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精神文明建设思考

精神文明建设思考

全面小康社会不仅应当有繁荣的经济,也应当有繁荣的文化;不仅应当有充裕的物质文明,也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因此,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我们不仅要通过经济改革,大大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同时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使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度精神文明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保障机制。对更高程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境界的追求,是推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只有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准得到大幅度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思想保证、可靠的道德支撑、强大的智力支持和雄厚的人才资源。

高度精神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每个社会对其成员都有一定的素质要求。这种素质要求是有阶段性和民族性的。个体必须具备适应社会和时代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和其他知识技能,才能成为被该社会接纳的合格成员。个体掌握这些观念、规范、知识、技能的过程,是通过社会学所讲的“个体社会化”过程来完成的,实质上就是精神文明素质在个体和群体中的培养和积累的过程。只有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具备了高度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才谈得上真正的全面小康社会。

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核心任务就是要培育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和最深刻的体现。一个民族如果缺乏昂扬向上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会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民族精神。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潮和文化相互碰撞、交互影响的背景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将其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践中,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在新世纪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公民道德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面临着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加以解决,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的各种消极道德现象也不容忽视。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这种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系必须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信为重点的;这种道德思想体系还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要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实践中,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准则的同时,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艰苦的探索。在这些探索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事实上,2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作用。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和回答当代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导和化解社会热点和难点;就全社会而言,要克服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忽视和偏见,形成像重视自然科学那样重视社会科学的良好氛围,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来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只有代表前进方向的文化,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起到激励人民群众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作用。发展文化公益事业,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利益,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使命之一。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努力增强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更是一种带动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拉动力,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