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商务培养方案

国际商务培养方案

国际商务培养方案

国际商务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美国的国际商务教育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60年代,教育部就设立了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际商务硕士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其培养的一流国际商务人才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跨国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我国国务院学位办于2010年批准设置了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它是为“职业型”学生而设置,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专业学位。但是,这个在欧美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极受欢迎和重视的学位在我国的认可度却不高,其招生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如会计专业硕士和金融专业硕士。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十分活跃,国际经济合作程度不断加深,迫切需要大批国际商务人才。因此,如何培养适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商务人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总结归纳了美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法,针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高校的成功经验,提出改进建议,有助于我国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一、美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

美国高校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目标是扩展学生对国际商务理论与实践的认知,培养国际商务领域的领导者[1]。美国高校国际商务硕士的课程设置都是两年,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处理复杂国际商务问题的能力。美国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在课程设置上的侧重点也不同,绝大部分高校的实践课程在所修学分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突出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2]。例如,芝加哥大学在课程体系中突出财会与管理方面的课程,选修课程较多;南卡罗来纳大学在课程体系中突出政府和政治在国际商业运行中的作用,课程设置面较广,涵盖了经济、管理、财务、营销、政治、文化等内容;西北大学国际商务硕士的课程设置独特,开设了具有交叉课程性质的国际医疗保健系统课程。

美国高校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方案由四个部分组成:国际商务课程、外语学习、交叉学科及第二专业、地区研究和商务实践[3]。国际商务课程主要涵盖一些商科功能领域的国际化课程,如国际财务、国际投资、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营销、企业进出口、企业国际化管理等[4]。外语课程的学习是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重心之一,大多数高校会经过严格的考核以保证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由于国际商务专业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特征,美国高校很重视交叉学科及第二专业的学习。许多美国高校还要求学生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国家或地区的语言、风俗习惯、文化等内容,这一训练内容通常是结合当地的商务实践来完成。

二、美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中85%的时间是学生在讨论和发表意见,教师只负责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控制案例教学的进度。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精心选择合适的案例,并在上课之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阅读并思考案例,然后与团队成员进行讨论,与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上课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分析与讨论案例,学生在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之后,提出可行方案。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习中的反思过程,让学生将已有认知与案例学习结合起来,在高效思考、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案例教学法既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决策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具备团队协作意识的能力。

(二)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又称作“干中学”,即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些实际工作项目的运作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提升能力。行动学习法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不同于案例教学法,在这种授课方式中,学生面对的是真实的国际商务问题。行动学习法的主要方式是参与各种商务模拟、案例大赛、企业实习,或者参与国际机构、跨国公司等组织机构的运作。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现实情境下分析问题的原因和性质、提出行动方案、采取有效行动,?M而创造性地解决国际商务问题。行动学习法的优点是以结果为导向,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三)团队学习法

团队学习法中的“团队”是指一群学生为了获取知识、技能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组成的课外小组。团队成员分工合作,以团队经验共享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讨论、演讲等活动。首先,团队成员需要制定领导力实践方案,例如参与社区服务或为学校举办一个新活动,创建一个新项目或开展商业计划等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实施拟定的方案,最后由老师对团队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团队学习法考察的是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和达成共同目标的水平,这意味着学生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对最终结果(不论好坏与否)负责。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团队学习法培养出的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更强,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般均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缺乏明晰定位,导致学校培养的国际商务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我国各高校要做到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就必须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人才定位要充分考虑区域需求、行业标准和职业定位,构建以培养高校为核心,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协同、立体交叉的培养体系,要突出国际化,突出商务特色。各高校要抓住机遇,与跨国企业合作,紧密联系相关行业,共同制定国际商务行业的人才标准。同时,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特点设定培养目标。教育部直属的985、211高校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在我国高校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地方211高校和其他普通高校主要服务于地方发展战略。对于地方院校而言,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合当地企业需要的高层次商务人才。为了准确设定培养目标,地方院校需要认真研究以下几个问题: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未来经济的增长点是什么?本区域有哪些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这些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国内外居于什么地位?本区域重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本校的影响力有多大?本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受欢迎等等。

(二)完善课程体系

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与学术硕士的培养类似,职业特点不显著。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我国高校应密切关注国际商务发展的最新趋势,构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体系,为不同学习背景和层次的学生设置符合其实际情况和职业发展的课程,将政治、经济、法律等学科的知识融合到课程体系中,鼓励学生修读双学位或第二专业,打造多元化的知识体系。

美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十分注重实践环节,我国高校也应该强化实践培养,加重实践环节的学分比例。高校可以开设商务实践类课程、引进具有职业特色的商务教学软件、开办工作室和研讨会、举办创业大赛等活动,还可以鼓励企业参与到教学环节中,通过建立实践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我国高校还应该推进外语应用,注重地区研究。我国比较重视英语的学习,但却忽视听说方面的训练,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普遍较差。因此,英语学习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强化听说训练,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学习新兴国家的语言,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各高校还可以考虑开设地区专题课程,或者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与实习等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历史及商业惯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成为符合特定地区需要的高级国际商务人才。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上,我国高校应摒弃以教师为主导的培养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美国高校培养国际商务人才采用的案例教学、行动学习及团队学习等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国高校在培养国际商务硕士时,要强化案例教学法、行动学习法、团队学习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还可以尝试采取商务模拟、全英文教学、双语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以商务模拟教学法为例,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进口商和出口商两个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谈判角色进行模拟谈判,经过询价、报价、还价、磋商及达成交易等各个谈判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国际商务谈判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国际商务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一、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商务英语是一门新型、交叉学科,它结合了英语语言和商务两个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商务英语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使得社会对商务人才,尤其是对英语能力强的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真正培养出既懂得商务又精通英语的人才,就需要对现有的商务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创新教学强调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重视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二、商务英语学生的现状

调查显示,当前许多商务英语专业都是设在了外语系,大部分学生是按照英语课程的设置来学习的,主要强调英语词汇、语法的学习和英语等级的考试,学生对商务交际活动认识粗浅,实际商务操作能力较差。在教学中,还发现学生对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也不平衡,学生比较擅长商务听力与商务阅读方面,而在商务交际和商务写作方面缺乏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此外,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懂得经贸方面的专业知识,如经济学、营销学、国际贸易实务等,不会用英语去从事商务活动,不侧重交际,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的学生在工作中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岗位具体要求不同,语言能力远不能胜任行业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要求,与客户的沟通协调能力不足,这就造成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

三、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1.以交际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目前,随着我国对外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的商务英语学生,虽然说用人单位要求商务英语学生具有较宽的外贸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但前提是要有较强的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即应用文写作及口头交际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把词汇、语法作为基础训练,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上下大工夫,把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这样在就业上才具有其他专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2.文化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学生只具有交际能力还不够,在交际中还要懂得如何用英语进行准确无误的交流,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就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文化教学一直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教学内外,通过各种途径,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知识,在商务礼仪、外贸谈判中注重各国的文化差异,了解文化禁忌,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从而有效地促成国际间的商务交往。

3.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线索,通过各种媒体资源设置商务交际场景,如商务接待、商务会议、商务谈判等,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创新、互动,根据商务英语中语言和交际的特点,将语言学习和商务专业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案例分析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商务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把案例以问题形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通过网络等资源查找与案例相关的案例资料,带着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通过对案例启发,抓住关键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案例分析,使学生对案例加深印象,巩固已学过的专业知识,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后,教师也可布置一些与商务活动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提出观点进行讨论,加强参与意识。

四、创新思维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国际商务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随着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经济逐渐复苏,我国对外贸易及交流活动也日趋活跃,市场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独立学院发展十几年来,为地方输送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对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优秀的智力保证,随着最难就业季的到来,独立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如何保持并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各个独立学院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模式概述

1.我国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商务人才,国际商务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是各个高校相关任课教师及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1994年,黎孝先先生对国际商务人才提出了五点素质要求:较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政策水平、至少会一门外语、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什么不会学什么再学习能力。1997年,汤长兴对驻外商务人员等国际商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国际社会交往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自我完善的能力、管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运用多种技术的能力等。后来,不少学者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了论述,但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并没有改变,就是掌握一定的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外语技能。

2.我国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及发展。2001年之前,我国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各职业教育院校,之后,才开始在本科类院校兴起。当然,目前来说,有着极强应用性和职业性特点的国际商务专业仍然是各中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中的主流专业。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对外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有了长足发展,扎实的国际贸易知识、熟练地谈判技巧、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沉稳的解决争端等成为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新的素质要求。2005年,教育部设立国际商务新本科专业,并将原归属于经济学科的国际商务专业并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另行设立归属于管理学科国际商务专业。目前,全国开设本科层次国际商务专业的院校有40余所。

二、我国独立学院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国际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经济贸易部门及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化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①。这是对国际商务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类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独立学院作为三本院校,由于学生本身知识素养的原因要求学校不能按照一本、二本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培养,但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而是基本按照母校同专业的目标进行培养。这样造成的后果有二:第一,人才能力趋同,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第二,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厚基础、重技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②的培养要求,必然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

2.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模式陈旧,难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如下:一是教材内容、案例陈旧,跟不上经济形势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贸易规则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课题、新领域,比如新贸易保护、国际电子商务、环境与贸易等。而现在的教材大多内容陈旧,大部分案例已不适应新形势变化。二是缺乏实践技能培养。学校虽然开设了实践环节,但实践环节较少,书面大于实际,设施也不完备,实践效果差强人意。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和创新实验,实验环境与市场环境差别较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进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

3.在协调管理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仍显不足。由于国际商务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非常接近,导致大多数高等院校都不能将三个专业区分开来,这种现象在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依托发展起来的院校中尤为明显。在这种意识的主导下,国际商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较为扎实,但技能不足,并且容易成为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复制品,使此层次的人才供给过多,而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上手快的、应用型的人才少。

三、优化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方向,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纲目,课程设置是高校建设中最基本的环节。各独立学院应该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服务的方向、自身的特色,确立明确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基础知识扎实、熟悉国际法规与贸易惯例、能够熟练应用商务外语进行国际交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做到:第一,突出理论教学,是学生具有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功底,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创新。第二,加强学生计算机技能和英语的训练。第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推进商科教育的国际化改革。国际化的商科教育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内容的国际化上。(1)课程设置应以动态的国际市场需求为基础,开设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等的课程。(2)教材选用应与国际接轨,选用“双语”教材,突出实效性。(3)教师应具有国际化视野、敏锐的判断力和即时处理国际信息的能力,能够进行熟练的经、法、商、贸双语教学,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商务实战经验与能力。(4)采用参与式、模拟式及案例等教学方法,丰富多媒体课件、录像资料、三维动画、试验软件、互联网等教学载体,在虚拟国际商务环境中进行模拟训练,增强学生的实景认知。

3.整合校内外优势师资资源,引入国外智力。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涉及的领域广泛(原本是经济类学科,2005年后划入管理学科),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师资资源。第一,打破学科和院系界限,合理配置校内资源,实现经济学、商学、贸易、法学等多学科交融合作,设置综合叉课程。第二,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外优秀人才,从周边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外聘、外借人才,引入“名师”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校际学科优势互补。第三,有条件的院校,还应聘请经验丰富的外教进行国际商务课程教学从而缩小国内教学与国际市场的差距。

4.积极开展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市场营销。学校就像一个“工厂”,合格的毕业生就是学校的“产品”,相关用人单位就是这些“产品”的需求方。独立学院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导向生产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高质量的“产品”,更要将这些优质“产品”积极的推介出去,这就需要各独立学院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市场营销。这样不仅能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实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还能提高“产品”质量,更是树立各独立学院品牌的重要策略。因此,不管从满足社会需要还是促进学生就业、树立教育品牌、提高教育市场竞争力,独立学院都应该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通过学生和用人单位宣传,实现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人才培养的信度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黎孝先.培养跨世纪的国际商务人才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4 (02):4-6,9.

[2]汤长兴,张晨.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现代化,1997 (03):50-52.

[3]李小红,莫锡坤.入世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04):25-27.

[4]唐少清.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7(01):13-15.

[5]张庆亮等.高等学校市场营销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8-10.

注释:

国际商务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理念

前言

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历史已经有50多年,但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直到2007年才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设立。经过6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145所高校开设了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各所高校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的指导下,结合学校自身资源和特色,制订了各自的培养方案。在这些培养方案当中,体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设置方案:“ ( 1) 英语专业课程 + 商务英语课程; ( 2) 商务专业课程 + 英语专业课程 + 商务英语课程(全英文授课) ; (3) 商务专业课程 + 商务英语课程 +英语专业课程(中文授课) ; (4) 英语专业课程+商务专业课程( 英文授课) ; (5) 商务专业课程 + 英语专业课程(中文授课) ; (6) 商务专业课程( 全英文)+部分英语语言课程。”(安 超,2013)从这些教学方案中不难看出,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了2种不同的培养理念:一是以商务为本体;二是以语言为本体。

二、 培养目标解读

根据2012教育部专业目录介绍,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涉外商务专业人才。我们认为完成这一培养目标后,学生应当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遵循英语语言规律,对语言资源根据场景的需要进行正确应用的能力; (2)了解商业行业的惯例和程序,进行商务实际操作的能力; (3)了解商务领域的知识和发展动态,跟上商务发展变化趋势的能力; (4)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5)商务知识和技能的拓展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理念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结合上述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和培养目标的解读,笔者认为在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当首先确定以下几个理念:

1、语言本体理念

商务英语是一门跨专业的交叉性学科。根据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划分,商务英语属于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项下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下的三级学科,所以其本质是一门语言教学。 Pickett指出:商务英语的本体是一种具有普通和专业商务语境的语言,是既具有通用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规律,又体现商务语言内核特征的语体,表现在专有词汇的广度与深度、句法结构、语篇、语域、语体特征以及专业知识的语境和认知规律等方面。简而言之,商务英语就是某一特定商务语境中的英语,因而表现出区别与通用英语的语体特征。对其进行的研究,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对语言现象的研究。

2、核心内容理念

虽然我们将商务英语划分到语言教学范畴,但它区别于通用英语之处在于它是一门为以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学习为核心的语言教学。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并不是简单的在英语课程中加入商务的内容,而是围绕商务理论和知识展开英语语言技能的专业训练和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既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商务操作和商务活动能力。

基础理论理念

商务英语专业中,商务的概念是相当宽泛的。2012教育部专业目录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提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当具有“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等工作”,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专业中商务内容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高校对于市场需求的认识。怎样将商务学科中的1个或多个专业(例如:贸易、金融、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操作与语言技能的培训和语言教学特点融合,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是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之所以强调基础理论和操作是因为在四年本科教学的有限时间中,要求学生掌握商务多个专业的内容是不现实的,而只对其中某一专业有了解又会造成学生就业选择面窄的困局。因此在学习中为学生提供相关多个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领域的基本操作流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提供了平台和基础。

4、实践学习理念

语言教学和商务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的学习成果都需要在实践中来巩固和发展,因此建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是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一环。该实践教学体系可以通过3大模块来实现:(1)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倡导采用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陈准民,王立非,2009);(2)课外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市场调查),跨专业综合实验(与其它商务类专业的同学一起参与到诸如贸易、投资等各项商务模拟活动的各个环节,并用英文撰写实验报告。),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3)毕业论文设计。打破传统的论文写作模式,可以采用根据不同的方案体裁,按照标准英文格式来撰写调查报告、商务活动策划书、海外推广计划书等方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这些商务方案的设计应包括选题、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文案撰写、英文答辩等环节。

5 、综合素质理念

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市场需求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导向的风向标。但是,我们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仍然应当成为衡量高等教育成败与否的重要指标。其一、加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能够进行对外交流和沟通,在两种甚至是多种不同文化之间从事商务活动的专业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其二、 重视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与行为规范教育,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必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三、强化终身学习观念的树立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既要学习语言,又要学习商务,许多知识都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因而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单纯依靠学校里学到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所无法解决的。此时,学生基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上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将直接决定学生在该行业的发展前景。

6、教师专业素质理念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由于其跨学科的专业特色和较强的实践性,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教师必须具备四种能力:精通英语;精通商务知识;有国际视野和有国际商务实践经验”。(刘夏青 刘白玉,2012)首先商务英语教师要是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具有娴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较高的语言教学能力;第二、商务英语教师要有相应的商务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商务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第三、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要有一定的商务领域从业经验,能够将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当中来;第四,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还需具有很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在知识结构上不断更新,在技能应用上不断探索。教师专业素质的保障和提升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可以采用内外兼修的方式来实现。内修是指对现有语言教学师资队伍进行诸如商务专业课程学习,商务企业顶岗实习等培训方式来提高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跨专业聘请商务专业教师中既有理论实践知识,又有较高英语语言水平的教师承担商务专业课程。外修是指邀请校外企业中既具有丰富从业经历又有国际商务交流经验的商务专家定期到学校做专业讲座或是实践指导。

四 结语

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上述关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思考也会随着我们对这个学科认识的加深而逐渐成熟。

参考文献

【1】安 超,《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几个问题探讨--强调英语本色,还是商务特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

【2】陈准民 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试行),中 国 外 语,2009

【3】郭颖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报告》[J],职业技术,2012

【4】刘夏青 刘白玉,《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

【5】饶 妙,《多元文化、多学科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2012

国际商务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综合交际能力

一、引言

在国家经济发展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渐渐转变为培养技术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商务英语教学特点之一是它包含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相当广泛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如贸易知识、金融知识、财务知识等)。其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把所学到的语言材料,在商场上重新组合,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课程设置改革

目前职业市场对外语人才要求是语言基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英语成为获取和应用专业知识的手段和工具为此,我们由此设计的课程配置是:英语基础课十商业知识课+应用训练课。

英语基础课应训练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其课程可以包括像综合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的语言交际应用能力。商业知识课由某些专业及其相关学科知识构成,如:商务贸易、函电与单证、报关与跟单、国际商法、公关文秘等。应用训练课应是针对语言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践需求所开设的课程,如语言模拟训练,商贸模拟训练等。从课程类型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的角度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进行分解,为课程结构的构建打下基础。学生在完成必要的基础课后,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选修相应的专业知识拓展课程,与能力模块课程相结合,构建以能力课程为核心的培养模式。

三、具体培养模式和方法

(一)运用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本身无意义,只指导听者或读者根据自己原有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图式是人头脑中存在的知识单位。现代图式理论被应用于语言和阅读研究。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就产生理解。

图式有共同性和差异性。图式的共同性使人们能进行交际,达到理解。图式有差异性,因为图式是在经验中形成的,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经验,因此,母语社会中人们的经验与英语社会中人们的经验就存在着各种差异。任何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图式还有其兼容性。其兼容性表明人通过自身经历或有意识学习,可以建立新的图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我们通常能认识到语言图式的重要性,强调词、句和语法的学习和记忆,但忽视内容图式的重要性,不重视语言的意义和商务背景知识的传授,会影响学生对商务英语的理解,从而会影响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根据图式理论,教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该不断地充实学生的商务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图式,建立新图式。背景知识内容图式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调动

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活化教材,扩大学生知识面。具体方法:(1)课堂教学中渗透商务背景知识,激活学生已有图式,有意识利用策略图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和内容图式来对课文最大限度的理解。(2)举办商务背景知识讲座,开展相关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新图式,开展与商务、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英语活动,如模拟提供或询问个人信息、安排约会或会谈: 撰写报告、信函、备忘录等。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

采用案例法进行教学,其实施步骤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案例的准备、案例的分析与辩论、案例的总结和案例报告的撰写。通常是通过开案例分析会来实现,即通过收集典型案例,教师就此案例提出相关问题,让各小组独立思考,就有关问题展开讨论,然后综合全组成员的意见,形成该组的观点或答案,在班上提出、讨论和分析,最后由教师归纳、说明和解决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会,使学生从生动的事例中学到了有关商贸业务等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让学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空间思维力,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了交际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只有将语言知识的获取与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二者融会贯通,最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

商务英语课的特点是实践性强,那么教师在组织商务英语教学中,要以商务情景为主线,并围绕这一主线开展各种业务和语言的实践活动,可采用的一些实践活动主要有:

1、商务洽谈会

在学习贸易实务如询问、答复、报价、还盘、样品、、全同等内容时,把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4~5人。部分小组作为买方,另一部分作为卖方。买卖通过不断询问、答复、报价还盘、看样后,凡有意向性的小组,都可坐下来,进行正式商务洽谈。为了使洽谈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各组可在组长的带动下,分工合作,认真准备,搜集资料,制作样品,拟定说明书等。通过洽谈会,可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2、商品展销会

组织商品展销会,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培养学生们动手和动口的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在准备展销会时,要求各组学生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包括产品的包装、质量、市场、特色、以及在营销中如何推销等。并要求他们制作标语、广告、样品、说明书、价格表及练习市场推销表演。在正式展销会上,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学生自己动手布置展销厅、自己动手设计广告、汇集各种产品的图片、资料和样品,展销会就能很好的实现了英语学习与商业实践的结合。

3、专业讨论会

专业讨论会,就是阶段性地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归纳、总结,并在重新准备后,用英语把学过的内容在讨论会上重新表达,运用出来。通过讨论会,使学生能熟记专业术语,加深对国际贸易常用术语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商务英语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