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年总结暨年思路

年总结暨年思路

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紧紧围绕县、乡工作大局,立足本乡实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稳定和发展两大主题,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实现了全乡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2005年全乡农业总产值实现753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4.49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元。

2005年工作总结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一是全面取消农业税、粮食补贴资金的发放到位,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05年累计发放粮食补贴36万元,良种补贴19.3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3万吨,比2004年增加%,亩均增收5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元,比2004年增长%。

二是依靠科技,引导群众种植烟叶,落实烟叶面积4000亩,投放烟叶收购资金240万元,实现利税48万元。

三是形成了一批特色市场,如下孙、林村小磨油市场、二十铺机组市场、依托养殖园区的畜产品交易市场、沿青龙湖周边的餐饮市场等,这些市场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商品的交换和流通,辐射带动一大批农民致富。

四是农业适用技术推广面扩大,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精播面积继续扩大;优质农产品比重上升,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实施定单农业,优质小麦推广达到1.9万亩;蔬菜、瓜类、油料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普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缩小。

五是优质畜产品明显增加,生猪、牛、羊存栏分别达到5万头、1.1万头、1.6万只,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82%、80%,专业养殖场达到72家。

六是林果业发展迅速,经济林、用材林、生态林面积大幅增加,2005年荒地造林550亩,退耕还林1000亩。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年来,我们加快了乡村道路、人畜饮水、节水灌溉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修乡村道路7公里,水渠7.5千米,新打机井7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亩,早涝保收田150亩。为了充分利用广阔渠水资源,切实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我们还投资43.1万元用于广阔渠支渠的修复及配套工程建设。先后修复了范寨涵洞460米,范寨至王庄支渠4100米,并新建占地11275平方米的王庄蓄水塘一座。支渠的修复和配套工程的完工,解决了3300人畜的吃水问题,有3000亩土地实现自流灌溉,在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按每年灌溉3次,平均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余万元。

三、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2005年,我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18万元,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实现4.49亿元,实现企业增加值11245万元,入库税金130万元。已经建成和在建的项目有五个:一是平顶山市沃特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由扬州老板张金亮、程远雁、任伟合资3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300万元共同组建,以中科院为依托,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明显优势。主要以制造、销售、设计锅炉辅机、冷轧机、输送机及其它电厂锅炉辅件等。二是郏县兴华工贸有限公司。该项目是由王领军等人合资3000万元共同组建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股份制企业,主要产品有:小磨油、花生油、色拉油、瓜籽油、麻辣条、素羊肉串及包装箱、袋等。它的兴建,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将起到龙头作用,今年12月份被市政府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三是平顶山市国旺洗煤厂有限责任公司。该项目投资3000万元、目前一期固定资产投资800万元已经到位。是以选洗精煤为主的股份制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四是平顶山市国兴小磨油厂。该项目是由郑州豫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铁锤投资600万元兴建的,现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万元,建设厂房2000多平方米,机械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五是宏祥物贸有限公司和万方物贸有限公司新上项目。虽然固定资产投资不多,但已成为我乡2005年税收新的增长点,这两个企业运营以来,不足一年时间即缴纳增值税260万元。

四、劳务输出不断扩大,劳务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外出务工信息、农民工技能培训和中介服务,引导农民工有序流转,提高了农民择业能力水平和致富本领。至2005年11月底全乡在外出务工5509人、劳务输出新增1980余人,年可创收3000万元。外出务工拓展了农民外部增收空间,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0%以上。

五、以创建文明卫生城镇为契机,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我们立足本乡实际,不断加大土地管理、城镇规划力度,全年共治理空心村1个,查处违法占地8起,调处土地纠纷15起,同时,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上级要求,始终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来抓,工作中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引导,逐步到位,分批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地抓好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使我乡的小城镇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成绩显著。11月中旬,我们组织乡机关全体人员和有关单位对宋堡道路两旁、小卢寨市场洛界路两旁、十里铺道路两旁临时存放物、垃圾、临时建筑、有碍观瞻的门店招牌等进行集中清理。共出动劳力5000余人次,机械40余台(班),清理垃圾900多方,拆除临时房屋等157处。全部拆除了违章建筑和不符合要求的门店招牌,组织人员对道路两边的房屋门窗、墙体重新进行了刷漆,并对街道进行了重新规划,使乡容乡貌焕然一新。

六、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1、通过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农村党支部划类升级活动、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有计划、按程序发展党员等途径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2、深入开展“双培双带双强”工程,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广泛培育,严格选拔、强化教育,注重活动引导和项目带动,在全乡培养了一批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实现了农村党建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有力的促进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目前,全乡22名村党支部书记办有实体或上有项目,且发展势头良好,75名“双强”型党员与225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今年已有37户贫困户通过帮扶发展种植、养殖、运输等走上脱贫致富路。

三、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引导和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乡党委以大学生担任村干部为契机,通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强化培训帮带,创造良好环境、创新机制,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题,以规范管理为保证,以创新机制为动力,努力搭建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平台,有效激发和调动了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深入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这一总体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七、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计划生育工作。今年来,我乡的计划生育工作以“强化依法管理、完善服务体系”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与县委、县政府签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中规定的各项指标任务,结合我乡工作实际,狠抓落实,加强对计生干部队伍管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2005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8%,自然增长率在3‰;已婚育龄妇女落实长效避孕措施率比例达98%;避孕药具应用率达到97%,市、县考核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年来,乡党委把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各项综治措施当做大事来抓,紧密结合本乡实际制定计划,分解任务,完善制度,加强队伍,加大依法治乡、摸排调处矛盾纠纷力度、治村力度,围绕“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加强青少年教育管理,重视重点场所管理,使全乡社会治安保持了安定祥和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动了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的向前发展。2005年全乡共查处刑事案件6起,治安案件25起,调处各类民事纠纷6起,没有重大灾害性事故发生。

3、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加强安全组织领导,我们调整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完善了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责任追究制,为我乡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二是深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安全日”和“安全月”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安全意识深入民心,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加大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力度。我们组织专人对全乡各类生产企业进行拉网式、地毯式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查找安全死角和薄弱环节。针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责令整改,防患于未然。这些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我乡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信访工作。我们把信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穿到具体工作中去,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树立稳定第一观念,实行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首访责任制和信访责任追究制度,时刻把群众的所盼、所忧、所急、所难挂在心上,付诸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地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消除隐患,力求把信访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年没有一起越级上访和赴省、市集体访,确保了全乡大局稳定。

5、文教卫生工作。2005年我们对农村科教、卫生、文化事业在经费上加大了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开展了农村合作医疗,全乡参加率达到82%,筹集资金25.5万元,全年对农民看病小额补助达到6000余人次8万余元,大额补助160人次,补助金额5万余元,已使数千人受益;“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和“科技下乡”活动的开展,在农村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在肯定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不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小,招商引资工作整体进展不快,高附加值企业少,财政包袱过重,税源结构单一。

2006年总体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

工作目标:到2006年底,农业总产值达到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元,招商引资达到1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使我乡的经济综合实力跃入全县前列。

工作思路:保持稳定、突出重点、干大搞活、强力发展。

工作重点: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强力推进“三化”进程,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立足本地区实际,发挥区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好以优质小麦、烟叶为重点的生产基地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推广“公司+基地+银信+农户”的模式,以牛、羊、猪三大宗畜产品为重点,搞好配套服务,力争畜牧业在年内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三是大力发展经济林、用材林,建设优质林木基地。

二、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优化环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乡域经济的重中之重,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落实,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一是以“为民服务、全程”为载体,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投资条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务、舆论环境和“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优势,上大项目,大上项目。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三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坚持放心、放手原则,鼓励、支持个体、民营等经济在数量、规模、效益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在上亿元甚至几亿元的骨干企业。四是要围绕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做文章,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帮助其上档次、上水平,尽快打造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形成优势,提高竞争力。

三、狠抓基层组织建设,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鲜活动力。

1、更新党员干部是非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意识。

通过各种活动的有效开展,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改革意识,大胆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把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先进性引导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

2、把握“四个环节”,搞好“三双”工程。

“四个环节”即:广泛培养、精心选拔、教育引导、帮助扶持,通过“三双”工程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双强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岗位上来,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带富能力和领导水平。

3、创新机制,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

通过教育引导、强化管理、加大督查力度、注重典型引导等措施,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激励人,进一步提高他们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充分调动他们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以促农增收为重点,做好对外劳务输出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建立健全包括就业咨询、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积极做到“六个加强”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即: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劳务输出服务网络。健全乡村两级劳务输出机构,负责收集用工信息并定期、组织培训和输出、开展职业介绍等工作;加强市场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其就业增收能力;加强教育引导,促进有序流动;加强跟踪服务,掌握务工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用工单位的意见和要求,稳定输出队伍;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引导,就近消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五、以推进城镇化为契机,繁荣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以改善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经济上要有新发展。一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大胆将一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推向市场,努力实现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走综合开发、滚动发展的目标。二是优化企业布局,使企业分布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集群作用和辐射作用,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城镇化实现工业产业聚集、服务行业成长、农村劳动力转移。

2、乡风要进一步文明。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大力弘扬公民道德规范、宣传普及,树立科学文明新风尚;组织农民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及科技知识,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降低社会犯罪率,增强人们的社会安全感,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3、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加快发展小城镇,搞好城镇定位,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资、融资渠道,建设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吸引非公有制企业和农民向城镇转移,繁荣小城镇经济;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从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入手,进行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依法促进民主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使每一个村党支部都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使每一个农村党员都成为一面高扬的旗帜。

六、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探索,不断开拓优质服务新领域。启动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工程,把群众的需求作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拓展方向;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切实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和流动人口管理,努力探索计生工作新路子,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人口指标。

2、搞好信访工作,实行三个延伸。即:工作重心向下延伸。做好加强超前预防预测工作,树立稳定第一观念,实行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首访责任制和信访责任追究制度,把信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穿到具体工作中去,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向源头治理上延伸。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减少群众的不满和猜疑,树立责任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时刻把群众的所盼、所忧、所急、所难挂在心上,付诸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地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消除隐患;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延伸。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规范,依法开展信访活动,通过做好法律咨询和党纪法规的宣传工作,为上访群众提供咨询和服务,力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3、持之以恒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监管水平,特别是烟花爆竹行业的监管,确保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全民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紧密结合本乡实际制定计划,分解任务,完善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普法教育和专项整治,形成“打、防、控”的一体化社会治安工作格局。加大摸、排、调、处矛盾纠纷力度,加强青少年教育、重点场所管理,使全乡社会治安保持稳定祥和的良好局面,有力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的向前发展。

5、加强土地管理力度,强化资源保护意识,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严格建设用地、宅基地审批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坚决取缔粘土制砖,严厉查处违法占地,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审批发证率要达到100%。

6、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传播先进文化,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推动两大文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