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品开发论文

产品开发论文范文精选

产品开发论文

产品开发论文范文第1篇

1、创建《应用技术研究所》、《技术资料情报室》、《学生课外科技制作基地》、我系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应用技术研究所为走产学研道路扩展办学空间打下基础。

2、建设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开发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不仅有学校自己培养教学效果良好,产品开发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而且还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双师型”中、高职称的兼课教师。

3、在“产、学、研”改革中,我们开放专业教学实验室、建立学生课外科技实习基地、在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建立“应用技术研究所”作为“产、学、研”合作办教育的友谊桥梁,为校企双向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渠道、多模式、多机制地开展办学。让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得到初步锻炼。不断完善学生的实习基地。

4、实践性教学以实验方法和工程方法为主线,把传统的物理、电工、电力拖动、电子学、计算机运用、以及专业实验加以组合,把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基本量测量及数据采集,基本实验方法与调试,产品加工与设计。学生在实验室学习的内容,课后还可以再次练习,也可以在“课外科技实习基地”重新设计相类似的实验。

5、为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为企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一线蓝领工人,电子工程系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应用技术研究所”为依托,经常带领学生为泉州地区的企业开发产品,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问题。高校、企业共同培养一线操作人才与工程人才。学生要到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坚决批判“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6、在积极引进专业教师的基础上,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新教师到校工作,先安排在实验室工作1年,从管理实验设备到辅导学生实验,在这年里必须独立完成一项科研项目,要参加《应用技术研究所》的工作。

7、为加强教师的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多完成社会急需的科研项目,努力完成社会要求的技术难题。必要时还派教师脱产到相关企业参加生产。教师在产品转化能力上有极大的提高。教师只有参加科研工作、产品开发才有上课的资格。

8、组织观摩教师实验课教学。

9、组织教师撰写科技论文,我系在泉州组织的“优秀自然科技论文”评比中叶鸿基的作品获二等奖,陈金佳获三等奖(全校共3篇获奖)。

10、完成“计算机小键盘数码汉字”输入法的研制。

11、完成“水泥空心砖PLC程序”的设计与调试,在生产中已大量使用。

12、完成“靴底硫化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也已在生产中使用。

13、正在组织研究中的有“快闪高级汽车音响”、“智能充电器”、“珠算计算机输入装置”、“小型全价配合饲料厂”等6项课题。

14、建立《科技活动室》。《科技活动室》配有通用电子设备、计算机等,《科技活动室》由学生会自己管理,学生随时都可以在《科技活动室》自由学习与制作电子电路或计算机编程。

15、组织学生建立“科技活动小组”在课外参加各种技术、技能的活动。

产品开发论文范文第2篇

一、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等活动

*年,紧紧抓住学术交流这一主渠道,围绕提高纺织企业技术人员素质和企业技术进步水平为中心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各项活动,扩大学术交流领域,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年12月,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在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期间举办了专题报告会,姚穆教授作了《纺织产品开发与展望》专题讲座,与会代表和乌市周边纺织企业的技术人员以及*大学纺织专业的学生共计150余人聆听了报告。

――*年4月,为充分发挥我区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纺织学会召开了产学研工作座谈会。*大学、*纺织科研院、乌鲁木齐周边的纺织企业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纺织企业如何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技术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于8月组织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我区产学研项目洽谈会。

---*年6月,由中国纺织协会、中国纱线网、纺织行办和纺织学会共同邀请7名国内知名纺织技术专家,分别在北疆石河子市和南疆阿克苏市举办《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及纺纱新技术新工艺研讨会》,全疆60余家企业的350多名专家技术人员到会聆听专家报告,期间与会专家还应邀到3家企业接受现场咨询,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配合行办积极作好节能降耗工作,*年9月召集北疆地区的棉纺、毛纺、化纤企业的技术人员就节能降耗工作召开了座谈会,对产品能耗指标进行了研讨,确定了计算办法和标准,为行业节能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指导企业节能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变频调速用于空调、空压机等高耗能生产环节的控制,节能锭带,无触点开关,节煤型内循环锅炉,节能电机及各项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举办新技术、新设备的技术交流会。随着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了使*纺织行业及时了解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11月举办了纺织设备技术交流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公司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纺纱技术和设备。全疆各地纺织企业的工程技术参加会议,人数达400人次以上。不仅拓宽了技术人员的视野,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同时极大的促进了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产业的积极性。

二、跟踪国内外纺织工业发展趋势,开展专题研究工作

*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自*年开始实施,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速度,这与*是全国最大产棉基地的地位也很不相称。因此,为了加快*纺织工业的发展,实现*纺织工业(特别是棉纺织工业)超常规的发展,根据自治区发改委的安排,组织有关行业专家及有关人员承担了专题研究――“加快实施底是一个五年规划实现棉纺织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研究”,目前已完成,这必将为下一步纺织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

学会每两年组织一次论文评选。的单位从学校、科研所发展到企业,论文的作者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也有车间工人,既有生产中的小改小革、生产工艺的总结,也有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论文评选极大的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年9-11月进行了第十二届(*4.7-*.6)优秀论文的评选,通过三次专家评选,在161篇论文中,评出38篇优秀论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18篇,并在12月份的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进行了颁奖,另外推荐了6篇论文参加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评选,其中有3篇荣获3等奖。

――*年1月,积极组织参与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组织的第九届陈维稷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大学贾丽霞的《双联表面活性Cemini-1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论文,荣获三等奖。

四、加强科普和《*纺织》刊物的出版工作

1、为了普及纺织科普知识,结合学会实际工作要求,学会为每个会员单位订阅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出版的《纺织科普》,得到了各企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2、《*纺织》是我区纺织界的唯一专业刊物(每年四期),这些年,克服困难,积极做好《*纺织》出版工作。并一直与同行省、市学会、高等院校以及近30多家杂志进行交换。在疆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刊物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会员、院校师生的热情支持,刊物质量不断提高。

3、为了适应*纺织工业的发展需要,对《*纺织》进行了改版,并报请自治区出版局批准,由原来的小16开(45页)改为大16开(56页),封面和封底改为彩色,既扩展了每期的发表数量,又增加了杂志的美观度。开辟有专题研讨、分析探讨、生产实践、设备管理、工艺研究、班组建设、科普知识、新设备新技术等8个栏目。*年共了75篇,印刷4000册。

4、为丰富《*纺织》的内容,*5年第三期开始,采取了特约撰稿,聘请大专院校的教授以及行业的专家为杂志撰稿,对提高杂志的学术水平和增加内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为科技工作者晋升职称给予指导和服务。《*纺织》是*纺织企业技术人员在疆内的唯一省级技术刊物,在严格把关,不降低刊物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对一些论文在专家审稿中除了认真修改外,有的论文多次和作者交流探讨,积极指导修改,最后使企业技术人员既提高了论文水平,又发表了论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五、学会常务理事会及换届大会工作

1、*年3月,召开了学会第七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总结了学会*5年的工作,讨论确定了*年的工作计划,通报了自治区科协*年工作会议精神和纺织行业*年工作安排。会议并讨论通过了孙卫红、夏华等8名增补的常务理事名单。

2、*年12月,召开了学会第七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通报了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讨论了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草案)和学会章程修改草案等有关事项。

3、*年12月底,召开了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疆各纺织企业的9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自治区科协、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经贸委的有关领导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通过了刘燕宁理事长代表第七届理事会做的工作报告以及*纺织工程学会章程的修改报告,选举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并对在第十二届纺织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奖的论文进行了颁奖,另外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做了《纺织产品开发与展望》的专题报告。

六、*7年工作计划

*7年纺织学会的工作要认真贯彻自治区科协会议以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自治区优势资源转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为着力点,认真落实自治区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目标,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投资效益,努力保持*纺织工业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1、积极做好科学技术的宣传普及工作,根据自治区科协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2、继续做好多形式的学术、技术交流等活动,全面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素质,以适应*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3、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工作,以实现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指导行业的发展。

4、为纺织企业服务。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班等活动,针对目前的技术难点等问题,为企业培养技术人员。

产品开发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农产品深度开发思路对策

[论文摘要]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是关系到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集约化的一个新的课题。笔者对江苏省溧阳市农产品深度开发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该市农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基本思路与对策,即以规划为龙头,进一步放大资源优势;以科技为支撑,进一步发挥人才效应;以服务为根本,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溧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南部为低山区,西北部为丘陵区,腹部自西向东地势平坦,为平原圩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溧阳市农产品开发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溧阳市进一步挖掘全市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深度开发,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一、农产品深度开发的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的引导、扶持、培育,溧阳市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经济板块:南部山区以桑、茶、果、林为重点,西北部山区以果、茶、食草畜禽、中药材为主体,平原圩区以优质粮油、特种水产、花卉、蔬菜、瓜果为骨干的农业产业。全市基本形成了60余万亩优质粮油、10万亩板栗、4万亩特色水果、10万亩竹、6.5万亩茶、5万亩桑、1万亩优质牧草、12万亩特种水产、30万只良种羊、600万只良种畜禽的生产基地。经济林茶果、食草畜禽、特种水产、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已逐步成长为溧阳农业的五大骨干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丘陵山区深度开发成效显著。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丘陵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市),近年来溧阳市推进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开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民资、外资、工商资本的投入不断增加,涌现出了一批像天目湖农业生态示范园、玉枝特种园艺茶果场、陶峰山庄等规模大,品种多,示范效应好的企业,出现了一批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的“一村一品”专业村、专业户。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种植业向多元化发展,当年的荒山秃岭,如今变成了美丽绿洲,当年的传统低效弱质农业,如今变成了现代高效优质产业。目前全市丘陵山区的深度开发面积已达40万亩,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丘陵山区深度开发的一大亮点。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建成。丘陵山区的深度开发为加工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既有天目湖啤酒、德盛食品等本省行业的龙头老大,也有像万得福这样贸工农一体化、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企业。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主的农业主体日益发展壮大,创办包括农产品加工、储运、营销在内的农业企业147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企业9家;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8家,参与合作组织的农户占全市总数的32%。

(三)带动农户致富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深度开发的目的是实现农产品转化升值、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目前溧阳市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实现了订单农业,农民从提篮小卖转变成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供应商,农民的承包地转变成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原料基地,农民成了离土不离乡的“农业工人”。据不完全统计,农业产业化企业常年吸纳农村劳动力5000人左右,季节性用工5万人左右,农民从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获得收益2亿元左右,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企业与农民的利益机制日臻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产品开发的核心。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应,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只有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构,企业与农户才能实现双赢。目前溧阳市已有部分企业建立了形式不同的联结机制。主要形式有订单农业、企业+基地+农户、经纪人收购、保护价收购等。尽管还不够规范,但已初显雏形。

(五)标准化与品牌建设得到重视。近年来溧阳市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注重品牌建设,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得到推广。全市现有197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食品)认证,拥有省、市名优产品35只,天目湖生态园已通过国家农业部GAP认证;农产品注册商标400多只,溧阳白芹远近闻名,已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证明商标。

二、农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支撑不强。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不够、品牌杂而乱、经济效益低,这是农产品开发加工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溧阳市农字头的工业规模企业只有9家,销售额8.7亿元,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56%。缺乏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带动农户增收的大型龙头企业。

(二)技术支撑不深。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目前溧阳市农产品的开发仅有原料优势、地理优势,缺乏最关键的技术优势。一是运用现代科技来开发农产品的能力不强,农产品80%为初加工,技术含量不高,原材料浪费多,附加值偏低。二是缺乏自己的农产品研发基地,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是农业科技、农产品技术推广不够充分。

(三)产业支撑不够。农产品产业链的缺失往往造成加工链的断层。溧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够高,多数企业的农产品开发仅停留在清洗、分割、消毒、包装上,加工程度浅、层次少,产品与原料相比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基本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还远不能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技术进行深度加工,从而形成从粗到细的产品链。

(四)环境支撑不力。一是硬环境方面,丘陵山区开发与水土资源的环境保护矛盾突出,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农产品深加工的品牌质量。二是软环境方面,在政策扶持、专项资金投入、市场导向、降低开发风险等方面,推动的力度不够强。三是目前溧阳市还尚无相对集中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企业基本属于就地加工,公共资源利用较低,商务成本较高,信息交流欠畅,区域竞争力不强。

(五)品牌意识不强。溧阳市现有农副产品注册商标400多只,其中省著名商标只有1只,常州市知名商标只有2只,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偏少。

三、农产品开发与加工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一)以规划为龙头,进一步放大资源优势:(1)高起点做好农产品深度开发的发展规划。立足于放大溧阳的资源优势,筛选确定深度开发与加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从空间、区域、行业、产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考虑,确定优先支持的企业项目和目标。结合全市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等,编制农产品深度开发加工的近期及中期发展规划。(2)明确农产品深度开发的相对集中区。进一步调整企业布局,改变目前遍地开花、资源不共享、信息不畅通、运作不规范的状况,引导新建农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工企业,已办企业扩建、改建向具备较好条件集中区集聚。并建设一定数量的适宜于农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工的标准厂房,以低于一般工业标准厂房的价格对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出租。

(二)以科技为支撑,进一步发挥人才效应:(1)组建农产品深度开发的研发中心或实验基地。逐步建立政府牵头、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依托、质监局现有检测中心为基础的研发平台,整合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研发,采取课题公开招标、委托攻关、科研单位+实验基地+龙头企业等各种形式,形成产学研、科工贸的一体化,实现农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工。(2)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形成人才资源支撑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国内外农产品深度加工的科技领军人才来创业,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选拔培养,加大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每年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新技术发展趋势、产品市场变化趋势及现代深加工企业经营管理的讲座。(3)大力发展农产品经纪人营销队伍,实行“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尽快成立溧阳市农产品协会,将溧阳市农产品推向大型超市、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参照其他地区做法,可在大型超市设立溧阳市农产品专柜,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实行溧阳市农产品总。鼓励龙头企业实行企业+基地+农户,贸工农一条龙的运作模式,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农户、企业与经纪人、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带动农民的致富能力。

(三)以服务为根本,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1.切实落实农产品深度开发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严格执行苏政发〔2006〕128号文件精神,新办企业从事养殖业、种植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老企业从事新品开发取得的所得免征两年所得税;企业受让技术成果经费可在税前列支,因市场价下跌,按保护价收购而造成的价差在税前列支;免除或减半征收政府性基金及财政性收费,企业生产用水和种植养殖用水,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核定用水计划,计划内用水减半征收水资源费,企业用电容量在180KVA以上的,执行大工业用电政策。符合农业用电规定的现代化或专业化种养业项目,执行农业用电价格政策。

2.建立农产品深度开发专项基金。引导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与加工。降低率先深度开发与加工企业的投资和开发成本,对深度开发与加工的企业进行重点资金扶持,改变目前上级项目资金天女散花的状况,重点向深度开发与加工的企业倾斜,建议建立300万元的专项基金,并逐年有所增长。

3.通力打造天目湖系列品牌农产品。参照天目湖牌白茶的做法,协会运作,将溧阳市各类农产品加工品均冠名为天目湖系列,企业可以有各自独立的注册商标,保留其个性化特征,如此既宣传了天目湖、宣传了溧阳、宣传了溧阳的农副产品,又提高了溧阳农副特产品的总体知名度,做到溧阳天目湖系列农产品和企业个性化产品兼而得之。严格把握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对当地符合标准的农产品要优先考虑进入超市,让当地市民享受自己的成果。

4.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农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工的关键,而标准化生产又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制定必要的奖励政策,引导企业按标准生产,对通过各种认证、获得各层次名优产品称号,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并要保护天目湖系列来之不易的农产品名优牌子,建立相应班子,有序开展定期检测,强化长效管理制度。

产品开发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健词:价格竞争进出口新产品开发结构调整技术改造

论文摘要: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入认,后,关秘降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尤其是服务贾易的开放,使我国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文幸通过对汽牟行业市场竞争行为的分析,试图找出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措施。

一、价格竞争行为

纵观我国汽车发展历史我们发现:1995年以前,汽车行业的竞争主要是非价格竞争,在产品质量和促销方式上采取差别化战略。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加速新产品开发,快速占领市场。品种上,这一时期我国汽车产品发展最快,“缺重少轻”的局面得到缓解,并且轿车和微型车也有突破性进展。促销上,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建立汽车售后服务体系。1995年至今,汽车行业竞争进入新阶段,价格战屡屡发生以轿车为例1998年初上海大众率先降价,普桑降11.2万元,其他厂商纷纷跟进在这次价格战中轿车价格平均下降15%02003年新年刚过,日新稚阁2.4,君威等主流厂商将中高档轿车价格下调,降价涉及zo多个品牌sD多种车型,平均降幅超过7%}到2004上半年,国产汽车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平均降幅达到9.2%降幅最大的车型价格已比去年同期巨降25%以上。有人预言:汽车行业正在重复彩电、手机行业的授辙

二、进出口行为

1992-2003年的12年间,我国共进口汽车190多万辆,相当于同期我国汽车产量的7.62%,,其中1994年以前,我国进汽车逐年增长1995年至1999年进口数量略有下降,2000年后又迅速增加。1995年至1999年间中国汽车产品进口数量逐年减少,是因为1995年以后,我国汽车产品种类发展较快,而这一时期国内汽车需求并未增长。2000年以后进口加快,是因为我国开始准备进人WI习,关税的降低和进口配额的增长,以及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使更多汽车产品涌人国内,成为持续增长的新起点020D3年作为加人WIO后的第二年,整车进口数量达17.1万辆但进口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76%0权威人士预测,几年后进口整车产品的闰内市场份额可能上升至ID%-5%国内外产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出u方面2003年我国共生产汽车444.4万辆,而出日整车仅有4.Ss万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汽车出口无论是与自己的产量相比,还是与邻近国家的出n量和比例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三、新产品开发行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用降价手段打击竞争对手的同时也必须保证自己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因此,从长远来看,企业必须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扩大产品差异,保持自己的竞争地位。2003年是我国汽车新产品上市较多的一年。各企业都把及时推出新产品作为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全年共推出各种汽车新产品(含改进型)达100余种,其中轿车产品最多.达60余种,平均每月都有儿种新产品面市。

四、结构调整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国内汽车企业之间嗜l资的整车企业家、整车合资项目3家;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10家;其他领域与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的企业有13家;资产重组企业27家。此外,合资与资产重组企业在合作的规模、产品的多样性及合作领域等方面与以往都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合资厂家多且规模较以往更大。从国内合资企业规模看,无论是投资额还是合资双方的企业规模都较以往庞大。先从投资额看,2002年的合资企业投资额多在几千万元左右,上亿元的只有3家。2003年合资企业投资额上亿元的企业有8家。从合资双方企业规模看,合资重组以三大集团为中心,以国有企业为依托,具有较强的实力。

2非汽车行业继续进人。2003年,大量非汽车行业通过联合重组行为进人汽车行业。如小鸭集团与中国重汽重组;新飞电器进人专用车领域备美的整合云南汽车工业;格林柯尔收购亚星客车;浙江华翔重组汀西富奇;三星奥柯斯人主沈阳双马;比亚迪收购秦川等。另外.民营企业也加人到汽车合资企业中来给汽车行业注人新的力量,也使汽车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3合资合作的领域更加宽泛。2003年国内合资企业的合作领域较以往更广泛,新增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与保险公司及业的合作等。

五、技术改造行为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各大集团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行为,表现为汽车工业投资额的逐年上升。我国汽车工业1995年以前投资增长较快,这是因为这一时期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加速新产品开发,加速占领市场;1995-2000年企业竞争方式多样化,广告和售后服务等手段在竞争中常被采用;2001年以后我国加人WTO,为了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又开始加大投资,提高产品的工艺水平,试图缩短国产车与进口汽车的差距。然而中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低于国外企业.2002年三大企业集团R&D费用共计4.5亿美元,相当于福特(2000年)亿美元的1/150

六、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人WT。后随着关税壁垒的进一步降低和进门配额的取消,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国际竟争压力日益增加。因此.除了汽车工业自身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外,政府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持和保护国内汽车产业的发恳。

1.加快汽车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鼓励支持优强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吸收社会资本向产权多元化发展,利用社会存量调整产品结构,扩展产品系列。在重组中,既要打破地区界限,也要打破所有制界限;既要与外资合作,也要与内资合作。大企业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通过行业战略性重组,培育2一3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在竞争、开放条件下自主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中坚。

2完善汽车售后服务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对汽车售后服务重视不够,汽车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程度很低,加入、NTO后,汽车服务贸易将逐步对外开放,外资将逐步进人汽车销售、消费信贷、维修等服务领域,售后服务将成为汽车工业新的竞争点。为避免外资垄断我国汽车售后服务领域.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加大汽车服务领域的改革,积极引人新的销售理念,使售后服务成为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优势。

产品开发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郊景观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突出景观与行为的相容性分析,确定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和农产品开发利用型乡村旅游产品为主导产品。

一、引言

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中央吸引物,它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要求,是能促进环境、社会、经济调解发展的旅游产品,因此具有生态旅游产品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对自然、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原则。参照《绿色环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确定乡村旅游产品的生态化标准。一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造成环境危害。二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保护旅游地的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乡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风景。三是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经营阶段都必须保持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中、宏观尺度的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功能(生态学过程)和景观动态,近年来这一概念已越来越广泛地为旅游研究者所关注和采用。

1.景观结构理论与城郊旅游开发

Forman和Godron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是指在外观或性质上与周围环境存:在差异,同时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区域,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居民区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环境不同,如林带、狭长河流、道路交通线、峡谷等,对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廊道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廊道的宽度、内容、形状、连续性以及与周边斑块、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基质是指斑块和廊带所在的背景区域,也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等,数目多而面积小的斑块使景区的景观多样性增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在城郊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斑块代表的是城郊旅游产品,比如旅游景区(点)、非凡景观、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廊道代表的是城市中央区与城郊地区的连接通道以及城郊地区内部和旅游斑内部的交通线路或旅游线;基质是指除此之外的背景,主要是指乡村旅游景观,由此形成一个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网络结构。

2.乡村旅游景观特征

从景观特征来看,乡村旅游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由村落、农田、道路、沟渠、小片林地、水面等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当组合方式发展变化或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新的组成成分时就形成新景观。乡村旅游景观作为基质,在通常情况下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的总面积。当景观的环境背景或干扰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基质也会产生相称显著的变化,甚至发生基质替代。

在城郊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凡大,如修建旅游道路及相关设施、修建旅游渡假村等都会对景观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在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时,要非凡注重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将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以保持景观的可持续性实现功能优化。同时根据旅游景观的异质性原理、多样性原理、边缘效应原理,针对城乡交错带景区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三、乡村景观相容度分析

确定了城郊景观的格局再对景观的相容度进行评价。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定。一是行为与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为与景观价值的匹配特征表现在乡村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程度,及景观满足城乡居民引致需求行为的程度和能力。二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相互冲突的行为导致乡村景观的质量(如美景度等)下降,景观生态破坏,自然生产性降低和景观类型退化等结果。减少或杜绝这种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在乡村规划上具有的积极意义。三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建造性。相容度较高的行为会促进景观的建造。

王云才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类型依照独立景观形态进行分类,并进行人类干扰行为的详细划分,建立相容性判定矩阵,以判定值为0、1、3、5、7、9代表景观类型与行为类型之间的不相容、几乎不相容、弱相容、中等相容、相容性较强和完全相容六个等级。根据对郊区行为与开放空间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分析、提出相容度较高的景观行为的建造性意见。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本人认为城郊乡村旅游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

旅游产品包括传统观光和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传统观光乡村旅游是以自然生产和环境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以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风情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感触和参与生态乡村旅游包括生态乡村旅游观光、乡村风情及务农旅游等,领略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的特点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造景观、景点较多,投资较大,面积有限,因此生产性能差,乡村特征不明显。高科技乡村旅游观光旅游是融观光旅游、现代高科技农业旅游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乡村旅游资源。具有科技含量高、教导性和观赏性强的特点。

2.农产品开发利用型

本人所指的是大乡村旅游下的各种农产品类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产出。在不违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可根据旅游业的需要,优化选择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满足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及爱好的农作物种植和林、牧业、渔业的各种农产品。如利用租赁、教导农园形式开发的旅游产品。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农园平时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喜爱的农作物类型,栽种的作物主要是享受耕作的乐趣,并以休闲体验为主。同时使用的农具和采用的耕作方式等都要具有较强的教导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可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保持游客有较高的回头率。

3.农村文化体验型

文化体验旅游就是以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为载体,开展民俗节庆体验、节事活动反映了一地的文化底蕴,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游客的亲身参与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务农体验旅游是通过亲身参加农事活动,真实体验农村生活,尽享劳动、丰收后的喜悦,真正达到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享受。

4.综合功能型

主要是融上述三种功能于一体,利用农村或山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前去度假,使旅游者获得乡村生活的体验和享受淳朴的乡野之趣。近郊环城市游憩带的短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有非常稳定的客源市场。应注重开发康体、休闲、娱乐项目,可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森林浴”活动。利用森林中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含量较高的氧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等,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得以康复,从而恢复人体健康。可开展野餐、露营、漂流、水上活动、康体娱乐等,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利用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野生生物种类和适宜的康体气候特点,多开发反映自然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五、结语

鉴于城郊地区非凡而独特的景观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运用景观生态原理来构建合理的产品结构,不但要突出乡村旅游和农事特色,更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效益,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避免向游客提供城市化的娱乐项目和接待服务的倾向,保持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科学的产品规划,对旅游产品实施动态治理,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鹂: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庞振刚董波: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9(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