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摘要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摘要

一、20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去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按照市***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面实施*,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扎实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国民经济在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了平稳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5.9亿元,比上年增长8%,基本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起步。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5.35亿元,增长7.68%。农民人均纯收入2709元,增长9.94%。粮食总产76.29万吨,虽比上年下降1.19%,但比计划增长8.9%。肉、蛋、奶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6.76%、5.89%和18.87%。全市共完成生态建设任务53.54万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新增水浇地6.3万亩,恢复改善水地10万亩,完成节水面积11.5万亩。落实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486万元,各项建设任务均已完成。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90户,销售收入增长了67.4%。省里确定的46个“两区”开发项目,启动实施37项。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工业经济克服地方煤矿停产整顿、能源原材料涨价和重点产品售价下跌等不利影响,总体保持了平稳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4.3亿元,增长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市原煤产量6915.98万吨,比上年下降13.92%。发电量185.7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17%。钢材、水泥等主要产品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06亿元,增长5.6%。列入市政府项目建设责任状考核推进的173个建设项目,93项建成。其中,53个工业在建项目,竣工29项;34个拟建项目,开工20项。

(三)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增长方式转变迈开步子。全市进一步深化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的各项措施。狠抓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煤炭等高耗能行业和同煤、二电厂、大能公司、山橡集团等28户能耗2万吨标煤以上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2.37吨标煤,比上年下降6.7%,超省目标任务0.3个百分点,比“十一五”规划目标多下降0.6个百分点。大同二电厂3#、4#机组和大唐云冈热电2X20万千瓦两台机组脱硫改造工程完工,市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37.19千克/万元,比上年下降9.41%。市东郊污水厂日处理6万吨、左云污水厂0.3万吨、阳高污水厂1.5万吨项目竣工运行,共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近8万吨,加上首都水资源治理中部分点源项目的建成运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2.84千克/万元,比上年下降9.78%,减排任务超额完成。

(四)第三产业稳步增长,市场物价温和上涨。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9.84亿元,增长11.9%。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2.94亿元,增长15.08%。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4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出口完成1.2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12%。旅游总收入47.64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居住类价格上涨的拉动下,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1.5%,比计划低0.5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7%;一般预算收入24.37亿元,增长19.38%。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10.9亿元,比年初增加14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82%;各项贷款余额为256亿元,比年初增加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9%。

(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改善。《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市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同左路等四条城市干道、石人街等30条小街小巷改造全部按期竣工。市图书馆、展览馆维修竣工投入使用。建成373栋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住宅楼,2万户矿工入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总投资1.42亿元,全长44公里的左云—鸦儿崖乡公路建成。环城高速公路完成大部分路基、桥涵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2亿元。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完成投资3.5亿元,建设里程1942公里,新增通水泥路村145个。

启动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老城区4万户平房居民改燃型煤,对139家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进行限期治理,积极推进“煤改气”工作,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市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气数达到239天,超目标9天,比上年增加19天。

(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深化改革取得进展。全市共组织参加了沪洽会、港洽会、中博会等五次大型招商活动,签约合同项目20个,已有14个项目开工建设。履约率、开工率均为全省前列,扩大开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以产权改革和资产重组为重点,国企改革积极推进。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A股并上市,共募集资本金168.8亿元。市地方国有企业批复改制方案38户,超额完成改制任务。

(八)就业工作成绩明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62万个,比年任务增长3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控制在4%的目标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并轨工作圆满完成。9个县区都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户的保障率达到100%。各项保险覆盖扩大,保费征收进一步增加。科技开发取得新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启动了阳高、天镇、灵丘、南郊四个县区,全市已覆盖农村人口112.6万,覆盖率达67%。云冈石窟景区申报国家首批5A级景区,云林寺等9处文保单位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3‰。

尽管去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五个方面44项预期目标总体完成情况较好,但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4项指标未能完成。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二、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7年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为指导,围绕实现“奋力赶超,重振雄风”的目标,沿着做优传统产业、做强接续产业、做大替代产业三条路径,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抓好项目攻坚,努力在资源经济转型、增长方式转变、城市功能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四个方面取得新进展,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

综合考虑当前国内经济环境和我市发展情况,初步安排2007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增长17%;财政总收入增长18%;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6.3%;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0%。

为实现以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设现代农业,推进“两区”开发。一要继续抓好生态建设工程。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省六大造林绿化工程。二要以农田水利、饮水安全、流域治理、病险水库加固为重点,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六大水利工程。三要深入开展扶贫工作,加大移民搬迁力度,确保完成3000人的扶贫移民搬迁任务,力争达到5000人。四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确保完成引导性培训1.4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的任务。五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抓好省定85个试点村和156个重点推进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完成104个试点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六要继续抓好“两区”开发,围绕46个重点项目,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年内全部实施,60%以上的项目投产。

二、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出台《大同市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决定》,坚持以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为方向,以161项转型项目为抓手,着力培育“1、3、6”十大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要继续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煤炭工业要进一步提高集中度,在淘汰落后、产能置换的基础上,集中建设几个大型和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稳定全市煤炭总产量,做精做优煤炭产业,继续为全市经济转型提供支撑和保障。二要推动发展电力、煤化工和冶金三大接续产业。开工建设国电三期、同煤塔山、大唐云冈二期总装机300万千瓦的三个项目;积极推进阳高晋能、开发区电力项目恢复建设,加快新荣、左云两个风电场建设进度。根据我市煤种优势,重点发展乙炔化工、煤制甲醇和二甲醚。三要培育壮大六大替代产业。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规模效应突出、带动性强的煤机制造、电力机车和汽车部件三大产品,加大力度推进装备制造业资源整合和产品开发。整合医药资源,建设现代制药企业。围绕水泥、陶瓷和新型墙体材料等发展重点,淘汰落后产能,建设绿色建材基地。旅游业要加快发展,以建设国际旅游终极目的地为目标,抓住奥运机遇,创新发展模式,完善服务功能,加快云冈石窟旅游区和恒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国际一流景区。抓好“万人坑”和“平型关”两个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要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继续完善城市商业功能。继续加强农村商业市场体系建设,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三、以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为重点,全力抓好项目建设。落实市委提出的“项目建设攻坚年”部署,举全市之力抓好项目攻坚。一要抓好项目库建设。全市要完善做好“双千亿”项目库建设任务,其中,市级1000亿、县区1000亿。重点要策划开发立市项目和立县项目,充实市县的项目库。二要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三要抓好项目推进工作。今年全市落实推进生产经营性项目237个,总投资88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59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54项,前期项目83项。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力的项目推进机制。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抓手,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按照政府主导大循环、企业构建小循环的要求,实施《大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订企业内部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案。二要从节能降耗突破,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三要抓紧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四要切实加强环境整治,精心实施好碧水蓝天工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巩固市区污染治理成果。继续加快集中供热扩建工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在现有120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再发展200万平方米。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48天,退出全国重点监控的113个城市排名的后5位,力争摘掉大气污染的“黑帽子”。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建设宜居、魅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实施《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坚持名城保护、新区开发、老城改造、矿区提升“四路并进”,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建设精品,拓展城市外延,扩大城市内涵,努力建设宜居、魅力、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首先要全面启动老城区居民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初步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完成3.3万户、4.7万间、90万平方米的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任务。今年重点实施鼓楼东街、三道营坊、站东街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任务;启动新泉村改造试点工程,建设77万平方米的时代滨江小区。继续抓好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和矿工棚户区改造,确保完成安置5万户居民的任务。二是进一步加快御东新区建设步伐。重点建设御河东岸的南北主干道,形成城市中轴线和快速通道;实施御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开展市政中心和会展中心工程前期工作;完成迎宾大道排水配套工程。三是继续改造老城区。今年重点对大庆路、西环路、振华南北街等道路进行拓改整修,对小街小巷实施改造。四是开发保护古城特色。搞好以鼓楼东西街为轴线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传统功能和风貌的保护,建设精品街和景观路。五是加快创建园林城市步伐。新增城市绿化面积82万平方米,力争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1.1%。

道路建设要大力实施“33322”工程,开工建设荣乌高速公路大同段、大同—呼市高速公路大同段,全面完成环城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进大同—浑源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完成300公里县乡公路改造和3000公里“村村通”工程,建设200公里的煤炭运输公路,开工200公里的旅游公路。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要进一步完善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三大接续、六个替代产业研究开发和包装推出328个招商项目,总投资763亿元,拟引进资金740亿元,力争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

七、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为转型发展增添动力。要高起点谋划,整体性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H股。完成市属30户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县区属国有中小企业50%以上完成改革改制。进一步推进集体企业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按进度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继续推进同业公会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鼓励支持创办创业投资企业,申报发行企业债券。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深化完善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规范各级政府投资的管理。协调推动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持非公企业做大做强。

八、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注重解决好民生问题。一是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夯实就业再就业工作基础。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1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安置“4050”人员5000人。尽力帮助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保证让每个家庭有一人正常就业。做好新生劳动力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组织实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清欠工作,使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基金征缴分别增长5%以上。加强城乡社会建设,扩大农村低保试点。二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抓紧推进寄宿制学校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农村初中改造工程”,重点支持大同大学和市县部分中学教学楼、实验楼的建设。四是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五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广播事业。六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