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委书记市长关心的十大焦点问题三

市委书记市长关心的十大焦点问题三

经营城市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引入市场化的城市运营机构,着眼于盘活城市资源,搞活增量资本,激活无形资产,把城市整体进行市场经营和运作。

经营城市要走制度创新之路,防止以经营城市为名出现新的政府垄断和政企不分。加快建立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跌入支柱产业选择困境的办法是,地区重大的产业结构的选择,要从市场出发而不是从政府主观愿望出发,培植支柱产业而不是“制造”支柱产业,要有社会的第三方力量参与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

焦点之四:经营城市与城市竞争力

大连经营城市的示范意义

大连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城市经营理念的城市,十年来“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已使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连由一个污染严重的重化工城市变成了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花园城市。

这个城市经营理念是前大连市长在1993年提出来的。他当时认为,要限制城市的建设规模,提高建筑水准,关键在于质的提高,而不是量的扩张,如果盲目求大,“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就会越来越麻烦。

因此,作为一市之长,对城市和市长的角色认识十分清楚。在上世纪90年代之初,他就明确指出,城市是“市长”最重要的资产,城市管理者如果把自己等同于企业家,实际上只不过多管了几个企业,而丢掉了经营城市,并丢掉了使城市整体增值这个重要的经济机会。市长当然要关心企业,但要政企分开,不能越俎代庖。市长首先应集中精力把城市本身的事情做好,把市民安顿好,把软硬环境搞好,城市才能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在看来,城市本身就是国有资产,是值钱的,并且还可以通过经营城市这份国有资产来挣钱,使城市增值。大连1992年全市的可支配财力是21亿元,其中可用于生产建设的资金只有8000多万,到1999年,大连可支配财力已有90亿元,可用于建设的资金近40%。如果以1992年的财政收入为基数,1993至1999年的7年间,大连就多挣多花了268个亿,新增的资金主要是靠经营城市得来的。

经营城市的目的是整合城市功能

大连这些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赚钱最多的其实是经营城市。

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理念,大连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大力发展环境经济,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环境革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成功之路。

这些年,大连采取了限量批租土地的办法,土地使用面积比1992年前平均减少了50%,而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又高度集中,全部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建设,用于土地的再生和增值。同时,在路桥建设和沟河治理等方面,又精打细算,公开招标,取消一切中间环节,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的建设。比如市内的定向立交桥,过去1平方米的综合造价在5000元左右,现在压到2000元;1994年修城市道路的造价1平方米为95元,而去年降到了45元,质量还更好了。

此外,大连市政府对全市的市政建设、旧城改造、建筑设计进行宏观调控,严格审批。没有创意的建筑不准开工,色彩与环境有冲突的必须调整。现在全市建筑物风格既生动活泼又协调统一,既有历史的延续性又不排斥现代性,避免了一些新兴城市建筑风格驳杂的弊端。大连在城市绿化、道路美化、建筑设计和外部装饰上,处处用心,精雕细刻,富有创意。有专家将其归纳为三性:整体性、协调性、浪漫性。

在城市增值的同时,大连对城市建设的认识也进一步提升:

搞环境是赚钱的,大连赚钱最多的就是整个城市的增值。环境保护绝不只是一个干净问题,实际还是一个经济问题。当代新兴的、真正挣大钱的高级产业都依赖环境,都要在一个优美干净的环境中开展。

经营城市的重点是建立城建投资新体制

经营城市,其核心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土地等)和人力资本(路、桥等)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路、桥的冠名权等)进行市场运作,最终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城市建设投资新体制。

经营城市是建立城市建设投资新体制的必由之路。经营城市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引入市场化的城市运营机构,着眼于盘活城市资源,搞活增量资本,激活无形资产,把城市整体进行市场经营和运作。经营城市要走制度创新之路,防止以经营城市为名出现新的政府垄断和政企不分。加快建立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盘活存量资本。运用市场规则将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长期的投入,最大限度地通过货币形式表现出来。一是要盘活城市土地这一最大的存量资本,首先要强化政府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使土地供应真正形成“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良性循环的局面,进而使国有土地资产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并通过市场运作公开招标拍卖,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其次要善于经营土地,城市政府作为经营城市的主体,虽然不直接参与市场运作,但由于其担负着对整个城市进行宏观调控的行政职能,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经营好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自然资源就会变成城市建设的财源。二是盘活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国有存量资产,城市政府要从经营中退出来,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组建新的市场主体。

搞活增量资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根本上改变城市政府为城市建设单一主体的格局。只要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各种经济成份的资本都可以投入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市场机制下新增的混合资本。

激活无形资产。一是有选择地出让部分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使城市的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二是要通过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自然景观等城市特有的内涵,进行发掘、利用,不断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增加城市的集聚力。

盘活存量资本,搞活增量资本和激活无形资产是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相辅相承,互为条件。盘活存量资本,搞活增量资本,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无形资产得到不断增值。而城市无形资产的不断增值反过来又为城市存量资本和增量资本的增加创造条件。通过经营城市,最终要使城市资本实现“投入——经营——增值——再投入”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

从城市新型政企关系看城市竞争力

所谓“新型政企关系”即指政府和企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经营城市中的关键作用。

经营城市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第一推动力,问题是谁来经营城市,或者说谁是经营城市的主体。一般认为,企业家经营企业,政府经营城市,市长就是城市的CEO,事实上这种认识是有待商榷的。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城市竞争力提升的良好环境,这意味着政府应该尽量不干预市场,让企业去经营;而另一方面,在制定规则,披露信息,依法行政,提供公共服务等职能上则要扮演积极的、具有建设性和行动性的角色。政府不应该和企业争资源,更不可利用权力垄断资源,而应该创造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选择优秀企业家去经营优良的资源。

我们必须努力缩短政府对企业在提升城市竞争力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的认知差距,企业和企业家是城市活力的灵魂,一个城市的繁荣与这个城市能培育出多少个世界级、部级、地区级企业直接相关。一个大企业对繁荣一个城市将起很大的带动作用,青岛的海尔、顺德的科龙、绵阳的长虹等便是例证。不仅如此,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还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孵化器,它不仅改变一个城市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更重要地是它将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和价值取向,并且能够克服传统惯性引导政府建立起新型的适应企业竞争和城市竞争的现代思维模式。

从一个更广泛的层面来讲,政府和企业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中应该相互依赖,积极对话,消除障碍,降低成本,共同创造先进的投入要素、信息和基础设施。值得指出的是,在许多城市都存在着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紧张态势,不信任、不合作现象以及政府的家长制作风等,这些都将成为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障碍,是城市经营的一个制度性、隐含性成本。

当前经营城市必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城市资产作为公共资产到可经营资产的转变,城市建设作为市政公用事业到资本经营的转变,城市政府作为城市资产所有者到经营者的转变。

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经营城市新机制。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防止以经营城市为名出现新的政府垄断和政企不分。

必须要遵循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规则。城市政府必须要及时制定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得经营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

必须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城建系统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为经营城市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和平等竞争的环境。

必须要用经营理念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只有贯彻经营的理念规划好城市,才能克服和防止因规划失误造成的不必要浪费,使城市资产增值;只有贯彻经营的理念,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市建设重复投资等现象。

焦点之五:从长三角和珠三角看城市竞争力提升

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态势剖析

城市转型、城市战略和城市竞争力是中国城市发展中三位一体的重要问题,它对中国城市的挑战已经摆在眼前。当前中国城市化中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而其中以竞争态势直接对垒的两极更为明显,那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从这两大三角洲的城市化竞争中可见城市转型和城市竞争力问题在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意义。

从市场角度剖析。从市场角度来说,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苏南地区以及浙东北地区共15个城市,土地面积99678.5平方公里,人口7470.5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为13740亿元。而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在内共计14个县市,土地面积4169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262.1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6439亿元。从几方面数字看,两者都相差一倍以上。

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剖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化方面已高过珠江三角洲,这一地区形成的以上海为中心,南京、苏州、杭州、宁波为次中心的城市带,城镇体系等级齐全,城镇规划质量较高。与此相对,珠江三角洲无论在城镇的规划质量,布局的合理性,城市功能的发育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出过分依赖“香港因素”的特点,市场的辐射性也不如“长三角”广阔。

从整体经济实力来剖析。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有10个位于长江三角洲,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这一地区占了一半,如此具有诱惑力的市场,自然是任何外来投资者绝对不能忽视的。事实上,那些由珠江三角洲北上,或者不去珠江三角洲而直接投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商,绝大多数是奔着这个市场而来的。

从人力资源角度剖析。从人才的角度来说,由于珠三角城市过度发展,造成居住环境不好,高级人才不愿意来的状况由来已久。实际上,东莞以及珠江三角洲的工人,其中绝大多数就是内地的农民,而在内地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未普及,就是说,东莞的工人相当一部分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其素质可想而知。

国家计委国土开发和地区经济研究所的胡勇博士认为:珠江三角洲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高,缺乏知名的研究型院校,与其GDP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排名很不相称。

从政府服务角度剖析。从政府服务方面来说,由于珠三角地区政府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仍然是按照户籍人口的比例来配置,这样一来,管理效率的低下也就是必然的事了。

而长三角由于处于招商的早期阶段,所以对外来的投资者关照有加,而且这种关照往往是由当地主要负责干部出面实施的。

从产业分工角度剖析。从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来说,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逐步形成经济一体化,各地自觉地认识到上海的龙头老大地位,开始进行各自资源的整合和调配,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定位和分工。在政府层面,两省一市政府空前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目前已经有了常务副省长、常务副市长之间一年一度的定期交流。在外来投资上,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制造业去江浙,商业服务业去上海,中小企业去江浙,大型企业去上海。现在高科技台商纷纷向昆山、苏州、无锡等地群聚,形成完整的IT制造业群落,上海则为周边企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方位服务,这种具有不同功能和定位的城市群落,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和市场。而相比之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协作则相当令人失望,用“战国时代”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以基础建设而论,在珠江三角洲如此狭小的范围内,居然同时存在着深圳、珠海、广州几个机场,现在广州还要再建新机场。而港口建设呢?目前已经有了广州黄埔港、深圳盐田港、珠海高栏港、中山南沙港,而南海还要再建新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这中间无疑有着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彼此间无法协调和沟通,缺乏一个大家公认的领头羊城市。

这种战国纷争的结果,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无法形成整体力量,而且其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也大打折扣。

城市竞争力的实质应是实现城市价值放大城市价值

透过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竞争态势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市之间的竞争确实也成为一种综合实力的竞争,特别是体现在跨地区市场化整合资源的过程之中。但在认识到城市竞争现象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城市竞争的实质内涵,即城市竞争究竟竞争什么。我们认为,城市之间不是为竞争而竞争,而是为实现价值最大化而竞争。

城市竞争力是如何推动城市价值创造的呢?关键在于培植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并在该市场中塑造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决定竞争优势持久性的根本在于,城市价值链中的每一个价值活动环节或系统都是竞争优势的一个潜在来源。城市价值创造过程首先必须将城市价值链各个系统中的价值活动进行分解。这种分解有助于发现那些最有可能创造价值的环节。随着价值活动逐渐分解成为越来越小的环节,越来越多获得竞争优势的机会就可能被发掘出来。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价值链,不同的价值链创造不同的竞争优势。城市价值链并不是一堆各自独立活动的简单连结,而是由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价值链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在价值活动分解或整合过程中,有的是主要活动、直接活动成为创造竞争优势的决定力量,有的是间接活动、辅助活动变成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而有的则是这些活动之间的联系可能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焦点之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思路与选择

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当前困境的描述

最新研究统计表明,我国目前有矿业城市(镇)426座,有47座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这些曾经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资源型城市正陷入发展困境,陕西铜川、辽宁阜新、贵州六盘水、山西太原、黑龙江鸡西等就是这方面最明显的例证。

经济结构单一。地处渭北地区的铜川是一座煤炭城市,在计划经济下,铜川一直走资源产品数量扩张的路子,产业指向和发展目标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有着高度的依赖性,导致铜川市城市化进程长期在低位徘徊,特别是成长性城市服务业的发展缓慢,制约了一、二产业的发展。

再就业矛盾突出。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辽宁阜新地区煤炭资源枯竭,煤炭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致使阜新矿务局从1994年就开始拖欠职工工资,目前40万的矿工中已有20万人下岗失业,与此同时,与煤电相关的地方企业也面临着关闭停产的境地。

城市建设滞后。作为能源基地,六盘水对于整个西南、华南地区的价值无法估量,然而,长期在计划性开发中遵循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导致了六盘水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缺乏真正属于“城市”的自我本质的“市”,由此带来城市发育的先天不足。

生态环境恶化。有人形容山西太原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怪兽。炼铁炉和炼焦炉遍地都是,难以计数,整个城市烟雾散不出去,空气能见度很低,在中国环境检测总站的“黑名单”中,常常被列为污染严重的城市。

资金和人才短缺。黑龙江的鸡西矿务局,到2001年底,有各类银行贷款约30亿元,累计超亏挂账14.9亿元,拖欠运费2.1亿元,拖欠电费3.7亿元,拖欠职工工资4亿元,在如此重负之下,已经没有能力去投资新建项目。

从目前面临的情况来看,以上几个城市只是反映了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特征,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资源型城市的全面转型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的问题之一。

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迫切的转型任务,这一转型体现在处理以下几个问题的过程之中。

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问题。资源型城市的立市之本是资源,尽管市场变化和资源衰竭已成为城市经济危机的根源,但在短时间内完全抛弃传统资源产业的做法是不现实的,资源开发企业和行业的挖潜升级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结构转移和多元化。

处理好各种技术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提高传统资源型产业的技术含量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根本,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也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才能使资源型城市重焕生机。

处理好建立新型政企关系的问题。政府更主要任务是在创造市场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上发挥作用,在于“四两拨千斤”。

资源型城市的新型发展战略

资源型城市应坚持以下发展战略:

多元发展战略。矿业城市实行多元发展战略,要支持矿业的持续发展,凭借国家的矿产资源和投资,高速度地奠定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实现初期资本积累。

适度开发战略。应根据矿山拥有的可采资源量把年度开采量定在一个适当的限度上,进行适度开发,以尽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以便为矿业城市和矿山企业发展替代产业、实行产业转换与城市转型赢得时间。

集约经营战略。我国矿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矿山企业过小、过多,造成矿政管理难,资源浪费大,经济效益低,因此必须实行集约经营。

绿色矿城战略。绿色矿城战略的主要任务是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力求布局合理,整齐美观,及时治理三废,保护土地、大气和水体,加强生态建设,搞好园林绿化,加强清洁卫生等市政管理。

科教兴城战略。实施科教兴城战略,矿城政府和矿山企业都要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为动力,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与聚集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努力提高矿业城市的科技含量。

筑巢引凤战略。为了扩大开放,吸引外部人才、技术和资金进入矿业城市,就需要在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思路与措施

在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中,老工业基地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的问题,必须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谨防支柱产业与门类齐全陷阱。在地区产业结构的选择中一般有两种主要思路,一种是要发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搞特色经济,把它们做大做强;另一种是产业结构要门类齐全,什么产业利税高就搞什么产业。第一种观点是强调本地的比较优势;第二种观点是产业之间要关联发展,避免支柱产业的单一风险。

发展特色经济,将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做强做大,有时有单一产业的市场、成本等风险,掌握不好,就会全军覆没。但另一方面,强调地区产业的人有我有、门类齐全,也会造成地区经济投资分散、行业规模小、企业小而全、生产效率较低。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避免跌入支柱产业选择困境的办法是,地区重大的产业结构的选择,要从市场出发而不是从政府主观愿望出发,培植支柱产业而不是“制造”支柱产业,要有社会的第三方力量参与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