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教育论文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大学教育论文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在1600名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25名占20.31%的大学生没有勇气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表现出紧张慌恐,出现缺乏信心的表现;有235名占168%的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表现缺乏自信,低估自己,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和去面对,而是悲观地认为己不如人,出现自卑心理,以消极的态度参与竟争;有478名占29.88%的大学生存在定位过高,自我欣赏,产生好高鹜远的自大心理;有201名占12.56%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就出现消极的心理反应,表现出躲避现实、缺乏斗志,对困难、对挫折的承受力差,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竟争.有361名占22.57%的大学生在困难和矛盾面前退缩,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表现出恐惧害怕心理.

二高校体育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分析

体育存在其独特的教育形态,体育教育在于其教育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等得天独厚的特性,也就展现出来的道德高洁、风格风范、尊谦礼让、团结协作、勇于竞争、诚信友爱的体育精神,对塑造与强化道德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因此,科学地充分利用体育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特殊功能,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理念的提升,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模式进行体育教育,教育中体现大体育思想之德育性、知识性、技能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教育过程中融入就业思想、就业能力培养,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组织、适应、协作、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就业综合能力,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就业考验,高校体育教育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值得我们深思,也是当今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对1600名毕业生调查中有362名占22.63%的大学生是为了个性追求,崇拜某种体育项目的明星,有的达到痴迷的地步,模仿其动作,对其了如指掌;有322名占20.12%的大学生对体育教学是为了就业需求,比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选择游泳专业,通过学习和练习,考取游泳教练员和游泳救生员职业技能证书,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有594名占37.13%的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是为了强身健体,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保持健康;有139名占8.68%的大学生选择终身教育,毕业后想从事教学工作;有183名占11.44%的大学生选择了全民健身,主要是将来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体育价值.

1体育教育能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促进身心健康大学生毕业,从学生走向社会,面临纷繁复杂社会,就业就给大学生造成身体与心理上的压力,出现身体虚弱、面黄肌瘦、食欲不振等身体问题,心理上出现慌恐、自卑、自大、消极、恐惧等心理问题.因此,如何缓解大学生的就业身心压力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体育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体育运动使人的身心健康,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研究事实证明,体育运动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消除心理问题,放松身心,调节身心状态,维持身心平衡,促进身心健康.

2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增强就业信心体育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感、集体荣誉感、精神愉悦感;体现体育运动的竞技性、挑战性.体育活动使学生经受烈日、寒冷、风雨等艰苦环境的洗礼,还得承受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训练的考验,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要时刻处理各种问题,如通过坚强的意志反败为胜,这需要承受巨大的的心理压力.可见,通过体育能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坚强的优良意志品质,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面对困难的勇气,去理智地面对就业问题.可见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个性与意志的影响具有特殊的作用.

3体育教育能凝练大学生的智慧

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展现大体育的教育理念体育除了有技能性、竞赛性、娱乐性以外,还具有教育性、实践性、文化性、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社会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有助于培养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体育教育过程中功能性的作用,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展示的是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综合能力上,如编制比赛规程、规则,担任裁判,做好宣传工作,统计比赛成绩等等;在单位运动会、节日联欢会上也可以展示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才华,比如健美操表演、健身表演、武术表演等等.也可在竞技项目中展示运动能力,成为用人单位受欢迎的多面手大学生;还可以走出校门与其他院校进行各项活动的交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加深彼此的情感,为今后成为社会人打好扎实的基础.体育教育要体现大体育的教育理念,把体育与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1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为时代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让学生具备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将来发展和个人梦想实现奠定良好坚实基础.

1.2体育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出不仅在于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要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展现体育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一致性.

1.3体育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的智商、情商、个性发展、道德礼仪教育外,还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所赋予的体育功能,明确体育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有助顺利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建议

2.1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应以科学发展的视角从广泛的领域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基本技能,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全新大体育教育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现代人.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大学体育教育内部环境的生态化。

高校的体育教育内部环境系统主要是高校的大小、组织结构、物质环境、价值观念行为等。与大学系统的内部结构有必然联系的是高校的制度结构、功能大小和配置情况。所以,对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的时候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让高校的教育结构进一步被调整和优化,以便于高校体育教育功能更易发挥,这是让学校实现内部环境生态化的核心部分。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学科专业资源,学校应根据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通过采取撤回、重组、兼并等措施对体育学科进行整合,以便于体育学科的教学适应高校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2.大学体育教育内外部环境关系的生态化。

所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关系的生态化,是指高校保持自身的价值观和遵循大学的内在规律,在同一时间内各元素相互平衡的同时,让系统内部和外部保持平衡,面向社会、世界,对外开放,实现一体化。高校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比较大的社会和环境,它的发展不仅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以及推广。因此,高校必须处理好和系统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如社会的需要和人才的培养、高校和企业、学校和社会、学校之间的许多关系,定位要准确,并寻求更大的发展。

3.大学体育教育目标和途径的生态化。

高校培养人才的生态化,要求人才培养的定位不仅要满足学校的发展,还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本身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的“主体性”和“体外性”进行调整达到平衡。当前,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不仅强调体质的改善,也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质的改善”反映了培养目标的适应环境,反映了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不仅是一种社会需求,也是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充分地反映了自我主体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生态竞争的概念充分的发挥,“自然本体”提高素质和能力,在具有一定的价值之后再对“身外自然”的必然要求进行改造。

二、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观念是否被大学体育教育者所接受,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是否可以运用整体的观念,这对于平衡和协调高校大学体育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导致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不管怎样都会影响到大学体育的教育能效,让大学教育功能系统的发挥受到影响。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使用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整体,也要重视局部要素。问题不在于寻求一域,更在于要谋全局,强调的就是全局对局部的决定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局部对全局的影响作用,在某些条件下,对整体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局部要素。所以,学校必须在政策、措施、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等各领域、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保持平衡,以便于工作有效地开展。

2.系统性原则。

由多个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高校体育教育系统,该系统中的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以便于一定功能的实现。这里有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分,同时还有宏观和微观的因素,它们之间进行相互作用并影响着彼此。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必须是在实现最终整体功能的前提下。我们看问题时要有系统的眼光,对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和联动性要重视起来,同时对于成分或元素之间的协调与衔接要充分的重视,让系统的运行效果进一步的提升。就系统性的原则来讲,应处在高校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之外,把系统内部的发展和变化放在更大的系统中进行掌握,追求系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和谐,以及保持整个系统的和谐。

3.控制性原则。

自我调节和自我调节能力被赋予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当系统的负荷将要达到极限的时候,就会从一个稳定状态移动到另一个稳定状态。对于这个相互转变的规律,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也必须要遵循,不仅要让系统保持稳定,更要实践高校体育教育的规律,同时还需要通过一些机制对系统的容量进行提高,系统运行发展到一个更高的良好状态,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4.动态性原则。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改革教育体系随着冷战的升级和中国对朝鲜战争的介入,中苏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央领导人对教育的客观看法逐渐受到影响,中国教育体系的改革方针从“自力更生、稳步前进”转变成了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同时,坚决反对美帝文化的侵略。关于这一点,教育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钱俊瑞说得一语中的,就是要“集中火力,肃清美帝文化侵略的影响,夺取美帝在中国的文化阵地”。1951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会议一致认为目前高等工业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不能适应国家工业建设大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些学校大部分人才涣散、系科庞杂,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专精。“目前高等工业学校院系的设置与分工,急需作适当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按照上述方针,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之一,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我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苏联教育模式的特点是,大学是国家建设的一部分,培养工农出身的专业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这十分符合中共高层领导人尤其是在政治上的需要。在综合性大学院系调整方面,20世纪三四十年代比较完备的已拥有人文科学、基础科学、工程学、教育学、农学和医学的综合性大学被纷纷拆散,各系被并入新成立的各院校中。调整后的综合大学成了只设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系科的综合性大学。此时的“综合性大学”事实上被限制在欧洲传统的古典学科范围内,它们是蔡元培于1917年介绍到北京大学的,但却丧失了蔡元培所言的研究高深学问的意义,并不具有德国的精神气质。不仅改革后的综合性大学均被改组为文理科综合大学模式,而且数量从1947年综合大学占大学、学院总数的41.5%,下降到了经过1952、1953年的院系调整后的8.5%。

2.师范大学与综合性大学系科体系相似,只是另外加设了教育系、美术系和音乐系。此时,多学科的北京大学医、工、农学院,以及其他部分学科独立成为高等学校,或并入其他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法各院系以及其他一些大学的有关系科并入北京大学。北大发展成为一所侧重于文理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综合性大学。为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学习苏联,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典型的理工科大学得到改革,受到重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改成了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南开大学、津沽大学两校的工学院合并于天津大学;成立了南京工学院、广东工学院、航空工程学院、矿冶学院、在武汉大学成立水利学院。另外,从综合大学分离出来的相同领域的系科学院独立成单科性工科院校。为服务国家,这种类型的学校都得以高度专门化并与专门的政府部门或生产领域如农业、医疗、财政、司法、冶金、机械工程、纺织等紧密挂钩。这种学校的知识分类过程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一致。另外,在新的教育体系中,仿照当年的延安大学和抗日大学的模式而建立的人民大学被推选为新兴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和典型代表,它担负着为社会科学界发展权威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准则的重任,并以培养工农干部的方式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国家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改组,有利于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所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在这种目标下,在形成知识模式时需要考虑的首先是建设者的培训问题。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在基础理论学科的设置及其内在联系上保持着欧洲大学的传统特色,各自为政,以教学和培养师资为重心;新兴的理工大学强调学生要“又红又专”,既要学习专业的技术知识,又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大量的专业院校维持着与生产或工业部门相联系的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及其领导下的政法学院、财经学院为这一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核心的意识形态,培养了大批干部和所有高校中的政治理论课教师。事实上,在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的同时,院校之间的根本隔离也导致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科目之间的相互脱节。所有重要的研究项目均由中国科学院及与之相关的机构来组织实施,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机构却无从插手。这就意味着在大学里进行研究工作很难得到支持,大学通常只是用一成不变的教科书传授早已有定论的知识。更意味着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的意义已不复存在。通识教育的发展也随之失去了学科保障。

二、以专业课程设置为中心的教学制度

1.对于专业设置的重要性,曾昭抡认为:“中国的经济即将走上计划化。计划性的经济,必须有计划性的教育与之相配合,使建设所需干部,使质与量上得到及时供应,方能及时完成。教育要有计划性,唯一的办法,是吸取苏联的经验,彻底改革不合理的旧制度,建立新的制度;而在此种改革当中,确定‘专业’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接着,他进一步解释了系与专业的关系。“旧制度中院系的设置,是自上而下,先办起一所大学,内设若干学院,每院下设若干系,如有必要,再将系分成若干组。在新教育制度中,首先考虑的不是设系的问题,而是设置专业问题。政府按照国家经济、文教、政法等各方面建设的需要,决定全国应该设立的专业,然后结合各高等学校的师资、设备条件,在每校设置一定的专业。专业决定以后,几个性质相近的专业,可以结合成为一系;同时,一系也可以只有一个专业。根据曾昭抡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专业是大学里的与社会上的专门职业相对应的专门领域。政府根据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种类制订专业,大学设置专业必须经过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专业是大学教学制度的核心。大学按专业招生,专门人才按专业培养。因此可以说大学的教学活动是以专业为基本单位而展开的;中国大学的概念由苏联引入,实际的专业设置也是按照前苏联的模式进行的。”

2.根据教育部的精神,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开始调整专业设置、培养专门人才的试点工作,1952年下半年,我国各高校加快了改革专业设置的进程。为了使高等教育发展进一步纳入计划、规范的轨道,更好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服务,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开始了制订全国统一的高校专业目录的工作。这一工作是为了规范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利于从质量上保证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1954年7月开始制订专业目录工作,同年11月《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出台。《设置》里明确指出这一专业目录是参考苏联大学的专业目录制定的。专业目录中除列举了各类专业名称外,还注明了各类专业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到1955年为止,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共确定了249种不同的专业,1962年达到了627种,到80年代则已达到了1000多。其中半数左右为工科专业,可见国家建设是大学设置专业的根本依据。1963年,为纠正这一不合理现象,教育部颁行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将专业种数压缩到432种。但此规定并未得到完全的贯彻执行。民国时期,大学的课程设置和管理主要在学院一级,在各个学院内也有相互联系的各个系别。而现在,系不过是学校里面的行政单位,高等学校的教学设施以专业为基础。并且,每个专业每年都由国家分配具体的学生名额,每个专业各自执行着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很少考虑其他专业的情况。招生、教学、毕业生分配均按专业进行。在专业设置确定后,教育部为每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统一课程,从而使得曾经在旧教育体系的校、院、系里实施的学分制被完全停止使用。各专业的共同必修课只有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体育和外语课,其他课程均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文科学生完全不学理工类课程,理、工、农、医科学生不问人文类课程。至此,通识教育荡然无存。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稳步前进》,指出:“以学习苏联先进教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高等学校进行。特别是思想改造和院系调整以后,在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试行新的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各校的面貌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校都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设置了各种专业,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旧的‘通才教育’已开始转变为新的专业教育。

三、院系调整后高等教育的状况建国初期

1.高等教育蜕变,通识教育丧失发展条件本次高校合并、院系调整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满足国家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按行业培养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急需的专门人才,成为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院系调整的主要依据。调整的目标主要是发展专门学院,将不同院校的相同、相近专业合并为专门的单科性院校,并使高校发展走上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培养专业人才的轨道,建立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校办学体制。由此,国家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为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国家在强调使高等教育服务于建设事业,专业设置与经济建设需要相适应的同时,对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估计不够充分,盲目照搬苏联经验,将各高校的相同专业集中合并为新的单科院校,对人文社科专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砍掉了大量的财经、政法等文科专业,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被停止和取消,许多大学的哲学系竟无立足之地,造成国家建设中这类人才严重短缺的不良后果。如南京大学,经过院系调整后,仅保留了文、理、工、农、医、法、师(范)七大类系科中的文、理两个系科,并严格予以区分,且各自按照传统的学科分类组成系科和专业,不仅文理科之间没有进行真正综合,就连文、理自身专业间也缺乏渗透和交融。南京大学由一个综合性大学变成了名为综合性大学却在实质上类似于欧美的文理学院的高校。其他综合性大学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而大学‘综合性’的消失,直接造成了高等教育的蜕变。由于人文学科被严重肢解,所谓大学几乎成为技术培训场所,由大学、院系、专业、学科、学报、学会等构成的现代学术建制名存实亡;人文、社会学科经过几代人努力才具备的、堪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资格丧失殆尽;‘教授治校、学术独立、言论自由’等大学基本理念不复存在。经院系调整而形成的高等教育体制,实际上是极其严格、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大学的建立、院系专业的设置、招生分配,甚至教什么、如何教,都受各级教育官僚机构的直接管理,大学严重依赖政府,并在中央计划下运行。有人视之为‘大学的终结’,当不无道理。”由此,通识教育所赖以实施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的基础荡然无存。

2.人文教育衰落,通识教育匿迹本次调整对工科教育的重视形成了“重理轻文”的基本结构。院系调整改变了按多学科综合构建起来的大学模式,新建了一些对口性虽强而专业却很窄的工科院校。新大学模式的构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过分强调工业建设的需要,照搬苏联的工业院校的设置模式,虽然使工科得到长足发展,但重工业偏多,土木、能源等基础工业和轻工业系科薄弱。且政法、财经类被严重削弱,肢解人文学科,使大学蜕变为技术培训学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院系调整发展工程教育的成就,在很大程度是以削弱文科为代价的。在专业设置上,国家迫不及待地需要改变原来的通识教育目标,突出专业教育思想,以着重培养各种技术人才和建设干部。因此,确立专业化人才目标,建立起以专业(而不是系)为基本单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成为当时院系调整的重要内容。对通识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造成了培养目标过于狭窄、学生适应能力不强、技术教育突出、人文素养短缺等诸多弊端,人文教育逐渐沉沦。按照严格的专业设置,为每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统一课程的做法,使得曾经在旧教育体系的校、院、系里实施的学分制被完全停止使用。各专业的共同必修课仅存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体育和外语课,其他课程均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形成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人才培养专业体系,文科学生完全不懂理工类课程,理、工、农、医科学生不学人文类课程。至此,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匿迹。

四、政治因素占主导

1.教育独立地位丧失本次院系调整,是在冷战的国际形势下,对苏联奉行“一边倒”的国家政策中自上而下进行的,政治因素占了主导地位。“同时,调整也是为了适应当时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的要求,较少考虑到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完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是在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下进行的,并自始至终处于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政府一声令下,全国高校即按既定调整方案和周密的计划安排实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大规模的合并调整。”院系调整计划强行合并、调整了大多数著名学府,致使这些学校几十年用心培养起来的良好办学风格被完全改变,甚至学校结构、性质也被强行更改。从深层次来看,除了有形的校园、建筑、图书、设备等物理因素外,高等学校最为重要的无形的校园精神、学术氛围的历史积淀逐渐消失。院系调整后,在新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中,高等院校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内部讲,新的大学运转体制的建立,使得大学的学术自主性退居第二位,执政党的意志上升为全幅主导大学运转的第一位的高度。高校被视为一个阵地,在实际管理中成为行政机关下属单位。调整后的高校已纳入到国家统一的教育计划之中,大学作为教育机构传授知识的主导功用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由此被划分为一是从属于党的意志的学术,二是从属于党的发展所需的后备军培养教育活动的两个部分,大学的轨道与执政党执政的轨道合二为一。高等教育由此步入到了从属政治的、高稳定状态而缺少生机与活力的轨道”。多学院、多学科的大学之“大”已不复存在,“学”逐渐被“术”所取代,大学人文资源和精神严重流失。在统一的行政领导下,学校之间的不同个性、特色、差异最终消失。以往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教罗网无羁绊的学风已经很难得以延续。学术的自由气氛由此而折,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对文科教育的削弱不仅缘于对经济重要性的强调,也出于对它“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否定。通过学科的课程改造,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被停止和取消,“文科危险”和“文科无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政教分离、大学自治、学术独立等通识教育实施的基础,在此次院系调整中被“调整”掉,政治、经济先行,国家功利主义甚嚣尘上。从此,在高等教育精神丧失的同时,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失去了个性和活力,成为光荣的“螺丝钉”,工具性日益突出。

2.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经过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的改革,从此纳入了苏联式高度集中的专业教育模式。教育的重心放在了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工程和科学教育上。这一与计划经济同构的教育制度,为新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建设迅速培养了大批专门化的人才,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智力和人力资源的支持。但这一模仿苏联的高等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发展专门学院为主、崇尚专门化的院系调整改革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的理念和大学的内涵。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担负着通识教育重任,被称为现代教育的“轴心结构”的综合性大学经调整后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学院、多学科的大学,而变成了具有德国大学的形式却无德国大学精神气质的文理科综合性大学。一批历史悠久,有着优良通识教育传统的著名大学,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被改造成多科性工业院校,且是“理工分家”格局下的工程教育,成了蔡元培眼中的“高等专门学校”。这种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以培养“现成的专家”为目标,造成了学校和学科结构的文理分驰、理工分家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人文教育和综合性大学功能,成功培养了新中国政治经济建设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革命砖”,丧失了自身独立的个性。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面对日益激烈的竟争环境,各高校越来越认识到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良好的艺术教育往往是一所高校精神风貌和时代品质的外显。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一流大学还需要一流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一流的校园文化和软环境。”目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学校艺术团的建设与发展作为侧重点来带动全校艺术教育的氛围与面貌;二是以开设丰富灵活的艺术课程、组织多样化的艺术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作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楷模与典范的清华大学,始终坚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一重要的艺术教育思想。从建校初期的中乐部、西乐部到现在的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一直作为清华大学实现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经而存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清华大学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思想教育、组织管理、业务训练、实践活动在内的完整体系,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模式,既有代表学校高水平的艺术团,又有进行艺术实践和表演的各类学员班,还有面向全校开设的各类艺术课程。而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则是以开设灵活丰富的公共艺术课程、有效组织各类大学生艺术社团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亮点。同时,各个高校也非常重视在校园内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主题晚会、艺术讲座等形式各异的文化艺术活动,从而为全校的艺术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展示平台。

二、新疆大学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新疆大学的艺术教育起步较早,不仅在新疆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其作用下组建的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在自治区甚至全国的比赛中均取得过优异的成绩。新疆大学公共艺术教研部作为新疆高校中最早成立的艺术教研室,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课程建设,始终走在自治区各高校之前。但是近些年来,新疆大学的艺术教育却处于毫无生气的发展状态,与全国其他高校相比,新疆大学的艺术教育完全没有发挥出其实际效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实施艺术教育的部门分散、割裂新疆大学实施艺术教育的部门主要为校团委、公共艺术教研部和校工会。校团委主要承担大学生艺术团和学生社团的艺术实践工作,公共艺术教研部主要负责全校艺术公选课的教学工作,校工会主要负责校职工文体活动。这三个部门之间长期以来各负其责,部门之间的工作缺少联系。多个艺术教育部门的存在并没有为学校的艺术教育带来良好的局面;相反,过于分散、割裂的诸多部门,会造成人力、资金的浪费,在管理机制上未形成强有力的合力。

(二)实施艺术教育的渠道封闭、单一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这三项工作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因此,实施良好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对学生在这三方面的整体教育。然而,新疆大学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公共艺术教研部开设的课程中参与艺术欣赏活动,很少参加学校实践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所受的艺术教育仅限在课堂。而只有少数艺术能力强的同学在艺术团中得以体验艺术实践的魅力和快乐。显然,此种艺术教育是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脱节,是属于营养不良的艺术教育,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并阻碍学校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实施艺术教育的管理机制存在弊端、缺陷新疆大学实施艺术教育的单位在管理体制上长期分属不同的部门。新疆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原新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公共艺术教研部作为科级单位,其行政管理权在学院及学校教务处。新疆大学艺术团是新疆大学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主力,其主管领导是学校团委。由于管理部门在管理中自成一体、各负其责,学校的艺术部门之间很难进行良好的协作与沟通,从根本上阻碍了新疆大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公共艺术教研部是原新疆大学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与原新疆工学院团委美育教研室合并而成,主要承担全校的艺术公选课的教学工作。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目前的教研部除了负责全校艺术公选课的教学之外,其发展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教研部开设包括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等在内的30多门课程,人员数量和课程设制种类都名列新疆各高校之首;但是,教师的艺术专长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上,因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外,教研部的教师给艺术团代课,却不能按照学校正常的工作量审核办法进行核算,这也是造成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学校艺术团的教学方式同样存在诸多问题。第一,艺术团的种类过于单一。艺术团中仅有舞蹈团、合唱团、军乐团、少数民族民乐团及一些学生社团;第二,艺术团只重视对学生艺术技艺的培养,却缺乏相关的艺术审美理论的讲授;教师授课松散,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仅仅是为演出或比赛而进行短期学习和集训。另外,艺术团对学生的管理也缺乏有效机制。在艺术团里学生仅凭兴趣和爱好进行学习和训练,很难保证艺术团建立持久良性的发展体制,从而导致学生半途而废、教师工作量无从核算、乐器设备管理不善等问题。

三、新疆大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整合艺术教育资源,成立相关的艺术教育机构将公共艺术教研部、校团委的艺术人才最大限度地进行优化整合,打破目前分散、割裂而又单一的管理模式,为新疆大学建立一个更高、更好、更有效的艺术教育管理机构。该机构除了承担全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外,还负责全面管理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各项工作以及承担学校教职工文化艺术活动的指导工作;同时,建立新疆高校美育研究科研基地。该机构的成立旨在发挥艺术教育的整体功效。

(二)加强艺术团建设,建立良性管理机制艺术社团是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组织。因此,建议艺术团的学习训练应建立多层次的培养模式,对进入艺术团的学生依据选拔情况分别设置初级班、中级班及高级班,并针对这些班级学生的艺术水平开设不同的课程。建立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进入高一级的班。另外,在艺术团的管理上应该建立学分管理制。只有在艺术团为学生建立学分体制,才能更持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艺术团的质量,同时,教师的工作量和课时费也有计算的依据和保障。

四、结语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为圆满完成学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其深层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跨越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再次,其现实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成才。因此,高职学生大学认知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从中学进入大学,高职学生很容易处于一种迷惑、盲从或者放纵的状态。很多学生到了大二才在茫然中意识到合理安排高职生活的重要性,但又因缺乏合理规划的能力而无从下手,眼看时间已过去大半,也就心有不甘地跟着感觉走了。大学认知教育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管理活动,帮助学生从迷茫状态中摆脱出来,提前认识、合理规划自己的高职生活,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引导学生适应、熟悉、规划高职三年时光,帮助高职学生顺利成才,是高职新生大学认知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促进学生实现人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中学教育大多片面追求升学率,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忽视了学生德育心理等问题。成长在相对封闭环境中的高中学生,往往缺乏个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意识比较差。特别是升入高职的学生,大都存在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成长期和缓冲器阶段,如果不能形成较为完备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将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帮助学生跨越人生发展障碍,顺利走向实现生的全面发展的道路是高职学生大学认知教育的第二个目标。

(三)促使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认知教育还有一个目标是对未来职业发展做出初步规划。高职教育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其教学内容围绕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岗位需求进行设计。大多数学生的职业生涯将和高职期间所学的专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高职学生能否在入学初期就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建立明确的目标,做好合理的规划,将直接影响到高职学习生活的质量和未来事业的发展。

二、大学认知教育的内容

(一)“大学”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大学的起源、发展,重点学学的理念和文化,使学生尽快了解大学实质,体悟大学精髓,为学习和成长提供精神支撑,帮助学生尽快确立高职生活的方向性。大学的共同特点就在于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教师要教育高职学生崇尚科学,精益求精地学好专业知识,并且能创新,敢实践。真、善和美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如果缺乏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常常会陷入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贫乏。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是高职学生大学认知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高等职业教育1.明确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一是高职教育的定位。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二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即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三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即校企合作,“双赢”共进,大力培养职业技能。2.确定高职学生的角色与任务。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责任以行,能力为重,创新是魂”的理念,使学生顺利度过大学适应期。首先,要学会在“三个世界”里学习。一是知识世界,即通过课堂学习和阅读书籍增长知识。二是经验世界,即培养专业能力,主动实践,积极锻炼,学以致用。三是虚拟世界,即学会利用网络时代,获取资讯,获得多方面资源支持。其次,要掌握三种学习方式。一是自主学习。真正的教育必然是自我教育。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要逐步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要有所守有所放,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合作学习。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应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己同伴的精神文化资源,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共事的能力。三是体验学习。开展技能训练、参加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参加专业社团活动等,都是体验学习。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巩固知识,生成能力。三是要把握三个学习重点,即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学生还要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关注专业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形成“特色”,让自己学有所长。

(三)人生与职业规划教育大学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一个人生涯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只有那些在高职阶段个性化地塑造出个人竞争优势的学生,才能更顺利进入职业生涯的轨道,少走弯路。因此,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我设计尤为重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初步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早定目标,学有所向。教师则应引导学生综合分析与权衡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从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