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估值法

风险估值法范文精选

风险估值法

风险估值法范文第1篇

金融监管是个动态博弈的复杂过程,主要包括事前监管、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三个阶段,而我们知道,事前监管又称预防性监管,对于维护一国的金融安全与稳定是极其重要的,在一国的金融立法中确立符合客观实际、切实有效的预防性金融监管制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金融业“预防性监管”的方法和手段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最初,主要是以强制性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的,对于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以及业务范围等内容做出明确的强制性规定。此后1993年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建议使用的“标准化监管”方式也仍然延续了这种行政指令式的特点,主要是按不同的风险级别确定不同的资本要求进行监管,使得计算程序进一步的简便了。但以上两个阶段中的这种机械的、强制性监管方法对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行为做了很多的外部规定,并且监管者还要对金融机构的创新产品和业务在正式推向市场之前进行严格的审查,这种监管方式明显没有考虑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的连续动态过程提高了其在金融创新过程中为应对监管程序而产生的外在成本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一国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及国际竞争整体实力,实践证明其越来越不适应全球金融业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1996年,巴塞尔金融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资本协议市场风险修正案》,以内部模型监管方法(ValueAtRisk,即VAR)替代了“标准化监管”,“十国集团”监管当局随后也采纳了该规定,允许金融机构自己选择计算方法,并规定必须将资本保证金的数额与计算出来的风险损失直接挂钩起来,内部模型监管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验不对称的问题,在计算上也更加的灵活和准确,但是,其却没有完全解决行政命令式监管的弊端,被称作是一种“半刚性”的监管方法。在内部模型监管的运用上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金融监管当局必须保证用来计算风险的内部模型是准确的,否则,被监管金融机构就极易对他们的风险状况进行虚假陈述。[1]

随着信息经济学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应用,作为非对称信息博弈研究和运用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后,激励规制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规制理论在西方逐渐兴起和发展,而把激励规制理论应用到金融监管领域中,就产生了预先承诺方法(Pre-commitmentApproach,即PCA),其是采用激励相容的原理,由监管当局设定一个测试期间,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测试期开始时向监管当局承诺其资本量水平(即下一个期间内保持的最大损失值),并为该期间内可能发生的损失做准备,在该期间内,只要累计损失超过承诺水平,监管当局便对其进行惩罚,严厉的惩罚措施迫使银行不得不审慎确定其预先承诺的资本量水平和实际的风险头寸规模。[2]预先承诺方法作为一种金融监管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避免了以往通用的内部模型监管方法的诸多弊端,经过实践检验也是有效的。1996年,纽约清算机构委员会组织美洲银行、银行家信托公司纽约公司、大同银行等十家大型银行机构成立了一个国际性机构,共同参与了预先承诺方法的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在风险控制和资本控制等方面都比现存的其他方法更具有激励作用。

二、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现状

目前,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定,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基本上还是按照分业监管的模式,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对其子公司进行监管,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风险结构及风险的传递机制也呈现特殊性和复杂性,对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要求也就更为的严格。[3]经实践证明,我国目前单纯的分业监管模式已经不能对其起到有效的监管效果,即使在2003年6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中按照分业监管、职责明确、合作有序、规则透明、讲求实效的原则,明确确立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分业监管制度,即对金融控股公司内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将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可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负责,还明确了三家监管机构对监管对象的信息收集与交流制度。但在现实的监管实践中,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因为缺乏牵头监管机构,监管职能究竟如何分工及执行的问题并没有实际解决,而且以上的《备忘录》缺乏强制性的法律效力,因为监管机构之间行政上处于平级地位所带来的互不买账、推脱责任的情形仍不能避免。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重复、交叉监管造成了监管的低效,监管的漏洞和盲区也极为普遍。这就使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预防和控制问题日益凸现,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我国虽然没有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专门法律规定,但自从2003年我国银监会成立以后,颁布了有关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多部规定,这对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其主要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等,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明细规定。综观其具体的规定,主要是全面借鉴了巴塞尔新旧资本协议的相关规定,体现了逐步向风险性监管转型的国际趋势,虽然以风险内部模型作为市场风险的主要计量方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预先承诺制,但在以上相关规定中都体现了监管激励相容机制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完全行政强制性的指令式监管,标志着我国预防性金融监管以行政指令式向内部模型监管的正式过渡,但由于内部模型监管的诸多弊端,以及全球监管激励相容趋势的逐渐加强,加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导致金融监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未来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立法中引入预先承诺制,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发挥金融控股公司自身风险预防和控制的能动性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必将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金融控股公司立法中确立预先承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为一种金融监管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预先承诺制的优势已日益显露,将其引入到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中,并以立法的形式进行规定,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势必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事前预防和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进而有助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效率的整体提升。

(一)有利于改善我国金融监管激励不相容的现状

一般情况下,虽然很难给金融监管激励不相容给出一个精确的定量结果或者准确的概念,[4]但却可以通过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体系下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数量,金融机构的违法率等方面的情况充分说明。虽然,近些年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并大力加强金融监管工作,但监管的绩效却仍然不容乐观,不良资产居高不下,资本充足率偏低,金融机构违规经营的情况极其普遍,这些都和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强制命令式的,直接的、单纯外部金融监管有着密切的联系,忽视和压制了其他机制对于金融监管的作用,金融监管激励不相容,不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监管目的,同时,也压抑了被监管者自身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能力,不利于我国金融业整体效率的提升。因而,在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立法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激励不相容的现状,尝试引进预先承诺制,这将充分调动金融控股公司自身的能动性,节约我国金融监管的成本,避免行政命令式监管的无效和失灵,从而引导并最终实现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目标的统一,提高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整体效率。

(二)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机构的效率

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金融体系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大,一国金融监管当局在信息不对称的客观现实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有效的金融监管在更大程度上应更多地取决于金融机构的自律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应该将由一国政府外部施加的行政强制性监管同金融机构内部自发的内控制度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通过建立激励相容的监管制度,诱导金融机构在实现其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有效地实现一国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目标。相对于前几个阶段的监管方式来说,运用预先承诺方法对其进行预防性监管,可以避免和克服以往“一刀切”式监管方法的诸多弊端,充分发挥金融控股公司自身的积极能动性,使金融机构做出的行为与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逐步统一,从而实现激励相容的监管效果,使监管更加透明化和公开化。监管机构只负责金融机构在没有实现预期承诺时候的惩罚和制裁,节省了金融监管机构大量的监管成本和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尤其是对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监管无效和失灵情况将起到很好的避免和预防作用,必将提高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监管效率。

(三)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和发展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实现混业经营目的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其产生的主要动因和缘由就是通过对有限的金融资源进行最大效率的整合从而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如果仍然按照我国以往机械的、“一刀切”式的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不但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管效果,甚至会因为信息和经验不对称等问题造成对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不必要的压制和束缚。而运用预先承诺方法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预防性监管,可以充分发挥激励相容机制的作用,使金融控股公司自身承担较少的约束和行政干预,在其保持资本水平和风险水平相称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业务特点自主的进行安排,这就极大的调动了金融控股公司的能动性使其自觉的对自身面临的风险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内部控制,这就在维护了我国金融安全与稳定的宏观金融秩序的同时促进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发展和创新。

(四)有利于缓解金融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利益冲突的,一般来说,金融监管当局更多重视的是本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而处于被监管者地位的金融机构,往往受利益的驱动,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其最终目标,为了经济效益而忽视或牺牲经营安全的情况屡禁不止,这种短期行为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中表现得最为清晰。这就产生了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金融监管当局越是想实现监管目标,被监管者越是想尽方法规避和逃脱监管。因而,将预先承诺方法引入到我国的金融监管领域,并以立法的方式进行规定,将有助于引导被监管金融机构和市场机制这两种力量共同支持金融监管机构监管目标的最终实现,也将改变我国以往行政命令色彩浓重的金融监管方式,对缓解金融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价值目标的冲突将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ArupratanDaripa&SimoneVarotto1998.“Valueatriskandprecommitmentapproachestomarketriskregulation”EconomicPolicyReviewFederalReserveBankofNewYorkissueOctpages138.

[2]张荔等著.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风险估值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冻结法,风险分级,地层加固

1概述

冻结法是目前软土地区盾构始发和接收端头地层加固常用的加固工法,特别是在上海、杭州、无锡、宁波等存在软弱淤泥质土、承压含水砂层的地区应用广泛。该工法具有封水可靠、无污染、加固体承载力较高(一般单轴抗压强度3.5MPa以上)等优点。但由于施工质量不到位或工艺衔接不当,事故屡屡发生,尤其是盾构接收工程,例如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某工程盾构接收位于承压含水层,由于加固长度未包裹盾构机长度而导致涌水涌砂[1]。据不完全统计,盾构法始发或接收引起的工程事故占盾构法隧道工程总事故量的70%以上[2,3]。针对盾构接收的风险控制,本文分别从冻结设计和施工角度进行分析并针对各风险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2工程风险分级与冻结法适用范围

目前针对冻结法在盾构端头加固中的应用尚缺乏规范类文件。本文建议根据各地区特点从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工程风险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固方式与参数建议。本文根据多个地区施工经验,提出以下划分方法:划分依据:1)场地环境等级;2)工程地质条件。场地环境等级划分:根据周边重要管线、建(构)筑物是否在施工影响范围区,以及施工可能对其造成的影响程度,将场地环境等级划分为三级:一级(A1):管线或建筑物在施工影响区范围内,地层变形或涌水涌砂控制不当后果很严重;二级(A2):管线或建筑物距离施工影响区范围较近(2倍中心埋深竖向投影区域内),地层变形或涌水涌砂控制不当存在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三级(A3):管线或建筑物距离施工影响区范围较远(2倍中心埋深竖向投影区域外),地层变形或涌水涌砂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工程地质条件划分:根据场地地层特点,地下水位埋深、地层渗透系数等条件综合判定。将工程地质条件划分为三级:一级(B1):淤泥质土,Cu≤5的砂土,承压水头较高且渗透系数较大的砂土等具有较大涌水涌砂风险的地层;场地周边存在河流、湖泊等,水系与端头加固区有联通的可能。二级(B2):除一级以外,可能存在沼气等不良地质条件或因前期施工遗留的不利因素。三级(B3):除一级、二级以外的地层。依据以上分级确定冻结法端头加固风险等级如表1所示。对于一级风险源的地层建议采用冻结法+钢套筒或明洞接收确保盾构接收万无一失,对于二级风险源地层建议根据场地条件采用冻结法施工的同时采取完备的配套风险控制措施。冻结法具有良好的封水性,加固体强度高,但对于实际地下水流速大于5m/d、有集中水流或地下水水位有明显波动的地层需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流速。对于地下水含盐的地层需单独进行冻土物理力学试验,确定合理的平均温度,以及冻结法的经济合理性。

3盾构接收风险分析及对策

本文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对盾构接收的风险进行分析如下。

3.1盾构接收地层加固设计

冻结法一般应用于有涌水涌砂风险的地层,加固的目的在于:1)形成具有足够强度的冻结圆板,保证凿除洞门圈混凝土后的安全;2)须保证在盾构接收过程中防止水土流失。对于1),通过对冻结圆板的强度进行力学验算保证。图1为冻结壁计算模型,在冻结壁达到设计厚度且盾构机到达盾构接收端头附近时,需将洞门钢圈范围内的围护结构凿除,这时冻结壁成为钢圈范围内地层水土压力的主要承载结构,其受力验算可按圆板中心所受的最大弯曲应力计算公式进行验算。对于第一条,采用水平冻结施工方案,在外圈冻结孔间距合理的情况下一般可以予以保证,同时应注意采取车站内衬墙处的保温措施。对于第二条,要求外圈冻结壁长度应能包裹整个盾构机外壳,且超出至少1环~2环的距离,以便在盾构机尾部设置止浆垫。否则,水土容易通过盾构机与冻结加固体间隙涌入车站内。除以上冻结施工措施外,一般在风险较大的地层配套使用钢套筒或明洞接收方案进行,以实现洞内洞外的土压平衡,从根本上杜绝涌水涌砂的可能性,以确保盾构接收的安全。采用钢套筒或明洞接收时冻结壁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凿洞门的安全,这时水平冻结长度可不包裹盾构机外壳。也可采用垂直冻结施工工艺,即从地面向下打设冻结管。但对于采用旋喷桩等施工工艺的围护结构的车站应特别注意封堵围护结构与车站内衬间可能存在的过水通道。

3.2盾构接收冻结加固风险分析与对策

盾构接收风险控制主要在于对地层涌水涌砂风险的控制,除3.1节提及的设计上的保证措施外,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到精细化施工,排查各种可能的风险源并积极采取对策。本文根据实际工程案例总结,对冻结法盾构接收的主要风险点及对策归纳如下:第一方面:地层风险。由于地勘资料存在未勘察到的软弱夹层、过水通道、暗浜等不良地质条件或施工前期采用聚氨酯等材料进行过抢险施工,导致隔热的聚氨酯等材料遗留在地层中对冻结法施工造成影响;周边河流或基坑降水施工影响,导致存在大于5m/d的地下水流,易导致冻结壁不交圈。对策:在冻结设计前及施工前都应准确了解施工场地地质和现场条件,准确分析不利于冻结法地层加固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措施或采取其他施工工法。第二方面:钻孔施工阶段。1)钻孔施工开孔及钻进过程中可能导致地层涌水涌砂,导致地层水土流失,地面沉降,危及周边环境安全。对策:对有涌水涌砂风险的地层采用二次开孔施工工艺和安装孔口密封装置(见图3),对于粉细砂或淤泥质地层,水土仍然有可能通过密封装置的缝隙涌出,这时可选择采用夯管法施工工艺或采取保压钻进施工工艺。发生水土流失时应及时通过孔口管上的旁通阀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浆液补偿地层损失,注浆量依据地层流失量确定。图3孔口密封装置安装示意图地层围护结构车站内衬结构膨胀螺丝孔口管闸阀孔口装置钻杆小闸阀2)孔口装置脱落。对策:为防止孔口装置脱落,开孔时在孔口管上打设鱼鳞扣并缠绕麻丝夯入孔口。每个孔口管应至少保证不少于3根M20膨胀螺丝或植筋固定在车站内衬墙上。第三方面:冻结期。1)盐水漏失,影响冻结效果。对策:冻结过程中,加强盐水液位监测。配备液位报警器,实时监测液位变化,发现盐水漏失,要迅速查清组号并关闭相应组阀门,向原冻结管内下放套管继续冻结。要立即查明原因,并对盐水对地层冻结的影响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补救。冻结管应尽量减少接头数量,对于长度小于8m的冻结管,尽量不设置接头。设置接头的位置应尽量避开地层变化处。2)测温孔温度降低缓慢,超过冻结时间仍然不能满足冻结壁设计要求。对策:排查以下可能:a.是否地下水流速过大导致冷量损失;b.是否冻结加固前不久进行过旋喷加固等水泥系加固措施。对于a.应排查是否为周边基坑开挖等降水施工或开采地下水导致的,或为地层本身存在暗流等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应对;对于b.,冻结法施工应在水泥系加固水化热消散后进行。排除以上两点可能性后,检查冻结系统局部或整体供冷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局部冻结系统不满足时提高局部管路盐水供给,整体不满足时应检查冷冻系统,提高单位时间制冷量。第四方面:盾构接收期间。1)临时停电,危及冻结安全。对策:a.每天定时检查电缆、配电箱等供电电缆及设备安全情况;b.拔管及盾构接收过程中保证双路电源,一用一备,可及时切换;c.一旦停电,需最短时间恢复冻结;d.专人负责,加强冻结用电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2)盾构机冻住。对策:a.在盾构机通过冻结壁的过程中,盾构机端部刀盘应保持转动状态,当必须停止时,应在每间隔10min左右转动一次;b.现场备用一台蒸汽机,以备盾构冻住后蒸汽解冻。3)地下水有可能从盾壳与冻土之间间隙涌出。对策:a.在盾构机尾部冻结壁长度范围内设置止浆垫(环箍),并在洞门钢环上设置止水装置。b.进洞过程中密切观察现场情况,一旦有险情及时发现并立即采取措施。

4盾构接收冻结法施工案例

上海地铁17号线中国博览会北站—虹桥火车站区间盾构接收水平冻结加固工程,地面标高+5.1m,隧道中心线标高-10.303m。设计在虹桥火车站西端头井接收。盾构接收区域内地层主要有③灰色淤泥质粉质黏土、④灰色黏土以及⑤1灰色黏土。考虑到虹桥火车站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站,工程安全极为重要,一旦发生风险后果不堪设想,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故设计采用水平冻结法+钢套筒组合接收。施工流程图如图4所示。盾构进洞共布置59个水平冻结孔。进洞口中心布置1个冻结孔,进入土层深度1.8m,从进洞口中心向外布置3圈冻结孔。第1圈圈径2.90m,孔数8个,孔间距1.1m,进入土层深度1.8m;第2圈圈径5.70m,孔数16个,孔间距1.112m,进入土层深度1.8m;第3圈圈径8.4m,孔数34个,孔间距0.8m,进入土层深度2.8m。冻结时间设计30d。盾构洞门破除前在洞门圈内“米”字型布置9根探孔,探孔上安装球阀并穿透地连墙进入土层,探孔显示土体干硬,实测冻土与地连墙表面温度最高-5.6℃,满足设计要求。洞门凿除后对钢套筒进行填料、加压封闭。随后盾构顺利接收。施工过程中顺利,未发生风险。

5结语

作为盾构区间风险集聚的部位,盾构接收一直是地铁盾构施工领域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最为关注的方面之一。而冻结法在国内软土地区的盾构接收地层加固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但由于相关管理或技术经验的不足,各种风险和事故时有发生。本文根据多年相关施工经验总结了冻结法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部分施工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风险控制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施工中应从每个环节上进行把关,尽量降低风险的概率。

参考文献:

[1]杨勇.微承压水地层中盾构进洞洞门密封与封堵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10):1479-1484.

[2]张凤祥,朱合华,傅德明.盾构隧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王天明,戴志仁.盾构法隧道端头井地层加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4(8):90-95.

风险估值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核电DCS系统;改造;验证测试系统

0引言

国内外第二代核电建设高潮已过去30-40年,上世纪80-90年代建成的核电站正逐渐面临延寿考验。上世纪建成的核电仪控系统普遍使用模拟控制技术,目前面临备件停产、设备老化、难以增加冗余设备导致CCM设备数量偏多、抗干扰能力弱且难以与当前无线化智能化的手持工具相兼容的诸多问题。因此国内外多个核电站都在考虑和实施将旧有的模拟量控制系统改造为新型的数字化DCS控制系统。目前已经实施的模拟量系统改造为数字化DCS控制系统的成功经验尚且不多,改造过程中面临工期紧、任务重的诸多困难,还必须控制风险。如果继续沿用通用的新建电厂DCS安装调试风险控制方法可能无法完成在大修期间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且控制好风险。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突破过去风险控制方法产生的经验反馈和成熟的风险控制方法。提出根据风险概率和后果评估风险,构建全范围、全生命周期验证测试系统,提前进行数字化施工等方法在缩短DCS改造实施工期的同时控制风险。

1风险评估方法

控制改造风险的整体思路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经验反馈梳理已有的风险控制措施,然后梳理已有的DCS系统在运维过程的故障历史,统计哪一类故障模式容易成为突破式的故障模式,即已有的风险控制措施对该类故障模式的风险控制不足。DCS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故障导致的预期总损失满足式(1)。(1)其中Pi为第i种故障模式发生的概率;Ai为该故障模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损失,如故障导致跳机的损失;Bi为维修成本,如更换备件的物料和人工成本;Ni为具有该故障模式的设备总量。由于Ai一般显著大于Bi,因此通过风险控制措施显著降低Pi或Ai即可降低总损失。根据经验反馈输入的突破性故障模式,在设计、实施、运维各个阶段选择合适的风险控制方法,通过降低Pi或Ai,即可降低预期总损失。同时根据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的突破性故障模式不断迭代风险控制方案。在选取风险控制方案时遵循以下原则,如图2所示,重点针对发生概率高且后果严重的故障模式,对后果严重但发生概率低或发生概率高但后果较轻的故障模式在成本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关注其风险控制方法。对于发生概率低且后果轻的故障模式可忽略。

1.1已有风险控制方法

如图3所示,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图纸的设计验证以确保各层级的设计满足上一层级的需求。同时通过单体、系统集成、全系统联调、在厂安装测试和最终全电厂联调的方式验证实际设备满足需求规格书的要求。这一套V型设计验证流程已在新建DCS系统的设计建造调试过程中广泛应用。图3中右侧各项测试工作是对设计需求和目标的最终验证,在确保设备具备设计功能的同时也可以发现大量非预期特性或缺陷并及时更正。DCS系统新建项目中通常单体测试、系统集成、全系统联调包含的具体测试项目为:①电源性能测试,如电源电压、功率;②IO通道性能测试,如通道精度等;③裕量测试,如CPU负荷,内存裕量,网络裕量;④冗余功能测试;⑤接线测试,检查实际接线与图纸一致性;⑥画面检查;⑦自诊断功能测试;⑧超量程测试;⑨外观检查;⑩尺寸测试;11控制和保护功能测试,主要验证其与上游设计的逻辑图和模拟图功能一致性;12可维护性测试;13响应时间测试。上述测试中的大部分内容用于测试设备实际构成、逻辑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某项目工厂测试阶段发现的缺陷类型分布如图4所示,其中软硬件详细设计缺陷占主要数量。其中大部分为比较简单的“粗心”类错误,如错误的接线、错误的线标、软件中变量名错误等。

1.2突破性故障模式

在完成已有测试验证后,DCS系统将交付电厂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在此过程中,在运营过程中,DCS系统中各类设备不可避免的发生随机故障,但有3类情况应极力避免:①单个设备故障导致停机或停堆的严重后果;②设计缺陷导致机组或设备工作在某种特定但必然会处于的状态时会导致停机停堆或大幅度降功率;③某种共模因素导致大量设备同时故障。在经过已有风险控制方法测试验证后发生的上述3类情况在本文中定义为突破性故障。对某集团近10年来14起DCS系统故障导致停机停堆或大幅度降功率的突破性故障案例进行分析,可总结成表1。通过分析某核电集团历年其他有一定后果的DCS设备故障情况,如表2所示,卡件/继电器等硬件类故障次数占多数。如表3所示,其中通信类设备和IO模块的故障次数占多数。考虑到通信设备通常有冗余且较少传输重要信号,对部分型号IO设备和控制器失效后果的结果见表4至表6。在实际工程中,单一设备故障可以导致停机停堆的IO设备占总IO设备的总数不足10%。但考虑到单一设备故障如果导致停机停堆的损失非常严重,而增加冗余的成本较低。因此依然有必要进行专门的梳理,以尽量减少单一设备故障导致停机停堆或大幅度降功率的情况发生。

1.3改造特有风险

DCS改造项目相对于新建DCS项目具有以下特点:时间压力更大:改造项目通常安排在长大修窗口进行,旧设备拆除和新设备安装调试工期不超过60天。而新建DCS项目安装调试时间则在半年以上。空间受限:改造活动在已有厂房进行,厂房内存在不在改造范围内无法移动的设备,旧设备拆除若与新设备安装同步进行则可能阻挡新设备安装。保留使用的旧设备存在缺陷隐患:为控制工期和成本,改造过程中会留用部分旧设备(如电缆)。旧设备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可能受损或因老化存有缺陷,有可能导致改造后的故障。

2风险控制方法

2.1整体

如图5所示,为控制核电DCS改造风险,以风险评估方法为基础,将经验反馈数据整理和分析后在接口与接线、合同与供应链管理、人因工程、通信等12个领域以全范围全生命周期验证测试系统、电缆端接管理系统、3D虚拟化设备拆装仿真系统、电缆老化检测与评估工具作为软硬件基础设备,开展专项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测试流程来整体控制DCS改造风险。各个专项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测试流程贯穿整个设计、制造、测试、调试、运维过程。

2.2设计阶段

对已经发现的突破性故障模式,在设计审查阶段最容易降低风险的措施是适当提高冗余设计的合理性,减少单一故障导致严重后果的设备数量。在设计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多个冗余的信号自身或其质量位信号通过单一设备传递或计算;供电回路中存在单一失效使冗余彻底丧失的设备;冗余的回路中部分设备故障后没有报警。通过分析每个设备的故障后果,即危害分析,可以发现此类问题。基于DCS设计实际情况,对所有DCS设备进行危害分析难度大、工作量大。可通过从误动或据动会导致直接严重后果的下游输出设备(如IO卡)开始,向上游梳理其相关设备,对其相关设备逐个进行危害分析。在梳理过程中,已经设计有冗余的部分不可直接忽略,宜仔细评估冗余设计中是否存在下列情况:①冗余部分失效后无报警;②冗余设备间同步信息或状态的设备失效可能导致冗余整体失去。同时在设计阶段宜充分考虑热设计、降额、电磁干扰和设备老化的影响,避免由于共模因素导致的设备故障率高,使冗余设备同时故障。

2.3调试测试阶段

DCS改造工作安排在大修窗口进行,此时若执行调试试验时发现设计错误,重新修改设计导致的时间延误将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通过构建全范围、全生命周期验证测试系统,使得绝大部分调试试验可以在该系统上提前开展。通过在该系统提前执行核岛控制输入输出检查、闭环动态验证和报警逻辑功能验证、常规岛/电气控制逻辑功能验证、基准设计瞬态等试验,可有效节约改造工期15天,创造大量经济效应。同时在该系统对各项潜在风险进行充分的测试,可以避免商运后各项突破性故障。一种典型的验证测试系统结构如图6中所示。通过拓展半实物仿真技术(图中ATE系统),连接实体DCS(图中LFV系统)与工艺仿真模型(图中FSE),在工厂内实现涵盖全厂DCS及工艺系统、覆盖整个项目的周期的全范围闭环验证技术。系统通过硬接线将重要信号与真实DCS相连,通过系统采集分析后与模拟机(图中FSE)系统相连实现工艺系统的全范围模拟,同时通过网络实现第三方控制系统的模拟和一些非重要信号的模拟。在全范围验证测试系统上,可进行下列测试:①设备故障测试:模拟典型设备故障,确保故障后不导致非预期、突破性后果且有充足的故障诊断信息以方便维修人员修复故障。②机组控制试验:包括对正常可能出现工况的模拟,以验证功能设计的完备性。此时应注意尽量使用现场真实数据作为系统输入,并涵盖机组启停机过程中的各种预期出现的工况。③运行操作测试:由操作员进行实际操作,发现潜在的人因陷阱,验证运行程序。④维修操作测试:由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操作,确保维修过程不导致故障影响扩大至不可接受程度。通过上述测试可部分替代大修改造期间的测试,预计可节约15天左右工期。

2.4施工阶段

由于DCS改造的施工窗口较正常新建机组短,因此应提前对DCS改造施工过程进行推演并对其中工作量大、出错几率高的环节进行针对性优化。某核电站的DCS改造过程中,使用3D技术对电气厂房和DCS机柜设备进行数字虚拟化,在3D虚拟场景中进行设备的拆装和运输操作,寻找出最优的拆装顺序、运输路径。针对改造过程中大量的电缆拆装和部分电缆修改敷设需求,某核电站的DCS改造项目建立了电缆信息管理系统并开发了电缆缺陷诊断装置。使用数字化的施工过程管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施工过程的并行化,实现最优关键路径排列,并有效的降低人因错误带来的风险,避免电缆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发现的损伤带入到商运后的风险。

2.5运维阶段

DCS系统在运维阶段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风险包括设备老化、通信系统故障、改造验证困难等。通过全范围验证测试系统可在运维期间持续进行人员训练、改造验证测试、通信故障测试。同时通过易老化元件识别,提前制定合适的老化缓解措施,可有效的降低设备老化带来的共因风险。针对DCS系统相对模拟系统新增加的大量数字化通信设备的老化管理,可通过在系统中预留的数据管理软件,对数据流量、异常数据包等进行实时分析。利用网络流量、负荷、丢包率、延时、光功率等指标监测通信设备的老化状态。

3结束语

在全范围梳理核电模拟系统向DCS系统改造升级的各项风险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各个阶段可以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目前各项风险控制措施涉及的设备已完成设计和部分制造,正在大亚湾核电厂30年大修DCS改造项目中测试。通过本文总结的一整套风险控制方法,可在有效缩短改造工期的同时有效降低改造风险。

参考文献:

[1]方郁,熊国华,马蜀,蔡叶发,况德军,彭超.大亚湾核电站模拟控制系统数字化升级验证平台方案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8,39(03):81-85.

[2]彭勇,胡庆桢,吴礼银,余波,蒋维,韩文兴.可靠性设计在核电厂安全级DCS研制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18,25(04):75-78.

风险估值法范文第4篇

一、审计风险的涵义:

审计风险有狭义的审计风险和广义的审计风险之分。狭义的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审计后,未能觉察出重大错误的风险或发表了不恰当的意见的风险;广义的审计风险主要是指审计职业风险,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隙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而我们作为内部审计机构主要关注狭义的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固有风险是假设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在没有内部控制的情况下,发生差错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发生差错不能被内部控制防止或纠正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进行实质性测试不能发现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存在的差错的可能性。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相互联系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对两者进行综合评估,据以作为评估检查风险的基础;并采取相应的审计测试措施,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程度。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风险常见的形式:

(一)依据混乱、审计操作困难。审计依据既包括与项目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和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也包括项目建设过程中与建设管理行为直接有关的施工签证、设计变更、图纸等;由于建设管理依据来源于建设、金融、交通、通信等各行业的归口管理部门,考虑本行业的特点较多,审计人员在进行工程审计时,常发现各行业的文件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审计操作比较困难,如在我省对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审计,可同时使用省建工系统、轻工系统颁布的工程预算定额,同一项目使用这两套定额,得出的审计结果差异较大,另由于施工签证不实、不全,特别是隐蔽工程部分,也会潜在的影响审计质量,增加审计风险。

(二)项目复杂、内控制度不健全,工程管理不规范,或者管理处于无控制状态,使审计风险增大。如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不规范或签订的合同与招投标文件不一致;或合同的某些条款与实际情况或与定额文件相违背,但在工程合同中却以合法的形式确定下来,遇到这类问题时,审计人员要保持职业审慎性,注意回避审计风险。

(三)审计技术与方法运用的局限性,这是现代审计方法本身的缺陷。如审计抽样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采用,审计抽样带来了抽样结果和推断总体的误差,必然带来审计风险;而大量的分析性复核又会产生分析性复核的风险,使审计风险的构成内容更为复杂。

(四)被审计单位潜在的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不积极配合,提供的资料不真实或不完整,是审计人员不能全面了解和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问题,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五)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引发的审计风险。由于审计工作业务量大,时间紧、要求急、审计人员工作不细,取证不到位;审计方法使用不当、审计程序不合规、忽略或省略了必要的审计工作程序;以及审计人员的自身缺陷所形成的内在审计风险。

(六)审计人员专业结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体现了较强的技术经济综合性特征,工程审计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工程技术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完成与施工技术内容有关的审计工作;目前我省电信审计人员多为财务等部门的转岗人员,专业素质较高的工程审计人员仍比较缺乏,如不注重改善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拓展知识面,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风险必定会日益加大。

(七)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关注意识。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职业关注意识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工程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注意识别风险,保持必要的技术和职业关注;同时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须是高层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如审计人员责任心差,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就发现不了应发现的问题,从而给审计工作带来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

(一)审计风险的防范从接受审计任务开始。首先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结束后准备承受的风险,它的高低取决于审计事项的重要程度、审计报告使用者的范围和要求、被审计对象所处的法律环境以及审计者对审计成本的考虑等因素;对纳入审计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要判断其是否具备审计条件,根据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判断内部审计机构自身完成该项目审计的可行性后再决定是否接受任务。

(二)作好充分的审前准备工作是完成审计任务的关键。内部审计机构接到审计任务后,首先应对所接受任务的性质、要达到或可能达到的目标、难度、所需审计资源、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及防范等进行充分讨论;其次要进行审前调查,对被审计单位建设项目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掌握总体情况,确定审计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突破口;三是认真做好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写,审计方案的编制要求详尽而具体,且合理可行,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四是审计实施方案的审查和批准,审计实施方案需经过层层审核,最后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执行。根据多年的工程审计经验,我们认为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就等于完成好审计任务的一半。

(三)严格执行审计专业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内部审计规范,它包括审计法律规范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而审计法律规范又包括审计法律类规范、审计法规类规范和审计规章类规范(含审计准则类规范);同时还要遵守政府、行业、专业的各类标准,这些对审计来说,都是客观的审计标准,审计按照标准操作就可以规避很多审计风险。

(四)审计质量控制工作要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根据审计质量标准,使各项审计管理和审计业务工作按照预定目标和在规定程序中运作,以便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审计工作效率,它是审计机构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符合审计准则和规范要求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政策和程序;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实施审计质量控制,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符合审计准则和规范的要求,对于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评价、服务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防范审计风险必须重视质量控制工作,而且要将此项工作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

四、审计风险主要的控制措施:

(一)发展和健全有关内部审计机构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规范和审计制度,严格规范内审行为;如制定相关的审计操作和技术规范,完善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推行审计质量责任制度和相关的审批复核制度等。

(二)实行承诺制。即在审计过程中,要求被审计单位承诺其所提供的资料是完整、真实的,可以增加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意识,使之注重建设管理,减少有意提供假资料的可能性,使审计人员减少由此带来的风险,提供审计效率。

(三)建立审计个人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在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建立个人责任机制,对审计人员定员定岗,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分工,把审计责任分解落实到部门领导和项目审计组,并具体到每个成员,项目审计实行组长负责制;为了防止审计过程中,由于执行审计程序的疏忽造成大的问题,应在过错责任追究上形成一套机制,以有效纠错防弊,从而尽量避免审计风险的产生。

(四)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控制和减少审计风险。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避免超越权限而带来审计风险;在审计组进点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在审前要进行审前调查,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明确审计范围、程序和方法,评估审计风险,考虑审计成本,以便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五)审计风险的综合控制。审计方法、技术手段综合化,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采用新的经济技术论证方法,如价值工程法、净现值法、敏感性分析法等;审计取证渠道综合化,审计取证过程往往十分复杂,除对被审计单位本身的资料进行取证外,还可借鉴咨询公司和社会中介组织的资料,来证实自己取得的证据的可信度,减少证据风险;审计人员队伍综合化,根据专业工作需要,配备系统内的精英强手,体现较强的专业性,建立一只既有审计师、经济师、工程师、会计师、计算机专业人员等组成的实力雄厚、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审计队伍,为审计增加新的内容和不断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对控制审计的非专业知识风险,十分有益。

(六)利用社会审计力量,解决内部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为了降低审计成本,采用招投标方法,选择资信好、收费合理的社会中介组织,在建设单位初审的基础上,聘用社会中介组织完成审计任务,不断拓展和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内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风险估值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投资公司;新金融工具;财务报表;影响

引言

国家财政部门结合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为确保我国会计准则能够与国际相衔接且适用于国内行业实情,不断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改革优化,于2017年先后了22号、23号、24号和37号等关于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专项文件。其中,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境外上市或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公司,须于2018年1月1日起按照政策文件的要求执行。仅于境内已上市的企业公司则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非上市公司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至此,我国各类金融投资公司都需要严格遵照新金融工具准则展开经营活动和财务报表工作。但是,随着这几年新金融工具相关文件的施行,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强化、深化的趋势。因此,为探寻投资公司如何适应这种影响,文章展开了深入研究。

一、新金融工具带来的变化

(一)股东权益下降

按照新金融工具的相关规定,投资公司需要对金融工具进行重新分类与计量,且差额需要计入初期留存收益或其他综合收益。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涉及证券发行、股票公开发行与承销、资产管理等,主要通过刺激资金流通增加收益。从商业银行施行新金融工具准则首日的效果来看,由于内部使用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财务报表内的金融资产和表外信贷承诺计提进行了减值损失预估和控制。同时,公允价值计量范围在环境影响下出现了扩增,导致各大商业银行的股东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发生明显的变动。其中,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上市商业银行中,股东权益下降2113亿元,其中国有大型银行占1377亿元。此次新金融工具带来的影响变化,对国有大型银行造成的影响已涉及了其核心一级资本,直接增加了国有大型银行的资本压力。通过对新金融工具对股东权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解,可以发现股东权益变动是由于在减值计提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变化推动下,未分配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也发生了变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二)金融资产分类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分类主要有信贷资产和金融投资两大类,其他类型的金融资产占比较小。而投资业务中资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基金、委托理财和现金四个方面的管理。其中,新金融工具对信贷资产分类会影响到资产管理和委托理财等投资业务的开展。并且新金融工具准则造成商业银行AC类信贷资产占比下降,促使投资部门的业务结构发生了转变,更加重视资本增值收入。同时商业银行对于AC类信贷资产转入FVOCI类信贷资产的占比与变化幅度相差不大,所以新金融工具对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分类存在普遍影响[1]。从新金融工具对金融投资分类的影响来看,主要是国有大型银行的金融投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占比与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平均值接近。另外,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农商银行的金融投资占比,则比商业银行金融投资平均值的变动幅度更大,但是这些银行的配置促使其金融投资活动偏向于其他类型,而非债券证券等。

(三)金融资产减值

结合2019年1月至12月的已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上市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信息,发现银行在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前提下,减值适用范围内的金融资产和表外的不可撤销信贷承诺在完成减值会计处理后,新金融工具准则促进了商业银行贷款拨备的增长,并且拨备覆盖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在施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首日,国内上市的商业银行补提贷款拨备1780亿元,其中,国有大型银行所获得的补提额度最大、幅度最高,占总金额的74.26%。其余依次是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农商银行。贷款拨备补贴大幅度增长直接促进了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平均值上升[2]。另外,金融资产减值的表现还与商业银行的表外信贷承诺计提预期信用损失有关。施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商业银行在2019年损失了近1365亿元,国有大型银行的表外信贷承诺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占73%,股份制银行占17%。

二、投资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一)相关性影响

财务报表是金融投资公司反映其真实财务状况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如果财务报表不具备客观、属实的基本条件,无法将投资公司真实的资金和运营情况反映出来,那么会影响到财务报告使用对象的工作活动。不具备实效性的财务报表信息无法为投资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撑,难以保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新金融工具准则下的计量标准有所改变,主要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对金融交易市场的变化和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其中,投资活动的盈利估值会统一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范围内,且盈利估值部分会对投资公司的净利润值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投资公司基于新金融工具进行财务报表编制与会计信息分析时,优先考虑投资的净利润获取。因此新金融工具的计量标准对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存在相关性影响。另一方面,新金融工具的套期会计增强了财务报表信息与投资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的相关性。新金融工具调整了限制套期会计应用的条件,将风险管理情况设为重点关注对象,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套期会计的信息披露机制。

(二)可比性影响

投资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是帮助管理者和决策者深入了解公司发展趋势,找准公司自身的行业位次的基本保障。而新金融工具对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可比性进行了强化。从传统的金融工具分类来看,原会计准则对不同类别设立该类别自用的标准,导致时常容易出现业务衔接不到位、资产定位不清晰等问题。根据原金融工具准则判定,不同的投资公司对同一项金融工具的类别划分存在差异性,导致二者的财务报表会计信息不具备可比性,难以快速验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度和信效度。而新金融工具准则不仅对“分类”和“重分类”做出了优化,实现了金融资产分类的简便、快捷处理,而且这种分类方式对所有的金融工具都实现了统一,有效避免了投资公司之间因会计信息不比引发的金融资产间交叉重合等现象[3]。这一举措切实提升了投资公司财务报表在行业内的横向可比性。除此之外,新金融工具准则实现了减值方式的统一,这一点主要依靠已发生损失模型相关规定得以保持。不同分类的金融工具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减值,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的减值,都会得出相同的减值金额。所以,这又提升了投资公司财务报表的纵向可比性。

(三)及时性影响

判断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具有及时性,可以从及时确认、及时编制和及时披露三个方面进行验证。由于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时间较短,关于投资公司基于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按时编制财务报表,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影响力和作用力,目前尚无法得出明确的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新金融工具对投资公司及时确认计量和及时披露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一,投资公司能够更加及时地确认价值变动。以商业银行为为例,需要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公开市场价格的估值结果,以及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进行及时调整,并且需要在每个财务报表报告日将产生的变动进行反馈。而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基于新金融工具准则的相关要求,需要银行按时根据金融工具的实际市场价值做出调整,所以进一步提高了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及时性。其二,投资公司能够更加及时地展开计提减值准备工作。新金融工具能够帮助投资公司实现对已经存在但未曾造成损失的风险提前进行确认,增强减值准备计提和投资公司财务报表质量的及时性。

(四)谨慎性影响

当投资公司的会计工作受到不确定因素干扰,或者存在一些尚未清晰、无法确定的事件形成阻碍时,财务人员要坚守审慎原则对涉及的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基于新金融工具准则做出专业的职业判断。由于财务报表的性质比较特殊,并且财务报表对投资公司的经营与决策存在直接影响,所以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实务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谨慎性原则及相关要求,秉持严谨的态度进行评估,切忌做出任何高估或低估、借机进行利润调控的行为。财务人员在利用新金融工具中的减值模型预估金融工具减值损失时,需要结合历史信息、当前市场变动与资产价值状况、公司现金流回收的可行性与可支持预测信息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充分的考虑,利用新金融工具使计提减值更全面。同时,如若需要取消已发生损失模型的“触发事件”,新金融工具的减值模型需对整个存续期内的所有信用风险进行复盘[4]。因此,投资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可以更加全面地衡量预期信用风险,增强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谨慎性。

三、投资公司对财务报表执行新金融工具的建议

(一)完善公允价值信息制度

要保障投资公司正确使用新金融工具准则和财务报表,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投资公司管理决策层的认识高度。因此,在开展其他优化工作之前,需要先提高管理层对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认识。然后,为了实现进一步提升投资公司的公允价值计量水平,投资公司需要建立公允机制信息制度,通过加快对相关信息的获取来提升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其一,投资公司要增加披露内容。投资公司要放弃原有的精准估值披露的方式,运用模糊估值披露方式,通过披露公允价值的估值区间减少估值人员过于依靠主观判断的行为。投资公司还要进一步扩大披露范围,包括增加估值的前提条件、相关技术以及数据设置等,方便财务报表使用者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有更清晰的了解。其二,投资公司要基于公允价值信息制度加强内部监管。估值工作难度较大且任务量不少,对专业水平要求也高,但是仅有少数职能部门对估值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支持。所以在实际管理中容易出现管理空白和监管漏洞,投资公司要加强对估值人员对于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估值过程的监管,设置岗位制约来辅助内部监管。其三,投资公司要明确信息披露要求。投资公司要结合新金融工具准则提出公允价值估值披露格式的规范要求,通过实现公允价值估值的披露内容和披露格式的统一,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直接、便捷的公允价值信息获取方式。

(二)优化风险管理制度

投资公司要优化风险管理模式,首先,要从制度上对其进行改革。以新金融工具准则为导向,构建能够与新减值模型相配套的风险管理制度。同时,投资公司需要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按照流程形式制定详尽的规则,包括对信用风险的衡量计量进行说明[5]。其次,投资公司要准确计量预期信用风险。投资公司要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明确风险分类规则,对“三阶段”的风险划分明确定义并按照不同层次列入分类,确保风险分层与五类评级相对应。其中,风险层次划分还要依据风险特性建立相应的风险预估和测算的科学标准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投资公司内部的风险分类量化水平,避免出现评级对应关系缺失而导致的风险漏洞、防御机制不健全,稳步提升投资公司财务报表信息的谨慎性。最后,投资公司要制定全流程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建立事前信用风险预警模块、事中信用风险监测系统以及事后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从而提高财务报表的及时性。

(三)强化套期保值的信息披露制度

由于套期保值会计在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影响下,取消了原有的有效性评价标准,并且在扩大其应用范围的同时增加了主体财务变化的动态反应,所以导致了套期会计确认与投资公司管理层之间的高度依赖。基于此,投资公司要提升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需要降低甚至是消除套期会计应用的复杂性。所以投资公司要扩大套期会计披露范围,包括套期工具应用的事前调查、业务活动可能涉及的风险监测、套期会计后期执行情况的动态跟踪等。投资公司要在保证套期会计信息完整和规范披露的基础上,增强套期会计披露内容的可理解性,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相关信息的理解与重点掌握。另外,投资公司要根据新金融工具的特性统一套期会计信息披露样式。通过完善财务报表套期会计披露信息的布局,将重点、要点在财务报表中突出出来,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内容,提高管理者对经营状况进行判断的效率。如此,有望进一步增强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公司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利基础。

(四)推进配套系统构建

投资公司完善新金融工具的信息采集系统,可以促进其与财务部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在保证财务报表可比性的同时加快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提高财务报表的披露时效[6]。第一,对信息采集系统增设金融工具历史信息模块。投资公司需要将金融工具按照原有的分类情况进行整合梳理,对缺失、未录入的信息进行补充,并更新最新时效的相关信息。按照多层次、多方位的匹配条件设置板块模式,对于新增的金融工具结合其特性在历史信息模块中完成创建。第二,对信息采集系统增设金融工具同业信息模块。通过将同类型的金融工具同业相关信息进行交换与录入,在新增金融工具分类计量出现疑问时,工作人员可以从同业信息模块中检索相关信息与案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考。第三,投资公司要为金融工具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搭建互通桥梁。投资公司要消除金融工具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壁垒,加强二者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为内部信息资源的补充创造有利条件,为金融工具的分类、计量提供信息保障。

四、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