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建局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方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建局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城建局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动员全市人民积极参与亚运,展示广州文明形象,市文明委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广泛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我做东道主”市民素质提升实践活动。根据穗文明委〔2009〕1号文件精神。据此,结合我区当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区“我做东道主”主题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迎亚运为契机,把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深入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以“我做东道主”市民素质提升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广泛深入开展“全民习礼仪”、“全民学英语”、“全民勤健身”、“全民守秩序”、“全民齐清洁”、“全民传爱心”六项专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以一流的市民素质、一流的公共秩序、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城乡环境、一流的社会风尚迎接第16届亚运会,展示*人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

二、主要活动内容

(一)“全民习礼仪”。

坚持以“争当知礼向善公民,塑造文明市民形象”为主题,深化文明礼仪知识教育,形成全民共习礼仪的良好氛围,塑造一流的市民素质。大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重点加大《广州市市民礼仪手册》宣传力度,利用家长学校、市民学校、外来工学校、文化广场等面向基层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和开展“睦邻日”、“书香家庭”、“星级文明户”等活动,推动文明礼仪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广泛开展涉外礼仪宣传教育,普及国际交往中普遍遵循的礼仪规范,普及各国各地不同礼节概况、风俗习惯和言行禁忌等外事礼仪知识,普及亚运会体育项目比赛规则和赛场礼仪规范。强化重点人群和重点行业的礼仪教育。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按照知行统一、实践育人的要求,精心设计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促进青少年礼仪行为的养成。加强对进城务工新市民的礼仪教育,引导他们融入城市生活,自觉践行文明规范。抓好党政机关和服务性窗口行业文明礼仪教育,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形象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和服务性窗口行业的示范作用。积极参与开展“寻找广州100张最温馨(最美丽、最动人)的笑脸”活动,力促*最动人的微笑成为广州形象标识之一。

(二)全民学英语。

坚持开展全民学英语,着力塑造*市民团结友善、热情好客的良好形象和*滨海新城区的人文环境,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的氛围。着力抓好《迎亚运英语100句》的普及教育。以《迎亚运英语100句》为基本教材,组织各行业制定和实施迎亚运全员培训计划,组队参加广州市举办的迎亚运行业英语服务展示、英语知识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努力培育训练有素、服务一流、形象优良的员工队伍。广泛组织开展“百万家庭学英语”、“百万职工学英语”、“百万青年推英语”、“我是英语小教师”、“社区英语竞赛”等活动,在*街、珠江街和黄阁镇中心地区和进城务工的“新市民”普及《迎亚运英语100句》。

(三)全民勤健身。

以“迎亚运”为契机,开展全民健身总动员,突出加强场地建设、组织网络和体育活动三个重要环节,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掀起新一轮全民健身高潮。抓好全民健身设施规划与建设,加强对全民健身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行业、系统体育协会和其他群众体育组织,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紧密围绕“全民健身与亚运同行”主题,广泛组织开展有规模、有创意、有影响、贴近群众、方便参与的社区运动会、家庭趣味运动会、民间传统体育花会等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抓好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学校体育和校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活动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

(四)全民守秩序。

着眼于强化公共秩序,以“礼让”为重点,以文明交通为突破口,加强公共道德教育,引导和培养市民形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按照“舆论先行、全民参与、依法治理、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广泛深入开展“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交通宣传整治活动,坚持军警民共建,多管齐下、综合整治,集中解决车辆、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城区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事故隐患多和交通管理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等突出问题。继续在每月第四周抓好“文明交通宣传周”活动,同时开展文明交通主题教育和培训、举办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文明交通安全知识。进一步深化文明交通示范路口、路段创建,适时推进文明交通示范区域创建活动。为我市2010年举办亚运会提供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以“礼让”为主题,结合组织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暨现代公民行动日”和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开展“礼让日”活动,在公共场所推广“排队”、在上下楼梯和手扶电梯上开展“靠右站立”。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

(五)全民齐清洁。

坚持以“全市人民齐动手,千干净净迎亚运”为主题,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发动全区市民清洁*,共建美好羊城。组织开展“青春环保文明行”、“我爱清洁”等活动,发动市民、志愿者和广大青年通过发现污染源、突击清洁、环境美化等方式参与整治河涌、整治市容环境。按照规范管理要求,大力拆除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规范牌匾标识。抓好重点大街、重点地区和亚运场馆周边及途经沿线的环境整治,集中整治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按照分类治理、疏堵结合、纠建并举的方针,专项治理非法张贴、散发小广告等行为,务求在亚运会前得到彻底改观。监督劝导市民从我做起,搞好居民小区和门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改变乱扔垃圾的陋习,增强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六)全民传爱心。

坚持以“微笑迎宾客,爱心满*”为主题,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一流的社会风尚。发挥赵广军、李森等优秀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礼仪普及、学讲英语、健身辅导、文明交通、清洁环境等市民志愿服务队,参与迎亚运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加强志愿者(义工)基层组织建设。立足街道(镇)和社区(村),建立和完善志愿者(义工)服务站,逐步构建面向全社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志愿服务网络。完善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落实日常管理,建立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形成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

三、组织实施

从2009年3月开始至2010年10月,深入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精心组织策划各类专题活动,全面提升城区的文明程度。各项活动内容既贯穿始终,又各有侧重,既突出重点,又整体推进。

第一阶段:策划开展阶段,从2009年3月至2009年6月,周密策划,全面铺开。制定深入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责任到人。各镇(街)和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根据分工,于3月27日之前,分别制定各自承担项目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报区文明办。通过3月5日举行全民行动启动仪式,将各重点专项工作全面铺开。

第二阶段:深化推进阶段,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扎实推进,富有成效。全面落实各专项工作分工,各重点专项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尤其是市民文明礼仪教育、全民学英语、全民健身蓬勃兴起,整治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和开展志愿服务形成热潮。

第三阶段:巩固成果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巩固提高,形成高潮。落实倒计时各阶段工作项目,各项专题行动形成浩大声势。按照市文明办的统一部署,在距亚运会召开300天、200天、150天、100天、30天之际,分别开展迎亚运行动周、行动日活动,进一步动员全区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履行东道主职责,当好文明市民、文明观众,迎接各国运动健儿和各方宾客,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系列活动是一项直接面向广大市民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迎接亚运、承办亚运的过程成为展示*人精神风貌和城区文明形象的过程。

1.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在区文明委统一指导下,组织实施全民行动计划。区文明委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参与谋划和推动作用,区文明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的职能,抓好工作落实。各单位必须坚决执行区委、区文明委的工作部署,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及时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持续健康发展。

2.突出重点,加强统筹。各镇(街)和各职能部门要把开展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的重大举措,进一步明确职责,紧紧抓住在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交通出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力争在亚运会前有明显进步。各级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利用各自的优势,主动参与迎亚运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教育和创建活动,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为创建文明城市、办好亚运盛会作出积极贡献。

3.广泛宣传,加强引导。发挥电视、网络、*E报等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精心策划和组织迎亚运系列专题宣传报道,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宣传声势。立足宣传鼓劲,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社会舆论。利用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户外电子显示屏等传播手段和社区宣传阵地、建筑工地围墙等,广泛开展社会宣传,不断增强全体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利用各类广场群众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使广大市民认识亚运、宣传亚运、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形成万众一心、同迎亚运、共创辉煌的社会氛围。

4.完善机制,加强管理。加强组织指导,及时沟通工作,总结推广经验,协调解决重要问题。建立检查、督办制度,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调度、组织验收和社会舆论监督等形式,对各单位、各部门落实实施方案情况进行督查考核,保证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严格工作考评制度,将完成目标任务的考核结果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考评依据,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予以表扬奖励;对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优先推荐、参评各级精神文明建设评先表彰;对工作进展迟缓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