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数学

大学数学范文精选

大学数学

大学数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是国家振兴的基石。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有一些问题,不论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还是课堂氛围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衔接问题,使得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学好大学数学,不能从中学的学习模式转化为大学的学习方式,对于知识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对数学产生厌烦感,使得数学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根据教育改革形势和学生表现,为了使刚迈入大学的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理论知识,顺利改变中学传统数学的教育模式,继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和完善大学教育,研究探讨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联系,2016年孙露等提出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设计,结合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存在的联系给出一些建议与解决策略[1];2017年杨博谛等通过改革教育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2];2017年罗卫华等研究了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通过对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之间的联系,从教材的知识点以及出现断层的原因,给出针对性建议[3];2018年陆海高给出了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方法与路径,从改变考核方式入手给出了建议[4]。冯淑霞等给出了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的本质区别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5-6]。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之间存在的衔接问题,还未巧妙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本文对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内容进行对比、思考,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与针对性策略。

1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教学内容衔接存在的问题

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发生改变,因此中学数学教材在内容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出现重复以及断层。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部分大学新生较难接受大学数学的抽象知识,难以适应大学数学的上课环境,以至于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大学如果刚开始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后期的学习会更加困难,从而放弃数学知识的学习,这在很大程度限制了数学学科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1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内容上的重复新课程改革后,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教材内容存在重复,有的内容完全重复,有的内容存在部分重复。对于完全重复的内容,在大学教授相关内容时可以适当缩短时间,一笔带过,过多的讲解可能会适得其反。部分重复内容主要指,一些内容在中学阶段只是知道内容或者简单的结论,对于其中的理论支撑并未理解。因此,对于该部分,大学在教授过程中应重点讲解其本质内容,对于结论要给出严格的证明过程,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大学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更加高,证明过程更多是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适应大学数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渐适应高等教学模式,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以及成就感。高等教学更加注重知识产生的原因,更加注重理论讲解,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大学数学不是简单的套用公式、解题,更多的是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孙露,方辉平等对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重复的内容进行了论述[1]。1.2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内容上的脱节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内容存在着脱节现象,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做出改革,新增一些大学数学内容,例如:风险与决策、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球面上的几何、信息安全与密码、对称与群等内容,而高中原来教材中的数列和函数的极限、极限的运算、反三角函数、三角函数中的积化和差公式等大量内容被删掉,因此,部分大学生对于大学遇到的积分和导数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同理,求极限、连续以及微积分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运用参数方程以及极坐标方程等知识,而这些知识是高中的选修知识,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到这些知识,不能解决这类问题。另外,在中学数学学习中文科数学中的知识点删去的内容更多,如排列与组合、数学归纳法、二项式定理等。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出现断层,导致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知识点衔接不到位,造成大学教学困难。

2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教学内容衔接新的思考与对策

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问题主要在于:二者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重复和脱节问题;部分学生对中学数学知识掌握不牢靠,强化不够,不能很好地回顾之前讲过的知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探讨、思考。首先,需要解决教材问题,对教材进行改革,将重复部分进行删减,找到适合两者使用的教材。对于中学阶段的重复内容进行筛除,同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增添一些内容,以便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尽可能避免断层和脱节问题的出现。在中学阶段,更加注重直接运用知识解题,而大学阶段更注重对数学思想的应用,与中学相比,证明和理论性更强。其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设专门的衔接课程,使学生提前了解之后的教学内容,做好中学与大学的知识点衔接,为大学数学学习奠定基础。衔接课程能够使学生提前适应大学教学方式,同时也能解决知识点脱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将教育资源最大化,同时网络衔接课程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脱节问题得以解决,具有以下特色:(1)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衔接的有效性。依据教育改革,对比研究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相似部分,对相似部分进行调整,更好地衔接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学内容衔接的有效性,充分利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网上寻找名师案例,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进行差漏补缺,使学生自己可以更好地做好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有效衔接,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在新课程理念和信息技术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将知识与理论融会贯通,可以利用线上线下共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提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有效地衔接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教学内容。(2)构建新的衔接课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线上大学数学课程,使学生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学习不再仅限于上课,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将线上课程作为学生的必要补充,可以进行线上预习、课后复习,使学生适应大学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的作用最大化。(3)全面考核评价、增强质量意识。采用“线上+线下”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发展,线上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教学活动;而线下评价模式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思想方面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模式更能全面看待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丰富教学活动、提升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运用网络技术来监测学生的学习水平,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线上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大学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来引领教育,也符合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要求。教学中选择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解决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问题,将线上教育作为线下教育的必要补充,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学生更好地做好衔接。

3结语

对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进行全面调研,对教学案例的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需要完善教学内容,针对同一知识点,中学数学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运用,而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多放在大学教学中,因此大学数学更需要学生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更多学习数学思想,大学数学是抽象的;而针对两者内容脱节的部分,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给出新的对策,开设一门有特色的网上衔接课作为补充,增强衔接内容有效性;调整教学目标,把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加到课程目标里,培养学生坚毅品质和科学创新精神,使其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实现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合理衔接。

参考文献

[1]孙露,方辉平.“翻转课堂”视角下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重叠内容的教学设计[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6(1):70-76.

[2]杨博谛,赵天绪.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5):112-115.

[3]罗卫华,王新民.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知识的衔接性研究[J],高教学刊,2017(2):193-194.

[4]陆海高.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方法与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9(30):64-65.

[5]冯淑霞,黎景辉,梁志斌,等.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的本质区别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J].数学通报,2020,59(3):1-6.

大学数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培养策略

有的教授说,数学素养就是人们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处理方式,一般表现为遇事时以数学的角度思考的思考能力和处理能力;也有的教授认为,数学素养是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的教授认为,数学素养是一种内在的学习能力,是在先天的基础上再加上后天的不断努力所形成的一种状态。总之,数学素养就是指学生在学习了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方式等后,长期形成的对于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时表现的处理能力,运用数学知识或者数学思考模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观念、品质等等。

一、数学素养的构成因素

1.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学,首先从数学知识开始。数学知识类型很多,总体分为以下三类:基础知识、策略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基础性知识即为最基础的数学公式和法则等类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即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应问题的知识;经验性知识即在长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经验。

2.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是指能较为迅速、容易并透彻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习惯的独特的心理特征。数学七大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3.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反应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基础数学思想则是体现基础数学中最奠基性的、最广泛的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思想包括变元思想、函数思想、类比思想、化归思想、集合思想、建模思想等。

4.数学品质

数学品质是个体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的形成的。看一个学生是否具有数学品质,则要看有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看是否有想学习数学的动机。若其有想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那么就说此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品质。

二、大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不论对于其自身、民族还是社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基础性学科。长期学习数学可使其具有冷静的处理方式和严密的逻辑性思维,促使其面对问题和困难沉着冷静,严谨对待。也会使其形成诚实、勇敢自信的品质,让其之后遇到问题都能勇敢自信的面对。对于民族素养来说,数学素养是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文化素养的好坏标志着民族素养的好坏。因此,数学素养与民族素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的数学,社会在发展,科技在发展,方方面面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素养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吸收能力。

三、培养大学生数学素养的具体策略

1.重视教材改革,突出思想方法的教学

教材现存的问题就是提高数学素养最优先应该考虑的问题。现在的课本大多都是为了应试考试而设计的,忽略了生活实际的需要。数学强调的是思维、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大多都是通过做题获得的,所以说改革教材的应该且必须的。教材调整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是因为生活的需要,而且还要多方面的知识汇合起来,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二是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方法的培养,科学解题,达到举一反三;三是更具有趣味性、科学性和通俗性,让学生觉得学数学不再枯燥乏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两个组成部分,知识中蕴藏了思想方法,掌握了方法也就掌握了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既要强调知识也要突出思想方法。

2.变灌输式为互动式

灌输式是我们之前的填鸭式灌输,教师一味的讲,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使人的思维变得木讷,而且还会变得被动;互动式就是我们现在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有兴趣的探讨和学习也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开阔,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数学素养的培养。

3.课件和板书相结合

现在多媒体和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课堂变得生动。但要注意多媒体的适当使用和板书的搭配使用,教学教学才是最佳的。长时间的只使用多媒体会让学生觉得像是在看电影,内容一闪而过。而结合板书,既能使课堂生动,还能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点是重要知识。因此,合理的将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会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4.数学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素质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作为学生的示范者、启发着、引导者,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素质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技术,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使用新型技术的能力。教师也要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自己的课堂尽量的生动和有趣,使学生感兴趣。这也是对教师素养的一种要求。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模式,还要不断的想办法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5.创设情境,激发需要

学习就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要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数学教学也是同样的。问题是关键,因此,数学教学应以问题为开始,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并且问题最好是和生活有关的。创设问题情境,就要求教师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设计的问题不宜过难,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宜太简单,让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如果问题的设计既贴近生活,又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那这就是一个很完美的问题设计。而且,教师要注意提问题的语言尽可能的幽默风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放眼未来,大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对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重视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邓卫兵.大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素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18-21

[2]彭文松.大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素养的培养[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2).

[3]陆宜清.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4]毛徐新.大学数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4).

[5]韩彬玲.对提高大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思考[J].智库时代,2019(42).

大学数学范文第3篇

1.1注重大学数学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

1.1.1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入,教师依照教学内容设计题,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探究目标.探索,即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开放地去发现,去提出探索目标,用自己意愿提出解决题的想法,自主地学习和解决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不仅能获得数学知识,同时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在不断的探索中掌握知识规律,提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教师通过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重点讲解,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1.1.2适当结合数学史进行教学

数学史并不是新鲜的事物,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需要把数学史穿插的数学内容上讲.但往往只是局限在某个数学家介绍或以某个数学家命名的定理时才会介绍到相关内容,其实数学史可以更深入的的进入数学课堂,只要是对学生理解有帮助,都可以穿插到课堂,使学生了解那些看来枯燥无味概念、定理和公式并不是一开始是随便命名或者成立的,它有其现实的来源与背景,有其物理原型或表现的.案例1:概率统计中期望定义对于为什么“期望”要用期望两个字来定义?为什么期望的定义是变量的每个取值与其对应的概率相乘求和?面对这些为什么时,不能对学生解释为“就是这样定义的!”其实“期望”有其本身的实际背景,在教学时很有必要呈现数学上如何发现“期望”的.历史上法国有两个赌徒问大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求教一个问题:甲,乙两人赌技相同,约定五局三胜制,赢家可以获得100法郎,在甲胜2局乙胜1局时,必须终止,求公平分配赌金?分析:在甲,乙堵了三局的情况下,剩下的两局有可能有四种情况:甲甲,甲乙,乙甲,乙乙,前三局甲胜后两局乙胜一局,故有在赌技相同的情况下,甲乙最终获胜的可能性大小之比为3:1,甲期望所得应该为100×0.75=75(法郎),乙期望所得应该为100×0.25=25(法郎),因此期望就此产生,可是计算式如何定义的?由此得出期望的计算定义为随机变量的取值与其对应的概率相乘求和,这样定义期望的过程是顺理成章的,当然这个和要绝对收敛(这个另作解释).以上的分析过程就是数学建模建立、求解的过程,就这样期望的定义产生了.

1.2教师可结合数学知识类型进行专题建模活动

注重对学生数学建模构建方法的指导数学建模内容原则应是:集中针对课程的某个核心概念进行讲解和训练;对问题中的背景应当简明扼要地阐述,指导学生忽略了次要因素,留下来的主要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用以构建数学模型.案例2:运用根的存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定理:设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且f(a)与f(b)异号(即f(a)•f(b)<0),那么在开区间(a,b)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f(ξ)=0.现实问题:能否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而将椅子的四脚同时着地?(一)模型假设(1)桌子四个脚构成的长方形(或梯形、平行四边形);(2)地面高度应该是连续变化的.(二)模型构成以长方形桌子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当长方形桌子绕中心转动时,长方形对角线连线向量CA与x轴所成之角为θ.设四脚到地面距离分别为hA(θ),hB(θ),hC(θ),hD(θ)对于任何θ,hA(θ),hB(θ),hC(θ),hD(θ)总有三个不为0,由(2)知hA(θ),hB(θ),hC(θ),hD(θ)都是θ的连续函数.这样就把方桌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已知连续函数hA(θ),hB(θ),hC(θ),hD(θ)0,其中i=A,B,C,D,且对任意的θ,hA(θ),hB(θ),hC(θ),hD(θ)总有三个为0,证明:存在θ0,使得hA(θ)=hB(θ)=hC(θ)=hD(θ)=0.(三)模型求解由连续函数的根的存在定理解决此问题.(四)模型分析(1)这个模型的巧妙之处在于用一元变量θ表示椅子位置,用θ的两个函数表示椅子四脚与地面的距离.(2)四脚呈长方形的情形,结论也是成立的.

1.3注重数学建模思想训练的长期性

1.3.1在课后巩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在课外练习中,让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例如把“天气预报”做为课外作业,“天气预报”问题是:设昨天、今天都下雨,明天下雨的概率是0.7;昨天有雨明日有雨的概率的为0.5;昨天有雨,今日无雨,明日有雨的概率为0.4;昨天、今天均无雨,明天有雨的概率为0.2,若星期一、星期二均下雨,求星期四下雨的概率,请你根据马尔科夫链的相关知识,确定能不能预测星期四下雨的概率.学生在学习完随机过程中其次马尔科夫链相关知识后,许多学生都能较好地分析、解决“天气预报”问题.在学生学完相关内容后,给他们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学生既体会到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又巩固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

1.3.2数学建模能力的检验

在经过一段学习后,老师除了平时课后留给学生的建模作业外,可以适当的在期末考试中,出一道简单的数学建模题作为附加题,将成绩计入总分.考察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这种考试方式可以将学生对高数基本知识掌握,这也有助于将数学建模系统性的训练,对于学生而言,也能保持建模意识一贯性和连续性.

2结束语

大学数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研究与实践

1大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教育水平

大学数学不只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学文化。数学文化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数学这个学科的学科思想以及相关的数学方法甚至是数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广义上理解数学文化会更加细致,还具体指数学史、数学教育以及数学元素之间的关系。本篇文章我们就侧重理解数学文化的广义含义。自从1995年以来,我国教育部十分重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以及文化素养水平的培养。数学文化是文化素养教育内容的一部分,高等教育中融入数学文化有助于将数学学术教育跟文化素养教育融合到一起,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学术专业水平,更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与此同时,当前时代背景下,数学素质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础性的素质,高等大学数学教学应该逐步在课程教学中将数学文化教学渗透其中。

1.2有利于科学调整大学数学教育的方向

当前,受到应试教育的残余渗透影响,在高等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大学教师更加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的数学知识,并且加以大量的习题演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少讲数学精神以及数学思想等一系列数学文化给学生听,甚至一些数学专业的大学生都对数学学科发展史以及一些著名数学家这一系列的数学文化内容知晓甚少。如此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实施。大学生对大学数学知识的了解更多的是知识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大量的数学计算公式,只是为了单纯的记忆,却不知道这些公式的原理。这样的数学学习方向是严重错误的,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数学产生一种枯燥厌烦的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翻阅我们当今的大学数学教科书,公理化的模式掩盖了数学发展的实质,让一些简单易懂的学术内容变得看似十分深奥,大学生成为了填鸭教学的受体,而不是数学魅力的感受者和学习者。

2如何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教育

2.1加强数学史与高等数学教学的整合

数学的发展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是数学学习的一个良好铺垫。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入数学史的解读不但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学科的成长过程,更能够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力,进而对数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探索,让学生切身感知到当前他们所接触的数学概念与数学公式原理的来源,了解其产生的背景以及它的价值所在,引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共鸣。举例说明,在大学数学教育的课堂上进一步探究导数的概念,老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微积分是怎么样被牛顿以及莱布尼兹发现的,当时他们是怎么探究的,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这并非讲故事,而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接着可以很自然引出牛顿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候所用到速度计算,根据瞬时速度的例子很自然地引出导数这个概念。除此之外,大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下贝克莱波轮跟第二次数学危机的故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概念的来之不易,是经过了无数的探究才得来的宝贵财富。数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十分漫长的,导数这个概念并非随随便便就得出的,而是从一个初始阶段经过艰辛的探索眼花成为一个正规而严谨的数学理论。学生通过了解这一系列的数学文化背景资料,一方面能够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枯燥数学概念原理的理解。

2.2凸显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传统的认知

习惯中,数学这门学科是一个枯燥而没有实际价值的学科,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数学并非是简单的计算,而是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著名的学者吴文俊院士曾经在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研讨会上说到,数学不仅是逻辑推理,更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其他学科都涉及到数学问题。数学知识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方式。因此,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比如,我们可以借助汽车的车速表向学生举例说明,车速表的实质就是一个路程函数与时间的导数模型。这个物件的存在就应用了数学中的导数原则,这样讲述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提升对数学学习的认识,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更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新认知。除此之外,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实验,把数学理论跟数学建模联系到一起,通过自主探究去解决实际性的生活问题。比如当前较热的社会问题,房贷问题可以与数列极限部分进行结合,让学生自主去探究,从买房者的角度出发,等额本金贷款跟等额本息贷款哪一种方式更有利。在处理函授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时,可以应用数学理论变成数学建模题,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还能够让学生无形之中形成一个实际问题数学建模能力。

2.3让大学生体会数学之美

数学学科不仅是一个理论体系,更是一门形象的语言。数学的美需要学生去认知和感受,然后数学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和途径。数学是无国界的,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公式和符号心生畏惧,但这些数学公式和符号的实质是一种数学语言的表现,如同音乐的韵律一般。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美,音乐是感性的美。科学的数学语言能够有效地提升思维效率,这也是语言技巧的数学成果诠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使用数学语言来叙述问题,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培养自己的理性数学认知能力。除此之外,数学的美还体现在数学逻辑的推理过程中,通过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维度也会更加广阔,数学学习态度能够更加严谨,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

3结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也会不断进步,社会对于大学生素质水平的要求也在发生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维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大学数学教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并非简单的理论模式,数学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应该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与诠释。让数学文化发挥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所帮助,这也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所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还在一个初始的阶段,需要大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一起将数学文化完美的融入到高等数学教育的课程中,尽显它的价值与美感!

参考文献:

[1]李青,杨海燕.国内外大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途径[A].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4.

[2]王新艳,王立鹏.大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3.

[3]李冠军,刘叶进.在本科院校数学专业主干课程中深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

[4]王鸿树,王春华,苏更,孟凡红.高等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因素及教学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01).

大学数学范文第5篇

(一)数学文化的学术内涵

1.内涵和特征

对于数学文化,顾沛教授曾经给出了其内涵,就是指数学方面的精神、思想、观点和发展历史。从广义的内涵上说,数学文化还包括了数学的教学、数学家以及数学和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各种联系等。数学的特征和一些其他文化是不同的,主要特征有:第一,数学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第二,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文化;第三,数学有着非常严谨的特点,主要在数学的语言、数学的推理、数学的符号等方面体现。

2.价值

数学所具有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也是大家最容易看到的。数学不仅仅是工具,它还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表现形式,与文学、艺术等一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一方面,数学对人的思维具有训练功能,这是数学具有的最广泛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数学对人的观念、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数学就是人类发展的一种智慧方面的结晶,是人类共同创造出来的精神方面的财富,使人类能够拥有更为丰富、完全、有品位的生活,其作用是和人类的其他艺术、科学相一致的。在人类社会、科学、历史的发展中,数学的价值也能够体现出来。

3.思维特性

在哲学的发展中,数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来源,对于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思考、实践空间。从数学文化方面来看,它的哲学观是: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有非常丰富的思维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抽象思维。在数学文化的哲学中,这是一个最为基础的内容,是数学文化的一个精髓。第二,逻辑思维。在数学文化中,逻辑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在数学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连接数学和其他各学科的一个纽带。第三,形象思维。这是对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最大激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第四,直觉思维。在数学哲学中,直觉思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一种非逻辑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数学的不断推理和演绎得到的,而仅仅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状态,是一种非预期性的思维方式。

(二)大学数学的文化品格

1.数学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

数学的特征和其他一些具体科学是不一样的,有着超越性和公共性,表现出其特有的性质。有关数学的发展,数学方面的研究者指出,在不一样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文化传播对数学的交流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学的发展中,数学语言逐渐趋向于一致,使得数学逐渐变成了一种世界上的通用语言。由于语言上的通用性,数学文化已经完全突破了其他文化方面的局限,有着非常广泛的传播途径,不再受到地域和国界方面的局限。作为一种高级语言,数学语言是一种人类的自然语言,并且伴随数学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成了具有独立特点的一种语言体系,成为世界人民和民族所共同接受的一门语言。数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数学作为一种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某些普通特征外,还有以上所独有的特征,这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主要方面,也是对其本质的深刻揭示。数学从思维和技术等多角度为人类文化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和技术性手段,对人类文化的丰富和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由此可以得出,在人类文化中,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2.大学数学的多样性

在魏尔斯特拉斯和柯西之前,数学中的微积分是被几何化的,直到一些直观图形,如曲线、曲面等理论长足发展后,微积分才得到了有效发展,并逐渐趋于成熟。特别是在无穷小理论招致责难的关口,几何直观常识稳固了众人的信念,端正了人们的看法。当魏尔斯特拉斯独钟级数于解析变换后,微积分的分析严密化的狂潮将其固有的直观性掩盖起来。与欧氏几何类似,微积分亦为人类直觉沃土中成长起来的黄金树,它源于生活,提炼直观,在时世、历史、社会、人生、宇宙中汲取营养,表征人类的生活和智慧,综合逻辑和直觉的优长,是以其为龙头的近代数学乃至整个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侧面。由此得出,在具体的大学高等数学教学中,直观是不能被摒弃的。在数学文化中,微积分有着因果关系的规律,体现了数学文化的另一个方面,即在大时间上,微积分体现出因果的决定性,在局部时间上,微积分体现出的是非因果的对应性。这些线性和非线性的因果最终构成了数学中的一个大的因果链条。因此,在因果的对应体系中,微积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在微积分当中仍然能找到一些有关反因果、反逻辑方面的东西,因此微积分是一个包含因果和其他规律的一个多样性的文化。通过微积分的这一辩证式的特征我们可以得出,在大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文化是多样性的,不存在绝对的完美和对称。在大学数学中,符号体系是非常完美的,有着无穷的绝妙之处。它们不但和人们的生活实际紧紧联系,还没有任何功利方面的色彩,是一个完全脱离时空限制的符号,对人类的思想给予了极大的解放,能够在世界到处神游。大学数学中的微积分是一门永远处在进行时态的数学,是人类历史伟大和光荣的象征,是非常值得后人不断学习和研究的。

二、数学文化对大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在大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一种文化,数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其他文化。因此在对数学进行认识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将其看作是一门知识,更要将其看作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是和其他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第二,数学文化提高了数学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对大学数学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文化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强调的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的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理解问题、学习知识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的数学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上面。第三,大学数学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所谓的数学观就是一种对数学的基本看法,包括对数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对数学所具有的各方面人文、社会等方面的认识,从而实现对数学的全面认识。在人类的文化系统中,数学文化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学习数学所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三、大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方法

(一)注重对大学数学文化的教学

在大学数学的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方法、技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其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学会数学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对数学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才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具体的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数学文化的重视。要转变以往的数学传授观念,不能只注重对数学技巧方面的教育,而忽略对数学文化方面的灌输。只有对数学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有着更为充分的认识,教师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数学文化的传授,将数学文化和实际的数学技巧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方面的思想和认识,在提高学生数学技巧学习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于数学的学习,不能将其简单看作一个单方向的过程,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双向的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应该设定一些特定的专题,让学生能够对相关的数学文化进行相互交流,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数学。这是一种对过去填鸭式教学的改革,是一种主动的教学方式,能够真正展现出数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效率。

(二)数学文化的传授要多种方法并用

数学的教学有着枯燥的特点。数学的教学大多是一些公式、定理方面的推理,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练习。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方法方面的变革,改变这种枯燥的数学教学。具体来说,随着当前技术条件的进步,数学教学已经可以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方式。在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的同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有针对性、实操性强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文化的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革新更为重要。要充分把握好数学文化的讲授时机,在对一些数学定理进行介绍的时候,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其创立者,介绍他们的生平和创立定理的具体过程,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让数学知识变成一门文化知识,在生动的故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具体过程。

(三)借用辅助手段进行数学教学

伴随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媒体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传递中介受到大家的青睐。所谓的多媒体就是多重媒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一般来说,多媒体主要包括声音和图像两个方面。当前的大学教育中,多媒体教学已经被普遍使用了。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更多、更为深奥的数学知识,仅仅通过以前的客观教学已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对一些数学中的图形、曲线等进行演示,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种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体现。

(四)开设数学文化方面的课程

在大学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由于学生对数学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和内涵都缺乏了解,开设一些有关数学历史、思想方面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健全学生的数学学习体系,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具体教学中,要将数学史的教学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之中,包括数学家、数学定理的演变、当前数学的发展路径和前景等。通过开设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方面的知识和历史,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开拓自身的视野,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