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贸局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总结

经贸局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总结

一、过去四年工作的回顾

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新形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要求,面对资源环境制约的新挑战,市人民政府在中共*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富民强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奋发进取,负重拼搏,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实现“*”良好开局,续写了*发展的新篇章。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加快发展,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攀升。2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3.77亿元,比20*年增加1*.27亿元,年均增长16.7%;财政总收入25.1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85亿元,分别比20*年增加14.58亿元和7.7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4.2%和30.4%。四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6亿元。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由2001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年的第28位。都市型农业发展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创建成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市、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综合示范市;“新三资”投资农业势头良好,累计投资4.7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省领先。工业经济增势强劲,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271亿元,年均增长18.2%;服装、造纸和箱包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光机电成为我市第二个销售超百亿元产业,荣获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和国家火炬计划光机电产业基地称号;净增规模企业247家,全市累计达到66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亿元企业75家;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8个、著名商标8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悦莱春”品牌成为中国名牌。建筑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增总承包二级资质企业5家、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企业2家。服务业发展加快,累计完成服务业投资1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推进,粮食物流、弗玛运输等项目加快建设;商贸流通业不断提升,新型业态加快发展,实现农村连锁超市、放心店工程全覆盖;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东湖景区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评定;金融保险业运行平稳,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开放带动,区域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坚定不移地发展开放型经济,利用外资、外贸出口连续多年排名全省前列,入围首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累计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7亿美元,引进市外内资46.8亿元。2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9.9亿美元,其中出口18.9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32%和33.4%。累计兴办境外企业5家、办事机构16家,外派劳务1*9人次。突出“四区两团”,加快园区经济发展。*经济开发区龙头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工业经济总量突破百亿大关,成为全市利用外资主阵地;独山港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加快实施,治江围涂工程一期主堤基本建成,二期实现合龙;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初显形象,乍浦联合开发势头良好,新仓、新埭两大工业组团建设加快推进。创业再创业计划深入实施,共新办个体、私营企业1.5万户,新增注册资本29亿元。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优化环境,城乡发展面貌不断改善。编制并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37亿元,新增城市道路24公里,建成区面积由13平方公里增加到近20平方公里,3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化水平达到54%。完成城市规划区内房屋拆迁225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162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338万平方米。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强综合执法和专项整治,城市管理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交通建设取得新突破,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完成平廊、平兴公路拓宽改造,新07省道*段建成通车,康庄工程实现“双百”目标,改造农村危桥1445座,全市公路总里程由273公里增加到445公里。配合做好杭浦高速、杭州湾大桥北岸连接线等重大工程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面推进,运营里程达到495公里。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建成区面积由20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认真实施“新村示范、村庄整治”工程,创新发展“新仓经验”,积极开展“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家园”活动,建成“省级全面建设小康村”12个,发展村综合服务社29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完成城乡河道综合整治1073公里,全面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深入推进“两违”清理整治,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供水、供热、供气、供电、集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顺利实现深度处理地面水替代地下水,建成集中供热管网29公里、供气管网42公里、污水管网122公里,新建扩建变电所13个。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繁荣。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启动实施“五城同创”活动,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双拥模范城。科技进步水平明显提升,跨入省科技强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行列。提前普及15年教育,全面形成“以市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较快发展,十个镇、街道全部成为省教育强镇和街道。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实现全覆盖,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文体活动呈现城乡互动新局面,成为省级文化先进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城乡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建成一批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文教卫体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相继完成广电中心、体育馆、图书馆、李叔同纪念馆、*中学新校区、社区学院、市公共卫生中心等项目迁建、新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有效落实,成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国防后备力量和人防建设得到加强,征兵工作获得南京军区先进。统计基础工作荣获全国先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气象、地方志、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富民惠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6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52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3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0.2%、12.4%和17.4%。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城市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37.4%、42.8%下降到36.2%、38.6%。每百人拥有电话141部,有线电视入户率83.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5、64平方米,分别增加6和8平方米。城乡统筹就业和技能培训稳步推进,累计培训劳动力4.3万人次,新增城乡就业岗位6.1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增7.6万人、累计达到14万人,医疗、工伤等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补助制度全面实施,参保人数达到5.1万人,已有1.6万人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或补助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落实,建立健全大病医疗救助、困难家庭学生助学、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困难补助、经济适用房等制度,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100%,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1*6户。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参保率稳定在93%以上,累计医药费补偿支出5533万元;社会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市慈善总会共发放救助资金427万元。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管理创新,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全面完成,组建股份制企业16家,景兴纸业成功上市;改革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免征农业税,实施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市,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邀请人大代表和有关人士列席政府重要会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入调研和论证,编制完成“*”规划。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招投标统一平台;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全面推行村委会直选;规范和深化政务公开,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开通市长电话和社区服务热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加快推进“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和禁毒、禁赌等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不断推进,信访、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三项指标每年保持零增长;全市政治安定、社会稳定,连续两届荣获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市”和“四五”普法先进市。

过去四年,是*发展面临困难较多的时期。我们经受了防控非典、禽流感、急性肠道传染病的考验,经受了抗击数次特大台风的磨砺,经受了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紧缺的挑战。过去四年,也是*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时期。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攻坚克难,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提前一年实现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过去四年,更是*百姓得实惠较多的时期。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建设成绩喜人,社会治安保持稳定;社会保障、消费居住、基础建设等方面36件政府实事项目基本完成,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人民在市委的领导下,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积极奉献、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和帮助的结果,也与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密不可分。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建设和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四年的实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推进富民强市、加快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注重统筹协调,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消除一切束缚发展的观念,探索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真正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发展活力;必须坚持转变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提升行政效能,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也有不少差距和薄弱环节,主要有: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任务十分艰巨,服务业发展还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不够强,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城市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比较大,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水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群众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劳资关系等方面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不少;政府职能转变还不适应发展的新要求,政风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需要不断增强,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真诚欢迎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批评、监督,帮助我们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的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五年,是新世纪新阶段转入科学发展之轨、走上和谐发展之路的关键五年,是我市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要看到,经过多年实践,我市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已经步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广大干部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更好更快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热情十分高涨,破解难题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和矛盾不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投资空间受到制约,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以民生问题和公共服务为主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仍影响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见微知著,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新起点,增创新优势,努力开创*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畔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文化旅游名市目标,着力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突出更好更快发展,深入实施“六大战略”,扎实推进“三个双轮驱动”,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全面小康,为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强市而奋斗。

今后五年,我们要完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三个翻一番、七个明显提升”的目标,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强市,就是:

经济更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2011年力争达到4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累计工业生产性投资400亿元、服务业投资3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力争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城乡更协调。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以“两带、两点”为重点的新型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功能、品位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进一步改善,小城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城乡良性互动、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文化更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满活力,全社会人文气息更加浓郁,创建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保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旅游资源和市场开发取得明显成效,旅游品牌效应初步显现;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力争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生活更殷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和8%以上,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居住、出行、消费、休闲、工作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跃上新台阶。

社会更和谐。社会就业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省下达的削减目标;依法治市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成效明显;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新农村建设,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农村整体面貌有较大改变。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储备和流通,确保粮食安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着力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引导外资、民资和工商资本投资效益农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激励扶持力度,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民自主创业,积极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鼓励发展农村服务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加农民物业收入。加快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保证农民土地经营收益。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劳务性收入、政策性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突出新增财力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农村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创新发展“新仓经验”,加快以“五位一体”为主的村综合服务社建设,不断提升农村服务功能。深化村企结对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深入推进“新村示范、村庄整治”工程,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实施新一轮村庄规划,积极推进宅基地置换,引导农民进新村集中建房和居住,力争每个村基本建成一个功能配套、规模集聚的农村新社区。

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加快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鼓励村级组织联合农户或工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生产、营销和加工,支持村级组织用足用好村留用地,积极发展物业经济,基本消除经济薄弱村。重视减轻村级组织负担,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二)转变增长方式,优化工业结构,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工业是我市经济的主体产业。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有效投入,强化自主创新,培育产业集群,促进集约发展,全力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按照“二三五”产业规划,主攻光机电、临港型两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服装、造纸、箱包三大传统产业,扶持发展童车、洁具、医药、家具、金属制品等新兴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特种织造、汽摩配、船舶制造等潜力产业。支持优势企业加大有效投入和优化资产结构,鼓励有条件企业由单纯生产经营向生产、资本两种经营转变,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协作。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重点,整合政策资源,加大扶持力度,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条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组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与合作,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积极推进企业机制创新,完善企业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机制,支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行业、产品品牌,争取在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创建上取得新突破。

不断壮大民营经济。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企业服务体系,充分激活民间投资,大力发展创业经济。着力提高民营经济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加快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转型。重视打造创业平台,加强要素保障和融资服务,集中规划建设若干个区域性企业创业中心,鼓励大项目进开发区,引导中小项目进镇(街道)工业功能区块、标准厂房。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建立健全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严格市场准入标准,控制高耗能项目,禁止高污染项目。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依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技术和工艺。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推广循环技术和节能技术,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行环境体系认证,在全社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三)突出产业重点,强化项目带动,在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现代服务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财政增收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产业。要以“扩大总量、增强功能、满足需求”为目标,重点在平台建设、主导产业培育和新型业态发展上下功夫、求实效,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积极构筑发展平台。抓住我市交通格局变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各类物流载体,推进独山港综合物流园区、杭州湾北岸国际物流中心开发建设。强化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重点,加快商贸地块开发,切实抓好专业市场区、城南路商贸街区、东湖新区商业中心、南市新区商业中心和城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与发展。按照功能定位,推进小城镇房地产、商贸等服务业平台建设。

突出主导产业发展。围绕“四三三”服务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现代物流业、休闲旅游业、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快现代物流企业引进和培育,鼓励组建配送中心。充分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和保护力度,形成滨海运动休闲旅游、亲水休闲文化旅游和乡村生态观光旅游“三大品牌”。提升商贸流通业水平,积极发展连锁、便利、专卖等新型业态。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港口物流、产业物流项目,着力抓好大型购物中心和服装、箱包、汽配、建材等特色专业市场建设。推进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和健康发展,基本建成长三角一流的商务、休闲、度假中心。

(四)深入推进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在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上实现新跨越

改革开放是推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活力源泉。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充分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积极稳妥、分类指导原则,扎实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围绕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对公共服务领域和农村的财政投入。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融资主体地位。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建立有利于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体制机制。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强化“*以外都是外”的理念,坚持扩大利用外资和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并不断丰富其内涵。深化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企业招商,着力引进效益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在积极推进招商选资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拓宽利用外资领域,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开放,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鼓励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建设。推进外资企业增资扩股,鼓励民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

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强化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集约开发,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园区能级和水平,促进开发区、工业组团、功能区块联动开发、错位发展。突出*经济开发区龙头,强化功能,提升形象,努力建设高新产业的密集区、环境友好的生态区和协调发展的城市新区。按照“四统两分”要求,加快独山港区开发建设,全面完成治江围涂工程,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努力建设临港型产业基地、现代物流业基地和现代化港区。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运作,提高园区发展能力。

拓展对外贸易与合作。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积极借力上海、对接世博,主动承接国际大都市辐射。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优化出口结构和贸易方式,推动出口商品向中高技术加工和较高附加值的集约型生产方向发展,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由创汇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进而带动产业链的提升。培育优势出口主体,扶持出口品牌建设。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五)加强规划引领,加大建设投入,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上实现新跨越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按照新型城市化的要求,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力打造更宜人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紧紧把握城市发展一般规律,以科学化、人文化、个性化理念规划城市,加强规划实施监测和绩效评估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按照规划全覆盖和相互衔接要求,编制和完善市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深化中心城区规划,在景观布局、建筑风格、人文自然协调等方面,充分依托水乡特色,统筹城乡、打造精品、追求和谐。

有序拓展城市空间。整合优化资源,保障要素供给,继续加快市政建设,完善30平方公里城区路网,积极构建7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继续推进东湖新区、南市新区开发建设,鼓励引导大企业兴建综合商务大楼,加快形成服务配套、功能完备的新城区。进一步加快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强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和物业管理。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市域主干路网,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快速通道建设,着力形成贯通全市、连接内外、绿色便捷的交通网络。健全城市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完成嘉兴学院*校区、第一人民医院、行政中心迁建和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客运中心等重大公共事业项目建设。建成太浦河引水工程,加快城乡供水管网和地面水厂建设,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继续抓好污水管网、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加强城市绿化,推进城市公园、亲水景观廊道建设,积极打造亲水绿城。完善灾害预警预报设施,建成城市防洪工程。

不断优化城市环境。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注重源头控制,加强重点污染源和区域的综合治理,加快污染产业结构调整。重视加强水源保护,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努力促进水环境有效改善。推进大气、噪声等整治,强化危险废弃物日常监管和无害化处理,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东片污水处理厂。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推进小城镇发展。积极探索有效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加强中心镇和小城镇建设,促进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功能区块整合提升和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经济强镇。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小城镇基础建设,健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功能,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

(六)致力科教兴市,突出人才支撑,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科技、教育、人才既是现实的生产力,更是未来的生产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努力构建人才高地,全面提升科技教育实力和人才竞争力。

切实加强科技工作。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努力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培育创新载体,注重发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区和中科院嘉兴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分中心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科技交流与合作,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研发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高标准实施15年教育,推进托幼一体化进程,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调整优化布局,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快发展优质教育,打造*教育品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师资水平。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对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进一步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积极建设人才强市。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全面加强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事业和待遇留人,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搭建平台,积极引进紧缺人才和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完善人才供求导向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

(七)注重和谐发展,维护群众利益,在推动和谐社会构建上实现新跨越

建设群众认可、得实惠的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不懈追求。要全力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体系,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公平、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富有特色的人文环境。深入实施“五城同创”,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坚持正确导向,加强荣辱观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和传播,推出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大体制创新、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大力开展双拥活动,努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建设惠民利民的社会环境。把民生问题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规范劳动用工制度,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社会保险体系,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和参保率。巩固发展新型城乡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强社区建设和改造,提升社区管理水平。重视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高残疾人就业、康复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和医疗保健水平。

建设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改革管理方式,规范市场秩序,完善信用体系,促进公平竞争。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扎实推进农村消费“三网”建设,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发挥政府导向作用,积极构建信用*。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完善企业信用监管平台。广泛开展公民诚实守信教育,抓好行业行风建设和信用创建。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培育规范中介市场,提高市场自我调节能力。

建设民主稳定的法治环境。加快建设“法治*”,提高依法治市水平。重视做好对台、侨务工作,依法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全面实施“五五”普法,不断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和完善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机制,及时疏导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继续深化“平安*”建设,增强维稳工作主动性,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依法监管,加强隐患整改,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