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妇女健康工程项目总结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妇女健康工程项目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妇女健康工程项目总结

*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省“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在我县全面开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和本县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技能培训、广泛宣传、统筹运作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至今普查率达到了40.52%,但我县农村卫生资源不足、农村育龄妇女流动性大、保健意识落后等制约着项目的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的执行情况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一是根据省市“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县实施方案和每年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确定各部门职责。二是成立由县卫生局、妇联、财政、工会主要领导组成的“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解决项目活动中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与合作问题。统一协调全县已婚育龄妇女每两年一次常见妇科疾病体检工作。三是成立由县妇幼保健所妇产科业务骨干组成的项目业务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基层业务人员的培训、下基层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等。四是各乡镇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和专业技术小组,制定“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组织开展项目工作。

(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一是组织乡镇卫生院院长召开了动员大会,县卫生局分管局长作重要讲话,并对下步工作作了重要部署,并对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进行培训。二是利用当地媒体广泛开展普查普治的意义的宣传,如在畲乡报刊登《致广大已婚育龄妇女的一封信》、项目进展,在当地电视台播放普查通知等。三是卫生系统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如制作横幅、版画、上街开展咨询活动、社区举办“妇女健康知识讲座”、组织责任医师、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分片包干入户逐一核对已婚育龄妇女并宣传发动,发放《致广大已婚育龄妇女的一封信》及普查通知单至每家每户,开展面向农村妇女和家庭的性病、艾滋病、生殖健康、妇科疾病防控等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妇女树立健康的生活新理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三)加强培训、规范操作。一是集体培训,对各乡镇从事妇科健康体检的人员就妇科普查的技能、档案的填写、操作规范等一一作了培训,同时邀请了市妇保院专家就“妇女常见疾病的诊治”做专题讲座。二是个别培训,对基层从事妇科健康体检的人员技术上达不到要求的安排到我所专业科室为期30天以上的进修学习,由主管医师带教,提高她们的专业技能。三是规范体检资料;为所有参加检查的妇女建立全省统一的健康档案,登记入册,对检查后及时反馈检查结果,重大疾病如诊断为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宫颈间变等患者及时专册登记,做好随访和双向转诊工作。四是及时总结分析;每季度末及时上报“妇女健康促进工程”报表,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五是加强技术指导;县妇保所专门抽调骨干技术人员(包含妇科、检验人员)组成技术指导队伍深入各个普查点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四)统筹运作、全面开展。一是全县设立包括县妇保所在内的25个检查点,以便育龄妇女在居住地就近点检查,检查档案及时反馈户口所在地管理。二是尽量与查环查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相结合,既节省了医疗卫生资源,又便利群众。

(五)加强管理、严格督导。一是加强项目督导;县卫生局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项目督导,对项目开展的程序、使用材料、档案的统一和填写、重大疾病随访、追踪等进行检查。二是加强经费管理;农村参保女性省政府补助的项目经费纳入县妇幼保健所专项经费管理,每季度根据各地上报的报表和考核结果,对符合要求的予以拨款,不符合要求给予整改意见,并扣留款项。目前到帐资金14.0万元,已下拨到各检查点10.8060万元。

二、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

到2008年6月底止我县相继在全县22个乡镇组织妇女普查工作。全县已婚育龄妇女34871人,共检查已婚育龄妇女14127人,其中农村妇女11842人,城镇就业妇女2272人,低保妇女13人,普查率40.51%,查出妇科患病人数7040人,检出率达49.83%,高出全省检出率10.28个百分点。主要疾病患病情况如下表:

妇科患病以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宫颈中度以上糜烂占前列,性传播疾病如尖锐湿疣、淋病等占了一定的例数,这些疾病与个人卫生、性卫生观念等有密切关系,而且其发生大多数人无自我症状,通过普查后,对检查出的疾病均分别给予及时的治疗和随访追踪,对早发现、早诊治妇科常见病和进一步控制疾病的蔓延起了很好的作用,并将有关保健知识宣传到个人,不同程度提高了群众防病意识。

三、项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在该项目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在实施过程当中,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政府的经费投入不足、免费服务项目单一、满足不了群众需求。目前省政府给于每例农村参保已婚育龄妇女每人10元钱的补助,免费检查的项目就妇科常规和白带常规检查。一是对基层来说,简直杯水车薪,以目前现状,除购买必要的材料外,因卫生院设施不全,技术力量不够,都要送出去培训或外请技术人员协助开展,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可以说是铺开的摊子大,但收效甚微。二是对诊治医师来说,检查内容太单一,以至部分疾病均打问号而不能确诊,如在妇科检查的同时结合宫颈癌筛查、盆腔B超等更有利于一些疾病的及时诊断。因为作为妇科医师都非常清楚,开展普查的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宫颈癌的筛查,况且其在妇科检查当中是非常顺手,一代而过可以做的事,非常方便,但其没有列入常规免费检查项目,其普查意义存在缺陷。三是对广大妇女来说,能免费检查的项目太少,自费检查的意识又十分淡薄,常常令她们检查后失望而归,满足不了她们的需求。

(二)农村医疗资源不足,制约着项目工作的开展。目前农村卫生院医疗设备和妇科、化验技术人员尚十分缺乏,如显微镜多是老的设备,不适应目前普查的开展,而且乡卫生院没有化验医师、乡镇妇产科人员有助理执业医师以上的仅18人,平时诊治妇科疾病的机会不多,缺乏一定的技术经验,在当地没有技术上的信誉,很难开展普查。此外,全县5家中心卫生院,除一所在县城内中心卫生院外,其它4所卫生院妇产科和保健人员仅1-2人,本辖区内开展妇科健康体检尚存困难,如要承担其它乡卫生院的普查相当困难。由于农村医疗资源不足,今年以来能与该项目工作密切结合的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也尚未开展,至今三分之二以上的乡镇妇科体检尚是空白。

(三)缺乏多部门配合,组织发动力量不足。一是大部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女职工健康体检在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这些单位检查后无档案保存、无登记、无统计,所以具体数据不能掌握。二是基层缺乏政府部门的组织发动,避开查环查孕工作与妇科体检相结合,仅靠卫生业务部门单枪匹马,实在太薄弱,难以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农村妇女流动性大、保健意识落后等制约着项目的开展。我县已婚育龄妇女34871人,已检查人数14127人,检查率仅40.51%,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一是因我县农村经济贫困,已婚育龄妇女大量外出务工,记录在档的就11560人,因她们长年不在本县,致使不能组织检查。二是部分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落后,观念陈旧,认为妇科普查是丢人现眼的事,拒绝检查。

四、项目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免费服务项目,有效整合卫生资源。一是以目前妇科免费体检项目来说,是有缺陷的而且也满足不了群众需求,政府应加大经费上的投入,扩大检查项目和检查对象,如增加宫颈癌的筛查、乳腺癌筛查,将免费检查人群扩展到低保人群和城镇无单位的居民,尽量满足广大妇女的需求。二是查环查孕工作的服务对象、农民健康体检的部分对象均是已婚育龄妇女,政府部门是否能有机地结合这两项工作,理顺环节,可以让育龄妇女少跑弯路、节省卫生资源。

(二)争取相关部门配合,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是一项关系着全县三万多育龄妇女健康的政府民心工程,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力量组织、相关单位配合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仅依靠社区服务中心、站等是完全不够的。一是项目领导小组要发挥作用,协调各有关单位发挥各自职责,互相配合。妇联、工会组织要积极参加宣传、组织、动员、督查。二是规范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女职工的健康体检及档案的统一保存,以便进行有关数据统计和进一步随访追踪。三是县级以上医疗单位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开展妇科健康体检,在体检表、资料收集、上报、重大疾病随访等要规范化。四是设立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地的检查点,检查后反馈户籍地档案资料,以便及时统计。

(三)加强基层医疗技术力量,让妇女健康体检日常化。一是今后有计划地安排妇科人员及化验人员在县级以上医院至少进修半年,同时再结合一些业务技能培训,可能才有利于提高其业务技能。二是进一步整合农村卫生资源,尽快布局社区服务中心,完善其功能,添置急需设备和人员,壮大妇科诊治技术力量,才能逐步取代目前基层妇科诊治能力偏弱的现状。三是下派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基层技术扶持,促进项目工作的开展。四是充分利用农民健康体检、查环查孕、送医疗下乡等契机,动员广大妇女参加妇科健康体检,建立完整档案。五是日常开设健康体检门诊,逐步提高业务技术,保证体检的质量。

(四)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识。各有关媒体要深入开展“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的意义宣传,动员广大妇女参加健康体检,各社区要利用责任医师队伍深入每村每户进行面对面宣讲和发放资料,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具有一定宣讲能力的人员组成“景宁县妇女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各乡镇宣讲有关妇女病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