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5月22日北平市成立都市计划委员会。

7月天津市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性质的天津营造服务社。

8月10日华北人民政府公路总局组建的华北建筑公司在北平正式开业。

9月公营永茂建筑公司成立。

9月30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

11月上海市成立华东建筑工程公司。

1949年,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修建办事处。1950年

3月18日北京市将分散的建筑劳动合作社组建成立建筑业劳动合作社联社。

6月20日由梁思成,林徽因主持的清华大学国徽设计小组完成国徽的设计方案,在总理主持的全国政协国徽评选小组会议上中选。6月23日主持的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通过此方案。

7月国家文物局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16人赴山西进行雁北文物勘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文物实地调查研究。

1950年原中共中央供给部成立的西郊工程处,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修建办事处。

7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关于保护古文物、建筑的指示》,并随文颁发《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调查发掘暂行办法》。

1951年

3月28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发对基本建设工程管理的第一个立法性文件――《基本建设工作程序暂行办法》。

6月16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报道东北第三造纸厂,在进行基本建设时,由于设计不周,盲目施工,被迫更换厂址,造成巨大损失。为此发表《没有工程设计就不可能施工》的社论,并开辟专栏。

7月上海市公营建筑工程公司成立。

8月10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改进与加强基本建设计划工作的指示》。

1952年

1月9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正式命令,颁发《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并附“各种事业基本建设的限额”的规定。

1月1日“三反”、“五反”运动开始。

4月14日中共中央作出《三反后必须建立政府的建筑部门和建立国营公司的决定》。

5月19日华东建筑工业部建筑设计公司在上海成立。

5月在京的十几个单位合并成立中央设计公司。

7月第一次全国建筑工程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国家对于基本建设的方针是国防第一,工业第二,普通建设第三,一般修缮第四。目前建筑,设计的总方针应以:1、适用;2、坚固安全;3、经济的原则为主要内容;4、建筑物又是一代文化的代表,必须不妨碍上面三个主要原则,要适当照顾外型的美观。

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成立。

9月建筑工程部设计处召开群体布置技术研讨会。

11月9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出《关于迅速准备基本建设的指示》。

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任命陈正人为建筑工程部部长。

1952年北京和平宾馆建成。

1953年

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月17日,25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社论《必须正确地进行设计》,《反对设计中的保守落后思想》。

2月13日原中央设计公司改为中央建筑工程部设计院。

3月27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设计问题。按当年基建工作量计算,需要设计人员2.5万~3万人;实际只有1.6万人,提出加强对设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实人员,提高效率。

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开始建设。主席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石亲笔题字。

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的指示》。

10月7日~9日全国勘察设计计划会议在北京召开。

10月23日~27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建筑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4年

2月12日~20日建筑工程部设计总局在北京召开全国标准设计会议。

6月1日建筑工程出版社正式成立。

6月10日~28日建筑工程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城市建设会议。

6月《建筑学报》创刊。

9月北京苏联展览馆(现北京展览馆)完工。

9月刘秀峰任建筑工程部部长。

10月《建筑》杂志创刊。

11月国家建设委员会正式成立,薄一波任主任。

1955年

2月11日建筑工程部颁发《勘察设计工作承包暂行办法》。

2月建筑工程部召开设计及施工工作会议。

3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反对建筑中的浪费现象》。

4月著名文化学者,建筑学家林徽因逝世。

5月城市建设总局成立。

6月中共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决定》。

6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坚决降低非生产性建筑的标准》。

7月3日―16日应国际建筑师协会的邀请,杨廷宝,汪季琦,贾震,沈勃、徐中,华揽洪,戴念慈和吴良镛等人组成代表团,出席了在荷兰海牙召开的国际建协第四次大会。

8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做好设计预算是节约资金的重要环节》。1956年

1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加快设计进度,提早供给图纸》。

2月20日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向主席汇报建筑工程部工作。

2月22日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基本建设会议。

3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力开展标准设计工作》。

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设部成立,万里为部长。

7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高设计技术水平》。

9月12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建筑图片展览会一波兰克拉科夫造型艺术工作者之家开幕。

11月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电子管厂――北京电子管厂建成。

1957年

2月12日~19日中国建筑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4月中国建筑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5月31日~6月7日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国家经委联合召开全国设计工作会议。

6月中央向全党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分子的猖狂进攻》的内部指示。

8月3日国家建设委员会委托中国建筑学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这是1949以来全国性第一次大型设计竞赛活动。

8月23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城市建设必须有领导有计划――

首都建筑界批驳陈华联盟的恶毒阴谋》。

9月5日~9月7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巴黎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杨廷宝当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

9月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首都建筑界展开大论战――华揽洪,陈占祥恶意攻击首都建设的种种谬论――破产》。

1958年

3月18日总理视察北京车站工地。

4月15日~23日建筑工程部召开地方建筑设计会议。

4月22日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5月1日正式揭幕。

8月为迎接建国10周年,中央决定在北京兴建国庆工程。

9月为建造国家体育场,中国建筑学会与国家体委共同组织了多次”国家体育场设计方案”讨论会。

10月6日~17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召开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

1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短评《让群众审查设计》。

1959年

3月日~10日建筑工程部召开全国建筑工程厅,局长扩大会议。

3月15日中国建筑学会举办的“中国建筑图片展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5月18日~6月4日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工程部在上海召开“住宅建设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刘秀峰部长作了《关于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的报告。

9月主席视察即将完工的人民大会堂。

9月为迎接建国10周年,北京一大批新建筑相继落成,这其中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华侨大厦等“十大建筑”。

10月《建筑学报》推出“国庆建筑专辑”。

12月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编辑的大型画册《建筑十年》出版。

1960年

3月19日中国建筑学会受铁道部委托,向全国征求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方案。

7月16日苏联政府单方面通知我国政府,决定在一个月内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停止执行已签订的协定和合同,给我国经济发展建设造成许多困难。

10月国家建委在上海召开设计工作会议。

1961年

3月17日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在上海召集建筑专家座谈,提出开展建筑风格问题的学术讨论。

3月20日罗马尼亚建筑图片展览会在北京举行。

6月10日~7月5日欧洲八个国家定型设计巡回展览在北京建筑展览馆展出。

10月中国建筑学会出版《建筑理论争鸣论文选集》。

12月日~25日中国建筑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湛江举行。

1961年北京工人体育馆落成。

1962年

1月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总结设计工作经验,组织力量开始编写大型资料性手册《建筑设计资料集》。

4月梁思成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拙匠随笔》。

4月18日~23日农村住宅设计问题座谈会召开。

7月20日~8月5日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第一届建筑绘画展览。

12月建筑工程部召开技术工作会议。

1963年

3月建筑工程厅,局长扩大会议召开。主席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

5月20日建筑科学研究院理论历史室由梁思成,汪季琦主持召开国外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工作座谈会。

10月22日~11月2日建筑工程部在北京召开农村建筑设计工作会议。

10月25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等接见建筑工程部农村建筑设计会议、新材料计划会议,统计工作会议以及中国水利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

11月第二届建筑绘画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1964年

4月19日中国建筑学会在北京召开“建筑创作座谈会”。

5月7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严格禁止楼堂馆所建设的规定》。

10月全国计划工作会议提出,改革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取消工地甲、乙方,取消货币工作量。

11月1日群众性的设计革命运动开始进行。

1965年

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2号命令,任命李人俊为建筑工程部部长。

3月16日~4月4日全国设计工作会议召开。

8月国家建委颁发《关于改进设计工作的若干规定(草案)》。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江西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江西职称论文

浅谈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

摘要:建筑行业具有流动性大、施工生产单位的单件性和生产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与其他行业相比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若想真正做好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同样也是具有较大难度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2007年1月份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建筑行业国家特技资质的申报、评审工作的开展更是使得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所以,建筑行业的会计工作者需要从诸多方面加强会计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行业;会计;管理

近些年来,由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加之建筑行业国家特级资质的申报、评审工作中对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的要求正在逐年提高,因此,整个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顺应会计管理工作的时展新趋势,在充分了解建筑行业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上调整管理工作的思路,大胆进行各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尝试与改革,构建适应时展浪潮的新的会计管理工作框架,从而提高整个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 建筑行业会计的特点

1、建筑行业常用的会计科目相对较少,但却相对集中。在建筑行业会计常用的会计科目中,核算的科目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类科目,而收入类科目相对较少。成本费用类科目使用频率较高的一般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及间接费用五部分。

2、分级核算在会计核算中起重要作用。一般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主要分为本部集中管理(集权式,由公司直接编制财务报表)和项目单独管理制(分权式,由公司总部汇总报表)。采用本部集中管理的企业公司就只有一个账套,所有项目的账务都在公司的同一账套中处理,各项目只负责编制项目成本报表并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分权式管理是公司各项目单独开设账套。每个独立的项目都设有单独的银行账号并单独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最后由公司总部汇总各项目的财务报表。

3、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一般以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为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一般建筑工程造价具有构成组合计价等特点。所谓按构成组合计价,是指一项建设工程是由若干个单项工程组合而成,而每一单项工程又是若干单位工程的组合。所以,建筑工程造价具有按工程组合计价的特点。比如,要确定工程的总造价,则应首先确定单位工程的造价。

4、建筑行业一般都是按在建工程办理工程价款的结算和成本结算。由于建筑行业具有施工周期较长、投入资金数额巨大等特点,因此,对于建筑行业的成品,往往给予某些假定的条件。从理论上来说,建筑业的成品应指在该企业范围内全部竣工,不再需要进行任何施工活动并具有完整使用价值的工程。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施工周期较长,如果只对具有完整使用价值的房屋、构筑物或其承包的房屋、构筑物的建筑部分或机器设备的安装部分全部竣工才进行核算和结算,就会占用很大一笔流动资金,给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核算和工程价款结算上,对于建筑业成品的含义,也往往给予某些假定的条件,即在技术上达到一定成熟阶段的建筑安装工程,就视为“成品”,又称“已完工程”,并与发包单位进行工程进度价款的结算。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企业一般会采用定期计算和确认各期已完工程的价款,并与甲方办理结算,及时收回资金的方法进行工程价款的计算和成本结算。

5、建筑行业工程施工成本的结转具有特殊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筑企业成本的结转不再沿袭过去的将结算和收入确认合并在一起进行的方法而是将工程价款结算和收入的确认分开来处理。这样,“工程施工”帐户就能够反映自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工程成本和合同毛利。

6、建筑行业协作关系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同业主、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专业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租赁企业等配合完成各阶段任务,会与这些单位发生经济往来,这些都是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因此,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相对较为繁琐、复杂。

7、建筑行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建筑行业会计工作人员往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会计核算,因此他们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而且流动性较大,工作地点、场所往往不是固定的。另外,建筑行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一个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的相关的建筑知识,还要具有现场会计核算的工作经验。

二、 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1、 主管领导的权力过大,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往往得不到保障。现代建筑企业一般采用集团式的管理模式,集团内部的管理层级较多,且较为复杂。会计的核算和管理工作也会相应的采取集中式、分权式或集中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一般建筑企业为了加强内部资金的管理工作,都会在集团总部设立财务管理部,负责全集团所有子公司、分公司、事业部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在分公司设财务部,负责分公司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分公司的财务总监由集团总部直接委派,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可自行招聘,但要报集团总部备案,项目上设立专职的财务核算人员。这样的会计核算及管理模式看似科学、合理、严谨,但是,这些财务工作人员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要受多重领导的管理。对于最基层的项目上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说,他在表面上是受集团财务部直接领导,但实际上还要受到项目经理的领导,而项目经理权力过大,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插手项目上的会计核算工作,使得项目的成本收益核算的失真。各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总监、会计核算人员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各分公司、子公司的领导会为了自身的利益直接授意或者间接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在财务报表上做手脚,隐瞒公司承接工程的真实成本与收益,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真实收入与利润。而集团的财务负责人也会处于各种目的在集团总的会计核算上做文章,影响整个集团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

2、 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给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建筑行业属于经验占主导的行业,故一般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年龄较大、经验比较丰富的会计人员。这些特点虽然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工作或处理突发性问题是表现的比较得心应手,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明显不足,有的甚至对于新的会计准则或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等存在抵触情绪;而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强的新人往往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还需要长时间的历练才能完全胜任会计管理工作。有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感不强,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主动或者被动参与会计资料的造假工作,亦或对其他相关人员的造假工作不予制止,造成会计核算资料失真,给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3、 内部管控不利,各类违法违规的会计资料造假活动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制止。虽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多的推广,但落实情况仍不是十分到位,“人治”的因素仍然会起到很多的作用,各种违法违规的会计资料造假活动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纠正,严重的影响了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 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建设

做任何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提高建筑行业会计的管理工作,改变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首先就必须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第一,在招聘的时候,要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原则性较强,有上进心,学习能力较强,同时有具备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的人来担当会计工作。第二,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及时掌握更新会计法规、政策与方法,多搞业务知识技能培训与竞赛,对优秀的会计工作者要多进行各种形式的奖励,促使建筑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更新会计相关知识。第三,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考核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2、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机制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由于财务核算的特殊性,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内控会计监督控制建设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即控制环境、会计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程序。控制环境是指建筑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内控制度及其重要性的整体态度、认知以及行动。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点: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方式及风格;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权力和职责的划分方法;会计控制系统,是指企业内部用于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经济业务的财务信息系统,通过这些系统,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事项最终都会反映在财务报表中。控制程序是根据各企业的性质、业务、规模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合理、合法性控制、授权、分权控制、组织规划控制、业务程序批准控制等。加强建筑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制度的建设,能够预防、及时发现及治理会计舞弊现象,从根本上保证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活动按照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运行,提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3、 加强企业外部审计的监督力度

一方面,政府的财政、审计、税务部门应建立以判断建筑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合理合法为核心的建筑行业政府监督体制;另一方面建立业务素质高、客观公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社会信誉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完善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加强对建筑行业会计行为的监督,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加强内部审计力度,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施工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审计监督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企业内部审计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对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会计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参考文献:

1、梁文东;;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有关问题的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09年12期

2、孙碧森;;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7期

3、赵璐,丁烈云;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信息集成研究与应用[J];基建优化;2005年04期

4、王春华;财会人员在基建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看了“江西职称论文字数要求”的人还看:

1.2017年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2.副高职称论文有字数要求吗

3.甘肃省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理论体系 智能建筑 课程建设 实验体系

中图分类号:T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04-02

近年来,智能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建筑市场。伴随着智能建筑市场的兴起,市场对智能建筑技术人才需求也迅速增长。然而,我国在智能建筑这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明显滞后智能建筑业的发展。因此培养智能建筑技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满足社会对智能建筑人才的急切需求,同时结合学校的特色,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建筑环境设备与工程专业在建环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计划总体框架》的基础上,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为主干学科,加大了自动化学科的课程。在此背景下,我们“智能建筑设备系统”是建环专业专业主干课程,计划学时为48学时。开课时间为第7个学期。

自课程开设开始,建环专业的同学就表现出对“智能建筑设备系统”的浓厚兴趣。由于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并且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交叉课程,因此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教学大纲以及教材能很好地适用于该学科。所以,要更进一步的对该学科进行深入研究,直至有该学科的系统教学体系建立。本文从理论体系建设、实践体系建设、课程设计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智能建筑设备系统”的课程建设,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建设好这门新课程。

1 理论体系建设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从智能建筑的定义可知,智能建筑设备系统主要表现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因而“智能建筑设备系统”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典型特点,不仅涉及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控制、网络通讯技术,而且涉及建筑技术、建筑环境技术、建筑设备技术等诸多技术,是多学科的典型结合。

根据智能建筑设设备系统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分为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工程技术三大部分。基础理论是针对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领域之中析取的理论部分,主要包括自动控制原理和计算计算机控制与网络等内容。基础理论具有承前启后的功能,起到温故和铺垫的作用。专业理论则是面向建筑设备自动化领域在基础理论上形成的具有本课程特色的专有理论,具有创新的功能,起到知识延伸和扩展的作用。专业理论主要包括智能建筑集成技术、建筑建设监控技术和综合布线技术。专业理论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本课程的特色。工程技术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功能,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智能建筑、智能小区的设计以及智能建筑设备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的理论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根据上述理论体系,就可以进行教学大纲和讲义、课本、电子课件、参考书和实验指导书等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课程具体讲授的内容如下。

(1)智能建筑设备系统概述。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的基本概念;智能建筑的体系结构;建筑智能化技术;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2)智能建筑的信息传输与网络。信息的分类和表示、传输介质和方式,PABX通讯网络、公用电信通讯网络。

(3)智能化建筑内的计算机网络与控制信号网络。建筑内的信息交换平台、建筑内的Internet;建筑内电话网及相关技术。

(4)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典型综合布线系统。

(5)智能建筑设备及其控制特性。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空气的物理性质、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冷热源系统。

(6)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集散控制、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7)智能建筑的安防技术。门禁管制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视监视系统、智能建筑防盗报警系统。

(8)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火灾控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智能消防系统。

(9)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技术。将智能化系统从功能到应用进行开发和整合,从而实现对智能建筑全面和完善的综合管理。

(10)工程实例。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介绍1~2座典型的楼宇设备控制系统。

2 实验体系的建设

实验体系是综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实验体系应避免验证性和演示性的内容,应是具有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内容。“智能建筑设备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很注重实验体系的建设。在本课程中实验课程约占总学时的20%,其中综合设计性的内容占70%以上,实验内容基本覆盖了理论课的授课内容。在安排上也围绕住专业理论进行,使理论课和实验课成为有机的整体,其目的要求如表1所示。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基本上达到以下的要求:(1)具备能熟练操作本专业常用仪器仪表进行测试的能力;(2)具备熟练测试本专业常规参数的能力;(3)具备能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对系统、设备及环境进行综合实验测试、研究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

3 课程设计体系的建设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其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强化工程意识,进行工程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为今后的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参加实际的设计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达到的要求为:(1)熟悉有关智能建筑和智能小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国家标准和规范;(2)掌握对设计对象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本方法;(3)掌握确定智能建筑设备系统方案,并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4)学习和掌握选择智能建筑设备的型号和规格的计算方法;(5)学习绘制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施工图及编制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使用说明书。

4 结语

以上是笔者通过学习建环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我们电子院校的特色,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建环专业核心课程“智能建筑设备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点滴看法,仅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供同仁们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董春桥,袁博,张亚男.“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建设探讨[J].暖通空调,2006,36(7):49-51.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营造法 龙庆忠 学术 思想 特色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537(2008)09-0170-07

背景

龙庆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提出了建立在历史研究和实践应用基础上的建筑历史与理论教育体系,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建筑研究生培养中付诸实践。龙先生的建筑历史与理论教育体系包括防灾、保护和设计营造法三大方面。由于龙先生年事已高,在其最后的学术生涯中,主要培养了防灾方面的研究生,同时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建筑防灾研究室;在保护方面,龙先生也培养了研究生,并亲自指导了广州南海神庙等岭南重要历史建筑的复原设计。长期以来,以龙先生的助手或学生为主的华南理工大学(原华南工学院)建筑历史方向的学者,为华南地区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对上述两个方向而言,龙先生在古代建筑营造法方面的学术探索和成就不太为学术界所了解和注意,这笔学术遗产需要进一步发掘整理和深入研究。龙先生的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散见于其手稿和部分中,也见诸其建筑教育和言论中,影响了其学生和同仁。在本文看来,龙先生的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不仅是一种设计法则和设计规律的分析,同时也是对历史建筑营造实践中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的探索。龙先生在这方面的探索更多的与其对建筑防灾,建筑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其研究方法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可为今日研究所学习、借鉴。由于此前这一课题未曾得到系统的总结论述,本文仅仅是一种尝试性的初步解读。在解读过程中,本文将重点对部分与古建筑设计法则(主要表现为数理关系和尺度规律)直接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结合龙先生的其它文献,探讨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主要采用了工匠世代相传的方式得以延续。专论建筑的传世文献极少,地方性的、民间的建筑做法更是缺乏文献资料。现存的古代文献如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都反映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探索,表现为以上述两种文献为主,结合实例的分析研究。例如梁思成先生对清代工程做法则例的研究……陈明达先生对宋代营造法式的研究……等。在他们的基础上,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对中古以来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探索不断有新的进展。

目前对于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研究,暂不考虑建筑实例稀少的唐代以前各时期,就唐代至清代这一时期而言,仍存在一些难点,例如下列课题

①宋《营造法式》提及的“材”模数制在唐至元时期实例中的应用程度和表现;

②清《工程做法则例》、《营造算例》、《营造法原》和实例的对比研究,我国古建筑实例少有大量精确测绘,公开发表更少,受限于此,这方面研究进展不多;

③模数营造法则从宋《营造法式》到清《工程做法则例》的演变过程,包括元、明时期的断代专题研究等。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受限于上述①和②两方面的成果,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④地方性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近年来,部分建筑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地方性和民间建筑的工艺、地方传统工匠经验等领域的研究。这一转向,是对传统建筑史学以官式建筑营造法则为主流研究方向的拓展,是对近二十几年来对民间建筑(主要是传统民居)研究的深化,也是对近十几年来在建筑史学理论研究的反思后更为贴近历史主体、历史事件和历史实践的方法论转移。

龙庆忠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概况

1 成果文献

龙先生对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大量的研究手稿中,目前其手稿仅整理出一部分,以《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为题于1989年出版为论文集。其中收入的下列5篇论文属于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方面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下文文献名后括号内为本文编号、文稿完成日期、文集页码)

《中国塔之数理设计手法及建筑理论》(文献Ⅰ:1987年6月;P16)、《营舍之法》(文献Ⅱ;完成时间不详:P87)、《论石券桥之设计思想》(文献III;1982年;P104)、《中国木构(梁枋柱桁椽等)由厅堂中间柱梁依次折减的计算方法》(文献Ⅳ:1986年3月P110)、《中国古建筑上“材分”的起源》(文献V;1982年之前;P246)。占论文集收入18篇论文的近三分之一,具有相当份量。在论文集所收的其它各篇中,有部分内容也涉及建筑营造法则的研究。此外,龙先生1986年1月完成的论文稿《论中国古建筑之系统及营造工程》(文献VI)也是一重要文献,1995年发表于《华中建筑》。

2 研究周期

在《论中国古建筑之系统及营造工程》序言中,可以发现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关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956年、1965年、1978年,

1985年均分别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论文中相应的表格实际上也已经在上述各个年代完成。这三十年(实际上应考虑更早时期的探索)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正是中国建筑史学界对宋代《营造法式》及其反映的营造法则的进行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其中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包括

(1)梁思成先生主持的《营造法式》注释研究工作。这一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因而中断,1983年出版了研究成果(仅有上卷)。

(2)陈明达先生对宋代《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探索研究。这一工作源于其20世纪60年代初期对山西应县木塔的研究,到1981年出版《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

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一古建筑“营造法式”的持续研究,正如其同时代的建筑史学者们一样,是对主流课题的关注。

3 研究条件、研究资源

如同那个时代的所有其他学者一样,龙先生是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着自己的研究工作。现代中国古代建筑史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调查研究,研究者掌握的实例资料不足对建筑营造法则、尤其是尺度设计法则的研究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到目前为止,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很多研究文献仍集中关注于《营造法式》等历史文献的文本阐释,大量进行实例数据验证的文献仍显不足。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龙先生的文稿中比较多的引用了实例的

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参证以日本的资料例,如文献Ⅰ对日本古塔资料的引证、文献Ⅳ对日本中世纪建筑资料的引证等。这种中、日对比研究,在当代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中仍显不足。此外,大量引证经史文献阐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同时代的建筑史学研究者的共同特征。

由于时代的限制,当时尚不可能展开对地方性和民间建筑的工艺、地方传统工匠经验的深入研究,以及将地方和官式做法进行比较研究。但是龙先生在其学术历程中,很早就注意到了地方民间营造的经验,并进行历史的分析。如在1930年表的《穴居杂考》一文(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一期),应属最早关注民居建筑的论文。

4 学术史影响

现发表的龙先生文章由于主要是由后人据其手稿编撰而成,其中有不少编辑上的不足,文字缺漏错乱也有;在表达上,文章具有明显的手稿特点,包括大量的参考文献内容的摘抄引用和计算,大量符号的使用等,同时由于时代的限制,龙先生的文稿在表达上很多时候无法满足今天所谓学术规范的要求,另外,文稿也有强烈的研究者个人特色,包括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微言大义式的一些表述。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今日将这些文章作为纯粹的建筑设计法则研究文章进行研读,对这些文章在学术史上发挥影响带来了消极的作用。

龙先生在1980年代进行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教育中,主要培养了建筑(包括城市)防灾方面的研究生。龙先生教育特点是在其自身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指导研究生继续探索,其成果往往是在龙先生手稿基础上的扩展和深化。可以想见,如果天假以年,龙先生是可以在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的。今天我们对于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方面的文稿,应加以重视,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主要文献评述

前述的6篇主要文献(文献Ⅰ~Ⅵ)可以分为四类。

1 文献Ⅰ

文献Ⅰ针对古塔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其思路源于《营造法原》中外塔盘外阶沿之周围总数和塔总高相等的制度,由此得到了竖向尺度和水平尺度的基本关系。再通过各种实例数据的验证和分析,探索古塔各层高度、边宽的相互关系以及层间递变规律。由于古塔作为具有强烈仪式象征作用的多层建筑,其尺度一般具有较规律性的取值,这种倾向数理分析的方法是有效的。论文初步提出以下基本观点

(1)多边形楼阁式塔的公式是基本关系式,总高H=底边周长C=n×底边边长a(n为边数);

(2)以(1)式为基础,对密檐塔提出了参考关系式,总高H:塔底层之边长a=4~4.8,以4为多;

(3)各层塔身宽w:塔身高H=1/3~2/5。以1/3为古制,并提出以此取值代表古塔的台殿式传统;作为对比,部分密檐式塔首层为光平无柱的高塔身,是为阙榭式传统,其首层塔身宽与塔身高之比可达到1.2。尺度规律的探索联系形态和制度,并互为促进,这是古建筑营造法则研究中的重要学术传统,在陈明达先生《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4)对于密檐式塔,结合砖皮数分析尺度,这就摆脱了纯粹的数字分析而联系到工程实践的可行性,是一可贵的研究思想。

2、文献Ⅲ

文献Ⅲ是对官式石拱桥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此研究源于王壁文先生的《清官式石桥做法》(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四期62~114页)。这篇文稿相较于文献I,更典型地体现了龙先生探索古建筑数理设计手法的分析手段。不同于西方文化对几何作图法则的重视,这种以数字比例为主的见解也见于陈明达、莫宗江等学者的理念中。

3、文献Ⅴ

文献Ⅴ是对《营造法式》所提到的“以材为祖”制度的历史考证。龙先生在文中对“材”、“章”等作了辨析,并对八等材的数列规律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龙先生指出7寸材的特殊性。文中引《说文通训定声》“材,木挺也,从木才声。才方三尺五寸为章。唐人言一檀,章双声,故言木之盛曰千章。”又引《类编》“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日。”作者还引用其它古代文献,指出:“材是条直横长有一定尺寸的木挺。章是这种材的计量单位。”并据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月梁剖面为7:5,以及《营造法原》对界搁栅用7寸×5寸,提出“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日撞。”中“方”为立方之义,方三尺五寸为一根标准方桁的体积,表示为0.7尺×0.5尺×10尺=3.5立方尺。故7寸×5寸可能是唐代的一种标准用材,这一见解后来也出现在其它研究者的文章中。材的概念源于基本构件,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以材为祖”的思想,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数,这一点在评价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思想上也需加以重视。

4 文献Ⅱ、文献Ⅳ和文献Ⅵ

它们是关于古代官式木构建筑营造法则三篇重要文献。其内容各有侧重而互有补充。

(1)文献Ⅱ借用《梦溪笔谈》关于北宋俞皓《木经》的论述中“营舍之法”及其上中下三分的思想,意在对房屋整体设计作一通盘论述。其中“上分”的屋顶部分论述甚简略,“下分”分析台基以及栏杆的制度的论述则甚为细致亦少见他人研究。“中分”部分包括中分与上分的木构件在设计上的联系是全文的重点。其主要思路是综合比较《营造法式》、清式做法和《营造法原》中基本木构件的尺度关系,辨异求同。文献Ⅱ似乎成文较早,并未系统提出尺度设计的法则性结论,不过,文献Ⅳ和文献Ⅵ的基本思路和部分前导性观点此文中已经形成(文献Ⅱ中有关柱径与桁檩径关系讨论的小段文字再现于文献Ⅵ中)。

(2)文献Ⅳ则是综合比较清式做法、《营造法原》和日本中世纪(引自关口欣也的著作)三种对于房屋主要木构件尺度的计算方法,并概括为一个一致的传统法则;在一座建筑中设定一个主屋(即明间、正间等),决定其主要构件尺度后,向上和四周递减尺寸。这里最先决定的主要构件在《营造法原》中是大梁围;清式和日本中世纪则是用柱径。文献Ⅳ未涉及宋式的讨论,其主要用意不在于法则的推演,而是张扬此种技术传统的实用和经济价值,以之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

(3)文献Ⅵ似可作为龙先生建筑营造法则研究的代表。前文已提到,该文稿历经三十年始成,1986年成稿后始终未发表,10年后才发表时龙先生已经离世一年。恐怕不能作为定稿看待。文稿分为三部分,大体对应于3个时期的探索,并对应于文章中的3个附表。

①表一成于1956年,显示出对于数列规律的重视,类同于文献Ⅰ、文献Ⅲ:同时也关注各间递变规律,即文献Ⅳ的研究内容。总的来看,表一是一个较为理想化的数列体系。

②表二成于1965年。按文中序言,这部分工作是从《营造法原》、《清式

营造算例》、《营造法式》三书制度比较中取得它们在建筑种类、用材、椽平、阑额高、桁径、柱径等关系,分为八项。这里的八项是按照《营造法式》八等材划分的,实际上这部分研究的主要贡献也在于为《营造法式》原文未明确的部分制度性内容提出了新的探索途径和观点。其探索途径的关键是利用《营造法原》的制度来推算《营造法式》的开间取值,本文尝试将原文中推演过程简化改述如下:

按《营造法原》,有下列关系式(围径比按3计算):

a 桁围=正间面阔×(1.5/10~2/10),有:开间=(15~20)×桁径(围径比按3计算)

b 柱围=正间面阔×2/10,有:开间=15×柱径(围径比按3计算)

c 大梁围=内四界深×2/10,有:椽架平长-4×梁高(梁围比梁高按10/3计算)

d 正间面阔×0.8=次间面阔

e 阑额高=柱高×0.1

根据《营造法式》,桁径取1材~2材(这里取桁径而不是取柱径进行推算,是由于宋式柱径相对较大)、四椽袱取2材~3材、次间面阔按2倍橡架平长、阑额高取2材,各项代入上面关系式,并相互复核,可以得到

f 正间面阔=20~30材

g 次间面阔=16~24材

h 椽架平长=8~12材

i 柱高=20材

上面是本文根据按原文思路推算的结果,可作为参考。如按原文表二,则较多直接采用了尺寸值,并以等差数列方式给出。

③表三成于1978年,增补了砖、瓦等项目,并把建筑类型调整为7大类,以当心间方的取值划分。

在本文作者看来,文献Ⅵ的最重要成果是在表2的部分。根据表2的内容完全可以在当时(1965年)就提出一个《营造法式》材分制度下各项建筑指标取值的解释系统;如果龙先生在1980年代前后更多倾心于此,那么我们今天将会读到两种关于《营造法式》制度研究的经典:龙先生的和陈明达先生的。这将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其学术思想。本文尝试概括为:

1 基于道德感与实践感的规范性研究取向

相对于纯粹的实证性研究,以历史文献为主的营造法式研究,不可避免的都具有规范性研究取向的特点。身处现代中国古代建筑史学的开创期和建立系统中国建筑理论的动力,无疑会加强研究者的这一倾向;而在当时掌握的实例资料不足的背景下这一研究取向似乎也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在梁思成先生的《清式营造则例》和陈明达先生的《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这两份经典文献中均可发现这种规范性研究的特点。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规范性研究取向,并非出于一种对建立宏观统一理论的纯粹学术偏好,而是在其强烈的历史感和道德感支持下的实践方向。生于农村、长于动乱的旧中国,长期关注底层民众的营造实践,都促成了龙先生独特的学术关怀。在《序言》中,龙先生指出,“学习、研究、编写建筑史的,好像是‘知死’,实际上是在‘知生’。因为人死了的东西不仅包含着它生的时候那种活泼生气,而且会影响和推动人们去再生产。这就是知生的必要和所以。……”这反映了龙先生历史研究的学术思想。

2 面向民间的经验性研究取向

龙先生的文稿中多处综合比较《营造法式》、《营造法原》和《清式营造算例》的制度,用共时性的方法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尺度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固然也是属于规范性的研究,但却另有值得考辩之处,而且也是不见于同时代其他学者的独特视角。这种从设计角度出发的研究方法论,其背后的根据是中国民间传统营造经验的稳定性,对木构件材料力学性能认识的稳定性。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忽略宋代和清代的系统差异、甚至官式和民间的系统差异,根据常用尺度的比例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构件的高跨比、细长比之类),探索历史文献未能明确的某些营造法则。在文献Ⅵ中,这一方法的运用最为突出。

3 面向社会的系统研究取向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细部特征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建筑设计形式和创作形态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要想将建筑设计工作做好,就必须要重视建筑细部特征。本文主要就是对建筑细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细部结构和建筑形态进行阐述,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细部;创作形态;建筑审美

我国的建筑行业在飞速的发展,建筑物的数量在显著的提升,但是建筑设计和建筑工艺质量却存在着色彩搭配、设计比例和结构比例上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建筑细部特征被设计人员所忽视,要想将建筑审美与创作工作做好,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建筑设计师就必须要明确建筑细部工艺对于创作形态和建筑审美的影响,只有将建筑细部工艺做好,才能够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准,满足人们对建筑审美的要求。

1 建筑细部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建筑细部能够充分的反应出特定时期的建筑形态和建筑风格,能够显示出特定时期内的主流建筑技术和审美,尤其是在一些古老的建筑工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木构建筑,这种建筑强化的就是细部精髓,在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建筑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建筑细部结构也被人所关注,建筑细部结构的覆盖面积也在变得更加广泛,在个性化建筑、新材料应用、建筑造型、建筑整体构架上得到了显著的体现,这些细部特征使建筑物有着独性,必须要加强对建筑细部的强化与处理,这一工艺能够反映出特定时期建筑设计人员的应用水平和设计理念,也能够折射出建筑审美构成艺术和特定时期的科技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的公众建筑大多使用的是石材,石材能够体现出建筑物的豪华性,但是石材在运用和选择上,如果没有把握好造型风格和设计比例,建筑物在施工之后就无法达到预想的创作形态和审美要求,其视觉效果和艺术效果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这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细节,没有从视觉审美的角度出发使设计和成果产生严重的差异。

在国外有些美术馆在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保留着原有的建筑风格与特征,尽管存在的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建筑风格上也展现出了时代性的特征,设计是将建筑细部进行了巧妙的处理,将不同的建筑结构融为一体,使人们感受到建筑的整体性。对于石材到的选择,设计师需要保证石材的一致性,这样新旧石材就不会有着显著性的差异,设计人员在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还要与当年的设计师进行沟通,从而使石材的运用变得和谐完美。

建筑细节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是设计细节和材料选择,无论是设计细节还是材料选择,都必须要尊重建筑物的审美需求和功能性,尤其是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较高,与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有着极大的差异,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使用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传统的设计方式就是使用某一技术细节就能够对建筑整体进行支撑。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必须要将材料和结构进行紧密的结合,建筑结构内的任何细节都是整个技术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建筑体系中最真实、最直接的体现,展现了整个建筑工艺的精髓和核心。对建筑细部的设计能够真正的体现出一栋建筑是否真的具备技术价值,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到建筑细节的重要性,并且将建筑细节设计和建筑工艺进行完美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有着生命力的建筑作品。除此之外,建筑细部设计还要体现出建筑物的实用性,真正的反应出设计师的设计思想、设计态度与审美追求。

2 建筑细部对建筑审美的影响

建筑创作的过程中,建筑物主要是由多个区域组合而成的,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功能,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建筑整体,对于建筑物的整体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物的审美价值与建筑工艺、色彩、材料运用和结构比例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一个细节产生偏颇,都会导致建筑物失去美学价值。建筑审美是建筑美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其文化特征是整个细节的反映,可以说细部特征对于建筑审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建筑创作十分繁荣,涌现了大量的建筑作品。但是,人们对所谓“中国现代派作品”很快就开始感到不满,其建筑形态支离破碎。这些都是机械地堆积建筑材料、忽视建筑细节的处理、失去建筑的整体形象而使创作活动陷入平庸的后果。实际上,现代建筑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认为繁复等同于细节:菲利浦・约翰逊在上世纪40年代设计的玻璃住宅,虽然是一个巨大的玻璃盒子,但尺度和分隔都经过反复推敲,直径3m的红砖柱筒包含壁炉和浴室,将内部空间分成三个相等的部分,使建筑匀称而流畅;建筑细节异常讲究,平滑光亮的钢构件尽可能地贴近玻璃的内表面,以减少阴影和最大限度增加透明感和反射效应。

建筑的审美取向不仅具有美学含义也具有浓厚的文化特征,很多时候,这种文化特征也会通过建筑的细部表达出来,使我们可以识别建筑的风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建筑,往往通过有代表性的彩画局部或是斗拱作法,就能反映整个建筑的文化特征;西方古典建筑通过柱式、山花、门窗等细部,可以区分哥特式、罗马式、古典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等不同的建筑风格、地域文化。但是,现代建筑不可能简单地重复和叠加上面的这些符号来表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审美取向。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没有高层建筑,所以在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上,要反映中国文化特色,具有相当的难度。SOM的主要设计人阿德兰・史密斯在谈到自己是如何进行上海金茂大厦构思的时候说道:“我在研究中国建筑风格的时候,注意到了造型美观的中国塔。实际上,现代高层建筑的体型即是源于塔这种形态,金茂大厦吸收了中国建筑风格的文脉。”

金茂大厦作为现代建筑类型中的超高层建筑所表述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是比较准确的,细节的完美处理使钢和玻璃同样演绎出了具有中国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的全新建筑形态。

3 结论

中国传统建筑的成就告诉我们,当建筑技术的细部设计成为一种艺术的时候,也是整个体系的审美价值、文化特征形成的时刻。细部设计是建筑建造过程中对其形态营造与技术构成的最真实体验,是建筑技术的精髓所在,是建筑建造与创作表达的必然结合,细部设计有助于更全面地表达建筑师的设计意愿和理念。出色的细部设计,能够充分地体现材料与构造的工艺水平,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设计质量,丰富与发展当代建筑文化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张本.环境空间建筑细部――香港城市建筑发展启示录[J].山西建筑,2013(02).

[2]陈镌,莫天伟.上帝是否还在细部之中――论当代荷兰的建筑细部设计[J].新建筑,2012(2):13-14.

[3]刘向军.建筑细部对创作形态和建筑审美的影响[J].城市建筑,2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