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会发言

民政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会发言

同志们:

8月底,我们召开了乡镇“双争创”活动推进会,这次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会,我们就是想通过观摩推进会这种形式,为各乡镇创造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机会,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昨天,各乡镇分管领导实地观摩老*、七户等5个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今天进行座谈。刚才,六个乡镇、村做了很好的发言。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小凤同志就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各乡镇、各部门要按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做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农村经济归根到底要靠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现在很多同志说农民难管,认为连农业税都取消了,党组织对农民束手无策,对县委、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难以落实。其实这落实难正是我们多年来习惯于用权力管人,没有很好地去做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想方设法去提高农牧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造成的。有些乡镇、村组一年开不上几次村民大会,组织不上几次群众广泛参与的精神文化活动,更谈不上评选表彰文明村、文明户,有些领导甚至跟农民都见不了几次面,农民处在了无组织状态下,这些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我们最近安排了开展共产党员责任和义务集中教育活动试点工作,就是要找准和解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及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中,“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应该都属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也是新形势下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要求。具体要以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改变农民生活环境和营造民主与文明的氛围三项工作为重点,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创新载体,具体做好“五清五改”(清垃圾、清路障、清渠道、清林带、清庭院;改房、改院、改厕、改厨、改圈)和“五通五有”(通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广播电视;领导班子有能力、为民办事有实力、组织活动有阵地、远程教育有设施、服务群众有网点)工作,使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既有多样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

二、强化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按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过程。

(一)加大教育力度,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牧民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始终把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当前,农牧区还存在搞封建迷信、婚丧事大操大办、、不讲诚信、不赡养老人等违背道德标准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农牧民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农牧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一要抓好培训教育。目前,大多数村组都有远程教育站点,要充分发挥好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对农牧民进行党的理论、农村政策、民主法制、农业实用技术等各方面的培训,转变农牧民的生活观念,使农牧民从小富即安、不富也安、满足现状的的思想意识中解脱出来;转变生产观念,使农牧民清醒的认识到靠传统的、单一的种养殖业不能致富,而是要调整结构,多种经营,靠科技致富;转变消费观念,使农牧民走出婚丧嫁娶借钱也要大操大办、铺张挥霍等消费误区,引导农牧民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意识,节俭意识。二是要抓好面对面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深入农户家中,讲政策、问需求、送科技、算细帐、解疑难,对农牧民群众进行面对面地宣传教育。三要抓好榜样教育。组织好“十星级文明户”、“诚信户”、“文明家庭”、科技示范户等群众身边的典型,进行巡回现身说教,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教育农牧民。四要抓好群众自我教育。要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协会、村民调解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对农牧民进行心贴心的自我教育。五要抓好感受教育。认真开展“文明村”、“双争创”等创评活动,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农牧民群众亲身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和变化,从而转变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对农牧民群众的教育中还要注意克服三种倾向:一是调子过高,把道理讲空,讲偏,不切合实际,农民比较反感;二是口气大,讲不到点子上,说不到心坎上,农民不爱听、不想听;三是一刀切,对干部和农民教育方式一个样,农民不欢迎。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及文化设施建设。各乡镇要抓住国家、自治区实施的“文化兴边”战略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快农村文化站(室)建设,完善文化设施、设备,力争3-5年乡镇有标准文化站,每个村有合格文化室(图书室)和室外活动场地,要用好用活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减少资源浪费,把文化站(室)建成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水平提高、科学技术普及、经济信息传递、体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用先进思想牢牢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协会的作用,积极吸收民间文化能人,组建农村秧歌队、戏曲班子、民间器乐演奏班子等民间文艺团队,引导他们由松散的自娱自乐转变为有组织的文化服务活动。乡镇要积极组织、扶持和发展一批农村文化经营户,不断提升民间文化的品味和价值。如:西北湾乡的秧歌队,*镇的阿不力孜组合,都已经市场化。三是要组织开展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农牧民群众组织和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但部分乡镇(村)平时缺乏对文化活动的引导和组织,不能积极鼓励群众开展活动,农闲时群众也只能自发组织一些简单的活动。因此,各乡镇要为农牧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有力条件,积极鼓励指导创作乡土特色文艺作品,不间断地组织开展农牧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打造各乡镇、各村组自己的文化品牌。要丰富文化的内涵,农村的雕刻、编制、剪纸、刺绣等都是一种民间文化,要继续传承发展。西北湾乡柳树河子村成为全疆第一楹联村,就很有文化特色,要认真总结、延伸和推广,其他乡镇也要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

(三)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树立良好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追求。健康文明新风尚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育好的。各乡镇要精心设计载体,引导农牧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要认真总结“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村”、“文明乡镇”创建评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形势需要不断完善创新。扎实开展好“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树”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城乡携手,共建文明”活动,用城乡共建文明的方式推动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深化“八荣八耻”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农牧民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文明与愚昧的界限,营造文明新风尚。吉布库镇涨坝村的“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农机手、五好羊把式”评选表彰活动,很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生活。各乡镇要借这些好的做法,精心策划内容,明确评选标准,规范评选程序,做到真评、真比、真奖,在农村营造团结互助、诚信友爱的和谐氛围。七户乡扎实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对农村的文明新风尚和不文明现象采取多种形式评议,使农民群众在评议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老*镇开展的“学生带文明回家”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促进学生家长共同走向文明。乔仁乡扎实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针对少数民族结婚大操大办的习俗,组织举办哈萨克族青年集体婚礼,弘扬文明新风。以上好的做法,大家要互相学习借鉴,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促进村容整洁

开展农村环境治理,是优化农村发展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年以来,我县在治理农村“六乱”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目前各乡镇在“六乱”治理工作还不平衡,要进一步推广经验,加大工作力度。一要培养农牧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为载体,普及卫生健康知识,组织农牧民群众对环境卫生治理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国内外爆发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评议讨论,引导教育群众转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摆脱乱堆乱放、不讲卫生的陈规陋习。我们城市道路的主体工程都已经结束,但许多城乡结合部的一些居民巷道还存在脏、乱、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属于哪个乡镇、哪个社区要尽快治理。要积极发动组织农牧民群众参与到环境卫生治理中来,通过治理活动逐步培养农牧民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坎尔孜乡“六乱”治理之所以取得了显著成效,关键是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得好,治理活动从被动转向了自觉主动。二要从源头上治理农村“六乱”。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规划,加大农村道路硬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集镇环卫设施的配备,做好“五清五改”和“五通五有”工作,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要树立典型,示范引导。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领导包村、干部包片、党员连户等办法,坚持乡村领导干部亲临治理一线,走在前,干在前,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各乡镇要评选树立一批卫生示范户、卫生示范组、卫生示范村,定期开展实地观摩表彰活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的改观。四是要不断完善农村“六乱”治理长效机制。环境卫生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长期抓、抓长效。要通过治理实践,不断完善环境卫生治理的督查、考核等工作制度,建立治理农村“六乱”的长效机制。如:*镇的社区居民“晨扫制度”,西北湾乡的公共场地督查举报制度,坎尔孜乡的互观互查评比奖励制度等,都在治理活动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加强冬季道路积雪清扫工作。要学习和借鉴兵团、坎尔孜乡等好的经验和做法,广泛动员和有效组织干部群众对乡镇集镇区和乡村主要道路的积雪进行清理,并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使清扫积雪等治理农村“六乱”的活动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各乡镇要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并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推进农村“六乱”治理工作上新台阶。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领导。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列入工作目标,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文明委协调指导、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县党政部门和群众团体,特别是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建设、公安、环保、工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文明委成员单位,要切实担负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职责,做好各自的工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策、规划和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和保证。宣传部和文明办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服务、指导的职能,通过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广播电台、电视台要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及时报道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反映农牧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努力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突出工作重点,搞好示范引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战线长、领域宽、形式活、内容多,各乡镇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带动整体。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紧密联系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思想实际,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群众所欢迎的事情上。要精心设计载体,每年办几件受农牧民群众欢迎、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实事、好事,通过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逐步积累经验,不断丰富创新,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树立更多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典型。

(三)把握工作原则,务求工作实效。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切实把握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围绕中心、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广泛参与”四条工作原则。各乡镇(村)要结合实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务求实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各类创建活动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不断丰富内涵,创新载体。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多深入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了解真实情况,听取群众的真实意见,多用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引导的方法,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同志们,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更加科学的方法、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努力开创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