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推动大学生村官流动工作意见

推动大学生村官流动工作意见

一是突出规划引导。明确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方向。制定出台《年市大学生村官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分类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大学生村官培养举措、流动目标,使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大学生村官不同的气质特点、专业特长和发展潜力,将他分为社会管理型、创业富民型、服务三农型、党政后备型等四种类型,实施分类培养,强化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设计,把大学生村官的专业优势与任职地产业优势、潜能素质与岗位要求结合起来,让大学生村官的优势、热情得到更好发挥。

二是突出培训提升。夯实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基础。坚持按需施教、差别培训,一方面是开展纵向分层培训。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主体和责任。市级重点培训担任村“两委”正职和创业有成的大学生村官,县(区)重点开展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乡镇重点做好大学生村官日常帮带和阶段性工作培训。另一方面是开展横向分类培训。先后举办16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科学发展能力培训班,帮助社会管理型大学生村官提升综合协调和处理村级复杂事务能力;先后举办23期SYBIYB等创业培训班,组织三批大学生村官到雨润集团开展体验式培训,帮助创业富民型大学生村官提升创业能力;举办56期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班、科技知识普及班,引导服务三农型大学生村官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实用技术推广、送戏下乡、扶弱助残等活动;帮助综合素质全面、具有一定领导潜能的党政后备型大学生村官,提升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

三是突出实践锻炼。提升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能力。努力创设锻炼平台,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能力。一是结对跟班锻炼。安排400名“双强”村党支部书记与大学生村官结对,提高大学生村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探索大学生村官互助成长机制,安排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与新选聘大学生村官结对共建,帮助他尽快融入农村、开展工作。二是上挂学习锻炼。大力推行“1+X以村为主、上挂锻炼培养模式,分期分批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进行“轮岗”进修”信访、治安、拆迁安置、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岗位接受历练,让大学生村官直接负责一件实事,独立解决一件难事,牵头完成一件大事,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拓岗复合锻炼。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设岗定责的同时,村级服务中心设立大学生村官“为民服务岗”积极引导他发挥有知识、懂法律等优势,结合农民群众需求开展社会服务行动,引导当好远程教育管理员、关爱留守陪护员、民事调解员。

四是突出竞争择优。构建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机制。按照大学生村官“五条出路”要求,构建流得动的竞争激励机制。一是公推公选—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选拔上去。采取公推公选的方式将在创业富民中涌现出来的带头致富强、带领致富强,且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选进村(居)两委”班子,乡镇干部补缺优先选用大学生村官。二是定向招录—把考核合格、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输送出去。协调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大学生村官,同时,积极与大型国企、民企联系,举行面向大学生村官专场招聘会。三是倾斜政策—把懂经营、善管理的大学生村官留下来。采取多予、少取、放宽、放活的工作方针,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单体创业、抱团创业或者联合创业。

市在拓宽大学生村官流动通道方面创新了路径:一是培养了一批“双强型”村干部。136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居)两委”正职,通过五年来的实践。640人进入村(居)两委”班子。二是培养了一批乡镇党政后备干部。结合乡镇党委换届,81名大学生“村官”选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纪委班子,有5人担任县直群团部门班子成员,另有135人进入公务员队伍。三是培养了一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骨干。全市有110多名大学生村官先后进入市委农工办农村经济管理站、市信访接待中心、县城管局等市县区事业单位工作。四是培养了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探索政企合作模式,创建大学生“村官”资源市场和“村官”人才体系,先后向江苏雨润集团、江苏洋河集团、民丰银行等非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输送了85名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