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建局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整改方案

城建局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县“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总体部署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村镇规划为龙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以改善村容村貌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努力发展农村公共社会事业,持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区域性差异和乡村实际,继续按照产业开发型、项目带动型、生态移民型、商贸经营型、三清五改型等模式进行具体指导。

2、合理布局,抓点示范。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建设一批新农村示范村,保证示范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较高的建设标准和较强的带动作用。

3、依靠群众,社会参与。始终突出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农民民主决策、自愿投入为前提,国家扶持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通过调动各方面投资的积极性,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县上下的自觉行动。

4、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在尊重群众意愿、尊重乡情村情的前提下,正确把握注重实际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注意克服“贪大求洋”与“支差应付”两种倾向。要把实事求是贯穿到做规划、定模式、搞建设、抓完善的全过程,克服形式主义,增强建设实效。

三、目标任务

二零零九年新开建*镇*村、*镇*村和*村、*镇*村和*村、*镇*村和*村、*镇*等8个续建村。在36个示范村中,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2个,三清五改整治示范村24个。

四、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围绕全县果品、洋芋、畜牧、劳务四大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效益和规模并重,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兴办龙头企业,扩大产业基地,带动种养大户,发展新经济组织,促进四大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一是积极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发挥“庄薯”品牌效应,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新建一批粉条、淀粉加工企业,在县陇原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新建千吨种薯贮藏窖1座,建成优质原种生产网棚750亩,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带动洋芋产业发展;注册县果品进出口贸易公司,发挥“紫荆红”品牌效应,在果品质量标准、生产规程、包装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实现我县果品直接出口创汇零的突破;完成“强庄”牌活畜禽及产品商标注册登记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兰州正大公司等国内养殖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积极协调解决建场用地、贷款等,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2处,改扩建肉牛繁育中心,示范、辐射、带动全县畜牧业向规模化、效益化发展。二是扩大产业基地规模。全县建成产业基地面积38万亩,其中洋芋产业建成基地25万亩(种薯基地3万亩);果品产业新植果园5万亩,稳步扩大基地面积,加强标准化管理,提高果品质量;畜牧产业新增优质牧草2万亩,在杨河逯岔等11乡11村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新增养牛户700户、养猪户150户;劳务产业重点在技能培训和有组织输转上下功夫,年内输出劳务人员8万人,进一步扩大“梯田人”劳务品牌的影响,继续组织实施“万名农民工培训工程”和“万名城乡青年南下就业工程”,培训农民工1.9万人,向南方大型企业输送青年3000人,境外输出500人,争创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同时大力推广农业实用科技,实施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积极引进高产、优质、高效优良作物品种,努力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全县粮食总产稳中有增。

(二)认真实施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把改善农村基本条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整合水利、交通、生态移民、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新农村建设后劲。一是水利建设。开建*河调水人饮工程,年内解决1万人的饮水困难;续建北洛河蓄流造景工程,建成6#、7#橡胶坝;完成贾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治理*河*段河堤3公里;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成水窖1500眼,增加节水补灌面积3000亩。二是土地整理。完成*河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土地6955亩,净增耕地1596亩。三是道路建设。建成泾甘公路*至莲花27.72公里二级公路改造工程;改造铺油*至*至卧龙公路47.25公里;完成北川路*桥至良邑杨王村20公里三级公路改造铺油工程;硬化徐家城至*村道路7公里;新建通畅工程30公里。四是移民搬迁。在*、岳堡、杨河、良邑、盘安5乡镇新建7处移民安置区,搬迁安置贫困群众446户2600人。五是生态能源建设。完成退耕还林2.5万亩,其中荒山造林2万亩、天保工程封育5000亩;三北四期封育8000亩;完成绿色通道工程18条230公里;实施庄华公路*-*段省级公路绿化美化工程,栽植各类风景树10万株;新建淤地坝7座,各类小型拦蓄工程20处,配套新修坝系与大示范区道路7条20公里,完成重点小流域治理及封禁治理28.5平方公里;新建“一池三改”沼气示范户4500户。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继续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一是解决好农村学生上学难问题。全面建成*中学和职教中心实训基地,改扩建*镇小学组建*县第三小学,新建*县特殊教育学校,高标准配置教学设施,确保秋季开学顺利招生。扩大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满足群众教育需求。二是解决好农村群众看病贵问题。继续组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新建县医院住院综合楼,全面建成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实施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加快县计生所和村级卫生所建设,改善医疗基础条件;搞好妇幼保健工作,严格执行药价政策,改善医疗服务,办群众满意的医疗事业。三是发展其它社会事业。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和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工程,广泛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规划开建县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建成南坪、*等6个乡镇文化站,新建86个“农家书屋”,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加大支农服务力度,为新农村建设增添发展动力。全面落实粮食直补、退耕还林、“两免一补”等强农惠农政策,推行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对各类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采取“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模式,切实保护群众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大科普宣传和科技推广力度,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领办经济实体,切实提高科技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积极筹措支农资金,加强农产品促销,建好“绿色通道”,管好生产资料市场,加大生资打假力度,保护群众利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深入开展政务、村务公开,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五)建成36个示范村,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样板。按照抓点示范、以点促面、整体推进的思路,对年内开建的示范村,逐村落实村庄建设规划、具体建设内容、整合到村的项目、帮建单位与帮建措施,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创造典型,探索路子。全县36个示范村年内共规划落实“一池三改”户1450户,新建住宅661户6.8万平方米,发展养牛户700户、养猪户150户,建成生猪养殖小区4处,推广种植良种小麦1100亩、洋芋8400亩、全膜玉米12300亩、间作蔬菜和药材2400亩,种植优质牧草3400亩,栽植绿化树6.25万株,有组织地输出劳务1400人,拆除违章建筑5100平方米,新修维修道路18条72公里,硬化巷道446条68.86公里,修建排洪渠2.13万米,配套桥涵1座,新建村文化活动中心24处,建村小学2处。

五、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核心内容,对确定的新农村示范村,集中领导力量,实行包抓包建。包乡(镇)县级领导,要把示范村牢牢抓在手上,经常深入乡村调研、督查,协调解决问题;乡镇党政一把手每人要包抓一个示范村,具体落实建设任务。要通过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示范村建

设提供组织保证。要加强思想发动和宣传动员,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工具,及时宣传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拓宽农民反映意见及建议的渠道,在全县上下形成抓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气氛。

2、部门帮建,形成建设合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部门帮建新农村的《意见》精神,从示范村实际出发,开展新农村帮建工作。各帮建单位要按照县上的统一安排,立足部门实际,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帮建责任,明确配套项目,确定帮建措施,加大对新农村示范村的帮建力度,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县上下的统一认识和共同行动。

3、整合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要注意研究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政策,最大限度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与投资。对以工代赈、农业、扶贫、水务、林业、交通、卫生、国土资源、广电、通信、供电等部门到村的建设项目与资金,要努力向示范村整合。同时,相关部门要对示范村实行特殊的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县建设部门的规划编制和审核只能收取成本费,交通部门的乡村公路勘察设计只能收取成本费,国土、房产部门本级规费只能减半收取。

4、强化考核,促进任务落实。县委、县政府要把新农村建设列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和验收办法进行单项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调度,及时通报建设进展情况,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