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局加强高效农业规模化实施意见

农业局加强高效农业规模化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现实选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工程。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的意见》(苏政发〔*〕4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高效农业规模化的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全市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效外向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高效农业规模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市高效农业面积、上半年农产品出口增幅列全省第一,“三资”开发农业、农业增加值、农民收入等都位居全省前列。但是,高效农业规模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面临着不少的压力和挑战。各地要抓住当前高效农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信心,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效农业规模化重点项目为抓手,聚集资源、聚集资金、聚集技术,加强产业整合,扩大基地规模,突出龙头带动,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附加值和外向度高、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业产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时期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目标任务是:①到2010年,全市有10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高效优势特色产业,有10个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高效农业品牌,有100个高效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②高效农业规模化程度保持全省第一,农产品出口增幅保持全省第一,农业增加值保持全省前两位;③高效农业规模每年扩大4-5%,到2010年全市亩均效益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高效农业规模达到60%以上,其中大蒜、苔蒜、创汇特菜、设施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产业达到80%;④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到2010年规模养殖比重生猪达55%,蛋禽达85%,肉禽达85%,奶牛达85%,肉羊达40%,建成集约化规模养殖企业10个,养殖小区300个,中等规模养殖场500个,专业大户1万个。

二、做大做强高效优势特色产业

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2010年优势农产品生产总量占农产品总量的75%以上。从全市来讲,重点规划建设蔬菜、林业、果品、奶业、畜禽、银杏、食用菌、水产、花卉苗木和优质稻麦十大主导产业。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突出2-3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把优势做优,强项做强。丰县重点发展红富士苹果、高效苔蒜产业,沛县重点发展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产业,*县重点发展奶业、设施蔬菜和食用菌产业,睢宁县重点发展波杂山羊、三水梨产业,*市重点发展大蒜、木业和银杏产业,*市重点发展优质瘦肉型猪、高效渔业和花卉苗木产业,*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和石榴产业。每个高效优势特色产业都要做到“五个一”,即有一个科学的产业规划,落实一位高水平的首席专家,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示范基地,扶持一批叫得响的产品品牌,培育一批有潜力的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引导、农民参与、龙头带动、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的产业化模式,做大主导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蔬菜、奶业、肉鸭、板材、银杏产业要成为全国“单打冠军”,果品、大蒜、食用菌、肉羊产业成为全省“单打冠军”,逐步形成产业带、产业群和块状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围绕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切实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201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要达到1:1。一是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继续加大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对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利益联结紧密的重点龙头企业,在提供贷款、减免相关税费、农业开发立项和用地、用电等方面,实行区别对待,集中扶持,促其做大做强。要抓住农发行拓展新业务的机遇,争取更多的龙头企业获得农发信贷支持,破解融资难题。市财政继续安排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对省安排我市龙头企业的专项资金,市财政按1:1配套。各地也要切实增加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投入。到2010年,力争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个,超5亿元的达到10个,超亿元的达到50个。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扶持农民在生产服务、产品流通、储藏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推广“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并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户承贷承还、提供贷款担保等有效办法,提高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能力。到2010年,全市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40%以上,省级“四有”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00家,形成一批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群体。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配送专卖等农产品现代营销业态和流通方式,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步伐,促进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到2010年,力争交易额过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10家以上。大力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产品流通。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以及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扩大规模效益。

四、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以保障消费安全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重点,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逐步推行农产品全过程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准备工作,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具体规定和法律责任,提高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二是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认真组织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及产地认定,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规模,力争每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40个以上。对已形成特色和规模优势的农产品,要抓紧注册商标,统一对外品牌,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名牌农产品,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力争每年新注册农产品商标50件以上,新推荐认定著名商标5件以上,新认定知名商标10件以上。三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人员队伍及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药和兽药残留的质量安全例行监测。

四是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检查力度,经常性开展农业执法大检查,重点查处使用违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严厉打击制售假种子和伪劣农药、化肥等坑农、伤农行为,并通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和信息服务等活动,进一步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资产品优质优价和稳定供应。今后,每年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市财政安排专项补助经费,用于品牌审定认可、市场例行监测和农业标准修订等方面的以奖代补。各县(市)区也要配套进行奖励补助。

五、加快提高农业外向化水平

按照《江苏省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2010年)》的要求,结合我市农产品出口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大力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农产品出口促销、农业招商引资和农产品出口品牌培育,提升我市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农业国际化水平。一是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结合出口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瞄准出口目标市场,高标准建设出口农产品基地,并推行基地检验检疫备案注册,实现从“基地”到“目标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二是增强农产品出口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大对农业出口企业扶持力度,引导、支持企业把项目、资金、技改投入的重点转移到发展高效外向农业上来。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到境外申请商标注册、卫生注册和取得产品质量专项认证,设立农产品促销与展示窗口,进行农业贸易考察与投资合作,提升高效农业的发展空间、层次与水平。对当年农副产品出口额超过上年实绩的涉农企业给予奖励,奖金由同级财政安排。三是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和手段,吸引“三资”开发高效农业,壮大农产品出口主体,打造一批强势农产品出口企业。精心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和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等活动,扩大我市与境内外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吸引境外资本投资开发农业,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

六、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以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为目标,积极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强化科技对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支撑作用。一是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进一步加强镇级公益性农业推广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及时足额拔付工作经费,确保业务正常开展。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逐步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三是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继续实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加大优质高效高抗新品种和省工节本增效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全市每年推广农林牧渔新品种(品系)50个、新技术50项以上。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组织科技人员把最新科研成果,特别是对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有较大拉动作用的重大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和加工领域。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通过典型引路,示范辐射,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每个县(市)、*区都要建立一个集示范、销售、培训为一体的优质高档种苗基地,带动整体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三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绿色证书”、“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致富工程”的推进力度,突出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致富本领。大力推广培训券方式,提高培训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提高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特别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逐步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化作业队伍,扶持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能力。

七、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切实加大对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投入。要紧紧抓住省政府启动实施高效农业百项工程和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机遇,精心准备申报项目,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投入。要按照《市政府关于整合优化农业项目资金的实施意见》(徐政发〔*〕115号)的要求,对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优化,集中使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壮大一批特色产业。各县(市)、*区财政资金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强化整合,形成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拓宽农业投资领域,不断创新农业投入机制,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以“三资”投入为主体、以金融资本为依托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为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各级政府要切实把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摆上重要位置,认真制定高效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实施方案,上下衔接,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打破条块、行业和部门分割,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责任制,明确任务,强化考核,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市政府将把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纳入县(市)区综合目标考核管理,每半年组织一次验收,年底进行综合评比,对成绩突出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