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加强服务业发展意见区

民政局加强服务业发展意见区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我区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快发展我区服务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湖州副中心城市的机遇,明确发展重点,扩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环境,坚持生活和生产服务业发展并举,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新兴服务业,实现扩量提质,推进服务业的现代化,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二)主要目标。到“*”期末,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0亿元,年均增速17%以上,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左右,实现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5%以上,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0%以上。

二、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提升商贸业。全面实施《*区“*”商贸发展规划》。着力培育以*镇泰安路为中心的老城区商圈和开发建设新中心商圈、迁建*建材市场、扩建双林毛纺原料市场、新建练市裘皮市场及其他专业市场,5年内基本形成市场群;培育和建设商贸龙头企业,引进连锁店、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加快农贸市场“农加超”改造;推进“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积极发展村级连锁便利店,扩大“放心早餐”工程覆盖面;规范牲畜定点屠宰。

做精旅游业。依托*特有的人文底蕴优势,以休博会和世博会举办为契机,放大“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品牌效应,紧紧抓住大都市群体的消费取向,整合旅游资源,有序拓展古镇旅游景点,提升文化旅游品位,打造江南文化休闲之都,做大做精旅游业。

推动物流业。根据《湖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快形成以鑫达物流为中心、以建材市场及华侨产业园区为依托,以传统木业市场为服务对象的*物流中心,打造浙北物流基地。培育物流市场,扶持和发展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强大的信息和网络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我区现代物流服务水平。

发展房地产业。按照“*”发展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订我区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序发展房地产业。严格执行相关规划,有效控制土地需求。适应不同收入阶层不同生活习惯的群体需要,加大成片开发力度,适当开发休闲、舒适的新型住宅,发展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住宅。规范物业管理,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打响“住在*”的品牌。

在重点发展上述四大产业的同时,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中介和社区服务业等服务业中的其他行业,促进全区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落实税收支持政策。严格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加快服务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重点领域的服务企业,按税收管理权限及现行财政体制和有关规定酌情给予税收减免和投资抵免。扶持小型服务企业发展,适当降低服务业纳税人的税负,大力扶持物流企业、文化产业,切实增强商贸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鼓励引进高级人才、特殊人才,给予适当税收减免优惠。凡行政事业性收费规定上下限幅度的,一律按下限额度收取。经批准的重大服务业项目的用电用水与工业企业同价。

(二)实行土地优惠政策。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大型专业市场、重大商贸设施及旅游景区景点、物流园区和大型物流企业、职业教育设施及四星级(含)以上宾馆用地,优先安排土地供应,优先办理农用地转(征)用报征手续。其中,物流用地,可按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权;非赢利性的职业教育设施用地,可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从*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服务业的贴息、补助及奖励,并力争每年有所增加。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加强对服务业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的示范引导,推动产业化经营,增加地方税收和扩大就业;用于规划编制、招商活动补助和工作考核奖励等。

四、营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根据全市发展服务业大会精神,建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各镇、开发区要明确专门领导并落实具体工作人员抓这项工作。二是建立目标考核制度。把服务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等指标,进一步量化分解到相关部门和各镇(*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区长召集,有关部门及镇(*经济开发区)负责人和参加,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二)加强规范管理。一是加快“诚信*”建设,严肃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二是支持组建和发展服务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维护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沟通政企关系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切实加强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把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从业人数及服务业创造的财政收入等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指标体系来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统计方法,逐步减少和杜绝服务业统计中的漏报、少报和瞒报现象。健全服务业的统计网络,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做好监测、预警、预测、信息和形势分析。

(三)拓展发展空间。把服务业发展和加快城市化步伐紧密结合起来,扩大服务业发展空间。努力提高我市服务业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一是在中心城区实行“退二进三”。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逐步迁出或关闭市区污染大、占地多等不适应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要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投向与“退二进三”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及服务项目。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强化城市规划意识,保证停车场、文化、体育、卫生、社区服务、园林绿化等公共服务用地,加强相关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注意扩大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面,有效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消费。三是提高中心城市人口的聚集程度。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进入城镇社区居住,增加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四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以“千镇万村”工程为重点,鼓励优势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发展。

(四)鼓励多元投入。一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业项目库,围绕结构调整、推进城市化、扩大就业等,规划、实施一批服务业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二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外资共同参与服务业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运用补助、贴息等形式给予扶持。三是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各银行要把服务业作为信贷重点之一,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四是把服务业招商引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提高服务业招商引资的比重。

(五)培养各类人才。按照服务业行业发展要求,建立健全服务业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一是加快引进社会急需的现代物流、信息、金融、保险、各类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二是引导各类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市场增设服务业相关专业,对有就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失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三是着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抓好转移就业农民的职业培训,使全区每年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