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新农村建设试点发展讲话

民政局新农村建设试点发展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今年以来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要求抓推进、突出重点抓落实,确保今年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肯定成绩强信心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重要契机,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首要任务,以深化市校合作共建为有力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3.26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增加值12.54亿元,增长3%;农民现金收入4388元,增长9.3%。前阶段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

1、新农村建设氛围更加浓厚。从组织领导看,春节后一上班,市委、市政府就召开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并及时修改完善了县区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实验示范重点区域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项目等考核办法;从投入保障看,在全市财政收入增幅大幅回落的情况下,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1-3月,全市财政预算内用于“三农”资金达9.03亿元,同比增长36%;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358.48亿元,比年初新增53.45亿元,同比多增37.3亿元。从县区工作看,各县区建设新农村的思想重视程度和工作推进力度都在进一步加大,除了刚才讲到的安吉县和长兴县外,德清县提出将建设“中国和美家园”作为新农村实验示范县建设的总抓手,吴兴区扎实推进民富、村强、景美、和谐的“南太湖农村幸福社区”建设,南浔区、开发区、度假区也根据各自实际,全力以赴抓好“三农”工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都创造出了自己的特色与品牌。

2、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在强农惠农政策引导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全市春粮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增幅为11.93%。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面启动实施“4231”产业培育发展计划,蔬菜、茶叶、水果、笋竹、花卉苗木等产业均实现较快增长,初步认定第二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9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渔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特种水产放养面积达到30万亩;畜牧业尽管平均销售价格回落,但农民养殖积极性仍然较高。农村二、三产业稳步发展,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61.12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面上工业增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18亿元,同比增长1.02%;在经济危机和长期雨水天气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下,通过派发旅游券等形式加大营销力度、激发消费热情,以农家乐为品牌的农村休闲产业发展平稳,农家乐投资规模增长2%,从业人数增长3.5%,经营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基本持平。

3、重点建设扎实开展。在“百千工程”建设方面,及时明确今年的创建目标,对示范村、整治提升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垃圾收集处理四项工作的验收标准及考核办法进行修订,完善以奖代补政策,指定专门人员进行全程指导、强化工作推进。在实验示范重点区域建设方面,完成了第二批新农村实验示范镇村的创建验收工作,有3个乡镇29个村通过验收,共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324个,初步建成了南浔区浔练线示范带等一批新农村实验示范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大水利建设、农村公路建设(157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完工4个项目、10.9公里,完成投资6045.7万元)、河道清淤、农民饮用水改善等一批工程顺利推进。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研究制定了新一轮就业政策,扎实开展创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等工作;新型合作医疗筹资达到人均180元,市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补助标准由180元/人/月提高到204元/人/月,有力改善了农村民生。

4、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以市委1号文件的形式,制定出台《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部署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任务与工作重点。及时启动区域性新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德清县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和吴兴区八里店镇、埭溪镇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等,进一步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新渠道。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建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6个,土地股份合作社3家,有244个村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或配备了信息员,一季度全市流转土地面积新增3.97万亩,累计流转比例达到32.1%。继续探索推进林权和农民住房抵押贷款工作,到3月末,两项贷款余额达到7000万元。

5、合作共建持续深化。在加快平台建设、加强人才合作的同时,继续把项目合作作为深化市校合作共建的主要纽带,组织开展2008年度市校合作项目的效益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合作项目进展情况的跟踪督查,加大对有突出效益重点合作项目的扶持力度,确保项目快建成、早见效。最近,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在长兴县顺利开园。上个月,我市还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依托南太湖科创中心,共同组建*营养与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同时,村企结对、军民共建、部门联建也不断向纵深推进,先后组织开展了军民携手结对奔小康、生态造林大会战、农村青年创业项目竞赛、百岗结百村等一系列活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合力进一步增强。

6、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在安吉县昆铜乡路西村、杭垓镇高村村开展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探索试点工作,打破村域限制,实现了更广范围内农村人才的优化配置。健全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保障机制,全市村两委干部全面实行固定报酬制,所有行政村两委主职干部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完善以“四民主、三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推行村级招待费限额制,实行村级财务全面公开,并在德清县、南浔区先行开展了村级财务网络监管系统建设试点。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健全完善了“一事一议”制度和农民负担防控体系。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由人民大学牵头的中央调研组来湖调研后认为,“*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国模式”在*的创造性体现,是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具体实践。国家科技部、湖北省委农办、江苏省无锡市等地先后多次来湖考察新农村建设,无锡市还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放在*召开。教育部组织中央媒体采访团到我市采访,央视“焦点访谈”以“‘三下乡’温暖2009”为题再次报道了市校合作共建新农村情况,中国农村杂志社《农村工作通讯》等媒体也纷纷聚焦*。应该说,社会各方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也是对我们前一阶段工作的充分肯定,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努力使新农村建设继续保持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成为我市的一张金品牌、金名片。

二、解放思想找差距

看到成绩、肯定成绩是为了鼓舞士气、增强信心,但我们绝不能因成绩而自满、因荣誉而停步,而是要真正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视成绩和荣誉为新的起点,努力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尤其要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立足于农业、农村、农民实际,立足于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解放思想、突破自我,不断创新工作的思路、办法和举措,努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当前解放思想重点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要在纵向发展中看问题。在年初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我们就指出,今年是新世纪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剧,经济运行的低迷态势还在延续。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作为处于弱质弱势地位的农村经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就比较突出,当前主要表现在:农业招商引资困难,导致农业投入乏力、发展后劲不足,1-3月份农业外资到位项目22个,实到外资1523.85万美元,同比下降59.28%,完成全年目标15.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向一产的(市区)只有1.27亿元,增幅只有1%,比二产、三产分别低6.3和4.1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价格回落,导致农业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困难,作为我市农民收入重要来源的畜牧业、蚕桑业产值均明显下滑,畜牧业产值同比下降6.9%,春蚕产值减幅在30%左右;由于全市财政增收十分困难,导致今年要保持较高幅度的财政支农投入面临较大压力。此外,深化农村改革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尽管我们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金融制度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心镇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改革而言,面上整体推进还不快,改革的综合效应还不明显。特别是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如何进一步打破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障碍,消除县区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不平衡现象,真正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二要在横向比较中找差距。前一阶段,市委专门组织领导干部到无锡、常州学习考察,并召开了专题读书会来研究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科学发展问题。在学习考察和讨论发言中,大家都有一种感受:锡常等地不单在区域经济实力、发展速度和发展后劲上让我们感到差距、感受震撼,就是在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新农村建设方面也有许多亮点。比如无锡市将农村工作会议放在*召开后,就提出了“以*新农村建设为榜样、以世界农业农村发展先进水平为标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来开创无锡新农村建设新局面”的口号。又比如江阴市依托工业经济强镇、村实力强的优势,探索“工业反哺农业”的7种模式,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培育建设十大示范工程,他们的阳光生态农业园、新桥镇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等,无不体现了抓“三农”工作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他们的一些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可以预见,以苏南地区的财政实力、组织领导力和行政执行力,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农村面貌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同苏南相比,我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还是走在前列的,但这种优势在逐步缩小,甚至有些方面还落后于他们。因此,我们还是要继续保持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与责任感,以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来抓好“三农”工作。

三要在改革创新中求突破。看到了问题、找到了差距,就要切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办法,努力下功夫、化力气去改进和解决。从下一步工作看,一是思想认识要再深化。要进一步摆脱就“三农”抓“三农”的习惯思维,自觉把新农村建设放到新一轮全国性竞争中去比较、放到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去谋划、放到“保增长、抓转型、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强保障”的大局中去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发挥好主导作用,在保增长扩内需时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在抓产业转型时要时刻不忘农业发展,在抓城市建设时要统筹兼顾农村建设,在抓民生改善时要优先保障农民生活,从组织领导、财力投入、政策安排、制度保障等各个方面真正体现“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二是标准定位要再提升。我们的目标是要继续保持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走在前列就要有一流标准、精确定位。具体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抓点与扩面的关系,做到点上建设出精品、面上推进成规模;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做到硬件建设高质量、软件服务上水平;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做到整体规划一张图、具体建设多样化。三是体制机制要再创新。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不为传统的体制和现有的政策所缚,只要是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广大农民的利益,看准了的事就要善于变通、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切实在土地制度、金融体制、投入机制、农民住房建设、小城镇综合改革、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真正构建起统筹城乡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四是工作力度要再加强。要始终保持一种实际、实干、实效的作风,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要确保“三个明显高于”不变,新增财力也要重点向“三农”工作倾斜;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抓住当前保增长、扩投资的机遇,继续抓紧和实施一批重大的农业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改善民生项目,以项目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切实增强工作的执行力和推动力,力争每年扎扎实实地抓几个重点,办几件实事,取得一些实质性的突破。

三、突出重点抓推进

接下来的几个月是抓工作的黄金季节,要在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确保今年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1、从感受最直观处着手,实施“百千工程”优环境。村庄环境的整治与改善,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件实事,也是能较快实现的一个目标。要继续以“百千工程”为龙头,以“八大网络”建设为重点,以重点区域建设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一是深化“百千工程”建设。重点是抓好四个关键点,即抓住“中心村培育”这个工作重点,加大各项建设的重点倾斜力度,切实抓出一批在全省叫得响、全国拿得出的中心村。当前要顺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集聚的总体趋势,按照省里关于全面开展农民住房建设的新要求,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省里继续保留宅基地复垦优惠政策的有利机遇,搞好新一轮农房规划,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集聚,实现住宅用地节约、人居条件改善、公共投资节省的多赢局面;要按照“加快、有序、平稳”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房建设,建立健全农房建设的资金筹措机制和运作机制,把开展农房建设这项群众迫切需求、又是扩大内需最大潜力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住“垃圾处理”这个矛盾焦点,积极推进“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区处理”垃圾集中收集模式,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并充分利用5-6月份的有利时机,开展一次全市农村卫生环境的大整治,努力消灭陈年垃圾堆积现象。抓住“污水处理”这个提升难点,因地制宜采用多元化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消除农村中污水四处流淌的现象。抓住“连线成片整治”这个特色亮点,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创新工作载体,狠抓工作推进,形成政府强势推动、群众广泛发动、社会全面参与的建设格局,做到“规划一片、建设一片、洁净一片”,解决“走过很多垃圾村、来到一个示范村”的现象。今天,列入今年整镇整乡整治任务的十个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希望大家都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起好示范作用;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抓到实处、抓出成效,真正地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在全市形成一批规模型的特色亮点。二是加快“八大网络”建设。抓住农村水、电、路、网等重点,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时序进度,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是已经组织实施的项目要加快进度、确保质量,力争早日建成使用,方便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还是要抓住当前扩投资的有利时机,继续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做好项目的包装和对接工作,力争有更多的省以上农林水利项目和资金能落实到*。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市创建为总抓手,继续推进部级现代林业示范市、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等各个层面的创建工作,逐步健全农村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切实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四是抓好重点区域建设。着眼于把重点区域建设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示范区、创新区和实验区,全方位推进实验示范县建设,高标准推进实验示范镇村创建,引导各地在创新机制、培育特色上下功夫。要注重连点成线,抓好新农村示范带建设,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落实工作举措,有组织强力度地加以推进,尽快形成多条外在形象优美、建设内涵丰富、全线布满闪亮“珍珠”的新农村建设景观带和成果展示带。

2、从农民最关心处着手,繁荣农村经济促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所在,也是广大农民最关心、最切身的利益。要按照“保增长、抓转型”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认真落实各项农民增收举措,确保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要坚定不移地按照“抓基地、扶龙头、育品牌、强服务、拓市场”的要求,深入实施“4231”产业培育发展计划,进一步加大园区、基地、品牌、市场和新品种的培育,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生态化水平。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提升、主体提升、科技提升、基础提升、服务提升和管理提升,进一步健全领导联系农业项目制度,加快农业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研推广项目、强龙兴农产业化项目和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以项目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竞争力。要千方百计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以强化实际到位和引进大、好、高项目为重点,坚持内外资并举,重视台资的引进,进一步扩大招商规模、提高引资质量。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二是大力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在二产方面,要着力抓好农村工业制造中心和乡镇工业功能区(工业园区)建设,健全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提升示范区和行业示范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保障农村工业在严峻形势下的平稳较快发展。在三产方面,要立足发挥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等优势,注重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优质服务,扎实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引导农家乐不断创新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方式、拓展经营领域、培育经营特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围绕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宣传和落实好新出台的促进就业“18条”新政策,进一步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就业服务平台和农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等工作,积极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家庭工业、来料加工业、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和农村社区服务业,努力扩大增收来源、提高收入水平。

3、从受益最实际处着手,发展社会事业惠民生。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农村群众受益最多的大事,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快构建农村五大公共服务体系和五大社会保障体系。在改善民生方面,当前尤其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结合点:一是坚持扩大受益范围与提高保障水平相结合。要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险的参保扩面工作,尽可能地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重点是要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项工作我们在德清已经开展了试点,要进一步运用试点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德清县率先全面建立,其他各县区也要加快推进;要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及其功能,加强对农村全科医生的定向培养,加快新农合“一卡通”信息系统交换平台建设,切实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实惠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对已经基本建立并实现全面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力的增长,逐步提高筹资支付标准,提高农民的补偿率和受益率,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二是坚持改善物质条件与满足多元需求相结合。当前农民需求在日益增长且更加多样,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发展农村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全民健康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十项工程”、家电下乡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多渠道地加快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服务,全方位地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三是坚持普惠广大群众与关注弱势群体相结合。要把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摆在改善民生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实施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为抓手,坚持开发式帮扶、救助式帮扶两手并重,突出增强致富能力、提高收入水平两个重点,进一步完善“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帮扶机制,落实分户帮扶措施,强化动态管理,让更多的低收入农户实现持续增收、共享发展成果。要继续深化农村贫困家庭的救助工作,建立健全四级灾害应急救助体系,扎实做好“零起点”医疗券发放、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等工作,真正使弱势群体能够尽快跟上农村全面小康的步伐。

4、从改革最关键处着手,强化制度创新增活力。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体现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好各项改革举措,进一步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一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抓住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和流转服务机构建设两大重点,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更好地发挥土地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今年全市各县区和乡镇都要建立好相关的服务组织和机构,确保实现新增耕地流转面积10万亩的目标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定出台有关实施细则,6月底前完成市区全部农村宅基地的权属调查工作,全面推进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要抓紧启动农房登记工作,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宅基地复垦、置换工作,努力盘活更多的农村土地资源。要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交易平台,促进集体林权的规范性流转。二是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金融、信贷服务机构,推广小额可循环借贷卡等新型金融产品,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要在深化林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抵押贷款等信贷业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村承包经营权证抵押贷款、水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小企业联保贷款等农村融资新渠道。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主动性,大力推进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开展信用合作等探索,力争在5月底前启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工作,有效解决农民创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三是加大投入机制探索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仅靠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认真学习周边做法与经验,大胆探索创新,积极运用市场化的筹资思路与方式,通过组建新农村建设投资发展公司等途径,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构,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已经建立新农村建设投资发展公司的地方,要注重创新运行方式、加强运营监管、提高运作水平,努力为面上工作推进探索和积累成功经验。四是加大基层管理体制创新力度。重视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继续试点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工作;扎实推进村干部养老保险统筹工作,把报酬统筹范围逐步扩大到村两委会所有成员,力争年内实现全市村干部报酬统筹全覆盖。重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加大实施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等工作力度,力争在10月底以前完成全年改革任务,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重视抓好中心镇培育,积极推进中心镇扩权改革工作。重视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完善落实“四民主三公开”的各项制度。

5、从推动最直接处着手,深化合作共建上水平。以市校合作为主体的各类合作共建,有力地推动着*新农村建设创特色、出亮点。下一步要继续抓紧抓实市校合作、军地共建、村企结对、省部联建等各项共建活动,确保合作共建效益的最大化。一是突出平台建设与项目建设两大重点,深化市校合作。在平台建设方面,要大力建好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学试验站等科技创新平台。特别是要加快南太湖农推中心新的建设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进度,加大中心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力度,确保基地中的品种是最新的产品、技术是一流的技术,努力将中心及其试验示范基地建成集农业科技研发、成果展示、生产示范、教育培训、生态休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生态园;要进一步密切中心首席专家与试验示范基地、万亩农业园区的联系,充分发挥中心的示范推广作用;要加快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学试验站建设进度,努力成为浙大雄厚人才、科技等资源优势与*新农村紧密结合的展示新平台。要大力建好*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等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围绕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探索研究,力争在体制机制合作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在项目建设方面,要围绕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和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发组织实施好合作项目,既要加快现有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早出效益;又要从双方的实际需求出发,及时储备和新增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市校合作的不断深化。二是突出群众受益和品牌效应两大重点,抓好多种形式的社会共建。村企结对要切实增强延续性和实效性,通过结对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引导企业强化“经营村庄”的理念,吸引更多的工商资本投资农家乐项目、来料加工项目、旧村改造建设项目等,变短期的捐款捐物为长期的投资创业,形成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军民共建要注重把握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地方所需与部队所能、把农村发展与部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好“十大服务”举措,开展好军民携手奔小康等载体活动,更好地实现共建双赢的效果。省部联建要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继续积极向上争取各种政策、资金、项目的支持,力争有更多的部门能够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四、强化保障聚合力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凝聚整体合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1、强化组织保障。各县区委和乡镇党委要确保有足够的精力和人员抓“三农”工作,尤其是主要领导要真正重视,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责,各级新农办要认真履职,其他各部门要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重视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抓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预见性。要重视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考核,科学有效地运用好考核“指挥棒”,引导各级各部门更加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更加有力地抓好工作落实。要重视加强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跟踪督查,及时地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要重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

2、强化人才保障。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能力素质,能够安心扎根基层、充分发挥作用的干部人才队伍。要继续加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职干部,要定期组织开展轮训,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掌握实用技能、提高实践水平,更好地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要继续深入开展“双带双创”活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成为农村创业创新的骨干力量。要重视农村优秀人才的引进和本土人才的培育,继续坚持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注重调动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3、强化作风保障。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没有旺盛的激情和务实的作风,是不可能做好这项工作的。不管是分管的领导,还是具体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都要有心系“三农”、奉献“三农”的责任,真正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真正做到思想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都要有一种敢于迎难而上、克难求进的勇气,经常深入到农村改革发展一线,深入到矛盾比较集中、困难比较突出的地方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帮助农村基层解难题、办实事;都要有一种求真务实、一抓到底的韧劲,始终咬定目标不放松,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一项一项地抓到实处、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出实效。

4、强化舆论保障。要充分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工作。对下要加强政策宣传,重点是面向基层农民广泛宣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中央和省、市委就新农村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出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农民的主体积极性;对上要加强信息报送,及时总结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争取上级的重视与支持;对外要加强典型报道,深入挖掘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进一步扩大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影响力。