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叶营销论文

茶叶营销论文范文精选

茶叶营销论文

茶叶营销论文范文第1篇

安徽绿月茶业有限公司,是岳西县重点茶叶企业,安庆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专业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现有大型翠兰流水线机械设备3组,绿月茶叶生产机械设备20台套,分厂6座,茶叶销售网点400多个(包括超市、网络),年产销额1000多万元。安徽绿月茶业有限公司坐落于部级生态示范县——岳西县菖蒲镇,位于美丽的“华东第一漂”——天仙河畔,公司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岳西县港河茶厂,2007年1月成立岳西县绿月茶业有限公司,2011年2月更名为安徽绿月茶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岳西翠兰”名茶(年产销2万kg),岳西绿月(年产销20万kg),还生产销售花草茶、苦丁茶、野菊花安神茶香枕等产品,品种40多个。该公司所产绿月牌名优茶以其外形整直、色泽翠绿鲜活、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爽、香气持久、品位醇厚,耐冲泡,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著名茶叶专家王镇恒教授指导下开发生产的岳西绿月茶,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海峡两岸优质农产品贸洽会暨中国茶叶博览会“金奖茶王”称号,被评为“安徽市场畅销品牌”。绿月牌“岳西翠兰”、“岳西绿月”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绿月”商标2007年荣获安庆市著名商标,同年公司通过国家质检局QS认证。该公司多次被安庆市委、市政府和岳西县委、县政府授予“品牌工程先进单位”,2012年岳西县工商局授予“诚信企业”,中国国际品牌发展协会授予“中国著名商标”称号。

2网络营销做法

绿月公司为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仅用过去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时展的需求,必须大胆探索一条适应公司发展的新型运营模式。该公司自2007年开始,与百度、谷歌、淘宝、阿里巴巴等国内著名网站合作,开展茶叶网络营销,并取得初步成效,为公司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运作方式是:

2.1百度推广营销2007~2008年,绿月公司在百度开展竞价排名推广,即将公司网站,用关键词进行排名首页推广,当客户在百度搜索“茶”、“茶叶”、“绿月茶”、“绿茶”、“安徽名茶”、“大别山茶叶”、“岳西翠兰”、“岳西翠尖”、“野茶”、“安庆名茶”等关键词,该公司网站就出现在首页。2007年该公司在百度公司注入开户资金3600元,然后按点击不同关键词交费,当年推广费用合计12800元。通过推广,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人数达几千人,高峰时每天有400多人,成交客户200多人,主要客户群是上海、南京、山东,2007年在百度推广成交额120万元。2008年在百度公司推广费用约8万元,成交客户300多人,成交额150万元。百度购买流程是客户先意向订货,索取样品,待客户确定后,打款到公司账户,后发货成交。

2.2淘宝建站专营淘宝是中国最大的网上零售市场,2012年绿月公司在其官方网站登记注册“安徽绿月茶业有限公司专营店”,主要经营:岳西翠兰、岳西绿月及土特产品,投入资金25000元,制作产品描述、细节图、店铺装修,2012年6月27日上线销售。由于新店铺没有知名度,公司又投入3000元推广资金,做直通车排名推广,并设置60个热门关键词,如:茶、茶叶、绿茶、茶叶直销、绿茶批发、岳西翠兰、岳西绿月、野茶、高山茶等,进行推广促销。同时还在淘宝站外,例如茶叶网、搜狐、网易、乐购、美食网、中国茶叶网、茶叶招商网等引入站外流量进行宣传。网站每天访问人数达到3000人次,知名度逐步打开,每天成交额2000元左右。上线5个月来,已成交客户2000人次,成交额50万元。现今是网络时代,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时尚,它的优点是客户面广,销售费用较低,客户通过旺旺聊天交流了解产品特性,然后下订单给公司,再付款到支付宝,待客户收货后,确认付款。如满意给予好评,不满意可给中评或差评。客户也可申请退货,但公司这边必须点击同意,对方才能退。

2.3阿里巴巴店铺批发为满足公司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公司投资2万元,在中国最大的阿里巴巴批发网站,一次性订购三个店铺,作为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主要经营公司生产的岳西翠兰、岳西绿月及土特产品花茶系列。目前网站已经上线,预计三个月后可在该站批发销售公司各类产品,年营销量可达400万元。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批发商务平台,不同于淘宝的是,它的客户是以批发为主,量可以混批,也就是达到一定数量,如茶叶设定为5kg起批,客户购买流程和付款方式与淘宝一样。

2.4茶叶招商加盟公司于2012年6月在茶叶招商加盟网投入资金8600元,作公司招商加盟,并在首页广告页面翻转广告语“岳西翠兰,国宾礼茶,诚招全国商”。广告刊登后,来自全国各地热线电话不断,现在湖北、山东、安庆成功招商4人,成交额30万元。茶叶招商加盟的目的是进一部扩大市场的销售份额,它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3网络营销的体会

传统经营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超市入场门槛高,结账难,退货多等,直接制约公司的发展。绿月公司多年来大胆探索,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络营销,这一新型模式在公司销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约占比重为35%。公司产品销售也由于运用该模式,走出了一条高效、快捷之路。总结该司网络营销工作实践,其有五大优点:

(1)不受地域限制,直接面对全国客户;

(2)不需劳累奔波,四处苦苦寻找客户,变行商为坐商;

(3)免去高额入场费用;

(4)货款回收及时,免去讨债之苦;

茶叶营销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许多产业的传统营销模式开始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挑战。茶叶作为中国最具悠久历史的产业,尤其是南郑县具有优质久远的种茶历史,也处在改革的边缘。近年来,以淘宝为代表的一批电子商务平台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重要渠道,在此过程中也涌现出许多新兴的茶叶网络营销企业,茶叶营销必须迎合现代信息化的进步才能不断发展,唯有改革创新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中能够存活下来。那么,企业应该怎么从容应对这些挑战将会变得尤其重要。

1.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201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这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网络,熟悉网络并运用网络来进行购物活动。网民目前正成为中国一个势头强劲的消费群体,并逐渐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商业格局。2008年淘宝网的茶叶销售不足1亿,可到了2011年竟然达到20亿元,由此可见发展之迅速。按照行业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金额占社会消费零售额的4%比例来预算“,十二五”规划茶叶消费将到达1000亿,中国的茶叶电子商务市场潜在规模将超过40亿元,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因此,茶叶网络营销目前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网络市场,非常适合抓住机遇创新发展。

2.新兴茶叶网络品牌个性鲜明,营销手段先进网络作为一个开放、公平的平台,进入门槛低,非常适用于年轻人创业探索。年轻人敢于冒险并且拥有技术和知识,在开拓茶叶市场的过程中占据了先机。在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中,一大批新兴茶叶企业依靠典型的电子商务平台迅速崛起。这些新兴茶叶品牌在年轻人的带领下充分运用了网络品牌营销的各种技术,他们在营销过程中积极开发各具特色的营销手段,给予用户优质的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同时也在茶叶包装上进行了革命,使包装拥有了最新的阐释,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3.企业规模小,销售渠道简单当前,茶叶网络营销的规模普遍较小,由于网络营销开店的门槛低,成本小,许多微小型企业进入茶叶网络营销市场,在这些微小企业中,茶农是非常突出的一部分,另外就是茶叶合作社统一经营的网店。这些网店在经营中没有中间环节,产品的销售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格,销售渠道也极其简单。

二、茶叶网络营销过程中的障碍

1.网络营销推广不足,方法陈旧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茶叶在网络营销推广中的力度非常缺乏,在国内的搜索引擎上面对茶叶企业名称搜索往往不能在前面找到答案。这充分显示了茶叶企业所做的相关网络宣传较少,营销手段太过于落后,大多数企业只是把企业名、产业名、地址电话挂在网页上,并不受消费者重视,更不能吸引消费者去购买产品。如此陈旧落后的方法非常影响茶叶在网络营销的发展。

2.体制不够完善,缺乏诚信制度在茶叶营销中,茶叶定价的高低在于茶叶品质的好坏,因此在茶叶网络营销时,消费者经常难以区分茶叶的等级,以至于许多商家以次充好,为了一己私利最终影响整个茶叶网络营销的发展。茶叶网络营销中的体制化缺乏标准,导致商家缺乏诚信,这将直接影响到茶叶的网络销售状况。3.对网络营销认识不足如今,绝大多数实体茶叶企业都将重点放在实体市场竞争,并没有认识到社会信息化发展下抢占网络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许多企业虽然知道开发网页来进行宣传,但这些网页只停留在表面,只是单单为了展现他们有自己的网站,并没有相关的管理和维护,更不用说通过网站来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并且获得销量了。实体企业必须要了解占领虚拟市场的重要性,要积极培育网络人才。

三、针对南郑县茶叶网络营销的发展对策

1.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标准化服务当前南郑县茶产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茶叶网络营销的发展中必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具体表现在实现网络营销的数字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企业可以根据网民对信息浏览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进行网页整体布局,进行标准化设计。客服人员要保持对客服话题库的更新,实施积累、可持续的标准化网络服务。政府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以提高茶叶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加强网络营销推广,多层次开展网络宣传近年来,汉中市各产茶大县致力于统一品牌扩大影响,但实质上各茶叶加工企业存在着在宣传上没有形成合力的问题,产品的附加值低,深加工程度也不够。针对这些问题,企业不仅要为产品的深加工和提高附加值进行创新改革,还要开展多层次的网络宣传,例如配合一些大型的网络购物平台举行促销活动,减免运费或者实施购买数量奖励。

茶叶营销论文范文第3篇

1.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劣势首先,品牌劣势。中小茶饮料品牌由于自身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品牌竞争力,在康师傅、统一等知名品牌广布的市场空间内很难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其次,渠道劣势。中小茶饮料企业规模较小,利润有限,对渠道商的吸引力不够,由于对产品质量、销路等问题存在疑虑,许多经销商不愿意与中小企业合作或者对共同开发市场、推广新产品缺乏兴趣和信心,这就致使中小茶饮料企业对渠道的开发能力有限。

2.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机遇首先,技术因素带来的机遇。茶饮料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并且随着茶饮料行业的飞速发展、企业租用茶饮料制作设备的普及、网络的推广,先进的制茶工艺已不再是什么秘密,中小茶饮料企业完全有能力制作出高品质的茶饮料,这样就可以摆脱因产品技术的劣势给企业竞争带来的不利因素。其次,茶饮料能够满足人们健康、便捷的消费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大众对健康的重视,更多的人少了细细品茶的闲情逸致,健康、方便的茶饮料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喝茶饮料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可以说茶饮料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在未来国内外饮料市场必将继续发展壮大。

3.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威胁首先,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的领导者康师傅和统一等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而且在渠道的开发和维护上也做得十分出色,相对于中小茶饮料企业的多产品线更是有着巨大的优势,这些都给中小茶饮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其次,国外品牌的强势冲击。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日渐加大,国外的品牌茶饮料必将瞄准中国这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巨大市场,这势必会加剧市场竞争,给我国中小茶饮料企业带来巨大冲击。我国中小茶饮料企业差异化营销策略分析美国学者麦卡锡提出了4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为企业市场营销提供了基本框架。

二、产品差异化策略产品差异化

1.产品口味差异化口味创新是茶饮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从行业经验来看,茶饮料行业领导品牌都非常注重茶饮料口味的创新。口味创新的成功会给茶饮料企业带来丰厚的市场回报。在茶饮料口味的差异化上,中小茶饮料从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第一,仿制改进型新产品。市场竞争是优胜劣汰的过程,现在茶饮料市场中各种茶饮料的口味层出不穷,市场上不乏口味独特,拥有特定消费人群但配方和制作工艺上并不完善的产品。中小茶饮料企业可以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寻找市场上口味独特,但产品质量受到消费者诟病的茶饮料产品,在这种口味的基础上,精心研制出高质量的同类产品。第二,完全创新型新产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目前已经开发的茶饮料产品以红茶、绿茶为主,兼具茉莉花、铁观音等茶叶种类。虽然目前茶饮料产品已经开发出多种口味,但是通过查阅我国茶文化历史资料,找出可以制作茶饮料的茶叶种类并不困难,同时配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一定可以在茶饮料的口味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2.产品包装差异化包装不仅有助于产品储存、运输,而且具备一定的广告效应。包装创新伴随着茶饮料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茶饮料包装形状上从最初的圆柱体,到后来的长方体,再到最后的螺旋状;容量上有1L、550ML、500ML多种类型;材质上以塑料为主,兼具金属等多种材质;标签更是创意迭出。产品的包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产品的价值。市场营销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目前有一些饮料企业利用便携玻璃瓶包装售卖,这样在消费者喝完饮料之后,饮料包装将可以长期使用,既绿色环保,也实现了联合营销,同时包装的长期使用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记忆,顾客让渡价值的提高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3.产品品牌差异化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是品牌差异化的切入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主要包括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其中理念识别是企业形象识别的核心。中小茶饮料企业在塑造产品品牌的理念识别系统时,要选择一个鲜明独特的切入点。“健康”、“绿色”、“自然”是茶饮料企业通用的切入点,中小茶饮料企业不宜直接仿效,可以参照茶饮料的具体功效如减肥、暖胃、不影响睡眠等来挖掘茶饮料的理念识别的差异化,以此来实现与其他品牌的区别。

4.价格差异化策略在4P营销策略中,价格是消费者最为敏感的营销要素。世界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有一个经典论断:任何再忠诚的客户即使是在一分钱的差价面前也会产生动摇。中小茶饮料企业除了在产品营销策略上形成差异以吸引消费者,同时也要在产品的价格方面寻求差异,以利于吸引消费者注意,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小茶饮料企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实现价格差异化。首先,大众茶饮料定价要“低而不贱”。价格是产品价值的反映,目前市场上茶饮料的定价大部分在2.5元左右,大型商场或生活超市促销期间可能优惠0.1~0.2元。对于中小茶饮料品牌,定价比附名牌茶饮料并略低于名牌产品以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接受。因此,大众型的产品定价区间可以在2~2.2元,这样的价格既能感觉到实惠,又不至于让消费者怀疑产品的质量。其次,高档茶饮料要“高质高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高端消费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高端茶饮料产品的需求点在于满足社交、尊重、社会实现等高层次需要,从而成为消费者身份的象征。对于中小茶饮料企业,其高端产品的定价一定要高于90%的同类产品。这样可以使消费者更加坚信产品的质量,也能够满足他们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最后,最为重要的是中小茶饮料企业要掌握本企业产品市场价格的绝对控制权。价格控制权可以有效监督中间商的销售行为,避免中间商窜货、任意调价带来的市场形象损失,有助于避免企业自身产品之间的恶性竞争。

5.渠道差异化策略在现代的销售理念中,渠道建设尤为重要,良好渠道环节的设计有助于提升产品销售的效率,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因此,营销界有“渠道为王”的说法。在渠道方面,除了传统的渠道之外,中小茶饮料企业可以开辟以下渠道以达到差异化营销。首先是网络渠道。目前,由于网络消费的群体主要是年轻人,而年轻人的消费特点在于追新求异,因此在网络渠道兴盛的当下,一些创新型的产品更容易在网上得到推广。更由于物流体系以及在线支付淘宝、微信“随时退”的售后保障,网络成为许多消费者消费的重要渠道。中小茶饮料企业可以借助天猫、京东商城等知名度较高的网上商城,更快更广地推广自身企业的产品。其次,可以在社区推广大众茶饮料产品。从购买行为类型来看,大众茶饮料产品由于价格低引发的参与度低,品牌差异不大等原因,消费者一般采用习惯性的购买行为。购物方便,物美价廉是诱发消费者产生习惯性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把物美价廉的大众茶饮料产品销售网点设在社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地点便利,可以给企业带来大量的习惯性忠实顾客。而依托地点便利,中小茶饮料企业还可以增加“送货到家”、“货到付款”等服务,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客户让渡价格,从而形成忠实的客户群体。最后,中小茶饮料企业可以积极寻找茶饮料刚性需求市场。由于成本优势明显、管理机制灵活等因素,中小茶饮料企业可以通过包装、净含量等营销手段,给偏僻的山区景点、当地的学校、国家企事业单位等渠道提供更多的服务,给渠道商更大的利润空间。

茶叶营销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区域品牌产业集群创建原则

论文摘要:农产品区域品牌已成为农产品品牌经营的最佳选择,是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及其特性,总结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原则: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产业集聚,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产品差异化营销等;提出相应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标准质量体系等。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品牌引起广泛关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国农业是分散经营,缺乏规模效益,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最佳选择,再加上区域农产品本身所积累的区域普遍认知和区域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烙印,不仅能够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并促进本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将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和特定区域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更易发展成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品牌。

一、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一般认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以下特性:

1.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

农产品品牌是在传统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必需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如西湖龙井以优质茶叶为物质载体。形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物质载体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是某一区域的特殊气候、纬度、温差、土壤、水分、传统工艺、人文历史等众多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些因素赋予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天然孕育的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属性,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和其它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从而易于形成比较优势。

2.具有产权模糊性

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共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经营主体培育的结果,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在该区域内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为所有的该种农产品经营者共同拥有,区域性品牌的权力边界模糊,产权不明晰。产权归属的模糊性使得“搭便车”的行为时有发生,容易导致逆向选择而形成“柠檬市场效应”。

3.具有名牌效应和消费从众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是非常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成功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源,不仅能帮助消费者区分同类农产品及服务,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能深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名牌效应能引起消费者广泛的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或“羊群行为”,比如人们习惯于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具有从众的偏好。

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及其构建模型

1.形成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种类丰富,然而理论界对区域性品牌形成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名牌带动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政府经营管理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和区域形象提升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这四种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科学合理的归纳与总结。

笔者认为,在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可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集聚”的路径为突破口,分别通过这两条主线来最终实现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农业企业集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的强大的农业产业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较常见,且适用范围广,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时要将上述几种模式综合分析,才能合理地分析地方区域品牌的形成,更好地应用于地方区域品牌的构建与培育。

2.构建模型

一般认为,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组织运营是较理想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构建模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我国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区域性品牌要将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与区域品牌的支持系统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形象的三明治模型_3]。在政府推动与行业协会支持下区域品牌的培育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并能够很快的构成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经济,这对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也同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因素的差异,各地区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必须做好农产品品牌的舍取,要站在区域长远发展的高度,综合评价各个农产品品牌的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理性地做出选择,从该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巾将那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筛选出来,作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重点培育。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要聚焦品类和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必须以区域文化底蕴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须秉承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核心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集区域资源为一体而形成的,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特定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及各种隐性文化,可以说区域性品牌是该区域文化的象征。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的西湖龙井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就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利益点。因此,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更是罕见的龙井茶文化艺术的价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产业集聚原则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并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规模经营并取得规模效应,获取集聚优势,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90年代以来,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T企业达数百家,大小茶叶加]二企业数千家,且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种植农业、茶机工业、保健品业、运输业、包装业、旅游业、会展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还延伸到安溪区域外,约有5万家茶叶经营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全县逾70万人涉及茶行业。

3.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原则

从国内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扶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而使分散的农业企业与农业大市场实现对接,从而发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吸引力,树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产生。如前所述,“羊群效应”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领路的“头羊”决策正确,才能带动羊群整体的正确决策。因此,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来创建区域品牌可以获得良好效应,这就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度。

其次,由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整体形象,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来说,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扮演引导者、服务者兼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最重要的。政府引导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度环境,从而推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

4.产品差异化营销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农产品的差异化营销势在必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更应进一步开发出差异化的农产品。农产品差异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功能差异化、外观差异化、销售季节差异化、价格差异化、营销概念差异化和品牌形象差异化等,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将差异性转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如农夫果园就是通过营销概念差异化来打开市场的,它独辟蹊径地选择混合果汁作为突破点,因为市场上的果汁一般都是单一的口味,最多含有两种果汁,都不是混合型的,这个概念和以往的果汁产品截然不同。农夫果园正是凭着差异化营销赢得了目标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果汁市场新宠。

5.建立标准体系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田头到消费这一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具体标准的制定,可依据或参考国家标准,或参考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地方标准。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能有效避免因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权模糊不清而带来的品牌声誉风险,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治区域性品牌的各种危机。

创建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以优质的农产品打人市场,区域农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这是区域品牌创建成功的关键要素。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能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产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依,以优质的农产品取胜,能赢得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象。

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

由于各地的地理、人文等实际情况不一样,采取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培育对策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是最有代表性的:

1.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首先必须明确品牌定位,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定位应以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涵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加上农产品的品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着力发掘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深层次挖掘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区域特色,便于推广。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龙头企业能利用区域性品牌这个公共物品获取品牌溢价,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反过来也以其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及品牌忠诚度增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品牌效应,便于提高区域性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3.建立标准质量体系

农产品质量是区域性品牌创建的基础,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栽培和生产方式确定适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区域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陈宪泽以安溪铁观音为例提出了“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地理标志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达成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好运作,发挥地理标志的统领作用,集地理标志、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为一整体,采用利益风险分配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

茶叶营销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茶文化;职业院校;素质教育

茶文化形成于历史发展中,有着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特殊的存在。在现代社会中,各个领域对于茶文化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中教育领域承担着人才培育的重要职责,将茶文化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作用,成为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载体。面对职业院校学生文化素养存在的差异,茶文化可发挥其物质和精神上的特质,引导学生形成对我国传统文化正确的认知。同时,对于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有效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和思想意识,达成素质教育中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

1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应用茶文化的意义解析

1.1促进学科体系建设,发挥知识传承的作用

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长久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博大精深的且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茶文化在走出国门后,与其他文化的交融,更是凸显茶文化的的应用价值,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重大的启示。面对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过于侧重专业教学的情况,以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来融入教学实践中,可使师生体会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有效克服学科建设的问题,促进素质教育系统的构建,使我国传统文化散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而在知识传递中,将茶文化自身特有的地域性特征,选择性的植入到教学内容中,可使学生了解茶文化丰富的内涵,并借助茶文化来理解更多的育人理念,感受着茶文化的精神力量,扩大学生的见识和视野,实现对文化的传承。例如以《茶经》为教学对象,使学生了解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需要具备的良好品质,掌握”精行”和“俭德”的道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并完成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而在实践活动中,对于茶艺、茶歌、茶叶制作、茶诗的了解,可借助相应的活动载体,向学生展示茶文化丰富的人文知识,并将其作为素质教育中通识课程的资源,可发挥茶文化的引导作用,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还能够发挥茶的物质作用,使学生在参与饮茶和品茶中,感受淳朴自然之美,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程度,从精神和物质上都带给学生一定的助益。

1.2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实现对学生精神的培育

在全球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的背景下,我国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中活跃的群体,容易接触到更多元的信息和意识形态。特别是在网络宽松的环境中,学生会受到他人影响,过度追求异质思想,对我国文化产生怀疑。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素质教育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突破以往教育教学模式,借助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来对学生作出引导,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学生的思想信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茶文化内涵中的“和、清、美、敬”等内容,可塑造学生淡泊名利和无私奉献等品质。具体而言,茶文化的品质蕴含在茶的生长过程中,在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仍以茶树的茂盛来装点着的大地,在生长完成后又为人们奉献茶叶,给人的社会健康和精神带来给养。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可在素质教育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复杂的社会中了解自身承担的责任,并为更好的达到目标而付出努力,使学生有着坚定的信心,保持着强大的动力,实现良好的成长与发展。同时,借助茶文化中的哲理来引导学生思想,可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思想品质,引人发省,塑造学生成为洁身自好的优秀人才。

2茶文化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2.1通过明确茶文化与素质教育目标,积极构建茶文化公共课程

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应用茶文化教育元素,应进一步明确茶文化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目标,为相应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首先,在确定教学目标前,要明确认识到茶文化教育自身所具备的三大优势,即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秉承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神内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将茶文化融入其素质教育中,不仅有利于实现茶文化传承目标,还可促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茶文化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目标,一是继承并弘扬茶文化,二是提升茶文化实用性与时代性,发挥茶文化在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其次,在一明确教育目标后,应积极构建茶文化公共课程,将茶文化课程确立为职业院校通识教育科目之一,不断提高和加大对茶文化课程的宣传推广力度。逐步减少茶文化课程与文学、美术、绘画等传统公共课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推动茶文化在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深度融入。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增强茶文化公共课程在通识教育科目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还应多在校园内举办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展览、讲座等活动,邀请茶文化领域具有一定水平的专家教授、专研学者来校为学生普及茶文化基本知识。最后,到当地茶叶加工厂、茶园、茶叶文化广场等场地举办茶文化展览,借助实验室、素质教育基地、校园网站、图书馆等途径加大对茶文化公共课程的宣传力度,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茶文化学习氛围,从而促使其深入了解茶文化,真正领略茶精神。

2.2深入挖掘不同专业中的茶文化元素,推动茶文化多角度融合

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不仅具有较突出的文化价值,还涵盖了很多现代社会发展所提倡的精髓文化。茶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的知识领域极其广泛,通过深入挖掘不同专业中蕴含的茶文化元素,则更有利于完善职业院校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拓展其知识面,激发职业院校学生主动传承与弘扬茶文化的优秀精神与文化自信。因此,职业院校应当以提高素质教育成效为目的,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茶文化教育教学,打破对传统文化完全继承的思想观念。根据当代学生实际需求、教学发展目标与素质教育内容,深入挖掘不同专业中蕴含的浓厚茶文化元素。并通过分析、筛选、调整,最终制定出符合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茶文化教育内容,进一步推动茶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多角度融合。在此过程中,由于不同专业的职业院校学生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文化技术与文化结构背景,所以可根据不同专业特性,对茶文化进行针对性教育,鼓励学生基于各自不同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自主选择与茶文化相关的调查研究活动。比如,经济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可研究茶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相关新内容,诸如产业品牌塑造、产业品牌营销和茶叶品牌管理;历史专业学生可研究全国各地茶叶发展史、茶文化发展历程、品牌起源等;外语专业学生可研究不同语言发源地,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存在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等。

2.3将茶德文化作为专业教师培训内容,重点打造专业化师资团队

教师作为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保障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实施者与组织者,其自身所具备的茶文化水平、知识储备量、对茶文化的认知与重视水平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茶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因此,茶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必须要注重强化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将茶德文化作为培训内容。参考国务院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对于当前职业院校内部建立的“混搭式”师资团队,便可通过充分利用茶文化育人资源,从茶德教育方面入手,注重构建一支茶文化素养极高的师资队伍。首先,深入分析茶德文化中蕴含的“双向德育观”,借鉴该思想观念约束教师:在素质教育中,不仅要进一步规范学生道德品行与职业操守,还要切实规范自身职业道德。也就是说,在实际素质教育活动中,除了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发展自身能力,还需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典型示范作用,以德树人,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其次,学校应组织开展以“茶德文化”为主题的学术座谈会、学术比拼大赛、教研教改工作等,汇集全校教师共同讨论素质教育中的茶文化元素,不断丰富教师茶文化知识储备量,提高其茶文化教育意识。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必要的培训与考核工作,以保证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够为素质教育有效开展提供保障。素质教育作为长久的育人活动,学生的素质和精神素养是衡量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学生素养的发展缺少重视,素质教育也局限在专业教学中,难以凸显其重要的地位。为在教育改革下扭转这种局面,以我国特色的茶文化为核心,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借助茶叶这一物质载体,使学生在实践中立体化的了解茶文化内容,并受到其影响,形成无私奉献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而对于学生良好素养的培养,更是要求教师挖掘更多的文化要素,并提升自身的茶德,对学生形成正向的影响,促进学生健康的成才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叔子,肖海涛.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杨叔子院士专访[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02):51-57.

[2]廖鹏.基于人本理念的传统茶文化融入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路[J].福建茶叶,2020(10):254-255.

[3]冯生梅.文化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9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