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单位财务管理

单位财务管理范文精选

单位财务管理

单位财务管理范文第1篇

(一)资金管理手段单一

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职能是决策、计划和控制。目前医院是将财务机构和会计机构合二为一,大量的人员和工作重心都集中到会计核算工作上,从而形成了注重会计核算而轻视财务管理工作的现象,致使财务管理职能与会计核算职能相互混淆,不能明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各自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严重削弱了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二)预算方法不科学,导致预算严重偏离事实

目前,大部分医院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往往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导致编制出来的预算往往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医院财务制度要求医院逐步采用零基预算方法编制预算,但是全面预算管理所涉及的预算项目很多.不同的预算项目又有不同的业务发生特点和规律。如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孤立地采用某一种方法来编制每一个预算项目,易造成预算严重偏离事实的后果,同时也会导致决策者作出错误的判断。

(三)医院法人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当前医院的主要领导大多数是在医学专业领域有一定成就的人员,他们凭借专业水平取得医院的领导地位,但是没有受到过系统的财务管理培训,因此对财务管理认识肤浅,这也是导致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得不道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财务控制和分析体系薄弱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有限,思想陈旧,把大量的工作用于记账、报账,很少对医院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控制。因此,财务处理只反映医院收支的结果,而不能反映医院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这严重阻碍了医院管理者的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造成医院决策的失误,导致大量资金的浪费。

二、加强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财务人员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医院财务从业人员很多,小到挂号员、收费员,大到出纳、会计。甚至到分管财务的处(科)长,是一支人数庞大的队伍。医院的财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配备具有相应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财会人员,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技能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

(二)建立健全会计账簿,细化会计核算明细科目

医院财务必须按照财政部和卫生都颁布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设置会计账簿,根据医院的行业特点和单位具体的业务流程设置核算科目。必须细划核算科目,日清月结,账账相符,清晰准确地反映医院业务经营状况。

(三)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医院健康发展,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应该是财务管理的关键措施。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医院业务流程,设定控制目标,鉴别控制点,确定控制措施。

(四)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医院预算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医院资源、实现收支平衡并协调医院各科室的工作。在编制医院预算时,要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预算。首先,在编制收入预算时,要参考以前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其次,编制支出预算时,支出要考虑周全,重点保证三类支出,即人员费用、基本公用费用、医院发展费用。再次,医院应建立科学的现金流量预算,按照现金的流入量安排现金的流出量。

(五)做好医院财务活动的分析和评价

医院进行财务分析既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医院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医院有经济关系的各方,都迫切需要获得医院的财务信息,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因此,对医院的投入和组合进行分析,对人力资源、设备、资产、材料进行分析,做好医院财务分析,可以客观地总结医院管理经验,从而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医院财务活动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改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各种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六)做好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流动资产是医院开展业务活动中参加循环周转,不断改变其形态的资产。其特点是流动性大、周转期短,其价值一次消耗或者转移或者实现,包括货币资金和应收、应付款项、库存物资、药品等。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流动资产管理必须特别重视,防止贪污、挪用、浪费现象发生,做到既要保证开展正常工作,又要防止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影响资金使用效益。对于固定资产必须从论证、决策、构建、安装、交付使用到清理全过程进行管理,这样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固定资产发挥作用。同时,医院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以保证账实相符,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孙玉洁,试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中国卫生经济,2004

[2]杨继红,浅谈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甘肃中医;2007

[3]李少萍,如何健全医院财务管理之浅见,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

单位财务管理范文第2篇

[摘要]针对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和现状,从加强制度管理、加强预算及加强财务分析方面,探讨了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的措施。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研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变化。因而,加强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建立与国家科技体制、财政体制以及相关政策适应的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新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科研单位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充分发挥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与财务分析的职能作用。依据《会计法》、《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各种财务管理的方法,对单位的业务活动以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维护财经纪律,使单位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但当前,科研经费在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科研经费管理力度不够;科研经费不规范,非科研性质的开支占较大比例,开支范围较大;财务审核把关不严,经费使用效能不佳等。要提高科研单位财务管理能力,主要应抓好以下环节。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日常操作和管理制度

(一)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特点、经营机制、管理要求、资金运动、人员配置等,充分体现本单位的特点,需要制定制度的唯一标准。制定制度要讲究系统和配套,制度与制度之间不能相互矛盾。科研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首先提高内部竞争能力。为此,必须建立单位内部相适应的核算和指标体系,对科研部门、开发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逐步建立起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适应单位内部运行机制要求,利于推行和落实的内部经济责任制,以利于在单位经济活动中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和监督。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为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信息真实着手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财务审核把关尤为重要。财务人员审核发票要严格,发票名称要实事求是,数量、单价要填写齐全,要严格控制各种会议开支,召开会议必须提前上报会议计划,经批准后予以报销。科研经费计划内预算开支,要严格计划列支,对拨入的科研经费要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

二、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加强收支管理科研单位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编制单位预算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对合理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要共同研究,合理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预算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考虑到积累与发展的关系,合理地科学地安排收支。

(二)按现行制度编制上报的预算,满足了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的要求,但对执行单位来说,就显得不够具体,缺少可操作性和实际管理价值,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管理的需要,设计一套表格,编制出一套分部门、分项目、分期(按月按季)的切实可行、实实在在的内部财务收支预算,以利于在日常的财务收支中掌握执行。编制预算之前,应正确分析上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况,清理核实各项基础数字,正确划分收支项目,按照管理要求,按部门、分项目编制出按季分月的财务收支计划。

(三)单位内部预算一经核准,即进入实施阶段,各部门对实施财务预算要作为一项经济性工作来抓。其次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调节经费构成比例。财务部门要定期分析考评,及时了解经费开支进度,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经验,采取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三、注重财务分析,发挥辅助决策职能作用

科研单位的财务分析,是在真实、科学、系统地归集了会计资料与数据,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借助一定的方法,运用财务报表、会计核算资料对科研单位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及未来前景的一种评价。

(一)通过财务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真实反映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和矛盾,对财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预测,为决策层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数据,发挥财务管理的辅助决策职能,积极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加强对日常经济活动的财务分析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财务分析,主要是为满足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对经费的收入及支出情况、资金的运转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分析。通过财务收支情况分析,分析其是否合理恰当,收支效果如何,收支是否相适应,并且通过与上年同期经费收支情况的比较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分析各项经费收入的到位情况,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分析各种经费开支的增减幅度和数额以及开支进度,对其进行控制,保证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

单位财务管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医院全面财务管理进行了思考,提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财务管理,保证医院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障制度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情况的出现势必要求医院的经济运行机制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管理,拓宽筹资渠道,努力降低服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医疗单位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行财务制度创新。

一、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管理手段单一

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职能是决策、计划和控制。目前医院是将财务机构和会计机构合二为一,大量的人员和工作重心都集中到会计核算工作上,从而形成了注重会计核算而轻视财务管理工作的现象,致使财务管理职能与会计核算职能相互混淆,不能明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各自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严重削弱了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二)预算方法不科学,导致预算严重偏离事实

目前,大部分医院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往往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导致编制出来的预算往往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医院财务制度要求医院逐步采用零基预算方法编制预算,但是全面预算管理所涉及的预算项目很多.不同的预算项目又有不同的业务发生特点和规律。如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孤立地采用某一种方法来编制每一个预算项目,易造成预算严重偏离事实的后果,同时也会导致决策者作出错误的判断。

(三)医院法人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当前医院的主要领导大多数是在医学专业领域有一定成就的人员,他们凭借专业水平取得医院的领导地位,但是没有受到过系统的财务管理培训,因此对财务管理认识肤浅,这也是导致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得不道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财务控制和分析体系薄弱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有限,思想陈旧,把大量的工作用于记账、报账,很少对医院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控制。因此,财务处理只反映医院收支的结果,而不能反映医院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这严重阻碍了医院管理者的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造成医院决策的失误,导致大量资金的浪费。

二、加强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财务人员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医院财务从业人员很多,小到挂号员、收费员,大到出纳、会计。甚至到分管财务的处(科)长,是一支人数庞大的队伍。医院的财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配备具有相应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财会人员,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技能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

(二)建立健全会计账簿,细化会计核算明细科目

医院财务必须按照财政部和卫生都颁布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设置会计账簿,根据医院的行业特点和单位具体的业务流程设置核算科目。必须细划核算科目,日清月结,账账相符,清晰准确地反映医院业务经营状况。

(三)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医院健康发展,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应该是财务管理的关键措施。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医院业务流程,设定控制目标,鉴别控制点,确定控制措施。

(四)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医院预算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医院资源、实现收支平衡并协调医院各科室的工作。在编制医院预算时,要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预算。首先,在编制收入预算时,要参考以前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其次,编制支出预算时,支出要考虑周全,重点保证三类支出,即人员费用、基本公用费用、医院发展费用。再次,医院应建立科学的现金流量预算,按照现金的流入量安排现金的流出量。

(五)做好医院财务活动的分析和评价

医院进行财务分析既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医院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医院有经济关系的各方,都迫切需要获得医院的财务信息,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因此,对医院的投入和组合进行分析,对人力资源、设备、资产、材料进行分析,做好医院财务分析,可以客观地总结医院管理经验,从而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医院财务活动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改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各种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六)做好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流动资产是医院开展业务活动中参加循环周转,不断改变其形态的资产。其特点是流动性大、周转期短,其价值一次消耗或者转移或者实现,包括货币资金和应收、应付款项、库存物资、药品等。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流动资产管理必须特别重视,防止贪污、挪用、浪费现象发生,做到既要保证开展正常工作,又要防止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影响资金使用效益。对于固定资产必须从论证、决策、构建、安装、交付使用到清理全过程进行管理,这样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固定资产发挥作用。同时,医院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以保证账实相符,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孙玉洁,试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中国卫生经济,2004

单位财务管理范文第4篇

第二条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形式主要分为: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自收自支管理。

第三条没有稳定的经常性业务收入或收入较少的事业单位,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一)对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实行多种形式的预算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办法。

(二)对有条件逐步向差额预算管理过渡的全额预算管理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促其向差额预算管理过渡。

凡是有一定收入的全额预算管理单位,财政部门应会同单位主管部门对其收入规定一定的比例或数额,抵顶事业费预算拨款。

第四条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的经常性业务收入,但还不足以解决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需要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实行差额预算管理。

(一)对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增收节支留用、减收超支不补的办法。

(二)对有条件逐步向自收自支管理过渡的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应逐年减少事业费补助,在其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经济自立,实行自收自支管理。

第五条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可以解决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但尚未具备企业管理条件的事业单位,实行自收自支管理。

(一)对自收自支管理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增收节支留用、减收超支不补的办法。

(二)收大于支较多的单位,在核定其收支数时应规定其收入的一部分上交财政,或上交主管部门。上交主管部门的可抵顶财政对该部门的事业费拨款,具体比例或数额由财政部门会同单位主管部门核定。

(三)实行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其单位的事业性质不变,职工的工资、福利、奖励等均执行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

(四)实行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仍属预算内事业单位,要按规定编报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和决算,接受财政监督。

(五)对有条件向企业管理过渡的自收自支管理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规定期限,促其实行企业管理。实行企业管理后,执行国家对企业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国家鼓励经批准与事业单位脱钩的职工个人或集体举办各种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对其中资金确有困难的,可在一定时期内给予适当支持。

第七条建立基金制度。

(一)全额预算管理单位的预算包干结余经费,应建立事业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

(二)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和自收自支管理单位应逐步建立修购基金制度,修购基金从收入中提取。有条件的自收自支单位应逐步建立折旧制度。单位通过增收节支结余的经费(资金),应建立事业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有条件的自收自支单位可建立后备基金。

(三)各事业单位情况不同,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也应该有所差别,总的原则是,同一类型事业单位的奖励基金,自收自支管理单位应高于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应高于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向自收自支管理过渡的,可以实行与事业费减拨速度挂钩的办法。具体比例和办法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规定。

第八条事业单位发放奖金的免税限额由财政部门核定,发放的奖金及超限额发奖交纳的奖金税,均在单位职工奖励基金中开支。

事业单位发给职工的各种津贴、补贴,职工的劳保福利待遇,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各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规定。

第九条建立事业周转金制度。为了扶持有收入的事业单位开展业务经营活动,积极组织收入,各级财政部门应设立事业周转金。周转金有偿使用,定期收回。

(一)周转金的主要来源:(1)财政专项安排和事业费中无偿拨款改有偿使用的资金;(2)对有收入事业单位减拨的事业费;(3)实行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上交财政的资金。

(二)周转金的主要用途:(1)解决实行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生产经营资金不足问题;(2)扶持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向自收自支管理过渡;(3)帮助有偿还能力的事业单位解决更新改造、大型设备购置和开办有收益经营项目等资金临时短缺问题。

单位财务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正面临着改革,想要有效实施财务管理,也就需要有效强化事业单位内部贪污腐败现象管理,我国自新会计制度实施以后,增加了一部分会计法律和会计工作等内容,不但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转变传统财务会计方式,而且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大化维护了事业单位财务安全。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一)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营利不是事业单位日常运营管理的主要目的,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才是其工作宗旨,从财务资金来源而言,其多是政府无偿性拨款或者补贴方式。这种资金来源性质导致事业单位忽视了资金科学利用及管理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许多事业单位通过国有资产实施各种额外经营活动,从中取得更多收入,诸多事业单位不能根据市场风险来制定对应的财务风险应对机制,因此资金财产利用中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这种落后的财务管理理念严重降低了资金使用率。例如部分事业单位在银行贷款,用其贷款资金投入到各个行业领域的中长期投资中,面临着较高的债务性筹资风险。此外,少数事业单位在内外投资方面,没有真正考虑自身承受的资金风险,经常超出自身承受风险范围,造成了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发生财务风险。

(二)财务预算制度和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事业单位发展中,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中央财政的统一拨款,因此也就容易导致单位在管理中没有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无法实现单位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单位在发展中如果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也就容易导致各项审批工作实施通过上级批准即可,但是并无法结合上一年预算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容易导致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资金逐渐上升,而不能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编制,造成内部预算使用混乱、超支和资金挪用、侵占等行为频繁出现。

二、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

(一)加强预算管理观念

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占据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预算编制与执行始终贯彻于财务管理过程中,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加强预算管理理念,根据新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要求,强化预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加大执行力度,强化监管,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事业单位应该主动担负起带头责任,率先加强预算管理观念,积极响应和配合预算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掌握准确的账目信息数据,提高预算编制的办事效率。最后定期定项检查预算管理部门,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举措,主动提升预算管理部门的预算编制水平。此外必须采用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给予在预算管理中表现优秀的员工以奖励,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和信心,而针对预算管理编制不认真的员工进行严厉惩罚,增强预算管理编制的执行力。

(二)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参照新会计制度开辟出一条财务核算的新途径,财务管理效率更高、更准,预防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想要实现以上所述必须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对财务管理的控制,重视内控管理细节,加强监督,不断完善事业大内财务管理体系,构建起相对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在人员考核方面采用奖惩结合的激励评价机制。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直接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想要实现良好运转,事业单位就要不断改善优化,争取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这项目标的完成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各个部门的默契配合,最终达到财务核算、财务预算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统一,明确分工与责任,从实际出发,讲究实事求是,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对策的实行

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都已经意识到财务管理创新改革的重要作用,因此应主动实施新会计制度,迫切需要解决旧会计制度落实中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是这一解决过程,事业单位需要强化财务风险预防意识,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实行财务风险管理对策,不能仅凭个人经验来完成工作,以便事业单位发挥出自身良好的财务管控体系作用。

(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影响财务管理的最大因素,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会计知识和法律知识,不断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建设,避免出现挪用资金等违法犯罪等行为,以致出现预算风险,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事业单位的对外形象。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应该严格执行新会计制度,定期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为其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从岗位需要出发,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护事业单位财产安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需加强内部预算管理,完善内控管理制度,通过多样化形式和措施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争取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让事业单位取得良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廷军.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研究[J].港澳经济,2016(35):84-8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