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单位管理论文

单位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单位管理论文

单位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思想上不够重视由于我国事业单位之前的长期实行平均分配思想占主导地位,事业单位从领导到员工往往都对人事绩效考核制度表示出抵触情绪。他们认为如果细化人事绩效考核,将会影响到团结和和谐,故不是很赞成人事考核。即使有些单位领导认识到建立了人事绩效考核制度得重要性,但是员工的思想上不够重视,最后也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效果。

1.2绩效考核技术不完善事业单位中的绩效考核者往往缺乏恰当的绩效考核技术和科学方法,带有很多的主观意愿。加上有些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搞绩效考核就是对他们自己的工作的稳定性的破坏。还有绩效考核者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方法和技术上,考核时需考虑人情关系、工作时责任心不强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导致绩效考核失去公平和公正,没有形成良好的绩效考核氛围,考核制度形同虚设。

1.3绩效考核制度处在探索中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的制度正处在探索中,在制度的内容上存在缺陷,设置不合理,没有细化,考核内容大同小异。现在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大都是通常是以岗位和任期责任制为考核的基本依据,没考虑到具体工作将会在实际中产生的效益,对除了这两点之外的其他方面的考核不予重视。同时,考核标准设置不细致明确,考核标准往往受考核者主观价值观的影响,特别是容易受个别领导主观意愿的影响。考核判断过程中,定性的居多而定量的较少,考核判断标准的随意性大。

2.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的改进对策

2.1营造良好的考核氛围只有在良好的氛围中,绩效考核才能落到实处。要让全单位的员工都认识到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考核,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氛围。主要是以下三方面:一是为了对过去的工作业绩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通过考核,看到问题所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供员工晋升的依据;二是为了对员工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其能力有一个公正的评价,如何做这样的评价呢?口说无凭,是不是用这样的评价来做出一个公正的结论。通过事实来说明能力和你的业绩是不是更有说服力。三是为了提高工作绩效,实现工作过程的有效控制,及时了解任何员工任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谁能干,谁不能干,考核结果一目了然。用考核的方式来证明员工的业绩,具有客观性、真实性,从而为事业单位选拔任命和使用人才提供依据。

2.2正确定位绩效考核,加大考核者的培训力度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要有正确的定位,尤其是领导更应该有这种意识,将绩效考核作为完整的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环节来看待。此外,还要加大考核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客观公正、准确的绩效考核结果不仅取决于考核制度、考核技术及方法,更受到考核者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影响。因此,对参与绩效考核的考核者进行专项的培训和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2.3完善科学的考核制度及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首先要对员工的岗位进行科学有效分析,不同岗位不同的考核标准。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客观分析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并编制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其次,要科学合理的确定考核内容,设置指标体系。可采用层次管理法将考核体系分为整体绩效考核、部门绩效考核和员工绩效考核三个层次,以解决考核内容以偏概全的缺陷。在设置考核指标时需注意平衡,注意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以可实际观察并可以量化的指标为主,以相关的定性指标为辅。最后,要明确考核标准,使考核周期系统化。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有效地与薪酬挂钩,并综合考虑考核目的、被考核职位、考核指标类型来确定绩效考核周期。

2.4充分利用并及时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绩效考核结果来之不易,加以充分利用才使得绩效考核工作更有意义。应将考核结果告知被考核者,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会就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被考核者面谈,若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无异议,则在考核结果表上签字确认;若有异议,则可进行绩效考核申诉。其次,对被考核者的绩效考核结束后,各级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应及时对其绩效中未达到要求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制订出相应的改进计划。各级考核者应为被考核者提供绩效改进指导和帮助,并跟踪其改进结果。因此,事业单位需要从建立交流与沟通反馈、有效运用绩效考核结果这两个方面入手,切实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反馈制度。

3.结论

单位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2.事业单位的投资主体仅仅是政府,所有的经费来源都依靠的是政府,没有社会资金的进入,给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办”事业单位的主体,同时也是“养”事业单位的主体,“养”就意味着事业单位日常运营所需的全部资金都需要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而事实是国家并没有能力承担所有的事业活动开支,所以形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并且无法提供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而政府“办”事业单位则从根本上排斥了其他社会资金的进入,所以事业单位的经营没有形成足够的竞争意识,内部管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管理效率普遍低下。

3.管理模式中的官僚化风气,严重削弱了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由于事业单位依附于政府,所以其实际经营过程中也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衙门”作风,具体表现就是在事业单位向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时,没有形成为顾客服务的根本理念,姿态清高,为顾客服务时显得态度冷淡、不尽职尽责。这样的服务理念会严重地削弱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

4.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较为混乱,部门与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着“重复建设、沟通闭塞”的问题。由于事业单位是政府具体部门下属的,所以事业单位与部门、地方、层级之间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甚至成为了各部门、各层级之间争取权利与利益的工具,为了争夺资源,各部门、各层级不管是否重复建设,纷纷成立属于自己的事业单位,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造成事业单位之间职责不分、效率低下。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编制

1.事业单位全面预算应遵守的编制原则。事业单位在编制全面预算时必须以当地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计划作为编制的基础,以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编制的依据;在编制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完整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和“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完整性原则要求预算编制涵盖所有的事业单位活动,真实性原则要求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会时不可主观估计与臆测,而要根据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测算与计量;遵循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则。

2.事业单位编制全面预算的具体步骤。成立预算编制小组。事业单位在编制全面预算时,应该建立以管理者为主,由财会部门人员一同参与的预算编制小组。建立小组后,在编制之前还应该进行严格的、明确的分工,落实各方应该完成的职责任务,保证编制工作最后的顺利完成。预算编制小组成员在编制工作中应当根据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结果以及本年度新近发生的变化,来综合考虑预算的影响因素,合理编制预算。全面预算正式编制前的准备。首先,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全面清查与登记各预算单位的全部类型的财产物资,对预算单位的债权债务要进行全面的核查与证实,要求检查财务账簿,确定其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其次,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便后面期间预算编制实现准确性与适用性。最后,要事前认真分析上年度的收支结构,从根本上对收支的影响因素进行把握,将预算的偏离度降到最低。编制事业单位的收入预算部分。在编制事业单位的收入预算时,要事先明确事业单位具体有哪些收入项目,针对具体的收入项目要找到相应的征收负责部门或责任人,进行详细的询问与调查,由相应的征收负责部门来根据事实情况按照事先的规定编制出基本的该项目收入预算。之后,将各项目的收入预算交由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进行汇总审核,同时要分析事业单位各项目占用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将资金用到效益高的项目中来,保证年度总收入目标的实现。编制事业单位的支出预算部分。事业单位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该遵守“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事业单位的支出主要包括与专项工程有关的项目经费、人员维持需要的基本经费、机构正常运营需要的基本经费等方面,在编制时,应该充分优化资源的配置,追求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编制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说明书。预算单位的财务部门在对本单位下属部门上交的预算进行汇总审核后,预算编制小组的人员应当对照预算编制过程中设立的年度目标来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向财政部上报一个预算建议数,随着这个建议数一同交付的还应该包括预算编制说明书,说明书主要是对预算的形成过程进行一定的说明与解释,还包括适当的说明与分析。

三、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执行事业单位

1.事先制定与预算执行有关的各项制度,及时完善与改进。配套的管理制度是保证预算能够得到完全执行的前提,管理制度应当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权责利相结合,合理确定各执行单位或个人在期间的义务与权力;建立完备的日常管理机构和管理组织;对支出的限额进行严格的控制;建立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制度,激励预算的有效执行等。

2.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作出及时、准确的反馈。事业单位除了要严格执行事先编制的预算外,还应该进行事后的适当反馈,应认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表和相应的说明书。预算编制小组要及时检查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对偏离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分析导致偏差出现的不正常因素,及时地采取纠正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3.根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及时地调整预算。在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存在不确定的或无法克服的现实因素,会导致预算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在预算的具体调整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制度规定的开支标准和支出范围。

单位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介绍及其重要性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档案收存范围包括以下几种:(1)人事档案:是历史的、全面的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职工的重要依据(2)行政档案(3)财务档案:一个数据就是一批资金,金钱和财务是事业单位的支柱(4)业务档案:它是事业单位乃至个人的生产力的证明。这些信息资源都源于档案,这些档案与事业单位的运作同步,不止是一个证明,更是一个行动力的依据。档案如此重要,管理档案的工作也变得同样重要。为了使档案管理的有条不紊,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必须按照一定的管理体制和流程严格进行。

1.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件比较枯燥且短时间没有业绩和成效的工作,工资相对其他工作的工资较低,且需要工作人员默默无闻。这种环境导致有些工作人员没有档案意识,有些员工墨守陈规,对出现的问题不及时反映和处理。(2)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够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源于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等,但是有些老旧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档案填写内容较为简单,不能真切的反映情况,容易出现档案漏洞,被某些不法分子弄虚作假;档案流程较为缓慢,环节较为滞后,不能及时完成。(3)管理方法落后、管理力量较弱:事业单位为了最大效用的利用工作人员,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有些事业单位的员工流动性较大,出现档案管理职员有的身兼数职,都是兼职而非全职,导致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够,不能深入掌握档案管理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管理力量薄弱,档案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方法较为落后:例如人事档案管理中经常出现较难处理的A4纸,导致工作人员消耗双倍时间和精力管理档案。除此外出现了档案仓库的设备较为陈旧,防盗设备较差等问题(4)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化: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的信息时代,管理员的思想落后,技术落后,管理知识贫乏,不会操作先进的管理设备,没有相应的信息系统化存储意识和技能,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影响到事业单位的上层建筑。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

2.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无论设备多么先进,制度多么严格,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提高,制度没办法得到实施,设备也不会被充分利用,出现的种种问题没有被及时地反映和解决仍然是最大的问题。如何管理档案的管理员呢?(1)无论是新职员还是老职工都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和知识技能的考核,使得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时代俱进,以确保工作人员具备档案意识和应有的工作能力,从而确保档案管理的效率(2)适时培养档案管理人员,这样无论事业单位职员的流动性多大,管理人员都不会因此而缺失,因为后备人才足够充足(3)制定新的薪酬奖赏章程,使得管理员在枯燥的管理工作中得到鼓励和动力,无形中加大了管理员和使用者的互动,使得档案管理过程中更加人性化,减少了档案管理中不必要的问题和麻烦。

2.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现如今非常重要,有些人就会抓住档案管理的制度和流程的漏洞来修改、损坏档案。那么如何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和流程呢?(1)分类处理档案,如人事档案可以根据年龄段或者职业分类,如果年龄较小,生活经历等较少,档案流程相对就会变得简单,这样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2)档案管理的制度要更加人性化,如个别简单的档案可以让使用者参与档案的管理,这样不仅宣传了档案管理的知识,而且增强了使用者的档案管理意识和素质,可谓一举两得。(3)社会和媒体加大对档案管理的关注度,相信有足够的关注,一个新的章程将会出炉。(4)新的章程需要加大监督力度,不仅是监督档案使用者,同时要监督档案管理员,坚决杜绝走关系的行为。

2.3及时更新管理设备

单位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工程设计问题

工程在施工前,均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设计过程,可以说一个好的设计就是是工程的灵魂,直接决定工程质量好坏。良好的设计方案,能够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节省投资、提高质量;如果设计不科学合理,就需要在建设中不断变更,使工程建设出现施工不合理性,导致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同时也影响了进度造成重大社会影响。

2进场材料质量问题

工程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点,好的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前提。通常情况下,通过实践总结,我们看到工程项目在材料的使用上易出现的问题如下:一是没有严格的消防措施,对易燃、易爆物资没有专门仓库进行存放,更没有无专人负责值守;二是对特殊材料没有专门标志,特别是对那些易湿、易潮的材料,没有有效的采取防湿、防潮措施;三是对入库材料混合堆放,特别是材料型号、品种没有进行合理分区堆放,造成材料进场时没有规范标准;四是材料相互污染严重,有些易损坏材料、设备不能进行正确保护,损坏严重。五是材料保持期不明晰,没有对有保质期的材料进行定期检查检测,造成极大的材料浪费,增加了工程费用支出。

3工程监理单位存在的问题

工程设计的好坏,能够直接体现到实际施工中,也就是说,设计问题能够暴露在施工中,如果发现了问题,没有提前发出通知,提出不同意见,就会在施工进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工程监理单位对建筑施工的把关一事实上要严格,特别是对进场材料和设备要进行科学检测检查,对不合格材料设备,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纠正、正确处理。

4施工单位管理问题建筑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利、生存发展,就要注重工程产品质量和施工过程管理。施工单位的技术高低、管理能力水平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进度,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对企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当前我国施工行业分包单位众多,在各类施工中,不能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施工、管理层人员执行力不强等原因,导致企业管理环节薄弱,没有形成一支统一协调的施工队伍,更不能专业化、系统化进行科学施工,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强,形成项目施工质量差、资金投入不足、施工进度缓慢等恶性循环状态,为工程质量埋下较多的不安定因素和质量隐患。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相关责任制度

要想做好管理,就需要对各类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每一个岗位都承担着风险责任,进一步调动施工积极性的主动性。监理单位进场后,需要制定统一的监理质量目标,以制度为保障,加强各环节的协调管理,把责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特别是各流程的监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明确的分工,明晰其岗位职责,通过与岗位责任人签订相应责任书的方式,提高责任意识;按照监理质量检验及验收制度、监理会议制度、监理日记填写制度、监理人员考核制度等相关规定,对各个环节进行把关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到位有效。

2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要想从根本上树立质量意识,就需要施工前加强培训教育,使建设、施工单位意识到工程优质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全体人员质量意识,通过约束机制激发质量责任感。从筹建、协调、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意识把关,意识提高了,更需要加强监督管理,还要进行定期的抽查,依法惩处那些质量意识不强,造成事故的责任者,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3把好材料质量关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部门的要求,使用指定厂家定购的材料,在材料选购中,不能采购达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不能采购国家明文确定已经淘汰的材料;不能采购没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的材料。可以说,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优劣与工程整体质量好坏息息相关,一定要加强对材料的选购、保管、运输,确保材料质量。

4加强部门配合,加大工程施工管理力度

要积极发挥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职能,通过对建筑市场有效的管理,依法检查工程质量进度。一是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使用快速的信息处理平台,及时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不断强化信息网建设,推进信息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规划指导的作用,审批好工程相关手续,做好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三是要做好相关的建管和招投标的准入和清出制度,保证行业规范运行,对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资质相应的挂靠,以包代管、出让资质、人员不到位、违法分包、安全措施不力等问题进行重点打压,确保建筑市场有序竞争。

5加强建筑工程技术

规范发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职能作用,积极完善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通过方案管理、质量监督管理以及原材料检验规定等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鼓励相关的施工单位采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不断采取措施积极提升建筑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发现问题督促施工方改正,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6合理调配施工资源

根据机械特点以及施工环境,将机械进行优化组合,以使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增幅,通过人工处理和机械施工的有机结合,确保工程施工优质高效。

三结束语

单位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目的性。地勘单位管理过程中如果只是将绩效考核作为一种考核管理,无法真正体现出它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它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进行一系列考核对每个员工的工作行为有一个较为精准的评判标准,促使整个地勘单位的工作效率有一个整体的提升。就目前而言,导致绩效考核没有真正实现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整个单位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并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目的,甚至有些单位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

2.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公开性。绩效考核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工作方式,更加有利于企业单位进行管理,它的存在主要就是以一种相对公开的方式在所有人面前进行工作上的管理。一般情况下,现如今的企业都是采用独裁式的管理方式,令员工感到厌恶,特别是一旦涉及到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如果只是企业管理人员单方面地进行管理,那么就会使整个考核工作遭到员工的质疑。所以,应该适当地在工作管理过程中建立一种公开的考核方式,员工如果还是不满可以直接向最高管理人员询问,这可以说是更为有效的办法。

二、提高绩效考核的途径

1.在一定程度上重视该工作的科学性。地勘单位绩效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考核方式,该方式的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最终效果。就目前我国的绩效考核方法来说,虽然有很多种,但这些方法都只是根据管理人员的经验进行的总结。我们知道,如果没有一定的考核方式,是完全不可能达到想要的效果的,然而,每一种考核方式都有着自己的局限性,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绩效考核管理。因此,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者必须寻求一种相对科学的方式来进行考核管理,同时,这种科学性的方式还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内容:要对管理对象的特征、所在行业的特征、企业的发展状况等进行一个综合性的了解,只有在充分考虑这些具体内容后,才能制定出相对科学的管理方案,才能在考核过程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2.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近年来,地勘单位所独有的性质和工作模式也发生了系列改变,继续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考核远远不能反映地勘单位的工作现状,因此,应该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构建出相对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从而更加适合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所谓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也就是指除了专业考核人员的结果被采用外,还应该在某种程度上重视同事之间的评价。通过这些不同的评价,可以更加快速地将结果进行比较,以便得出最为准确的事实,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工作的客观性。因此,要在绩效考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工作的多元化构建,从而促进地勘事业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