设单位要建立健全业主项目部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制度,组建由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方组成的创优工作小组;设计单位要考虑变电站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科技的创新、性能的前瞻性、新材料及新装备的应用、节能环保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在设计交底工作上进行详尽的说明和解释,派驻现场设计工代;监理项目部要编制相关管理制度和监理控制措施,组建优秀的监理队伍;施工项目经理部要建立健全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材料及设备的进场验收和抽样检验等制度,投入精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组建QC小组并制定施工和安装工艺的相关对策。

加强项目文件的管理和控制。建设单位要及时办理变电站工程建设所需要的项目核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等相关合规性文件;设计单位对设计的工程难点、特点及亮点要进行详尽的说明,可采用精益化的设计标准图集进行指导,从而使变电站工程能顺利获得“优秀设计奖”,为创行优及国优奠定基础;监理方面,要认真组织编制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和强制性条文监理检查细则等文件,认真审查施工方所报审的各类文件,特别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施工方案进行重点审查其施工工艺和确保工程质量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而作为施工单位,要根据变电站工程设计的难点、特点及亮点,认真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及安全措施,确保创优工作落到实处;

2、事中管理和控制

加强监督检查及指导。建设单位在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研究分析并整改,并要求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设计方要及时在现场给予相关的工作支持以及相关设计问题的确认,并根据建设、施工、监理所提出的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或回复;监理方,要严格开展强制性条文检查、严格开展监理旁站、隐蔽工程验收、设备开箱检查,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如涉及多参方的问题,组织召开协调会或专题会进行协商解决。施工单位要加强三级自检力度,严格按照自身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开展检查及整改工作。

坚持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高标准工程验收规范对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要进行验收。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认真研究新技术、新装备的攻关课题,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安装人员,制定施工和安装工艺的相关对策,组织严格实施。对于所完成的各单项工程,监理单位要根据《输变电工程质量评价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质量预评价。

加大对施工各参建方和管理和协调力度。各参建方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管理、技术等难题,因此,为促进对创优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定期召开生产协调会,用此平台来有效地解决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加强信息管理。由于创优工程对各档案资料的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加强变电站工程的信息管理力度,按照《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以及《输变电工程质量评价标准》中对档案资料检查的要求,开展对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从变电站工程一开始,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就应对各参建方的资料员进行交底,提出档案收集、整理、移交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在后续的工作中,到工程节点时开展对工程档案的检查,做到工程档案资料与实际工程进度达到同步完成。

3、事后管理和控制

验收过程的管理和控制。首先施工方要按照要求完成三级检查验收并完善整改,监理方根据施工方验收申请,组织进行监理预验收,根据验收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施工方消缺完善再进行复检,再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变电站运行管理方及施工方进行竣工预验收,竣工预验收整改完善复查完成后向质量监督中心站申请质量监督检查验收,并对工程质量予以评定,最后进行启动调试验收。另外要几项专项验收必须要完成的,它们分别是:消防验收、水土保持验收、环境保护验收、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档案验收、劳动保障验收、职业卫生验收。

创优申报的管理和控制。首先要通过电力工程达标投产,其次完成工程质量评价并达到92分以上的高等级质量工程,最后填报申报表,制作反映工程质量特色并配有解说词的DVD,向中国电力企业协会提出申请,并迎接评优检查。

三、结束语

在变电站工程创优过程中,我们付出了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工程创优的实现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对立了企业的品牌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力,这也是创优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对于参与变电站创优工程项目的所有管理者还体现了个人的价值。

创新调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五五”普法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同步,从开始实施,今年是最后一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今年的普法重点是按照规划的要求,认真总结、全面检查、查漏补缺,圆满完成“五五”普法的各项目标任务。为了顺利通过全国、省、市的考核验收,县领导、县委罗书记、陈县长专门听取了汇报和市局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副主任代

表普法宣传领导小组陈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市局盛处长作专题辅导。下面,我先就“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作一个简要的布置。主要两个方面:一是考核验收工作的大体安排;二是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方面考核验收工作的大体安排

(一)考核验收的主要内容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县普法办按照县领导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制定了《德清县“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实施意见》,已下发。按照全国、省、市的统一部署,“五五”普法考核验收主要涉及六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即“五五”普法《规划》贯彻执行情况;二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建设、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落实情况;三是《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与民生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情况;四是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农民等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用法情况,也就是“法律六进”活动开展情况;五是依法治理工作尤其是“法治德清”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六是法制宣传方式方法创新情况等。围绕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分别制定了乡镇(开发区)检查验收标准、县级机关部门考核验收标准和重点责任部门的任务分解表,今后大家仔细研究一下对照乡镇特色和部门职能,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措施。

(二)、考核验收的时间安排

(三)、考核验收的方式方法

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查阅档案材料、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检查的标准就不按文件的要求,请各个乡镇部分不要鸡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工作的重点是收纳、整理、汇总县检查组会对被查单位的检查情况作意见反馈,总结验收结果将由县普法领导小组在全县进行通报。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讲讲下一步。

第二方面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这次“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1、全面总结,充分展示普法成果。自以来,各乡镇(开发区)和各部门围绕“五五”普法规划,全方位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开展了“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题法制宣传活动。结合第三批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了“普法行动”围绕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建设环境领域专项整治活动,大力宣传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突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法律六进”,突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三是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创建。主动围绕“中国和美家园”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创建。我县“五五”普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各乡镇、各部门共同努力,整合资源、创新载体、打造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此,各乡镇、开发区、各部门要全面总结“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的工作情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五五”普法的实效。

2、对照标准,系统开展查漏补缺。各乡镇(开发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及时认真地做好自查工作,并针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研究落实整改意见,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力争少一项补一项,整理好各项必备的资料,确保“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能够顺利实现。

3、树立典型,切实抓好特色亮点。市里对县验收是6月份,对县区考核验收工作提出了八个一的要求,即写好一份总结报告、整理好一批档案材料、编印好一本普法画册、制作好一张宣教片、准备好一场文艺汇演、举办好一次成果展、开展好一次集中宣传报道、表彰好一批先进。所以通报上级检查验收准备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好典型们总结好典型。各乡镇(开发区)和各部门除了抓好面上的工作,一定要认

创新调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今天的会议是经过市局研究同意召开的。这次会议既是理论研讨会和培训会,也是现场会和工作交流会,内容很充实,开得很好、很成功。刚才,进行了论文交流,各区市交流了前一阶段的工作,参观了市粮食局粮食执法网格化监管模式应用现场,并听取了经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各单位认真借鉴。希望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努力把我市粮食执法工作做得更好。

一、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市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取得新发展

年初,我市粮食流通执法工作提出了:要紧紧围绕全市粮食中心工作,突出工作重点,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明确了今年的工作为“两个目的、五项工作”。前一阶段,我市粮食执法工作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各区市粮食局的共同努力下,年初制订的各项工作目标正在有序地推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粮食执法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开展,粮食执法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粮食执法示范县创建工作是今年省粮食局和市粮食局重点工作目标之一,各区市粮食局高度重视粮食执法示范县创建工作,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创建方案,并对照创建标准,逐项、逐条地制定了工作措施,创建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去年以前,我市仅即墨粮食局设有正式编制的粮食执法队,今年上半年,胶州市粮食局、市粮食局、胶南市粮食局,经过积极协调、努力争取,先后经当地政府编办同意,设立了粮食执法队,使我市的粮食执法体系更趋完善。

(二)圆满完成了2011年全国首次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工作

按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库存检查领导机构,建立了由办公厅、粮食局、发改委、财政局、农发行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统一组织领导全市检查工作。市局和各区市粮食局及早部署,认真做好任务布置、分解登统、部署动员等前期准备工作。周密计划,研究制定了市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阶段的组织、任务、职责分工和具体要求。强化督导措施,采取了工作调度会、现场督导等方式,组织了9个督导组,对全市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工作进行了现场督促指导和检查,对发现问题按要求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确保了工作质量和进度。市局和各区市粮食局,按规定的检查范围、内容和程序,如期完成了16家植物油承储企业的自查工作和10家植物油加工企业的调查摸底工作,接受了省普查组、全省人大和政协督察组、国家抽查组的检查。各级检查组对我市植物油库存检查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检查结果表明,上级政府下达我市的食用植物油储备指标全部落实到位,库存数量真实,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质量良好、管理工作规范。库存植物油轮换按规定执行,计划全部完成。库存植物油政策性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位。调查摸底企业填报数据真实准确。这次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达到了摸清家底、掌握油源、促进管理的目的,为落实国家粮油市场宏观调控做出了贡献。

(三)积极开展粮食质量监管工作

今年3月,全省粮食质量监管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我市质量监管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我市的经验进行了推广。现场会以后,各区市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检测机构建设,继即墨粮食局以后,胶州市、市、胶南市等粮食局分别落实了粮食质量检测机构编制,使我市粮食质量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经过充分准备,也于近期通过了省质监局粮油质量检验资质认证和全市首家食品检验机构实验室资质认证,使质检中心的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市局和各区市粮食局,认真落实粮食质量监管制度,对储备粮、政策性军供用粮和收购期间的小麦质量进行了监督检查,有力地保障了我市粮食质量安全。

(四)全面进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

根据国家粮食局和省粮食局的统一部署,市局组织各区市粮食局开展了例行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组织有关区市对中央储备粮政策性托市收购粮食的销售出库进行了监督检查。组织各区市进行了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工作,对全市170多家粮食收购者进行了逐一核查。积极开展了夏粮收购市场秩序监督检查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全市共出动1030余人次,对夏粮收购市场进行了执法检查,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粮食收购市场秩序。

(五)积极探索网格化监管模式在粮食执法中的实际应用

网格化监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管理方式,其他兄弟执法部门已开始应用,粮食部门在安全生产中也进行了推广,各区市粮食部门在前期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今年,市局基于目前我市粮食执法现状,提出了在粮食执法中建设网格化监管模式,其目的是落实监管责任,统一管理标准,转变监管方式,实现社会粮食管理信息化。这既是依法行政,加快执法方式全面革新的需要,也是加强社会粮食管理,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需要。年初,市局对这项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组织有关市到省内东营、淄博等地进行了信息化建设考察学习。各区市根据市局的要求,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调研,统一了行政处罚标准。市粮食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公安、工商、城管等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了相应的软件设计,落实了监管责任,尽快做到了“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高度重视,进一步做好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研讨工作

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粮理论研讨,这项工作很有必要,对推进粮食部门依法行政理论创新和推动粮食执法工作深入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府每年都把这项工作列入依法行政考核内容。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下力气做出一些成果。

(一)充分认识理论研讨工作的重要性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事物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粮迫切需要依法行政理论的支撑和指导。《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市的粮食执法实践进步很快,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面对当前粮食执法中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创新还有明显的不足,如何在制度上、体制上、机制上和工作方法上提高粮食依法行政能力、依法管粮能力,都需要我们花大力气积极探索。因此,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研究,推进粮食执法理论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推进粮食执法工作、提高粮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加强依法行政理论研究,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不断繁荣发展,必须遵循理论研究的自身规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探索新理论,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理论源于实践,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只有同实践相结合,理论才有生命力。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研究,必须紧紧围绕我市的粮食执法实践,总结粮食行政管理工作和粮食执法工作经验,研究粮食部门在依法行政、粮食执法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现实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契机。即墨粮食局的论文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把实际执法过程中难点、风险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很有实际意义,值得我们在执法中参考学习。

(三)坚持立足我市实际情况,参考并借鉴兄弟地区的经验和做法

粮食执法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一个地区的粮食执法工作总是与其经济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联系的。不同地区的粮食执法实践千差万别,根据这些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就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我们研究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要从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有我市自身特点的理论成果。但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必然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共同之处。因此,进行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理论创新,应当大胆研究、借鉴兄弟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在研究、借鉴兄弟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时,一定要注意分析这些经验和做法的理论是在什么地区、什么经济条件下、什么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哪些我们可以借鉴,哪些不能借鉴,必须进行认真分析,决不能只看是什么,而不研究为什么。总之,一定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发展,积极创造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新理论。

三、把握重点,扎实地推进粮食执法工作

今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粮食执法的各项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年初指出的我市粮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受去年机构改革影响,我们的执法机构、执法力量仍然不足;各区市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发展还不平衡;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还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执法知识欠缺、执法经验不足的问题,甚至还存在着不敢执法、不愿执法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下大力气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各区市粮食局要紧紧围绕市局提出的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粮食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把握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地推进粮食执法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体系建设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按照一把手负总责的要求,主要领导要对行政执法的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亲自部署、过问、协调和督办,及时解决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管领导要靠上抓,切实把执法工作真正抓在手上,抓紧、抓实、抓细。二是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各级政府行政处罚规范透明办公室有关工作要求,继续做好行政处罚细化量化、网上运行以及配套的执法制度建设等相关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要抽调业务骨干充实到执法队伍里来,要认真落实执法人员学习制度,切实加强执法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努力树立纪律严明、作风正派、廉洁高效的粮食执法形象。四是进一步规范粮食执法工作行为。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台账制度和报备制度,对每一次监督检查都要记录在执法工作日志上,对每一次常规性检查都要按要求于每月10日前报当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备案。

(二)全力推进粮食执法示范县创建工作

粮食执法示范县创建工作是省局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我们粮食执法工作的总抓手。前一时期,省局对创建标准进行了修订,市局已转发各区市。今年的标准较去年的要求更高,如行政处罚必须是罚款以上的处罚,执法设备配备也更为具体,扣分也更加严格。目前,我市的粮食执法示范县创建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下一阶段,各区市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兄弟区市好的做法和经验,对照新标准,认真查找不足,逐项逐条地制定整改措施,逐项逐条地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努力实现市局年初提出的:已经获得称号的,要继续保持,并在此基础上,再新创建一到两个区市的工作目标。

(三)进一步加大粮食执法工作力度

国家粮食局今年安排的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例行性粮食库存检查和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检查,上半年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下一阶段,我们要着重做好粮食收购秩序监督检查、粮食质量监管和流通统计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